儒家的「普世價值」:仁義

儒家是先秦諸子之一,其特點是以傳經的方式傳道。所謂「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即「六經」或「六藝」;所謂「道」,孔子孟子所弘揚的華夏文明之傳統價值,其核心是「仁義」。東漢史學家班固總結先秦諸子學術,即謂:「儒家者流……游文於六藝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上下兩千年,中國社會千變萬化,儒家學者也與時俱進,揚棄舊說,融匯新知,各抒己意,流派紛呈,但萬變不離其宗:仁義。「仁義」是歷代儒家都認同的「普世價值」。

「仁」與「義」,原來是兩個概念:仁者,人也,人之所以為人而不為禽獸;義者,宜也,人應該怎樣為人才符合情理。孟子始將「仁義」並稱,以概括儒家的核心價值。他拜謁魏國梁惠王,惠王問:「老人家不遠千里而來,將有什麼高見可以利吾國?」孟子答云:「陛下何必曰利?我只有仁義而已。」惠王問的是「利」,孟子卻跟人家講「仁義」,好像驢唇不對馬嘴。其實,這正是孟子超越流俗的遠見卓識。

孟子所處的時代,七國爭雄,互相攻伐,戰爭連年,不是「中國內戰」,而是「世界大戰」。各國的發展主題,就是富國強兵,開疆擴土。這也是梁惠王所關心的「利」,但對普通百姓能有什麼好處呢?無非是賦稅更重,死人更多。孟子則主張:「民為貴,社稷(國家)次之,君為輕。」人民至上,而非國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所以他反對戰爭,說「春秋無義戰」,說「不嗜殺人者能定天下」。他勸君王施行「仁義之政」: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憾,然後好好辦一些學校,教以孝悌之義,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長。如果能這樣,天下的知識分子都想到貴國來發揮聰明才智,農民都想來貴國耕田種地,商家都想來貴國做生意,各國痛恨本國君王的人都想到貴國來尋求正義。仁者無敵,自然而然就令天下歸服了。用今天的話說:和平崛起。

這在「以攻伐為賢」的各國君王看來,當然是書生之見,太不切實際,如《史記》說,「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事實上,不僅春秋戰國,而且秦漢以後的改朝換代,都是弱肉強食強者為王的歷史,用魯迅的文學比喻:吃人的歷史。正因為如此,「仁義」才成為歷代儒家不懈的追求,將其視為超越國家存亡的「普世價值」。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縱觀古今歷史,說:「有亡國,有亡天下。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所謂「亡國」,不過是改朝換代,皇帝變了,百姓依舊是百姓;所謂「亡天下」,卻是「仁義阻塞」, 也就是道德淪喪,價值崩潰,你吃我,我吃你,互相坑害,互相殘殺。顧炎武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保護國家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關;而保護「普世價值」不致被顛覆,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一分責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就是由顧炎武這段文字演變而來。但顧氏原意,「天下興亡」不是「國家興亡」,而是指儒家普世價值「仁義」的存廢。當一個社會公然毀仁棄義,理直氣壯地崇尚強權,赤裸裸地推崇暴政,這個社會就是亂世,用顧炎武的話說:亡天下。這不是預言,而是並不遙遠的歷史,如古人云:「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推薦閱讀:

在網路上有很多人說中醫是偽醫學,中國武術是花拳繡腿,儒釋道是封建迷信,這該如何看待?如何反駁?
新儒家和最近興起的"儒憲"有什麼關係?
漢朝初期對於儒家和道家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
通書:芸芸眾生,三個字里見修為
什麼才是真學問|儒學辨義 論語 學而篇第一 7

TAG:價值 | 儒家 | 普世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