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禪無所求〈心銘〉十二講》讀後摘要
◆真正的解脫不是來自想要得到解脫;在真正的解脫中,不渴求任何東西,不捨棄任何東西,不去任何地方,也不逃避任何地方。那意味著不為環境所動,沒有愛憎。(第12頁)
◆即使你的心暫時停止了——不管停止在什麼東西上——卻依然有障礙,而你已經失去了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了解任何法。停在某件東西上的心,不管那件東西是在內還是在外,都不是不動的心,因為它執著於那件東西。心總是會執著於外在的事物或自我。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預設了自我的存在。而只要自我存在,就不能了解法。(第18頁)◆若心停留在任何東西上,就不會開悟。然而,修行人,尤其是初學者,需要抓住某件東西來集中他們的心。那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有個方法:有個東西能讓心執著,把心集中於一點。這依然是執著,卻是初階修行中必要的。(第18頁)◆心停止分別時,佛性就現前。即使這麼說依然會誤導,因為佛性似乎與凡心不同,好像是隱蔽的,直到妄心離開為止。其實,妄心已是佛性。因此,談論妄心的本質是沒有意義的,它沒有開始,因為它就是佛性本身。如果妄心有開始的話,那麼佛性必須也有開始。(第20頁)◆除了透過與眾生的互動之外,任何東西都沒有內在的價值。因此,如果以畫為例,它唯一能有的互動就是人們能看它,而且把它當成一幅畫。如果沒有人看它,那幅畫就不存在。(第23頁)◆曲線代表煩惱,直線代表佛性。如果把曲線拉緊,它就變直了。……煩惱的心就是在動的心,而我把它比喻成曲線。如果沒有煩惱,就無心。但要使那個比喻更精確完美的話,應該說無心時,線就消失了。(第23頁)◆一心和無心不同。首先,一心分為許多層次,即使在最高層次,依然有自我存在。如果我們要用線的比喻,則一心看起來就像直線,但更仔細分析時,就會發現,裡面存在著很細微的波動。一心依然有煩惱和執著。(第23頁)◆開悟之後,時空依然存在,卻不執著於它們;能幫助眾生,卻沒有在幫助眾生的念頭。因此,不執著於時空是一種大成就,只有無執,才能真正幫助他們。(第27頁)◆禪不依賴語言,因此,如果只是用理智來了解佛法,那就根本不了解它。……開悟不只是從理智的知識而來,就開悟而言,自認知道其實就是無知。研究佛經的人也許認為自己知道佛法,但那就像透過望眼鏡來看世界,所看到的有限,所了解的也只是片面的。(第29頁)◆不知道,才能開始知道。一張白紙可以用在任何方面,但如果上面已經塗塗抹抹,就沒有多大用處。我們要像白紙一樣,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自己和前念隔開,而停留在當下這一念。(第32頁)◆靜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外在的:遠離分心的環境。……第二個靜的層次,就是來自外在環境的噪音變得無關緊要。……第三個靜的層次就是心似乎不動,一切都靜止。……不要執著於任何層次。在第二個層次的靜,可能會看到佛菩薩或凈土的境界。如果太強烈執著於這些,可能會陷入心的魔境。執著於第三個層次的靜,就是在「黑山鬼窟里打坐」,即使覺得像是解脫,其實是在斬斷體驗智慧的機會,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進入了涅盤。這就像吃美食一樣上癮了。……這會變成嚴重的障礙。使用話頭、公案或默照(日本禪宗所謂的「只管打坐」)這類方法,能讓人避免執著於第二或第三個層次的靜。如果已經達到了第三個層次的靜,用功於話頭或公案應該會升起疑情,而疑情會變成大疑團,最後當疑團消解時,就能看到自己的本性。(第35頁)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有一位善妒的弟子名叫提婆達多,他在過去生時發誓,在無數的來生要為佛陀製造障礙,但這麼做卻適得其反,反而幫助了釋迦牟尼成佛。提婆達多的業果使他墮入了地獄,但他並沒有受苦。事實上,傳說他快樂地坐在地獄裡,而且天人都沒有他那樣快樂。提婆達多不怕受苦,其實他是在修行菩薩道。《法華經》說,提婆達多終將成佛。(第40-41頁)◆如果前念消失,下一念還沒生起,那正是無念或無心。如果無念,也就無煩惱、無悟、無佛。當煩惱或尋求開悟時,就會產生念頭。當沒有念頭時,也就無心,而那就是開悟。(第52頁)◆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到,兩者都不存在。