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攻略 | 什麼樣的論文更容易發表?
一、引言
評價人文社科類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時,有一項重要指標就是發表論文的質量與數量。因此,掌握論文的寫作方法,了解學術論文撰寫的規則和投稿技巧,對提高學術論文質量和投稿的命中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學術論文的結構
文無定法,學術論文的寫作應該遵循同歸而殊途、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原則。學術論文雖然不像「五言律詩」那樣嚴格,但它也有較為完全的結構要求,學術論文有更具體和普遍的結構形式,它包括「題目、關鍵詞、摘要、引言、主體、結論、參考文獻」幾個主要部分,其中主體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等。不同類型的研究論文主體不盡相同,對於用實證研究方法寫的論文主體包括獨立的研究方法、結果和討論,而對於用人類學方法研究寫的論文主體格式較自由,而思辨類論文主體部分的方法、結果和討論則沒有明顯的區別。研究論文的結構不是千篇一律,寫作形式可作適當調整,但要求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條理清晰。學術論文的規範性能使交流效率得到提高,也可以使研究成果的表述更符合科學工作者的思維邏輯。
三、學術論文的寫作
學術論文是對某一學科領域進行科學研究所形成的文字上的成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學術性 , 創新性、科學性和實踐指導性是衡量論文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也是期刊錄用論文的一個重要指標。一篇研究論文要為同行所接受,必須有一定的創新點,原始創新對研究者來說是相當困難的,所以我們這裡討論的創新主要是針對研究對象的創新和研究方法的創新。研究對象與所選定題目密切相關,在學術論文寫作的第一階段就要擬定好論文題目,除確定論文題目外,還要列出論文的提綱,即整個論文的框架,即針對這個論文題目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論述?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論述?在設計論文提綱時,可以採用頭腦暴風法,即根據閱讀的文獻和自己的經驗將與本論文題目相關的關鍵詞全部列出,再對這些關鍵詞進行嚴格篩選和重要性排序,排序時一定要注意其羅輯關係。做完了準備工作後,就可以進入正文的撰寫環節了,正文主要包括文獻綜述研究、引言、研究方法、結果、討論及結論幾大部分。根據論文篇幅長短可以將文獻綜述和引言兩部分合二為一,也可以對它們進行分別闡述。研究方法是正文比較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對實證類的研究,論文的結果和討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絕不可混為一談,論文的結果是論文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貢獻的集中反映,也是整篇論文的立足點,因此可以說是論文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要用啟發式的表達方式將研究結果告訴讀者。討論的重點在於對研究結果的解釋和推斷,並說明作者的結果是否支持或反對某種觀點,是否提出了新的問題或觀點,應用直接、明確的表達方式撰寫討論部分的內容,這樣更容易引起審稿人和讀者的重視。論文結論是作者研究的主要認識或論點,包括重要結果、結果重要內涵、對結果的說明和認識,還有對研究結果的應用前景、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後續研究繼續完善的地方。論文寫作的第三環節是添加文獻和補充關鍵字和摘要,關鍵字的確定有兩個辦法,一是可以從論文題目抽取,另外可以根據論文的核心內容概括、提煉出關鍵字,關鍵字不能有歧義,它應充分體現論文的主旨和中心,這個過程完成後就可以對論文進行檢查了,主要是對論文的表達邏輯、創新處、引言和摘要等內容進行認真檢查和修改,論文修改滿意後即可以投稿了。論文的寫作過程,如圖1 所示。
(一) 確定題目
選題是對作者學術素養、直覺和經驗的多重考驗,它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選題界定了研究的目標和範圍,它是學術論文寫作的起點,選擇一個合適的論文題目不僅能反映作者對某學科研究的廣度,還體現了他的思想的深度和研究能力要,一個好的標題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選題時要弄清楚幾個問題:選題的性質?有無他人在研究?研究的深度會如何?能否找到新的創新點?另外,選題要充分考慮研究的可行性,也就是說要考慮完成這個研究的時間成本、物力財力、文獻資源,選取的論文題目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所選擇的主題要有能力駕馭。