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61-65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61-65集)

凈空法師主講 

第61集

請掀開經本一百三十五面。

【2、『如來』是性德之稱。『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無實者,生滅滅已,凡情空。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能除一切苦,用現。質而言之,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寂則無實、照則無虛。心清凈,無實也。生實相,無虛也。】

這一段的文字不長,他將無實無虛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非常難得。經文裡面佛告訴我們,「如來所得法」,這就是我們一般人講成佛,證得佛果了。

成佛他到底證了些什麼?他得了些什麼?佛在此地告訴我們,他確實得到了,但是所得之法「無實無虛」。這四個字,我們乍聽起來很難懂。怎麼這個法是無實無虛?表面上看到這個意思互相矛盾。「無實」當然就是虛的,「無虛」當然就是實在的,到底是實在的、還是虛妄的?所以必須要把這個事實說清楚。

我們聽了這一句,之所以覺得難懂,因為這不是我們的境界,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我們的境界是因為沒有離開妄想、執著,所以把「虛實」兩個字坐實了,現代人講落實,把這兩個字看得落實了。諸佛菩薩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虛實在他們看起來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正是所謂入不二法門,他們是入不二法門,我們是虛實是二不是一。人家入了不二法門,所以說無虛無實。

如來,是從真如本性上說的。《金剛經》上講如來講得很多,講諸佛也講得很多,凡是講諸佛都是從事相上說,講如來是從體性上說的。事相上,給諸位說,有實有虛,可是從心性上講,虛實都講不上。「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容是什麼?容貌,樣子。性德是什麼樣子?性德是無實無虛,是這麼個樣子。這個樣子在哪裡?實在講,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無一不是無實無虛。可惜我們始終沒有看出來,始終沒有能夠體會到,這就叫凡夫。如果你看出來,你體會到,你就不是凡夫。不但不是凡夫,大乘經上講,你已經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的菩薩。下面為我們說明,什麼叫無實?什麼叫無虛?

「無實者,生滅滅已。」這句話我想許許多多同修們都很熟悉。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大家都很熟。那要問你,什麼東西生滅滅已?什麼叫生滅?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佛給我們講,一剎那有九百生滅,生滅是指這個東西。生滅斷掉了、沒有了,這是什麼果位?究竟圓滿佛的果位。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他的生滅還沒有滅已。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凡情到這裡才空,才真的沒有了。等覺菩薩,他不叫做佛,他叫菩薩。菩薩的意思,玄奘大師翻譯的是「覺有情」。他有情,雖然有情,他覺悟、他不迷。六道凡夫是迷惑顛倒的有情眾生。菩薩,一直到圓教等覺菩薩,都叫做覺悟的有情眾生,情沒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破了,他凡情斷了、沒有了,確確實實沒有了,真如本性圓滿的現前,沒有帶一絲毫的污染。這就是說明等覺菩薩還帶一絲毫的污染,還不能說是完全百分之百的清凈,沒有到這個程度。如來果地上才是究竟圓滿,真正清凈了。無智亦無得。前面是講凡情空了,

「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聖解是什麼?前面講的是情,這是智。法相宗不究竟不圓滿,為什麼?法相宗轉識成智,智也不行。真如本性,清凈心裏面,智也沒有。《般若心經》大家天天念,最後的結論是「無智亦無得」。你還有個智,說老實話,你只能當菩薩,不能成佛。為什麼?佛,智也沒有。菩薩有智,凡夫有情。菩薩有智,佛是智與情都沒有了。如果你要智,你就當菩薩。你要情,你永遠搞六道凡夫,你出不了六道。一定要曉得,智也不能要。這個世間稍稍有一些覺悟的人,他知道情不好,情他能夠捨掉,他把智看得很重。現在社會上,我們常常聽到求知慾,那個很麻煩。求知慾,不但智他沒放棄,堅固的執著,情也沒有放棄,也是堅固的執著,因為慾望是情,這兩樣都沒有捨掉。「智」是所知障,「情」是煩惱障,這樣搞下去,二障天天在增長、天天在增加,沒有去掉一分、半分,這個人學佛是決定不能成就的。我們先要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要認識清楚。《金剛經》是教我們成佛的,不是教我們成菩薩的。佛在此地為我們示現一個最好的榜樣,佛是情智都斷,都沒有了,這叫「無實」。性體圓圓滿滿的現前。可是有體一定有作用,不能說有體而沒有用,那是講不通的,理事上都講不通。有體一定起作用,起作用一定現相,作用跟相是有,真有這回事情,所以「無虛」。體是無實,但是相跟作用是無虛。於是我們就了解,無實無虛就是講的體相用,就是講這個;《華嚴經》上講的「大方廣」,大是體,方是相,廣是用,就是講這個。

「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寂滅是體,真如本性圓圓滿滿的顯現出來。這裡面一絲毫的污染都沒有,一絲毫的障礙都沒有,體現。

「能除一切苦,用現」,體起作用能除一切苦,所有一切苦都沒有了,作用現前了。這是把體相用都說出來了。苦,我們六道眾生有三種苦。苦,實在講無量無邊,佛為了說法方便起見,將無量的苦歸納為三大類:苦苦、壞苦、行苦。六道眾生有苦,阿羅漢、辟支佛有沒有苦?有,比我們凡夫輕而已。他有什麼苦?塵沙、無明沒斷,所以他苦。法身大士,《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有沒有苦?他有苦。他苦在哪裡?無明沒斷盡。你從這個地方能慢慢的體會到,等覺菩薩苦不苦?苦。他有什麼苦?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斷。因此,度一切苦厄,完全沒有苦了,只有一個人,成佛了。只有佛不苦,佛是絲毫的無明都沒有了。所以我們講苦樂,這裡面有等級的、有差別。如果比較上說,那當然我們六道凡夫苦,阿羅漢沒有苦,見思煩惱斷了。阿羅漢跟辟支佛比,阿羅漢就苦,辟支佛就樂。辟支佛跟菩薩比,菩薩跟佛比,這一層一層比較有苦樂,所以到如來果地,那真的是苦斷盡了。

「質而言之」,質而言之跟總而言之是一個意思;總是總結,這是兩下比較,我們得到一個結論。

「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跟寂照同時一個意思。寂就無實,寂是清凈寂滅,無實;照則無虛,照是起用,起用則有相、有用。

「心清凈,無實也。」《金剛經》前面,世尊對我們的教誨,「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由此可知,信心清凈也是有等差。到什麼時候,心達到圓滿的清凈?成佛。等覺菩薩跟佛比,等覺菩薩的心不清凈,他心裏面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那怎麼能講清凈!等覺菩薩的心生不生實相?生實相,不圓滿。好比晚上的月亮,十四的月亮,也很明亮,但是跟十五的月亮比,它不圓滿。等覺菩薩像十四的月亮,佛像十五的月亮,我們凡夫像初一的月亮,一點光都沒有。六道凡夫是初一的月亮,沒有光明,完全是黑暗的。法身大士,我們常講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像什麼?像初三的月亮,初二恐怕都看不到,初三有一個月牙,那個像是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放一點點光明了。放光叫「生實相」,所以稱它作「無虛」。這把無實無虛的意思說出來了。無實無虛含義無盡的深廣,註解裡面說的這一點點,是希望你從這一點去體會。正所謂是舉個例子來說而已,從這個例子裡面,你要能夠應用在一切法當中,應用在這一生全部生活過程當中,你就得大受用,知道一切法無實無虛。無實無虛,你一定會做到佛在這裡教給我們修行的綱領:無住生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你自自然然就會做了。布施的含義很深,包括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都在其中,不是說拿幾個錢來做一點好事情,那個意思太小了,那不是《金剛經》上所說的。

【3、約凡夫妄心言,亦復無實無虛。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一念具足十法界,無虛也。由是可知凡聖同體矣。】

「約凡夫妄心言,亦復無實無虛。」這個意思很好,把前面這個道理,怎樣把它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讀了《金剛經》要會用,會用就是受持,就是依教奉行。這個地方也舉一個例子,我們凡夫是妄心,妄心也是無實無虛。妄心,心在哪裡?

「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楞嚴經》一開端「七處徵心」,釋迦牟尼佛考阿難尊者,問他:心在哪裡?佛在經上並沒有說真心、妄心,就是問你心在哪裡。阿難的確比我們聰明,如果佛來問我們心在哪裡,我們決定想不到七個地方。我們只會講:心,心在這裡。這個地方不是的,那糟糕了!第二個地方想不到了。阿難尊者能夠想到七個地方,很聰明。七個地方都被佛駁斥,阿難這才驚慌失措,七處都不對,那不是沒有心嗎?沒有心也講不通,心是決定有的。七處徵心就顯示出覓心了不可得。《金剛經》上比《楞嚴經》說得簡單。《金剛經》只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講了三處。《楞嚴》上講了七處。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不管是真心、是妄心,你都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話是佛門的口頭禪,大家都會念。真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妄心也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也是!你到哪裡去找?不找,不找就是;找就找不到,不找就是。所以你找不到,無實,找不到它。

「一念具足十法界,無虛也。」動一個妄念,打一個妄想,就變出十法界。十法界從哪裡來的?妄想來的。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執著來的。離開執著,六道輪迴就沒有了。離開妄想,十法界就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之後,現的境界是什麼?一真法界,法身大士居住的所在,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入了諸佛如來的法界;《普賢行願品》所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你就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華嚴》講的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屬於一真法界,就入那個境界。那個境界裡面,要證得究竟圓滿佛才算成就;否則的話,四十一位菩薩,無明沒有斷盡。菩薩等級是從他斷無明多少而說的,破一品無明是初住菩薩,破二品是二住菩薩,破十一品就是初行位的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是這麼樣分出來的,破無明多少而說的。

「由是可知,凡聖同體」,前面說了這麼多句,就是為了這樁事情,讓你體會到凡聖同體。聖人、諸佛如來,他的真心盡虛空遍法界。凡夫,我們用的是妄心,妄想分別執著,它也是盡虛空遍法界,凡聖同體。因此,凡聖是平等的。我們學佛,尤其是學凈宗、學《華嚴》,凈宗的經典跟《華嚴經》無二無別。清朝初年,彭際清居士是我們佛門的一位大德。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他說:《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文字廣略不同,廣是多。《華嚴經》的文字多,八十卷。《彌陀經》的文字少,只有一卷。亦無差別,裡面的義理一樣的,沒有差別;只是在文字上有多少而已,意思完全相同。他的心目當中,三本《華嚴》是這個本子;大本是八十卷《華嚴經》,中本《無量壽經》,小本《阿彌陀經》。更難得的,他把《華嚴經》修行的方法,歸到念佛法門。他自己造了一個論,《華嚴念佛三昧論》,彭際清造的,將《華嚴經》修行的方法,歸結到念佛,很不可思議。這是說明同體。我們現在學凈土、學《華嚴》,還有分別執著。這個觀念要不能夠打破,換句話說,你就不得其門而入。《無量壽經》在經題上就開出修學的總綱領:清凈、平等、覺。我們今天,我們是男眾,那是女眾,男女不平等。我們是出家,那是在家,出家跟在家不平等。你能修十大願王嗎?你能入彌陀願海嗎?你能夠修《無量壽經》嗎?不行!所以多少人念佛念了幾十年,功夫不得力,不得其門而入,什麼原因?心不清凈、心不平等。修別的法門可以不平等,這個法門,經題上就告訴你要清凈平等。你沒有清凈心、沒有平等心,不能往生。諸位要曉得,一些老太婆一個字不認識的,就會念一句阿彌陀佛,臨終站著走、坐著走,她憑什麼?人家的心清凈、平等。你不相信可以試試看,你去接觸她,她合掌對你阿彌陀佛。那個惡人、壞人,你看不中意的人,她見到他也阿彌陀佛,她平等的,她就憑這個往生。我們自命不凡,那就繼續搞輪迴,自命不凡的人都是搞輪迴的。特別是學《華嚴》,善財童子做出一個修學《華嚴》的榜樣給我們看。怎麼修學法?學生只有我一個,除了我一個之外,所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諸佛、都是菩薩,我都要頂禮恭敬。你們念念《華嚴經》,看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就知道。不但學佛的,我們頂禮恭敬是諸佛菩薩,外道也是的,今天我們看到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我們都要頂禮恭敬。那些學外道的,外道不說,還有些妖魔鬼怪的,專門在這世間害人的,你見到他,也是頂禮恭敬。為什麼?妖魔鬼怪,是他迷了變成妖魔鬼怪,他的本性不是妖魔鬼怪。他的本性跟諸佛如來的本性無二無別,只是他迷惑顛倒而已。所以禮敬是平等的。《華嚴》教我們在一切世間裡面修平等心、修清凈心,最後用這個清凈平等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大方廣佛華嚴》。我們還有這些分別、妄想、執著,這一生只能夠跟佛結個緣而已,要想成就不可能,沒有這個道理,這是我們自己不能不知道。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一定要用清凈心,要用真誠心,要用平等心、慈悲心。也許有人問:現在這個社會反常,現在這個社會人心很險惡,我不害人,人家要害我。於是多少人提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還要有防人之心,換句話說,繼續搞六道輪迴。你想想看,你要是防人,你是不是依舊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念佛念不好。有什麼好防的!人家要害,害就讓他害好了!正好往生。不是什麼事都沒有了嗎?怕人家害,換句話說,還不想往生。六道還滿可愛的,這就沒辦法了。一定要曉得,不怕人害,我們一定用真誠對待一切人。在外國,外國一般人很重視隱私權,自己有很多事情是不會讓別人知道的。我們學佛,如果也要有隱私,那就完了。有什麼事情不能讓人知道?不能讓人知道的,大概都不是好事情,哪有不能讓人知道的事情。學佛實實在在講,最基本的態度,要有司馬光那個觀念,司馬光一生坦誠。他告訴人說,他一生行事沒有一樁事情不可以告訴人,「事無不可告人言」;這樣的條件,學佛決定成功。司馬光是佛教徒、是學佛的,在家居士里有成就的。我們學了佛、出了家,還有不可告人之事,這怎麼講都講不過去,連在家人都不如。佛法,夏蓮居居士在《凈語》里講得好,要真干,不能幹假的,假的不能成就,要干真的,一定要認真。既然知道同體,這在理論上我們找到根據,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同體。因此我們要平等的恭敬,平等的供養,平等的說法,才有成就可言。

【4、全經主旨,在於應無所住。世尊言此之意,是令以無實之觀,成就無虛之果。無實觀者,即最後所云,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常作此觀,執情自遣。此是破一切凡情之總觀、要觀。萬不可須臾離者。】

