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意拳/姚宗勛

什麼是意拳/姚宗勛

本文出字中國現代實戰拳學技擊篇------姚宗勛先生著 人們練習拳術的目的,一般可分為三個方面,即健身、尋理趣、講自衛。所謂健身即祛病養生、增強體質。所謂尋理趣即在練功中不斷摸索研究拳學拳理,從中尋求無限的樂趣。所謂自衛即技擊之謂也。這三個方面的練拳目的既有所側重,又相輔相成,缺乏哪一個方面都不稱其為拳。如果練拳不能使人增強體質,那麼這種拳術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呢?反過來講,如果沒有健全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又怎能成為一個在拳學上有所造詣的人材呢?再者如果拳術不以科學理論為指導,而是盲目追求高山遠水、海市蜃樓甚至封建迷信,豈不與拳學真義南轅北轍!如此做法,不僅空耗了許多寶貴的時日,而且對身心健康諸多不宜。因此,練習拳術不可不慎重考慮這些問題。 意拳認為練拳首先要增強體質,培養意志。進一步則求索拳學真諦,繼承和發揚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最後才講到自衛,即技擊之道。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說:「如或論應敵,拳道微末技。」由此可見,技擊不是學習意拳的主要目的,而是訓練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一章已經談到,意拳是在形意拳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各家的拳術之長而獨創出的一門特殊拳學,它有一整套完整的訓練體系。半個世紀的實踐證明,意拳無論是在健身還是在技擊方面,都有許多顯著的成績。與此同時,意拳仍在不斷地吸取中外拳種的科學訓練方法,藉以充實和發展自己的拳學。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意拳是一門尚在不斷發展的近代拳學。 意拳以站樁為訓練的主要內容。所以,人們提起意拳就會想到站樁。其實各門拳術都有樁功,唯獨意拳將站樁功提高到核心的位置。意拳站樁不同於其他拳種的樁法,它不是一種簡單的靜力性訓練,不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為主要目的。意拳健身樁不同於氣功,不講大、小周天,不意守丹田,不講求調息。一切順乎自然,只是在精神集中、周身放鬆、呼吸自然的原則下進行休息式的鍛煉。意拳練功方法簡要易行,既不傷腦筋又不費氣力,既不講究場地如何,又不要求時間的長短,行、站、坐、卧均可練習,所以深受患者和練功者的歡迎。從技擊的角度來看,意拳沒有套路,沒有固定的招法,只講隨機隨勢應感而發。這可以說是意拳的一個特點。 意拳認為,從一般的常識和實踐經驗來看,拳術是不能安排好順序再來實用的。意拳沒有套路和固定的招,並不等於毫無規律的隨意招架或者胡踢亂打,意拳所講求的法,乃是拳學的原理、原則。 從事意拳訓練對人體的作用有哪些呢? 1、能夠增強體質,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 意拳注重全身的鍛煉。人身是一個整體,雖分身、手、頭、足等各個部位,但不可分開而論,更不可偏重單一方面的鍛煉(局部鍛煉雖有一定作用,但長久鍛煉某一部位會有一定害處)。意拳通過站樁訓練統一意念、統一動作、統一氣力,達到身心完全一致,因此能夠使身體各部位都能得到鍛煉。意拳訓練不講蠻力的增進與激烈的運動。從健身角度來講只此凝神定意一站,既可使身心得到鍛煉,祛病強身。從技擊方面來說,只此一站則可於無力中求有力,拙笨中求靈巧,微動中求迅速,使精神意志、氣血筋骨都能得到鍛煉。在不同情況下,隨機發力應付技擊之需,是意拳之所長。意拳訓練中強調精神和肢體的「松」、「緊」轉換,直接影響著諸如力量、速度、耐力、靈活、協調等身體素質。意拳通過意念假借的獨特訓練手段,貫穿「松」、「緊」相互轉換的全部內容,以達到有效促進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2、培養勇敢頑強的意志,改善人的心理狀態。 拳術鍛煉可以改變人的氣質。一個身體不健康的人不會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更談不到偉大的抱負。既便在事業上有雄心壯志,勉強為之也是力不從心,事倍功半。倘或遇到意外(精神上的打擊、事業上的挫折、外力的侵襲)就會喪失信心,一籌莫展。一個從事拳術鍛煉的人不僅會獲得一個健康的體魄,而且會對生活、事業充滿了自信。偶遇不測,則會以充沛的精力、頑強的鬥志、克服困難的勇氣戰而勝之。俗語說「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意拳訓練不僅是形體的鍛煉,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修養。意拳自始至終貫穿了心理訓練的重要內容。這表現在平日訓練中培養的精神凝重、忘我無懼、鬥志昂揚等方面的內容。近年來有關體育部門已經在運動競賽中注意了心理訓練的重要性。意拳的獨特心理訓練方法已經引起了體育界的關注。實踐證明通過意拳訓練,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僅對自己的健康充滿了信心,而且當身處逆境或大敵當前之時,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必勝的信念以及從容應變的能力。這些都是長期從事意拳鍛煉,時刻培養人們的機智、勇敢、堅韌不拔精神的良好結果。 第二節 意拳訓練的科學性 意拳和其他運動一樣,是一門人體活動的科學。為此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作指導,並且在科學理論的不斷驗證下,去進行日常的訓練。意拳以運動生物力學、人體解剖學、運動心理學以及心理學等作為訓練的理論依據。持把科學的理論與訓練的實踐相結合,摒棄一切自欺欺人毫無根據的封建迷信說教,這就是意拳在學術上所持

