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精神家園――「守護民族精神家園」徵文競賽作品

我們的精神家園――「守護民族精神家園」徵文競賽作品來源:學生工作處  shuihuashi  2004-10-08

本文獲得我校「守護民族精神家園」徵文競賽二等獎

引子

「中華民族復興」是一直以來很「熱門」的話題。

注意,是「復」興,而非「振興」。就像當年中國申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一樣,我們用的是「復」關,而非「入關」。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內含的意義卻直接追溯到歷史。

「復」,這裡當然指的是恢復。就是說我們不是在爭取我們未曾享有過的地位,而是原先有的、後來由於某些原因被迫失去的東西,我們現在要重新追求並擁有,我們要恢復往日的狀況。

說起來像是在文字遊戲間找尋昔日的安慰,但是更多的是對歷史的總結――過去,我們實事求是地回顧,現在,我們毫不躲避地面對,這樣,才能真實客觀地確定未來。

我們要復興的是經濟,要恢復的是地位。我們的先輩曾經在最黑暗的泥濘里掙扎,在最可怕的災難中喘息,而支持他們繼續前行並最終勝利的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什麼是民族精神

首先肯定地說:民族精神不是拿來複興的,它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存在,但也需要提倡、繼承和發揚。經濟可以衰退、地位可以下降,但民族精神決不允許沒落。

民族與種族不同。在民族的概念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結不是通過血緣關係,而是來自精神依託。民族精神,作為一個民族的精華和靈魂,是一種穩定的、作為精神支柱的東西,它能激發民族自豪感與自覺性,特別是能誘發民族的凝聚力。

民族精神則具體體現在人們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並滲透於民族的文化,貫穿於民族的發展。

民族精神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旦成型之後,就會處於相對穩定狀態,這就是上面所說的民族精神的穩定性。所以,如果我們今天要對不同民族的特性做一個總結的話,是完全合乎情理,因為我們是在給相對穩定的東西一個評價。中華民族精神則長久體現了她的愛國性、寬容性和拼搏性。

愛國主義――激情與理性

愛國主義應該是世界上所有人民對各自國土的最高敬意。

中國人的愛國主義,幾乎和這個國家的歷史一樣漫長。我們仍可聽到屈原悲愴的《離騷》,仍會耳聞岳飛壯烈的《滿江紅》,至於「五四」青年「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呼聲更是震動鼓膜。每個人在自己的祖國遭受苦難的時候,願意去承受,願意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願意哪怕只是發出一聲吶喊,也是值得欽佩的。

作為青年一代,「五四」先烈無疑是我們最好的楷模,尤其是他們那種既激情又理性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它需要激情的引導,更離不開理性的啟發。

回想「五四」運動期間,青年學生成為思想和行動的先鋒隊,面對強權霸勢,他們滿腔熱血,點燃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驅之火,使廣大群眾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社會各界紛紛挺身而出,全國上下掀起愛國主義的熱潮。

更值得肯定的是,這些青年的激情是源於理性的思考。他們痛恨帝國主義,是因為認清了他們對外擴張、對外剝削的本質,所以起來反抗。他們反對的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同時也沒有將這些本質與西方文化和科技混為一談,而是用批判的態度繼續學習和借鑒西方的先進經驗,學以致用,為祖國的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當代的青年人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對國家的命運、前途漠不關心,要麼過分誇大愛國主義,不知不覺陷入激情的極端。過猶不及,一旦人們被熱情沖昏頭腦,產生的破壞力也許比創造力更加驚人。

所以,我們提倡愛國激情的同時,更呼籲理性的光輝。動不動就示威遊行、要求某國給個公道;或發表過激言論、示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或乾脆衝上某個島嶼、為祖國爭回領土……這些行為都是出於愛國主義的良好動機,但是過分地強調激情,沒有考慮後果、沒有考慮影響,最終他們的愛國主義會變成一種桎梏,他們會變成「文革」時期天安門廣場上狂熱的人群的一部分。紅衛兵小將們的激情的「殺傷力」想必還清晰如昨吧。

當今的國際環境的複雜程度比起「五四」時期、比起「文革」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青年面對更多的挑戰和機遇,更加需要理性地對待,選擇一種正確的「愛國主義」。

寬容――

「以和為貴」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行為準則。《論語》中有言:「仁者,愛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首先就要從愛別人開始,愛你的家人,愛你的朋友,愛你的國家,愛你的敵人。愛人,才能被人愛。

還記得鄭和嗎?如果把他和哥倫布放在一起比較,會發生怎樣的局面?

