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公曆與農曆是如何產生的?

 所謂曆法,簡單說就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

  曆法主要是農業文明的產物,最初是因為農業的生產的需要而創製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根據自然變換的規律,已經設計出了一種相對簡單的冬季和夏季曆法,即太陰曆(陰曆)。公元前2000左右,古埃及人認為,在尼羅河洪水開始泛濫之前,「梭西斯」(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天狼星)總是位於地平線上,所以無法看見。於是,當它上升就表示洪水的來臨以及一年的開始。古埃及人將一年分為12個月,每個月有30天,然後在12個月結束的時候加上額外的5天。這就是古埃及人制定的太陽曆(陽曆),也是公曆最早的源頭。

愷撒到埃及

  在世界歷史上,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區,還採用過各種不同的曆法,比如從基督紀元開始直至其後的1000多年裡,整個西方國家都採用愷撒歷——因創立者是偉大的羅馬人愷撒而得名。由於此前的羅馬曆法存在種種問題,只是一種隨意的日期安排,所以他決心要制定一種新的曆法,不會被人輕易更改的曆法。愷撒在公元前48年去往埃及,亞歷山大的天文學家孛西琴尼即建議羅馬人也啟用共有365天的古埃及陽曆,並且每過4年應當給2月額外增加一天。愷撒歷就是現在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的前身。

  到了公元16世紀,愷撒歷記錄的時間與實際日期的差異已經累計到了10天,教皇不得不推行曆法改革。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發布赦令規定,除非一個世紀的最後一年能被400整除,否則,即使到了閏年,也不應增加額外的一天。這樣,1600年將是一個閏年,而1700年不是。為了使歷制和季節同步,羅馬教皇將公園1582年減少10天,10月4日以後,緊接著就是10月15日。此外,他還將新年元旦恢復為原先的1月1日。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公曆,就是沿襲了格里高里十三世推行的曆法。

  我國具有悠久的農耕歷史,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之一。農曆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曆法,又稱夏曆、陰曆、舊曆、漢歷、老歷。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這是因為:一方面以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月」,平均月長度等於一個「朔望月」,這與陰曆原則相同;另一方面,設置「閏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長度儘可能接近回歸年,同時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

  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及朝鮮、韓國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國家,仍使用農曆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因為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完善於漢代,加之主要是漢族人使用,所以中國其他民族包括清朝剛建立時都把此歷稱為漢歷。到辛亥義舉後,因使用西曆,此歷稱為舊曆或夏曆。

  漢歷有個輔助部分——節氣。節氣如果也算曆法的話,就是完全的太陽曆。節氣和地球在繞太陽運動的軌道的位置有關,和月球無關。節氣是從立春開始的,一個太陽年是兩個立春之間的時間,約365.2422天。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人們因為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所以常把漢歷稱為「農曆」。

  古今中外有多少種曆法,我們沒有統計過。總之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曆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曆法。時代愈近,科學愈發達,測試手段愈先進,曆法就愈科學。不過不管有多少種曆法,都可以把它們分別歸到以下三大系統中去:陽曆、陰曆、陰陽曆。農曆是世界上廣泛使用的曆法中,唯一既照顧到陽曆,又照顧到陰曆的曆法。

推薦閱讀:

周易紀年與公曆紀年的換算
為什麼19年後公曆和農曆是同一天的
公曆推算日干支方法
公曆轉換甲子歷不須查萬年曆_見機閣__子與
公曆七月生肖好運榜

TAG:農曆 | 公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