的科學態度。 任何人體運動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肌肉收縮作用於骨骼的結果,也就是說以骨骼為槓桿,關節為樞紐,肌肉收縮為動力,使人體實現各種活動。由此可見神經系統又始終受精神意志的控制和影響,「意為力之帥」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意拳經常要突出一個「意」字,拳以「意」名,即說明了「意念活動」在拳術訓練中的重要性。善書者意在筆前,善畫者成竹在胸,都與拳理同法若一,離開了意念的引導,就談不到力的運用。拳術是精神和肢體的高度統一,沒有肢體的運動形式,精神就是空想。沒有精神的作用,肢體的運動就是盲目的運動。任何拳家絕不敢以所謂的自發功形式去希冀技擊上的勝利。歷史上有名的李廣射石的故事,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將軍夜引弓」,李廣把怪石看成了猛虎,然後一箭射去才有了「沒入石棱中」的事發生。當李廣看清楚是石頭的時候,無論如何也射不進去了。這中間就有一個意與力的問題,意境的不同,精神狀態的迥異都使力的表現有著明顯的差距。沒有了意境的再現也就沒有了與之相適應的精神激發。此即王薌齋先生所說「意即力也」,沒有意也就沒有了力。 任何運動的表現形式都是肌肉的運動,而肌肉的運動離不開意念的引導。從運動生理學來講,人所能表現出來的力的大小,除了與肌肉的解剖橫斷面的大小(即肌肉橫切的直徑)有關以外,特別重要的是還與肌肉的生理橫斷面有密切的關係。所謂生理橫斷面系指神經支配肌纖維的能力。一束肌肉有成千上萬的肌纖維,不管人體的高矮胖瘦,同一束肌肉的肌纖維數量是沒有多大差別的。但在一般的情況下,許許多多的肌纖維並不參加工作,它們不接受神經的支配。通過鍛煉可使神經支配肌纖維的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也就是說能夠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同時參與收縮。意拳通過它的獨特練功方法,強調意念的支配,因此能在運動中充分發揮本身內在的能量和潛力。王薌齋先生身材瘦小卻能夠在瞬間發揮出很大的爆發力,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如前所述,意拳不僅僅是

意念的活動而最終體現的是物質的運動,有些同志認為意拳能發放「空勁兒」,在不接觸對方肢體的情況下,克敵制勝,這是對意拳一個誤解。 運動生理學認為運動技能的形成都是條件反射的形成。拳術上所講求的用力方法、用力方式不同於平日勞動、生活中的習慣用力,所以要經過訓練才能成功。條件反射的建立,運動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即泛化、分化、自動化三個階段。在泛化階段就是初學摸不著門兒那一段;分化階段則是有時做對了有時又做不上來,甚至做錯了;待到自動化階段才可以說是完全掌握了該項運動技能,不加思索信手拈來。這時,才能夠談到應用。意拳以站樁做為主要的訓練手段,就是要通過相對靜止狀態下的鍛煉,使精神高度集中,再加以意念的誘導,從而不斷強化正確的條件反射、體察弱點(即不得力處)並克服之,加速運動技能的形成,形成牢固的動力定型以期技擊的應用。沒有站樁的強化訓練,倘遇強敵就會在「廝打時忘了拳法」。體育運動的教學訓練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任何一個教練員都懂得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學習一個新動作都要從慢到快、從不動到動,這與拳術的訓練是一致的。 學習拳術不僅要懂得一些生理、解剖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要在力學諸如:槓桿、螺旋、滑車、斜面、三角、磨擦、力的平衡、力的對偶等方面做一番研究。如此做法加上訓練有素,才能在意拳上有所建樹。總之學習意拳要腳踏實地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不斷地總結經驗,方可「升堂漸入室,所學與日增」。 綜上所述即為意拳訓練的科學性之初窺。 第三節 意拳訓練所包括的內容 意拳主要由站樁、試力(包括試聲)、走步、發力、推手、散手等訓練所組成。站樁是意拳的基本功,分為健身樁與技擊樁兩種,均在外形不動的情況下進行鍛煉。健身樁在鍛煉過程中強調精神訓練、意念誘導與統帥肢體同時進行,要求精神集中,周身放鬆,呼吸自然。技擊樁是學習技擊的基本功,在健身樁的基礎上,運用意念活動使全身建立「爭力」(爭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為身體各部鬆緊的互相交替,可使精神和肢體、肢體和外界達到高度協調統一,從而在運動中充分發揮精神和身體的能量),並進而使身體與外界建立爭力,名之「渾圓力」(傳統名稱,意思是指上下、前後、左右的意力達到平衡均整的狀態)。求得渾圓力樁法,叫作「技擊」。 