唯一存在的就是現在,但又無法指出它。如果我們把當下限制在最小的時間範圍,它就會消失無形。從這種不存在的當下的觀念來說,只有過去和未來存在。因此我們說,現在既存在於過去與未來,也不真正存在。(第53頁)◆我們把散亂心收攝成集中心,把它變為一心,最後從一心進入無心。一旦達到了無心,佛心就現前,就沒有修行可言。(第55頁)◆如果我們記得並執著於好的經驗,就會攀緣於煩惱心。這種期盼會製造更多的問題。因此,不管已往的好經驗是多麼的愉快、深刻或有用,最好還是放下。執著並想要重複這些經驗,就會落入老套。這是成功修行的大礙。……我並不是說應該避免好的經驗,那也會成為障礙,因此,不該有意地渴望或避免任何打坐經驗。(第55-56頁)◆大部分的開悟都隨著時間而消退。對大多數人來說,它就像是一閃而過的認知,來了又去,在那以後必須精進以期開悟。另一方面,真正的大悟是很罕見的,不會消退,最好的例子就是佛陀本人的徹悟。(第73頁)◆「只有透過打坐才能達到深的定境」,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在拜佛、甚至經行時都能入定。(第78頁)◆我們也不該集中於修定,目標應該只是收心,使它統一,然後超越統一心,而體驗到無心。這並不是說禪定不好,因為禪定至少能暫時減輕我們的煩惱,澄清我們的心。然而對一些人來說,禪定的喜樂會變成執著和陷井。(第87頁)◆本心並不抓住任何東西,所以不受外境束縛,這就是無住之心。當你修行時,自問:「我的心是否住於某處?」如果是,那就是煩惱心。不要失望,這是我們必須開始的起點:試著把散亂心收起來,使它單純、集中。要達到無住,必須先把心住於一處。(第89頁)◆化身可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化身是透過出生來到世間,就像釋迦牟尼佛那樣。另一種化身可以佛的形式出現,但也會以任何形式出現。所以,任何幫助你修行和生活的,都該視為佛的化身。……身為修行人,我們應該把一切眾生都當成是無數佛的化身,那可以是朋友、陌生人、敵人,也可以是蜘蛛、蒼蠅、老鼠,每個人、每樣東西都是佛的化身。(第98頁)◆真心就是無心,如果無心的話,又如何修行?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打坐,都是在假心之下,但如果不用這個假心來修行,就永遠無法得到真心。修行的過程就是從散亂心到集中心,再到統一心,然後從一心到無心。前三個階段——散亂心、集中心、統一心,都是虛妄的,但很少有人能不經過這三個階段直接到達無心。(第101頁)
◆人們經常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其實體驗到的只是統一心罷了。他們也許把那個經驗描述為喜悅的、自由的,但依然存在著分別。(第102頁)◆《心銘》這裡所說的「一心」可能引起誤會,因為它指的不是統一心,而是無心——諸佛體驗到的相同的真心。區別凡夫的一心(統一心)和諸佛的一心(無心/真心),是很重要的。(第103頁)◆開悟的禪宗祖師依然尊敬佛像和佛經,同時他們也知道並了解佛像不是佛,佛經其實不是佛法。(第114頁)◆只有在成佛之後,修行才算完成。(第118頁)◆念頭止息時,滅掉的是凡常的、污染的心。純粹的、清凈的心是滅不了的,因為它不倚賴念頭,不是虛妄的。(第129頁)◆在佛教中,念頭原本就是混雜的,不混雜的念頭就不是念頭,而是智慧——純粹、清凈心的運作。(第130頁)◆念頭是意識、分別心的作用,可以是散亂或集中的。達到集中心已是很好了,而且是邁向一心和無心的先決條件。但如果達到一心的層次,並不是就沒有分別。就一般標準來說,一心的層次似乎沒有分別,但一心依然有它的限制和界線。因為要一心的話,心必須和某件東西結合。進一步說,要觀察心和某種東西結合,就表明依然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分別。因此,一心不可能是究竟的境界。(第130頁)◆佛法說,永恆不變的東西不能創造其他東西,也不能被其他東西所創造。如果一件東西有能力創造出另一件東西,那麼它本身一定也是被創造出來的。因此,一心並不是絕對的,不能單獨存在,而是存在於某個框架中。(第131頁)◆「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裡的「心」指的是分別心,而「法界性」指的是無限的法或現象,每個法或現象各有特徵和界線。所有的現象都是由分別心製造出來的,分別心產生念頭和觀念,而這些導致更多的念頭、文字和行動。這些念頭、文字和行動變成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後果之原因,而我們必須處理並接受這些後果。