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逆天廣告《只有你可以改變自己》,親子教育解讀!

來源:薩提亞實用心理學(satirxinli) 作者:老康  

轉載請務必清晰標明來源和作者,否則一律舉報!

泰國的廣告總是神乎其神的一次次驚艷大眾,最近一段減肥廣告又火遍了全球,這段視頻叫《只有你可以改變自己》。

一個胖女孩,因為被嘲笑而苦惱。奶奶告訴她,村後方的山丘上有口枯井,有一個傳說,用水把枯井填滿,就能看到玉皇大帝,會幫她實現一個願望……

改變,究竟有多難?

我們如何改變那些不如意的事?

如何用心理學的方法「改變」孩子

薩提亞君記得應用心理學家黃啟團老師曾說過一個工具:理解層次,或許可以解讀這個視頻,也能給你一些啟發,無論對於自身,還是孩子。

什麼是理解層次呢?

1、環境:這是最低層次,即外界條件。外部的人,外部的事,外部原因,是除卻自身之外的一切人、事、物。

我們正常人的思維習慣,往往從這一層次開始考慮問題。

我們也總喜歡把問題歸結為環境,很多人無法減肥,就在這裡出了問題。「誘惑太大了,世界上這麼多好吃的」,「我父母都是這麼胖,她們也減不了」

我們總喜歡把婚姻的問題歸結在伴侶身上,也「他時不時就泡吧,哪有做父親的樣子」 「他不願意跟我溝通,是不是在外邊有小三了」「TA脾氣那麼暴,日子怎麼過下去啊」

孩子也是一樣,還記得紀錄片《鏡子》里,男孩家明的父母說,孩子不去上學,成績這麼差,就是因為早戀了!家明卻說,我在家裡沒有一點自由,我做什麼都要經過他們的同意,我快要瘋掉了!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能通過對方的行為覺察自己的言行,從而做出調整,而不是怪罪於對方。

2、行為:這是第二層次,即在這件事情里,我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

故事中的主人公減肥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是神仙的眷顧嗎,當然不是。是因為她日復一日地提水往山上跑,揮汗如雨地大量運動。

還記得這麼個故事嗎?

窮人每天都祈禱上仙(貌似現在叫神仙都這麼叫吧),」讓我彩票中大獎!「,也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到死的那天,見到了上仙。窮人埋怨,怎麼精誠所至,金石一點都不開?!上仙罵道:你TM倒是花兩塊錢買一張彩票啊

《士兵突擊》的連長對許三多說了一句話,特別樸實:「你要想得到,你就要做到,你做不到,你就得不到」。嗯,就是這麼個理!

所以,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喜歡閱讀?因為他們家的父母下班後不像多數父母那些看電視,不會弔兒郎當地去隔壁家打麻將,而是從書架上摘下一本書,靜靜地看,或者晚上興緻勃勃地給孩子講故事,聊繪本;而不是低頭看手機。

此刻,我們的每個行為,都在塑造著孩子的未來,也在影響著孩子的將來。

3、能力:這是第三層次,即對於這件事情能不能做?用什麼方式方法做?還可以怎麼去做?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我常在想,究竟是什麼抹殺了我們的選擇、能力?

三年前,我的一個侄子問我,「我問你,雪花融化了會變成什麼」,「水唄」,我說。

「不對,我們老師說「春天」,寫春天的都給滿分了,寫水的只有一半的分」

OMG,原來雪花融化了都要變成水是不合格的, 一定要變成「春天」,因為這是標準答案。本來一個蠻有想像力的回答,一旦變成標準答案,就沒有原來的味了。

創意被塵封,人生的不定向選擇題變成了單選題,能力就被限定死,因為他們看不到出路。

有句話說,每個胖子都是一個潛力股,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無法達成願望,是他們天生能力不行意志力差嗎。

不是的,還是那句話,能力代表選擇,選擇意味著出路。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有出路時,你甚至意識不到,原來他也是這麼有「能力「的!就像視頻里的主人公,發現自己是可以減肥成功,除了節食,還有一種方法:把井水填滿

4、信念:信念是第四層次,是相信什麼?什麼是重要的?這樣做能帶來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

很多成就事業者,並不是能力多強,而是他們相信什麼。就像這位小胖,相信填滿空井可以讓自己瘦身。

 有一個台灣公益視頻火爆朋友圈,一直以來深深感動老康,5位年過80歲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會上,對著大家年輕時候在海邊的照片,勾起了他們騎摩托車環島旅行的夢想。他們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人為什麼活著?