「全經主旨,在於應無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是《金剛經》的中心。「世尊言此之意,是令以無實之觀,成就無虛之果。無實觀者,即最後所云,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常作此觀,執情自遣。此是破一切凡情之總觀、要觀。萬不可須臾離者。」這個重要,實實在在重要!我們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訓。這是末後的一首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每天都應該多念幾遍,知道一切法真的是夢;幻、泡、影、露、電,都是形容夢的,六個比喻是以夢為主。「幻」是假的。「泡」是水泡,水泡存在的時間不長。「影」,不真實。「露」跟「電」是形容時間的短暫,像露水、像閃電一樣。這個實實在在是人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是夢幻泡影。常常這樣想,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自自然然就淡,自自然然就少,不會有那麼多執著了,所謂是能幫助你看破。佛給我們講無實無虛,是講的事實真相;真如本性的真相如此,我們凡夫住在虛妄境界裡面也是如此。這個世間哪有一法是真實的?何況佛把我們現前這些事相,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那是一剎那九百業因果報的連續相而已,這說得太清楚了,這把事情真相都說出來了。明白這一個事實真相,再看到《金剛經》上這個比喻,你的體會就相當深刻,你會覺悟。佛又教給我們:而生其心、而行布施。為什麼叫我們生心、叫我們行布施?因為那個剎那生滅的連續相它會變。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變。什麼力量在主宰它的變化、在支配它的變化?就是妄想,念頭。因此,你一個善念就變善境界,一個惡念就變惡境界。十法界善惡不一樣,等差不一樣,怎麼來的?由於眾生念頭不同變現出來的。你是善念,你就在六道裡面變三善道,惡念就變三惡道。六道輪迴是什麼人在主宰?什麼人在支配?是你的念頭,不是別人。你要真正明白懂了,你怕誰!怕鬼、怕閻羅王,閻羅王、鬼從哪裡來的?是你心裏面變現出來的。你心裏面沒有鬼,哪裡會變出鬼?心裡沒有閻羅王,你怎麼會變出閻羅王出來?都是你心在打妄想,想什麼變什麼。所以佛才教我們,你想佛多好,想佛不都變佛了嗎?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就成佛,這是最善的。經上講的「而生其心」,實在講就是教我們生心去想佛、去念佛,你變出來的境界你就作佛。不要打別的妄想,別的妄想統統要放下,不是真的,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應當放下。常常想佛,決定有好處。佛的生活無實無虛,有哪一樁事情不能告訴別人?樣樣都公開,好!那個心裡才真舒服,舒坦!有一樁事情不能告人的,你那個心一定不快樂,一定不舒服,為什麼?裡面有骯髒的東西藏在裡面,沒有拿出來。統統拿出來,沒有一樁事情不可以告人的。這段的意思是佛說出總綱領,教給我們怎麼修法,怎樣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常常要作如是觀。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人生觀、宇宙觀,我們的觀念錯誤,佛這個觀念非常正確。能夠常常這樣想,天天能夠這樣想,就能夠斷煩惱,就能夠破情執,就能生智慧,就能證聖果,所以這是「破一切凡情的總觀、要觀」。「要」是重要的、最重要的;要也是精要、精華。「萬不可須臾離者」,末後這一句是勉勵我們,不可以離開,離開就打妄想,離開就造業。要常常作如是觀。

【5、『無實無虛』,最要之義有三。一、是形容性德。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理事、性修、因果,罄無不盡。故此一語,不但將本經所說道理賅括無遺,並將大小乘佛法總括無遺。故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無實無虛,最要之義有三。」要是重要,最重要的意思有三點。「一、是形容性德。」我們真性性德的樣子是無實無虛。「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我們常講相應,如果不相應,你就沒有辦法得到。性德是無實無虛,我們一定要用無實無虛的心行才能夠證得。「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修是從事上講。「理事、性修、因果,罄無不盡。故此一語,不但將本經所說道理賅括無遺,並將大小乘佛法總括無遺。故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個意思在本經顯示的特別明顯。從小乘須陀洹果,他們斷煩惱,證得須陀洹果位,他們的態度若無其事,沒有把它放在心上,這就是顯示出無實無虛。因此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很清晰的體會到凡聖不同。凡夫有許多的定功,比小乘這些聖者高明很多,他們比不上阿羅漢,但是要比初、二、三果,綽綽有餘。四禪天的人、四空天的人,世間的四禪八定。諸位要曉得,證到三果的聖人,他們才在四禪天,四空天人所修的禪定比他高明。為什麼四禪天人、四空天人我們不叫他做聖人,小乘初果我們就叫他做聖人?不同在哪裡?用心不一樣。小乘初果已經是無實無虛,四禪天人、四空天人他還是有實有虛,不一樣在此地。定功深再深,如果虛實兩邊沒有捨掉,沒用處。所以定功一失掉之後,還要墮落、還要輪迴。小乘初果那個定功並不很深,很有限。但是人家已經是觀念上無實無虛,所以他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就證阿羅漢,就出了三界。如果遇到念佛法門,一遇到他決定往生。為什麼決定往生?因為他以無實無虛這個態度來念佛求往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而且往生的品位還很高。我們要想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把握,脫離六道輪迴,往生不退成佛,這個要緊、太要緊了。如果這句話的意思不太了解,你就常常想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就行了;或者《金剛經》上還有兩句更簡單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行,與這個都相應。世尊在本經末後,特別教給須菩提尊者,教給他就是教給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完全在事上做。不取於相,就是應無所住;如如不動,是說我們在六塵境界當中,我們每天接觸六塵境界,不能離開六塵生活,接觸沒有關係,不能動心,動心就錯了。動什麼心?順境起貪愛的心,逆境起瞋恨的心,動了這個就糟糕!如如不動。「動」,以中國話來講,就是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你動了七情,這個不能動。換句話說,不動,心是清凈的,不動的心是平等的,不動的心是覺而不迷,跟《無量壽經》經題「清凈平等覺」完全相應,那就是修清凈平等覺。修清凈平等覺,就是修彌陀凈土。《無量壽經》上,世尊告訴我們,阿彌陀佛還有個別號,就叫「清凈平等覺」,清凈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別號。我們能夠把《金剛經》這兩句常常想著,把它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在修清凈平等覺。發願往生,當然往生。「無實無虛」,把大小乘所有一切佛法統統包含盡了。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賢聖」,這個一切,從小乘須陀洹到圓教等覺菩薩,統統包括了,「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什麼叫無為法?無實無虛就是無為法。由此可知,這些聖者,就是無實無虛功夫淺深差別,小乘四果四向、大乘五十一階級是從這裡來的。實際上這些人,他們心中有沒有這個階級差等?沒有。佛為我們方便說的。你要問須陀洹:「你證須陀洹果?」他沒有這個念頭。他如果說「我證須陀洹果」,他四相具足,他有實有虛,他哪裡是無實無虛!從小乘初果,心就清凈、平等,沒有這個念頭。這些念頭都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他離開了、捨離了。我們從這裡去體會,然後你就曉得怎樣來學習。也同時明白,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修行,沒能修得成功。沒有修得成功,就是我們虛實兩邊沒離開。為什麼我們這一生修行功夫不得力?也是兩邊沒離開。無實是空,無虛是有,空有兩邊。本經上講的法相與非法相,無實是非法相,無虛是法相。法相、非法相兩邊不取,都在這個意思上。理是空的,理是無實,事無虛;性無實,修無虛;因無實,果無虛。都是虛幻的,從這裡面去觀察。

【6、不但此也,一切凡夫心相,一切世間法相,一切因果法相,亦莫不盡括無遺。此正是《法華經》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此之謂諸法實相。故此一語,真乃大乘法印。】

「不但此也」,前面給你說的,都是講的三乘的修行人。

「一切凡夫心相,一切世間法相,一切因果法相,亦莫不盡括無遺。」那些覺悟的人,修行證果,證阿羅漢、證辟支佛、成菩薩、成佛,他是明了無實無虛,體悟無實無虛,他走的是一條光明的正道,成就究竟圓滿的功德。我們凡夫迷惑顛倒,念念都是妄想分別執著,可是這些妄想分別執著也是無實無虛。你打妄想,無實,在六道裡面受果報,無虛。你細細想想,可見得這無實無虛四個字,世出世間法全都包括了,全都通達了。凡夫的心相,心相是妄想。世間一切的法相,凡夫心相是因,世間這些法相是果,這就是一切因果的法相,統統在裡面,都包括盡了。我們要細心去觀察,細心去體會,然後才能夠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看清楚。看清楚,你就不迷,不迷就是菩薩。菩薩叫覺有情,他不迷,迷就是凡夫,他真正覺悟了。

「此正是《法華經》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這是《法華經》上非常有名的一段經文,這十句叫「十如是」,是《法華經》上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文,也可以說是整個《法華經》的中心。「如是」就是此地講的無實無虛。如是相,相無實無虛。如是性,性無實無虛。你把「如是」兩個字換成無實無虛,那個意思更好懂。「相」是現象,「性」是本性、真如本性。「體」是理體。十如是,這十個裡面最重要的是「性」,其他九個都是從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世尊在《法華經》裡面,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成這十大類。「力」是能力、能量。「作」是造作,就是變化。「因」是親因,「緣」是比較疏一點的;親的叫因,疏的叫緣。因要是沒有緣,不會結果;因一定要得到緣,緣具足它就結果。「報」也是果。我們舉個淺顯的例子,來說明這兩個字。果,我們得人身是果。報,我們這一生當中的苦樂際遇,每個人都不一樣,這是報。得人身是果,你這一生的苦樂遭遇那是報。有的人命好,很享福;有的人命運很差、很苦惱,那是報。苦樂是報,得人身是果。末後一句「本末究竟」,前面九句不能包括的,統統歸到這一句。這十句,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統統包括盡了。

「此之謂諸法實相」,《金剛經》上講諸法實相,《法華經》上講「十如是」,「十如是」真的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我們用這十句,解釋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很清楚,解釋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也清楚、也明白。把這十句來觀察我們自己這一生,我們過去跟現在,在生活上點點滴滴也清清爽爽,比世間算命的人高明多了。從前金山寺妙善法師講:世間最會算命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他算得準確。釋迦牟尼佛以外,那些算命的都不可靠,都靠不住。釋牟尼佛會算,釋迦牟尼佛都給我們算了,你知道嗎?這十如是就是的。你能夠懂了,拿這個來看看自己,自己一生的命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才叫高明。

「故此一語,真乃大乘法印。」此一語就是「無實無虛」。無實無虛真的是大乘法的法印,所有一切大乘法都是無實無虛,決定符合這一句的經義。不但大乘法,世間法也是無實無虛,明了世間法無實無虛,這個人也是大乘菩薩。

九四、重以喻明 喻住法之過

經【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這是從比喻上說。科題很清楚:「喻住法之過」。佛在經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很有道理,法不能住。

【1、此節是明執實則布施之功德全虛。正是無實無虛的反面。『法』謂一切法,不外境、行、果。境者境界,五蘊、六根、六塵等。行者修行,即六度等。果者果位,即住、行、向、地,乃至無上菩提。亦兼果報,如福德、相好、神通、妙用等。】

「此節是明執實則布施之功德全虛。」住於法,以為法是真有,執著在法相上,這個錯了,所以功德都沒有了。諸位一定要曉得,不住,難!我們凡夫業障習氣深重,真的無從下手。《般若經》聽起來很有味道,你做得到嗎?做不到,還是有執著。你沒有辦法看破,也沒有辦法放下;換句話說,白聽了、白講了。聽這部經的人,我想不會少過三千人,來來去去的,有今天來了明天不來,明天來了後天不來了,來一次也算,統統算進去,我想應該是三千人以上。這三千多人當中,哪一個看破?哪一個放下?一個也沒有,我們這部經就白講了。所以難、真難!你才曉得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門,不要說大乘,連小乘包括,都不能成功,這才曉得佛法之難。幸虧佛很慈悲,為我們開了一條念佛往生的法門,這個法門方便在哪裡?可以執著。你就執著阿彌陀佛,這個能夠住於法,行!你心裡住在阿彌陀佛、住在極樂世界上,堅固的執著,執持名號,只有這個法門,給你講執著能夠成功的。除這個法門之外,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找不到,都是要破執著才能成功,沒有執著才能成功。執著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不執著,那就生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那就高了。執著能出得了三界,能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凡聖同居土不錯了,可以了!何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馬上把我們提升到七地以上的地位,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很短的時間就成佛,這是一個特別法門。得要有福報,什麼福報?相信,相信就有福報了。這個法門遇到了不相信,這個人沒有福報。《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相信的人有福,肯發願的人那個福報就更大,世間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福報能跟他比得上,因為他不久要作佛了,你想這個福報多大!

「執實」,功德就沒有了。什麼叫功德?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功德是戒定慧。因戒得定,持戒是功、功夫,得定,定是德。「德」跟得到的「得」是一個意思。你有一分功夫,你一定就有得到。持戒有功,得定;修定有功,開慧了,這是功德。如果一執著,持戒不能得定;為什麼?我這個戒持得很好,看到那個不持戒的、那個破戒的,心裏面就生厭惡的心,你怎麼會得到定?那個持戒,不懂得用功,不如法。諸位必須要曉得,世尊教人修行是教你一個人的,沒有教你看別人;你要是看別人,你的道業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成就。《華嚴經》上,善財童子只有一個人,沒有同參道友。如果善財還有個同學,善財也完蛋了。為什麼?同學你跟我一樣,恭敬心沒有了。一個同學都沒有,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都是菩薩、都是老師,他那個禮敬諸佛才做到圓滿;所以,不可以有一個同學。換句話說,真正修行人,自己是站在最低的,別人都在我頭上,你才能修得成功。妖魔鬼怪都在我頭上,都要禮敬,都是諸佛如來。怎麼觀想?諸佛如來示現的。示現善的境界來教我,在善境界裡面不生歡喜心。示現妖魔鬼怪,逆境裡面我不生瞋恚心。

你的清凈平等從哪裡修的?在境界裡面磨鍊出來的。離開這些境界,你修什麼?好人、壞人、順境、逆境都是善知識,在我的心裏面都是平等的,我在這裡面修十大願王。有絲毫差別的念頭,你那個十大願王功德全虛,全都沒有了。你所修的是福德,功德變成福德;功德沒有了,福德有。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功德太難了。經裡面常講「火燒功德林」,火是什麼?發脾氣;脾氣一發,你們想想看,你那個定就沒有了;定沒有了,戒就沒有了。你要問,你的功德有多少?你得想想什麼時候沒發脾氣,如果臨命終時發一頓脾氣,完了!一生都完了,那毫無功德。所以佛法教人送終,人臨終的時候,八個小時不要去碰他。為什麼?神識沒離開,那個時候你碰他,他會生瞋恨心;一念瞋恨,一生的功德都光了、都沒有了。八個小時之內不可以碰他,道理在此地,不可以不曉得。功德跟福德要分得清清楚楚,福德與戒定慧不相干,功德是戒定慧。

「正是無實無虛的反面」,反面是什麼?他執著有實有虛。「法謂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統統包括在其中。「不外境、行、果。」這是用這三個字把一切法概括了。「境者境界」,佛法裡面所講的,「五蘊、六根、六塵等」,這都是屬於境界。等是太多了,凡是這一類的都是屬於境界。「行者修行,即六度等」,像三福、三學、六度、十願,這都是屬於修行。「果者果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這些屬於果。「亦兼果報」,果裡面不僅包含果位,也包括果報,「福德、相好、神通、妙用等」這屬於報。果跟報,可以合起來講,也可以分開來講。

