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風水知識----郭楊曾「新法」地理術
地理風水知識
一、風水風水是一門自然科學與應用科學的統一。風水一詞,源於東晉郭璞所著的《葬書》一書:「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遇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所以,風水也稱乘生氣術。古代風水是帝王之術,一直被禁於深宮之中。直到唐禧宗年間,因黃巢之亂,掌地理靈台事的國師楊筠松,為避戰亂隱居於江西贛州,才將風水術帶向民間。《辭典》將風水解釋成「是一種迷信」,這種解釋是錯誤的、片面的。風水的作用,屬一種自然現象,只是現代科技還無法對其進行完全的解釋。我們知道,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許多動物就有預先感知的能力。如地震前有豬、狗、雞等家禽動物亂叫亂跑的現象;水災前有螞蟻搬家、一些水生蟲上岸的現象;人也有第六感知的能力,在遇到家庭災害之前,會產生煩燥不安,眼跳心跳等現象,這些現象用現代的科學仍然無法解釋。眾多的富貴之家,大多數都有其風水寶地,這也是客觀存在的。當代風水在師李定信先生指出:「風水不是迷信,它是科學的,是客觀存在的!」二、風水的流派風水的流派眾多,從大的方面來分,主要有江西的形巒派和福建的理氣派。以不同的理氣方法來分,目前比較流行的主要有三合、三元、玄空、翻卦九星、命理風水等。這些派別又有眾多的分支,如玄空派就分出六十多個小派別。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存的風水流派,共有296種之多。明清以來,很多儒生考場官場失意,轉而學習風水,掛楊公之名,著書立說。這些風水著作,流傳於世,形成各自的理論體系,眾說不一,所以造成目前的混亂局面。而許多派別,將風水冠以玄學、符咒、數字等作為主要內容,大量增加了人為的東西,使風水術失去了其符合客觀自然的一面,也難怪《辭海》將風水解釋成「是一種迷信」。
三、三合風水簡介舉世公認,楊公所創的三合派目前仍然是風水界的主流,用三合的理論勘察陰陽宅的佔70%以上。三合也有不同的分支,有三合古法、三合新法、向上三合之分。三合古法是目前贛州最為流行的風水術,其創始人為風水鼻祖楊筠松,主張用天盤雙山配十二長生消砂納水,代表作有《天玉經》、《玉尺經》、《青囊奧語》等,世稱楊公九經。三合新法的創始人為楊公之徒裔、宋代明師賴布衣,他在羅經上增添了人盤,使羅經天、地、人三才合一。其格龍立向納水等仍然用三合古法,但主張用二十八宿五行配合人盤雙山消砂,代表作有《催官篇》等。向上三合為明清風水大混亂時期,沒落儒生王徹瑩和尚和趙九真所創,將風水術的龍、穴、砂、水、向五要素,用立向作為最終的統一,並從向上起長生,反而把最關禍福的龍、水降為次要地位。其代表作主要有《地理五訣》、《地理原真》等。什麼是三合?三合指的是金木水火四局的生、旺、墓三合,也就是地支三合。如木生於亥,旺於卯,墓於未。三合風水講究的是父母三般卦,要求龍的入首、坐度、水口三卦合一,如水口是四大局的金局水口,來龍入首是金龍,就要求穴的坐度一定得控制在金龍的坐度之內。而羅盤上每個地支之下,都有含有金木水火四大局屬性,如子字,在某些度數內,屬金龍,某些度數內又屬火龍,所以一個字就有不同的理氣方法,不同的龍局其十二長生宮完全不一樣,並非某些學術認為的那樣,子字就一定是水局。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三合古法、新法主要通過心傳口授的方式傳播,流傳的區域有限,目前只限於江西贛南和閩、奧等部分地區。而向上三合則通過書本,特別是李非編譯的《地理五訣》一書在市面上大量傳播,其書又冠以楊公之名,因此流傳廣泛,危害極大。四、十二長生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唯物辯證者認為,事物不是永恆的,都有生老病死的客觀規律。就是一塊石頭,它從地球內部的岩漿狀態,通過火山噴發到地面上,經過千百萬年的風化、雨水腐蝕,也會走向消亡的過程。而楊公所創的十二長生,恰恰反映了事物發展的這一客觀規律。胎代表了事物的初期階段,此事的事物陰陽不分,如人初受孕的幾個星期,還無法形成基本的形態;養也屬於事物的初期階段,此時雖然已經有了形體,卻仍然陰陽不明,就如婦人養胎之時,需要特別的護理,但已經有了開始接受外部信息的部分能力;長生代表了事物的誕生的初期,此時陰陽已明,生機勃勃,開始大量接受外部信息,具有向前發展的無限動力;沐浴是事物發展的年幼時期,它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有接受來自外部良好信息,使自己向好的方面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攻擊,使其夭折;臨官就如人之少年時期,在此階段會獲得大量的信息知識,從而為將來走向社會作必要的社會經驗和知識的積累,但還不能獨立;冠帶是事物發展的青年時期,一方面仍然接受信息經驗,另一方面已經能獨立於世界;帝旺為事物的壯年階段,此時可以通過其創造、變化,為人類改造自然所利用,是事物發展的頂峰時期;衰是事物發展走向衰弱的過程,如人之中老年時期,雖然仍然能創造財富,卻漸力所不支;病屬老年後期,已經不能勞動創造,走向滅亡的趨勢已經不可挽回,但仍屬於活性物質;死不難理解,是事物已經走向死亡,但仍然存在一定形體,如椅子散架,已經不能利用,但仍然具有椅子的形體;墓是事物已經走向死亡後的最後階段,雖然仍然有一定的形體,卻陰陽漸消,走向混沌消亡;絕是事物已經走向徹底的滅亡,不具備任何形態,更沒有了陰陽之分,處於空亡狀態。所有的事物,大到一座房子,小到一張椅子,一輛汽車,一條公路,不管事物是否具有生命的形體,還是全無生命跡象的東西,凡被人類所利用的或者未被人類所利用的物質,都離不開事物發展的這一客觀過程。而楊公風水恰恰利用這一客觀規律,利用天盤雙山和龍的五行屬性,配以十二長生,用以消砂納水,將龍、穴、砂、水表現得淋漓盡致,為人類造福!五、陰陽五行學說風水術,不外乎「陰陽五行」四字,龍、穴、砂、水各具陰陽和五行,尋龍,就是對龍的陰陽和五行進行的識別過程。陰陽五行學說就是易學哲學關於物質性質和運動變化規律的學說。所謂陰陽,用現代哲學理論來解釋,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的關係。陰陽這對基本矛盾的對立統一乃是整個宇宙的普遍規律。陰陽學說從宏觀上來認識事物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認為世界由陰陽二氣交感而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進而生萬物,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相互作用的結果。陰陽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的,都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條件,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陰和絕對的陽。陰陽又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陽極必陰,陰極必陽。五行是中國先民用宏觀的視角認識世界的產物,認為世界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組成,而五種基本物質的相生相剋產生包羅萬象的所有事物。五行相生相剋、相互制約的關係十分複雜,它是風水術推演事物變化的重要依據,是預測風水的根本基礎。
楊公風水術以陰陽和五行結合先後天八卦的理論為立論基礎,認為龍、穴、砂、水各具陰陽五行,並緊緊抓住它們之間的關係,配合龍水之十二長生來理氣。並以地球為中心,圍繞太陽系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和月亮等七大星體(也稱七政)與地球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年四季事物的生長變化規律來作為風水術理氣的主要依據。所以說,楊公三合風水術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值得一提的是,五行的種類繁多,使用一直非常混亂。主要有方位五行,納音五行,洪範五行,三合五行,四生五行,宿度五行等,根據統計,各類易學所用的五行種類達七十多種。每一派別的立論觀點不同,所用的五行就不同。然而,目前很多風水派別卻混合而用,致使風水學術一片混亂,相互指責。六、向上三合的幾大誤區目前閩浙等地主要使用的是向上三合風水術。不能否認以《地理五訣》、《地理原真》為主的向上三合風水術對推廣楊公風水所起的重大作用,也不能否認其在某些方面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如對四大水口的論述等。但向上三合風水術存在著四大誤區,主要有:一是強調龍穴砂水向五大要素同時,卻將立向作為總結,把最關禍福的龍降為次要地為,並創立了所謂的向訣和向上五行,以向分四局龍水配合為依據,從向上起長生,曲解了楊公《青囊奧語》的「坤壬乙」決。同時將楊公之《玉石經》中的「生來會旺,聰明之子方生;旺去迎生,富貴之期聚至。冠帶失齠齡之男,臨官喪成材之子」的納水決生搬硬套,運用到立向上來,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冠帶不立向和臨官不立向的理論。二是「諸水盡從天上去」之說。眾所周知,羅盤二十四山的八干四維,所代表的是天的系統,而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的系統。地球表面水的循環,就是空氣中所含的水蒸氣(也就是水的「胎」的狀態)通過冷空氣冷卻後,形成雨水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然後再由地表流歸大海。楊公在其《玉石經——真天機賦》中明確提到:「天干位上宜來,須防流破,地支位上宜去,切忌朝歸」。所以,諸水盡從天上去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是不符合水循環的客觀規律的。三是理論體系的混亂。風水門派的理論是不能相互滲雜的,但向上三合風水術卻將翻卦九星、納甲派等風水術的理論強行搬到三合風水術中來,如所謂的三吉六秀、黃泉、天馬、貴人、祿山等,混合是非。正宗三合法依龍而立,二十四山中,每一個字都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存在,不同屬性的龍水,就有不同的三吉六秀貴人祿山等,並不是向上三合所言的死格局。四是創立所謂的「十二水口」和「七十二局」吉凶斷法,將風水術龐大的理論體系用簡單的語言格式化。認為某字位宜某水來某水去,某山秀麗便主出某人等,完全不理會該字某度的五行屬性,把風水術視為兒童遊戲,成為死記硬背的東西。向上三合風水術與楊公風水術對比,兩者偶合的機率是40%左右,有一定的驗證率。但其危害性卻仍然普遍存在,如某些墓地,龍穴砂水皆好,卻見不著其起作用,反而產生大小事情不斷甚至災禍,這就是向上三合風水術的理氣錯誤在作怪中國各地喪葬方法
2007-09-23 09:28:05 來源: 周易文化網 評論:0 點擊:607 進入周易之家論壇民族 主要分布地區 傳統葬法 現代葬法 其他葬法 漢 全國各地 土葬 土葬與火葬 崖葬、水葬 壯 廣西、廣東 土葬(二次撿骨葬) 土葬(二次撿骨葬) 「大葬」,(即不再移動的土葬) 藏 青藏高...
