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脾氣為何被關在家裡(評論員觀察)
好脾氣為何被關在家裡(評論員觀察)
李斌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19日 05 版)
因為缺少對「公共」的認可和敬畏,所以從私德到公德缺少了「進化的一環」
哲人有言,「要把地面上的人看清楚,就要和地面保持距離」。也有一些人,身處數萬米高空,「站位」挺高,追求和涵養卻沒有提升,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大動肝火。上周兩名中國遊客在泰國航班上因換座問題肆意撒潑、侮辱空姐;本周一架由重慶飛往香港的航班上,前排乘客嫌後排小孩太吵,後排乘客責怪受了前排座椅影響,又是一場大打出手。
人非聖賢,肯定有七情六慾,但一言不合就拳腳相向,與「叢林社會」何異?飛機上打架有礙公共安全就不必說了,因為它本身就構成了違法行為——無論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均嚴令禁止在航空器內做出搶佔座位、打架、酗酒、尋釁滋事等危及飛行安全和擾亂航空器內秩序的行為。上演「全武行」,必定難逃法律懲處。
從爭搶座位和行李架,到在飛機上吸煙、打手機,再到打架鬥毆,儘管這些損害文明的醜陋之舉只是少數人所為,蒙羞的卻是全體國人。在飛機上飛揚跋扈,同隨意插隊、亂闖紅燈、網路空間的肆意謾罵等,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無視公共秩序、無視他人利益、「任性」行使個體權利。公共文明中「任我行」的通病,值得每個人審視和反思。
「謙者,德之柄也;讓者,禮之主也。」謙卑和禮貌的道理誰都懂。其實,那些破壞公共文明的人,他們的A面可能是好爸爸好媽媽、好領導好員工,只不過當他們從家庭和單位走入公共空間,冷漠暴躁、素質低下的B面才顯露出來。好脾氣為什麼被關在了家門裡?我們並不缺少傳統文化和道德的熏陶,也不缺少公共場合的「注意事項」、外出旅遊的「文明公約」、網路空間的「言語法則」,所缺少的,是我們思想和靈魂深處對「公共」的認可和敬畏,所以從私德到公德,容易缺少「進化的一環」。季羨林老先生曾在公共汽車上目睹因為擁擠造成的打架事件,不由得感慨「人必自愛而後人愛之」。自愛,指的其實就是在公共空間行使權利時的自重。
希冀每個人都厲行無私、完全利他並不現實,「公共」的關鍵是守住尊重他人、敬畏規則的底線。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關係不僅僅是親朋好友、同事同學這樣的熟面孔,更涵蓋每天擦肩而過的芸芸眾生。在今天這樣一個出行便捷、信息便利、交往頻繁的時代,陌生人之間的交集越來越多,如果人人都渾身帶刺,不僅會彼此刺傷,整個社會也會充滿戾氣。每個人是互相冷漠以對的孤島,還是彼此守望相助的燈塔,決定著我們社會的粘度,更關乎整個國家的未來。
國家的現代化,離不開國民文明素質的現代化。物質漸次豐裕,權利日益萌醒,值得欣慰,對「公共」的建構也需駛上快車道,不受約束的權利慾求當止則止。提升公共意識,涵養公共文明,要靠公民自覺,更有賴社會扶助和國家引導。回看這一年來,規定遊客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的旅遊法已經開始施行,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被寫入《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地鐵車廂內飲食也被許多城市立法禁止。越來越多的公德獲得法律的撐腰,定能不斷激發更多人的文明恥感,療治文明素養上的創傷。
早在100多年前,梁啟超就曾疾呼「公德告急」。在他看來,「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於社會而言,私德可以引領但不能強求,而調處個人與他人社會關係的公德,必須遵循,不容例外。每個人都不做公德的旁觀者,我們才可以從容邁過公共文明的門檻。
推薦閱讀: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
※脾氣差,需要有人慣著的幾大星座
※沒有壞脾氣的寶寶,只有不懂他的爸媽!
※周總理的五次發脾氣
※脾氣越大,教育孩子的效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