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娜:未被愛眷顧的女子,卻以慈悲回報世界

  

文丨薺麥青青:「經典短篇閱讀」專欄作者

杜拉斯說,女人最大的願望便是被愛。

——題記

1981年7月29日,一場舉世矚目的煊赫婚禮在英國倫敦舉行。當日,倫敦所有大教堂的鐘聲在上午九時一起響起。肅穆莊嚴的英國皇家騎兵儀仗隊護送著王室的婚禮車隊駛向教堂,沿途是上百萬歡呼雀躍的民眾,他們手持鮮花,高誦祝福,每個人都像過聖誕節一樣笑逐顏開、喜氣洋洋。

英國廣播電視公司用33種語言向全世界轉播了這場被譽為世紀婚禮的盛典,全球7億多觀眾沉浸在王子與公主的這場宛如童話般的夢幻愛情中。然而陶醉在巨大喜悅與幸福中的公主不知道,她通往的不是幸福的天梯,而是一條血淚交織的不歸路。

黛安娜認識查爾斯的時候還是個天真未泯的小姑娘,那時的她還有著可愛的嬰兒肥,裝束土氣,性格拘謹,四年後二十歲的她接受了王子的求婚並滿懷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起初她以為王子如她愛著對方一樣愛著自己,但隨之而來的蜜月之旅便讓二人齟齬不斷,畢業於劍橋大學的查爾斯愛好廣泛,博學多才,而連高中補考都不及格的黛安娜很多時候與他的交流完全不在一個頻率上,即便她處處唯他馬首是瞻,也不會讓向來桀驁不馴的王子對她青睞有加。

更何況最初娶她,主要還是源於儀容端麗,溫良敦厚的她更適合做一個符合王室標準和大眾期待的王妃而已,而不是一場完美的婚姻的核心因素——愛。所以婚後不久,他就與舊情人卡米拉恢復了交往,情投意合的兩人鴛夢重溫。

物以類聚,有人總是喜歡性格趨同的人;而有的人,則會被具有完全不同靈魂的人吸引。查爾斯,一直在皇宮中長大,被各種清規戒律嚴加管束,加之自幼的性格木訥孤僻,他心心嚮往的是那種明朗歡快的女人,且具有強大的力量可以將之拯救出陰鬱的心靈囹圄的天使。

但黛安娜顯然不是,她與他一樣靦腆、羞澀、敏感與脆弱。所以,在這場愛情的悲劇里,不是誰先來誰後到的問題,不是無法適逢其會而產生的遺憾,而是她碰到的是一個與她一樣等待救贖的男人,更何況他的愛早已經給了那個大膽率真、潑辣強勢,在諸多方面都與她旗鼓相當的女人,即便她又老又丑,即便他們後來被曝光的戀情遭到全世界的反對,仍然無法阻擋他對卡米拉的一往情深。

而黛安娜的被選定,僅僅是作為一個王妃的角色應召入宮,她需要扮演的是王子的正大仙容的妻子,而不是時時覬覦王子的呵護的愛人;她需要奉獻的是她的賢良淑德,而不是動輒哀告無助的的軟弱。如果這些放在一個有野心的女人身上,也是兩相成全,但黛安娜不是,她就是一個嗜愛如命的小女人,多少女人所嚮往的榮華富貴並非她的渴盼,在她的願望清單里,「愛」是最大寫的夢想。

那個秋扇見捐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西漢才女班婕妤被漢成帝先寵愛後冷落,於是借團扇以自傷的詩作「棄捐莢笏中,恩情中道絕」讓多少後世人為其一掬同情之淚。

但黛安娜連最初的寵愛都未曾得到,她以為是自己不夠好,於是終日誠惶誠恐,自怨自艾,為了博得他的歡心,千方百計地減肥,以維持窈窕的身材,每每吃完飯後去摳自己的喉嚨,將吃下去的食物再悉數吐出來。

查爾斯在回憶錄里寫到,「整個蜜月期間,我的耳朵里總是充滿了令人噁心的嘔吐聲。」在懷孕期間,為了讓查爾斯能多關心一下自己,黛安娜故意從階梯上跳下來,雖然檢查結果安然無恙,但查爾斯對孕妻的「瘋狂」依然無動於衷,甚至事發後繼續去打球。同時他與卡米拉的戀情也「如火如荼」地發展著。沒有愛的加持,所有的討好與「挾持」都變成了令人嫌惡之舉。即便後來她為他生下兩個小王子,都沒有讓他因此投注半點的憐香惜玉之心。正所謂,人間多少難堪事,莫過有情對無情。

