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氏宗譜漢朝譜序九

     

九、漢景帝劉啟八子中山靖王劉勝傳下、蜀漢昭烈皇帝裔孫宗派譜序,

八十九世祖  劉  備(劉宏(弘)之子),母林氏,字玄德,妣甘氏、糜氏、吳氏、孫氏。公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五年壬寅(公元162年)五月十九目,卒於章武三年癸卯(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享壽六十二歲,葬於四川成都惠陵(四川成都華陽縣西南)官衙府萬花亭鐵墓,繪圖乾山巽向。公幼有大志,東漢末,與河東關羽公、涿縣張飛公結為兄弟,募兵參加鎮壓黃巾。先後任安喜尉、高唐令、豫州牧等,後為徐州牧。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孔明)輔助,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於赤壁,因取荊州,並得益州和漢中,與魏、吳成鼎足之勢。獻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公乃於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四月,正式稱帝,定都四川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年號「章武」。章武三年癸卯(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駕崩於白帝城永安宮,在位三年,享壽六十二歲。尊謚昭烈皇帝。章武三年(即建興元年)癸卯(公元223年)五月,太子劉禪即皇帝位(蜀後主),至後主炎興元年癸未(公元263年)後主降魏,蜀漢二主在皇帝位共四十三年。

妣吳氏,將軍吳懿之妹也,生於東漢桓帝廷熹元年戊戌(公元158年),卒於蜀漢後主延熙八年乙丑(公元245年),葬於惠陵。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立為漢中王后,蜀漢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五月冊封為皇后。(生一子:劉永。)

妣甘後,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九年丙午(公元166年),卒於獻帝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207年),享壽四十二歲,葬於四川燕州府後花園。(一說與公合葬於惠陵)。蜀漢章武二年壬寅(公元222年)追謚為皇思夫人,後主即皇帝位後,尊為昭烈皇后。(生一子:劉理。)

  妣糜氏,生於東漢靈帝建寧元年戊申(公元168年),卒於蜀漢後主建興二年甲辰(公元224年),享壽五十七歲,葬於湖北安陸府當陽縣長坂坡。(生一子:劉禪。) 

妣孫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四川軍山。(無出生。)

共生三子:l劉禪、2劉永、3劉理。

九十世祖    劉  禪(劉備長子),母糜氏,字公嗣,號阿斗,妣鄭氏、陶氏、張氏。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207年)正月十七日,章武三年癸卯(公元223年)昭烈帝駕崩後,劉禪繼位稱帝,稱為「蜀後主」,至炎興元年癸未(公元263年)降魏,在皇帝位四十一年,降魏後被曹魏王朝從四川遷徙到魏都洛陽居住,並被冊封為安樂公。卒於晉泰始八年壬辰(公元272年),享壽六十六歲,謚為「安樂思公」,葬於四川成都府(四川成都市)鵝眉山下、風吹羅帶形。東周列國時期,漢國高祖劉淵追尊謚為「孝懷皇帝」。

妣鄭氏,生於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卒於後主延熙十六年癸酉(公元253年),享壽四十六歲,葬於石壁洞、八仙下棋穴、坐西向東。

妣陶氏,諱敬安,生於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辛卯(公元211年),卒於後主延熙十六年癸酉(公元253年),享壽四十三歲,與鄭氏同葬於石壁洞、八仙下棋穴、坐西向東.

妣張氏,(張飛之女).生於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辛卯(公元211年),卒於晉武帝泰始十年甲午(公元274年),享壽六十四歲,葬同夫山

共生七子:1劉璇、2劉瑤、3劉琮、4劉瓚、5劉諶、6劉詢、7劉璩。(一說共生八子:1劉璇、2劉琛、3劉琮、4劉瑾、5劉瓚、6劉珂、7劉諶、8劉璩。)(參閱《劉氏宗譜》第六輯《湖南漵浦劉備公長子劉禪公傳下部份譜序》)。

九十世祖    劉永公(劉備公次子),母吳氏,字公壽,號延年,妣包氏。此祖系備公次子,後主庶弟也。蜀漢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六月,先帝立子劉永為魯王,蜀漢建興八年庚戌(公元230年),後主改封劉永為甘陵王,永公憎宦人黃皓,皓譖,後主見疏,兄弟不得朝見者十餘年不己。蜀漢後主炎興元年癸未(公元263年)冬,永公隨後主劉禪降魏,被削去王爵,貶為鄉侯、奉車都尉,翌年,即魏咸熙元年甲申(公元264年)永公隨同蜀漢的劉氏家族,從四川東遷到魏都洛陽居住,就在洛陽建家立業。 妣包氏,生卒葬未詳。生一子:劉晨。

九十一世祖  劉晨公(劉永公之子),名樂山。妣張氏。公居洛陽立業,承先啟後。生二子:1乾鎮、2乾清。

九十二世祖  乾清公(劉晨公次子),妣繆氏。生二子:1文瓏(一說文龍)、2文琥(一說文虎)。

九十三世祖  文琥公(乾清公次子),妣辛氏、江姓。生三子:1劉俊、2劉傑、3劉麟(一作劉麒)。

九十四世祖  劉麟公(文琥公三子),妣崔氏。公與妣合葬山東崗沖、金雞抱蛋形。生五子:1常清、2正一、3光悌、4志宏、5振河。

九十五世祖  振河公(劉麒公五子),妣吳氏、余氏。生三子:1劉宇(一說元山)、2劉幽、3劉雅。

九十六世祖  劉雅公(振河公三子),名習文(習之),字明,號鴻福,妣饒氏。生四於:l瑾嶸、2瑾升、3瑾登、4瑾科。

 (  以  上  各  祖  皆  葬  徐  、  沛  各  處  )