【2、行六度而自以為能行,此住於行。若有名譽等想,便住於境。心存有一所得,便是住果。無論心住何種,皆是住法。】

「行六度而自以為能行,此住於行。」真正修行人,不能不明經,經義不明,你理不通;道理不明,事實真相不清楚。古人常講:經不可以不讀。古時候,中國念書的人多,因為中國的社會尊崇知識,打開我們中國的歷史,這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知識分子的歷史。我們中國古人講士大夫階級,士大夫階級就是我們現在講知識分子。中國人尊重知識分子,所以從前人有一句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印度有四種階級,大家都知道。中國也有四種階級:士、農、工、商。中國四種階級,哪一個階級排在第一位?士,士是什麼?讀書人,知識分子排在第一。第二是農夫,農夫耕作很辛勞,對於社會有很大的貢獻。第三是工人,也很辛苦,勞力。不勞而獲利的商人,他有錢,排名排在最後。現在社會顛倒了,現在商人第一,工人第二,農人第三,念書人排在最後。現在念書人一文不值,社會顛倒了。

如果我們住相的話,就錯了。自己以為能行、能修行,這是修福,念佛也是修福,持戒也是修福,參禪也是修福,弘法利生都是修福,這裡面沒有智慧。智慧是什麼?離相是智慧。我雖做,做了心裏面若無其事,它才會生智慧。稍稍有一點執著,「若有名譽等想,便住於境。」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名聞利養;好名,有這個你住在境上。「心存有一所得,便是住果」,你得到的利益,你得到的財富,世間法裡面講七情五欲,你只要有所得,你就住果。由此可知,如果這三樁事情我們都不免,你境行果統統住,與大乘教義完全相違背,這個不叫學佛。這樣的修學,實實在在講,就是經上講的可憐憫者。世間人沒有聞到佛法談不上可憐,他沒機會,沒接觸到;聞到佛法而完全學錯、學顛倒了,這個可憐。他為什麼學錯,為什麼學顛倒?沒有讀經,沒有懂得經義。中國古代因為崇尚知識分子、崇尚讀書,大家總是盡量想方法去讀一點書,因此看佛經不難。佛經雖然是古時候翻譯的,是當時最白的文字,是那個時候的白話文。你要是不相信,《無量壽經》是漢朝時候翻譯的,你去看看漢朝那時候的古文,你跟它對比一下,我們這個經好懂,古文就難懂了。翻經的大師,已經非常慈悲、已經考慮得很周到,用最淺顯的文字,希望每一個稍稍讀一點書的人,都能看得懂佛經,都能了解佛的意思。我們佛經的這個文字,在現代文學裡面叫做變體文,它比古文容易懂得多。可是現在麻煩了,現在人完全不念古文,於是最淺顯的佛經拿到手上看不懂,文字上障礙了,這個難!這是我們現代人一個很大的難關,必須要突破。用什麼方法突破?讀誦。中國過去教學,從哪裡教起?從背誦教起。你要求學,你要想做一個知識分子,下手就是背誦古文。古代的教學,小學,老師教導學生就是教他背書,沒有講解的;這種教學法在歷史上有記載,從漢朝一直到民國初年,都是用這個方法。小朋友七歲上學,上學就是跟老師,就不住在家裡,要跟老師住在一起。每個月初一、十五放假回家去一趟,平常要跟著老師。這叫學,學什麼?學生活,學洒掃應對。老師教他掃地、教他抹桌子,看年齡大小,能夠做的事情教他,使他從小就勤勞,家裡樣樣事情他都會做,伺候老師,他能夠伺候老師,回家就能孝順父母,這是老師要教的。換句話說,他教的是生活教育,教你站有站的相、坐有坐的相,學這個東西。在文字上,《四書》、《五經》,教他念、教他背。一般總要背一百到兩百遍,會背之後,還要背一百遍到兩百遍。用意在哪裡?修定,戒定慧。小孩不叫他背書,他也會胡思亂想。天天叫他背書,他就沒有時間去打妄想,他心得定。從七歲到十二歲,心定了這麼多年,開智慧了;慧是從定當中生的。十三、四歲以後,進太學,太學裡面老師講解,你從前所背過的這些書,現在來講解。現在因為有定,開智慧了,才講,你要是沒有開智慧,講有什麼用?講了也不懂。

古時候的教學法好,非常可惜到民國年間學習外國人,這把我們這一代人給害慘了,智慧完全沒有了,定也沒有了、慧也沒有了,成天在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增加了。所以我們這一代社會這麼悲慘,世間大亂,沒有智慧的人。佛門裡面,從前一入佛門,「五年學戒」,五年學戒不是學戒律,五年學生活教育。就像現在很多學校,新生一上學,新生大概有幾個星期的生活教育,讓他了解我們團體生活習慣。我們出家人一出家,五年生活教育,學這個東西。除這個之外,學經。經,這五年怎麼樣?看是哪一宗、哪一派,這一宗主要的經論要背誦,教你去念,念到會背。你學華嚴,《華嚴經》不能不背;學天台,《法華經》要背,天台三大部,分量跟《華嚴》大概也差不多,《法華經》、《法華經文句》(智者大師註解)、《玄義釋籤》。從前線裝本,每一種都是二十冊,堆起來六十冊。五年當中要背過,你才有資格學天台,你沒有這個基礎,講堂裡面沒有你的座位。你說聽經,你三大部都背過了,才有資格到那個地方,才有你的座位。你沒有過五年,不能背,講堂裡面沒有你的座位,你只能在旁邊照顧大家的生活,照顧大眾。過去叢林寺院裡面教學這樣嚴格。這五年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根本智,訓練修根本智。根本智是定,從定開慧,這是根本智。看起來,好像在寺院裡面住了五年什麼也沒學到,老師什麼都沒有教,就給你一本書,叫你去念、叫你去背,另外就叫你做工,常住這個生活分配你去做。做工是生活教育,也是修福。念經是思想教育,叫你不要胡思亂想,修定。定不是每天盤腿面壁,盤腿面壁照打妄想。叫你背書,背書不能打妄想,一打妄想就念錯了,所以叫你背書,用背書的方法。所以說,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

古德教學用心之苦,我們現在人想不到;恩德之厚,也不是現在人能體會得到。現在人一接觸佛法,就廣學多聞,學得亂七八糟,雜亂無章。不學還好,心還清凈,頭腦還清楚;一學,學得一塌煳塗,說幾句話都語無倫次,你說怎麼辦?這不是佛法不好,方法學錯了。從前世法、佛法,都是教你修定、修清凈心,真的是《金剛經》上講的「信心清凈,則生實相」。有這五年的教學,然後再聽講。我們從《高僧傳》、《居士傳》裡面所看到的,有人聽講沒有聽多久就開悟。我們現在聽一輩子都不開悟,什麼原因?他經過訓練,他的心清凈,他的心定。尤其是經背得很熟,背得很熟,裡面不懂,就是禪宗裡面講的疑情,「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他提得起疑情,我們現在沒有。這是說明,決定不能有住,一住就壞了。境行果都不能住,這樣才能夠符合無實無虛,才能夠符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真正在學大乘,真正在學般若。「無論心住何種,皆是住法。」這是經上講的,「若菩薩心住於法」,不管你住哪一種,住一種都是住法,三種都住還有什麼話好說?三種都住,這個人布施,行布施的人不少,很多!都是種了福,毫無功德,他所修的是三界有漏福報。為什麼?他心有住。

【3、『闇』則一無所見,仍在無明之中。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招得來生不如意。】

「闇則一無所見,仍在無明之中。」比喻「如人入闇」;闇是比喻無明,他沒有覺悟,他不開悟,沒有智慧。

「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招得來生不如意。」這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的兩句。住相布施將來的果報生天,享天福。這個人能享天福,諸位要曉得,他修行五戒十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心地真正是清凈慈悲,才能夠生天。一天到晚是搞名聞利養的話,他怎麼能生得了天?生天享天福不錯了,恐怕現在的人住相布施,來生不能享天福。享什麼福?可能至少有一半享畜生福,外國那些寵物真享福,一家人都伺候牠,把牠當祖宗看待,我看到那個人就是前生修福的。修福怎麼樣?他沒有十善,也沒有五戒,心也不清凈,愚痴修福,真修福,好事拚命去做,宇宙人生事實真相道理不明,來生就到畜生道,畜生是愚痴。學佛連真佛、假佛都分不清楚,這是愚痴。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楞嚴經》上講得很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佛法在我們現代這個社會裡面,我們所看到的,有假的佛法、有邪法,還有妖魔鬼怪的法,掛上佛的招牌,你不能夠不辨別,不能不清楚。好心學佛到後來學成魔,那真是冤枉!一定要辨別清楚,一定要有智慧。生天福的條件要具足十善,要具足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他才真正能夠生天,才享天福。縱然生到天上,天福享盡了還要墮落,還是要搞六道輪迴,這就是「招得來生不如意」。

佛門裡面講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時候,大概就不會修福,一享福人就迷惑、就顛倒了。佛在這個經上教菩薩,「菩薩不受福德」,這句話很重要,不能夠把它輕易看過。教菩薩不可以享福,一享福就迷惑顛倒,所以福不能享。佛為我們訂的出家人生活非常簡單,就怕你迷惑。雖然在中國,佛教發展為寺院叢林,住持、方丈住的房子多大?方丈,十尺乘十尺,就那麼大的房子。不能享福,一享福就迷惑顛倒。不是負責寺院的執事,一般人住哪裡?住廣單、通舖。不可以一個人住一個房間,一個人住一個房間不會成就的。在大庭之下,裝模作樣像個樣子,沒有人看見就隨便放逸、就懶散,不能成就。廣單通舖有個好處,睡覺也要規規矩矩,旁邊人也看到你。什麼時候都不可以放逸,都要守規矩,道理在此地。今天生活比較富裕,一個人一個寺廟,我一看到這個樣子,完了、完蛋了!那個地方不要去了。今天跟我這個頑固的思想相同的有一個,香港大嶼山的聖一法師,跟我的看法完全一樣;其他的法師跟我的看法都不一樣。我們要想成就,要住廣單,決定不可以說一個人一個寮房,這個不可以的。所以,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一定有福報要捨,福報讓大眾去享,不要自己享。愈有大福報,享福的人愈多,那你的福報才真正殊勝;自己享,問題就多了。今天講到此地。

第62集

請掀開經本一百三十七面。

【4、不知觀空,必隨境轉。生天之後,決定墮落。『入闇』,喻不見性。喻此人道眼未開,無明未破。雖學大乘行布施,既是盲修,必生重障。】

「不知觀空,必隨境轉。生天之後,決定墮落。」《金剛般若》就是教給我們怎樣去觀空,所謂「空」就是指的事實真相。一般初學的人,初聽到空字,往往心裏面生起恐怖;這一空了,那怎麽辦?有個恐怖的感觸。如果要是給你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不至於有恐怖的感想。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意思前面我們已經講得很多。「觀」是觀念,要把我們錯誤的觀念糾正過來。什麽是錯誤的觀念?以為一切法都是有,這個觀念錯誤的;一切法確確實實沒有。可是這一切法的現相,明明擺在我們面前,怎麽可以說它沒有?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個「有」不是真的有,叫幻有、假有、妙有;說這些名相,它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有不是真的,所謂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有。由此可知,「空」不能當作「空無」講;空,什麽都沒有了,這不是佛經上講的空義。佛經上講的空義是:相有性空、事有理空,是這個意思。一切相是幻相,剎那不停的在變化,因此決定不能夠執著。你要是不知道這一切法有而非有,你一定就起執著,在心裏面稍稍有一點執著,你就被境界轉,你就不自在。我們現在講,你受環境的影響。凡是會受環境影響的一定是凡夫,聖人已經不受環境影響;不要說大乘的聖人,小乘的聖人都不受環境的影響。我們在本經念過,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這是小乘人,他們都不受環境影響。由此可知,修行如果想證果;諸位要知道,證果這樁事情很重要,不證果就不得受用,一定要證果,證果是我們修行的目的;如果要證果,一定要離相。離相就是心裏面不能執著一切法相,法相、非法相都不能夠執著,這就是此地所講的「觀空」,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了。

「生天之後,決定墮落。」這是講你修行修得不錯,五戒十善、四無量心,乃至於很好的禪定功夫,生天。生天之後,一定會墮落。因為天最高,沒有比天更高的,天福享完了,壽命終了,到哪裡去投胎?到哪裡去輪迴?只有往下面去了,它上頭沒有了。我們人修得好,上面還有一層,可以到天上去,天沒法子了。天福享盡了,就要往下墮落,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你要問,為什麽不能出離?因為他不曉得一切法相是幻有,毛病出在這裡。如果知道這一切法相都是幻有,有而非有,於一切法不執著了,他不是凡夫,他是聖人,凡跟聖的差別就在此地。

「入闇」,這是比喻,前面經文說:如人入闇,則無所見;闇是無明,「喻不見性」。「喻此人道眼未開,無明未破。雖學大乘行布施,既是盲修,必生重障。」這一小段我們實在是要注意!可能就是我們現前犯的毛病。雖有這個毛病,自己不知道,自己還以為學佛學得不錯,到後來學佛得不到結果,他也找不到什麽地方出了差錯,他不曉得;出了差錯就是沒有見性。見性談何容易!但是這個地方一句,實在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就是要想見性,一定要把真性裡面的障礙去掉,我們的心性才能現前。什麽東西障礙我們心性?見思、塵沙、無明,這是經上所講的三種煩惱。由此可知,修行沒有別的,斷煩惱而已。從哪裡斷起?從最粗、最明顯的煩惱先斷起。最粗的煩惱叫「見思煩惱」;這是兩大類:「見」是見解上的錯誤,「思」是思想上的錯誤。佛教給我們修學的總綱領,那個名字叫「觀行」,觀是改變我們錯誤的見解思想,行是改變我們生活上錯誤的行為。依什麽標準?經典。依經典修正我們思想見解,依戒律修正我們生活行為,行依戒律,知見依經論,經律論的作用是幫助我們改正錯誤。如果只是研究經教,不能改變我們錯誤的觀念,這個沒用處。如果懂,只管修行而不能斷煩惱,這個修持也沒有用處。煩惱從哪裡斷起?也要從最重的下手。假如我們的貪心重,先斷貪心;我們的瞋恚心重,先斷瞋心。每個人煩惱習氣不相同,自己要好好的反省反省,哪一個毛病最重,先對付它。最重的毛病轉過來了,其他比較輕一點的很容易轉。就像治病一樣,一定要首先治療要命的重病,對於性命還不太相關的小毛病可以慢慢來,道理是相同的。

「道眼未開」。破無明對我們來講難,那是真的不容易,開道眼比破無明容易太多;道眼開了,你可以說是正知正見。我們學佛的同修,也常講我們是正信的佛教徒。什麽叫正信?道眼開了叫正信,不再迷信了。所謂道眼,簡單的說,有能力辨別邪正。現在這個社會上很亂,佛門裡面也很亂,可以說是任何一個團體,佛門裡面亂、其他宗教裡面內部都亂,有真、有假、有邪、有正,你能夠一眼就看清楚、看明白,這是道眼。換句話說,有能力辨別真假、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你有這種能力辨別,你的道眼開了。如果沒有能力辨別,怎麽辦?要依靠老師。就如同小孩,小孩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利害,他怎麽辦?依靠父母,不能離開父母,父母保護他;離開父母,他就非常危險,可能就要遭遇到致命的災難,一定不能離開父母。必須等他長大成人,有了經驗閱歷,他才可以離開父母,可以獨立。我們學佛亦復如是。

