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湖北武漢新洲黃氏宗譜

  個人收藏者:◇ 收藏者:黃 棟(長字輩)

        ◇ QQ:292728257

新洲黃氏宗譜目錄

卷首一 目次

    乾隆戊申年序一篇

    康熙丙戌年序一篇

    嘉慶丙辰年序四篇

    道光丁酉年序三篇

    同治甲戌年序六篇

    光緒乙巳年序七篇

    民國庚午年序十篇

    公元一九九二年歲次壬申序五篇

    合修並卷說一篇

    告祖文一篇

    凡例引

    凡例二十一條

    歷代修譜名目

    資助名目

卷首二 目次

    宗祠源流考一篇

    宗祠記一篇

    宗祠圖附詩八首

    宗祠契約兩紙

    宗祠祭地推字七紙

    凡例二十九條

    家規引

    宗祠規例十六條

    家規十四條

    家訓十章

    祭捐主目錄

    鄂城支祠圖

    支祠說

    支祠基原因

    新灣禁約

卷首三 目次

    歷代原傳十七篇

    雙井舊序二篇

    奏修譜牒表一篇

    祖傳詩句二十首

    歷代老世系

    九所文

    三獻文

    告祖文四篇

    行禮儀注

    五服圖

卷首四 目次

    塋田序二篇

    塋田推字一紙

    塋田契約

    塋田批字一紙

    黃安墓圖記一篇

    國墳墓圖附合同案卷

    李家山墓圖附合同案卷

    孫家山墓圖附合同案卷

    祖墳跋一篇

    宗派四十八字

    總世系

卷之一 大分時舉公支下後裔世系(居黃大灣)

卷之二 大分國佐公支下後裔世系(居黃大灣)

卷之三 大分國佐公支下後裔世系(居黃大灣;陳六嘴)

卷之四 二分裳祖支下後裔世系(居黃榨灣;陽邏)

卷之五 二分炯祖支下時貴公後裔世系(居黃榨灣;黃趙灣)

卷之六 二分炯祖支下時通公後裔世系(居黃小灣;辛家沖)

卷之七 二分炯祖支下時雨公後裔世系(居竹林灣)

卷之八 二分炯祖支下時中公後裔世系(居溝灣)

卷之九 三分衣祖支下後裔世系(居黃榨灣)

卷之十 四分寅卷二祖支下後裔世系(居新洲)

卷十一 四分卷祖支下後裔世系(居黃榨灣;普崗)

卷十二 四分袞榜二祖支下後裔世系(居黃大灣)

卷十三 五分堂依二祖支下後裔世系(居陽邏;五房灣;華容下方家嘴)

卷十四 五分倫祖支下後裔世系(居五房灣)

卷十五 五分倫祖支下後裔世系(居五房灣:徐家灣)

卷十六 五分習祖支下後裔世系(居黃榨灣)

卷十七 五分文朝文彩二祖支下後裔世系(居朝陽)

卷十八 以智以富二祖後裔世系(居三山鋪;武昌城;火連畈)

卷十九 以富祖支下後裔世系(居新灣;廖家壠;藤子樹)

卷二十 福一祖後裔世系(居倉埠袁家崗;五通口栗山頭;倉埠福臨磯)

內容照錄:

康熙(丙戌)四十五年創修宗譜序

  大矣哉族譜之立也相傳萬世垂於無窮其在先世本宗支庶親者不遺其親而疏者次及之近者不弛其近而遠者無忘焉情通先世矣其在後世子子孫孫尊者不失其尊而卑者無敢陵之長者實為其長而幼者不得先之禮達後世矣先後之情理周至大矣哉族譜之立也相傳萬世垂於無窮使後世得觀前世之盛衰因思盛者何以盛衰者何以衰則必力追其盛而大振其衰光及先世矣先世監觀後世之賢肖既樂賢者寵榮其賢而肖者寵榮其肖則必愈啟其賢而益佑其肖慶流後世矣先後之光慶咸集大矣哉族譜之立也不肖靖命途多舛身遭坎壈而足陷迍邅頭第未山而宮牆外望其不克為孝子慈孫也審矣況生辰不淑行年七歲嚴君不怙及其稍長伯仲不友以故父書未讀禮義迂 乃不揣簡陋之識襪線之技承伯叔兄弟尊祖敬宗悔子教孫之命而贔贔任此寧不自招 刺之辱哉雖然此亦先人所必有之志而未遂必為之事而未繼者也苟為之後者身叨先人嗣飲先人和食先人德而不能一繼先人志述先人事則後之子孫失其世系相延之次而不知敬其所尊亂其尊卑長幼之序而不知愛其所親後世又惡知先世盛衰之故而追之振之先世又惡得後世賢肖之嗣而啟之佑之也哉此所以受任不辭於是推本先世發源之自備紀曆代相延之盛普注本支同宗之族俾後世監此知吾族乃神明之後文昌之苗而武庫之裔也瑾跋

  五分十一世孫國靖雲齋氏薰沐敬撰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嘉慶丙辰年修譜序

  
且譜之由來尚矣而其關係甚大責任匪輕正未可淺賞目之也蓋以一人身下開百世子孫支分派別疏而難親也棋布星羅渙而難萃也欲其疏者親之渙者萃之非譜其將屬哉吾族自國靖公書立舊譜九十餘年瑾存寫本近今約束採訪編輯又經十餘年是譜之成也不亦難乎雖然成之固難而立之誠善溯本源所以尊祖先也清支派所以聯子姓也且書派書名書字辨尊卑防同諱也計妻計葬計子重人倫慎追遠也條規必立產業徐興肅家法而隆祭享也契約悉存案卷合同備載懲內奸而捍外患也是譜之所立誠善為後人者所當深念其善而不忘也惟深念其善故不畏其難斯於難成之事而為竟成之書則繼志述事之意可以對先人敦本睦族之心而無愧矣蘭生不辰糊口四方丙辰春歸年逾七十督修編序不辭勞苦而告竣受梓是先人之幸亦族屬之幸安得不欣然樂跋也哉

  五分十四世孫昌蘭雲圃氏薰沐瑾跋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道光丁酉年修譜序

  
竊思天下有特出之人而族乃傳天下有特出之族而譜乃傳故蘇氏之族以三蘇著竇氏之族以五桂彰也古今來崇隆姓字丕振家聲賴其人以傳之亦賴其譜以傳之耳吾族之譜果何昉乎溯江夏之遺風實著無雙之譽仰穎川之教澤尤擅弟一之名聲稱籍盛久為吾鄉望族焉雖前世之舊譜自有定程而後代之人丁不無增益非有以續之恐失其世系相延之次亂其尊卑長幼之序也丙申秋言及續修族人皆踴躍從事丁酉冬而譜遂告竣謂非吾族之一大快事乎余雖不才叨蒙贊助因不揣忘謬略序短篇以志不朽雲

  五分十六世孫世啟炳元氏薰沐敬撰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同治甲戌年修譜序

  
記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是祖宗之傳惟記其近而不記其遠吾族之在江西也朱履三千汪洋萬頃固所稱為巨族焉自永樂辛丑歲文三公卜居於黃安中和鄉逮六傳以琳以智以富三公不願與艾以忠同鄉同井故以琳公遷居黃岡雙柳以智公遷居三山鋪我分之祖以富公遷居江夏再傳憲亮公仍遷黃岡之火連畈此藤子樹新灣廖家壠皆火連畈之所分也今江西之世系歷歷可考但以富公為我分相傳之始祖是所謂記其近而不記其遠也自是來續修數次道尹公父子實董其事越於今又四十年矣星垣兄弟復繼先人之志督理續修以三代之人文而修三次之宗譜宜其譜之愈續而愈善也學不敏讀父書未能卒業敢以襪線之才舞文弄墨致為識者譏乎奈星垣不鄙余固陋而以兼理之責任余因心煩技癢而為之說俾後代子孫咸知別子為祖繼別為宗之遺意雲瑾跋