九十七世祖  瑾升公(劉雅公次子),諱洪舉,名隸鑒,字東,號天詔,妣唐氏、黎氏 ,生四子:1淳[雨析](一說淳霖)、2淳雩、3淳震、4淳雲。

九十八世祖  淳震公(瑾升公三子),名繼明,字孟章,號海揚,妣陳氏。生四子:l坤仁、2坤義、3坤禮、4坤智。

九十九世祖  坤仁公(淳震公長子),名若宰,字仍,號熿,妣蘇氏。生五子:1大宇(劉照)、2劉傑、3劉丹、4劉遐、5劉法。

一百世祖    劉丹公(坤仁公三子),諱子圭,名獻,字漳,妣蕭氏、蘇氏、連氏。生五子:1劉凝、2劉昞(光)、3劉竺(笠)、4劉訂、5劉勰。

一零一世祖  劉昞公(劉丹公次子),名光,字居信,號延明,妣謝氏。(一說妣謝氏、裘氏)。生一子:珍偦。(一說名劉珍)。

一零二世祖  珍偦公(劉昞公之子),名楚之,字鼎,妣方氏。生三子:1於明、2於政、3於綽(孝綽)。

一零三世祖  於政公(珍偦公次子),名點,字德壽,妣湯氏。公享壽壹百零六歲。妣享壽九十七歲(積閏百歲)。故世稱:夫婦齊眉,孫曾繞膝。真福壽翁也。生三子:l劉峰、2劉虯、3劉峻。

一零四世祖  劉虯公(於政公次子),名友圭,字文,號靈預,妣祝氏。生二子:l之遴、2之深。

一零五世祖  之遴公(劉虯公長子),名祓,字時俊,妣周氏。生一子:劉楨。

一零六世祖  劉楨公(之遴公之子),名子疆,字漢鼎,妣蔡氏。公葬四川成都府軍山、仙人現掌形。妣葬軍山、五虎擒羊形。生一子:子翼。

一零七世祖  子翼公(劉楨公之子),諱運隆.字福慶,妣昌氏。公妣合葬浙江休寧。生三子:1可壽、2可安、3可康。

一零八世祖  可壽公(子翼公長子),諱官位,字東山,妣倭氏。公妣合葬浙江東嘉興府石門縣、虎形。生三子:l尚文、2得文(德文)、3法文。

一零九世祖  尚文公(可壽公長子),諱宏謀,字世珍,妣賈氏。生二子:1學周、2學易。

一一零世祖  學易公(尚文公次子),諱浙,字賢,妣徐氏、李氏。公妣合葬徐州府豐縣彭城衙。生四子:1劉洪、2劉欽、3劉鐵、4劉鐄。

一一一世祖  劉洪公(學易公長子),名晉靈,字處智,妣李氏。公妣合葬河南開封府祥符縣、風形。生五子:1曙明、2曙郎(一作曙朗)、3曙印、4曙齡、5曙道。

一一二世祖  曙道公(劉洪公五子),字伯昂,妣姜氏。公葬徐州府豐縣彭城衙。妣葬徐州府桃花嶺。生一子:劉遜。

一一三世祖  劉遜公(曙道公之子),字孟勤,號誠彥,又號泉陵,妣林氏。公官授安成刺史、任陶大尉中郎。生三子:1劉宗、2劉翼、3劉賄。(一說生三子:l宗羽(樞瓏)、2劉賄(樞衡),3隱泉)。

一一四世祖  劉賄公(劉遜公三子),名奇勛,字樞衡,號用世,妣潭氏、宋氏、潘氏。公在唐官任朝散大夫,享壽八十歲。自先祖於洛陽徙江南,五季之初,父子兄弟離散者不知凡幾,故後代子孫難詳祖先名諱,生三子:1劉祺妣徐氏、2劉祥、3劉禋(遷居安成)。(一說生三子:l劉祺(翱),字越南,妣徐氏;2劉祥(翔)、3劉禋(豳)。)

一一五世祖  劉祺公(劉賄公長子),妣未詳。自先祖於洛陽徙江南.又移居大梁河東。生一子:劉嵩。

一一六世祖  劉嵩公(劉祺公之子),妣未詳。公住大梁河東,唐昭宗(公元889年——904年)時,官授大理寺卿。適丁五代,兵甲簸蕩,偕清海軍節度使,領兵分據廣東,未幾,為厥所圖。終葬潮安東津山。生二子:l劉穎(潔身遁潮)、2劉儀(避亂移居福建)。

潮 州 東 津 開 基 祖

 (世序前小寫數字為《泰總譜》世數;大寫數字為新編世數)

123一一七世祖  劉穎公(劉嵩公長子),妣未詳。因兵亂避居,就婚於潮,構廬創業於水東之桃坑,為潮安東津始祖。生一子:劉穆。

124一一八世祖  劉穆公(劉穎公之子),妣未詳。住桃坑,為子孫計,多置沃田,手藏天、地、人家乘三冊,經兵燹毀失,莫能究其詳。生一子:劉表。

125一一九世祖  劉表公(劉穆公之子),字時光,妣宜人朱氏。公生於宋建隆三年壬戌(公元962年),好善樂施.周貧恤匱,郡邑蒙惠者以長者稱。真宗咸平四年辛丑(公元1001)舉賢良方正,官授承直郎大理寺評事,崇祀鄉賢。天聖三年乙丑(公元1025年)終於洛陽,享壽六十四歲。妣朱氏,生年未詳,卒於天聖二年甲子(公元1024年),墓葬歸仁都楓洋鍾寨山,形曰:飛鳳含珠。據潮州府志載為潮第一風水。生一子:劉默。