道眼未開要依靠老師,決定不能離開老師,離開老師不會有成就的。在老師的會下慢慢的去培養,這個培養就是修戒、修定、修慧。戒定慧有相當的基礎,功夫能得力了,這個時候老師就叫你出去參學。老師叫你去參學,標準在哪裡?你有了道眼,你能夠辨別是非,老師就叫你出去參學,成就你的定慧。你出去參學,這個意思就是說明,除了老師之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都可以接觸。這個接觸對你決定不會有傷害,成就你的定慧。你接觸的時候,像《金剛經》世尊教給須菩提,實在講就是教給我們大家,「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怎麽會受害?「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你定功成就,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了。不被境轉,你就有能力轉境界,《楞嚴經》上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跟佛菩薩沒有兩樣。佛菩薩轉境界,不為境界所轉,我們要有本事轉境界,這就是要開道眼。剛才說了,沒有這個能力,依靠老師。依靠哪一個老師?現在我們遇不到善知識,我過去給大家傳授三皈依,曾經給你介紹一位好老師,你要記住!哪一個老師?阿彌陀佛。依阿彌陀佛絕對不會錯,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哪裡會錯?阿彌陀佛在哪裡?供一尊阿彌陀佛的像,不行!那個像不能保佑我們。阿彌陀佛要教導我們,天天給我們說法才行!《大乘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生當中,在道眼未開的時候就專依《無量壽經》。佛在經上教給我們哪些事情不能做的,我們就不做;哪些事情應當要做的,我們就去做;依教奉行,這就是依靠老師。別人講的,我這部經上沒有講,我依我這部經,我不依別的經,我專門跟阿彌陀佛學,這樣學法,縱然道眼未開,也能往生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迴向偈裡面曾經念到,「花開見佛悟無生」,一到西方極樂世界,道眼就開了,就能夠分破無明。如果道眼沒開、無明沒破,換句話說,就以佛法而論,哪個是真的佛法?哪個是假的佛法?哪個是正佛法?哪個是邪佛法?你都搞不清楚。你把假佛、邪法當作正法,你去修布施供養,這是盲修瞎練。不但功德沒有、福德也沒有,不但福德也沒有,恐怕還有過失。這是不能不謹慎,不能不明了的。

【5、當知學佛,若道眼未開,勢必處處雜以情見。豈但六度行不好,且必增長我慢,競起貪瞋,反將佛法擾亂,行得不倫不類,啟人疑謗。直是於佛法道理一無所見,豈止不能見性而已。執法為實之過如此,我等當痛戒之。】

「當知學佛,若道眼未開,勢必處處雜以情見。」我想這句話根本用不著解釋,每一位同修都應該有很深的體會。無論是在家學佛、出家學佛,念念都有私心、念念都有情執,這就是道眼未開。他學佛不但佛沒學得好,可能還要障礙別人學佛。別人學佛,他在那裡攪和,他在那裡搗亂,這就是五逆罪裡面破和合僧,這個果報很重,他自己曉不曉得?自己不曉得,以為他的看法、想法、做法都是對的,他自己不知道。為什麽不知道?道眼未開。其他的人姑且不論,最重要的是要常常自己檢點反省,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是不是雜以情見?如果有這個東西,要知道這是大病,這是病根,必須要拔除。用什麽方法拔除?金剛般若。如何拔法?離一切相,經上講的「應無所住」。真正修行人,必須是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我們面對的時候心要清凈,一念不生。這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裡面不雜情見,保持自己的清凈心。

如果雜以情見,底下說得好,「豈但六度行不好」。六度不要說別的,剛才講的布施,布施你都修不好。布施種福田,你那個福種在哪裡?你那個福種在大石頭上,不會生長的。人家種福田是種在肥沃的泥土裡面,它會生根、會茁壯、會發芽、會結果。你那個種子種在大石頭上、種在沙土裡面,不會生根的。這就是你對於福田,根本就不認識。連布施修福都不可得,何況其餘?「且必增長我慢」,貢高我慢。「競起貪瞋」,競是競爭、競賽、比賽,貪瞋痴慢不但沒有斷掉、沒有消掉,反而天天在增長,這就錯了。我們自己修行,一定要常常檢點我們的功夫如何?實際上,學佛的同修早晚兩堂功課就是做這功夫的。早課是提醒我們自己,早課讀經文就是聽佛的教誨;我們這一天全部的生活、活動,不違背佛的教訓,這個早課就真正有意義了。晚課是反省、是懺悔。做晚課想想今天一天有沒有違背佛的教訓?如果有違背、沒做到的,要改過自新。所以晚課是反省、檢點、懺悔。早晚課要不是這樣做法,那就毫無意義。早晨佛菩薩面前念了一卷經,早課念了,好像這個事情就交代過去了。晚上再念一遍,我這個作學生不錯,兩堂功課一堂也沒缺,其實有口無心,做的是形式,是樣子。「既是盲修,必生重障。」盲修是對於自己見解、思想、行持毫無幫助,要用佛教術語來說,與觀行毫不相關,那功夫哪裡得力?

重障是怎麽說法?我說出來就很不好聽。木頭雕的佛像、畫的佛像,做早課,早晨騙他一次,晚課又騙他一次,一天騙兩次,從初一到臘月三十,天天照騙,你這個罪過重了,重障!活人你要是騙他,還情有可原,木頭雕的泥塑的佛像,你都忍心去一天騙兩次,你這個心不說也罷。可是這個世間還真有人這麽做,我們得想想,我們是不是這樣做法,這是很值得檢點的。凡是貪瞋痴慢還有,要存一個恐懼的心,我的煩惱業障還這麽重,我修行功夫不得力,必須要讓自己煩惱習氣一年比一年輕,想想今年跟去年比,今年輕了很多;這一個月跟上一個月比,我煩惱習氣少了好多;這是進步,這就是功夫得力。功夫得力不得力是從這個地方說的,不是說我念多少遍經。去年我《無量壽經》一天念一遍,今年我一天念兩遍,你一天念二十遍也沒用處,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那有什麽用處?不在遍數多,是在你功夫得力不得力。什麽叫得力?是不是真的煩惱少了?煩惱少了,心清凈,智慧一定增長;也就是說,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必定是一年比一年看得淡。這是你功夫進步,你看得淡了。漸漸的在這些境緣當中,他不動心,心恢復到清凈。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善人也好、惡人也好,他心裡的波動沒有從前那麽高、沒有那麽激動,心漸漸平了,這叫功夫,這叫得力。

起心動念想自己的事情少了,起心動念會替別人想,會想一切眾生,會想整個佛法,這個人就是道眼漸漸開了,境界漸漸的好了,愈轉愈好。我們不可以不曉得。不能夠繼續的盲修瞎練,盲修瞎練不但你的貪瞋痴不能斷,天天還在增長。「反將佛法擾亂,行得不倫不類,啟人疑謗。」叫別人看到你學佛,懷疑,甚至於毀謗,讓人家看到你學佛,學佛很可怕,這個佛法不能學,你看,學成這個樣子!這是我們要時時刻刻記在心上,時時刻刻反省檢點,改過自新、斷惡修善。

「直是於佛法道理一無所見,豈止不能見性而已。」這個見性談不上,佛法所說的道理,可以說是他完全無知。我們讀經、聽經也能夠明白一些道理,可是這些道理在我們生活當中用不上。為什麽用不上?我們惡的習氣太重,已經養成一個習慣,聽這個佛法,聽得不錯,覺得滿有理也很喜歡,聽的時候心裏面也很舒暢,出了大門之外忘掉了,就沒有了。聽的時候好像有那麽一回事,出去就沒有了。這是什麽原因?不夠深刻,所以它不產生力量。如何叫這個佛法的理,在我們心裡真正起作用?那必須是有一段時間鍥而不捨,要把它入進去,這個才行!

在美國我遇到一些同修,他們學佛十幾年了,學的情況就跟此地講的完全一樣,真的是盲修瞎練,貪瞋痴慢天天增長。這一年來他們發心聽錄音帶,把錄音帶所講的,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這個深入了。寫了半年、一年,毛病習氣真的少了,對於世緣看淡了,入進去了,他得力了,這就是他日夜在那裡鍥而不捨。細心的聽,認真的寫,這才產生效果,這個方法確實好。這部經已經有別人寫出來了,我們寫,行!他寫是他的,他得利益,你沒有寫,你得不到利益。哪一個人寫,哪個人得利益;拿到別人的東西不行,自己不能得利益。現在用磁帶寫講記的人不少,在台灣、在中國、在美國都很多。我常常收到他們的來信,告訴我,他們認真的在寫,這是現在用這個方法還能收點效果;聽經不行,太難了!我們講席不是一個長期的,斷斷續續的,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要收效果非常困難。十大願王裡面,有「請佛住世」,道理在此地。善知識要不能常住在這個地方,天天跟我們講,我們每天來聽經,每天來薰習,薰習個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也許有個樣子,會轉變一點,長時間的薰習。若不是長時間薰習,很難收效。

但是我們看到古人,像《大藏經》裡面的《高僧傳》、《居士傳》。從前這些出家、在家的修行人,他們往往三年五載就開悟,就能夠契入。為什麽我們今天三十年、五十年都不行?這是你沒有看到從前人跟現在人修學的方式,從前的人修學,真的是鍥而不捨。寺院裡面八個鐘點講經,每天聽八個鐘點經,八個鐘點修行。修行大致的方法,不外乎參禪、念佛。所以寺院裡面,如果沒有禪堂,一定有念佛堂,總不外這兩種。如果是禪宗,禪堂裡面,一天聽八個鐘點經,禪堂裡面去靜坐八個鐘點,一天十六個小時。這樣用功,比我們現在學校強多了;不但比學校、比軍隊都殊勝多了。軍隊也沒有這麽嚴格,一天十六個小時,所以他有個三年五載的薰習,成功了。我們今天為什麽不成功?一天二十四小時聽兩個鐘點經,要打二十二個鐘點的妄想,你說有什麽指望?沒有指望了。過去的人是一天十六個小時用功,你要讓他打妄想,他沒有時間,他太疲倦,他要休息。那八個小時還要休息、還要工作、還要吃飯,所以他的生活非常緊張,沒有時間打妄想。這就是現在人修行,怎麽樣也沒有辦法跟古人相比的原因之所在。不是我們現在人頭腦不如古人,不是!我們修學的方式,跟古人比差得太遠了。人家一天十六個鐘點用功,我們充其量兩個鐘點,這是怎麽樣都沒法子。

我在過去講席當中說過,縱然我們今天一天能夠用十二個小時功,另外十二個小時還在打妄想,那個功夫才一半一半的,要想克服無始劫來的妄想習氣不容易!所以古人十六個小時是正確的。現在我們已經沒有這個機會,找不到這種道場。怎麽辦?如果你真正想用功,自己干!現在自己干,比古人自己乾的緣要殊勝。古人那個時候是依眾靠眾,大眾在一塊共修,互相勉勵,一個人太困難了,沒有人幫助。現在一個人行,現在我們有電視、有錄相帶、有錄音帶,我們用這個東西來幫忙。我們家裡的小小念佛堂,一個人修也好,兩、三個人共修也好。念佛機打開,二十四小時佛號不中斷,跟古時候那個念佛堂就沒有什麽兩樣。人家念佛堂人多,我們念佛堂人少,可是佛號不中斷。繞佛的時候出聲念,止靜、拜佛不出聲,聽佛號或者心裏面默念,這個法子好!今天這個時代,真正肯用功夫自修的人會有成就。

「執法為實之過如此,我等當痛戒之。」這就是合經文所說的「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住就是心裡執著,以為這個法是真的、是實有;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這種修行有這麽重的過失,真的是盲修瞎練。

九五、喻不住之功

這是從另一面來看,「喻不住之功」。前面是住相的過失,住就是執著,執著的過失。不執著,功德就無量無邊。

經【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1、若能『心不住法』(無實)。而又勤布施(無虛)。是其人道眼明徹,空有雙離。真為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則游於佛日光輝之中,徹見如實空,如實不空,具足體相用三大之性。如佛所得也。其功德不可思議也。】

「若能心不住法」,就是前面講的無實。因為一切法無實,當然他就不住,不會把一切法放在心上。這個意思同修們一定要明了、要很清楚。不住,就是心裏面很清凈,一絲毫的憂慮沒有,一絲毫的牽掛沒有。為什麽沒有憂慮?憂慮是妄想。為什麽沒有牽掛?牽掛是執著;都是錯誤的,都是假的。世尊在經中明明的告訴我們,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能夠憂慮牽掛的心不可得,你用什麽憂慮、用什麽牽掛?用心,心不可得。你所牽掛的那些事,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所都不可得。佛叫你無住是真話,不是假話。實實在在這樣才對,你不這麽做你就錯了。

雖然心不住於一切法,心裏面什麽也不牽掛,乾乾凈凈的,沒有憂慮,沒有牽掛,「而又勤布施」。勤是很努力、很勤奮,在干什麽?在做布施。布施是廣義的,這兩個字包括我們整個的生活範圍,是我們一生當中全部的生活行為,在此地用「布施」兩個字做代表。生活行為怎麽叫布施?我們的生活行為要如理如法、要規規矩矩,給一切世間人做一個好榜樣,這就是布施。穿衣,我們穿衣是人家穿衣的好樣子,這就是布施。希望我們影響他們,不要被他們影響我們。現在,外面一些年輕人,穿那些衣服,那些圖案畫得,你仔細一看是妖魔鬼怪。我們看了也去買一件穿,我們被他轉了,我們也變成妖魔鬼怪了。我們看到這個,覺得不太對勁。所以我們在台灣也設計了一套,全部是佛經上的句子,這個好!此地還做了有幾件,有些同修們穿在身上,「阿彌陀佛」,這個好!人家一看,念一句阿彌陀佛,善根種子就種下去。後面印「凈念相繼」,「凈定安樂」是《無量壽經》上的句子。我們穿衣服就是布施,就是叫很多人種了善根。希望我們大家都能這樣做,我們就能轉移社會風氣。不要看到這是小事情,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社會風氣慢慢好轉,這個地區人心安定。人心定了,社會就平安,大家都有福了。每天去搞這些妖魔鬼怪,不得了!你不要認為這個沒有什麽影響,影響很深很遠,決定不是好事情。我們做帶頭的作用,希望大家要能響應,多設計一些好的圖案,正面的,能夠叫人看到生歡喜心,提起正念,這是我們應當要做的。

此地的凈宗學會,設計的T恤也不錯,不妨多設計幾種。一種,大家天天穿得好像老樣子,不換換花樣還感覺得有一點難過。多設計一些花樣,對我們情緒可以能夠調節,這樣好!多設計,我們多訂做,甚至於我們也可以跟親戚朋友、認識的人結結緣,這個結緣好!費用很少,影響很深遠,影響的層面很大。如果在新加坡能夠有個一萬、兩萬人穿這種衣服,對這個社會就會起很大的作用。這是說布施點點滴滴都是誘導眾生斷惡修善,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就是布施,它的範圍非常之廣。