  以富公後裔十七世孫榮學琢玉氏沐手敬撰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光緒乙巳年修譜序

  
甲辰秋族眾集祠議修譜事予雖與議諒無職務負誰知督理有人編修有人協理有人採訪則無其人予不才本難勝任此重任但既修譜原為收族計若異域殊方概不登門而采緝之何以對先人於地下乎於是大二分之譜舉光煜叔與振楊樹德采之而五分之譜予一人獨任焉受事以來朝夕兢兢深懼不克負荷貽先人羞因展譜閱之譜中所注居四川開縣者四分國善公之後也居雲陽縣雲安廠者大分世昌公與二分世貴公之後也而二分之居河南盧氏縣者乃榮紱榮邦公之後也居陝西商南縣者乃榮綬公之後也至若萬鶉萬鵠二公之後居房縣小西關也萬鍾萬富二公之後居霍邑葉集也之數處之譜本光煜叔與振揚樹德所采之處予可不注意余所注意者乃居夔府奉節縣之士儀士仡與萬慶世傑四公之後也但奉節去楚數千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灧澦之虞太白有言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予獨何心能不畏哉然予所以無畏心者上為祖先搜子姓於僻壤下為子孫引枝葉以歸根本敬宗收族之心雖歷險蹈危先靈必默佑矣余故欣然往之果不一月而臨奉節又不一月而采緝殆盡隨由奉節而平安回祠夫豈無故而然哉蓋士仡公者乃國靖公嫡孫而士儀公又國靖公之侄孫也靖公創修宗譜原以敬宗收族為心豈忍本身後裔流落山僻草野不欲其窮本而溯源哉此往返之間所以極泰也今特據實書之使後代子孫咸知入川采譜溟漠中自有扶持耳切勿視為畏途而不採之以慰靖公願

  五分十九世孫自強品山氏敬撰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民國庚午年修譜序

  
今非共和時代乎合五大族為一體聯四百兆為同胞保種類結團體庶幾同軌同文同倫之盛矣大局且然吾族焉能有異逮念吾族黃帝之孫顓頊之裔傳至陸終封於黃子孫以邑為氏凡屬普通之氏黃者孰能別宗一氏乎余自束髮受書參稽典籍見有姓氏與我同者必筆而錄之以其與我同宗也明太祖慮大族為硬恐弱其子孫陰懷嫉姤故世之名門巨族各將本分本支另行立派後世以為常經所以吾族諸前輩謹將文三公一支提序而旁支從略焉其圖式則有經有緯其系次則不蔓不支洵為全璧實可稱百代之模範也幸諸前輩不我暇棄囑余校閱抄謄余兢兢業業不敢怠荒罔敢有絲毫忽略以貽祖宗羞方今棗梨巳在即矣剞劂巳告成矣更意後之有志者集全球之黃氏合為大同則上體共和之意下聯一本之情易同人之象曰君子以類族大辯物理具是歟誠如是不獨賞余之願抑亦賞合族之願也是以退掃閑軒繕寫呈上而鄙語之工拙在所不計耳是為序

  大分二十一世孫方癸子惠氏薰沐敬撰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公元一九九二年歲次壬申年序

  
今年正月十八,族兄方海和盛全侄召集余和松澤叔,方喜兄,幼甫,盛煥二侄以及長華孫等人在方海家中集會。共議此屆續修宗譜之盛舉,眾位認為距離前屆續修已六十三年,即使有老譜作據也難以接上,加之後代子孫蕃昌工作需要,近居者已星羅棋布遠遷者更海角天涯,斯時續修之舉實在困難,同時,余此時身體欠佳,情緒不好,而族間也無學識淵博之人能擔當此任。故此連續幾次聚會,余是應付而已。

  後來由於各地活動完畢,族人踴躍響應,加之本地各族續修的影響於三月初十日在黃家大灣族孫長金家正式成立理事會,到會諸君硬推余搞編輯,余早有此心,曾經與盛煥侄談過此事,但此時精神不好,又無能為力,實不敢肩其任,如冒昧從事,恐愧對祖宗,遺誤子孫,恥笑外人,究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再托,否則將會使宗親更疏遠,世系更混亂,長幼無序,尊卑不分,視若途人矣。思來思去不得不勉強承擔此任,余其所以敢為,主要是由於族間還有老譜作依,小灣天穩叔的全套譜保存最完善、五分天喜叔和朝陽方猛弟均不齊全,但合併起來則天衣無縫矣。於是夜以繼日地熟讀老譜,好在續修中依照老譜之格局結合國家之法規編篡,在採訪過程中,由於諸君的努力,一切都很順利,更可喜的是西分二世祖福一公之後裔,還有幾百人丁,當初由於人丁繁衍,便於祭祀,在倉埠三山鋪另立宗祠,後來由於遠遷近徙,人丁逐漸減少,我們這次續修,前去採訪 他們願意與我們合修,就由煜文叔與他的子侄烈宏、烈忠、烈楚諸位先生之努力,通過協商、在不辱沒祖宗的前提下進行合修,其派別追本溯源,由『榮』字派拼雙柳『天』字派,今後之派行按雙柳老譜所議派行往後排列,其次華容下方家嘴五分的一支人由天寶叔和方順弟帶領該支人改熊姓黃,認祖歸宗,而前屆失采者,除四川奉節采會一部分人丁外,其餘則無法採回。讓後代能人志士再次搜集,至於派行理事會認為不再添增,仍按原來四十八派行不動。

  在此次編修過程中,由於理事會主要成員之儘力輔助,壽昌侄之精心助編校對,採訪人員之不辭勞苦,督費人員之耐心說服,而今譜牒告竣,理事會諸位要余作序,余不勝只得塞則幾句,以應其請、至若編纂中之錯論難得避免還望族人諒解,後世肖子賢孫、能人志士再次續修中求其盡善盡美。

  五分二一世孫方淵敬撰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一九九二年歲次壬申年序

  蓋聞有非常之人然後才有非常之事,族叔天穩是也。他幼年躬耕農事,孝順先輩,嚴教後代,中年與戶尊共同維持戶事。他待人和氣,樂於助人,鄉鄰歌頌,尤其保存庚午年老譜一事,更值得族人敬佩,在一九五四年洪水淹沒了屋樑,他不顧全家性命,首先搶救譜卷,雖被水濕,通過精心翻曬旬余,使得譜卷無損。文革中大掃四舊,各族譜卷及其國家文物古籍多被焚燒殆盡,而他卻想辦法將譜卷收藏完好,臨終時,再三囑咐其子忠新,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將譜卷毀壞,並且在生前還與子惠兄談過修譜之事,但由於客觀因素而不能如願。此次續修全賴天穩叔精心保存譜卷之功,否則絕對不能如願先輩、啟迪後世,此乃祖宗之靈,合族之幸矣。也了卻了天穩叔生前遺願,謹書數言,以示後代。

  五分二一世孫方淵敬撰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合修並卷說

  
蓋聞世異則事異,久和而必分、革新則鼎新,久分則必合。我黃氏系名門巨族,乃神明之後,文昌之苗,武庫之裔,由於人丁繁衍,分居各地、相立宗祠、自立宗派,吾族自庚午年續修以來,迄今六十三載,此次續修在採訪倉埠時,將原西分福一祖後裔收族歸宗與他們再次合修並卷。吾族自顓頊帝封黃以來,實無二姓原本一脈流傳,在不欺祖滅倫的前提下,黃金殿『榮』字派拼雙柳『天』字派以此類推,以後均以雙柳原譜四十八派為準繩,通過理事會主要成員與煜文叔及其子侄烈宏、烈楚、烈忠商討決定,此後各地人等概不能非議,特留此言,以示後裔,是為說。