但人都是有補償心理的,我們從童年得不到的,到成年時便往往要加倍索取;從某人那裡得不到的,有時便要遷移到能夠給予她的人身上。所以從查爾斯那裡受盡冷落的黛安娜,後來也有了外遇,最初的情人都是非常普通,乏善可陳的男子——副官、教練、牙醫,雖與她的身份相差萬里之遙。但畢竟是她能夠觸手可及的,她貪戀的就是那一點點的溫暖與照拂,哪怕地位懸殊,對她而言,也是避免她繼續向下沉溺的救命稻草。

也許你會指責她降尊紆貴,「病急亂投醫」,可是,在絕望的汪洋里載浮載沉的人,她需要的就是牢牢攥住那隻能夠將其打撈上來的援手。僅此而已。

美國著名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寫過一首四行小詩: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

成為更新的荒涼——

曾經,查爾斯王子對她來說,就是太陽,就是神祇一般的存在,然而,這輪太陽輝耀的不是她,但她最終卻在滿目荒涼中,在斷瓦殘垣里重建愛的城堡,她願用那點光亮讓自己被看見,被認同,她更願用骨子裡那份憐貧惜弱的善良去溫暖那些比自己更苦難的人。

十幾年裡,黛安娜積極投身各種公益慈善活動,不僅與奄奄一息的艾滋病病人擁抱,更關注所有的疾病患者,她對癮君子、麻風病人、無家可歸者、受性虐待兒童這些弱勢群體同樣傾注了深切的感情。黛安娜還曾多次出訪北非,訪問慈善醫院、學校、並利用自己的高知名度為慈善組織作宣傳和籌款,從而使她出訪地的許多人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

她對公益最傑出的貢獻,當數為全球反地雷運動奔走呼告,生前曾多次親赴安哥拉、波黑等戰亂地區,並親自踏進地雷區視察,探視當地因觸雷而導致傷殘的平民。正因為她的影響力,使得這些以往不被關注的弱勢群體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她的大力倡導與支持下,「國際反地雷運動」蓬勃發展,到本世紀初,全世界超過135個國家簽署禁雷條約。她的公益善舉,顛覆並且拯救了英國王室高高在上的冰冷形象,被英國首相布萊爾盛讚為「人民的王妃」。

命運的陰影本無處不在,而她卻選擇了用陽光覆蓋。

1992年,早已形同陌路的黛安娜與查爾斯正式分居。1996年,兩人解除婚約,曾讓無數人為之羨慕並得到億萬人祝福的「金玉良緣」,盛大開場,黯然落幕。

有人說,我們人生有兩種悲劇,一是性格悲劇,二是命運悲劇。前者敗於自己,後者犧牲於際遇。

如果三十多年前,那個稚氣未脫,對愛充滿了嚮往的小姑娘沒有陰差陽錯走進那座皇宮,也就不會將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望在那個心有旁騖的威爾士王子的身上,她人生的腳本也許是另一番模樣。但「如果」這個詞語的背後,卻是無法將一切推倒重來最弔詭的期待。好在倔強的她不再耽溺於一場名存實亡的空殼婚姻,取下桂冠的戴妃選擇了最具尊嚴地離開。

但天有不測風雲,1997年8月31日凌晨,黛安娜與男友多迪·法耶茲在法國首都巴黎乘車離開酒店時遭遇狗仔隊圍堵,在一條隧道內發生車禍,司機哈里·保羅和多迪當場死亡,黛安娜在醫院傷重不治,幾個小時後香消玉殞。

噩耗傳來,舉國哀慟。黛安娜去世後,被安葬在一個湖中心的小島上,那裡綠樹掩映,所有的媒體只能在這裡止步,唯有家人才可以登陸。生前不堪其擾的黛安娜在這個風景如畫的小島上,終於獲得了一生所渴求的安寧與庇護。在島上的紀念堂里,鐫刻著她生前的一段話:「幫助這個社會上最脆弱無助的人,是我最大的快樂,這是我生活的內容,也是命運的安排,無論你遭遇什麼樣的不幸,向我呼喊,無論我身置何處,都將向你飛奔而去。」

在那場愛比死冷的「童話」婚姻里,她收穫的只有破碎與絕望,然而她卻用一顆天使之心修補了這個世界的殘缺。「玫瑰」不凋,令愛永生。

*作者:薺麥青青,「經典短篇閱讀」專欄作者。童心未泯卻偶爾故作深沉思考狀的女教師一枚。來自美麗的科爾沁大草原,愛笑愛美愛生活。

原創作品丨歡迎分享丨其他平台轉載請按要求


推薦閱讀:

這隻狗陪伴主人18年,當它老到走不動時,主人的回報感動無數人

TAG:世界 | 女子 | 慈悲 | 黛安娜 | 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