「是其人道眼明徹,空有雙離。真為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則游於佛日光輝之中,徹見如實空,如實不空,具足體相用三大之性。如佛所得也。其功德不可思議也。」這個地方所說的,句句都是真實話。一個人果然心地清凈,又能發心幫助別人,這個幫助別人,諸位真正懂這個意思,你坐在家裡不動,你就幫助這個社會,你就幫助無量無邊眾生。你是一個家庭主婦,在家裡面完全做洒掃、洗衣燒飯,也能影響這個社會,也能影響一切眾生。念念當中點點滴滴都要跟社會大眾做好樣子。這個好樣子裡面一個原則,就是破迷開悟、斷惡修善,做這個樣子。只要去做,自自然然慢慢它就會影響,這叫真修行。肯這麽做法,一定是道眼開了;道眼不開,他不會這麽做。道眼沒開,念念是自私自利,哪裡肯做好樣子給別人看,他沒有這種念頭;有這種念頭,真肯這樣做,這個人的確他的思想見解跟一般人真的不一樣。

「空有雙離」,離有是不著相,心地清凈;離空,是要給眾生做榜樣。這是真正的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文字是經典,讀了《金剛經》他真的去做了,觀照是去做了;也就是經上講的受持,受持就是依教奉行,佛教給我們怎麽做,我們就怎樣去做。佛教給我們不執著,教給我們離一切相,我們真的就不執著,真的就離相。佛教給我們勤於布施,我們懂得這個意思,真正發心,點點滴滴跟廣大眾生做樣子,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空有兩邊不著,這就是受持金剛般若。

「游於佛日光輝之中」,跟佛菩薩乘願再來沒有兩樣,佛菩薩乘願再來在六道裡面遊戲神通,我們這個念頭一轉過來之後,我們的生活也是遊戲神通。哪裡都不執著,處處隨緣,絕無攀緣,你說那個生活多自在!充滿了智慧、充滿了慈悲。「徹見如實空,如實不空」,空、不空是宇宙萬有的真相,他徹底明白、見到了,所以表現在生活之中,表現在行持之中,是具足體相用三大之性。「體」空寂的,心裏面一念不生。憂慮、牽掛捨得乾乾凈凈,這是與「體」相應;又能行於布施,這是與「相、用」相應。行於布施,一定現種種相,一定起種種作用,這樣的生活跟諸佛菩薩無二無別,「如佛所得」。這個人的功德,只有佛知道,等覺菩薩也不能透徹了解,當然他也沒辦法說得出來,這是真實,決定不是假的。

【2、住法布施,尚且如人入闇。然則住著根塵等境而不行布施者,當入何等境界,真不堪設想矣。】

「住法布施,尚且如人入闇。」法是佛法。這個意思就是說,世間法他放下了,他不執著了,不放在心上,他佛法很喜歡,把佛法放在心上也不行,也是錯的。為什麽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佛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佛都沒有法了,你怎麽可以把佛法放在心上?經上又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為什麽要舍?因為佛所說的一切法,也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個告訴我們,佛法世法都要放下,你那個心才會乾凈。所以說住於法布施,那個人還是入闇,「尚且如人入闇」。

「然則住著根塵等境而不行布施者,當入何等境界,真不堪設想矣。」這個話我們簡單的講,那個人天天憂慮,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太多,樣樣放不下,又不肯布施,他的前途如何?江味農註解裡面講:不堪設想!前途在三途惡道,沒法子!住相,肯布施、肯幫助別人,能夠捨己為人,那個人才生天福,才能生天。住相不肯布施、不肯幫助人,他的後果決定在三途。為什麽?他一定是貪瞋痴慢增長,道理在此地。貪心重就感餓鬼道;瞋恚心重,則感地獄道;愚痴心重,感畜生道;我慢心重,感羅剎修羅道,變成這個。這些話不是隨便說的,六道、十法界都是自己心想變現出來的境界。你這個心天天想貪,貪名、貪利、貪五欲六塵,這是餓鬼道。餓鬼道從哪來?是你自己貪心變現出來的境界,你自己去受用。什麽樣的心,變什麽樣的境界。佛給我們講,人道是五戒、下品十善變現出來的。我們前世五戒十善修得還不錯,這一生得人身,得人身是果;得到人身,這一生當中的享受、受用,那是報。果跟報不相同,我們要果好、報也好。報要好,應該怎麽辦?一般淺學裡面講,不出六道的,「斷惡修善」,前世修善,你這一世報就好,得富貴、健康、長壽。前世如果沒有修善,造惡業,這一世就貧窮,生活很困苦,會得這個報。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曉得事實真相,我們冷靜想想自己,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用的是什麽心?我們所做的是善是惡?將來前途如何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必去問人。

九六、結成

經【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佛在這個地方,總結前面一段「無實無虛」、「離相布施」,他所得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1、『當來』,通指佛後,意在展轉弘揚此經,不令斷絕,利益無盡焉。】

經文裡面說得很清楚,當來之世,不是指佛陀在世。「當來,通指佛後」,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就是佛當年講經所說的當來之世。「意在展轉弘揚此經,不令斷絕,利益無盡焉。」佛法要弘揚,佛法要流通,才能夠利益廣大的一切眾生,佛法決定沒有自私自利。我們自己修行,做大眾的榜樣;我們團體修行,給其他團體做一個榜樣。在三皈依裡面,「皈依僧,眾中尊」。這句話什麽意思?什麽叫僧?僧是和合、清凈,六根清凈、一塵不染。內心無住,就是此地講的無實;修六和敬,那就是無虛、就是生心;僧團是這個意思,無住生心。六根清凈,無住;修六和敬,生心;無實無虛。六和敬的團體,我們現在叫團體,古時候佛門叫眾。眾,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團體。社會上團體太多,人不能離開社會生存,大團體、小團體。大的團體是國家,更大的團體是聯合國;小團體,在家同修最小的團體是家庭。沒有辦法離開團體生活的。「尊」是尊貴,僧團是所有一切團體裡面最尊貴的;換句話說,僧團是所有一切團體的好榜樣。他用什麽做榜樣?各個人心清凈,大家和睦相處,六和敬相處。一個僧團的建立會影響別的團體,人家到那裡一看,這個團體會叫人生恭敬心、生羨慕心,他就會想到,我們要向他學習,這就是布施。不必要教,做出來給你看。僧團可貴,真正是一個僧團,諸佛護念、龍天擁護。護法神護持誰?護持真正的僧團。如果我們心不清凈,跟別人不能相處、合不來,那就是不和合,這個團體再多、再大、人再多,也不叫做僧團,不可以稱為僧團;僧團一定是心地清凈,修六和敬。這個意思就是要展轉弘揚,僧團裡面就肩負這個使命,承擔這個責任。

一個道場,不管是大小,住持就是承擔責任的人。他的責任就是弘化一方,住持就像一個學校校長一樣,他要負責任的。校長可以不講經,可以不說法,可以不上課的,聘請教員,那個教員是不是真正善知識?這是校長的責任。聘請一個好的善知識,這一方眾生都得利益;如果請的不是真善知識,校長要負責任,校長有過失。所以校長有權,教化眾生的權在他手中。阿闍黎就是教員,教員沒有權,教員有能力。權跟能辨別清楚,他有能力替校長辦事,校長交代他的任務,他要認真把它完成。所以一個寺院就跟一個學校沒有兩樣。諸位仔細去觀察,我們中國叢林制度,跟現在的學校沒有兩樣。住持是校長,首座是教務,管教務,維那管訓導,監院是總務。現在學校執事有教務、訓導、總務,我們佛門裡面名稱不一樣,但是職務完全相同,你仔細去觀察,它是學校的組織。所以,要肩負弘法利生的使命。

在一切法裡面,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法門,《金剛經》是通於一切宗派法門,它講的是修行的原理原則。大家如果一看,《金剛經》是禪宗的,你看得太偏狹,偏見、狹小。《金剛經》的教義是通一切法門,不但是整個大乘法,連小乘法也包括在其中。前面經文我們讀過,「須陀洹不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那就是《金剛經》的意思,就是無住生心的意思。可見得通小乘,沒有一法不通;不但通小乘,通世間法。世間人要學會《金剛經》這個方法,在世間建大功、立大業,這個一點都不假。所以這部經的利益無有窮盡,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能離開金剛般若。

【2、『受』,領納義趣,即是解也,思慧。『持』,如法而行,修慧。又執持,服膺不失。『讀誦』是聞慧。】

這一段經文裡面,關鍵的字眼就是「受持」。如果沒有受持,其他什麽都談不上,受持兩個字是關鍵。「受,領納義趣,即是解也,思慧。」你要是對於世尊在本經上講的道理、義理,以及佛真正的用意;趣就是佛的意思,佛講這個經的意思;你真的能夠透徹理解、真正明了,像開經偈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懂得如來真實義,這是思慧。「持,如法而行」,《金剛經》上教我們什麽?教的是總的原理原則,行門當中的總綱領:離相布施、無住生心,這是總綱領、總原則。簡單的講,心裡清凈、一塵不染,念念為利益一切眾生,要生這個心,決定不能有絲毫為自己的念頭。我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但是也為自己,那個不行,你裡面夾雜了;你夾雜就沒有真智慧。有一點小智慧,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不能夠夾雜。夾雜裡面的智慧,在我們佛法里叫世智辯聰,不能出六道。真智慧才能超越六道輪迴,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叫「世智辯聰」。他起心動念,百分之九十九為眾生,還有一分為自己,這都不行,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破;絲毫都不為自己,你的四相才破,破四相就出了三界。《般若經》上這種方法,真的是巧妙!

我們看到小乘人,證得須陀洹果之後,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才能斷見思煩惱出三界,那個多難!多苦!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想想天人,我們就會心灰意冷。忉利天天主,我們中國人叫他做玉皇大帝,就是基督教裡面的上帝。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我們一個人活了一百歲慶祝,老人家長壽,忉利天人看到,才一天,你說多可憐!再往上去看,那就更沒意思了。夜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兩百年;兜率天是彌勒菩薩住的地方,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我們人活了一百歲,兜率天看到:怎麽一會兒就沒有了?你想想看有什麽意思!這是佛經上的話,「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決定不是假話。佛的這些話,科學家們相信。因為現在我們接觸到外太空,知道外太空每一個星球裡面時差都不相同,所以這些眾生壽命不一樣,長短不一樣,現在在科學的理論上已經得到證明了。人生苦短,生命太短太苦了,何必造業?想想的確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何必要去造業?

「持」,要如法修行,一定要遵守無住生心,念念為一切眾生,不要去想自己,沒有自己那就成功了。自己還沒有放下,換句話說,輪迴沒有放下;自己要放下了,輪迴就沒有了。這個利益不知道有多大!我們無量劫來,就是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迴,什麽原因?就是「我」的這個念頭、執著的念頭沒有完全放下。百分之九十九為一切眾生,還有一分為自己就不行,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徹底放下,一切為眾生。不要害怕:我徹底放下了,我明天日子怎麽過?日子好過得很,想不到的好過!放不下是真難過,放下就好過了。這是修慧。

「又執持,服膺不失。」執持兩個字,我們在經上常看到,《彌陀經》上講「執持名號」,這就是全程肯定,決定遵守,永遠不放棄,這是執持的意思。對什麽法要這樣執持?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心裡什麽都放下了,乾乾凈凈,只保留一個阿彌陀佛,其他的都不要,就要一個阿彌陀佛。佛為什麽教給我們這樣作法?諸位必須要知道,這個心乾凈,什麽都沒有不容易做到,做不到!它不想東就想西,它會胡思亂想。佛知道眾生這個毛病,用一個方法叫你執著,把其他的執著都打掉,這個方法就妙了。佛門裡面,所謂法門無量、八萬四千法門,多半的法門都用這個原理,叫你執著一個,把其他的妄念打掉。像宗門裡面用的觀心,後來變成參話頭;教下教給你修止觀,還不都是有執著。但是你要曉得,那些執著,執一舍一切,他不能往生;必須要用這個方法,把見思煩惱斷掉之後,你才能出得了三界。唯獨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見思煩惱一品都不斷,也能往生,這個便宜佔大了,所以叫門余大道。不要斷煩惱也能夠往生,用其他的方法,可以說原理都是一樣的,用一念止一切妄念,就是這麽個道理。但是其他的方法,不破見思煩惱,不能出三界,不能算成就。唯獨凈宗法門,執持名號,一品煩惱不斷都能往生。你要問這是為什麽?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佛的願力,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不要懷疑、不要問。有些人破凈土的,哪有什麽西方極樂世界?現在飛機從西面飛,飛幾個鐘點不就又飛回來了,哪有西方?我們聽聽,「不錯!是滿有道理。」那就完了。你對凈土懷疑不相信,你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就被人家破壞掉了。根本不要理會現代人怎麽說,你看看自古以來念佛往生的人有多少?人家都去了,我為什麽不能去?決定不懷疑。

必須要知道,妖魔鬼怪的手段很高明。他們看到你念佛,看到你要脫離娑婆世界,要去作佛、作菩薩,他又嫉妒、又恐慌,想盡一切方法來阻擾你、來破壞你,讓你去不成。這些年,凈宗在全世界弘傳的確是有進步。讀經的人多,念佛的人多,可是魔也很厲害,障礙的手法很強、很高明。過去有一個時期,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查遍《大藏經》沒有「帶業往生」這四個字。那的確是引起世界性的震撼。許許多多的念佛人聽了這個話,人家確實拿出證據來,《大藏經》上沒有「帶業往生」這四個字,引起一陣恐慌。在美國老居士當中,沈家楨居士很多人都聞名的,沈家楨居士都慌了,他請我到紐約去講經,那個時候他七十多歲,自己駕車在機場迎接我,在車上就提出這個問題。我在洛杉磯碰到周宣德老居士,這在台灣非常有名的大德,他恐慌的程度超過沈家楨,都被我碰到,他來問我:「法師!現在人家查遍《大藏經》,都沒有帶業往生,我們這一生念阿彌陀佛都白念!」我看他那個語氣神情沮喪、悲哀、可憐那個樣子,我嘆了一口氣,我說:不去也罷!他覺得非常意外,你怎麽說這個話?我笑著問他:「如果不帶業,西方極樂世界有哪些人,你曉不曉得?」經上說的,說西方世界那些人太多了,數不清!「如果不帶業,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你去干什麽?」我這樣說,他還沒聽懂、還聽不懂。他感覺到很茫然看著我,我只好再給他解釋,我問他: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這都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對不對?他說:對!我說:那是不是業?他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了!等覺菩薩還帶業,不帶業的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文殊、普賢都往生,都帶業往生。經上沒有帶業往生四個字,但是有意思在。佛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四依法裡面講得這麽清楚、這麽明白。義是什麽?西方世界有沒有講四土、三輩、九品?有!這個經上都有的。如果要不帶業的話,四土三輩九品從哪來的?他這才明了、才放心。我說:「老實念佛,決定往生!」怎麽學佛學了那麽多年,被人家幾句話就嚇得那個樣子,就被境界轉了,很糟糕!

