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你不該錯過的7個看點

  今天,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應邀訪問哈薩克、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對白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這些天,中國陸海空三軍儀仗隊首次赴俄羅斯參加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的消息讓中俄兩國民眾翹首以待。那麼,中國儀仗隊這次海外亮相有哪些你不該錯過的看點呢?

平均身高1.88米

  儀仗隊員平均身高1.88米,陸海空三個分隊指揮官首次並列行進,首次採用8×12的長條隊形。儀仗隊大隊長李本濤說,就這次閱兵訓練來看,中國官兵的隊列、精氣神、自信度和其他各方面素質都出類拔萃。

動作標準與俄非常不同

  中國儀仗隊的動作標準與俄羅斯軍隊非常不同,俄軍講究高抬膝、大跨步,每步80厘米,而中國儀仗隊的步伐是每步75厘米。在這種情況下,要與俄羅斯軍隊用同樣多的時間通過紅場並非易事。

新式禮服大展示

  此外,這還是一場新式禮服大展示。

  

  5月6日,俄方在中央軍事博物館為前來參加閱兵的外軍方隊頒發「1941—1945年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勳章」。在博物館門前等待儀式開始的時候,身穿橄欖綠色軍裝的中國軍人在幾秒鐘內化作一堵紋絲不動的「鐵壁銅牆」,旁邊經過的行人禁不住駐足觀望、嘖嘖稱讚。

用俄語高唱《喀秋莎》

  令俄羅斯同行吃驚的是,中國方隊不僅軍姿過人,而且「唱功」也了得。綵排時用俄語高唱名曲《喀秋莎》穿越紅場之後,中國方隊可謂「一鳴驚人」。

  儀仗隊國旗手張洪傑說,能在俄羅斯土地上唱響兩國人民都熟悉的俄羅斯民歌,感到十分自豪。中國軍隊第一次在阿拉比諾訓練場唱起《喀秋莎》的時候,旁邊的52個受閱方隊全都震驚了,隨即報以熱烈的掌聲,接著便一起唱了起來。讓張洪傑感到意外的是,這些並未經歷過二戰的年輕人唱著唱著都掉下了眼淚。被這種熱烈的氣氛所感染,中國士兵們的眼睛也濕潤了。

早晨3點半左右起床

  

  俄方對中國戰友的光臨格外重視,專門安排中國官兵住在莫斯科郊區環境優美的馬爾菲諾療養所。

  

  據介紹,從中國方隊的住宿地點到郊區訓練場乘車需要兩個小時,戰士們需要早晨3點半左右起床,4點出發,飲食也沒有規律。戰士們下飛機之後,僅僅用了一天時間倒時差,第二天就投入了適應性訓練。作息驟然打亂、水土不服、飲食習慣迥異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每位戰士都選擇默默克服困難,沒有提出任何要求或抱怨。

常有俄軍士兵要求合影

  訓練間隙,常常有俄軍士兵走過來打著手勢要求合影。「雖然語言不通,但能夠體會到俄中兩軍之間的深厚友誼」,一位俄軍官說。

紅場地面起伏不平

  中國官兵們更關心能否勝利完成任務。與平坦寬闊的天安門廣場不同,莫斯科紅場的地面不但起伏不平,而且還保留了石塊砌成的舊時風貌。這樣的地面能夠承受坦克和裝甲車等重型裝備的行駛,但對儀仗隊來說卻是一大考驗。

  然而,記者在夜間閱兵綵排上看到,哪怕是已經走出攝像機視野,中國儀仗隊的步伐仍是一如既往地鏗鏘有力、整齊劃一。對此,李本濤感慨地說,不管道路多麼坎坷不平,中國軍隊都有能力、有信心勝利完成任務。

  讓我們期待5月9日正式閱兵那天,中國儀仗隊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來源:人民日報 | 記者:曲頌、陳效衛 | 圖片來自新華網、中新網、騰訊等

本期編輯:胡洪江

覺得不錯,請點贊↓↓↓


推薦閱讀:

中國式標語口號 --- 雷不倒你, 誓不罷休!
世界對中國好感度上升:這兩國對中國印象最差
盛唐與吐蕃(上)
中國皇陵盜墓史
中國量子技術有多厲害?

TAG:中國 | 閱兵 | 儀仗隊 | 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