126一二零世祖  劉默公(劉表公之子),妣鄒氏。公於宋仁宗景佑四年丁丑科(公元1037年)舉五經,授文林郎化州推官,公至孝,父喪三年不履閨壺,崇祀鄉賢,卒於治平二年乙巳(公元1065年)七月初七日,墓葬桃坑山旁,地曰:盡頭龍。今石墓猶存。 妣鄒氏,以名節聞,贈范陽郡節義夫人。宋理宗朝建有坊碑曰:叢桂坊,與夫合葬。生一子:克俊。

127一二一世祖  克俊公(劉默公之子),字子材,號東山,妣黃氏。公生年未詳,卒於宋徽宗大觀元年丁亥(公元1107年)閏九月,墓葬楓洋鍾寨山評事公墓右畔、獅地,坐丁向癸兼午子三分,丙午丙子分金。公宋徽宗宣和四年壬寅(公元1122年)恩贈朝奉郎,宣和六年甲辰(公元1124年)八月十八日恩贈朝請郎,後贈朝散大夫。潮州桃坑派劉氏族譜之作,自此公始。妣黃氏,贈江夏郡安人,生三子:1劉允、2劉元、3劉亮。(元、亮二公隱德弗耀)。

128一二二世祖  劉允公(克俊公長子),字厚忠,妣黃氏。公於宋紹聖四年丁丑(公元1097年)進士,宰梅州,調化州,贈上國柱金紫光祿大夫。崇祀八賢、鄉賢、名宦各祠,公與昉、景二子居官,均蒙欽賜鎖於項,以示器重優惠也。 生二子:1劉昉、2劉景。

129一二三世祖  劉昉公(劉允公長子),妣夫人郭氏。公生於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公元1064年),宋徽宗宣和六年甲辰(公元1124年)進士,官至龍圖閣太學士、湖南安撫使、太常卿,銜賜名旦,敕祀崇祀多賢祠,卒於紹興二十二壬申(公元1152年),享壽八十九歲,一墓葬湖南潭州,一墓葬廣東潮州桃坑山,公為朱子熹之師,性好方書,每以小兒得病莫能救治為憾,經苦心博取古聖先賢方論世聞精傳秘訣,兼收並蓄,著成《幼幼新書》,是書濟世譽為小兒救星,古今名聞中外,尤為日本醫界重視.其秘密府現藏明朝此書墨書本。公熱心醫學,其幼幼精神永垂不朽。生四子:l劉浯、2劉渭、3劉汶、4劉滋。

130一二四世祖  劉浯公(劉昉公長子),字潔甫,妣未詳。宋紹興(公元1131年——1162年)官授迪功郎、浙江運。生一子:善集。

131一二五世祖  善集公(劉浯公之子),字承慶,妣未詳。生二子:1劉璇、2劉璣(失傳)。

130一二四世祖  劉渭公(劉昉公次子),字澄甫,妣未詳。 宋紹興間(公元1131年——1162年),官至大中大夫寶謨閣侍制,生一子:嘉集。

131一二五世祖  嘉集公(劉渭公之子),字承和,妣未詳。宋慕定十三年庚辰科(公元1220年)狀元,遺藉潭州。生二子:1劉球、2劉玘。

130一二四世祖  劉汶公(劉昉公三子),字源甫,妣夫人孫氏。宋淳熙五年戊戌(公元1178年),應博學宏詞科召對,賜章服,官至朝散大夫廣西經略宣撫使。生一子:少集。

131一二五世祖  少集公(劉汶公之子),字承勤,妣夫人張氏。宋乾道八年壬辰(公元1172年),與叔劉滋同榜進士,官至中大夫直閣太子中舍,作譜引。生一子:劉野。

130一二四世祖  劉滋公(劉昉公四子),字成甫,妣未詳。

 宋乾道八年壬辰(公元1172年),與侄少集同榜進士,官至太常奉理郎,生一子:乙集。

131一二五世祖  乙集公(劉滋公之子),字承能,妣未詳。 生四子:1福祐、2福謙、3福基、4福明。

129一二三世祖  劉景公(劉允公次子),妣未詳。公生於宋治平三年丙午(公元1066年),宋欽宗靖康二年丁未(公元1127年)舉賢良方正,授朝奉郎,歷官知台、南雄二州提舉,廣南路市舶,奉詔勅安南和戎,兵不血刃,九載功成凱旋,勅面君三次,晉陞銀青光祿大夫,賜爵河東開國男,食邑三百戶,黃金三百觔,公居官蒙欽賜金鎖,以示器重,致仕,置祭田八頃七十九畝,卒於孝宗隆興元年癸未(公元1163年),十二月十六日終於家。享壽九十八歲,墓葬潮安桃坑山。生九子:1劉濟、2劉渙、3劉瀚、4劉澤、5劉洛、6劉潞、7劉汭、8劉[氵貢]、9劉淮。

130一二四世祖  劉濟公(劉景公長子),字實甫,妣未詳。官授浙江遂昌縣主簿,生一子:劉桔。

130一二四世祖  劉渙公(劉景公次子),字明散,妣未詳。官至散大夫惠州府知府召對,改秩賜金紫魚袋,食邑三百戶,公之墓失,後人疑在桃坑內,不然桃坑何有惠陽太守墓道。生二子:l劉松、2劉枳。