民族 主要分布地區 傳統葬法 現代葬法 其他葬法
漢 全國各地 土葬 土葬與火葬 崖葬、水葬
壯 廣西、廣東 土葬(二次撿骨葬) 土葬(二次撿骨葬) 「大葬」,(即不再移動的土葬)
藏 青藏高原
川西高原 土葬、水葬、天葬、火葬 土葬、水葬、天葬、火葬
高山 台灣 土葬(分室內、院內、野外葬等) 土葬(分室內、院內、野外葬等) 「惡死者」就地土葬。
鄂倫春 東北大、小興安嶺 風葬後撿骨 風葬後撿骨
黎 海南島 土葬 土葬
彝 貴州、四川、雲南 火葬 火葬、土葬
羌 四川岷江上游 火葬 火葬 石葬
珞巴 西藏東南部 土葬(曲肢) 對敵人實行解肢葬
景頗 雲南 土葬
獨龍 雲南 土葬
怒 雲南 火葬 土葬
裕固 甘肅 火葬、土葬、天葬 火葬、土葬、天葬
索倫 內蒙 木架葬(天葬)
阿昌 雲南 土葬佤 雲南 土葬 土葬
布朗 雲南 火葬、土葬
崩龍 雲南 土葬 「凶死」者火葬
拉祜 雲南 火葬 火葬、土葬
傈僳 雲南、四川 土葬 將死嬰碎骨棄野、火葬」凶死者」
點穴須求三靜
穴中隱隱始為生,脈小微微是正形,隱隱隆隆方是穴,蠢蠢粗粗死無情,結穴之場必微高微動,方為有氣,定穴之法,當知生死,生則動,死則靜,不現於前,須觀其側,動中觀其脈,靜中察其氣,動靜之間,氣脈須明,勢求動中之靜。穴求靜中之動,點穴須求三靜:案靜、龍虎靜、水城靜。安葬有此三靜,則平安矣,地理惟有生氣難認。蓋生氣外,上下左右莫非是死氣,認氣者百死之中知其一死,一生之外認其百死,趨生**,脫煞就和,乃真認得生氣也。若模糊亂扦,葬於死氣,禍不旋踵矣。為何要學習尋龍點穴?
1、尋龍點穴難學嗎?古云:「三年尋龍,十年點穴」是言點穴之難。尋龍點穴為地理上層功夫,有上師傳法言傳身教,應是不難的。萬物皆有法度與規律。古人所受教育程度不過「四書五經」而已,遠不比今人所受教育程度豐富,智商也不一定比今人高。古人在風水上尋龍點穴造詣很高。很重要的一個就是師承,並由上師傳法,言傳身教,又心專。2、為什麼要學尋龍點穴?尋龍點穴為風水上最高層功夫,古往今來,所有發族旺族,名門公卿,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將軍王候等等大貴人,以及天子無不是陰宅龍穴所催蔭發。而單純靠祖宅、祖祠催發力量有限。可見龍穴之重要。得地靈龍穴,即是得龍脈生氣。晉風水鼻祖郭璞在《葬書》中云:「葬乘生氣」。有生氣則陰人骨骸暖而起作用,這樣才會福蔭後人。3、為什麼說僅學陽宅是不夠的?風水包括陰宅與陽宅兩部分。而在古時陰宅與陽宅是不分的。人們才稱風水師為陰陽先生。在現供代城市建設的發展中,人們研究陽宅多了,陰宅卻疏忽了。故而有看到有研究陰宅與陽宅兩派學者之分。在古時學風水,是先從陰宅山水功夫下手,最後是房子祖宅風水。陰宅山水精通後,陽宅風水也自然通了或旁通。因為陽宅理論離不開陰宅山水體系。僅學陽宅是達不到地理上層功夫,也是起不到理想中富貴功名程度。4、陽宅與陰宅風水功效各佔比例是多少?能否有個量化的標準便於理解?陽宅與陰宅風水各影響人比例為三比七。陽宅佔三,陰宅佔七層。或祖宅風水佔盡龍脈穴位好的,陽宅可以佔四成,但不會有更多,其力度不會超過陰宅是可以肯定的。先拿陽宅來說,今人一日千里,或有幾處房產居住,或今日出差東京,明日又到紐約。這樣房子的環境場,氣場,磁場就會很削弱地影響著人。也就是說房子的風水影響人,隨著現代環境變動變得綜合性,多樣性複雜性。並不是受著單一環境場能影響。而陰宅始終在影響著人。因為血統不會變,不論你今日居住北京還是明日住在紐約的家裡,都是先人的骨骸風水始終在起作用。5、可以自學尋龍點穴嗎?尋龍點穴需要眼目心巧,及一些法度技巧,只有在師父的指導下上山實踐,師父一一指點龍脈行度、開帳、過峽、曲折轉關、頓跌等行止,或變化萬千情態走勢,以及各種奇龍怪穴,需要上師傳授尋龍**,點穴秘法等才行。風水是們絕技,在古代視為皇家秘術,禁術,特別是操控一家一族禍福興亡的尋龍點穴法,一直視為秘傳。是不能自學成功的。歷史上沒有自學成功。包括一些風水宗師,名師、國師等等,都是師承,沒有自學成材的先例。對著書本研究龍穴多被笑為「書屋先生」。最終誤人誤已。6、沒有基礎可以學習尋龍點穴嗎?當然可以。只要有興趣,沒有規定什麼基礎不可以學,什麼基礎可以學的。問題是有點基礎的話,師父講解起來要省事,也容易上路。沒有基礎的,當然也可以學。就是要多花些功夫。如果有一點八卦陰陽五行生剋基礎的話,學習最好不過。好比一張白紙樣,最好雕塑。有的學員看的風水書很雜,反而在學習風水會帶著一些先入為主的思維,然後又在學習中不斷去糾正原來的思路。這就如走了點彎路一樣需要花精力得到糾正。所以說沒有基礎的,同樣可以學,反而接收新知識新觀點更容易更快。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有信心,沒有學不會的。古人習風水都是泥水匠式帶學徒,師父教的都是很直白的東西,結果都能成就。
7、現在都是提倡火化?尋龍點穴有用嗎?火化後的骨灰同樣有風水效應。火化所改變的只是形不是質。科學證明火化的骨灰物質含有骨格成份基因成份沒有改變。事實上,很多經過火化後的墳地風水,不管是公墓也好,還是擇地葬吉凶效應,很快都能作用在後代。所以尋龍點穴同樣有用。8、國家提倡火化,公墓葬。研究尋龍點穴今後還有用嗎?國家提倡火化,公墓葬是出於耕地面積,民俗風氣等相關考慮。而在廣大農村地區、山區地區,多都是擇地自葬。雖然有的火化,但葬得真龍穴的,同樣有庇福後人作用。城市公墓也有風水可言。公墓地段的好壞,是否為過龍地,還是龍脈聚氣地,是龍身龍腳,還是枝龍是干龍,還是流砂、飛砂、護纏砂龍地,穴位的高低、左右、朝向、水法等等都有講究。公墓風水亦不可小看。9、現在研究陽宅的多,懂尋龍點穴的反而越來越少了?陽宅研究的目前主要是一些學者,理論型人士,自學人士。而陰宅風水,各地喪葬都有找地葬親的習慣。而真正會尋龍點穴確實很少。一卦龍穴大地,它的福蔭力量,是巨大的,人們千方百計想得到,以利及子孫後代。所以需要有真功夫師父來點了。10、你處尋龍點穴班可以學到真功夫嗎?這一點可以放心。我們風水是有歷世師承的,可以說是鄂派風水的代表。目前風水研究在國內都是走到前列。在大江南北均留下尋龍點穴[寅葬卯發]的手筆。在民生造福上有著深厚的風水實踐背景及深厚淵源、應用。不是理論人士、學院學者類人士,是務實的實幹派,實力派,民間傳承派地師。所造葬風水可以簽約,發後收取錢財的本事與功夫。尋龍點穴班是我們03年在國內首先開設風水學界最高層班,目前還沒有人有此能力在國內外開設此班招徒的師父。我們的[尋龍點穴交流擂台]懸賞公布出以後,至今還未遇到可以結交的地學高層次高境界的知已。真是有點曲高和寡,知音難覓的味。尋龍點穴班採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學員可來我地鄂州,亦可我們親自去貴地貴府教學。真功夫真學問是「放之四海皆準」不論你是湖廣,還是閩浙,還是雲貴,抑還是華北東北,在實際山水中教學,在萬山間教學,指點真龍,指點山川大地龍脈龍穴,使學員開了眼界,認識到地學中尋龍點穴之高深。開國內術數教學多停在書本課堂間教學之先河。這種親赴學員實地教學的方法,亦是有風水真功夫的本事。方才上得山,指點得龍穴的。我們的尋龍點穴學員收穫均不少。有的在學習中為自家尋得寶地或葬親。如我們親自赴陝西、廣西教學尋龍點穴班,學員不僅學習有收穫,而且見證了龍穴,師父的真功夫真學問。亦有得龍穴寶地葬親成效。可謂是學習、尋寶、求真都不誤。目前千個地師中,會尋龍點穴的真地師僅一二。面臨著失傳。11、我是企業家近年來手頭寬餘,一直想擇地葬祖,又怕風水師坑人。對風水比較有興趣不知是否能學得尋龍點穴嗎?很歡迎來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加以師父指點,腳力勤,眼目巧,跟師父上山學習,很快能上路。自已學得尋龍點穴,一方便可以為自家親人服務。二方面自已懂,可以有能力簽別一些師父的風水能力。自已學得風水功夫亦可以傳與後人,比留著財產給後人,要好得多。所以經濟寬鬆的企業老總,成功人士,學習是很合適不過的,因為自已經濟上沒有擔憂。再就是學以致用,比花上上十萬或幾十萬去請風水師父點穴做風水,還得擔心師父水平或者被坑的思想包袱,遠不如自已在行懂行好些。同時也是份寶貴的知識財產。專學學者學習尋龍點穴是對已有風水研究知識很好的比助。12、專家學者、學院型風水專家為什麼也要學習尋龍點穴?尋龍點穴為地學最高功夫,不是依靠一些圖書資料自學自研,就可以得到真知真傳的。它是一門實踐很強的山水功夫。尋龍點穴包括了龍、穴、砂、水、天星星象、風水上層造作,以及上層催富求貧術水法理氣法度,救敗法鎮等等秘傳知識,是龍脈的精華,是地學的精華,不會尋龍點穴,即是沒有陰陽風水功夫,是不稱職的陰陽專家,風水學家。不會點地的專家,是風水家嗎?當然很多知道人都知道不能算是風水家了。歷史上明師國師,會催富貴功名的救貧地師們都是尋龍點穴高師。所以專家學者們在研究風水,整理這風水理論學說時,如果不對民間尋龍點穴風水真術進行研究挖掘,只能算是做風水學問了。不能算是風水地理師了。做理論也好,做學問也好,只有風水中尋龍點穴秘法,才是真學問,真正之風水精華。是古人先賢長期同山水打道的認識大地的經驗總結,是掌控地靈山川的法寶,在風水學研究中地位,是沒有比這更重要的。是真正應揀的「西瓜」,不是小芝麻。13、穴位很重要,但尋得穴位後,不用立向也能發是嗎?沒有穴位,或不是龍穴,可以說基本說上與大富貴、大功名、大成就無緣。就算是立得再好的線位,收納再好的立向水法,堂局形巒再好,亦只不過是小丁財小富貴,保一時安康而已。大富貴、大功名須要大龍穴大地。中等富貴、中等功名亦要中等龍穴大地。小富貴、小功名亦要小等龍穴地,方才得地靈之辦,從而根深蒂固,福力綿綿不休。有地力方有地氣,才是發福根本。足見龍穴之重要。尋得龍穴,不用立向,一般都可以發。古時常見戰亂時馬革裹屍,草草葬於穴位,同樣發達。亦有窮人買不起棺木,買不起碑,死後堆個黃土堆,或不做墳墩土堆一樣發。又或見屍身零散,破碎不齊,屍骨散亂,後人尋得後收拾放於穴坑,照發無誤。亦常見有金壇裝骨,無向,或者不起墳堆不立碑,也發。古時很多偷葬人家山頭大地風水有這種情況。因怕人家發現所以碑也好,墳墩土堆也好,哪還能立,盜得地脈龍氣也發。當然這種偷葬是極為不道德的。但是得地氣同樣發達。所以有地氣才會穴暖受蔭骨暖才有作用。就是這個道理。14、我想報學你處尋龍點穴班,收費如何,有優惠嗎?學費目前為48000元。是很優惠的了。今後還將會上調至88000元。因為真功夫真學問是惜售的。學習此班皆是緣份緣法所至。此班學得風水上最高絕學,應不算貴了。知識是寶貴無價的。對於一些特殊傷慘的學員憑國家證件,與我處聯繫,會有部分優惠。其它的不在優惠之列了。15、尋龍點穴班有什麼特點?