這就是業——它創造出不斷改變的環境,我們就在這個環境中行動,而在行動中又創造出更多的業。因此,這種循環從一刻到下一刻,從一生到下一生,形成輪迴。(第131頁)◆不要擔心你會變成沒有思想、感情的白痴,禪七不是製造瘋子的工廠。從分別心產生的是混亂的念頭和虛妄的情緒,從無心的狀態產生的則是真正的智慧。釋迦牟尼佛徹悟之後,依然認得自己的家人和弟子,覺知周圍的一切。否則我們怎麼會稱他為智者,人們又何必聽從他呢?(第132頁)◆對真空或究竟的空來說,一切都存在,卻不執著於它們。《心經》說,構成自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是空的,那並不意味著它們是幽靈或幻影,真正不存在的是我們所謂的「自我」。五蘊存在,但沒有持久的、個別的、獨立的自性。直接了解到這一點——也就是說,透過開悟所得到的了解——就是體驗真空。(第133頁)
◆真空是什麼:答案是:在真空里,現象存在,但心不執著於任何東西。換句話說,沒有「自我」的觀念。(第135頁)◆不要把「空」想成是需要體驗的外在事物。……心裡沒有執著、沒有障礙時,自然就會有清楚的了悟。那時就能了解自性。這種情況發生時,有沒有什麼東西被觀察或看到呢?這種澄明不能比喻成日光或任何光。有陽光時,就看得到;陽光穿不透時,東西就在暗處。這裡所指的那種澄明沒有障礙,那不是肉眼所看到的澄明,而是心的澄明,純粹覺知的心。(第136頁)◆「滅盡生死,冥心入理」,這裡所說的「生死」,有兩個意思,以第二個意思更為重要。第一個意思就是肉體的生死。「生死」的第二個意思指的是心的生死,也就是,前念消失時,新的念頭生起,念頭分分秒秒生滅不已。(第138頁)◆禪宗史上,人們一直在參話頭,書上也記載了師徒之間的對話。我們可以讀到弟子給的那些答案,文字或行動都有。多少世紀來,人們讀這些書,希望能洞徹方法。很多人給了同樣的或其他聰明的響應,但那只是虛擲時間,迴避修行。真相是:「沒有正確的答案」,真正用功於方法,到達沒有任何念頭的狀態時,就能看到自己的佛性,那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現在我有個問題:有沒有個心看到佛性,還是無心看到佛性?如果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就看到自性了。(第139頁)◆不能說在禪定中自我、過去與未來消失。在一心的狀態中,主體、客體依然存在,只不過主體已經擴大到包括其他一切。在禪定中,不知道外境;但在無心的狀態中,清楚覺知外境——現象依然存在,但自我執著已經消失。透過打坐,我們要達到心不生起。無心時,就無我。如果那種狀況無限延長,我們就說此人已得到解脫。(第142頁)◆你願意死嗎?如果你說願意,那麼修行就不成問題,開悟就在眼前。但說來容易,只思考而不行動,就只是空口說白話。我再問一遍:你們願不願意為了開悟而去死,因為那就是代價。(第143頁)◆「一切不憶」鼓勵修行人在打坐時要把心空掉。如果還有任何東西,就表示尚未放下諸緣。要達到這個層次並不容易,但有可能,不管用的方法是數息、話頭、默照或念佛。(第172頁)◆念佛是靜心的五種法門之一,達到某個階段時,誦念會消失,唯一存在的就是清楚的覺知,當然,這隻有在沒有妄念時才會發生。(第173頁)◆如果達到一念不生、諸緣止息的層次,那麼重複話頭會很枯燥無味,甚至沒有意義的。因此,從明朝末年許多人開始以念佛作為修行的方法。他們覺得如果自己既無法達到無念的層次,也無法生起疑情,還不如念某個有意義的東西,累積功德。也許累積這種善業能讓他們轉生凈土,那裡的條件更適合佛教的修行。相反的,如果他們達到諸緣和念頭都止息的層次,就處於覺知和平靜的完善點,而可以開始練習話頭了。那時,能從念佛轉換到問「念佛的是誰」,而把那個方法轉變為話頭。(第173頁)◆重要的是必須了解,達到無念的狀態並不是開悟,只是眾緣止息的第一個層次,只是初階。其實,它標示了一個門檻,表示真正的禪修才剛開始。到這個階段為止,所有的方法只不過是為了收心、靜心、集中心。在第二個層次,也就是開悟的層次,與萬物的諸緣都被切斷,也就是無念,煩惱也就消失。很少有人能繞過第一個層次而直接跳到第二個層次。不是每個人都有慧能大師那樣的慧根,聽人誦念《金剛經》就開悟。大多數人都需要在第一個層次用功,收心、靜心、集中心。對大多數人來說,那就是我們的修行。(第173-174頁)