130一二四世祖  劉瀚公(劉景公三子),字元甫,妣未詳。官僉書建武將軍節度判,生一子:劉教。

130一二四世祖  劉澤公(劉景公四子),字潤甫,妣未詳。官任兵科都給事中承郎,生一子:劉沾,

130一二四世祖  劉洛公(劉景公五子),字仁甫,妣未詳。官任騎散機宜,生一子:劉杞。

130一二四世祖  劉潞公(劉景公六子),妣未詳。由文林郎官至縣尉。生一子:劉校

130一二四世祖  劉汭公(劉景公七子),妣未詳。生一子:劉迥。

130一二四世祖  劉[氵貢]公(劉景公八子),字徵甫,妣葉氏。官任迪功郎,致政至直史館五經博士,妣安人葉氏,合葬桃坑內蛇地。生四子:l劉權、2劉模、3劉栻、4劉梓。

130一二四世祖  劉淮公(劉景公九子),字清甫,妣未詳。生一子:劉瑗。

131一二五世祖  劉桔公(劉濟公之子),妣未詳,生五子:1劉巋、2劉凱、3劉崇、4劉昆,5劉崗。

131一二五世祖  劉松公(劉渙公長子),字盛之,妣未詳。由文林郎官知河源縣,生一子:劉勉。

131一二五世祖  劉枳公(劉渙公次子),字亨之,妣未詳。官任浙江司法曹,後裔未詳。

131一二五世祖  劉教公(劉瀚公之子),妣未詳。生一子:劉勤。

131一二五世祖  劉沾公(劉澤公之子),妣未詳。無子,以長房劉桔次子劉凱為子嗣後。

131一二五世祖  劉杞公(劉洛公之子),妣未詳。官授廣西柳州郡法曹,生一子:劉頤。

131一二五世祖  劉校公(劉潞公之子),妣未詳。官任山西大同府都巡檢,生一子:劉習。

131一二五世祖  劉迥公(劉汭公之子),字希文,妣未詳。官任場判,生二子:1劉宓、2劉宏。

131一二五世祖  劉權公(劉[氵貢]公長子),妣未詳。生二子:1劉炳、2 然老。

131一二五世祖  劉模公(劉[氵貢]公次子),妣未詳。生一子:劉灼。

131一二五世祖  劉栻公(劉[氵貢]公三子),妣未詳。生二子:1劉焞、2劉熾。

131一二五世祖  劉梓公(劉[氵貢]公四子),妣未詳。

 生一子:劉炬。131一二五世祖  劉瑗公(劉淮公之子),妣未詳。無子,以八房劉權次子然老為子嗣後。—————————————————————————————————————————————————。

123一一七世祖  劉儀公(劉嵩公次子),妣未詳。公避亂與兄劉穎分開,移居福建,後世來潮州,傳下。

124一一八世祖  世榮公(儀公傳下),號靜齋,妣何氏。宋初賜進士,官授浙東防禦副使,除虔州刺史(見潮陽縣誌),墓葬潮陽岡頭鄉。

125一一九世祖  淑瑕公(世榮公傳下),妣夫人蘇氏。公原為福建莆田縣世家,宋真宗景德二年乙巳(公元1005年),官拜奉議大夫,任潮州刺史,終葬海陽盤庚山麓。傳下:琰山公。(創桂花籃)。

普 寧 青 洋 山 桂 花 籃

126一二零世祖  琰山公(淑瑕公傳下),妣夫人葉氏。宋仁宗慶曆三年癸未(公元1043年),舉賢良方正.官至成忠大夫。公創桂花籃(今普寧青洋山)為開基祖。墓葬貴嶼都大徑山西南隅尖溪嘴龜山石部潭、黃龍出洞形、乾山乾向水流乾去水高峰石溝塔。裔孫每年定期二月十二日,用大理寺正卿凹肚燈籠,到桂花列祖掃墓。傳下:見泉。

127一二一世祖  見泉公(琰山公傳下),妣夫人翁氏。宋神宗元豐六年癸亥(公元1083年),官授司戶參軍,終葬貴嶼都大徑山韓信點兵形(即萬人冢對面)。光緒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重修,乾巽兼戌辰分金。傳下:明溪。

128一二二世祖  明溪公(見泉公傳下),妣吳氏。終葬貴嶼都出籠鳳形。傳下:劉茲。

129一二三世祖  劉茲公(明溪公傳下),妣未詳。宋孝宗乾道八年壬辰(公元1172年)中進士,官至太常寺奉禮郎。傳下:名未詳。

130一二四世祖  名未詳(劉茲公傳下),妣未詳。 傳下:劉傳。

131一二五世祖  劉傳公(名未詳傳下),字繼祚,妣夫人庄氏、楊氏。宋光宗紹熙元年庚戌(公元1190年)進士,官授永豐知縣,升浙江台州知府。生一子:劉洪。

132一二六世祖  劉洪公(劉傳公之子),妣未詳。公質鈍魯。生三子:l克昌(失傳);2克厚,賜進士,官行憲大夫,裔未詳:3克庄。

133一二七世祖  克庄公(劉洪公三子),妣未詳。公系進士,官授南京太學士兼樞密使。生九子:l劉疆、2劉恭、3劉武、4和仲、5和孟、6和季、7和睦、8奎龍、9懋龍

