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評論:動輒指責一個人「直男癌」是典型的貼標籤

年前,關於「直男癌」的話題又成了社會熱點。此次紛爭的由頭是韓寒轉型為導演後,其即將上映的第二部電影的主題曲。這首充滿戲謔風格的歌曲,被很多人批評不尊重女性,稱之為「直男癌之歌」。

韓寒團隊為推廣這部電影,是不是有意製造話題,引發社會關注,對此不能發表誅心之論。毋庸置疑的是,當前圍繞性別平等的社會話語中,瀰漫著一股對立的情緒。動輒指責一個人「直男癌」,則是典型的貼標籤行為。

首先要承認的是,維護性別平等道阻且長。這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整個世界的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因為被揭露發表過對女性不尊重的言論,受到輿論的猛烈抨擊,其民意支持度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在發達國家,性別平等仍然是一個「敏感話題」。這也是社會參與度最高的話題。不管在政界、商界還是文藝界,公眾人物發表關於性別的言論時必須小心謹慎,說是動輒得咎並不為過。

維護性別平等,其根本目的是實現社會文明的進步。跟歷史和當下很多類型的平權運動一樣,性別平權最終要消除權利分配不公的土壤,實現一種自然而然的溝通與諒解。

一般來說,性別是與生俱來的,不是通過主動選擇取得的。這是性別平等觀念討論的基點,正因為人們無法選擇性別、種族、膚色等先天性的條件,所以在這些領域開展權利平等運動才顯得無比重要。人類的文明在於每個人擁有最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但在客觀上,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是不同的,性別就是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的先天差異,因此對性別平等的維護,可以放在所有平權運動的前列。

然而,性別關係又是複雜的。人類繁衍離不開兩性關係,兩性身體的差異又自然而言地形成了性別分工。只有互相包容,才能促進兩性關係的和諧。如果把性別平等理解為「東風壓倒西風」的戰爭,那麼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性別平等。保障一個性別的權利,不能讓另一個性別的成員產生被剝奪感。

社會對性別身份的偏見,是一種集體性的觀念。抓著個別言論不放,只會讓雙方劃分陣營,加深誤解,無法取得互信。正因如此,開展維護性別平等的活動,往往要從整體社會氛圍入手。這是一場行動高於言論的活動。比如,公共廁所增加女廁所的面積,就是切切實實地維護性別平等的行為。社會觀念只有通過具體的措施和制度實現進步,貼標籤只會讓注意力偏移。抓著一個「直男癌」不放,背後千千萬萬個「直男癌」又怎麼辦?

維護性別平等,不只有提高婦女權利一個維度。長期以來社會形成的刻板成見讓一大批女性成為受害者,男性也難以從中脫身。一個男性如果沉浸於家務事,天天念育兒經,執著地當一個「奶爸」,恐怕也難以逃脫周圍人的流言蜚語。單向度的性別平權運動,既讓訴求顯得狹隘和單調,又難以取得異性同胞的支持。在世界上的「女權運動」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男性站台的影子。

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演員艾瑪·沃特森在演講中說:「我意識到為女性爭取權益往往變成憎恨男人的同義詞。如果有什麼事情是我能確認的,那就是這種情況必須停止。」她對維護性別平等有著很清醒的認識。維護性別平等,不是把異性當成自己的對立面,而是把異性當成跟自己一樣的社會成員。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應該承擔共同和具體的性別責任。

(原題為《抓著韓寒一個「直男癌」不放,背後千千萬萬個「直男癌」又怎麼辦》)

新聞多一點

「直男癌」一詞源於網路,是網友對那些自戀、自以為是,略帶大男子主義傾向,性取向為女性的男生的一種調侃。(南方網)
推薦閱讀:

香港評論(60):何柱國發火有道理│脫苦海
科技——生活
利雅得初體驗
香港評論(62):民主黨真系只系值三萬蚊?│脫苦海
香港評論(76):立法會的低能丶白痴與天才│脫苦海

TAG:評論 | 標籤 | 直男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