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教程 八旬老人因做此運動百病不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極拳作為一項養生運動也深受人們的喜愛。近幾年來,太極拳的好處對人類的貢獻頗多,很多人練習太極拳教學,其目的是為了治病健身,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吧。

堅持練太極拳讓他遠離病魔

太極拳的健身功效已被科學證實,下面這位八旬老人因為練習太極拳一直以來沒有任何疾病,太極拳讓他擁有健康長壽。

浙江省武術協會來老伯的名氣不小,讓他揚名的正是太極拳。

「年輕時,工作、學習特別忙,每天都到晚上11點多才能睡,不知不覺落下了一身病,體質特別差。」來老伯笑著回憶。為了治病,他試了不少方法,一直不見好轉。

太極拳的特點是心靜體松等,練習太極拳能預防各種疾病,而且還有治療的效果。

「不妨練練太極拳,可能會有用!」同事說。來潤清依言拜師王卓誠門下,在涌金公園練拳,從最基本的招式練起,每天早晨五六點鐘就去,練上一個多小時,風雨無阻。這一去,來潤清竟與太極拳結下不解之緣;這一練,就是四十餘載。

練著練著,效果出來了,一年多後,腸胃炎好了,神經也不再衰弱。現在,來老伯的太極拳水平越來越高。「每天吃得香、睡得好,眼不花,耳不聾,一口牙沒一顆是假的,身體比年輕時還精神呢!」來老伯爽朗地笑。

三十三載免費授徒三千人

杭州水平台內,大紅壽字高高掛著,徒子徒孫浩浩蕩蕩三百餘人,給恩師過八十大壽,同時也紀念他義務教拳33年。

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從而提高身體免疫力,達到健康養生的作用。

練拳到第九個年頭,來老伯開始在城隍山上設點授課。33年來,老人帶的徒弟數不勝數,不下三四千人。很多已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徒弟,有的跟了他二十多年。

來老伯授拳不收分文,只要找他學,他就願意教。在城隍山教授時,遇到颳風下雨,老人便自掏腰包,買塑料雨布為徒弟們擋雨;寒冷的冬天,沒有場地上課,他就聯繫到學校的禮堂去。

由於學生太多,來老伯把學生分成了六個分隊,由自己信任的得意門生擔任隊長。來老伯自己也是一點沒閑著,每星期分別在吳山和采荷文化活動中心,帶大家一起打太極拳,和學生互相練習。

良好心態養生最為重要

「打拳不光打的是外架子,更注重內勁。」來老伯說,內勁就是調理身體內部,通過內外結合、自我按摩達到通經絡通位的目的。老人給記者示範:站定、起拳,一招一式,毫不含糊。

來老伯紅潤的臉色,洪亮的聲音,讓年輕的記者也自嘆不如,忍不住討教養生秘訣。「飲食一定要控制,要有規律,不能暴飲暴食;有小毛病不可大意,要相信科學,及早吃藥。」

老人說,養生最重要的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人生。像他雖然80多了,卻仍在一個外資企業做財務顧問。「平時有空我還去跳交誼舞,也會去打牌,這樣不會得老年痴呆症。」

太極拳防治疾病原理

1.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太極拳作為一種拳術,是用以鍛煉身心、振奮精神的一種運動。人若能夠不停地運動,猶如古人所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那樣,有了抵抗病毒的抗體,就會少生病。

太極拳勁蘊於內均主柔。太極拳中上乘者,其筋骨、皮肉之柔,故如軟綿。而內氣之堅,猶如鋼鐵。可謂絲綿裹鐵彈,剛柔相濟。剛柔相濟者,更不會生病。

2. 緩慢柔和,微循環得以擴張

太極拳是一種徐緩運動,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從而使人體的微循環得以擴張。

微循環的特點是劇烈運動會使血液運行走捷徑,得不到充分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太極拳緩柔的特點則使血液能夠流向各處,從而得到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改善身體內部的循環。<<<簡單小運動讓你遠離安眠藥