選題是確定論文標題的前提與基礎,論文題目相當於論文的標籤,它一般由 15 個字句子或短語概括而成,它能反映文章的研究主題、研究問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創新之處,組成的標題短語應儘可能涵蓋論文的重要內容或亮點,並且它能容易理解和檢索,因為二次文獻資料庫或搜索引擎多以題名中的主題詞作為關鍵詞。論文題目用詞要準確、精鍊、得體,既要表述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方法,還應言簡意賅。標題應盡量避免使用副標題,當出現兩個同等重要的主題或論點的時候,或者內容層次較多、難以簡化的時候,可以用副標題,其中主標題名起強調突出重點的作用,副題目起到解釋、補充和說明作用。主副標題一般由冒號、破折號、括弧、逗號或句點所分隔的兩個或多個名詞性短語所構成。如「大師·大愛·大樓」、「校內外教學資源的融合與利用途徑探索——以重慶地區高校為例」、「翻轉課堂本土化研究:內涵、應用和評價」。立題要把你論文中的思想、最精彩的觀點放在論文題目里,表述的時候要新穎,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二) 摘要的寫法
摘要是以提供文摘內容梗概為目的,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它無須對內容進行評論、補充和解釋。摘要是一篇高度濃縮的論文,它應具有可讀性,而判斷摘要是否具可讀性的標準則是:能夠充分反映論文的觀點和創新點,可使讀者從摘要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範》明確規定,學術論文均需附有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應相對應。摘要的提綱挈領是文科類學術論文寫作要注意重要方面,傳統的摘要為一段式,篇幅以 200 字左右,它包含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內容梗概,它一般是在文章正文內容寫好後再寫,摘要中的內容基本代表正文的每個部分內容,千萬不要把摘要寫成「簡介」和「意義」。摘要部分不宜引用參考文獻,它只能用第三人稱而不用其他人稱來寫,因為摘要中出現了「我們」、「筆者」做主語的句子會減弱摘要表述的客觀性。不少作者喜歡用這樣的名式表達「本文認為……」、「本文對……作了調查」,而實際上這種表達邏輯不準確,因為「作者」才是主語而非「本文」,而諸如「本文研究……」、「本文介紹……」似乎沒有邏輯上的問題,然而這種表達也不符合國家標準 (GB6447-86)《文摘編寫規則》的要求,應將「本文」這個主語刪除,原句按語法規則成了泛指句,而在閱讀時可以加上本文或作者。摘要最好採用類似於「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用……方法」等「記述方法」的語言表達方式,即用第三人稱而不能用每一人稱和第二稱。摘要內容不能是對標題的重複,也不要與引言和結論內容雷同。
(三) 引言的寫法
引言又叫「前言」、「導言」、「緒論」,它是正文前的一段文字,引言是說明論文寫作的背景、理由、主要研究成果及其與前人工作的關係,目的是引導讀者進入論文的主題,引言有總攬論文全局的重要作用,也是論文中最難寫的部分之一,它一般應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研究領域和研究背景,對研究背景的闡述要繁簡適度,研究背景可能涉及相關問題研究綜述的內容,一般發表於文科期刊(除類似於《北大教育評論》這類發表長論文的評論性期刊外)的學術論文常將文獻綜述穿插於引言部分,當然為強調文獻綜述的內容也可單獨對其詳細闡述,如果研究涉及的問題易於造成誤解或者關鍵術語過於寬泛,則必須對問題加以界定,而大家對那些沒有實質性分歧的概念就不用再界定了,因為大家對它的理解基本一致,概念是頭腦中的認識,而定義是概念的文字表述,概念界定是為研究服務。其二,研究問題和目的,在介紹完論文主題的研究背景,對研究現狀進行分析評價後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問題,從而引出研究問題,優先引用相關經典、重要和最有說服力的文獻資料以指引讀者,與此同時告訴讀者研究的目的,旨在將作者研究的任務具體化,可根據情況說明在已有基礎上,有什麼貢獻和創新,不要用「首次提出」、「首次發現」等表述方式。其三,研究方法,由於研究設計和方法過程都是獨立的研究方法內容之一,所以引言中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其四,實踐和理論意義,這方面的內容通常應在研究背景、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中自然顯現出來,最好不要生硬的表達為「本文的創新之處為:……」,也不要表達為「本研究在理論和實際上都有重要意義」,這種表達形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可以採取適當方式強調作者在本次研究中的重要發現的意義,讓讀者順著邏輯的演進閱讀整篇論文,不要故意製造懸念以期望在文末達到高潮,其實讀者並不一定能將冗長的論文看完。為使引言與結果、討論、結論等形成良好的呼應關係,更好滿足讀者的預期,可以在論文所涉及的論據、論點、參考文獻等基本確定後再寫引言,引言篇幅通常點正文的 10% 左右。期刊論文由於受到長度的限制,引言的寫作與文獻綜述研究密不可分,所以引言通常與文獻綜合併,本文不再對文獻綜述的寫作方法單獨分析。不管如何,引言要交待清楚三個問題:為什麼選擇這個論題?這個論題為什麼重要?怎麼研究?