134一二八世祖  劉疆公(克庄公長子),妣未詳。賜進士,官授行人諫君,傳下:尚職。

135一二九世祖  尙職公(劉疆公傳下),妣黃氏。鄉試配妣黃氏,終葬大徑路。傳下:劉溫。

136一三零世祖  劉溫公(尚職公傳下),妣未詳。生平未詳,傳下:南海。

137一三一世祖  南海公(劉溫公傳下),妣夫人楊氏。元順帝至正六年丙戌科(公元1346年)進士,官至內閣太學士,於至正八年戊子(公元1348年)在青洋山刻石手書「潮陽」二字,潮州府志有載,遺址猶存,受國家列為文物保護。終葬大徑山仙人畫馬,畫馬石在祖墓白虎肩山上。生二子:l劉忠、2劉義。

138一三二世祖  劉忠公(南海公長子),妣未詳。生二子:l登龍、2登虎。

139一三三世祖  登龍公(劉忠公長子),妣新村馬氏。終葬普寧北嶼蘇獅山後路邊落水金獅形。墓清代曾重修。桂林鄉揚美鄉俱祀公為首座。生三子:1陽軒(失傳,配祭)、2燕山、3南崗。

140一三四世祖  燕山公(登龍公次子),妣玉塔洪氏。移葬林尚芝自水塘穴名旗地,公於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同胞弟南崗從桂花籃奉父神主避亂出逃。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跋涉至揭陽桂林,創居東頭寨。生四子:l懷德、2純樸、3懷恆、4忠義。

141一三五世祖  忠義公(燕山公四子),妣清質吳氏。公為普寧揚美鄉開基祖。合葬白水塘旗地。生二子:l敦庵、2處士。

142一三六世祖  處士公(忠義公次子),妣慈深黃氏。 合移葬白水塘旗地。裔居普寧揚美,外祖吳公妣黃氏享祀配祭。生二子:1庸叟、2浩氣(按:原譜後面作「浩義」敘)。

143一三七世祖  庸叟公(處士公長子),妣婉惠蔡氏。移葬白水塘旗地,裔住揚美。生五子:1松溪、2思位、3毅士、4勵士(裔移居南洋)、5善士(失傳)

143一三七世祖  浩義(前作浩氣)公(處士公次子),妣未詳。裔移住海豐城東北笏葫笏村。傳下:清尹。

144一三八世祖  清尹公(浩義公傳下),妣張氏。葬海豐陶河楊埔山埔仔村前,裔住海豐北笏葫笏。生一子:易田。

145一三九世祖  易田公(清尹公傳下),妣黃氏。葬楊埔山高湖村。裔住海豐北笏葫笏村。

 緊  接  上  面  壹  百  一  十  四  世  祖  劉  賄  公  譜  序

一一五世祖  劉祥公(劉賄公次子),字圖南,又字祖雲,號子先,妣張氏。自先祖於洛陽徙江南,公移居婺州之金華。唐末僖宗乾符二年乙未(公元875年),避黃巢起義之戰亂,兄弟三人離散,公攜子及孫避居福建汀州府寧化縣城石壁村(洞)立業,流傳子孫,為唐季中代始祖。公妣合葬寧化石壁洞葛藤凹、八仙下旗形。(一說葬於寧化縣土名九坑洞、仙人騎鶴形穴,東西向)。生四子:l天錫(敘下);2天瑞,字越,號英伯,登進士,妣唐氏;3天明,字赴,號均伯,妣何氏;4天誠,字通,號平伯,妣黃氏。

一一六世祖 天錫公(劉祥公長子),字[辶翟](翟),號隆伯,妣李氏。公在唐懿宗(公元860—874年)時,登進士第,欽點翰林學士,授兵部尚書,又出任觀察使,謝職後,值黃巢戰亂,隨父避居石壁洞,享壽九十八(積閏百歲)而終,世號百歲翁。公妣合葬寧化縣黃竹瀝、鳳形、坐東向西。 生一子:劉沐。(一說生三子:1劉洵、2劉沐、3劉沼)。

一一七世祖  劉沐公(天錫公之子),字允澄,妣陳氏。

公博學多聞,有狀元之才,當值亂世,隨祖與父避居寧化,因德行高超,人稱長者。最為劉氏後裔稱譽的,是沐公在後晉天福丁酉二年(公元937年)纂集續修劉氏族譜,而承先啟後,故至今劉姓後裔得知祖宗來歷者,皆沐公之功也。公妣合葬寧化縣祖山角弓坑、羊形、坐東向西。生四子:1龍圖、2鳳圖、3河圖、4書圖。

一一八世祖  龍圖公(劉沐公長子),字道禮,妣黃氏。

此祖系沐公長子,前代科舉既罷,至後周二年壬子(公元952年)拜謁孔子,後周三年癸丑(公元953年)復設科舉,祖登後周翰林學士。積善修身,流慶後裔。公妣合葬寧化縣良洞村、蓮葉蓋龜形。生三子:1劉任、2劉錡(遷居江西南昌)、3劉修。

一一九世祖  劉任公(龍圖公長子),字堯智,妣程氏。公於北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6年)任河南轉運使(巡撫)。公妣合葬寧化縣龍村、犀牛望月形。生二子:l若還、2若連。有譜載:若連公裔孫住漳州、泉州、龍岩、流溪、延平、沙邑、台灣文山、屈尺等地。