現在又有新花樣了,有人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太陽神,太陽往西邊落下去。東方藥師如來是早晨的太陽神,阿彌陀佛是下午的太陽神,太陽神就變成兩個了。你們想想怎麽講得通?所以稍稍有一點頭腦的人,一聽這個話,他那個把戲就揭穿了,怎麽會這麽沒有智慧?這都是不明教理,真的是盲修瞎練,才會輕易被人家幾句話就動搖了心,這是很可憐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要深解、要堅持,無論別人怎麽說,能夠勸導他的就勸導他,不能勸導的就念阿彌陀佛;無論你怎麽說,我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求生凈土。他一定會問:你為什麽這樣固執?因為我看到不少人念佛往生的。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互不相干。假如我修成功,你沒成功,將來我度你;如果我這個失敗,不成功,你修成功了,到以後你來度我,這兩位交個好朋友也不錯!「讀誦是聞慧」,這是受持讀誦,聞思修三慧具足。

【3、先言受持,是明其已開圓解,信圓持亦圓。是人深契佛旨,蒙佛加被。是人功德,惟佛證知。】

「先言受持,是明其已開圓解」。受持是關鍵,他怎樣肯接受、肯依教奉行?他要不是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他做不到。叫你一切放下,你決定放不下。為什麽放不下?沒搞清楚。我為什麽要放下?沒搞清楚!所以一定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佛教給我們放下,他自己放下了。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看的,生在帝王之家,真的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他統統放下了。別人要爭、拚命去爭,他得到了,捨棄、放下了,妻子兒女都放下,所有的財產也放下,樣樣都放下。他也學了不少法,印度九十六種外道他都學過,他統統放下,法也放下了。世法、出世法全部都放下,做給我們看,不單單是口說。放下之後,真實的功德利益表現在哪裡?表現在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我們這個地球上,有史以來中國、外國,哪一個人一生所說的東西,能跟釋迦牟尼佛比?沒有一個。我們看看留下來的經典,無論看到哪一部,真的是充滿了究竟圓滿真實的智慧。你從這個地方體會釋迦牟尼佛他的生活,他這個意思是什麽?生活在究竟圓滿智慧之中,這是福!反過來想想,我們生活在憂慮煩惱之中,他生活在智慧裡面,你能想到這一層那就了不起,「這個佛我要學」!佛的生活是真正幸福美滿,我們今天這個世間人常講真善美慧,佛才是真善美慧的生活,究竟幸福美滿,人家是過這個日子。你要是見不到這個,你怎麽肯真正發心去學佛?你要是沒有這個境界,《金剛經》一展開,須菩提雖然稱讚「希有世尊」,你聽了也莫名其妙。哪個地方希有?沒看出來。必得自己有個幾分相應,這個真有味道。我們沒看出來,他這一句提醒了我們,我們看出味道出來了。所以自己一定要真正看破、放下,然後古聖先賢稍稍給我們提示,我們就會悟入。

像我過去講《楞嚴經》,我是學《楞嚴》的,《楞嚴》講了至少有七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殊勝,那就是不懂,就這麽含糊籠統講過去了,看不出它的特別殊勝處。印光大師這一點,我就覺悟了。我沒有見過印光法師,他怎麽點醒我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合在凈土五經裡面,是印光法師。凈土原來只有三經,《普賢行願品》是魏源居士加進去的,他是清朝咸豐年間的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印光法師加進去的,他把這個經放在《凈土五經》後面,我再一想,有道理!我才看出這二百四十四個字不可思議!凈土宗的心經。不但是凈土宗的心經,是整個《大藏經》的心經,比《般若心經》殊勝太多太多了。這麽回過頭來一看,趣味無窮,就不一樣了。所以你要不真干,祖師怎麽指點也是枉然,你也體會不到!

先言受持,是說他已開圓解,我們一般講,他已經開悟。「信圓持亦圓」,他解圓了,信就圓了,於是他的修行,他行也圓,「持」是講他的行持,他在生活上圓滿。「是人深契佛旨」,對於佛的意思,他深深的體會了,他明了了。「蒙佛加被。是人功德,惟佛證知。」這個人得佛的加持,佛的加持在一般來講,自己應該感受得到,業障能消。

我過去年輕時,身體不好,業障很重,最明顯的是口臭。我出家的時候,有一些同修都指著我:「法師你的口很臭!」可是講過幾年經之後,沒有了。那些同修說:「法師你修得不錯!你的業障消了。」還有我耳朵裡面有一塊黑痣,大概有小手指這麽大的面積,沒有了,自己脫掉了。身體輕鬆了,病痛沒有了。有很多地方,自己能夠感受得到佛力加持。在講台上就更明顯,許許多多的意思自自然然生起來,這三寶加持的。你們這幾天學《彌陀經》,我講六方佛,那不是我想的,也不是我預備的,在講台上就自然講出來了。講出來之後,暢懷法師就告訴我,他說:「法師!你講得不錯!你有沒有筆記?」我說:「沒有!」那趕快寫。講完以後,下台寫的,不是上台寫出來的;講完以後寫出來的,這是佛力加持的。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63集

請掀開經本一三九頁。

【4、若人能受持讀誦此經。其無明,則受真如之薰。其知見,則受佛智之薰。是皆得蒙佛如來加被,『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我們從這個地方知道,佛菩薩是怎樣保佑眾生,怎樣加持眾生。這是我們學佛人不能不知道的。否則的話,就變成盲修瞎練,一味的迷信,那是得不到佛法絲毫的利益。佛菩薩保佑我們、加持我們,是不是真有其事?確實是真有其事。那個事在哪裡?這一段文給我們講得就很清楚。「若人能受持讀誦此經」,關鍵還是在受持兩個字。受持,第一、經裡面所講的意義明了了,縱然不能夠徹底明了,也能夠明了一個大概;其次是要認真努力去奉行,換句話說,我們要把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要在生活上去做到。要是做不到,那不能算受持,一定要做到。這部經最重要的,佛教給我們要看破宇宙人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常常記在心裡。對自己、對人、對事、對一切萬法,要常常如是觀,觀是觀察,這一切有為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在行持上,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裡面,工作當中,要把煩惱、憂慮、牽掛放下,這才叫受持。讀誦這部經,為什麽要讀誦?每讀誦一遍,提醒我們一次,以免忘失掉了。不常常讀誦,佛的這些教訓都忘掉了。縱然沒有忘掉,每讀一遍就好像佛親自給我們說一遍一樣,這裡面自自然然有一種親切感,佛當面對我說法。所以每讀一遍,無明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受真如的薰習。什麽是真如?經典是真如。可是經典是不是真如,究竟有多少力量,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關鍵完全是在受持。你有一分的受持,就得一分的薰習;有兩分受持,你就得兩分薰習。如果天天只念,念了也不懂意思,也不能依教奉行,那就沒有什麽大作用,薰習的力量非常的薄弱,所以關鍵在受持。

「其知見則受佛智之薰」,經典是如來智慧的顯現,是金剛智慧。我們讀誦一遍,我們的知見也不知不覺受如來知見的薰習,像《法華經》上所說的「佛知佛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佛知佛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佛知佛見。常常讀誦,常常受佛智慧的薰習,不知不覺入佛知見,這就是得佛如來的加持,這就是諸佛菩薩真正的保佑。這不是假的,不迷信。所以關鍵在「受持」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在本經裡面重複了很多次。世尊是唯恐我們疏忽,不斷的在重複,這樣自然就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佛知道這個人,佛也見到這個人;十法界無量無邊的眾生,心裏面起一個念頭佛菩薩都知道,有些念頭不太強烈,所謂是微細的念頭,可能起的時候,我們自己還沒有覺察到,諸佛菩薩早已經清清楚楚。這個事情,大家讀《無量壽經》應該有相當程度的感受。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不是說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不是的;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們的能力幾乎都恢復了。他天眼洞視、天耳徹聽,洞視徹聽的能力比阿羅漢強得太多了。阿羅漢的天眼只能見一個小千世界,阿羅漢當中這是以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而論,阿[少/兔]樓馱的天眼第一,他是修成的,他的天眼能量有多大?他能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能夠見一個大千世界,比普通阿羅漢大得很多,普通阿羅漢只能見一個小千世界。可是諸位想想,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天眼洞視,這個意思就是說明,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他都能看得見。

他們六通的能力,幾乎是跟圓教八地菩薩完全相同,真正不可思議!一切諸佛都對阿彌陀佛那麽樣的尊敬,實在講是有道理的。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剛剛生過去的人,帶業往生的人,神通的能力都跟八地菩薩一樣大,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沒有的。我們這個世間點點滴滴都瞞不過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那個人數沒有法子計算,《無量壽經》上有比喻,諸位讀了應該知道,無法計算。等覺菩薩都算不出來,真正所謂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我們今天很幸運,機緣太好了,得人身、聞佛法,能夠遇到這個法門。如果在這一生當中把這個事情疏忽掉了,那真是非常可惜!一定要把握住,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5、『皆得』者,無論僧俗男女,凡能受持讀誦,無不如是成就。即不明義,但能讀誦,亦必得之。何以故?果具有真實信心,至誠讀誦。先雖不解,後必開解。】

「皆得者,無論僧俗男女,凡能受持讀誦,無不如是成就。」此經所說的理與事,與《無量壽經》、《華嚴》、《法華》,平等無二,確實是大乘了義的經典。《金剛經》上跟我們講的原理原則,都是第一等的;凡是究竟了義的大經,裡面決定沒有差別,決定是平等的,像《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清凈平等覺」。無論是出家人、在家人,無論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要能夠受持讀誦,所得的功德利益,就像經中所說的,「無不如是成就」。不是說出家人修行功德大,在家人修行功德小,沒這個事情。你這個想法,那叫做打妄想,不是事實。功德大小不在出家、在家,與這個不相干。與什麽有關係?與心地清凈平等有關係;心愈清凈功德就愈大,心不清凈,出家也枉然,也沒有用處。所以,著重在受持上。受持,我說個「心地清凈」,經上講的「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心裏面沒有妄想、沒有執著。心裏面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清凈。要看清凈心的純度,心愈清凈,功德就愈殊勝,是這麽個意思。

「即不明義,但能讀誦,亦必得之」。如果對於《金剛經》的意思不能明了,這個不明義,不是完全不明,不能夠有相當深度的明了。但能讀誦,亦必得之。這裡面沒有講受持,只講讀誦。在我們學佛同修當中,無論在家出家,這個做法的人很多。讀誦而不明義,讀誦而不能受持,這種情形很普遍。如果他要不間斷,每天讀誦,也得佛力的薰習,他時間長了,總會有領悟的一天,不過是比較慢一點而已,所以說亦必得之。這樣讀誦的人,就跟我們念佛人裡面,不懂得經義,《無量壽經》、《彌陀經》的意思他都不懂,他就會念阿彌陀佛,一天到晚老老實實他也不打妄想,專念阿彌陀佛,他念成功了。臨命終時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瑞相非常殊勝。你問他經義,他一無所知,他只曉得老實念。這樣的人讀《金剛經》,行!他有功德。他憑什麽?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他是憑藉這個。他很老實,他念的時候也沒有妄想、也沒有分別執著,他能夠老實念,他能夠得利益。

「何以故?果具有真實信心。」這樣的人他有這樣的條件,他有真實的信心。真誠,我們俗話說誠就靈,誠就能夠通達。「至誠讀誦,先雖不解,後必開解。」他用至誠恭敬心天天讀,讀久了會開悟。這個開悟的道理並不難懂,第一個是自己心真誠清凈,他沒有妄想、沒有執著。第二個是每天受般若的薰習,他讀一遍就薰習一遍,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會想到經上的句子,每想一句也是薰習一遍。長年累月不斷的受般若的薰習,他怎麽會不開悟?不定遇到什麽機緣,他開悟了,這個道理在此地。這個道理很明顯,並不難懂,這就是諸佛菩薩對我們真正的保佑,真實的保佑。

【6、『功德』,指自利利他,紹隆佛種。皆得成就如是功德,明其皆得成菩薩,乃至成佛也。總以勸人必須受持讀誦此經,悟此心性,全性起修,全修證性耳。】

「功德,指自利利他,紹隆佛種。」這兩句話我們必須要把它看清楚,可不能把意思錯會了。經上有自利,再利他。《金剛經》的中心,是為我們講不二法門。經上一再告訴我們。諸法如義,萬法一如,如果我們把自利跟利他看作兩樁事情,你就沒有般若智慧。如果你真的般若智慧現前,你曉得自利跟利他是一不是二,這裡一定要搞清楚。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決定是一不是二。要從哪裡做?要從利他那邊做。為什麽?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太重,如果從自己這邊做,決定增長我執、增長我見,四相破不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怎麽能破得了?所以下手要從利他那個地方下手。一味為眾生,決定不為自己,久而久之,受般若受持讀誦的薰習,四相不破,自自然然就淡了,自自然然就沒有了,那就是自利。諸位一定要記住,自利不是自己得名聞利養,不是自己得種種享受,不是的。自利是什麽?破四相、破四見、離煩惱、開智慧,這是自利,一定要從利他邊下手,你才會真正得到自利。如果你要是顛倒了,從自利這邊下手,說老實話,你也沒有辦法利他。你學了一輩子,還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還是一個四相具足的六道凡夫。佛法裡面常講輪迴心、菩提心,我們可以從這一句來把它區分清楚。一切從自利下手,是輪迴心,你造輪迴業;一切從利他那邊下手是菩提心,你造的是菩薩業,不一樣!這裡唯恐諸位同修看到自利利他會錯了意思,損失真的就太大了。

能從利他那裡下手,紹隆佛種自然在其中。可見得自利利他、紹隆佛種又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紹」是繼續的意思,就是我們講的傳宗接代,一代一代綿延下去,紹是這個意思。「隆」,不但一代一代要傳下去,而且希望一代一代都能夠發揚光大,隆是發揚光大。佛菩薩祖師大德一代一代傳到我們這裡,我們今天接受,接受佛法的承傳;我們不但要把佛法傳下去,而且要把它發揚光大。「佛種」在此地就是指金剛般若,如果在一般講,那又是另外的講法,在此地就專指金剛般若;在凈土宗講,就專指念佛求生凈土,那是佛種。

「皆得成就如是功德」,功德就是八個字:自利利他,紹隆佛種。「明其皆得成菩薩,乃至成佛也」。佛的種子,將來就成佛。佛的種子是什麽?無住生心,就是作佛的種子,就是無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覺悟的人徹底放下,迷惑的人是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迷悟的區分就在此地。什麽是覺?放下是覺,執著是迷。這個意思也要常常想著,有個事情我們執著不肯放下,「我怎麽又迷了,還是放下吧!」放下就覺了。能夠常常這樣想,般若在你的心裏面、在你生活裡面就起了作用,時時刻刻提醒你,時時刻刻「我怎麽又迷了,怎麽又為自己著想!」這叫用功,這叫功夫得力。果然有這個現象,一天有個兩次、三次,就很好!三、五年之後你一定得好境界。如果一天一次都沒有,這個不得了,這就是業障很重。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那個般若光像閃電一樣都沒有閃過一次,這個問題很嚴重。一天能夠閃個兩、三次,很好的現象。這就是我們講的放光,真正放光。

