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中國法治的現狀、挑戰與未來發展(2)

  中國法治面臨的主要挑戰

  中國法治建設儘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輝煌成績,但離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雖然得到實施,但發展還不平衡;法律體系儘管已然形成,但還需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立法儘管成就斐然,但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還不盡如人意;法制宣傳教育儘管成績巨大,但法治環境並未根本改善正如 2012年 12 月 4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現行憲法頒行 3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保證憲法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執法司法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公職人員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執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嚴重損害國家法制權威;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幹部的憲法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具體來講,中國法治建設和依法治國事業還面臨以下主要問題和挑戰。

  一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領導幹部中的人治現象、公民中的非法治現象、社會上輕視和無視法治的現象,在有些地方、部門、領域和群體中有所抬頭和蔓延。

  二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要求,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實際上被統一於黨委的「一把手」,法治被「人治」所弱化,依法治國從黨領導人民實行的「治國基本方略」,演變為某些地方和部門「維穩」以及發展經濟的工具。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待不斷完善,立法質量需要不斷提高。立法中存在的部門利益、特殊群體利益問題,部門立法爭權奪利問題依然存在。國家立法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合法化的現象仍未消除,一些明顯帶有部門或集團利益痕迹的立法,把畸形的利益格局或權力關係合法化,行政部門借立法擴權卸責、立法不公等從制度設計的基礎上影響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權威和法律的實施。

  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中國法治建設的主要矛盾,是憲法和法律實施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許多法律形同虛設(參見表 2)。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執行難的問題時有發生;法治缺乏權威,司法缺乏公信力;公民「信權不信法」,「信訪不信法」,「信關係不信法」,「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等問題。加強法治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仍是一項艱巨任務。

   

  五是政府多頭執法、多層執法和不執法、亂執法問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為、失職瀆職、違法行政等行為;少數執法人員知法犯法、執法尋租、貪贓枉法甚至充當「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出現了一些不正確的執法傾向,如釣魚執法、尋租性執法、非文明執法、限制性執法、選擇性執法、運動式執法、疲軟式執法、滯後性執法等等;粗暴執法激發衝突,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或極端惡性事件,突出表現在征地拆遷領域。

  六是司法改革轟轟烈烈,解決了辦公條件、經費、人員編製以及一些長期制約法院、檢察院建設和發展的體制機制等老大難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各個階段司法改革方案預設的目標,但司法獨立、司法公正、司法權威、司法效率、司法公信力和干預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等深層次問題依然存在。

  七是「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一些領域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公職人員貪贓枉法、權錢交易、執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對法治造成損害;執法不公、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比較突出。如何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對和解決腐敗問題,是對黨領導的中國法治建設事業的極大挑戰。

  中國法治的未來發展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民主法治建設任務和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民主法治建設目標,未來中國法治發展的總體思路,應當努力實現四個基本轉變: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在依法治國實踐進程中和社會主義法治軌道上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實現從法治到社會主義憲政的轉變,從制度上程序上實現「三者有機統一」。二是在我國法律體系如期形成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民主法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國家,實現從法律體系構建到法治體系建設的轉變,儘快從法律大國走向法治強國。三是在有法可依的目標基本達成後,中國法治建設的重心實現從注重立法到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的轉變,從紙面的法律向生活中法律的轉變,確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真正實現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黨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四是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維護黨權、建設政權和保障民權中的重要作用,實現從法治的表面「維穩」向深層次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和權力腐敗問題的轉變,用法治更好地鞏固和發展黨和國家政權的合法性權威,更加夯實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政治基礎、社會基礎、民意基礎和法律基礎,為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具體來講,應當從以下主要方面著力加強法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1. 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的領導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進一步加強執政黨對法治建設的重視、領導和支持。一是執政党進一步高度重視依法治國和法治建設事業,自覺堅持依憲執政、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切實把依法治國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治國方略來加以落實,切實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二是在推進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的實踐過程中,執政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和所有公職人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執政黨要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三是黨中央著力研究解決以下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問題:召開一次依法治國(或者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中央全會,對中國民主法治建設和依法治國做出專門決議,中央成立依法治國的專門領導機構,制定依法治國發展戰略和實施規劃。四是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法治發展。

[責任編輯:蔣正翔(實習)]

   
推薦閱讀:

《英雄本色》四大主演現狀:發哥減產張國榮去世
揭秘經典版《包青天》12大主演之生存現狀!
揭娛樂圈最慘藝人落魄現狀[1]
從「精批細改」的泥淖中突圍?——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的現狀和對策分析
康熙馬浚偉患抑鬱症8年!扒扒98版《鹿鼎記》15大主演之現狀

TAG:中國 | 未來 | 發展 | 法治 | 挑戰 | 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