  大分二一世孫方海濟民敬書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告祖文

  
始祖肇端於神明,繼別,弘揚於陸終,族譜創修於春申,宗派相增於國靖。黃氏之巨姓而威震江夏,名門之望族而治國安邦,祖德宗功,垂光百世,文昌武盛,永耀千秋,而後裔應發揚光大,承先祖,繼世訓,應誠懇測之心,力行巨興之倡,於是糾合戶眾,磋商續修,一致表決,共討實施,建立組織為理事,議定疑難為問答,雷厲風行,猶勢如破竹,活動各地似怒放春花,各採訪人員勤勞勇敢,跋山涉水,不懼餐風露宿,崎嶇險道,何畏戴月披星,走遍暌違兩地,訪行天各一方,將上屆失采者已收族歸宗,編纂人員起早睡晚不辭勞苦,三伏暑熱謄錄編纂,九冬嚴寒,往來校對,以前人未備而後備,行先人未難而後難,同心同德,眾志成城,群力群策,克儉克勤,當機立斷,將譜告竣,既是先祖甚幸亦為後人甚幸。

  美中不足,難免遺漏,衷心誠意,還望下續承先啟後,避短揚長。

  願列祖列宗瞑目極樂,含笑九泉之安息,庇後代源遠木茂,歡欣萬載之綿長。

  敢告

  大分二一世孫方海濟民敬書

  文三公二三世孫黃棟敬摘存錄

古詩

萬載公自吟

  駿馬登程出異方,任君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如吾境,日久他鄉似我鄉;早晚莫忘親命語,晨昏勤進祖宗香;天公若肯從余願,二九遷居永世昌。

李義忠題金字老譜贈山谷詩

  派衍分寧不計年,仕宦人家譜牒傳;萬代衣冠宗祖盛,一門詩禮子孫賢;脈如泉水遙通海,派似銀河遠接天;最愛畫堂蘭玉秀,題詩掃破五雲箋。

徐忠題金字老譜贈山谷詩

  世居雙井卧煙霞,歷代官資美莫加;爵職旌門原孝感,御書盈閣當生涯;衣冠濟濟皆稽古,兒侄熙熙盡克家;我忝轉輸巡案暇,因留詩句寄榮華

鑑公自吟

  世際昇平天象熙,賢才端不負男兒;烏紗貴客朝中有,素行文儒世上稀;孝感上天生瑞草,德垂內館產靈芝;嚴慈若棄東流水,豈得聲名到鳳池。

山谷公挨人石

  你是挨人石,我是黃庭堅;我去為官後,移你過那邊。

裳公題詩

  風雷作夜破枯株,借問天宮有意無;莫是卧龍蹤跡困,放開頭角入雲霄。

仲卿先生詠宗祠詩一首

  恆河寺側建祠堂,特為千秋立紀綱;忠懇家風宜祖憲,孝思世澤必宗香;煌煌在上分昭穆,肅肅其中盡禴嘗;靈爽先人多默佑,子孫萬代熾而昌。

七絕一首

  祠堂高建大江東,文案遙瞻白滸峰;山水鍾靈垂萌遠,千秋爼豆永無窮。

玉山先生泳宗祠詩二首

  其一

  巍巍祖廟立江旁,香火永棲忠孝堂;漢水東流情不斷,夕陽西下赴偏長;行觀漁父尋灘急,坐看佳孫設饌忙;寄語先人體點頷,九泉含笑也無妨。

  其二

  祠圖草草筆難窮,古柳涼飄弄袖風;時聚神鴉時忽散,自西漢水自歸東;對江山色濃如染,繞郭湖光淡若空;似此錦城誰不羨,令人常在夢魂中。

七絕詩四首

  其一

  恆河寺院作西鄰,白滸文峰隔水生;形勢宛然天造就,歷來蔚起有才人。

  其二

  祠宇莪莪向大江,隔江文案最開張;無窮山色垂千古,秀聚靈鍾百世昌。

  其三

  大江東去水長流,文墨溯源足與×;洗盡襟懷留厚澤,聰明定許昔賢儔。

  其四

  近觀綠水遠青山,山水迥環趣萬般;如此千秋為保障,聲香應有紫雲頒。

祭祖祝詞

  始祖發籍在鄱陽,明登進士顯朝郎;奉檄來楚岐亭疆,職任戌府善政楊;下車二載遽臨喪,畢世功勛赴汪洋;二世祖考費彷徨,卜厝安邑中和鄉;置業落籍並雕牆,開創庄村意氣昂;三世祖考列膠庠, 四世五世由舊章;守茲故土繼書囊,詩書門第匪尋常;六世琳公志四方,別離安邑到黃岡;因在雙柳駐行藏,百計營謀圓張皇;興珂二公開大荒,創業興家慶孔藏;八世列祖大發詳,分居數處頗敦龐;從此宗支漸蕃昌,或耕或讀均高強;追憶先人受磨殃,貽謀燕翼顯家邦;圖報宗功奠酒漿,用修祠宇萃英光;祖牌羅列序次詳,坐鎮香龕保泰康;茲當歲晚奉蒸嘗,文子文孫聚滿堂;升降跪拜共趨蹌,獻餚獻饌表衷腸;誦德歌功祝宗枋,永錫爾類荷流芳;英靈不昧慧眼望,俾昌俾熾瓞綿長。

祠堂流源考

  求木之茂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族之蕃昌且大者必修其祖廟根不固而求木之茂源不深而望流之遠祖廟不修而思族之蕃昌且大亘古以來未之有也吾族先代明公屢致憶焉遷黃以來卜宅安邑蔡祠會居五世矣逮六世以琳公復徙岡邑雙柳擇居於恆河寺後之榨灣數傳而後宗支蕃衍因欲蔓延擴大以為深遠計於是文章公之後悉分居大灣而文章公之五世孫士鵠公又由大灣分居陳六嘴其分居小灣溝灣竹林灣黃趙灣魏家嘴新家沖者文錦公之後也分居普崗新洲者文奎公之後也至若文整公之後又分居五房灣徐家灣鵝公頸文昌閣竹子嘴也文朝文彩二公之後悉遷居武邑朝陽庵黃家灣也瓜綿瓞衍棋布星羅而其零星散處遠徙別省別郡者筆更難以盡述總之皆由榨灣所發籍耳顧枝之茂者必由根固流之遠者必由源深使不加力以浚之著意以培之縱有枝葉安望其暢茂條達發榮滋長而叢生乎縱有支流安望其浩瀚洶湧奔騰砰湃而不竭乎族先鑒此因起修祠之念焉乃風聲一出合族響應當其卜雲其吉之時適恆河寺首領願以文武祠前基地售於我族建祠我族購之因造上下二殿時蓋雍正年間也自建祠後八 門者有日盛公正英公鍾公炳公玉龍公登鄉榜者亦有金鳳公科名累世久號吾鄉望族故乾隆戊申歲邑候王正常以公役館於我祠與金鳳公往來談論訂莫逆交因贈譜序一篇然則祖廟之有關於盛衰也豈淺鮮哉但祠基雖勝既在文武廟前似嫌欺聖縱聖人大量包涵絕不以此見責而無從著手幸嘉慶四年恆河寺僧松青眼同社內明公將東邊墊內隙地換於我族遷建祠宇與廟品列三向此誠祠廟兩安鴻圓鞏圖之兆矣況此基遺言為蓮蓬地吾族祖祠已居蓮蓬之半其地脈由淞湖蜿蜒綿亘而來氣勢磅礴至石牛徒然停聚聳立湖中祠基之氣脈乃石牛之所分發而結也兼之後有榨灣為擁護前有白滸為屏藩左有張灣為輔翼右有廟寺為芳鄰而其長堤之保障長江之玉帶更此基之餘事也睹斯基也孰不顧而樂之低徊留之不忍去雲故遷建之後雖無大富大貴而芹采泮……