3.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太極拳基本優點,動作慢勻,呼吸和順。精氣神與內勁,均皆飽滿。慢而後能柔,勻而能和,能柔能和,則筋骨舒展,氣血調和,使一些不通之處暢通,呼吸由此深長,精神可以奮發。這樣慢性病癥狀就得到緩解或消除。

4. 補先天之不足,補後天之虧損

太極拳有「彌先天之不足、補後天之虧損」功效。一個人若能在幼壯時即從事練習,繼續不斷,則終身受益。因年青時精力充足,能下苦功,成就較速,年壯時體力強健,身無病患。

晚年愈覺神旺氣足,舉動輕靈,決無腰酸背痛,精神萎靡,軀僂跛足,氣促呻吟等病象。

練習太極拳,宛如金錢儲蓄。年青能惜身鍛煉,如平日善於積蓄,年老可以享用。倘平日不事積蓄,危急時無從支配。

不明此理者大都有這樣的歧念:年青力壯時,以為身無疾病,鍛煉心身,未見鍛煉心身之功效。一旦年老氣衰,內部抵抗力不足時,悔之晚矣。

5.鍛煉能疏通心腦血管,促進新陳代謝

血液循環系統被譽為不知疲倦的「運輸線」,每時每刻,它都為人體的新陳代謝,緊張而有序地輸送營養,運走廢料。

近20年來,隨著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精神壓力的加大,飲食的失衡,導致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太極拳鍛煉通過不同拳勢的運動,有效地推動骨骼肌、胸腔、腹腔作周期性的收縮和舒張,促進靜脈血液的迴流,達到及時補充營養,排除廢物,維持身體健康。

6.拳鍛煉能提高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生命離不開飲食,沒有攝取的生命猶如沙漠上的花朵,枯萎將是唯一的命運。飲食離不開消化,沒有消化對飲食中營養的轉化,山珍海味也只能是一些無用的廢渣。消化是人體吸取各種營養的手段。

用正確的保健措施去打造消化器官的健康狀態,做好生活中常見的防範,達到食有所選,美味與滋身於一體。

打拳時通過腹式呼吸,推動隔肌的升降運動,通過胸腹的折迭運化,帶動腸胃蠕動,通過氣沉丹田,引起腹腔鼓盪;通過舌抵上顎,促進唾液分泌,提高了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一個人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好了,身體也健康了。

7.拳鍛煉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增加氧氣的供給

呼吸伴生而來,隨死而逝,貫穿人的一生。一個人可數天不食,但不能一刻(15分鐘)不呼吸。呼吸系統是人體天然的氣體更換站,吸進新鮮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這個過程由呼吸系統來完成。

呼吸時人體與接觸各種微生物、有害、有毒物質,導致呼吸系統患病,降低了人體氣體交換功能,影響身體健康。打太極拳可使人氣道暢通,呼吸調勻,具有補氣益肺的作用。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活動性肺結核等疾病有康復治療作用。

8.拳鍛煉能延緩骨骼和筋肌系統的衰老

人體運動系統由206塊骨及上百個骨連結和600多塊骨骼肌組成骨架,在神經系統作用下。骨骼肌產生收縮牽引所附著的骨頭進行各種活動。人體才能直立於世,行走於天地間,做出各種各樣優美動作。

由於它們又是負力的對象,所以運動受傷的幾率大大增加。隨著年齡增長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等疾病嚴重影響著中老年人。

打太極拳時要求對全身每個骨節都有明顯的動作要領,要求伸筋拔骨,節節鬆開,內氣穿行於骨間和筋膜肌健之中,催動筋骨合乎生理的規律的運動。可防骨質疏鬆,預防中風、風濕、預防畸形駝背,保持挺拔的體形和輕盈穩健的肢體動作。

太極拳是最好的全民健身運動,因為它對人不設限,對地不設限,對時不設限,即人人可以練,時時可以練,處處可以練。一人練,一人強,一家練,一家強,一國練,一國強。

練太極拳要達到強身治病的最佳收益,必須做到一是要有生命不息,練功不止的恆心,做到晨昏無間,寒暑不斷,像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