當然,許多人說會中國當時以大國自居,白白把一船一船的金銀珠寶送給別人,並沒有給中國的航海事業帶來什麼值得紀念的事迹。相反,哥倫布就不同,不僅發現了新大陸,而且給歐洲國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這裡想說的是:目的,是目的引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明朝皇帝派鄭和帶船遠航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要去侵略什麼、掠奪什麼,而是準備了貴重的禮物,與人分享自己的財富。而當西方殖民者僱傭哥倫布遠航的時候,卻明顯帶著尋找新市場和新財富的目的。一個是向外播撒友好的種子,一個是四處留下侵略的腳印。得與失,好與壞,見仁見智。

「以和為貴」一直延續至今。現今我們的「和」體現在和平外交、和平崛起、和平統一台灣等一系列政策。還記得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和平外交「五項基本原則」時,全場掌聲不斷。世界是渴望和平的,中國人愛好和平,必會得到越來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台灣是中國現在最大的心病。上面提到許多有志者紛紛表示用武力征服台灣當局,收復祖國領土。對於這種過分的愛國激情,有人說這些愛國者的行為過於浮躁,不懂中國的戰爭智慧。戰爭智慧太深奧了,筆者很難弄懂,只知道「和為貴」。我們對外國朋友尚且和平共處,為什麼就忍心「相煎」呢?當我們看過世界某處戰火紛飛的時候,我們會嘆息,我們會慶幸,又怎麼受得了折磨自己的同胞、折磨自己呢?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無異於用刀剜割自己的心病,痛的還是自己。

所以,多一點寬容,盡量讓世界、讓中國多一點和平。

拼搏並創新著

泰戈爾說過:「那些為真理而死的人可以永生:如果整個國家的人都能為真理而死,他們便會在人類的歷史裡永垂不朽。」

民族要復興,民族要發展,她的國民就要奮鬥,就要拼搏。

中國人是會拼搏的一群人,這種精神在民族遭受磨難的時候體現得尤為徹底。抗日戰爭、國共之戰、「文革」浩劫,處處可見這種精神的閃光。

身在和平的時代,這種精神又是怎樣體現的呢?

「科教興國」是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一大措施。青年學生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如何自處?如何自強?如何成為新一代的接班人?用「任重道遠」這個詞恐怕也不為過。

許多青年人幻想像許多國際大亨那樣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要看到他們光彩背後的拼搏。沒有免費的午餐,西方人說的。

我們要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莫讓理想和現實發生脫節。拼搏精神是十分重要,但切忌盲目拼搏。我們可以像泰戈爾說的那樣為真理而死,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我們也可以為祖國的復興犧牲自己的利益,因為我們明白自己的理想。

拼搏需要創新的陪伴。光有拼搏精神,重複做著相同的、沒有創造性的活動,也不能給民族復興很大的支持。所以在拼搏的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事半功倍。發揮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資源優勢,不斷開拓新領域、新產品是新時期中國青年的使命。

尋根中國人

曾經看過一套書名,分別給了幾個發達國家一個「別緻」的修飾。

《驍勇的俄國人》,因為他們勇於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風雲德國人》,回憶他們經歷太多分裂、太過奇蹟;《逐日日本人》,想必他們善於追隨強者、追隨紛爭;《潮汐英國人》,感嘆他們曾經輝煌、曾經繁華;《浪漫法國人》,嚮往他們那麼自由、那麼多情;《追夢美國人》,大概他們總是標新立異、蠢蠢欲動……

我們又應該給中國人一個怎樣的修飾呢?

尋思許久,最後決定用「尋根」這個詞――尋根中國人,不負我們這般依戀故土、熱愛民族。

說起尋根,馬上就想到「落葉歸根」,又或許隱隱約約在腦際回味著余光中先生的淡淡「鄉愁」,聽見床底下那隻低吟的蟋蟀。

不僅「落葉歸根」。也曾在報紙上看過某位海外僑胞將懷孕的妻子送回祖國待產,因為他們要讓自己的孩子在故鄉誕生。他們還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四處奔走。樹高根深,綠蔭下,是一片鬱鬱蔥蔥的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個民族所具有的吸引、團結、聚集、組織全民族各成員的向心能力。這一點在老一輩華夏人的身上十分顯著,他們那種為了民族寧願赴湯蹈火的熱情在如今的青年人身上卻很難看到了或者減弱了。如何使這種精神繼承和發揚光大,如何使廣大青年學生明白國情、明白肩上的重擔,是極其重要的。

認識歷史,是一個基礎環節。歷史教育不僅關係中學生和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也關係到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更與我們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密不可分。所以,現在採用什麼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國的歷史,成為眾多學者的研究課題。對歷史不了解,就很難有民族自豪感,就很難形成堅強的民族凝聚力,那麼這種對「根」的情意也會隨之淡化,再根深蒂固的文明也會荒蕪。

因此,要維持民族凝聚力,認識歷史是必不可少的。

尋根中國人,要尋根,首先從歷史找起。

作為跨世紀的青年一代,要勇於接過先輩手中的使命,繼續守護民族精神的家園。激情愛國而不失理性,捍衛國權而不忘寬容,努力而不乏創新,使民族精神家園的樹木繼續繁茂。

一句話:民族在復興,青年在上路!

參考資料:孫曉盱 《五四精神的當代闡釋》

卜鼎煥《試論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凝聚力》

羅明 《重視歷史教育 加強民族凝聚力》

封一帆《重喚源於理性的激情》

劉曉娟《愛國主義不能脫離時代背景》


推薦閱讀:

「北京意象·休閑平谷」繪畫作品展 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張仲亭作品欣賞(1)
黃奎作品:淺談黃潛善
美妙就在生活中,而生活就在你身邊 |「不期而遇」四號作品
1972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會作品

TAG:民族 | 精神 | 作品 | 我們 | 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