世系源流01世 文三公,字在茲,號敬齋,原籍江西饒州府鄱陽縣常樂鄉瓦屑霸廟山社,明永樂辛卯舉人,壬辰登進士第,辛丑官

        楚黃岐戌府有惠政,民憶思之,授文林郎,妣殷氏,誥封恭人,卒合葬黃安中和鄉龍王社艾氏西灣后土名

        國墳丑山未向,有碑壙墳四界,東以山腳塘堘為界,西以山腳為界,南以艾氏西灣屋後滴水為界,北以坐

        山分水為界。生子一:元興。02世 元興公,文三之子,字從夏,貢生,妣韓氏,在黃安中和鄉蔡祠會置業落籍,豎立黃興祖柱名村名細李家田,卒合

        葬黃安中和鄉艾氏西灣後國墳始祖右,丑山未向,有碑,生子二:思明、思禮。

3世 思明公,元興長子,字九初,庠生,妣楊氏,卒合葬黃安中和鄉艾氏西灣後國墳始祖左,丑山未向,有碑,生子

        二:伯龍、伯虎。

    思禮公,元興次子,字中秩,妣松氏,卒合葬黃安國墳思明公左,丑山未向,有碑。

第4世 伯龍公,思明長子,字雲從,業儒,卒葬黃安中和鄉孫家山上層,癸山丁向,有碑。妣夏氏;繼汪氏,合葬雙柳地

        張周灣東,未山丑向,有碑 此墳基由西至東九丈五尺,由南至北十丈,東抵周姓墳基,南抵張姓隙地,

        西抵張、周二姓出頭,北抵張、周二姓隙地, 生子一:本庚。

    伯虎公,思明次子,字風從,成化辛丑科武舉,聯登進士第,妣姚氏,生子三。徙居武昌府大冶縣,因人丁浩繁未

        及合敘。

第5世 本庚公,伯龍之子,字永立,業儒,妣劉氏,卒合葬黃安縣中和鄉孫家山下層,癸山丁向,有碑,子三:以琳、以

        智、以富;女一贅艾。

第6世 以琳公,本庚長子,字成玉,業儒,由黃安蔡祠會細李家田遷居岡邑雙柳地,卒葬黃安中和鄉李家山 癸山丁向,

        有碑,妣張氏;續周氏,合葬黃榨灣西伯墳左,癸山丁向,妣張氏,生子一:興;妣周氏,生子二:寶、

        珂。

    以富公,本庚次子,妣梅氏,生子二:隆、盛。

    以富公,本庚三子,妣陳氏,生子一:亮。

    以忠公,本庚贅子,妣黃氏,生子五,卒合葬孫家山下層,五世本庚公男祥最後女祥,獨先,因贅為嗣,及以琳公

        成立天純篤待,以忠公友愛之至,即以郎舅為兄弟,家產孥仆俱與均分,忠公遂德附葬於孫家山伯龍公下

        焉,琳公遷居雙柳,路隔百里;遂將孫家山附艾姓看守,公禁公畜十一世國靖公編輯宗譜;體先人之友

        愛,因合譜共派至今,兩姓人丁浩繁,續編故不及焉。

第7世 興 公,以琳長子,字必昌,妣韓李氏,卒合葬二聖廟西南首土名大墳,癸山丁向,清光緒甲午年仲冬月豎立紗帽

        碑墳基四界,自東至西四十步,自南至北八十步,東抵殷姓墳,南抵驛路,西抵殷姓墳,又抵本姓花地,

         北抵本姓花地,生子四:文章、文錦、文祥、文奎。

    寶 公,以琳次子,字懷璧,妣李氏,卒合葬伯墳,張妣左,癸山丁向,無傳。

    珂 公,以琳三子,字嗚儒,妣周氏,繼林氏,卒合葬伯墳,癸山丁向 有碑。林妣生子五:文整、文朝、文彩、

        文立、文憲。

第8世 文章公,興公長子,妣王氏,卒合葬黃榨灣西伯墳,癸山丁向,有碑,公居錦公、祥公、奎公、整公、朝公、彩

        公、立公、憲公之長子 故稱墳為伯墳,系大分分支之祖,生子一:鎰。

    文錦公,興公次子,妣陳氏,卒合葬老墳癸山丁向,有碑,系二分分支之祖,生子三:裳、炯、衣。

    文祥公,興公三子,妣周氏,卒合葬伯墳,系三分之祖,無傳。

    文奎公,興公四子,字貴元,妣潘氏;續妣方氏,公興方妣由崇禎壬申年遷居北新洲白溪畈黃家墩,公與潘妣合葬

        黃安李家山癸山丁向有碑,方妣葬白溪畈斯茅園,子山午向,系四分分支之祖,潘妣生子四:寅、卷、

        袞、榜。

    文整公,珂公長子,卒葬葫蘆墩 癸山丁向,妣陳氏葬伯墳 系五分分支之祖。因公有弟兄五人,統稱為五分,未

        以朝公、彩公、立公、憲公為六分、七分、八分、九分也,有序著首卷,生子四:堂、依、倫、習。

    文朝公,珂公次子,妣姚氏,卒合葬葫蘆墩 癸山丁向有碑,生子二:道、任。

    文彩公,珂公三子,妣張氏,卒合葬葫蘆墩,生子二:儒、仕。

    文立公,珂公四子,妣周氏,卒葬未祥。【止】

    文憲公,珂公五子,妣葉氏,卒合葬葉家門首劉家墳。【止】

第9世 鎰 公,文章之子,妣葉氏,由黃榨灣分居黃大灣,卒合葬榨灣西伯墳章公右,癸山丁向,與章公共碑;生子一:

        時舉。

    裳 公,文錦長子,字見池,卒葬老墳,妣王氏,葬伯墳,生子四:時聖、時賢、時儒、時顯。

    炯 公,文錦次子,字近池,卒葬黃安李家山,癸山丁向,有碑,妣徐氏,葬老墳,有碑,生子六:時貴、時通、

        時雨、時用、時譽、時中。

    衣 公,文錦三子,字蓮塘,妣葉氏,卒合葬老墳,生子二:時化、時佐,女二。

    寅 公,文奎長子,妣魏氏,卒合葬韓家園,生子三:時選、時會、時彥。

    卷 公,文奎次子,字金春貢生,妣周氏,續朱氏,卒合葬白溪畈芭茅墳,庚山甲向。周妣生子二:時峭、時素;

        朱妣生子四:時朝、時廷、時忠、時成。

    袞 公,文奎三子,字金冬,妣潘氏,卒合葬伯墳,生子二:時科、時來。

    榜 公,文奎四子,字南湖,妣藍氏,卒合葬二聖廟西南首大墳,癸山丁向,有碑。生子一:時習。

    堂 公,文整長子,妣殷氏,卒合葬葫蘆墩文整公右,癸山丁向,生子三:時陽、時光、時敏。

    依 公,文整次子,卒葬葫蘆墩,妣張氏,葬門首,生子二:時亨、時聘。

    倫 公,文整三子,字少周,卒葬黃安中和鄉李家山,癸山丁向,有碑,妣張氏。葬郭家基,生子五:時龍、時

        鳳、時重、時宜、時華。

    習 公,文整四子,妣王氏,卒合葬伯墳,生子六:時榮、時新、時惠、時起、時景、時儀;女一。

    道 公,文朝長子,字繼池,妣童氏,卒合葬黃陂嶺張家山,有碑,生子三:時祿、時爵、時佐。

    任 公,文朝次子,字少池,妣楊氏,卒合葬伯墳周妣左,生子二:時宗、時立。

    儒 公,文彩長子,字見池,妣葉氏,卒合葬雷山口,生子一:時文。

    仕 公,文彩次子,字望池,妣葉氏,弟兄由黃岡縣雙柳地五房灣,徙居江夏縣東封葉宅,復遷武昌縣姜庄近名朝

        陽菴黃家灣,卒合葬雷山口,生子二:時翥、時禎。

10世 時舉公,鎰公之子,字肖鴻,妣袁氏,卒合葬二聖廟西南首大墳,興公左癸山丁向,光緒甲午年仲冬月豎立紗帽

        碑,生子七:國泰、國聘、國輔、國寧、國尊、國佐、國定。【後附序略】

    時聖公,裳公長子,妣葉氏,卒合葬伯墳,生子一:國舜。

    時賢公,裳公次子,妣葉氏,合葬伯墳,無傳。

    時儒公,裳公三子,妣陳氏,卒葬伯墳。

    時顯公,裳公四子,卒葬汪家榨林,妣張氏,卒葬伯墳;繼妣邱氏附葬公右。張妣生子一:國曾;女一。 邱妣生

        子一:國思;女一。

    時貴公,炯公長子,字相宇,卒葬黃安李家山炯祖右,癸山丁向,有碑,妣張氏,葬老墳徐妣側,有碑,生子六:

        國禹、國武、國孟、國顏、國程、國孔。

    時通公,炯公次子,字濟宇,妣匡氏,卒合葬老墳,癸山丁向,生子三:國欽、國俊、國慎;女二。

    時雨公,炯公三子,字安宇,卒葬潘家園,癸山丁向,妣楊氏,卒葬老墳,生子四:國元、國愷、國充、國宣;女

        二。

    時用公,炯公四子,字自選,妣張氏,卒合葬伯墳,生子一:國大。

    時譽公,炯公五子,字和宇,葬屋後,妣袁氏,葬周家墳,生子三:國琦、國正、國祥。

    時中公,炯公六子,字凝一,妣楊氏,卒合葬老墳林徐妣右,生子五:國琳、國珍、國瑜、國瑾、國璉;女一。

    時化公,衣公長子,字育宇,葬本灣前,妣朱氏,葬周家墳,續傅氏,葬廟後,生子四:國守、國定、國立、國

        采。

    時佐公,衣公次子,字巨卿,妣張氏,卒合葬大塘地,生子五:國聖、國賢、國儒、國詩、國風;女二。

    時選公,寅公長子,字少溪,妣魏氏,卒合葬父墳側,生子三:國經、國維、國寶。

    時會公,寅公次子,字繼溪,妣韓氏,卒合葬韓家園,生子五:國南、國樹、國清、國盛、國用。

    時彥公,寅公三子,字小溪,妣魏氏,卒合葬韓家園,生子一:國善。

    時峭公,卷公長子,字峭峰,妣陳氏,卒合葬父墳側,生子一:國舜。

    時素公,卷公次子,字素峰,卒葬白溪畈。

    時朝公,卷公三子,字朝忠 號海臣,卒葬月明壇東夏家嘴山上第一層南向,有碑。妣戢氏,葬白溪畈斯茅園子山

        午向,生子一:國文。

    時廷公,卷公四子,字延忠 號欽臣,妣李氏,卒合葬夏家嘴山上南向,有碑,生子一:國喻。

    時忠公,卷公五子,字國忠 號輔臣,妣胡氏 ,卒合葬夏家嘴山上第一層南向,有碑。生子一:國緒。

    時成公,卷公六子,字成忠,妣胡氏,卒合葬夏家嘴山上第一層南向,有碑。生子一:國然。朝公存有花地八升,

        坐落新洲黃家圍;延公忠公成公存有花地二斗四升,坐落普崗李家沖塘上墈以作北新洲普崗後裔祭費限定

        每年祭期,普崗二月十五,北新洲八月十五,後裔不得異說有誤,延公與忠公成公乙亥年由北新洲徙居中

        和鄉毛集東會龍社黃家灣。

    時科公,袞公長子,字全衢,卒葬屋後絹地,妣袁氏,葬長璞地,生子二:國珠、國玉;女二。

    時來公,袞公次子,字繼衢,卒葬矮林鋪,妣胡氏葬伯墳,生子一:國仕;女一。

    時習公,榜公之子,字少南,妣張氏,卒合葬王家園,生子四:國表、國儀、國發、國才;女一。

    時陽公,堂公長子,妣周氏,卒合葬伯墳癸山丁向,生子一:國琮;女一。

    時光公,堂公次子,妣熊氏,卒合葬伯墳,生子二:國裴、國聖;女一。

    時敏公,堂公三子,妣趙氏,避難武昌縣,失葬。

    時亨公,依公長子,字耀宇,妣葉氏,卒合葬葫蘆墩文整祖左,生子一:國泰;女一。

    時聘公,依公次子,字立宇,妣左氏,繼李氏,卒合葬門首張家墳,左妣生子三:國正、國臣、國安;女二。

    時龍公,倫公長子,字興宇,妣董氏,繼王氏,卒合葬郭家基,董妣生子二:國順、國治;女三。

    時鳳公,倫公次子,字化宇,妣宋氏,卒合葬郭家基,生子三:國宰、國平、國隆;女二。

    時重公,倫公三子,字文宇,妣邵氏,卒合葬郭家基,生子四:國英、國華、國興、國靖;女四。

    時宜公,倫公四子,字彬宇,卒葬郭家基,妣葉氏,葬門首張家墳,生子一:國師;女三。

    時華公,倫公五子,字復初,卒葬郭家基,妣傅氏,葬黃安李家山,有碑,生子二:國貴、國任;女二。

    時榮公,習公長子,妣劉氏,卒合葬周家墳,癸山丁向,生子二:國寧、國實。

    時新公,習公次子,妣陶氏,續妣商氏,繼妣何氏,卒合葬堤口,何妣生子一:國耀。

    時惠公,習公三子,妣郭氏,卒合葬台埠頭。

    時起公,習公四子,字泰宇,妣葉氏,續妣董氏,卒合葬周家墳,葉妣生子二:國理、國平;董妣生子一:國用,

        女一。

    時景公,習公五子,字愛楚,妣馬氏卒合葬蔣家崗 癸山丁向。【止】

    時儀公,習公六子,妣胡氏,徙居武昌縣,明末遇難。【止】

    時祿公,道公長子,字中宇,妣鄭氏,卒合葬道公側。【止】

    時爵公,道公次子,字君寵,妣董氏卒合葬道公側,生子三:國宣、國泰、國安。

    時佐公,道公三子,妣李氏,卒合葬道公側。【止】

    時宗公,任公長子,字漢宇,妣李氏卒合葬周家墳,生子二:國豪、國允。

    時立公,任公次子,字明宇,妣周氏,生子一:國傑。

    時文公,儒公之子,妣孫氏,卒合葬儒公側,生子一:國俊。

    時翥公,仕公長子,妣胡氏,卒合葬仕公側,生子二:國徵、國祥,女一。

    時禎公,仕公次子,生子三:國庚、國西、國獻。

11世 國寧公,時榮長子,字寧禎,妣林氏,卒合葬周家墳,生子二:之奇、之泮。

    國實公,時榮次子,字維忍,妣周氏,卒合葬周家墳,生子四:之孫、之亨、之緝、之繹。

    國耀公,時新之子,字輝先,妣金氏,卒合葬蔡家墳。

    國理公,時起長子,字維吉,妣顏氏,卒合葬伯墳前一層,國用公右,癸山丁向,有碑,生子四:之翰、之屏、之

        誥、之怡。

    國平公,時起次子,字仲吉,妣董氏,葬處俱未祥,生子二:之憲、之則。

    國用公,時起三子,字相卿,妣董氏,卒合葬伯墳,癸山丁向,有碑。生子四:之乾、之紀、之諭、之烈。

12世 之奇公,國寧長子,字次功,妣王氏,卒合葬葛木山,生子一:士亨;女三。

    之泮公,葬處未詳,無傳。

    之孫公,葬處未詳,無傳。

    之亨公,葬處未詳,無傳。

    之緝公,葬處未詳,無傳。

    之繹公,葬處未詳,無傳。

    之翰公,國理長子,字候遠,妣葉氏。繼張氏,卒合葬伯墳西。生子四:士怵、士恆、士寧、士忭。

    之屏公,國理次子,字遠功,妣林氏。繼孫氏,卒合葬素地,林妣生子一:士立;孫妣生子二:士宙、士寬。

    之誥公,國理三子,字周書,妣王氏。卒合葬素地,子山午向,有碑,生子四:士容、士官、士宗、士委。

    之怡公,國理四子,字燕後,妣楊氏,卒合葬素地,子山午向,有碑,生子一:士吉

    之憲公,國平長子,字世典,卒葬開縣,妣劉氏,葬賀龍橋,生子一:士武;女一。

    之則公,國平次子,字延次,卒葬開縣潘家營,妣陳氏,葬宅前東邊二冢。生子四:士度、士進、士理、士爵。

    之乾公,國用長子,字健陽,妣劉氏,繼童氏,卒合葬殷宅東第二層,癸山丁向,有碑。生子二:士安、士正。

    之紀公,國用次子,字世倫,妣李氏,卒合葬殷家屋基東首上層,癸山丁向,有碑。生子二:士誠、士宏。

    之諭公,國用三子,字煥能,卒葬殷宅東首,有碑,妣何氏,葬邱家地東首西南向,有碑,生子三:士雅、士榮、