此班一步到位,讓學員普遍在不需要很深的基礎情況下,從不會走入風水尋龍最高殿堂。可謂是登了一步天,走了捷徑。此亦是我處老師德行操守為重,敢於傳授真法,視弟子為血脈所連。學習班上理論與上山實踐指導為主。師父帶領學員在山地龍脈,一一指點真龍,踏跡真龍,山川龍穴撥動乾坤於指掌間,天下江山無不明了。尋龍點穴班訣法並授,在老師的傳授下,學員開慧開悟,習得風水真謫。學員如有學不會,學習後不會尋龍點穴,不會覆驗舊墳龍穴大地,以及造作風水。雙倍退還學費。使學員放心。16、我是香港學員,來內地學習還得要時間安排。你看可以有其它方式學習嗎?關於香港、台灣學員如有時間來內地湖北鄂州學習。因為這裡的山水有其特異性。如果時間安排很緊,可以在深圳教學。因為深圳出入香港就很方便了。白天可以上班,下班後通過關口很快到深圳。教學方式很靈活。白天大家可以上班,晚班後可以進行,再就是抽出節假日進行上山學習。如果時間充分的話,就開白班。對於台灣的學員就只能來內地湖北或深圳學習了。如果有學生兩至三人或更多,可以靈活地安排在港教學,在港的入住以及出入境證件就要學員們一起商議,幫助負責下了。總之方式靈活。師徒如父子。學習方式都可以商量。17、發現龍穴大地,可以自已用嗎?學習尋龍點穴後,很容易掌控天地山川,小到掌控一村一族,中到一城一池,大到一國一都,無不瞭然於目。發現龍穴大地後,宜當保秘。這裡有天機的問題。如果自家福份及善行、德行很好,可以自已用。因為畢竟能發現龍穴大地,也是就有與龍穴有一定的緣份。龍穴都是留與有緣人。而不必象古地師一樣常為他人作嫁衣。一方面因為人畢竟多少有些私心。再就是現代社會中真正德行有善行的人士越來越少,不象古時民風純樸,百姓憨厚。這種做法思想的轉變,也不是地師自私,覺悟高低的問題。而是與時俱進的思想。是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把穴位留給他人,在現代社會倒是越來越難找出有德之人了。若自已加以行善積德,可以自用的。當然不主張將天下龍穴佔盡據為私有。這是在今後的修道中會慢慢認識這點的。一切順其自然為好。若遇有德操守之家,還是要能劫富濟貧,替天行道,不雜私慾,以風水救世。18、 平洋地尋龍點穴有用嗎?我國是個多山地丘陵的國家,平原地區佔少數,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河北、華北、東北、江浙地區,在這些地區,一馬平川,或遠處山巒依稀零落。一般很難有看到山脈山龍。如何尋龍呢。其實平原區另有一套尋龍法則。需要眼力,技巧以及功夫來尋龍點穴。平洋祖師幕講禪師,給我們創造一套專門針對平洋地的平洋龍法則。亦有龍穴可察可尋可證。雖不見山地之山龍,其地力亦不小可看。平洋一凸勝過山地千山萬刃。有人認為平洋地區沒有龍脈,即認為沒有山地之福力。其實是錯的,平洋地同樣有龍脈,只是肉眼很難辨出山龍走勢。亦能出三公。大地多落平原即是。尋龍點穴之法同樣有用。詳究水路,細審脈絡分明,於穴位上下左右下功夫,這就是需要學習尋龍點穴法了。19、龍穴不立向同樣發,但如果立錯了向,是否有影響?尋龍點穴的目的,就是要能找尋地脈龍穴,才會能蔭福後人。不立向,是因為龍穴有地氣,有地靈力量,所以發達。但也有龍穴立得向位不對,而造成地靈靈力打折。這是因為消納砂水堂局,及立向線位與來龍龍氣方面發生了衝突或抵制的問題。若龍穴能配合立向,會取得很好的作用,可以說是錦上添花。這是關於水法理氣的問題,也是秘傳,在尋龍點穴班有傳授,如三合地理上層水法,救貧水法等,是為歷代祖師們所用之法,可以很好的利用龍穴大地。只有掌握了尋龍點穴,千里江山莫不掌控於指掌間,打動山川,運轉乾坤,興敗成亡,禍福有憑也,用之操控民生,神奇驚靈,成亡禍福,救貧有功,鬼神莫測,堪稱人中地仙。20、尋龍點穴班中的鬥法是如何的?為何要有學鬥法?通常一個風水師除了基本的風水功夫外,如看風水,做風水,尋龍點穴外,還須具備風水鬥法的本領及技能。這樣才能保護你所作的風水布局不受到對方或外來因素的破壞、攻擊或威脅,才能在弱局陣勢中,或旺局陣式中,或多方對壘陣局中能搶風水,能借風水,或能守能攻,或反敗為勝,或能克敵致勝等。如果風水受到對方風水的破壞或威脅,沒有鬥法的能力,不能保護或克敵,只有受其害,而白白看到辛苦所布風水局付之東流。關於風水鬥法,一直是秘而不宣,是為風水上層秘法。在尋龍點穴班有專門傳授。21、風水中鎮破在尋龍點穴班中是否有傳授?通常能做風水,亦需要能破風水。現在很多理論學者研究風水,卻破不了風水,或只是簡單地處理下形局氣場、物品布置擺放等,都是起不到根本破法風水的功效。這是因為沒有師承的原因。靠著臆想猜測行事,結果不但鎮破不了風水,反而越來越發旺。不僅是陽宅風水還是龍穴風水,不管是一宅一墳小風水,亦是一村一鎮,一城一池等等大風水都需要有鎮破的功夫與本事。只有這樣,成為地理先生才是完整的陰陽師。才能懲惡,才能揚善,從而替天行道。僅有揚善救貧是替天行道,同時懲惡保護善良的無辜亦是替天行道。昔日有祖師楊公在贛州鎮破反叛朝廷的盧王風水故事流傳,便是替天行道。一直以來,提起鎮破風水,人們多迴避或禁諾寒暄,多視為天機隱秘,一是涉及道德,再則此具備真本事的人亦少。風水鎮破有個德行操作守問題,尋龍點穴班有傳授風水鎮破秘法。同時亦要求提高德行修養。若用於不當,將自損陰德陰功,或作繭自縛。習之切記!
論地運與入囚
地運如何計算?地運之長短,以中星及向星的關係來決定。二十四山向中,每一山向都有特定的中星與向星的關係。 比如子山午向,一運一白水星入中,向星為五,中隔一運、二運、三運、四運每運二十年,合八十年。 往後,不管何星入中,地運都是八十年。現把二十四山向的地運長短,統列如下。 子山午向,地運八十年。 癸山丁向,地運八十年。 壬山丙向,地運八十年。 午山子向,地運一百年。 丁山癸向,地運一百年。 丙山壬向,地運一百年。乾山巽向,地運一百六十年。
亥山巳向,地運一百六十年。 戌山辰向,地運一百六十年。 巽山乾向,地運二十年。 巳山亥向,地運二十年。 辰山戌向,地運二十年。 酉山卯向,地運一百四十年。 辛山乙向,地運一百四十年。 庚山甲向,地運一百四十年。 卯山酉向,地運四十年。 乙山辛向,地運四十年。 甲山庚向,地運四十年。 坤山艮向,地運六十年。 申山寅向,地運六十年。 未山丑向,地運六十年。 艮山坤向,地運一百二十年。 寅山申向,地運一百二十年。 丑山未向,地運一百二十年。 凡建房下葬,立定山向,不管是旺山旺向、或上山下水,其作用都只在地運之年限內,超出此年限,向星即入囚,居室即衰敗,墓葬則失靈。所謂入囚,即向星依時入中,失去其向的作用。比如,一運立子山午向,其向星為五,到五運時,向星五進入中宮,原先所立之向,失去了意義,即所謂無向可向矣。 凡向星入囚之宅,丁財衰敗,無可挽救。但若環境美好,便有囚不住之理。比如立向之方,有大河池水,門路開闊,曲屈有情,即囚不住了,即使向星按運入中,外環境之優美,亦可使居屋繼續為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五運時五黃入中所立之旺向,此種向必是五為向上之飛星向星。因為五黃土為中央之土,至尊、至極,不以為囚。這種情況,只發生在五運期間,其中有如下十二個山向便是。 五運,子山午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癸山丁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午山子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丁山癸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戌山辰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辰山戌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丑山未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未山丑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卯山酉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酉山卯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乙山辛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五運,辛山乙向,飛星盤向星為五。 以上所講的地運,最長者一百六十年,最短者二十年,兩數相合共一百八十年,玄空學稱為「小三元地運」。若地脈綿長,氣勢磅礴,八方中有左右城門二宮齊到,又是全局生成合十,其地運悠長,可得五百四十年。或一千零八十年。比如歷代京都便是如此。玄空學犯法此為「大三元地運」。 一般居屋墓葬,多為勾搭小地,能得百數十年之旺,已為足矣。若能得地脈綿長、江河交會之處,則地運長久。如此氣勢磅礴之環境,多為京城都會之處,不為個人所佔有。 比如北京、上海、廣州等京都之地,都是後坐地脈綿長,前方江海(或江河)三叉交會,故地運長久、興旺發達,延綿千年。 還有一種地運入囚之法,就是向方為雙星,為「下水」之局,採用離宮、坎宮打劫之法(此法往後有專門章節論述),其地運入囚,另作計算。其方法是山卦之向星與立極之星相對而定。現將離坎兩宮打劫入囚按運分列如下: 一運: 子山午向(癸丁同),九運入囚(九運凶不宜修改)。 辰山戌向,三運入囚(三運宜修改)。 庚山甲向,六運入囚(六運宜修改)。 卯山酉向(乙辛同),五運入囚(五運宜修改)。 乾山巽向(亥巳同),八運入囚(八運宜修改)。 丙山壬向,犯反伏吟不用。 二運: 壬山丙向,一運入囚(一運不宜修改)。 酉山卯向(辛乙同),七運入囚(七運宜修改)。 午山子向(丁癸同),三運入囚(三運不宜修改)。 甲山庚向,六運入囚(六運宜修改)。 三運: 子山午向(癸丁同),二運入囚(二運不宜修改)。 丙山壬向,四運入囚(四運不宜修改)。 四運: 壬山丙向,三運入囚(三運不宜修改)。 辰山戌向,六運入囚(六運可以修改)。 午山子向(丁癸同),五運入囚(五運修改大利)。古墓辨別男女的方法