一二零世祖  若還公(劉任公長子),字貴鍾.妣羅氏。公年高有德,享壽九十九歲而終,故亦號百歲翁。公妣合葬寧化縣龍崗山下、坐北向南。生三子: 1參贊、2參文、3參常。

一二一世祖  參常公(若還公三子),字從之,妣謝氏。公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癸未(公元983年)登進士,知河南懷慶府事。公妣合葬寧化縣七星江下、牛形。生四子:1德洪、2德量、3德廣、4德權。3、4子派下分居湖北、湖南,華邑等處立業。

一二二世祖  德洪公(參常公長子),字伯喜,妣張氏。公於宋仁宗間(公元1023—1063年)官授大司馬,享壽九十八歲。公妣合葬寧化縣豐頭、衝天鳳形。生三子:1昌桂、2顯榮(一說昌榮)、3月清。

一二三世祖  月清公(德洪公三子),字照龍,妣吳氏、張氏、華氏。(一說妣華氏、吳氏)。

此祖系德洪公第三子。官授順天府(北京)參政,江南制(判)置使,清明廉潔,值宋神宗(公元1068—1085年)時,朝野隆平,自上而下,多封贈祖宗建立祠宇,公於宋神宗元豐二年已未(公元1079年)增修劉氏族譜,以繼沐公之遺徽。公妣合葬寧化祖山賢坑、金星落穴、坐東向西。生三子:1劉柏、2、劉梅、3劉松。(一說生二子:1劉柏、2劉梅。)

一二四世祖  劉梅公(月清公次子),字吟雪,妣王氏、鍾氏。此祖系月清公第二子。勤儉自持,善理家務。公妣合葬寧化縣九龍坑、牛眠形、坐南向北。生四子:1富山、2富壽、3富圖、4富榮,

一二五世祖  富山公(劉梅公長子),諱道德,字壽南,妣蔣氏、余氏、李氏。(一說妣蔣氏、徐氏)。公家業昌盛,富有百萬,號為劉百萬。富山公是北宗哲宗(公元1086年——1100年)時人。公妣合葬寧化縣湖坑、坐東向西。 生二子:1源遠(傳下復歸寧化)、2源深,妣黃氏(分遷湖南)。(一說生三子:l 國泰、2福高、3春田。)

一二六世祖  源遠公(富山公長子),妣郭氏。宋孝宗淳熙間(公元1174年——1189年),官授兵部侍郎,致仕榮歸。祖妣合葬甯化縣獅形。     生四子:1劉諫妣吳氏、2劉詔、3劉謨妣楊氏、4劉[訁典]妣雷氏。

一二七世祖  劉爚公(源遠公次子),名詔,字躍原,號昭伯,謚文簡,妣張氏。

此祖登進士第,宋甯宗初(公元1195年——1224年),官授翰林司業,時偽學之禁方嚴,爚公上疏請刊朱熹四書於大學,帝從之。歷官工部尚書,卒贈光祿大夫,賜謚文簡。祖妣合葬甯化縣,仙人騎鶴形。(一說葬於寧化縣庄林,大坐人形穴,東西向)。公家業富盛,賑濟貧民,上承七十三世仁號公(即榮公)之積善布施,下啟一百三十二世(廣傳公)後之子孫蕃昌,誠足徵祖宗積功累仁之厚也。 

有詩讚云:漢高精英竟未窮,鍾生昭伯繼文宗;常修書史行於世,永頌墨林文簡公。

     生三子:1宗臣、2宗相妣戚氏、3宗卿妣姜氏。

一二八世祖  宗臣公(劉爚公長子),字世茂,號石波.妣吳氏、鄭氏。 公妣合葬江西省寧都縣北門外福村水護塘仙人面咽喉穴、五虎擒羊形。(一說公妣合葬寧化縣福村水獲塘)。公在宋甯宗間(公元1195年——1224年),官授虔州判事,敕賜紫金光祿大夫。生八子:三縣令,五府道。子孫昌盛,分居各省,難以悉記。但將其原名列之:

l貴盛,妣趙氏,官授浙江金華府尹,傳下;

2貴和,妣王氏,官授山東安邑令;

3貴美,妣李氏,官授湖廣長沙府尹

4貴順,妣張氏,官授雲南督糧道;

5貴安,妣孫氏,官授江西瑞金縣令:

6貴樂,妣黃氏,官授曲江縣令:

7貴昌,妣熊氏,官授順天府尹

8貴隆,妣龍氏,官授江南督糧道。

一二九世祖  貴盛公(宗臣公長子),字仁湖,妣趙氏。

公在宋理宗(公元1225年——1264年)時,官授浙江金華府尹。公妣合葬寧化縣兔子望月形。生四子:1劉龍,(敘下);

 2劉虎,妣陳氏。官授湖廣武昌府布政,廣西總統,復升江南鎮撫使,後遷河南開封府撫院。生二子:1開榮妣郭氏、2開亮妣邱氏。均在江南等處立業;

 3劉鳳,妣賴氏,朱氏。官授南京淮安府總鎮令,浙江都統制(總統)。生三子:1開福妣包氏、2開祿妣馮氏、3開壽妣夏氏。俱在浙江等處立業;