為了思念?

為了活下去?

為了活更長?

還是為了離開?

在漫長的6個月的準備過程中,他們拔掉了吊針,丟掉拐杖,扔掉藥丸,積極鍛煉身體。 最終,5個老人來到了年輕時候合影的海邊。他們舉著朋友的遺像,面朝大海,站成一排。跟年輕時一樣,豪情萬丈!

自古人生不設限,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5、身份:這是第五層次,即我是誰?是什麼樣的人?我以什麼身份地位去做這件事情???

有一個天天抽煙的父母,生了孩子之後,把煙癮給戒了,有人問為什麼能做到,他說,「我是一個父親,怕影響孩子」

1998年抗洪,無數戰士投入抗險救災,幾天幾夜基本無休息,記者事後問:你靠什麼堅持下來?一位小戰士說,「我是一名中國軍人!」。

一個12歲的孩子,一直無悠無慮,某天爸爸要出差半個月,臨走前對他說,「爸爸不在家,照顧媽媽的責任就交給你了,你是個男子漢,可以做到嗎?」「可以!」

從那天起,那個嬌生慣養的孩子突然換了個人,勤快又主動,媽媽差點不習慣。

這就是身份的力量,我們做的每件事背後都有一個身份,「貓生貓,狗生狗,老鼠天生會打洞」這是動物的身份設定,可是人跟動物不一樣,人有思想。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你對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哪,你的身份就在哪;你給孩子什麼樣的身份,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

這就好像,有人說老康的文章寫得不錯,這也是一種身份定位,我把它內化成我自身品質的一部分,它就給了我動力,讓我越來越有信心,更有方法寫出有吸引力的文章。

6、系統:這是最高一層(也叫精神或靈性層次),即為誰做?做這件事情給自己和周圍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意義?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之所以感人,因為它描述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

在電影的最後,辛德勒說了一段話,令人動容!

「If I just…… I could have got more. If I"d made more money. I threw away so much money.(如果我的生活不那麼奢侈,我可以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賺點錢……我太荒唐揮霍了……)」

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朗讀者》曾邀請三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她們畢業後自發到湘西農村用自己的專業幫助當地人脫貧。在講台上,她們這樣評價自己的人生:

」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泥濘的磨礪和鍛煉,它會使人的脊樑永遠不彎,使人在艱難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愛、博大和不可喪失,懂得祖國之於人的真正含義: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擁抱了一種精神。」

能活在這一層次的人是幸福的,他們不一定非常有錢,但心靈比誰都充實。我只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也能成為這樣的人。

來源簡介:薩提亞實用心理學,ID:satirxinli,

來源簡介:薩提亞實用心理學,ID:satirxinli, 分享實用心理學,改善各種關係。本文作者:老康,孩子他爸,心理機構主編,心理諮詢師。轉載請務必標明出處和作者,正文不得刪改,否則一律舉報。

推薦閱讀:

大頭教育科技:如何對待我們認為孩子的「不正當」行為
減少孩子在學校里的叛逆行為
沒生兒子不知道自己脾氣多暴躁,沒生女兒不知道自己多能忍耐,這些「女兒奴」真是絕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的心理問題,大多源自於父母的撫養方式
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寶寶,爸爸媽媽們應該這麼做

TAG:教育 | 廣告 | 親子 | 改變自己 | 改變 | 自己 | 泰國 | 親子教育 | 解讀 | 逆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