◆真正開悟的人不執著於開悟的經驗,因為那已經是過去的事。對已經開悟的人來說,其實並沒有開悟這回事。(第177頁)◆據說佛陀大徹大悟時,看到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世界,而且洞悉從無始以來到無盡未來中一切眾生的一切事。那並不是說,如果我們體驗到無我,就能得到那種全知的見解。體驗到無我不一定能使人成佛,我們也許了悟了無我的原則,但我們不像佛陀,並未從無數生的修行中累積功德。(第192-194頁,頁中有插圖)◆對妄念也是如此,一般人不是一時沉溺其中,就是壓抑它們。如果開始追逐每一個出現的念頭,或搜尋引發那個念頭的意圖,心就永遠不會澄凈。用這種方式檢視念頭,只會使自己更混淆。(第195頁)◆如果嘗試用心使心不動,那不會有效的,因為嘗試的動作就是動心了。相反的,如果你「讓」心停止不動,那就會發生。每次試著強迫心照你的吩咐去做,只不過是頭上安頭。用這種方式尋求開悟是走錯了路。(第198頁)◆有些使用數息的人急著要進到話頭或默照。他們因為某個原因覺得數息是初學者的方法,話頭和默照的層次更高。其實,通往無我的路有許多條,數息是其中之一,能使你開悟。……如果真的專註在數息,方法最後會消失,那時你的方法自然會變成默照。(第201頁)◆修行時不要逃避妄念或痛苦,不要追求禪定或開悟;不要去求任何東西,就只停留在方法上。(第203頁)◆小乘教的是:必須先有定,才有慧;但禪教的是: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入定,而是為了直接體驗智慧。但我還是大力提倡以數息作為修行的方法,因為它是使心集中的良好法門。在禪中,你依然練習數息,讓自己更集中,當心擺脫大多數的妄念之後,就比較能用話頭來激起「大疑團」。透過認真修行,大疑團到達頂點,消失不見,那時就可能體驗到頓悟。因此,在禪中是可能不經過定而體驗到慧的。(第208頁)◆所謂「公案」就是有關以往禪師和祖師開悟經驗的故事,或禪師與弟子之間的你來我往。「話頭」基本上是個單一的句子,比如「我是誰?」修行人就用它來參究一個特定公案的意義。「參」意味不訴諸觀念和推理,甚或佛陀的教誨,而試著找到眼前問題的答案。禪師通常會叫參禪的人不要管心裡生起的任何事,因為那不會是答案。只要繼續以集中、熱切的方式問問題,到頭來疑情會生起,愈來愈大,直到變成鋪天蓋地的大疑團。(第209頁)◆除了方法以外,如果能放下一切,包括放下自己,我保證你開悟。(第211頁)◆《心銘》中提到的「本際」,那是實相,沒有執著、分別和煩惱。本際的整體包括了一切時間、空間和現象,……真相是:我們無法以心知道本際。體驗過它的人,無法描述或指認它。開悟的人並不是舌頭打結的白痴,他們知道如何溝通,但也知道不可能描述本際,因為它是無法以心知道的。……我要再說的是:本際也無法用直覺心知道。(第213-214頁)◆我們在禮佛時,不該求佛幫助,如果有那樣的念頭,就根本無法見佛。(第215頁)◆如果有人宣稱自己開悟了,那很明顯表示他們沒有開悟。因為會是誰在那邊宣稱開悟?就是執著於那個觀念的自我。開悟的人像佛陀一樣,依然像眾生般行事,進行日常活動,但不執著於自己所做的事,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們不需要宣稱任何事,慈悲和智慧自然從身上流露。(第231頁)◆「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前兩句詩偈描述開悟的心。如果心只是寂靜、不生,那不一定指的是開悟。「放曠縱橫」這句真正描述已經解脫的心。當沒有執著、煩惱時,心是自由、無限的,不管生起什麼,心都寂靜、不生。(第232頁)◆有些打坐的人體驗到一段時間沒有妄念,而認為自己已經發現了禪的智慧,已經開悟了。其實,停留在無念的安詳狀態,就是停留在虛無的繭中,就像烏龜把頭縮到殼裡,這既不是成就,也不是智慧。那不僅無用,而且代表的是一種悲觀的態度。……這不但不是開悟,甚至連淺定都稱不上。常見的現象就是他們與世界脫離,只想坐在蒲團上,以便能坐在寂靜的迷霧中。(第233頁)◆禪不提倡為了定而修行。傳統的佛法主張必須先體驗到定,才能體驗到開悟,但禪斷言能不經過定就直接體驗到開悟。「諸緣忘畢」指的是直接體驗到無我,把一切執著拋在腦後,包括對時間和當下的覺知。(第236頁)摘自佛門網http://www.fomen123.com/fo/chan/xiangguan/7560.html推薦閱讀:
※傳喜法師北京素齋館開示
※學誠法師:皈依之路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十五集)-凈空老法師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九十四集)-凈空老法師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定弘法師主講 (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