男墳左邊之土高於右,左邊之草盛於右,草根白色直生,草頭向東。 女墳右邊之土高於左,右邊之草盛於左,草根黑色麴生,草頭向西。 墳上清秀,子孫見旺,墳上無草,子孫貧窮,墳土如灰,滴水成坑 乾山巽向(亥巳同),犯反伏吟不用。 六運: 子山午向(癸丁同),五運入囚(五運修改大利)。 巽山乾向(巳亥同),犯反伏吟不用。 戌山辰向,四運入囚(四運可以修改)。 丙山壬向,七運入囚(七運不宜修改)。 七運:壬山丙向,六運入囚(六運不宜修改)。 午山子向(丁癸同),八運入囚(八運不宜修改)。 八運:子山午向(癸丁同),七運入囚(七運不宜修改)。 庚山甲向,四運入囚(四運宜修改)。 卯山酉向(乙辛同),三運入囚(三運宜修改)。 丙山壬向,九運入囚(九運不宜修改)。 九運:壬山丙向,犯反伏吟不用。 巽山乾向(巳亥同),二運入囚(二運宜修改)。 酉山卯向(辛乙同),五運入囚(五運宜修改)。 午山子向(丁癸同),一運入囚(一運不宜修改)。 戌山辰向,七運入囚(七運可以修改)。 甲山庚向,四運入囚(四運可以修改)。龍水交會
郭璞《葬書·原著》說的「生氣」是土生氣,氣生水。行乎地中,生氣的內在對立面是五土和水,發而生乎萬物的生氣的內在對立面是土和水。乘生氣就是乘行乎地中的,即內在生氣的對立面五土和水之氣,也就是乘所有元素(包括沒有發現的)和水之氣。這種「行乎地(球)中」的生氣及其運動變化,在地表的表現形態,就是龍脈。龍脈「發而生乎萬物」的水(指宏觀概念的水)就是隨龍水。因而「行乎地(球)中的生氣,在地(球)表生萬物作功的大小,就表現在隨龍水的大小。它的質(所含元素)也就是隨龍水的質。故而乘生氣,就是乘龍脈和隨龍水之氣。生氣的性質,即生氣的質和量,以及其生物的作功情況,一句話,就是對生氣的分類,是以「方」定性的。趨向平原的龍脈是非常微小的,有些微小龍脈是不容易審視的。水既為龍脈所生,隨龍水流向那裡,也就說明龍脈趨向那裡。隨龍水流向二十四山向的癸丑、艮寅、甲卯方,我們把它稱為金局,也可稱為第一類生氣或A類,首類都可以的。隨龍水流向,乙辰、巽巳、丙午方,稱為水局。也可稱第二類生氣,或B類,次類都行。隨龍水流向丁未、坤申、庚酉方,稱為木局。也可稱第三類或C類,或又次類。隨龍水流向辛戌、乾亥、壬子方,稱為火局。也可稱第四類、D類、或再次類。這種龍與水交會同流上述四方(四類)的那一方,就把世界生氣定為那一類。乘生氣,就是乘龍氣,由於「土生氣,氣生水」,因而旺盛的龍氣,必定能生隨龍水。某龍的隨龍水,為某龍所生。龍因此和隨龍水的本質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它們的運動變化方向是一致的。這就稱為龍水交會。楊筠松把地球表面,按照《周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分為坎、離、震、兌四卦,即四個區域,也即四方。也即整個地球表面包含了水、火、木、金四類元素(土類同水類),而生萬物的土在地中。同時,把坎、離、震、兌的每卦中的五土(元素),用七十二龍的納音分為金、木、水、火、土五類龍。在每龍內,用分金度又區別為金木水火土五度……。這就是楊筠松《青囊奧語》「顛,顛倒」的基本理論。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鬥牛納丁庚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李三素說;「納音木,震也,即是甲。納音金,兌也,即是庚。納音水,坎也,即是壬,納音火,離也,即是丙。甲庚丙壬,龍也。乙辛丁癸,水也。龍屬陽,水屬陰。只有陰從陽,陽不從陰也。陰陽交,即雌雄配,夫婦會,而同歸於墓。丙,是火龍,乙是火龍的隨龍水。壬,是水龍,辛是水龍的隨龍水。庚,是金龍,丁是金龍的隨龍水。甲,是木龍,癸是木龍的隨龍水。即:火龍與火龍的隨龍水交,而趨戍庫。水龍與水龍的隨龍水會,而聚辰庫丑庫是納金龍與金龍的隨龍水會合之氣。未庫是收木龍與木龍的隨龍水,相配之靈。所謂「格龍乘氣」就是格的甚麼龍,就乘甚麼龍和甚麼隨龍水的龍氣和水氣。也即坐七十二龍,甚麼穴立甚麼向。形法與理法
上節說過,理解和處理生氣的方法,稱為理法,察識「千尺為勢,百尺為形」的方法,即觀勢察形的方法稱為形法。形法與理法,都是為了處理元素和水,即適應、利用和改造為我用。是共一個目的,是一體的,不可以截然分開的。前面說過,山脈、峰巒、岡阜……是「行乎地中」生氣的內在對立面(所有元素和水),運動變化(鬥爭)和靜止聚集(統一)在地表的表現形態。觀勢,如行龍的、駁換、過峽,若水之波,若馬之馳,峰砂的尖齊高聳,方園秀麗,水的悠揚清沏……等,是理解生氣運動變化的緩急、強弱和大小的情況。察形是理解生氣的靜止聚集生物情況。都是為了理法中的理解生氣。因此,形法與理法中的理解生氣是同一範疇。形法是理解地中生氣運動變化在地表的現象,理法才能理解它的本質。形法是處理生氣過程的第一階段,理法的理解生氣,是第二個階段,處理生氣是第三階段。構成了楊筠松風水術的整個實踐過程。沒有形法,便不可能進行理法。沒有理法,楊筠松風水術的實踐便不能作功。沒有形法,陰宅的點穴,陽宅的選址,就不可能進行。沒有理法,對陰宅不可能進行來龍證穴,消砂納水。對陽宅,不可能進行乘氣立向和開窗、放門、室內布局和裝設。以及村鎮布局,設置交通、文化教育……等設施。形法是用肉眼直觀的感性認識,而理法是集形法的感性認識,進入思維分析研究和處理的理性認識。形法理論和理法理論,構成了整個楊筠松風水的系統理論,成為楊筠松風水術實踐的指導。郭璞《葬書·原著》說:「勢為難,形次之,方又次之。」其中的「方」,就是指理法,陰宅的坐穴、立向、陽宅的開設門窗,都是以「方」來處理,因而中國風水術。又通稱為方術。理法,本名理氣,在中醫學指的是調理人體的氣,如氣逆則降,氣虛則補等。在古代哲學家,如張載、朱熹、王守仁等人,指的是「理」和「氣」的關係。「理」指的是事物的條理,準則或規律。「氣」指的是宇宙之氣,一種極細微的物質。這對理氣的釋義都很抽象,特別是對「氣」的釋義,很不具體。楊筠松風水術對「理」的釋義是理解和處理。對「氣」是指生氣,即元素和水。理氣,就是首先理解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即理解生氣內在元素和水鬥爭、統一、鬥爭的往複情況。進而加以處理,即適應、利用、改造生氣為我用。簡而言之,所謂理氣,就是理解和處理生氣。理解和處理生氣的方法,就稱為理法。其實,中醫學所指的「氣」也是生氣,也是元素和水的關係。例如「氣虛」,指的人體內缺少某些生氣,即缺少了某些元素和水,屬於內氣。補,就是補外氣,就是以外氣來填補其內在缺少的元素和水。因而中醫學指的氣,也是唯物的。治病的方法,也是內氣和外氣的辯證。因而是科學的符合客觀存在的。郭璞說的:「生氣行乎(運動變化)地中,發而生乎萬物」。人,也屬於地表外的萬物之一,為地(球)中生氣所生。因而中醫學所謂的「氣」,與楊筠松風水術所謂的氣,是同一概念,地表外萬物,不具備所有元素。而是具有若干元素。應歸類為地表外生氣的範疇,而地表內,即地(球)中的生氣,是具備了所有元素(包括沒有發現的)是屬於地中生氣的範疇。中醫稱為儒醫,當然是屬於我國儒、道、佛三大哲學家之一的儒家。以孔仲尼為祖,以「仁」為核心,宋代以朱熹為首的理學,也是屬於儒家,其哲學系統龐大而複雜。儒家的所謂氣,既有具體的如中醫學,也有很抽象的,如理學。道家,以李弭為祖,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從無到有,有生於無」,邏輯性很強,但是很抽象。佛家,那就把「氣」神化了。風水學的主導,郭璞《葬書》的理氣,其理論,既有系統,更合邏輯,生氣的內在對立面——元素和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物質。論水
水的概念與範疇在第一篇第一章中,已大略介紹了水有兩個概念,即微觀概念和宏觀概念。 1、微觀概念的水。郭璞《葬書》說:「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又說:「土為氣之母,有土斯有氣。氣為水之母,有氣斯有水。」這裡說明了,生氣就是陰陽氣,是行乎地(球)中的,而是土生氣,氣生水的,推而論之,所謂陰陽氣,就是土和水,土屬陽氣,而水屬陰氣。所謂土,是《葬書》說的「五土四備」的五土。古人把各種化學元素歸納為五類,即金、木、水、火、土五類土。因而,所謂生氣,就是陰陽氣,就是各種元素和水的合稱。在地球世界,具有各種元素和水的,只是地球。其它任何萬物之一的物質,即任何物質都不可能具有所有的元素,包括現階段人尚未發現的元素在內。所以地球內在的對立面就是五土(各種元素)和水,也即是生氣內在的對立面,陰陽二氣。生氣內在的對立面五土和水,是「行乎地中」的,我們用肉眼直接看不見的,是五土中所含的水。因而是微觀概念的水。《葬書》又說:「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說明了生氣在地(球)中發生運動變化,發而生乎地表外的萬物,即是說,世界萬物都是生氣所生的,因而世界萬物也都是生氣,這樣,生氣生生氣,就構成了地球領域的物質世界。從上述不難理解,生氣生萬物是有兩種類型,即一、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萬物的一種生氣;二、是萬物生萬物的一種生氣。前者是五土四備的,即是所有元素,在春夏秋冬四季,永恆存在的,可以稱為五土或全元素的生氣,而世界萬物為其所生,是屬於母氣的範疇,其內在的五土及其含水的水,是屬於母氣微觀概念的水。另一種是由母氣所生萬物中的生氣,這種萬物中的生氣內在的土與水,就與母氣的內在的五土,即全元素和水的水,不會相同,而是若干元素和水的水。這種水和母氣內在的水一樣,也是看不見的,而是母氣所生的水,可以把它稱為子氣微觀概念的水。子氣微觀概念的水,非但與母氣微觀概念的水有所不同,前者是全元素,後者是若干元素。而且子氣微觀領域的水與子氣微觀概念的水,也是各個不會相同的。即是說,非但萬物中的茄子和辣椒內在的微觀概念的水有所不同,而且每個茄子與其它茄子內在的微觀概念的水,都不會相同。因而凡屬母氣生子氣,或子氣生子氣內在微觀概念的水,都屬於子氣的範疇。2、宏觀概念的水。