        士易。

    之烈公,用公四子,字大成,妣陶氏,卒合葬伯墳前,生子二:士綱、士高。

13世 士亨公,之奇之子,生子四:昌忠、昌有、昌可、昌鈴。

    士怵公,之翰長子。

    士恆公,之翰次子,生子三:昌魁、昌元、昌進;女二。

    士寧公,之翰三子,生子二:昌德、昌齡;女一。

    士忭公,之翰四子。

    士立公,之屏長子,生子二:昌頂、昌准。

    士宙公,之屏次子,生子二:昌祿、昌勛;女二。

    士寬公,之屏三子,葬四川。

    士容公,之誥長子,生子一:昌柱。

    士官公,之誥次子,生子三:昌烈、昌社(繼士委為嗣)、昌聖;女一。

    士宗公,之誥三子,生子三:昌謨、昌猷、昌厚;女二。

    士委公,之誥四子,立士官次子昌社為嗣。

    士吉公,之怡之子,生子二:昌春、昌泰。

    士武公,之憲之子,生子一:昌義。

    士度公,之則長子,徙居開縣樊家岩,生子一:昌琮。

    士進公,之則次子,徙居四川毛子頭長岑崗;生子一:昌元。

    士理公,之則三子,遷居四川,生子一:昌德。

    士爵公,之則四子,生子二:昌明、昌文。

    士安公,之乾長子,無傳。

    士正公,之乾次子,無傳。

    士誠公,之紀長子,生子一:昌泥。

    士宏公,之紀次子,生子一:昌恆。

    士雅公,之諭長子,無傳。

    士榮公,之諭次子,無傳。

    士易公,之諭三子,無傳。

    士綱公,之烈長子,字宏義,徙居四川。

    士高公,之烈次子,卒葬陝西商州黃人溝,生子二:昌棟、昌楨。

14世 昌魁公,士恆長子,生子二:萬緒 萬統(次子繼昌元為嗣)。

    昌德公,士寧長子,字升文,妣萬氏,卒合葬邱家地,生子二:萬紀、萬龍(次子繼昌祿為嗣)。

15世 萬緒公,昌魁長子,生子三:世英、世瑞、世理。

    萬統公,昌元嗣子,生子三:世顯、世楊、世亮。

    萬紀公,昌德長子,字有剛,妣張氏,卒合葬大塘地西北向生子二:世祚、世祥;女一。

16世 世祚公,萬紀長子,字希錫,妣王氏,卒合葬邱家地南向,撫榮樂為嗣。

    世祥公,萬紀次子,字懷遠,立大分世楊次子榮懽為嗣。

17世 榮樂公,世祚撫子,出外無蹤,立榮懽三子光第為嗣。

    榮懽公,世祥立子,【後附序一篇】生子三:光象、光田(次子繼大分榮芝)、光第(三子繼榮樂為嗣)。

18世 光象公,榮懽長子,字意盛,號獻忠,道光丙午八月十一申時生,妣葉氏,生子二:自灝、自行;長子繼大分光田

        為嗣【後附序】    

19世 自行公,光象之子,字永勝,號禮門,又號學彬,光緒丙子九月初八寅時生。妣雷氏【有序附後】,生子三:天

        若、天精、天鵬;女一。

20世 天 精,自行次子,生子三:方秀、方雅、方壽;女二。

21世 方 秀,天精長子,字宗決,立二弟長子盛新、三弟長子盛志為嗣。

    方 雅,天精次子,字宗享,娶詹氏,生子二:長盛新(繼長兄方秀為嗣)、次盛利;女一。

    方 壽,天精三子,字宗壽,娶李氏,生子二:長盛志(繼長兄方秀為嗣)、次盛毅;女一。

22世 盛 新,方秀嗣子,娶袁氏,生子一:長棟;女一。

    盛 志,方秀嗣子,娶徐氏。

    盛 利,方雅次子,字勝利。

    盛 毅,方壽次子。

23世 長 棟,盛新之子,戊辰九月十九丑時生。

文三公以上世系01世 鑑 公,昭公長子,字松齡,號繡球,派名小耋,登進士第,官至端明殿大學士,解組歸田後因子滿為江州湓浦

        令,愛讓溪山水之秀,遂卜於水陸坡,卒葬大墳林,妣徐氏,卒葬馬鞍山,生子二:滿、清。

    釴 公,昭公次子。02世 滿 公,鑑公長子,任江州湓浦令,奉父卜居水陸坡,妣王氏,合葬大墳林亥山巳向生子二:文瑞、文斌。

    清 公,鑑公次子。

3世 文瑞公,滿公長子,葬大墳林,妣楊氏,葬沈家林,生子一:祥珍。

    文斌公,滿公次子。

第4世 祥珍公,文瑞之子,詔入翰林院,葬中箱戌山辰向,妣鄢氏,葬天泉邊,生子一:博覽。

第5世 博覽公,祥珍之子,郡庠生 葬板林塘,妣宋氏,葬夫側,生子二:實萬、元萬。

第6世 實萬公,博覽長子,妣張氏,生子一:褐二。

    元萬公,博覽次子。

第7世 褐二公,實萬之子,葬石人嶺背金雞沖丑山未向,妣余氏,葬黃師林,亥山巳向。生子一:祿二。

第8世 祿二公,褐二之子,葬附父宅,妣陳氏,葬南塘栗坑寅山申向,生子三:旻三、旻四、旻六。

第9世 旻三公,祿二長子。

    旻四公,祿二次子,字文聖,在洪一二甲玄魯直戶,妣陳氏,合葬黃師林亥山巳向,生子一:彥誠。

    旻六公,祿二三子。

10世 彥誠公,旻四之子,字茂一,葬桐岡崗嶺,妣張氏,葬黃宿林亥山巳向。生子二:宗舟、宗興。

11世 宗舟公,彥誠長子,妣談氏,合葬黃宿林亥山巳向,生子二:季瑞、季倫。

    宗興公,彥誠次子,字勝一,遷上六府郭家山,妣伍氏,葬南灣腦背石梯嶺西北向。生子五:誦、銓、嵩、祜、

        佑;續妣錢氏。

12世 季瑞公,宗舟長子。

    季倫公,宗舟次子。

    誦 公,宗興長子,號誌道,生卒未詳,妣劉氏,生卒未詳,生子一:理。

    銓 公,宗興次子,號智兵,生卒未詳,妣鍾氏,生卒未詳,生子二:×、全。

    嵩 公,宗興三子,號華美,生卒未詳,妣曹氏,生卒未詳,生子一:托。

    祜 公,宗興四子,字君行,生卒未詳,妣蕭氏,生卒未詳,生子三:平、愷、玟。

    佑 公,宗興五子,字君佐,生卒未詳,妣余氏,生卒失考,生子一:錡。

13世 理 公,誦公之子,字雅伏,生卒未詳,妣陳氏,生卒未詳,生子一:一進。

    × 公,銓公長子,字元洪,生卒未詳,妣賀氏,生卒未祥,生子二:珍、雲。

    全 公,銓公次子,字慶寧,生卒未詳,妣胡氏,生卒未詳。

    托 公,嵩公之子,字奇加,生卒未詳,妣胡氏,生卒未詳,生子二:宸舉、晉。

    平 公,祜公長子,字容之,生卒未詳,妣程氏,生卒未詳。

    愷 公,祜公次子,字廣福,生卒未詳,生子二:澄、洪。

    玟 公,祜公三子,生卒失考,妣袁氏,生卒失考,生子一:會。

    錡 公,佑公之子,字智德,生卒失考,妣張氏,生卒失考。

14世 一進公,理公之子,生卒未祥,妣李氏,生卒未詳,生子遷居麻城潘塘。

    珍 公,×公長子,字衡甫,生卒未詳,妣宋氏,生卒未詳,遷居大崎山。

    雲 公,×公次子,字子元,生卒未詳,妣袁氏。

    宸舉公,托公長子,字公望,隱居不仕,自稱大痴道人。

    晉 公,托公次子,字晉卿,中延佑二年進士,授兩浙轉運使,卒於綉湖之私第,妣萬氏,生卒未祥,生子一:

        淮。 

    澄 公,愷公長子,字仕清,生卒未祥,妣荀氏,生卒未祥,續妣孫氏,遷居黃安縣河口。

    洪 公,愷公次子,字仕元,生卒未祥。

    會 公,玟公之子,遷居廣平。

15世 淮 公,晉公之子,官諱同源,字德隆,號磐谷先生,生子三:威、嚴、烈。

16世 威 公,淮公長子,字萬六。

    嚴 公,淮公次子,字萬四,生子三:文一、文二、文三。

    烈 公,淮公三子,字萬二。

17世 文一公,嚴公長子,字淑昌,田用貢生。

    文二公,嚴公次子,貢生,字繼昌,號清二。

    文三公,嚴公三子,字在茲,號敬齋,登進士第,妣殷氏,此中分來楚始祖,新洲雙柳黃氏始遷祖。

……

22世 德明公,文一六世孫,字道徵,庠生,卒葬黃岡縣中和鄉火連畈憲亮公側。

……

24世 勝一公,文二八世孫,登進士第,為御史,妣蕭氏,卒合葬園風上八里廟,此東分來楚之始祖。

鑑公以上世系01世 歇 公,相楚封為春申君,尊賢重士,食客數千,妣羊氏;續妣戎氏,生子二:敖、放。02世 敖 公,歇公長子,為平江太守,妣韓氏,生子一:疵。

    放 公,歇公次子,隨父死難,葬黃州。

3世 疵 公,敖公之子,為秦博士,妣孟氏,生子一:極忠。

第4世 極忠公,疵公之子,漢封鎮國將軍,卒為神。妣孟氏,生子一:榮盛。

第5世 榮盛公,極忠之子,以父功賜爵康慶侯,妣田氏,生子四:明、鍾、直、俊。

第6氏 明 公,榮盛長子,妣田氏,生子一:遂。

    鍾 公,榮盛次子。

    直 公,榮盛三子。

    俊 公,榮盛四子。

第7世 遂 公,明公之子,妣戴氏,生子三:敏、高、德。

第8世 敏 公,遂公長子,妣歐陽氏,生子三:調、誦、誠。

    高 公,遂公次子。

    德 公,遂公三子。

第9世 調 公,敏公長子,妣向氏 生子一 霸。

    誦 公,敏公次子。

    誠 公,敏公三子。

10世 霸 公,調公之子,字次公,妣劉氏,續妣陳氏,生子二:賞、輔。

11世 賞 公,霸公長子,賜爵封恩侯,妣周氏,生子三:衷、敞、元。

    輔 公,霸公次子。

12世 衷 公,賞公長子,仕至丞相,妣張氏,生子一:顯。

    敞 公,賞公次子。

    元 公,賞公三子。

13世 顯 公,衷公之子,仕至中郎將與李守死難,妣鄢氏,生子二:當、富。

14世 當 公,顯公長子,漢光武封為護國將軍,妣司馬氏,生子一:訪。

    富 公,顯公次子,官至行軍祭酒。

15世 訪 公,當公之子,封關內侯,妣劉氏,生子二:儻、修。

16世 儻 公,訪公長子,仕至會稽太守,妣曹氏,生子一:兢。

    修 公,訪公次子。

17世 兢 公,訪工之子,以父澤補會稽太守,妣張氏,生子三:況、昌、錯。

18世 況 公,兢公長子,升授房州太守,妣張氏,生子四:香、平、宏、始。

    昌 公,兢公次子。

    錯 公,兢公三子。

19世 香 公,況公長子,字文強,詔為吏部尚書,性至孝人文苑傳,妣李氏,生子一:瓊。

    平 公,況公次子。

    宏 公,況公三子,為魏郡太守,妣陳氏,生子三:徵、憲、浮。

    始 公,況公四子,官侍中,妣項氏,生子一:冕。

20世 瓊 公,香公之子,字世英,升五侯復升忠侯,為魏郡太守,妣陳氏,生子一:萬。

    徵 公,宏公長子,妣沈氏,生子一:伯仁。

    憲 公,宏公次子,字叔度,妣余氏,生子一:純。

    浮 公,宏公三子,字季春,為東漢相,妣張氏,生子二:猷、蓋。

    冤 公,始公之子,字凝旒,妣李氏,生子一:尚。

21世 萬 公,瓊公之子,官侍中,妣姜氏,生子一:琬。

    伯仁公,徵公之子,妣吳氏,生子一:忠。

    純 公,憲公之子。

    猷 公,浮公長子,妣熊氏。

    蓋 公,浮公次子,字公覆,封將軍,妣鄢氏。

    尚 公,冤公之子,仕至司徒,為河南始祖,妣邱氏,生子二:勝、醇。

22世 琬 公,萬公之子,字子琰,為五官中郎 封祁鄉候,妣孟氏,生子三:張、衍、華。

    忠 公,仁公之子,字漢升,為漢五虎將軍。

    勝 公,尚公長子,妣車氏,生子二:清盛、淮盛。

    醇 公,尚公次子,為魏郡將,妣齊氏生子一:江盛。

23世 張 公,琬公長子。

    衍 公,琬公次子,為酒泉太守。

    華 公,琬公三子。

    清盛公,勝公長子,字澄川,官潮州太守,妣顏氏,生子一:鼎。

    淮盛公,勝公次子,字濟川。

    江盛公,醇公之子。

24世 鼎 公,清盛之子,遷居崇德,官至司徒,妣庄氏,生子一:錫。

    公禧公,江盛之子。

25世 錫 公,鼎公之子,妣方氏,生子一:汶。

    士龍公,公禧之子,生子一:琚。

26世 汶 公,錫公之子,妣吳氏,生子二:疇、毗。

27世 疇 公,汶公長子,妣余氏,生子三:子成、延范、煉。

    毗 公,汶公次子,妣曾氏,生子三:峻、匡鎰、省居。

28世 子成公,疇公長子。

    延范公,疇公次子。

    煉 公,疇公三子。

    峻 公,毗公長子,派名省諭,字寶仁,官御使,生子一:表。

    匡鎰公,毗公次子,派名省和,字義寶,任秀州節度使。居崇德,妣周氏,生子一:塋。

    省居公,毗公三子,字寶信,任左僕射,生子一:賈。

29世 表 公,峻公之子,字宗遠,為撫州兵馬節度使。

    塋 公,鎰公之子,以父澤奏補安撫使,由崇德徙居金華,妣譚氏,生子二:洪、浩。

    賈 公,居公之子,生子一:實。

30世 洪 公,塋公長子,以祖澤奏補丞議郎,妣周氏,生子三:珍、瑕、瑤。

    浩 公,塋公次子,以祖澤奏補丞直郎,妣孔氏,生子五:琛、?、琬、璞、珌。

    實 公,賈公之子,生子一:任。

31世 珍 公,洪公長子。

    瑕 公,洪公次子。

    瑤 公,洪公三子。

    琛 公,浩公長子。

     公,浩公次子,字汝珪,號泳堂,贈著作郎,居婺州,南唐升元己亥年隨子仕居義寧州,生於唐禧宗中和壬

        寅年,歿於宋建隆庚申年,葬宗教寺左側。妣劉氏,葬白龜池,生子三:贍、貽、賦。

    琬 公,浩公三子。

    璞 公,浩公四子。

    珌 公,浩公五子。

    任 公,實公之子,封忠應王,生子一:峭。

32世 贍 公,?公長子,字發生,南唐著作佐郎,宦遊湖湘間,擇地為避世計,遂卜雙井而居焉,生於唐天右甲子

        年,歿於宋開寶乙亥年,葬宗教寺前泥龜池。妣劉氏,葬白龜池,生子二:元清、元吉。

    貽 公,?公次子。

    賦 公,?公三子。