4劉凰,妣曾氏,官授江西南昌府按察司,生四子名未詳,俱在江西,又分漳州等處立業。

一三零世祖  劉龍公(貴盛公長子),字景慶,號遠浩,妣陳氏、謝氏、李氏。

生於宋寶佑三年乙卯(公元1255年),卒於元泰定五年戊辰(公元1328年),享壽七十四歲。(一說龍公生於1255年,卒於1338年,享壽八十四歲)、(又一說龍公生於南宋孝宗淳熙三年丙申公元1176年,卒於南宋理宗景定二年辛酉公元1261年,享壽八十六歲)。公妣合葬寧化縣金釵形、坐西向東。(一說葬於汀州府寧化縣江口、上水游魚形)。公官授江西吉安府盧陵縣正堂,湖廣承宣使,擢升河南宣撫使,仕後榮歸寧化。生九子:l開一妣廖氏;2開二妣鄭氏;3開三妣唐氏;4開四妣宋氏(一說朱氏);5開五妣宋氏(一說朱氏);6開六妣駱氏;7開七妣龔氏、黃氏;8開八妣張氏,分居江西瑞金縣(一說分居瑞金與湖南);9開九妣馬氏,繼妣余氏(一說妣馬氏、金氏)。

 近        代        祖        系

一三一世祖  開七公(龍公之七子),字必高、號仁創,母謝氏,妣黃氏、龔氏。 (近代開基祖)

此祖系龍公第七子,祥公二十世孫也。關於開七公的出生年,大部份譜牒都沒詳細記載具體的年月日,只稱公生於宋末。少數有記載的如下:一、《劉氏新族譜》劉少卿主編載:公生於1180年;二、和平縣譜載:公生於宋末(公元1190年)之時;三、劉運西《譜牒專輯篇》載:福建訂州劉永堯出示一本當地族譜載開七公生於元朝公元1356年九月初九日辰時;四、劉運西《譜牒專輯篇》又載:廣東蕉嶺縣新鋪鎮象山村(舊譜稱金沙鄉)的族譜載,開七公,字三郎.生於元泰定二年乙丑(公元1325年)九月初九日辰時。等等。上面所列,有一共同點是:開七公九月初九日辰時出生。

將上面四種出生年與其子廣傳及十四位孫、幾十位曾孫的出生年銜接比較如下:蕉嶺縣金沙譜記載:開七公長子巨源公生於公元1357年。興寧譜一九九五年版載:開七公次子巨湶公生於公元1359年,(按:上面二譜所記載的廣傳公子、孫的生卒年,是比較可信的),《興寧縣譜》和《劉氏名人錄》均載龍建公生於公元1255年,從龍公(1255年)——開七公——廣傳公——巨源公(1357年)四代,龍公共生九子,開七公為第七予。如果說開七公生於1325年,即1325—1255=70,龍公七十歲生開七公,似非可信。編者認為:一般的男人到五十多歲的生育能力就很低了,廣傳公十四個兒子的出生年可以說明這一點:長子巨源生於1357年,第十四子巨深生於1388年,年距為三十一年(1388—1357=31)。龍公生第七於,應在四十多歲之時或之前;開七公按現存的譜牒記載:有說生一子:有說生二子:有說生三子和生四子的不等。在那元末明初的動亂年代,如果說開七公四十多歲才生廣傳公,那也該是可信的。假定廣傳公二十歲生長子巨源,即1357-20=1338,(註:按習慣稱呼,俗稱的20虛歲,即19實歲)。即廣傳公應出生於公元1338年,廣傳公1338年-龍公1255年=83年。龍公至廣傳公祖孫三代(實年差為二代),每代年差為四十一、二年。編者認為:每代41或42歲的年差也是可信的,所以編龍公四十三虛歲(43-1=42)生開七公,即開七公生於1297年,開七公四十二歲(42-1=41)生廣傳公,即廣傳公生於1338年,這與《興寧縣譜》、《蕉嶺金沙譜》記載的廣傳公之子、孫的生卒年完全吻合。詳見《開七公、廣傳公出生年代考究資料》。

綜上所述,編者認定:開七公生於元朝成宗大德元年丁酉(公元1297年)九月初九日辰時,卒年未詳。廣傳公生於元朝順帝後至元四年戊寅(公元1338年)。以上考究和推論,謹供族賢宗彥修譜時參考。    考究編譜者——劉世高。

公原住福建寧化石壁洞,後遷居寧化城裡,官授潮州都統制(總鎮),即在潮州程鄉立業。公率兵往興寧崗背平亂卒於營,葬於興寧崗背黃蜂蟑下高車頭、行山象形鼻穴、巽山乾向。公裔孫蕃衍,分布五湖四海。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公元170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子時,重修墓地一次,並在崗背榕樹下村(距祖墳五里許地方)將本宗私屋.由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四省宗親,聯合捐資改建為劉氏總祠一座(寅山申向、為金蟹游江形),定期每年農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曰掃墓,永為定祀。世事滄桑,人為浩劫,祖墳於庚子歲(公元1960年)正月,曾被人挖掘,骨骸俱全,尚有任印寶劍存在,幸及時被宗人制止,並於公元1960年著手修復,公元1983年二月十三日寅時重修祖墓、修葺祖祠。妣黃氏、龔氏與公合葬。生一子:廣傳,(一說生二子:1廣傳、2廣信。),(一說生三子:1廣傳、2廣和、3廣淵(遷江西尋鄔)。(一說生三子:l廣龍,妣李氏,生四子:巨恩、巨忠、巨思、巨志;2廣傳;3廣慶,妣萬氏,生二子:巨盛、巨成)。(一說生四子:l廣傳、2廣德、3廣倩、4廣寶。)