是《葬書》說的「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是說生氣是在地表內運動變化的,即是說在地球內運動變化,發而生乎在地表外的萬物。所謂地表面,可以理解為地球表面,包括泉水洞,坑道,涵洞以及燧道等的四壁,因而地表外萬物之一的水,諸如江、河、湖、泊、溪澗、海洋的水,以及泉水洞的泉水,涵洞,坑道內的滲水……都是人直觀看得見的水,稱為宏觀概念的水。微觀概念的水,可以人為變化為宏觀概念的水,例如萬物內在生氣,經過高壓或某種方式而產生水就是。例如榨豆漿。二、水與風水的關係眾所周知,地球世界的萬物,都是地球內在生氣所生,即為母氣所生,亦《周易》的太極所生。因而萬物都是屬於生氣的範疇。就是說,地球生氣生萬物生氣,萬物生氣又生萬物生氣,生氣生生氣,就構成了地球生氣的物質世界。生氣內在的對立面就是土和水。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互為存亡的。沒有土,水也不存在。沒有水,土也不存在。世界就是五土和水(地球),或若干土和水(萬物)的世界,因而土和水是同等重要。郭璞《葬書》說:「葬者,藏也,乘生氣也」,中國風水的主旨,就是乘生氣。所謂乘生氣,就是乘土氣和水氣。中國風水,亦即中國建築對陰陽宅的選址點穴與建築,就是內乘龍氣和外接堂氣。內乘龍氣,就是內乘龍脈的若干土和水氣。外接堂氣,就是適應和改造陰陽宅周圍環境萬物的若干土和水氣。這在楊筠松風水術,即郭楊曾古法風水術的實踐中,就體現出來了。內乘龍氣,即內乘龍的若干土氣和水氣。這種龍內在的生氣,肉眼是看不見,除非是全面的,徹底的發掘,進行化驗,是無法實現的。但是龍的隨龍水為龍的生氣所生,即是龍內在的若干土和水,在其隨龍水就可以體現出來,因此,郭楊曾古法風水術,為探察龍氣,即龍生氣的旺盛與否,所採取的乘龍氣的手段,就是察龍觀水。察龍,就是觀察龍的勢和形,察水,也是觀察隨龍水的勢與形。外接堂氣,和內乘龍氣一樣,是觀察陰宅和陽宅周圍環境的土和水,古人把周圍環境,都歸納為明堂羅城以內的山峰和水流,因此採取的手段,就是消峰和納水。從客觀來說,周圍環境,應該包括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如孟母擇居,是因孟柯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斷機教子,就是因孟柯受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二者的影響。關於這一點,特別是社會環境問題,有待我們今後作深入的探討和改進。 三、如 何 察 水?生氣內在對立面是土和水,因而水的良萎,就完全表達了生氣的良與萎。察水大抵可分下面幾個方面。1、在水質方面,是首要問題,它可以表達生氣的素質,因而要求悠揚清沏,忌於混濁污穢。《葬書》說:「沐浴本帶桃花,悠揚清沏女反貞賢。」其意是說,沐浴水本來是主淫亂的。但是由於它的素質好,即悠揚清沏,非但不主因淫亂,相反的要主應女為貞賢,就充分表明察水最重要的是看水的素質,如古人說的山環水抱,故然是好,若不悠揚清沏,而是混濁的污穢水,水抱能聚生氣,所聚積的生氣,也是穢氣。3、在水形方面,貴於之玄曲屈,環抱有情,才可以「外氣所以聚內氣」。如徐繼善說的衛身水,腰帶水,九曲水……等都是好形的水,所說的暗拱水,入口水,特別是所謂倉板水,指的是田園水,其質一定不良,因為田園水都是雜水,耕田要施肥,天旱要遭旱災。水形最忌直流直出水口,尤嫌直射穴和直射住宅,經驗證明,凡屬沖穴沖住宅者,皆主災禍。尤要注意者,水貴中和得位,劉伯溫所言的水,無論是溪澗,亦系江河湖泊,穴前或宅前明堂都要低於穴場和宅基地,而不即於近水者。其他察水之法,請詳理氣篇。青龍白虎
1、四象的龍虎一般風水術者,對於龍虎是認識不清的,都認為是左青龍,右白虎,因而把左邊的山就稱為青龍,右方的山就稱為白虎。甚至有把凡屬左邊的房屋,水流……等都稱為青龍,右邊的稱白虎。如果以四象而論方,那是沒有錯誤的,如果你從事風水實踐的時間長了,對中國風水作了較深入研究,一定會感覺這個概念有錯誤。郭璞《葬書》說:「經曰:地有四勢,氣從八方,故砂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因此,以四勢論方,如上述所稱是錯誤不大,但要注意一點,即是「稱砂」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並沒有包括什麼青龍房屋和青龍水流,也沒有說有什麼白虎其它的什麼。而且它還明白指的是「砂」,而不是峰。應是說穴左右的山,不宜太高,太高了會壓穴場,故而有些術者說「青龍不怕高萬丈」,是完全錯誤的。這是以四勢而言青龍白虎。郭璞《葬書》還說:「以支為龍虎者,來止跡乎岡阜」。又說:「噫氣為能散生氣,龍虎所以衛區穴。」這是說的龍虎有所不同了。第一上述是「砂」,而這裡說的是「岡阜」。第二上述的是「四勢」,這裡說的是「衛區穴」。砂,雖然不是指碎右,也不是指峰,而是指比峰要低一些的山。岡阜都不是砂,更不是峰,而是比砂又要低的岡阜,而且是低得看不見的「跡乎」。為什麼要那樣低的龍虎呢?請往下閱讀。2、衛區穴的龍虎郭璞《葬書》說:「外氣所以聚內氣,龍虎所以衛區穴。」如此說來,龍虎就有兩個任務,一是引導外氣來聚內氣,一是衛區穴。前者應該在形法方而,是屬於外氣形法。但是龍虎本來就是入首龍的分支,與穴場是一體的,是先天的內氣範疇。因而龍虎既是內氣,為要引導外氣聚內氣,所以就兼任了外氣。兼任外氣的目的還是為了衛區穴而服務。因為有了衛區穴而服務。因此,穴場與龍虎的中間,就絕對不可以有水流。因為有水流隔開穴場,就不是主龍,而是賓阜,賓砂,或賓峰了。同時也不稱為引外氣來聚內氣,也不可以「衛區穴」了。為甚麼呢?還是要以「乘生氣來說明」。生氣是沿龍脈的分布面向前向上運動變化的。共一龍脈沒有分脈的主脈生氣是共類共性的,就是說,它的元素質量和水量是一致的。如果穴場與「龍虎」中間有水流,那麼它就成了分脈而不是主脈。主脈和分脈的生氣就有差別。如果所有的生氣都是一樣,我們也不需要去點穴尋龍,所有的穴都是一樣的。同時分脈的隨龍水也和主脈的隨龍水不一樣,非但主脈的隨龍水較分脈的隨龍水的流量大流程遠,而且它的質也起了變化。因為分脈已經生了分脈的隨龍水。此其一也。其二,入首龍沒有分脈,生氣往前向上的運動變化,龍盡氣鍾處,若龍虎高了其同類生氣分流龍虎而去,促使龍盡而不能氣鍾。因而龍虎必須「跡乎岡阜」。此其二也。再者,若龍虎高於穴位,非但龍盡而氣不鍾,而且使穴位明堂狹小,甚至沒有明堂,以致外氣不可能聚內氣,成了所謂「鉗形」。還要注意的,在龍盡氣鍾分左右龍虎處,最好結成突穴,切忌低凹。同時龍與虎都必須向穴位彎曲,忌「虎踞」,而不可朝外,龍虎都得朝內始可外氣聚內氣,才能達到龍虎所以衛區穴的目的。總而言之,所謂青龍白虎,是有兩個概念,一為四勢而分,所稱是青龍方和白虎方,一為衛區穴而分,所稱為青龍和白虎。(沒有方位)論峰和砂
風水勘察,主要在點穴,因而點穴是風水術最主要的課題,點穴要中的,必須洞悉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所以要尋龍證穴。點穴與尋龍是二位一體的,不懂得尋龍證穴,點穴是盲目的。不懂得點穴,尋龍是徒勞而無功的,尋龍是探索生氣(龍氣)的運動變化規律,點穴是尋找人們所需的生氣發生萬物的處所。在風水陰宅是尋找埋葬死者的葬口,在風水陽宅是住宅基地或落村,市鎮,都市的選址。掌握了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點穴工夫就易於反掌了。近代,特別是自宋代蔡元定誤刪誤釋郭璞《葬書》後,王伋復古八宅,胡舜申進行風水「革新」後,幾乎所有風水術者,都是對風水的門外漢,其所撰風水書,都是坐在書齋內寫的文章,在紙上談兵而已。一、論生氣(龍氣)的運動變化規律龍的分支繁衍延伸,即龍氣的運動變化規律,也即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發現的地殼山脈有一定的散布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只要您從事於尋龍證穴工作,在實踐中一定可以發現地殼的縐紋即山脈,都是脈脈相連的。偶爾看見沒有相連接的斷山,它的地紋也是相連接的,而且在地層深處還有石骨相互連接著。所有山脈都是從大山趨向小山,從高峰走向平原。《葬書》說的「過水所以止來龍」是郭璞的直觀感應,而且也僅僅是說「止來龍」,而沒有說是「止生氣」。生氣是不斷的永恆的運動變化,任何東西也不可能阻止它。如果阻礙它的運動變化,世界萬物都不可以生存。《葬書》不是說過「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土行長行,物因以生」嗎「?從我國的山脈而言,其大方向都是從西或西北往東或南東方向延伸,其中雖有從北到南或從南到北以從某方向和某方延伸的,也正說明生氣不是形面上或機械的運動變化,而是隨其內在土與水的對立面鬥爭——統一的結果。雖然如此,但它仍然有一條永恆不變的規律,那就是從大山趨向小山,從高峰走向平原。即是生氣的運動變化的規律性。其次生氣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規律。郭璞《葬書》說:「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行乎地中,是生氣在地表下面運動變化。生乎萬物,是生乎地表上面的萬物。可見生氣是由地下往上運動變化的。如果它向地中,就不可能生萬物。這一規律是與地心引力背道而馳,也可證明地心引力亦為生氣所生,統率於宇宙的生氣動能之內。從上述可知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是永恆向上而向前的。 如 何 點 穴一、峰與砂的區別中國風水的術語:消砂納水,二十八宿五行消峰納水。其中的峰與砂,千百年來,都是你雲,我雲,人云,我亦云,沒有弄清楚什麼是峰?什麼是砂。《辭源》載:「砂,石之極細碎者也。」這種砂,搬到風水學是釋不通的。又載:「消砂,堪輿家以墓前高處為砂……。」如此解釋,也未免太含糊了。墓前高處,把峰也包括在內。若是墓高於砂,則墓前沒有砂了。《辭源》還載:「峰,山之直上而銳者曰峰」。那麼山非直上,而非銳者,則非峰也。