二是把練拳提到熱愛、繼承、發揚祖國傳統文化的高度,不急不懈、循序漸進,知理明法,精益求精。得到的回報是「延年益壽不老春」。

太極拳治病健身理由

一、太極拳與《周易》、道家陰陽學說的關係

《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開山著作,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就被列為「五經」之首,它以太極為宇宙觀、以象數理為其思維工具和方法。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其關於萬物統一性的理論形式,表達了對大千世界的認識。

幾千年來,《周易》的基本思想融到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之中,滲透到古代社會科技的各個領域,如滲透到開文地理、曆法、人事、醫學、武術、軍事、建築等領域,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格調。太極拳也不例外,以周易六十四卦作為太極拳的基本理論。

所謂太極,實際上是指無極生太級,就是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陽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古代陰陽學說,早把萬事萬物都抽象化為陰陽屬性,陰陽兩爻組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每卦都包涵著陰陽兩爻的屬性,陰陽兩爻相互轉變,交錯、變化、衝撞,終至媾和,「沖氣以為和」,和而生三,即是「二生三」,卦畫由陰陽兩爻而生第三爻。

三爻而生八卦,八種自然現象的相互作用而成六十四卦,象徵萬物,即是老子的「三生萬物」,老子的宇宙萬物生成論和術數的推衍是從《易經》的成卦程序,以及易有兩儀,四象、八卦的啟示下衍生出來的,構成道家宇宙本體的基本模式。

可見老子道家學說同《周易》同出一源。而太極拳術是根據《周易》和老子道家學說的理論編排和演練,經過歷代拳師的總結和發展,產生出來的太極拳術。

太極拳的由來,王宗岳《太極拳論》開章明義就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太極拳論》之後,各流派均把王宗岳《太極拳論》奉為經典。

如清代光緒七年李亦畲《太極拳小序》說:「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至今各派出的書,也把王宗岳《太極拳論》列在太極拳經典之首。可見王宗岳對太極拳的發揚光大,其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二、太極拳理論同中醫基礎理論的關係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領域常以太極圖來作為其原理的圖解和標誌。如用太極圖來表示中醫理論的模型是最為恰當的。中醫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氣機變化的升降消息,生命活動的周期規律以及生理、病理、治療的模型等等都可用太極圖式表示出來。

中醫根據《內經》「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的太極思維方法,將人體的生命狀態分為未病態和已病態兩類,而未病態和已病態又以神經感覺作為劃分的標準,這樣就由未病態、已病態和神經感覺三部分構成了人體廣義病理學說的太極模型。

所謂已病態就是「偏陰偏陽」的疾病狀態,它明顯具有痛苦感覺(癥狀)而偏離人有序化的狀態。

所謂未病態,就是符合「一陰一陽」的人體狀態,即健康狀態,沒有明顯痛苦感覺(癥狀)的人體相對平衡的狀態,隱病雖潛狀在人體裡面,但它尚未破壞人體的平衡,尚未有痛苦(癥狀)的感覺,這類型也屬於未病態的範圍。

中醫書籍《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提出了這兩種人體生命狀態;「聖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巳亂,治未亂。」人的一生往往是巳病和未病相互轉化的一生。

這就是人體的功能病理學說的思想,人體病理狀態通過體象信息表現出來,它包括癥狀信息和體質狀態兩部分。在中醫的診斷和治療中,陰陽五行學說是這些體象信息的邏輯思維和分類的工具。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能使我們健康長壽,太極始祖陳王廷在創拳的時候就是為了長壽,長壽是從古代人們到現在一直都夢寐以求的想法,在太極拳誕生之際,能實現這個理想,練習太極拳擁有好身體。

推薦閱讀:

練太極拳時膝蓋彎曲勿超過腳尖
活步太極拳套路(2)
何軼群《太極求真錄》(1)
太極拳研究(1,2)
太極修鍊與丹田及內功-梅墨生

TAG:運動 | 太極拳 | 教程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