「總以勸人必須受持讀誦此經,悟此心性,全性起修,全修證性耳。」末後八個字,是大乘佛法修行的綱領,也是總綱領。說得這麽多,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勸人必須,必須是非常的肯定,一定要受持讀誦這部經。關鍵還在「受持」這兩個字,不僅受持是本經的關鍵,受持是一切經論的關鍵,佛在大小乘一切經上常常這樣子教導我們,所以這兩個字非常重要;就是依教奉行,一定要去把它做到。能做就會開悟,就能夠悟入心性,宗門說的明心見性,教下講的大開圓解,都是這個意思。能夠悟入,然後全性起修,這句話不好懂。什麽叫「全性起修」?性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什麽個樣子?體是空寂,作用是無實無虛。起修就是指我們日常生活,我們整個的生活與無實無虛相應。無論是自己私人的生活,從早到晚穿衣吃飯,乃至於你每天去工作去應酬迎賓接客,念念都與無實無虛相應;你過的日子不是凡夫的日子,你過的日子是諸佛菩薩過的日子。為什麽?因為你所過的這個日子,完全是金剛般若智慧,這叫全性起修。誰能做到?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一開端所表現的,那就是做到了。經典裡面所記載的,《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做到了,他們的生活,他們表現的身分,就跟我們現前社會大眾一樣,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的生活確確實實都是做到無住生心,都是展現出無虛無實,他生活在這個境界裡面。所以這叫全性起修,全修證性。證性,性就是法身、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完全顯露在生活當中,眼所見的、耳所聽的、身體所接觸的,六根接觸的境界全是真如本性,這叫證性。由此可知,修跟證是一不是二,修跟證要是分了家,決定證不到,你那個修也沒有功夫,不能分。記住經上跟我們講的,「如來者,諸法如義,萬法一如」,這是圓教究竟的境界,圓滿的境界。凡夫修行為什麽成不了佛?為什麽修行成就這樣的艱難?就是凡夫不能把萬法歸一;一定要在一法裡面把它分成許許多多,樣樣執著,這是麻煩,這是病根。這個病是你自己搞出來的,不是別人做出來給你受的,不是的,自作自受。所以還需要自己修、自己悟、自己證、自己得,這是別人幫不上忙的。因此,我們要仔細觀察諸佛菩薩,從這裡面得到啟示,在這裡面你真正學到東西,其次再看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所展現在我們面前是什麽樣的榜樣。

近代在中國,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示現的好樣子。他好在哪裡?就是此地這兩句話,他們一生所表現在外面的,就是全性起修,全修證性。你若是粗心大意,你見不出來,你看不出來。你要細心觀察,你看出來,你一定會讚歎希有老和尚,不是世尊,是老和尚,希有!就像須菩提讚歎釋迦牟尼佛一樣,被他看出來了,希有世尊!你會讚歎這些老和尚希有,真是希有。人家是全性起修,我們今天是什麽樣一個樣子?我們是具足煩惱在全修,我們過的日子是煩惱,過的日子是無明。他們是全性,我們是全迷。全迷所修的就是惑業苦,迷惑造業搞六道輪迴的果報,我們乾的是這個,跟他這個完全相反。他們是全修證性,我們是全修證迷。我們所證的是無明、是妄想,我們搞的是這個,這個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

九七、極顯經功約生福顯立喻

「極顯經功」,把這部經典的功德、功用顯示到極處。第一段「約生福顯」,這個經典能生福。實在講,福報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因為被無明煩惱蓋覆住,稱性的福報不能現前。這一部經能幫助我們破無明、斷煩惱,使我們的性德完全顯露,先從這一方面來說。佛為我們所說的,我們要是能夠肯定的相信,你會感覺到法味無窮、法喜充滿。自性本具的福報,就好像你家裡面本來有的財富,你家裡有金礦、銀礦太多了,永遠用不盡。現在什麽樣子?現在你很窮,因為你的礦沒有開採,所以每天還必須去做零工賺一點錢生活,你說多可憐,家裡金銀七寶都沒有開發出來。金剛般若幫助你開發出來,開發出來之後,再不要去受這個辛苦,不要去做小工,就這麽個意思。

經【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1、顯經功,即是顯般若正智,此智乃是佛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世尊歷劫以來,為眾生故,勤苦修證所得,無實無虛之法。今將此法和盤托出,而成此經。為未見性者,示以真確之圖案。指引眾生到彼岸之方針。以親身經驗告人,俾有所遵循故也。】

「顯經功,即是顯般若正智,此智乃是佛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般若正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如來果地上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盡虛空遍法界,過去、未來,沒有一樣不知道。「世尊歷劫以來,為眾生故,勤苦修證所得,無實無虛之法。」這裡教給我們,我們必須要記住,一切為眾生。為眾生,你自己一定得福。為什麽?因為為眾生是你性德現前,你真正破迷開悟了。這是內在的親因,外面的緣,十方一切諸佛菩薩、護法善神,沒有一個不讚歎你,沒有一個不幫助你。我們講加持保佑,要用現在的話講,幫助你、協助你,這就是加持保佑,真正得到。為什麽要那麽小心量?念念都想自己,依舊迷惑顛倒,這個太可憐了!要學佛,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想到自己。若有一念想到自己,四相具足。我們讀這部《金剛經》,如果《金剛經》裡面很深的意思,我們沒有能夠體會到,沒能夠懂,能記住這一條,你的一生就受用不盡,你慢慢的一定會開智慧,就如同經上所說的一樣。為什麽我念念要想眾生、要想別人?破四相、破四見。四相四見破除,自性裡面無量的智慧德能都現前了,功德利益在此地。佛做出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永遠生活在無實無虛這個境界當中。這個好!這是真實的境界。無實無虛就是無住生心,就是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行布施」。而行布施,無虛;應無所住,無實。永遠遵循這個教訓去生活,決定不錯。無論你從事於哪一個行業,你遵循這個原則,你就是真正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

「今將此法和盤托出,而成此經。」和盤托出是比喻,比喻什麽?毫無保留。我連盤子都端出來了,全部拿出來,一點保留都沒有,是這個意思。釋迦牟尼佛成佛,他成佛成的什麽?全部端出來了,連盤子端出來;是什麽?《金剛般若波羅蜜》,是如來世尊果地上所證得的,圓圓滿滿全部端出來了,就是這部經。

「為未見性者,示以真確之圖案,指引眾生到彼岸之方針。」沒見性的,我們都沒見性。沒見性的人讀《金剛經》,《金剛經》就像一個圖案一樣,我們在這裡面實實在在講,得不到什麽東西。如果稍稍能夠體會一點,才曉得這部經妙義無窮、深廣無盡!它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的總原理原則,總綱領。任何一部經典,不但是大乘經,包括一切小乘經,都不能出這個綱領的範圍。換句話說,《金剛經》就像一棵大樹的樹根,一切經是這個樹的枝葉花果,這部經是根本。修行最可貴的,是把根本找到,從根本修,那個速度快,利益無邊。不要從枝枝節節上修,枝枝節節好苦,好麻煩。會修的人從根本修,從根本修禪宗講得最多,禪宗語錄裡面一提起,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麽?心地。什麽心?無實無虛,這是真心。《金剛經》上講得透徹,「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這是根本。真的要把根本認識清楚,搞明白。由此可知,落實的心不是真心,落在空的心也不是真心。我們六道凡夫,欲界、色界落實,無色界落空,與無實無虛完全相違背。所以縱然修到非想非非想天,還是出不了三界。原因在哪裡?用的是輪迴心。落實的心,落空的心,都是輪迴心,出不了三界。怎樣出三界?無實無虛就出三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用這個心。

無實是心地清凈,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離開了;無虛是念念為一切眾生。我們學佛的人,為眾生什麽,這個要知道。念念要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什麽苦?今天他生活困苦,那個不是苦。今天他沒飯吃、沒衣服穿,不算苦。什麽是苦?搞六道輪迴是真苦。將來墮三惡道,這個不得了,這個太苦了!這個世間小苦,我們不必去幫助他。今天這個世間人,我們佛門裡面,說實在話問題很多。做一些慈善事業,幫助一些貧苦的人,只解決小苦,社會表揚讚歎,做了慈善家。一表揚、一讚歎,果報馬上就報掉,福報就報光,做了等於沒做。我們查遍《大藏經》,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沒有做過這些慈善福利事業,沒做!釋迦牟尼佛做的是什麽?大慈善。講經說法,幫助一切人破迷開悟,這是大慈善。今天大慈善沒人做,做了也沒人表揚你。實在講,沒有人表揚好,你的那個福報功德都在,沒有漏出去。我們中國俗話常講「積陰德」,什麽叫陰德?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讚歎你,沒有人表揚你,這叫陰德。陰德積得厚,後來果報不可思議!發得大了。陽善是什麽?你所做一點點好事情,外頭都知道,報紙也登,電視台也廣播,大家也稱讚,報光了,完全沒有了。你所做的那些惡,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罵你,那個惡愈積愈厚,將來果報也不可思議!大家要曉得,好事不要讓人知道,何必讓人知道!壞事要讓人知道,人家看到你,這個人罵你一下,那個人瞪你一眼,惡都報掉了。好的留到不要報掉,惡的要發露懺悔,讓大家都知道,這樣很快就報掉了。

這一段是說我們的境界,我們沒見性,金剛般若就是圖案,誘導我們開悟的。《金剛經》細講一遍很不容易!這個因緣非常希有,因為講一遍時間要很長。古時候真的有善根深厚的人。古時候講經不像現在這麽普遍,都是老法師在寺院里講經。可是有一些人,遠道聽到某個地方在什麽時候講這部經,在家居士可以到廟裡面去討經單。討經單的意思是什麽?我想聽這部經,我要住在這寺廟裡。從前的寺廟有內院跟外院,內院出家人,外院是給這些居士們住的。他們討經單,當然寺廟裡也分一份工作給他們做,像整理道場環境,有一些零碎事情分配給他們做。講經的時候,他們都入席來聽經。一部經聽完了,他離開道場,他回去。從前有這個制度。一部經,《法華》、《楞嚴》要講半年,《華嚴經》一般是講一年到二年,他能夠住在寺廟裡把一部經聽完,每天受這個薰習,解行相應。我們看《居士傳》裡面有很多開悟證果的,他是長時期不斷的在薰習,所以得到這種效果。由此可知,大經講一遍的確不容易!因緣非常希有,往後可以說愈來愈難。我們整個世界,這個社會結構起了很大的變化,走上工業時代、工商時代,大家工作非常的忙碌,確確實實是分秒必爭,哪有時間來聽大經?所以這個緣分愈來愈少,因此講大經這個機會愈來愈可貴,相當不容易。

「以親身經驗告人,俾有所遵循故也。」《金剛經》是釋迦牟尼佛從初發心到證果,親身的經歷。他怎麽成就的?就是依循無實無虛而成就的。生生世世都不違背這個原則,所以他能成佛。我們要是用無實無虛這種心來生活,念佛求生凈土是決定往生,而且品位一定很高,往生一定很自在。不僅是預知時至,果然做到無實無虛,可以說你已經得生死自在,想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極樂世界隨時去,沒有限制的。你果然做到無實無虛,因為你已經把輪迴心轉成菩提心。我們這個地方人生死有命,命是什麽?輪迴心的命。你把輪迴心轉成菩提心,命運就超越了,命運再也不能夠拘束你,你就在生死裡面得大自在。

【2、此經是佛佛傳家法寶。世尊因亟欲傳授家寶,亟欲一切眾生皆知此經利益之大,不可思議!正所謂開自性三寶,成常住三寶。】

這幾句話非常難得!若非過來人,這幾句話說不出來的。我們這部經本,在封面上有一個小印,這幾個字是「如來唯一真傳」。我請台灣最有名的一個金石家替我刻的。我請他替我刻了兩顆,另外一顆印,「諸佛真傳之寶」。要曉得這部經典的可貴,真實不可思議!佛佛傳家之寶,說明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傳家之寶。世尊也急著要找傳人,你要是真正能夠依教奉行,真正我們的生活契入到無實無虛,你就接受釋迦牟尼佛傳家之寶,從此你的生活,生活在無實無虛之中,生活在金剛般若之中,生活在無上正等正覺之中,跟諸佛菩薩無二無別,你得到傳家之寶。很可惜,這樣寶貴的東西,世間人不識貨。你把這部《金剛經》送給他,他不感謝你,「這有什麽了不起!」你要是送一百萬美金給他,他給你磕頭:「你是我的大恩人!」這個不得了。一百萬美金算什麽?不識貨,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他為什麽可憐?真正的珍寶他不認識,送給他他也不要,這才可惜。佛急著要傳給一切眾生,「皆知此經利益之大,不可思議」!如果對這部經典的價值、意義不能稍稍體會,實在講他得不到利益。

這部經確實能夠幫助我們「開自性三寶」,開是開悟,就是全性起修;「成就常住三寶」就是全修證性。三寶要說一說,最怕的是在這些名相上發生誤會。開經偈的確是寫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自性三寶、常住三寶的真實義是什麽?如果錯會意思,三世佛都喊冤枉!佛沒有說錯,你把意思聽錯了。「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是自己真心本性本來有的;「三寶」是覺、正、凈。「覺」是般若智慧,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佛寶。「正」是正知正見、佛知佛見。佛的知見是什麽?《金剛經》上這一句話就說盡了,「無實無虛」;「一切法如夢幻泡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佛知佛見。「僧」是什麽?僧是自性清凈心,一塵不染。塵是什麽?五欲六塵;自性清凈心沒有。這叫自性三寶,佛是覺,法是正知正見,僧是清凈不染。

成常住三寶,常住三寶是什麽?跟我們一般講的常住不一樣。我們一般講的常住,寺廟供養的佛像是佛寶,經書是法寶,出家人是僧寶。不是這個意思,你要這樣會,你完全把意思會錯了。這是成就自己的常住三寶,不是別人的常住三寶,自家的常住三寶。自家常住三寶是從相上講、從用上講的;開發自性三寶是從體上講的。這個說法諸位比較容易體會。常住三寶是從生活上講的,我穿衣吃飯,日常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覺而不迷。什麽是覺?看破是覺,一切法無實無虛。怎麽是不迷?放得下就不迷。看破、放下,心裏面一絲毫都不沾染,我在生活當中是這麽做,這是常住的佛寶。法寶是什麽?正知正見。用來干什麽的?用來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無論在言語上、在形相上、在動作上,都給眾生做好榜樣,都幫助眾生、啟發眾生破迷開悟,這是自己常住的法寶。心清凈、身清凈、境界清凈,我們住所清凈,工作環境清凈,整整齊齊、乾乾凈凈,一塵不染,這是我們自己常住僧寶。這才是這一句的意思,正所謂開發自性三寶,成常住三寶。這個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做表率、做榜樣給人看。

明白這個道理,知道怎麽個修法,我們個人要給一切人做好樣子;我的家庭要給一切家庭做榜樣,世界第一家庭,菩薩家庭。你做生意開個公司,你的公司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公司都比不上你,你這個公司是一切公司的好榜樣;同樣一個道理,無論在哪一個行業當中,金剛般若都幫助你達到顛峰。你從政治理一個國家,你這個國家是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好榜樣。這叫開發自性三寶,成常住三寶,意思深廣無盡!不能看錯,錯會了佛的意思,那哪裡是金剛般若!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自己如果有一個小的道場,不管道場怎樣,依照這個原理原則來修行、來教導,你這個道場就是所有一切道場的模範、典型。

【3、能住持三寶者,就極低限度言之,亦足以啟發善心,挽回世運。此經之最大宗旨也。】

這就不再說大了,把住持三寶降到最低的水平,最低的水平也是勸人斷惡修善。人人都知道斷惡修善,就天下太平。今天這個世間,有不少人都在那裡追求世界和平,世界和平要怎樣才能達到?要弘揚佛法,勸人斷惡修善。首先,善惡的標準要知道。實在講,善惡是相對的,到哪裡去找標準!我們中國人以為善的,外國人以為不盡然。譬如,中國人認為紅色是善的,大家看到都很喜歡,外國人說白色是善的,他們喜歡白色。中國跟外國標準不一樣,古人跟今人的標準也不一樣。