    峭 公,任公之子,以功授邵武上千戶,娶三妻,二十一子,有訓子詩一首。

33世 元清公,贍公長子。

    元吉公,贍公次子,字貞公,贈禮部員外郎,生後晉天福辛丑年,歿於宋祥符辛亥年,葬馬鞍山,妣劉氏,合夫

        葬,生子三:中理、中順、中雅。

34世 中理公,元吉長子,字有道,誥贈光祿寺正卿,宋郊采祁皆遠訪焉,生於乾德癸亥年,卒於慶曆辛巳年,葬白龜

        池,妣戴氏,合夫葬,生子五:沔、滋、湜、淳、渙。

    中順公,元吉次子。

    中雅公,元吉三子。

35世 沔 公,理公長子。

    滋 公,理公次子。

    湜 公,理公三子,字茂詢,號正倫,登宋嘉佑丁酉年進士授朝散大夫,生於咸平年,卒於嘉佑癸卯年,葬雙井虎

        形,妣劉氏,葬雙井柏樹窩,生子五:照、襄、庶、廉、羽。

    淳 公,理公四子。

    渙 公,理公五子。

36世 照 公,湜公長子。

    襄 公,湜公次子。

    庶 公,湜公三子,字亞夫,號青社,登慶曆壬午年進士,康州事贈中大夫,生於天禧丁未年,卒於嘉佑戊戌年,

        葬七星台,有詩集行世,妣李氏,葬七星台鳳形午山子向,生子六:大臨、庭堅、叔獻、叔達、蒼舒、仲

        熊。

37世 大臨公,庶公長子,字元明,號寅奄。

    庭堅公,庶公次子,字魯直,號山谷,住豫章分寧,登宋治平丁未科進士,昭詣集,賢校理同國史,又召吏部員外

        郎,生於慶曆乙酉年六月十二日辰時,卒於崇寧四年九月三十日 大觀四年葬雙井炭子口艮坤向,紹興元

        年追贈龍圖閣學士,謚文節,有年譜,內傳,別轉,墓誌,原妣孫氏孫覺女,封蘭溪縣君;續妣謝氏謝師

        厚女,封介休縣君,復妣石氏,卒葬虎雙井形地公列文苑傳,生子一:相。

    叔獻公,庶公三子。

    叔達共,庶公四子,號知命子。

    蒼舒公,庶公五子。

    仲熊公,庶公六子。

38世 相 公,庭堅之子,字小德,號淡夫,以父澤授中奉,生於宋元豐甲子年,卒於宋隆興甲申年,妣江氏,生子六:

        黔、然、梄、昭、炁、羔。

39世 黔 公,相公長子。

    然 公,相公次子。

    梄 公,相公三子。

    昭 公,相公四子,字明遠,號理常,生於政和癸巳年,卒於乾道癸巳年,妣石氏生子二:鑑、釴。

    炁 公,相公五子。

    羔 公,相公六子。

40世 鑑 公,昭公長子,字松齡,號繡球,派名小耋,登進士第,官至端明殿大學士,解組歸田後因子滿為江州湓浦

        令,愛讓溪山水之秀,遂卜於水陸坡,卒葬大墳林,妣徐氏,卒葬馬鞍山,生子二:滿、清。

    釴 公,昭公次子。

新洲黃氏宗譜卷之二十

  福一公非本支始祖文三公之親傳也,但同出江右,本同根同源,由於人丁稀少,故與本支合修並卷,實也屬認祖歸宗也,民國庚午年,公元1992年已合修兩屆,並沿用雙柳黃氏字派,故此說明。

  20世起合併新洲黃氏「天」字派,有合修並卷說一篇。

  福一公後裔居新洲倉埠袁家崗、五通口栗山頭、新洲倉埠福臨磯等處。

  字派:國之士昌,萬世榮光;自天方盛,長發其祥;允遠錫祚,順受為良;中裕明哲,謙吉恆康;克洪緒烈,丕振綱常;欽若成孚,輔朝佐邦。01世 ×××,原居江右,無考。02世 福一公,字永清,實授直棣鎮定府知府民歌德政,妣朱氏,公妣生卒未詳,合葬濫泥沖,子三:明叔、貴叔、信

        叔。

3世 明叔公,福一長子,字能敬,妣穆氏,公妣生卒未詳,合葬父墳側,生子二:均詳 均德。

第4世 均德公,明叔次子,號秉笏,歲貢生,妣項氏,公妣生卒葬俱未詳,生子三:自銘、自鋮、自勉。

第5世 自勉公,均德三子,公遷倉埠,妣尹氏,公妣生卒葬未詳,生子四:汝濟、汝止、汝升、汝昇。

第6世 汝升公,自勉三子,歲進士,妣萬氏,公妣生卒葬未詳,生子一:梓毓。

第7世 梓毓公,汝升之子,妣蔡氏,公妣生卒葬俱未詳,生子一:憲斌。

第8世 憲斌公,梓毓之子,妣氏失考,公妣生卒葬俱未詳,生子二:景萬、景臣。

第9世 景臣公,憲斌次子,公遷居倉埠,後裔分支袁家崗;福臨磯 等處,妣胡氏,繼徐氏,公妣生卒葬不詳,子七:良

        才、良相、良器、良御、良心、良性、良質。

10世 良才公,景臣長子,字近川,妣杜氏,公妣生卒葬俱不詳,生子二。

11世 明 公,良才之子,字龍崗,妣李氏,公妣生卒葬俱未詳,子三:文質、文成、文舉。

12世 文質公,明公長子,字鳳宇,妣柳氏 繼張氏,公妣生卒葬俱未詳,子一:道元。

13世 道元公,文質之子,字乾九,葬巴茅林,子一:龍耀。

14世 龍耀公,道元之子,妣熊氏,公妣生卒未詳,合葬祠南庚山甲向,合一排共冢,子一:本哲;女三。

16世 本哲公,龍耀之子,妣李氏,生卒俱未詳,子四:耀楚、耀明、耀光、耀彩。

16世 耀楚公,本哲長子,妣顏氏 繼姜氏 復劉氏 再塗氏,生卒俱未詳,子一:堂福。

17世 堂福公,耀楚之子,嘉慶甲子五月二一午時生,妣殷氏,嘉慶甲子十一月二九辰時生,公妣卒葬俱未詳,子四:錦

        仁、錦義、錦志、錦信。

18世 錦仁公,堂福長子,道光癸未十二月二二辰時生,妣陳氏,子四:澤民、澤潤、澤昌、澤玉。

    錦義公,堂福次子,道光丁亥八月初七戌時生,妣肖氏,立弟錦志次子澤春為嗣。

    錦志公,堂福三子,道光己亥八月初六戌時生,妣柳氏,子五:澤坤、澤海、澤春、澤廣、澤成;女一。

    錦信公,堂福四子,道光戊申八月十四辰時生,妣萬氏,子一:澤應。

19世 澤明公,錦仁長子,同治乙巳五月十四丑時生,妣李氏,子一:天和。

    澤春公,錦義立子,光緒丙子十一月十七丑時生,妣周氏,子一:天壽;繼黎氏,子三:天慶、天友、天才,次子

        天友繼澤坤為嗣。

    澤坤公,錦志長子,立三弟澤春次子天友為嗣。

    澤海公,錦志次子,妣張氏 繼陳氏,子四:天發、天富、天清、天義。

    澤廣公,錦志四子,妣柳氏,子二:天焱、天煜。

    澤成公,錦志五子,妣陳氏,子三:天先、天耀、天輝。

    澤應公,錦信之子,同治癸酉十月初六生,妣潘氏,子二:天山、天安。


推薦閱讀:

湖北是南方還是北方?
湖北荊州的這個縣,人口超百萬,有著「全國水稻第一縣」的美譽
为什么荆江分洪要舍南保北?北岸为什么形成了荆北平原和重要城镇,而南岸则没有,根本原因是什么?
湖北美食前20排行榜,第一名竟然是……你都吃過嗎?
湖北最好的大學,究竟是武漢大學還是華中科技大學?

TAG:武漢 | 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