一三二世祖  廣傳公(開七公之子),名弁,號清淑,母黃氏,妣謝氏、馬氏、楊氏。(近代二世祖),舊譜載:公生於南宋末年——元初年間,二十七歲登進士。關於廣傳公的出生年,現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譜牒記載:一、公於端平二年乙未(公元1235年)登進士,1235-27=1208,即出生於1208年;二、公生於元初,於元延佑二年乙卯(公元1315年)登進士,1315-27=1288,即出生於1288年;三、據劉運西《譜牒專輯篇》稱有譜載:廣傳公,諱毓正,明洪武間(公元1368年——1398年)朝官,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時生,明永樂癸卯(公元1423年)十月十六日巳時卒;四、劉運西《譜牒專輯篇》又載:廣東蕉嶺縣譜載,廣傳,字源遠,號毓正,別號弁公,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時生,歿年未詳;五、湖南衡山《劉氏四修族譜》載:(廣傳)明初由嘉應州興寧縣出守江西贛州,任滿即落業瑞金之塘背;六、湖南醴陵、萍鄉《劉氏重修族譜》載:明初廣傳因官來居瑞金塘背。綜上所述,除第一種記載外,其他幾種記載都說廣傳公生於元朝,某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時,明初任官(落業)於瑞金塘背。

按編者考究,(請參閱上面《開七公、廣傳公出生年代考究資料》)廣傳公生於元順帝後至元四年戊寅(公元1338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時;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公元1365年)二十七歲時登進士;明洪武間(公元1368年——1398年)任朝官;原配夫人謝氏無出生;公二十歲時(公元1357年)生長子巨源;二十二時(公元1359年)生次子巨湶;……五十一歲時(公元1388年)生第十四子巨深;公卒於明永樂二十一年癸卯(公元1423年十月十六日巳時,享壽八十六歲。(註:譜中所載之「歲」,皆為俗稱之虛歲。)公出生在寧化縣,官授江西贛州瑞金縣令,因築城建學,平洞寇有功,擢遷為秩(即朝官),卒於京職,終奉議郎。公與楊氏合葬於瑞金縣金雞墟三角塘龍形眼精穴、巳山兼丙。妣馬氏葬於瑞金城外南門崗黃牛拖磨形,後經興寧、長樂(五華)、程鄉(梅縣)、龍川等縣子孫,將馬氏祖妣金骸移葬龍川縣潭汶約拳頭村田壠里、蝦蟆落井形、壬山兼亥。馬氏祖妣墳於清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七月重修。廣傳公金骸於庚午歲(公元1990年)由興寧子孫從江西瑞金三角塘移回興寧崗背榕樹村,葬於祖祠後山。墳聯:三江名官,西漢世宦。同心合奉春秋祀,一脈宏開十四房。馬氏祖妣生九子:長、次、四、五、八、九、十、十二、十三。楊氏祖妣生五子:三、六、七、十一、十四。共十四子:l巨源、2巨湶、3巨汌、4巨淵、5巨海、6巨浪、7巨波、8巨漣、9巨江、10巨淮、11巨河、12巨漢、13巨浩、14巨深。

據劉運西《譜牒專輯篇》載:廣西賀州市郊沙田鎮芳林金竹塘建立的廣傳公紀念墓碑上刻有廣傳公第十五子名巨淋,據說當時有湖南江華縣巨淋裔孫捐資建墓,又據廣東饒平縣饒洋鎮劉志中宗親對劉運西稱,他曾見過江西瑞金某地廣傳公第十五子後裔族譜,族詩末尾一句是:八七男兒共熾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一五世祖  劉禋公(劉賄公三子),妣未詳。遷居安成,後裔未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十世祖    劉  理(劉備三子),字奉孝,先封粱王,後主建興八年庚戌(公元230年)以梁在吳分界,改封安平王,於後主延熙七年甲子(公元244年)去世,謚為安平悼王。葬未詳。生子:l劉胤、2劉輯,(餘未詳)。

九十一世祖  劉  胤(劉理長子), 嗣安平王位,於景耀五年壬午(公元262年)去世,在位十九年,謚為安平哀王。生子:劉承,(餘未詳)。

九十二世祖  劉  承(劉胤之子), 嗣父安平王位,於晉武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去世,在位二十年,謚為安平殤王。無子嗣位。

九十一世祖  劉  輯(劉理次子),原封武邑侯,劉承去世後,劉輯襲安平王位,蜀漢滅亡後,劉輯隨後主降魏,遷居洛陽,並被廢掉王位,貶為鄉侯、奉車都尉。此後,這一支的情況就不清楚了。後裔未詳。

 

 廣東省劉氏宗親聯誼會第二屆漢文化研究會副主任、劉氏族譜纂修、考究員、

 粵東劉氏宗親總會海豐縣分會副會長、海豐縣城水巷劉我質公十三世裔孫

 劉 世 高   2004年纂輯,   2006年6月重新整理輯錄

郵箱:a163.6623747@163.com, a6623747@126.com, QQ 632235802  QQ群:4956957(劉氏族譜論壇)

通信處:廣東省海豐縣海城鎮新會營65號, 電話:0660 - 6623747, 郵政編碼:516400 

                   2006-10.21


推薦閱讀:

兩漢職官略錄第一
「鑿壁偷光」的那個孩子, 長大後卻成了貪污犯, 你怎麼看?
《資治通鑒》中的歷史第二卷【八】: 開啟新一輪的折騰
漢朝最可悲的開國功臣是誰?他的下屬曾在朝鮮半島稱王
【西漢篇】第五十篇·高祖所屬·以右司馬定天下·復陽侯·將軍陳胥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