(四)添加參考文獻
參 考 文 獻(references) 包 括 引 用 的 文 獻(cited references) 和 閱 讀 過 但 未 引 用 的 文 獻(bibliography),後者一般列於參考文獻(即引用的文獻)之後,我們通常所指的參考文獻多指引用的文獻。國際參考文獻標準(harvard style referencing), 中 文 參 考 文 獻 與 其 有 諸 多 不 同。
參考文獻在學術論文寫作中有重要作用,因為它反映了作者的學術道德,反映作者對相關領域了解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參考文獻可以了解前人的相關工作,避免重複論述已有的方法、結論。參考文獻還可以為讀者提供查詢相關研究資料的信息和線索。所以,有經驗的學術刊物編輯,審稿先看參考文獻目錄,如果發現參考文獻中沒有包含該論文關鍵字的相關文獻,或缺少與所研究主題相關的權威文獻,就會直接退稿或建議大修。參考文獻在學術論文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在論文中的分布情況,如表 1 所示。在引用參考文獻時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所引用的參考文獻要新、全面和權威,這主要是為了保證研究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其次,注意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的區別,並嚴格遵守引用格式規範,具體的引用格式可參考相關書籍,此處不再贅述。最後,所引用的文獻必須與主題密切相關,盡量避免引用非公開出版物,一般不引用專利和普通教材等書籍,盡量避免過多引用作者本人文獻。(五) 論文邏輯及語言
論文構思過程既包括立題之後謀劃學究的過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做),又包括論文寫作的框架結構設計(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以及如何去寫),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要注意論文的內在邏輯和語言的準確性。引言說明「為什麼研究」,正文闡述「怎麼研究及研究結果」,結語用「總而言之」、「綜上所述」等語句回應開頭,並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而提升為理論。此外,節、段安排符合邏輯順序,正文內容部分小標題要注意名式統一,並且要做到前後邏輯貫通,並且對論點進行闡述時,要有層次感,如「一方面、另一方面」,「首先、其次、最後」對論述的結果用總結性詞語加以標識,如「所以、因此……」,這樣才能使整個論述更為緊湊。
四、論文的發表
論文發表經過期刊選擇、初稿檢查核對、論文投稿、編輯溝通直到稿件錄用,這個過程與論文寫作一樣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總結的過程,同時這也是一個經驗積累和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文期刊投稿過程,如圖 2 所示,這五個過程都有應注意的細節,這些細節沒把握好都很有可能導致稿件被拒,有時候作者對一些突出其來的拒稿結果感到很意外,殊不知可能是作者某個細節沒處理好而觸犯期刊投稿的最基本要求,如:在稿件中沒有隱去作者相關信息,論文參考文獻很不規範,與編輯溝通中引起其反感等,在投稿過程中除提高自己論文內容本身質量外,還要多站在編輯的角度思考稿件的規範性,只有這樣才能更高效地讓自己的論文得表發表。
(一) 期刊選擇
不同期刊偏重的主題和方向不同,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論文主題選擇最適合的投稿期刊,一篇論文在對口期刊上被發表的幾率會大很多。中文期刊數量多且質量參差不齊,所以選擇合適的期刊非常重要,選擇投稿期刊的方法很多,既可以從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或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挑選,也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主題的期刊官網,還也可以在論文資料庫(如中國知網)中搜索相關主題的論文,看這些論文一般發表於什麼雜誌,結合自己的論文挑選適合的投入期刊。此外,還可以在網上搜索投稿服務平台或論壇等。在平時的投稿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收集一些與自己研究相關的投稿地址,這樣可以為以後的投稿節約很多時間和精力。期刊的質量的好壞可以通過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大小來判斷,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可以查詢《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獲知。投稿期刊選擇好後就要認真查閱該期刊的要求(如格式要求、送審要求、審稿周期、紙制或電子投稿等),如今很多期刊都有自己的投稿系統,也有部分期刊要求通過郵件投稿,碰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確認郵件地址的真實性,可以通過期刊官網的電話確認,也可以向在這個期刊投過稿的朋友諮詢,千萬不要盲目投稿以免受騙。絕對不能一稿多投、多發,《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範(試行)》第十三條明確規定學術成果不應重複發表。
(二) 檢查核對
根據期刊投稿的要求,編輯好自己待投稿件後,可以用 word 自帶的「拼音與語法」工具自檢稿件錯誤,接下來需要人工認真檢查、核對論文細節,這個工作看似簡單,但也要認真對待,根據筆者的經驗這個過程一般
根據期刊投稿的要求,編輯好自己待投稿件後,可以用 word 自帶的「拼音與語法」工具自檢稿件錯誤,接下來需要人工認真檢查、核對論文細節,這個工作看似簡單,但也要認真對待,根據筆者的經驗這個過程一般要檢查的內容包括:相關翻譯、論文標層級標題序號、圖表序號、參考文獻格式、作者簡介和基金信息、語言文字等,有些期刊要求所投稿件不能出現與作者有關的任何消息,所以在查檢內容時要特別小心,否則,由於這個原因而直接被拒稿是得不償失的,個人的閱讀習慣可能很難發現某些小失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將論文列印出來多閱讀幾遍,切不可匆忙校對、檢查後立即投稿,這樣很容易由於心急而未發現一些錯誤,另外,可以請同事或朋友幫忙修改論文內容,與別人討論、修改論文對提高自己論文質量很有幫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