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圈子:政治生態中的腐敗霧霾
貪官圈子:政治生態中的腐敗霧霾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分析師 劉星星
2014年04月16日10:00 來源:人民網
一、貪官落馬現「圈子現象」:打一個「老虎」,帶一堆「蒼蠅」
據媒體報道,湖北官場自「老虎」郭有明落馬後餘震不斷,繼郭有明、鄭興華之後,第三名宜昌高級官員王宏強落馬,其因與郭有明存在交集更是受輿論關注。
有媒體梳理髮現,窩案串案高發已經成為腐敗犯罪的一大特徵。打掉一隻「老虎」帶出一堆「蒼蠅」的案例,隨著十八大後反腐力度的持續加強,已經呈現日漸增多的趨勢。網友「嚴小小」說,官員們的交友之道本應秉承「君子之交淡如水」,現實中很多官員為達到個人利益和「權力共享」的目的,建立起各類「利益圈」、「權力圈」和「腐敗圈」。這樣的「圈子」,決不能等閑視之。
二、「圈子」,逐漸成為官員安身立命的本錢
近年來,網路上流行著一句話:「進了班子還要進圈子,進了班子不如進圈子,進了圈子等於進了班子」。「圈子」已然成為官員的一種政治「潛規則」,並且在官場愈演愈烈,逐漸成為官員安身立命的本錢。反腐過程中一系列的「批量」落馬官員,也告訴人們這種圈子關係雖然看似很牢固,其實就是幾隻綁在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一旦有一隻出現問題,其他的也都難逃法網。
※一些貪官落馬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三、官員圈子受青睞,只因「圈子」好處多
2010年,人民日報《黨建周刊》聯合《人民論壇》雜誌針對領導幹部中的「小圈子」、「小兄弟」等現象進行過一次專題調查。調查從範圍、動機和危害三個方面進行,旨在引起人們對「圈子」現象的重視與警惕。
來自《人民論壇》雜誌的數據
有社會學家認為,「圈子腐敗」之所以受到貪官們的青睞,主要原因是它能給圈內人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具備優於其他作案方式的特點。
①圈內核心人物往往身居要職。要麼是人事任免大權,要麼是
各種審批權,總之都是可生財之權力。
②以官商勾結為「圈子」的主要組成結構。這為權錢交易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
③作案手法更具有隱蔽性,撈錢時承擔的風險較小。主要表現為收受賄賂的對象範圍小;收受財物的名目多,從孩子壓歲錢到過節花銷,從買車、裝修房子到炒股,名目繁多、林林總總。
④所謀取的利益呈現多樣性。既有謀取職務利益的,如買官賣官、工作調動;也有謀取經濟利益的,如為企業貸款、爭取國家項目等等。
四、反腐敗,須有效剷除貪官建立圈子的土壤
輿論認為,貪官的圈子,是營造腐敗的據點,貪官弄圈子的過程,也是腐敗的過程。反腐敗就必須有效遏制貪官弄圈子的瘋狂勢頭,破壞貪官弄圈子的環境和條件,逐步剷除其文化土壤並最終搗毀這個滋生腐敗的圈子。
剷除貪官圈子腐敗的輿論傾向(抽樣:294條)
強調「自律」的同時還要靠「他律」。 人民日報《黨建周刊》曾發文指出,破除「小圈子」,在強調「自律」的同時,更多的還要靠「他律」,靠制度嚴格管理幹部,通過嚴格執行黨內民主制度,加大幹部交流力度,加強幹部監督,讓幹部不能搞、不敢搞「小圈子」。要把監督的觸角伸向幹部的交際圈,從中了解幹部的思想動態、廉潔自律情況。
完善政績考核規範用人制度。 大眾網論壇網友發貼說,政績考核機制變得科學、完善了,幹部選拔任用制度變得公開透明了,「小圈子」自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官員手中權力受到嚴密的監視和約束了,「小兄弟」的利益交換市場同樣也會失去存在的意義。
加強民眾反腐和刑罰的嚴厲性。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汪明亮認為,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官員之間非常容易建立起嚴密的腐敗社會關係網路,形成一個一個的腐敗「小圈子」。應該採取兩方面措施預防這種腐敗犯罪窩案的發生:一是藉助網路平台、鼓勵民眾反腐;二是增加刑罰的嚴厲性、提高腐敗犯罪成本。
遏制「圈子文化」當用重典。 華聲在線發表作者強磊的文章認為,清除官場「圈子文化」這顆「毒瘤」,要選派精兵強將查辦聯手作案的圈子問題,窮追不捨,擴大戰果,使其全線崩潰,達到把圈中人一網打盡的效果。決不允許腐敗分子在黨內有藏身之地,不留隱患,對喜歡營造圈子,削尖腦袋鑽圈子的人起到教育震懾作用。
五、輿情點評
「圈子」,本是通過人們之間的社會行為特徵自然形成的。比如,戲曲發燒友可以加入「票友圈子」,數碼發燒友可以加入「IT圈子」,網路上網友也有各種股票、戶外、攝影、交友等圈子。這些「圈子」對普通人而言只是個生活範圍的概念,是人與社會之間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化。
然而,產生在權力博弈場的形形色色的官場圈子卻不同,圍繞「權」、「錢」、「玩」建立,而尤以「權」為中心,互相利用手中權力拉攏「人馬」,結交關係。一位法院院長曾這樣描述官員圈子:「以權力為紐帶,圍繞某位核心人物,編織權力網,形成利益同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是小圈子的人被排擠出局、冷落一邊。一切灰色交易都在小圈子內操作,圈外人甭想窺得圈中內幕。」網路上,網民們則形象地描述著「圈子」裡面官員的兩面人生:「小圈子外,冠冕堂皇,正人君子;小圈子內,漆黑一團,腐敗透頂。8小時內,受人尊敬;8小時外,醉生夢死。」
貪官圈子變味走樣,逐步異化為腐敗變種。不僅破壞著公權力的公平運行,更是侵蝕著黨員幹部的肌體健康。強國論壇網友「水龍吟54950」描述官員圈子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黨和國家的利益在關鍵時刻、在關鍵的地方會被無形的手支配,「到爆發時,可能就是無法挽回的死結!」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趙豐也認為:「圈子」本身並無大錯,但「圈子」一旦成為官場腐敗交易平台時,其破壞力相當驚人。網路上,網友呼籲必須採取有力、實之有效的措施,從根本上加以治理。
近幾年的鐵腕反腐,已經擊潰了一個又一個官場的腐敗圈子,但官場的圈子文化的根基仍在,反腐之路仍是任重道遠。要從根本上讓官員們潔身自好,清理官員政治生態中的腐敗霧霾,輿論普遍認為,必須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理順權力運行邏輯和運行規則,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理財,從制度上剷除腐敗圈子滋生的土壤,還「政治生態」的清正、清廉和清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