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父》你可能不知道的40件事情(下)

盤點:關於《教父》你可能不知道的40件事情(下)

編譯/臭蛋

原文/Nate Rawlings(時代周刊)

引言:

1972年3月15號《教父》上映,造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轟動。四十年過去了,它早已被公認為是影史上最優秀的電影之一。本刊為您特別整理了關於《教父》的一些精彩內幕、奇聞軼事和花邊新聞,一同來紀念這部偉大的作品。

21.盧卡·布拉西揣摩台詞

科波拉很仔細的設計每一個鏡頭,可是仍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突發情況,恰恰成了《教父》的點睛之筆。連尼·蒙塔納飾演一個敬畏教父的惡棍,名叫盧卡·布拉西,他身高6英尺6英寸,體重320磅,曾是一名職業摔跤手,還做過現實生活中幫會老大喬·科倫坡的貼身保鏢。科波拉和製片人阿爾·魯迪一眼就相中了盧卡。在電影里的婚禮中,我們看到蒙塔納緊張地等著和唐·科里昂見面,糾結地練習著自己要說的話。其實這個場景是後來拍攝的,當蒙塔納面對教父的時候,他顯得很僵硬,台詞吞吞吐吐。為了利用這一點,科波拉設計了一個他在花園裡練習台詞的場景,表示他十分害怕見到教父。

盧卡·布拉西在練習台詞

22.幾個暴露狂

《教父》是個很嚴肅的故事,可是拍攝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趣事。剛開始,大家都對馬龍·白蘭度很敬畏,慢慢地就鬆弛了。詹姆斯·凱恩和羅伯特·杜瓦爾為了表達對這位傳奇演員的友愛,盡然在白蘭度面前脫下褲子。誰也沒有想到,白蘭度更厲害,當他們拍攝婚禮上照全家福的場景時,他竟然當著劇組500多人的面,脫褲子露屁股。事後,凱恩和杜瓦爾送給白蘭度一個腰帶,上面寫著「露臀之王」。

這一幕拍攝中,馬龍·白蘭度當眾春光乍泄

23.橘子怎麼了

有些人這樣解讀電影不同場景中的橘子,說這是一種死亡的先兆。(當科里昂被槍擊的時候,橘子撒了一地。也出現在電影製作人傑克·華爾茲的餐廳里。以及當科里昂和眾人開會時,花園中的一些橘子)。究竟為什麼擺這些橘子呢?實則是屬於更現實的考慮,在《製造教父傳奇》這本書中,哈倫·樂伯寫到:美術設計迪安·塔沃拉里斯用橘子來做一種點綴,因為太多場景都太陰沉、太昏暗了。他說:「我們知道,這部電影的色彩不是很明亮,橘子可以做一個漂亮的對比。」他又補充道:「我不記得有人說過,嘿,我要拿橘子做一個符號。」

有人說影片中橘子預示著死亡,其實不然

24.愛搞怪的白蘭度

當電影里兩個看護,抬著受重傷的科里昂上樓梯的時候,白蘭度很愛捉弄人,平躺著的他故意在擔架上用力撐了一下,於是兩個演員抬得更吃力,幾乎打了個踉蹌。這兩個人本是劇組的工作人員,自告奮勇來出演,沒想到被白蘭度耍了。

白蘭度在這一場景里使壞

25.盧卡·布拉西是個專業的「死者」

粗魯的結實的大胖子盧卡·布拉西,在他的死亡場景中,用到了很多專業的摔跤技巧。他的專業背景幫助他在演繹被絞殺時,更好地做出瞠目結舌的摸樣,他膨脹的臉幾乎都發紫了。

盧卡死的真的很專業

26.冒犯了義大利人?

在《教父》拍攝之前,很多政治團體提出嚴正交涉,說這部電影把義大利人描述的太暴力了,這將惹惱他們。派拉蒙公司收到過他們的來信,以下是摘錄:《教父》這本書描述的是錯誤的義大利後裔形象,說他們是集團犯罪,無惡不作,這些都應該被剔除。實際上有很多偉大的義大利人可供大書特書、搬上銀幕,比如著名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

克萊門扎和邁克

27.什麼是暴徒?