由此看來,《辭源》所載,風水術語以及人云無論是峰或砂,都可以概括指的都是山,是地球表層的突起部份。其中孤突起而較高的,就稱之為峰。那麼,非孤獨的突起部份較低小的就稱之砂了。如此的峰和砂的概念,還是不夠明白,因為這高與低,沒有什麼標準來衡量,還有必要深入的探索。風水術語常說龍虎,下關砂,下手砂。所有這些砂,都不是孤獨突起的,特別是龍虎砂,是蜿蜒的岡阜,即《葬書》說的「龍虎跡乎岡阜」。但是所謂下關砂和下砂,下臂砂,都是指的水口左右二砂,卻不一定「跡乎岡阜」了。若是跡乎岡阜,就不可以關閘出水口,不可以聚生氣了。因此,所謂峰和砂,不可以因山的高低大小而分,應由它形狀是否蜿蜒而分。即,凡屬山是孤獨突起的就稱之謂峰。非孤獨突起,而是蜿蜒突起的,就稱之謂砂。如此的概念,還存在一點小問題,那就是要與龍脈加以區別,如果稱砂為蜿蜒的山,龍脈就是蜿蜒的山,砂與龍脈不就混在一起了。所謂龍脈,其長度是無限止的,所謂砂,就是有一定的長度,或某一節才可以稱為砂,例如水口砂,就是限止了長度的稱謂。二、論峰砂山之突起者為峰,到明堂,或者說到曠野,在周圍所看到的山,都可稱為峰,在風水學形法,是屬於形的範疇。《葬書》說的「百尺為形」,即在近處看到的都是形。「看到的」,是說明在視線以內的。《玉尺經·逐吉賦》也說過「三吉凌雲,雖十數里何嫌於遠。六秀插漢,縱數百步亦不為疑。」也是說明論峰是不論遠近,只要看得到,望得見就算數。郭楊曾風水乘生氣是內乘龍氣外接堂氣,因而論峰也分為主峰和賓峰。所謂主峰,即是內乘龍氣的峰,自穴場兩邊隨龍水所界內,玄武來龍山脈突起的峰巒。以及龍盡處界水內的左右龍虎砂,都屬於主峰或主砂。也可稱為內氣峰砂。所謂客峰,也稱賓峰或朝應峰。自少祖山至穴場,兩邊隨龍水界水外的峰,其中古人把水口左右的低峰而稱為下臂砂,下關砂,下手砂,或水口左右龍虎砂。而把對峙的高峰,稱為華表。水口中間橫截的砂,而稱桿門……等。所有客峰,還可稱為外氣峰或堂氣峰。峰的形體,一般要求端壯顯赫,尖齊高聳,方圓秀麗,郁草茂林。如《葬書》說的,形如龜,鶴,琴,劍,旆旗,文筆,庫櫃……等等,以及乾馬暄天,坤牛望月,艮狗依市,巽雞鳴闕,太微臨卸,南極星輝,金陛步武,玉殿傳書。(兼論方位)總之,峰以氣通物應,符合自然景觀,望之令人心曠神怡為佳。忌以隱跡拋蹤,抱頭側面,奇形怪狀。如《葬書》所說,形如投算,形如亂衣,形為灰囊,形如覆舟,形如橫幾,形如卧劍,形如仰刀。《逐吉賦》所說,掀裙舞袖,水瓢盂缽,偃月卧屍,劍戟牙刀。凡令人一望生厭的山峰,在所不取。凡屬朝應峰砂,必須朝海拱辰賓主識心。主客相迎,即是四勢峰砂都伸向穴場,如同天空星斗都拱向北辰星。如何點穴
根據生氣向上向前運動變化的永恆規律,在龍脈的脊上便形成一條龍脈剝換分節的屈曲氣流線,所有行乎地中的生氣,都是隨著這條氣流的方向,平行的向前運動著。事實可以證明,在福建省長樂市梅花鎮海邊朱某在果園山上扦的一座墓,開金井露出的地層都是順入首龍的方向,而且大亂石在底層,次大的上一層,又次大的是第三層,逐層上去是細沙,層次分明,後來發覺是五十年代初,解放軍挖戰壕堆的亂土石。經過四十餘年的長時間,變成今日的層次,是被生氣沖刷而成的緣故。足可證實是生氣運動變化所作的功。如果是地心引力所作的功,那就是比重大的在下層,比重小的在上層,決不是體積大的在下層,而體積小的在上層。因此,點穴就可抓住生氣向上向前運動變化的規律,在龍盡處進行預點,然後由入首龍逆龍而上,逐節審視,至少祖山,以作來龍證穴,證實所點的穴揚,是否正確中的。大凡來龍龍勢旺的龍,其穴成凸形,即《葬書》所說「勢與形順」。否則為「勢與形逆」,也有在龍身中途結穴的,其高度一般不會高於該處的水口砂,其落穴一般在星辰的高處。也有「若馬之馳」的龍段,其落穴在中途的突起部,穴之前堂必定有一塊平地。生氣旺,其平地大,生氣不旺,其平地小。歷來風水先生說的,或在書上面寫的,穴分窩、鉗、乳、突是靠不住的。同時穴也不限於這四種,例如直橢圓形如橫橢圓形,既非乳形,也非突形。又如三角形,其頂非乳又非突……。總之穴形是因龍的來勢而決定,千變萬化什麼都有,也有無形可見,在龍剝換的轉折點結穴的。窩形,一般是生氣不旺才成為窩形,非《葬書》說的「若橐之鼓」。《葬書》說的「燕巢」是不蓄水的,左右脈成半園,前面鉗口對中而不靠攏成傾窩形。若是朝天窩形,中間必蓄水是不可葬的。中間若不蓄水,必是沙礫之地。更不可葬。鉗形,一般是指有龍虎抱衛。但龍虎不可高於穴位。《葬書》說:「龍虎跡乎岡阜」,那是頂好的穴位了。若不是指龍虎的鉗形,其它鉗形,就要分散生氣,絕對不是好穴。乳形,是說丘山之丘。突形,可能是說凸起的形狀。這都是說明生氣旺盛的穴形,但必須來龍氣旺。否則是「勢與形逆」。還要注意一點:就是不可高於水口砂,來脈要與乳並平,生氣貫穴才旺。其餘什麼獅形、狗形、蛇形……都是由誤釋《葬書》所致。葬耳、葬鼻、葬角……更屬錯誤。總之,點穴的要訣,是要看生氣的來與去,以聚生氣為的。論穴
風水勘察,主要在點穴,因而點穴是風水術最主要的課題,點穴要中的,必須洞悉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所以要尋龍證穴。點穴與尋龍是二位一體的,不懂得尋龍證穴,點穴是盲目的。不懂得點穴,尋龍是徒勞而無功的,尋龍是探索生氣(龍氣)的運動變化規律,點穴是尋找人們所需的生氣發生萬物的處所。在風水陰宅是尋找埋葬死者的葬口,在風水陽宅是住宅基地或落村,市鎮,都市的選址。掌握了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點穴工夫就易於反掌了。近代,特別是自宋代蔡元定誤刪誤釋郭璞《葬書》後,王伋復古八宅,胡舜申進行風水「革新」後,幾乎所有風水術者,都是對風水的門外漢,其所撰風水書,都是坐在書齋內寫的文章,在紙上談兵而已。一、論生氣(龍氣)的運動變化規律龍的分支繁衍延伸,即龍氣的運動變化規律,也即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發現的地殼山脈有一定的散布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只要您從事於尋龍證穴工作,在實踐中一定可以發現地殼的縐紋即山脈,都是脈脈相連的。偶爾看見沒有相連接的斷山,它的地紋也是相連接的,而且在地層深處還有石骨相互連接著。所有山脈都是從大山趨向小山,從高峰走向平原。《葬書》說的「過水所以止來龍」是郭璞的直觀感應,而且也僅僅是說「止來龍」,而沒有說是「止生氣」。生氣是不斷的永恆的運動變化,任何東西也不可能阻止它。如果阻礙它的運動變化,世界萬物都不可以生存。《葬書》不是說過「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土行長行,物因以生」嗎「?從我國的山脈而言,其大方向都是從西或西北往東或南東方向延伸,其中雖有從北到南或從南到北以從某方向和某方延伸的,也正說明生氣不是形面上或機械的運動變化,而是隨其內在土與水的對立面鬥爭——統一的結果。雖然如此,但它仍然有一條永恆不變的規律,那就是從大山趨向小山,從高峰走向平原。即是生氣的運動變化的規律性。其次生氣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規律。郭璞《葬書》說:「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行乎地中,是生氣在地表下面運動變化。生乎萬物,是生乎地表上面的萬物。可見生氣是由地下往上運動變化的。如果它向地中,就不可能生萬物。這一規律是與地心引力背道而馳,也可證明地心引力亦為生氣所生,統率於宇宙的生氣動能之內。從上述可知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是永恆向上而向前的。論龍
郭璞《葬書》乘生氣的內乘龍氣,是中國風水術主要的課題,即是大家說的「尋龍點穴」,其實是先點穴後尋龍。在陽宅稱為選址,在陰宅稱為點穴。由於山脈是地球內在生氣運動變化在地表的表形態,它變化多端,碗延曲屈,其形態,好象龍,所以把山脈稱之為龍。中國人心目中的龍,是至高無上,古人把帝王比擬為龍,如皇帝穿的衣服稱為龍袍,觸怒了皇帝,稱為觸怒龍顏。它可以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左右一切,中國風水把山脈稱之為龍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關於中國風水形法的書籍,雖然是很多,但沒有理法的多而複雜,因為理法的書是理性認識,每個人有每一個人的思想意識,共一事物,各個人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此為理法風水書所以複雜的原因之一,其次由於理不是直觀的,是無形可見的,可以憑主觀亂說一通,信口開河,特別是所謂「大儒」,像朱熹的高弟子蔡元定,撰的《發微論》,文章秀麗,頭頭是道,誰也不能說它一個「不「字。可是閱讀一遍,將一無所得,對風水知識撈不到一點油水。他如道凈和尚的《入地眼》。蔣大鴻的《天元歌》……等。都是信口開河,若對中國風水外行的人,誰也不知道他是亂說甚麼?龍法到不然,山脈到處有的是,是眾所周知的。它起高峰,你不能說它是低峰。形如之玄曲屈,你更不可能說成為「硬直「。水的攸揚清徹,你也不可能說成是混濁污穢,只可能節外生枝和錦上添花。中國風水形法書的論龍,大都是節外生枝錦上添花。所有形法書,都是從昆崙山起,我認為沒有必要,除在昆崙山點穴尋龍外,若在其他地方點穴尋龍,根本就與昆崙山不發生任何關係,又如前述徐繼善《人子須知》論龍,所謂太祖山與少祖山,根本就沒有辦法臨場分清。甚麼父母山,孕育胎息山,特別甚麼蝦須,蟬翼,就是節外生枝。在龍的分支方面,有大幹小干,大支小支,支中有干,干中有支,而且還有什麼旁正。道理說得很客觀,可是到山尋龍,你能知道什麼大幹小干?那條龍脈是干中之支?支中之干呢?這不是等於說空話嗎?龍(山脈)是有分支的,只可以分為干龍和支龍,或稱主支和分支,或稱干脈和支脈。不要搞得那麼複雜,作者既花盡了腦汁,又浪費了時間,讀者閱讀得頭暈眼花,結果沒有一點心得。一. 太祖山和少祖山要明白或區別什麼是太祖山少祖山,首先要明白主位。中國風水對山脈(龍)的概念,或者稱為範疇,認為整個地球表面都是山脈構成的,除去山脈以外,就是隨龍水,隨龍水是在龍脈的上面,不佔地球表面的面積。