   

 

      姚宗勛先生演練意拳渾圓樁  姚宗勛先生演練意拳扶按球試力  姚宗勛先生演練意拳向前發力

   雖然這兩種樁法在鍛煉時要求上有所不同,但內在是有聯繫的。若僅為健身祛病,可不必練技擊樁,而技擊樁對增強人的體質也能起很大的作用。因此這兩種樁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意拳的核心就是:以站樁為基礎,通過精神假借、意念誘導,在無力中求有力,不動中求微動,靜中求動的訓練方法,也是培養掌握以致運用「渾圓力」的一整套訓練方法。實踐證明這種訓練可以在運動中充分發揮本身內在的能量和潛力。 意拳認為:「松」、「緊」是構成人體運動的基本矛盾。諸如力量、速度、靈活、協調、耐力等運動素質無不受人體肌肉鬆緊的制約。因此就意拳全部的訓練內容來說,就是怎樣正確掌握和運用「鬆緊」的問題。所謂「鬆緊」即是肌肉的「鬆緊」,又是精神、心理的「鬆緊」,而首先是精神的「鬆緊」。因為任何肌肉的活動都是靠神經支配的,神經又是受精神意志的影響,因此精神意志的控制是首要的。意拳之所以要突出一個「意」字,其道理就在這裡。 意拳以站樁為基本功,訓練人從精神到肢體的「鬆緊」。首先訓練放鬆,進而訓練鬆緊的相互轉換,達到鬆緊協調。這種鬆緊協調要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可促使氣血通暢,新陳代謝旺盛,並能調整內臟器官的功能。 站樁訓練使人體達到高度的協調統一,肢體間能處處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即所謂「一動無不動」,練成自身感覺的高度靈敏協調,並通過鬆緊轉換,培養整體的彈力,要求「無點不彈簧」(意思是指肢體各部都能發揮出象彈簧似的彈力,使之在技擊中發揮作用。)「試力」是站樁在空間的延伸,不可用力,動作慢優於快,緩勝於急,要動中求靜,進而在微動中求速動,還要照顧到整體。「一動無不動」,亦即在站樁中培養的渾圓力,在肢體有位移的情況下,能夠均整得力,運用自如,就為隨機隨勢任意發力創造條件。 「發力」是拳術有效打擊力量的動力,站樁、試力都是為了給發力創造條件,以便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隨機隨勢發力。這是意拳之所長。 「走步」又稱摩擦步,是結合試力進行的步法訓練。其原則要求是「上動下自隨,下動上自領」,在前後、左右、進退轉換中,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和整體的協調,以有利於隨時發力。 

  

 

      姚宗勛先生演練意拳摩擦步        姚宗勛先生演練意拳雙推手        姚承光先生演練意拳散手

   「推手、散手」是拳術技擊的實踐訓練。 「推手」是試力和走步的具體化,又可稱雙人試力。推手的訓練主要是為當雙方肢體接觸時,能夠牽制對方並施以有效打擊。「散手」是拳術各項訓練的總成,是直接檢驗拳術鍛煉的綜合體現。就其原始意義來講,乃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徒手搏擊。 以上即是意拳訓練的主要內容和手段。 

 

推薦閱讀:

安康的【太極形意拳】1
靳愛祥:盧忠仁傳形意拳法之函授講義(二)
意拳的擊人要訣
心意拳法之核心十大真形心法精義 -
意拳腳法發力概要

TAG: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