為了和小約瑟夫·克洛伯(義大利裔美國公民聯盟的創始人,同時是紐約城最大的匪幫老大之一。)保持和睦,製作人阿爾伯特·魯迪同意在電影腳本中隱去「黑手黨」(Mafia)、「科薩·諾斯特拉」(Cosa Nostra)等字眼。

製作人魯迪和主演白蘭度在小義大利

28.繼位的場景需要重寫

在馬里奧·普佐的小說中,維托·科里昂和他的兒子邁克並沒有太多交點。科波拉希望影片突出他們之間的父子之愛,所以他找來朋友羅伯特·唐尼(曾經編寫過著名影片《唐人街》)來改造劇本。羅伯特到紐約的時候,距離教父和邁克之間的拍攝僅有兩天。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增加額外的材料,飽含複雜的強有力的情感因素,更重要的是要順著已經拍攝的部分來。羅伯特照著原劇本記了大量筆記,通宵奮戰,一直到了凌晨四點,終於寫好了。

親吻

在花園裡有一個簡單的場景,維托·科里昂對他的過去表示悔意,對未來表示焦慮。他對邁克說:「我從不想讓你這樣。」,意思是維托想讓自己的孩子做一名參議院什麼的,白蘭度關於兒子的演說持續了兩分鐘。當科波拉接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時候,他特地感謝了羅伯特:「這是唐的場景。」

29.萬箭穿心

像桑尼那樣強有力的大角色,如果安排普通的死亡場景是不公平的。所以科波拉從阿瑟·佩恩的《邦尼和克萊德》找到一些靈感。在那個場景中,電影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如此暴力的場景,沃倫·比蒂和費·唐納薇被數百粒的子彈穿透。

被萬箭穿心的桑尼

桑尼死在長灘的一個收費亭,是被精心設計的,關乎到速率和節奏。其實有一個小預示,收費站的服務員掉落了一枚硬幣,但於事無補。突然,五六個拿著湯米槍的暴徒跳出來,對準桑尼一陣掃射。詹姆斯·凱恩表現出巨大的痛苦,在他身上按了四百多個爆炸裝置,汽車也跟著爆破。這個聯動場景花了他們三天時間準備,整個技術花銷了10萬美元,對於一部650萬預算的電影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錢。

30.過於逼真的打鬥

如果你問看過《教父》的朋友,他們會說桑尼和他姐夫卡洛·瑞茲的打鬥太粗暴了。實際上這都是真干,詹姆斯·凱恩猛揍了羅素·卡洛,還用垃圾桶砸他,導致後者斷了兩根肋骨,手肘骨裂。有傳言說,凱恩和羅素因為這關係一直不好。聯繫到後面的劇情,桑尼的慘死,科波拉對此的把握還是很準確的,所謂一報還一報。

兩位演員因為這一幕真實的打鬥而關係不好

31.索菲亞·科波拉演了一個男嬰

在影片的末尾有一段洗禮的戲碼,康妮·科里昂的兒子實際上是由嬰兒時期的索菲亞·科波拉飾演的,她出生於1971年。除了多數主要角色外,索菲亞是唯一一位演過三部《教父》的演員。很多觀眾知道索菲亞演過《教父3》,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教父2》也有索菲亞的身影,當維托·科里昂前往愛麗絲島的時候,他坐的輪船上有一個小女孩就是索菲亞。

接受洗禮的小男孩實際上是索菲亞·科波拉

32.洗禮的蒙太奇

在《教父》所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里,「洗禮」的蒙太奇最能扣動我們的心弦。這是影片的最高潮,科波拉安排了邁克教子的洗禮(代表了新生)和殘忍殺戮之間的不斷穿插。在原著中,設計和實施連環謀殺花去了大量的篇幅,而科波拉想讓這場戲與洗禮達到統一,他把這稱作「電影的革命」。

這段蒙太奇已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科波拉在五分鐘的時間裡用到了67個鏡頭,前半段平均六秒鐘一個,後半段平均兩秒一個。在神聖的宗教儀式和暴力的殺人場面之間的節奏是很難把握的,科波拉想要藉此表達邁克在做靈魂的博弈,這種效果直到末尾處才得以發揮。起先,科波拉在製作過程中一直不滿意,兩個場景融不到一塊去,等到剪輯師建議在音軌中加入風琴的元素,才得以改觀。

洗禮的蒙太奇,多人被刺殺

33.刪除鏡頭:邁克射殺了刺客

邁克回到美國,追捕法布里奇奧,他在西西里島的保鏢,正是這個人出賣了邁克,導致他妻子阿波羅尼亞的死。邁克在一家披薩店裡找到他,並用散彈槍殺死了他。雖然這段鏡頭從未被使用,(邁克戴著白色的帽子),卻意外被廣為流傳。