因為生氣內在的對立面就是五土和水,五土就是山脈。你說太祖山少祖山最高大而分支多嗎?漫漫遍地球的山脈,那座山才能稱為高大而分支多呢?那只有一座山,那就是喜馬拉亞山脈的額耳齊斯峰(二十年代)。那全地球只有一座太祖山,其餘的都是少祖山了。因而,所謂太祖山和少祖山,是以穴場為主位,即某山是某穴的少祖山或太祖山,不以主位而定,是無法定名為太祖山和少祖山的。其次要明白內乘龍氣和外接堂氣的關係。關於內乘龍氣,郭璞《葬書》說:「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原其所始的山,就是少祖山。怎麼是原其所始呢?穴前隨龍水的源頭的山,就是該穴的少祖山。而且必定有分支,一般來說是比較高大,但也有前峰或後峰較為高大的。陰宅墳墓風水,由於其所佔面積小,不會跨龍建築,因而只有一座少祖山,隨龍水有穴前二水交會的,以貼龍身的最短隨龍水源頭為少祖山。陽宅風水則不然,未跨龍建築的,只有一座少祖山,跨龍建築的大陽宅,如工廠等,無論是跨龍多少,以隨龍水而定,每條隨龍水有一座,如有二或數條隨龍水,就有二至數座少祖山。群體聚落陽宅,如鄉村.集市.城市等,有的陽宅建築佔了整個明堂,那麼,明堂內所有隨龍水源頭的山,都屬於聚落的少祖山,其中每座陽宅堂前的隨龍水,源頭山就是各該座陽宅的少祖山。總的說來,凡屬內乘生氣的祖山,都稱之謂少祖山。外接堂氣,即郭璞《葬書》說的:「外氣所以聚內氣」的外氣。指的就是陰陽宅的周圍環境。以現代來說,周圍環境包括了所有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古代指的陰陽宅周圍羅城及羅城內明堂的所有山和水。直接影響陰陽宅的,也即與人發生風水關係的,就是山和水的自然環境。所有這些山和水,都相互為內氣和外氣,陰陽宅建築地(穴場)的來龍和隨龍水自稱為內氣,其餘都屬外氣的範疇。外氣,其隨龍水最長最遠源頭的山,或明堂羅城諸水源頭最遠的山亦即羅城諸山共有的祖山,就稱之為該穴場的太祖山,換句話,就是內氣和外氣所有的山和水,都是來自太祖山。有許多城市,特別是多水口群體陽宅的城市,其太祖山不只是一座,而是多座太祖山的。如廣州市的東江源頭太祖山和西江源頭太祖山。其實,太祖山對風水價值是無關緊要的,對堂氣(外氣)的要求是穴場望得見的峰巒,要尖齊高聳,方園秀麗而得位,如此遙遠的太祖山,沒有必要去審察。籍此以明白其名稱而已。要嚴格的合乎邏輯的說起來,太祖山只有一座,那就是穴場和朝應峰砂,即內氣和外氣所有的山脈都是源於太祖山。二. 干脈與支脈或稱干龍與支龍,正龍與旁龍,主龍與分龍,母龍與子龍,都是指這兩種龍脈,為了區別《葬書》中說的隴龍與支龍。這裡就稱為干脈與支脈。《人子須知》中說的大幹小干,大支小支,支中有干,干中有支,是筆糊塗賬。在漫漫的山脈海洋中是沒有辦法來認識或區分的,只要你到實地上山臨場勘察,縱然爬了一整天的山,恐怕也找不到哪條是干龍?哪條是支龍?什麼龍脈是支中的干?什麼龍脈是干中的支所謂干脈,就是由少祖山直通穴場或宅基地的山脈。從干脈身上的分支,即是不能夠通向穴場或宅基地的山脈,都屬於支脈。其判定並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風水先生常說「尋龍點穴」,這是一句千百年來的外行話,真的去尋龍,漫漫龍海,到哪條龍上去尋龍?哪條龍上才有穴可點呢?只有在明堂先察堂氣而後點穴選址,然後由所點穴的入首龍起,逐節以八字分水的方法去尋龍找少祖山。由入首龍直達少祖山的龍脈,就稱之謂干脈或干龍。所以應該稱為「點穴尋龍」。怎樣識別支脈呢?找到了或者說先認識了干脈,干脈的分支就是支脈了。但是不先識別支脈,也就無法辨認干脈,沒有找到干脈,哪來的支脈呢?假設尋龍由入首龍到峰頂,左邊有一支脈,右邊也有一支脈,右前方也有一支脈。這三支脈,何者為干?何者為支呢?那就要先識別支脈起,除去了支脈,才可以沿干脈尋龍,支脈有兩點特徵。(一)支脈比干脈短,(二)支脈不能直達少祖山,因而支脈一定可望見或容易望到界水。根據界水辨別支脈,余者即是直達少祖的干脈了。三、隴龍和支龍郭璞《葬書》說:「隴欲峙於地上,支欲伏於地中。」又說:「支葬其巔,隴葬其麓。卜支如首,卜隴如腳。」從這裡我們知道郭璞把龍脈分為隴龍和支龍兩種。並且知道隴龍是峙於地上面的,那支龍是伏於地中,即說明隴龍是峙於地上高大的山脈,支龍是伏在地中低小的山脈。可是他沒有表明高大到什麼程度才稱為隴龍,低小到甚麼樣才稱為支龍。用什麼標準才能衡量它?要注意「伏於地中」的地中二字,如果龍脈是伏於地表面以下,稱為伏於地中,那就沒有什麼支龍了。郭璞的原意,伏於地中是伏於大明堂以內,即是伏在平原,因而有許多古代風水名家把它解釋了。即所謂隴龍,是指山地龍。所謂支龍,是指平地龍。說到簡單,可是明堂內群龍聚會,所有山脈到頭都伸向明堂為羅城,只有少數的伸向明堂以內。而且伸向明堂內的龍脈,有高大的,也有低小的,高大的龍脈既有低小的岡阜,低小的龍脈也有高大的山峰,如何才能區別它是隴龍或支龍呢?郭璞《葬書》早就告訴我們了,其云:「夫人之葬也,蓋亦難矣,支隴之辨,眩目惑心。……」要分清隴龍和支龍,是要迷眩心竅的。這一問題,千百年來沒有得到解決,人云:「隴龍是山地龍,支龍是平地龍。」我亦云:「隴龍系指山地龍,支龍是指平原龍。」要弄清這個問題,即辨別隴龍與支龍,還是要從乘生氣說起,乘生氣是內乘龍氣,外聚堂氣。《葬書》說的「外氣所以聚內氣」。靠的就是明堂周圍的羅城,即是環繞明堂的山脈,或稱峰巒。重重密布,出水口要交牙封閉,所謂「水口交牙,內局寬」,才可以外氣聚內氣。相應的,即羅城內所有的陰陽宅,都不可以高出羅城以及水口左右砂。明白了「外氣所以聚內氣」的道理,識別隴龍和支龍,就不會眩目惑心了。前面《葬書》說了:「支葬其巔,隴葬其麓。」平地龍要葬在山頂,而山地龍要葬在山腳下。平原龍點穴要點在頭上,山地龍點穴要點在山腳。據此,所屬明堂內的龍脈,其山頂包括陰陽宅在內,其高度沒有超出羅城及水口左右砂的,就稱為支龍。因而「支葬其巔」。反之,所屬龍脈的高度,超出了羅城及水口左右砂的,就稱為隴龍,因而「卜隴如腳」。四、龍的駁換與過峽龍的剝換與過峽,是《葬書》說的「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的生氣運動變化的表現形態。也即生氣內在五土和水對立面的鬥爭——統一——鬥爭的往複過程的反映,是《葬書》說的「土行氣行,物因以生」的生物過程。所謂剝換,就是運動變化的含義。剝,是剝奪或去皮的意思。換,是調換,更改的意思。剝換,就是生氣內在運動變化的量與質的互變過程。楊筠松稱為大變小或小變大,廖禹釋為粗變細或細變粗。其實剝換的範疇,包括了龍運動變化的方向……等等。如《葬書》說的,若水之波,若馬之馳,尖齊高聳,方圓秀麗。以及勢如戈矛,勢如驚蛇,形為燕巢和童、斷、石、過、獨五不宜葬等是。都屬於龍的剝換形態。所謂過峽,在這裡峽的含義是兩座山相連,而不是緊靠,中間連接部分就稱為峽。就是從這座山,經過連接部份而度過到彼山。就稱為過峽。這是古人對龍的剝換的特殊狀態而命名的,其實它仍屬於龍的剝換範疇。即屬於生氣運動變化形態之一。在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龍脈的大剝換狀態。古人對過峽的要求是「峰腰鶴膝」,即兩頭大,中間小。從此座山由大變小而下降,謂之束氣。中間之玄曲屈活潑如蛇行而度彼山。彼山則由小變大而高展,謂之展氣。就表明生氣的運動變化旺盛而有力。除此,附帶要提出的,幾乎所有中國風水的形法書,都說測定龍的剝換方位,在過峽處下羅經(羅盤)。這是沒有通過風水實踐的大錯誤。因為過峽不是直線形的,而是曲屈不定形,絕對找不到放羅盤的正確點。正確放羅盤的地點,應該在龍運動變化變換方位的轉折點放羅盤。在「過狹處」是無法放羅盤的。五、龍的入首通常說的「入首一節」。本來是指龍剝換到頭的最後一節龍。《葬書》說:「界水所以止來龍」。就是說明龍的到頭是在三叉水交界處。但是由於點穴應點在龍盡氣鍾處,因而所謂入首一節,就應該自穴場中心至入首龍的峰頂,才稱為入首一節龍。這是指個體陰宅和個體陽宅而言。在群體陰宅(公墓區)或群體陽宅(鄉村、集市、城鎮等)而言,就不以穴場中心及陽宅基地為準的。而是從龍盡界水至龍身最後駁換的轉折點,稱為群龍聚會中,各該龍的入首一節龍。六、龍的形體祖山,無論是太祖山或少祖山,都是穴場生氣的供應站,《葬書》說的「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原其所始,就是原自祖山,因而太祖山或少祖山,就是原其所始的母山,其形體貴於高聳,五土四備。支脈繁衍,峰巒方圓秀麗。龍體,指的是從祖山開始,至龍盡界水止的整個龍的運動變化形態。它是生氣內在五土和水對立而、鬥爭、統一、鬥爭而生物過程的表現形態。因而貴於飽滿,體現生氣充沛。貴於郁草茂林,體現生物能力的強盛,貴於端壯秀麗,體現內在生氣素質純正。它如行龍,貴於若水之波,若馬之馳。剝換,貴於分支多而有迎有送,過峽的蜂腰鶴膝,落穴的禽伏獸蹲,龍盤虎踞……等等,都是高貴的龍的形體所要求的。至於古人說的金魚、蝦須、蟬翼……等,在地球表面是找不到的,是無中生有,故弄玄虛。縱然世界有如此的寶地,也不會有許多,非但與乘生氣不發生關係,而且也不可能,即不利於建筑陽宅和陰宅。七、其 它中國風水論形法的書,也是很多的,如若在古書上面去學龍法,將會弄暈頭腦。以淺見,具備了上述的龍法知識,就是足夠了。如徐繼善所述的,大幹小干,大支小支,支中有干,干中有支,有誰到山上能分別干與支呢?又如繆希雍《葬經翼·原勢篇》說:「夫山者,宣也,其氣剛。川者,流也,其氣柔。」有誰能說明山是如何宣?其氣如何的剛?水是如何的柔呢?又云:「其川源之襟帶也,迴環重複,情與之偕,會為江湖以蓄其氣,嗇為尾癌以固其去。」文章寫得堪稱秀麗順雅,讀起來快口神怡。可是江湖既是蓄氣之所,就不用去點穴尋龍了。只要葬在或住在江底或湖底的蓄氣之所,便是萬事大吉。說實在的,憑我四十餘年的經驗,審龍由入首龍逐節逆而上,審龍至少祖山,就足夠了。其它什麼支腳橈棹:高祖,曾祖,太祖,少祖,父母胎息孕育……一概都不要去管它,撰形法書的古人,他自己也弄不清楚什麼是父母兒子。形法知識