邁克戴著白色的帽子,射死了刺客,這一鏡頭被刪除了

34.去見住院中的占科

緊接著婚禮,唐·科里昂帶著他的兒子們一起去看望病入膏肓的占科·阿班旦多,他是教父的得力助手。這一段被剪掉了,之後只是通過演員的台詞一筆帶過,桑尼對湯姆·哈根說:「如果我有一個出謀劃策的人,一個西西里島人,就像爸爸和占科那樣一起打天下,我就不會是這幅摸樣了。」

白蘭度在化妝

35.辛納特拉的問題

在馬里奧·普佐的小說正式發表以前,就有人說關於約翰尼·馮塔那的次要情節是根據弗蘭克·辛納特拉的真實經歷改編的,他曾經用手段爭取到《亂世忠魂》里的一個角色。普佐盡量避開辛納特拉,直到1970年有個晚上在洛杉磯,一個朋友硬要把他介紹給後者。只是辛納特拉拒絕和普佐見面,他的朋友都哭了,普佐說:「這不是我的錯。」辛納特拉覺得普佐在書里這麼寫,應該向他道歉,甚至對他咆哮,這還成為了一個新聞事件和公關危機。之後,當科波拉成為《教父》的導演之後,他和辛納特拉之間發生了更激烈的爭吵。

歌手辛納特拉

36.維克·戴蒙本可演約翰尼·馮塔納

著名流行歌手維克·戴蒙原本要演約翰尼·馮塔納一角,但是他退出了,源於義大利人固有的驕傲。後來他聲明道:「這都是錢的關係。」其實在馬里奧·普佐的原著中,約翰尼·馮塔納是個很大的角色。

約翰尼·馮塔納在婚禮上獻唱

37.《教父》原來是一個家庭事務

除了女兒索菲亞·科波拉出演受洗禮的小孩,科波拉的姐姐塔莉婭夏爾出演了主要角色康妮·科里昂。另外科波拉的父親創作了《教父》的一些原聲樂,並且出演了一個鋼琴演奏者。科波拉的兩個兒子也作為背景人物入畫了。

科波拉的父親卡曼·科波拉是一個音樂家

38.《教父》本應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尼諾·羅塔是一名義大利配樂師,曾和費里尼合作過多次(比如《大路》、《卡比利亞之夜》、《八部半》)。他被選為《教父》的配樂師,意在製造最足的義大利風味。尼諾的音樂成為了這部電影的關鍵元素,作為開頭的小號和動人的愛情旋律,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的經典片段。雖然拿到了奧斯卡的提名,呼聲很高,尼諾還是沒拿成獎,因為部分愛情旋律曾經在1958年的喜劇片《Fortunella》里出現過,它比《教父》里更加歡快。

教父配樂師尼諾·羅塔的唱片封面

39.每一個主要男演員都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教父》上映後,評論界對科波拉召集的這幫演員,感到驚奇。奧斯卡方面同意給每個主要男演員都提名,包括飾演邁克的阿爾·帕西諾,飾演湯姆·哈根的羅伯特·杜瓦爾,飾演桑尼的詹姆斯·凱恩。馬龍·白蘭度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可是他拒絕領獎,因為反對好萊塢電影對美國土著人的描述。這是歷史的重演,《巴頓將軍》的主演喬治·C·斯科特是第一個拒絕接受奧斯卡獎的演員,而這部電影的編劇正是科波拉。

教父的主要角色

40.開啟了現代大片的大門

根據哈倫·樂伯撰寫的《製造教父傳奇》所述:1972年《教父》成為了票房冠軍,之前只有兩部電影接近它的成績,它們是《亂世佳人》和《音樂之聲》。在整個二十世紀,在《教父》之後,又有58部電影超過它的成績。正如製作人阿爾·魯迪所說:「《教父》引領了大片時代的到來,它獲得了過億的票房,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

原文將載於《世界電影畫刊》6月號

請多多批評、指正,感謝您對我們雜誌的支持!
推薦閱讀:

《教父》三部曲:世上再強大的力量都抵不過命數
教父系列—義大利黑手黨發家史
黑幫教父們除了火拚,還挺時髦
如何評價教父2這部電影?
教父3

TAG:事情 | 教父 | 知道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