第一節 形法的概念 晉·郭璞《葬書·原著》說:「勢為難,形次之,方又次之」。其中說的勢與形,合稱為形勢,審形,察勢的實踐方法,就稱之為形法。何謂勢?《辭源》「行動之力也,力奮發之甚者,皆曰勢。」即是事物運動變化之力,即事物運動變化中所表現的形態,就稱為勢。如《葬書》說的龍的運動變化形態 「若水之波,若馬之馳」的波與馳。說水的運動變化形態「忌乎湍急」的湍急,「顧我欲留」的欲留。波、馳、湍急、欲留,都是勢的形態。一句話,所謂勢,指的是事物的動態。何謂形?《辭源》「形象也。容色曰形」。即是事物表現的形象和容光顏色。在中國風水領域,如龍脈的「禽伏」,「蜂腰鶴膝」。峰巒的「尖齊高聳」,「方圓秀麗」。水的「之玄屈曲」。「攸揚清沏」。「山環水抱」……等等,都是屬於形。一句話,指的是事物運動變化的靜態。那麼,事物的運動變化,「動者為勢,而靜者為形」,就是勢和形的概念了。但是,在中國風水領域,對勢與形如此的認識是不夠確切的。只要我們站在明堂內去直觀一下周圍的峰巒,所看到的都是形,而沒有勢了。因為周圍環抱的山脈或峰巒都是靜態。因此,東晉郭璞對於風水的勢和形,另外下了一個定義,就是《葬書》中說的「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即是說,龍脈從遠方奔騰而來的,就稱為勢,而在近處所看到的都稱為形。只有你參加了風水實踐才可體會得到風水鼻祖郭璞對風水研究的深刻了。何謂形法?形法也通稱形勢,巒頭或巒體。《辭源》載:「堪輿言,專以形狀定吉凶者謂之巒頭,與理氣相對稱。」不錯的,形法中的勢,也要通過形狀來表達,因而合稱勢和形,而稱之「形法」,而不稱為「勢法」,也是這個道理。所有中國風水形法的內容,都是通過肉眼的直接觀察來實現的,因此,形法也可稱為直觀法或感性認識法。形法者,中國風水實踐中,直觀「千尺之勢,百尺之形」之法也。 第二節 形法的範疇中國風水形法,包括了勢與形。勢,是龍從遠方來的運動變化情況,是龍內在生氣運動變化的表現形態。形,生氣靜止運動變化暫時生物的表現形態,我們為陰陽宅選址點穴主要是取得陰陽宅的良好條件。所謂良好條件有兩個,一是陰陽宅基地(穴場)的內在條件,稱之謂內氣,一是陰陽宅基地(穴場)的環境條件,即是外在條件,稱之謂外氣。因而中國風水術的手段是內乘龍氣,外接堂氣。內乘龍氣是內氣,外接堂氣,就是外氣。內乘龍氣的直觀方法也有兩方面,一是直觀生氣的來源是否旺盛,這就要審龍的來勢,古人稱之謂審龍,通稱為龍法。二是直觀生氣的聚集情況,即是前述的生氣靜止生物的情況,古人稱之謂點穴(選地),即是穴法。外接堂氣,指的就是陰陽宅的環境氣,其中包括了自然環境氣和社會環境氣。在古代陰陽宅的環境。沒有現在的複雜,對陰陽宅的影響大的,主要是陰陽宅周圍的自然環境,即山和水。直觀山的方法,古人稱之為峰法或砂法。直觀水的方法,古人稱之謂水法。因而形法的範疇,概括為龍法、穴法、砂法和水法四種直觀法。其實,乘生氣是乘五土氣和水氣,五土氣就是龍氣。因而龍法、穴法和砂法都應歸類為龍法。因為穴法是直觀龍運動變化的靜止法。砂法峰法,也是直觀龍運動變化的靜止法。峰或砂都是龍從遠方奔騰而來到近外成形的。即是說峰或砂的後面也有勢法,由於峰和砂的勢,不會直接影響陰陽宅的吉凶關係,因而峰或砂就不論其運動的勢而單獨論靜止的形,而稱為峰法或砂法。無論是龍法、穴法、峰法和水法,都是相互聯繫為陰陽宅服務的,因而既是分為四個課題,那就都可稱為穴法,或總稱為贛州楊筠松風水術法。(福建之法是以銀河系的北斗七星為理論基礎,故而沒有形法只有天上的星法) 第三節 形法的由來 生氣的內在對立面是五土和水,即是所有元素和水,或土和水。元素和水,是具體的物質,更可通過試驗的方法,來認識它的存在。可是要認識它「行乎地中」即運動變化於地(球)中的生氣,是不可用直觀方法來認識它內在的運動變化情況。我們要認識它的運動變化情況,首先就要了解它的運動變化規律。(1)郭璞《葬書·原著》說:「生氣行乎地(球)中,發而生乎萬物。」因而地球世界的萬物都為生氣的運動變化所生。故而生氣的運動變化是永恆的,牛頓定律也說明了「動者恆動」。(2)生氣發生萬物,是由地球內在的生氣,發而生地表的萬物,因而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除永恆的向前運動變化外,同時是向上運動變化的。由於生氣向上運動變化,就形成了地球表層的高峰,作用力愈大,山峰就愈高,山峰的高低與生氣的作用力大小是成正比的。由於生物由下到上,由近到遠的向前運動變化,就形成了山脈的高峰和其延伸。(3)地球世界作用力最大的,是地心吸力,地心吸力也屬於生氣的範疇。假設把它分為兩個不同的概念,地心吸力的作用力是向地心的,即是向下的,而生氣生萬物的作用力是離心的,是向上的。因而生氣生物的作用力,遠遠的超過地心吸力的作用力。故而生氣運動變化的規律是一、永恆的,不斷的運動變化。二、它的方向,是向前向上。三、是地球世界作用力最大的,地球世界即生氣的世界。這種現象,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1889-1971年)研究發現,創作了「地質力學」,用力學的觀點,探索地殼運動的現象。其《地質力學》就是生氣運動變化的作用力學。(按:李四光字仲揆,湖北黃岡人,曾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據此,地球表面的山脈岡阜丘陵,即是地球內在生氣運動變化在地表的表現形態,在地球表面,沒有理想的平地。這些山脈岡阜丘陵,在中國風水術統稱之為龍。再者,生氣是「土生氣,氣生水」的,凡屬生氣旺感的龍脈必定里隨龍水。故而楊筠松風水術,要知道生氣運動變化的情況,就是察審龍脈和其隨龍水的勢與形。這就是形法的由來。風水即是建築 建築就是風水
一般社會人士,非但對風水不十分了解,對建築的認識似乎也有點模糊。尤其對陰宅風水往往理解為山上的墳墓,把陰宅風水,排擠於風水範疇之外。甚至把風水與建築認為是兩碼事。即是說把風水與建築認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為出現了《風水與建築》和《建築風水》的書和論文。這些都是錯誤的。這種錯誤,都是由於自明清以來客觀存在的江湖風水師造成的社會風水意識的現象。《建築與風水》顧名思義其主要內容是論述建築與風水二者的關係。《建築風水》是專論陽宅建築方面的風水問題,其產生原因,主要的不外乎這兩個:一、由於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大大的較前提高了,信仰風水的熱潮因勢而起,學者們紛紛撰寫風水方面的書,以適應時勢。如氣功家張惠民先生撰寫的《中國風水應用學》,其主題是說「氣」,由理想的氣功家發功的「氣」,推論到「宇宙大氣」。其風水法,仍然是被郭璞所廢的八宅和符咒,仍然是玄學迷信的東西,與郭璞乘科學的生氣是兩碼事。二、特別是建築界的學者們,為迎接信仰風水的熱潮,把它們的所謂「建築」與「風水」掛起鉤來,以迎合社會的需求。另方面,又怕提到陰宅風水是迷信,遭到反對。因而著重陽宅建築提出來,稱為「建築風水」,就可大大的推廣。那麼,除去建築風水以外,還有其它的甚麼風水呢?陰宅風水也不屬於建築風水了嗎?其實風水即是建築,建築就是風水所謂建築,據《辭海》釋:(1)建築物和構築物的通稱。(2)工程技術和建築藝術的綜合創造。(3)各種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的建築活動。如此說來,建築的範疇可就大了。我們今日所要研討的,僅僅限於陰宅和陽宅的各種工程(不限於土木)建築活動,其中包括勘察、設計和施工(含自古以來的擇吉日)。所謂風水,前面已經介紹了,郭璞說:「生氣之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生氣的運動變化,即生氣內在五土(各種元素)和水對立面的鬥爭情況,是察識龍脈奔騰的勢。勢止即生氣聚,要使生氣聚集,必需使生氣暫時緩和其運動變化,即生氣內在五土和水對立面的統一,都必須通過人們的主觀能動性,採取一定的措施,那就是建築,才可實現。就以陰陽宅建築的勘察而言(陰宅點穴,陽宅選址),是為了解穴揚和宅基地客觀存在的自然的和社會的情況,即生氣的運動變化規律。(1)內氣,即穴場和宅基地內在生氣的運動變化。在陰宅的內氣,就是勘察地(球)中生氣運動變化在地表的表現形態——龍脈的走向及其生氣(元素和水)的組成。(《葬書》說的「土欲細而堅,潤而不澤,裁肪切玉,備具五色,干如穴粟,濕如割肉。」)在陽宅的內氣,宅基地在部分龍脈的走向,(地中生氣的運動變化,在地表的表現形態,沒有理想的平面)無法勘察外,特別是經過人工修造的地表,只有依靠水流來測定。地層生氣(元素和水)的組成,可以進行目測或採取勘探手段來完成,此外,陽宅建成後,室內的設備、布局、以及裝修的材料,顏色……等,都屬於陽宅的內氣。(2)外氣,即穴場和宅基地外在周圍環境(自然的和社會的)的生氣。在陰宅的外氣,在古代僅僅是限於自然環境的生氣,即穴場周圍的峰砂和水流所具有生氣(元素和水)的走向。所謂「消砂納水」。其實,它仍然有社會環境生氣(元素和水)對穴場的影響,如穴場上下(前後)左右的穴場的影響。特別是今天應該倡導的公墓區。諸多墳墓聚集在一起,從理論上說它們之間相互聯繫和制約。在陽宅的外氣,表現得就更加顯著了。除陽宅的自然環境氣,採取開門窗的方位和大小以外,尤其重要的是對社會環境氣的勘察。如商店應選在商業區,住宅應擇在住宅區……等。由此觀之,無論是陰宅或陽宅的勘察,其堪察的內容是相同的,都以「乘生氣」為主旨。不妨,我們再回憶前面說的「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無論是「聚之使之不散」,或「行之使有止」的「使」,都是必需採取措施,使用外力才可能辦到。這種「措施」,就是建築。故曰:風水者,古人為「生氣聚而使不散,行而使有止」之使也。使也者,所採取之措施也。措施者,建築也。建築者風水也。我國相傳是有巢氏發明巢居的「構木為巢」,就是原始風水,也即是原始建築。當今的建築要求,絕大部分都是風水乘生氣的要求,所遺憾的,就是缺陷了贛州楊筠松風水的「坐穴定向」。推薦閱讀:
※投融資條款談判要點|從張蘭痛失俏江南說起
※一則關於個人所得稅的驚悚故事
※認識網路出版服務新規的幾個誤區
※「新碼」第一期|新媒體領域重點案例解析
※來,把我一生的故事賣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