善惡標準到底從哪裡取?佛教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標準,凡是對於眾生有利益的都是善,凡是對於個人有利益的都是惡,這是佛家的標準。這個標準,要是說對一切眾有利的都是善,大家會點頭,可以同意,可以接受。說對自己有好處的都是惡,很多人搖頭不同意。必須要把它講解清楚,要說明白,為什麽佛要這樣說,佛說得有道理。佛是教我們斷煩惱、開智慧。念念都有我,是煩惱的根源,是生死的根源,也是所有一切病痛的根源。你為什麽會害病,你為什麽生活過得這麽苦,病根就在「我」。如果能把「我」淡一點,你的日子就過得很幸福,就會很快樂。我們學佛的人,對佛法真正能深入一層的人懂得,能夠同意佛這個說法,肯定佛講得有道理,確實沒錯,是我們自己錯了。所以善惡要守住這個標準。絕對的標準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絕對的標準是「無實無虛」,那必須是對宇宙人生有相當的覺悟,有相當程度的體會,他才能接受,他才能夠學習。縱然一般人達不到這個程度,總而言之,勸善是所有佛經最低的水準,都是規過勸善,確實能夠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目標,這是這部經最大的宗旨,就是很大的用途。

【4、顯經功中,先顯能生殊勝之福。喻雲一日三時,以不可數計之身命布施。歷時長極、布施重極、行願堅極,此菩薩之行門。福德之大,豈可以數計,而不及聞此經而生信者,何故?此理下詳。】

「顯經功中」,這一段文也很長,「先顯能生殊勝之福」,先從這上講,從生福上講。佛用比喻說,「雲一日三時」,古時候的印度,把一天分成六時,晝三時、夜三時。經裡面所記載的,晝三時就是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這是白天的三時,晚上是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分六個時辰。古代在中國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來代表時辰的單位。現代可以說是全世界,我們都採取西洋的分法,把一晝夜分成二十四個時辰。我們中國叫小時,二十四小時。外國人只說二十四時,沒有說小時,中國人叫它做小時。為什麽小?它比我們中國的時辰小,我們中國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所以叫它做小時。印度的時辰比我們中國大,它一個時辰是我們中國的兩個時辰,是現在的四小時,這個諸位要懂。你要不懂,你讀經,經上講的有很多就發生問題了。

像台灣這些年來,為了祈求國家平安、社會安定,每年都發起做仁王護國法會,這是好事情。很可惜的,《仁王經》里所講的東西搞不清楚。法會期間當中,佛在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每天二時讀誦講解經典。如果現在說是二個小時,那錯到哪裡去了?二時是古時候印度的二時,一時是現在四小時,二時是八個小時。能不能救國家?真能救國家。現在仁王法會,跟《仁王經》裡面的意思完全相悖。經上講請一百個法師,就請一百個法師來,每天把這個經念一念,這就能唬過了?哪有這回事情,沒有這個道理。《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的確是佛看到這個地區有災難,如何來挽救?要從人心上挽救,要大家開智慧,不要迷惑顛倒。在災難期間當中要達成共識,要把自己的利益暫時放在一邊,要團結起來,才能夠救國,才能解決問題。這部經是這麽個道理。一百個法師,那個百不是數字,百代表圓滿。法師干什麽的?平常是教化眾生的,每一個人教化一方,這個時候有災難了,個人教化的也許不相同,理論方法也許都不一樣,有災難的時候,這些法師統統集合起來,我們研究在這一段期間當中,應該要怎樣教化眾生,我們要統一,思想統一、見解統一、做法統一、說法統一。他們在這裡接受短期訓練,然後再分到各個地方去,就能夠帶動全國人,這才能救國,這叫仁王護國法會。今天找幾個法師每天敲著木魚念經,國家念亡了,還說佛菩薩不靈,你說糟糕不糟糕!這真正是誤解如來真實義,天大的誤會,佛不是這麽教你的。一定要懂得,仁王護國法會是救國會議,國家有災難的時候召開的救國會議,是把全國知識分子集合起來,如何教導全國眾生在這個苦難階段當中達成共識;所以佛法是真實的功德。現代一般人社會上說我們佛教迷信,我們所表現的十足的迷信。可是佛並不迷信,菩薩不迷信,我們這些人迷信。造成這個社會的形象,我們十足的迷信,對於經義完全不了解。諸位必須要曉得,經上所講的一時、二時,一時是現在四小時,二時是八小時。

一日三時,「以不可數計之身命布施」,比前面的七寶布施殊勝太多了。七寶是身外之物,容易舍。這是身命,內財,這個難捨,難捨能舍。不是舍一次,「歷時長極」,發這個心不容易。我們這個身體一世只有一個身體,只能布施一次,無量百千萬劫,諸位想想,生生世世捨身去布施,這很不容易!這樣的心真的是難發。菩薩能發,菩薩為什麽能發?因為菩薩知道無實無虛,他就容易了。眾生為什麽難發?因為他落實,他坐實了,他認為這個身體是實在的,所以要叫他舍這個身、舍這個命,那難到極處了。什麽都肯舍,這個命他不能舍,他不曉得無實無虛。懂得無實無虛,捨身就輕而易舉;往生會自在,隨時可以走。就是因為什麽?你能夠放下了。你現在念佛為什麽不能往生?捨不得這個身,還不想離開它,不曉得這個身是累贅。什麽時候你能夠捨身,那什麽時候就能夠往生了。

「歷時長極、布施重極、行願堅極(堅固到極點),此菩薩之行門。」這是菩薩行,我們要學菩薩就得學這個,身命尚且能舍,還有什麽不能舍的?佛這樣教我們,中國儒家雖然沒有這樣究竟,它也教給我們捨身,世間善人並不把身體享受看得很重。儒家《曲禮》有一句「安安而能遷」,這是儒家教給我們的。兩個安:第一個是心安,第二個是身安。身心都安樂,那多快樂,多自在!國家、社會、大眾有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夠把身心安穩放棄,為國家、為社會服務,跟這個意思一樣,能舍。所謂是捨己為人,儒家這兩個安,說得相當的具體。有些人自己生活很舒適,他不肯捨棄,不肯放棄自己安樂的生活去奔波,去受些辛苦。儒跟佛都是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這是大教,我們中國人稱為聖教,聖賢人的教誨,能夠捨身為人。這就是菩薩行。「福德之大,豈可以數計,而不及聞此經而生信者,何故?此理下詳。」菩薩這樣的布施,這樣的行持,那個福德不可以稱量!但是他所修的福還比不上聞這個經典的。這個經文在底下,我們看下面的經文。

九八、顯勝約福總示聞信即勝

經【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這個人的福報勝過前面無量劫無量身命的布施,那個福比不上聞此經信心不逆。這個我們能相信嗎?一般人不會相信的,不能接受的。原因在哪裡?下面這段經文要為我們說明,關鍵的字眼就在「不逆」這兩個字。如果做不到這兩個字,你聞經的福報還是比不上人家布施的福報,決定比不上的。如果是不逆的話,你超過他,真的超過他。

【1、『不逆』,不違也。聞此經,深信非依此行不可。發起一一如法行之大心,是為『信心不逆』,即是發決定起行之信心。】

「不逆,不違也。」決定照做,絕不違背,這才叫不逆。「聞此經,深信非依此行不可。」這叫不逆。我們聽到這部經,讀到這部經,有沒有去發起這個心:非依此經的教誨去做不可。什麽教誨?無實無虛、無住生心、生心無住;你是不是真的要這麽去做?「發起一一如法行之大心,是為信心不逆,即是發決定起行之信心。」他發的是這個心,決定依教奉行。諸位要曉得,如果真正你發這個大心,決定依《金剛經》的教訓去做,那你是什麽人?你現在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從凡夫一下就入了法身大士之流。這個功德不是前面修布施,什麽內財、外財,比不上,沒法子比。信心不逆太難太難了!

【2、『其福』,正指下文荷擔如來,當得菩提,果報不可思議,故非他福所可比擬。】

那個福報是什麽?底下經文所講,這個人荷擔如來,就是續佛慧命,繼承如來度化一切眾生的事業。佛的事業是教化一切眾生,今天佛不在世,他來承擔教化眾生的擔子,那就等於佛了。佛是法王,這個人就是法王子。他當得菩提,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得菩提,就是他要成佛,果報不可思議!成佛是世出世間究竟圓滿的果報,一切菩薩所修的怎麽能比得上?這個人能夠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紹隆佛種,當得菩提,當然殊勝無比。這是把理由說出來了。

前面所說的布施,實在講,如果不見性的話,都是三界的福報。財布施得財富,世間人不明佛理,不知道事實真相,人家發了財,很羨慕他、很嫉妒他,這造罪業。一定要知道,財從哪裡來的?絕對不是他很聰明、他很能幹。比他聰明的人多的是,比他能幹的人多的是,為什麽那些人不發財,他發財?他運氣好,比他運氣好的人也多的是,為什麽那些運氣好的人不發財,偏偏他發財?唯有佛法講得透徹、講得實在。前世他修財布施多,他這一世得多財富。他要是修法布施多,他有聰明智慧,這是果報。他修無畏布施多,他得健康長壽,像這個捨身布施的,得健康長壽。我們如果想財富,想聰明智慧,想健康長壽,你就修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一味努力去修,果報就會現前。你要不肯修,你這一生都受命運的支配。命運從哪裡來的?前世所修的。前世修的因,今生得的果報,點點滴滴都沒有辦法離開因果的定律。學佛的人要相信業報,業報是命運真正的主宰。你多做善業,不做惡業,前途一片光明,你的生活自自然然會改善,事業工作自自然然會順利。不要懷疑!真誠心、清凈心、慈悲心去做,感應之快不可思議!《了凡四訓》把這些理跟事都講得非常透徹。

最近這邊有兩位同修,也是常常在這裡聽經的,他們兩個發心將《了凡四訓》印了一萬本,好像這兩天就要印好了,印好之後拿到這邊跟大家結緣。我把書的題目換了一下,因為以前那個題目看到不醒目。我換了八個字,書的題目叫「改造命運,心想事成」,大家看了這個一定很動心。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64集

請掀開經本一百四十一頁。

九九、持說更勝

經【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這一段科題「持說更勝」,這是比較布施的福報。前面一段是聞信就勝過一日三時以極長的時間身命布施,福報比不上聞此經典信心不逆;當然如果能夠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福報當然超過前面。

【1、發心即勝,正因其決定起行。『何況』者,顯其更勝。】

「發心即勝」是指前面一段經文。「正因其決定起行。」發心,為什麽一發心福報就超過前面菩薩身命布施?因為他發心裏面有信心不逆;也就是說雖然還沒有去做,已經決定了,非如此做不行,他有這樣堅決的信心。這一念信心,福德超過前面的布施。「何況者,顯其更勝。」

【2、『書寫』,為廣遍法施也。如今日發心弘揚流通,布施供養此經,無論印經、錄音帶、影帶、電腦軟體、CD等等,其功德與書寫等同。】

書寫,這是我們可以做得到,而且現在比從前方便太多。古時候寫經,有錢的人家請這些會寫字的人、寫得很好的人,請他們代自己寫經布施,拿金錢來供養,多半是一些比較清寒的秀才們,請他們來寫經;當然費的時間長,分量也有限。現在印刷術發達,成本低、數量也大,功德要比起古時候書寫一定大得很多。可是這裡面還有一點講究,我們必須要知道,那就是真誠恭敬心。今天雖然有錢去印經,一印就幾萬本、幾十萬本,如果真誠恭敬不如古人,那你得福還是有限。古人雖然花的錢很多,時間很長,數量很少,他有真誠恭敬心,所以他得福。所以這是個關鍵,我們以真誠恭敬心來修福,這是人人都做得到的。「書寫,為廣遍法施也。如今日發心弘揚流通,布施供養此經,無論印經、錄音帶、影帶、電腦軟體、CD等等,其功德與書寫等同。」在從前只是書寫,現在除了書寫之外,還有許許多多我們可以流通法寶的。

【3、『受持』即是解行並進,所行不外離相施供,利益一切眾生。『讀誦』是薰習勝解,增長勝行。『為人解說』,是行法施以利眾。此經甚深,發心為眾解剖無謬,樂說無礙。令聞者得明義趣,啟發其信解受持之心也。足證其真是信心不逆。發此心時,悲智行願,一一具足,故能荷擔如來。】

受持是真正的關鍵,這是前面講過許多遍。「受持即是解行並進,所行不外離相施供,利益一切眾生。」前面已經說得很多,在此地就不必再羅嗦。解是對於本經甚深義趣,它的道理,它的功德、目標,我們很清楚、很明白;明了之後,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把它做到。做的總綱領,不外乎離相布施供養。施供是布施供養。一定要不著相才行,才符合《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行布施」,這樣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

「讀誦是薰習勝解,增長勝行。」這是為什麽要讀誦。即使這一部經念得很熟,念得都能夠背誦,每天還是要用一個時間來讀誦。《金剛經》的經文不長,如果念得很熟,大概十五分鐘應該可以讀誦一部。一天至少要讀誦三、五部才好,每天不能間斷。讀三部:早晨讀一部、中午讀一部、晚上讀一部;早晚就在早晚課當中,時間只需要十五分鐘不算太多。每天念三遍,天天不間斷,不知不覺就受金剛般若的薰習,會有這個力量,也會有這個效果,幫助你開悟,悟入這個境界。「勝解」就是我們平常講的開悟。開悟有小悟、有大悟,還有就是大徹大悟。每天讀誦,必定有悟處,真正悟入你才肯做。「勝行」,勝是殊勝。什麽殊勝?離相布施。離相布施,菩薩行門當中無比的殊勝,是指這個。

「為人解說,是行法施以利眾。」這就是說的為別人講解《金剛般若》的義趣,若不能講全經,佛在這個經裡面屢次教導我們,「為人演說,乃至四句偈」,講四句或者是講一句,都是法布施,利益無量無邊。「此經甚深,發心為眾解剖無謬,樂說無礙。令聞者得明義趣,啟發其信解受持之心也。足證其真是信心不逆。發此心時,悲智行願,一一具足,故能荷擔如來。」這部經經義確實很深,若從文字乍看,好像《金剛經》並不很深,裡面也沒有什麽難字,我們看看都認識,可是意思太深了。沒有契入,沒有領會,不曉得它的意思深。愈是悟入,愈感覺到它甚深,其深其廣沒有邊際,為什麽?因為它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如來將他從初發心一直到證得究竟圓滿法的秘訣和盤托出,統統說出來,絲毫都沒有保留,這是真實的法寶。我們為別人說,沒有說錯,這個非常重要。喜歡說,說法無有障礙。

實在講,真正要發心弘經。無論是出家、在家,現在在台灣,在家居士講經說法的比出家人多很多倍,在家居士講經說法多。居士當中有年歲大的、也有很年輕的,二、三十歲,男居士、女居士都有,熱烈的出來講經。佛法是師道,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我們是凡夫,業障習氣深重,災難重重,而消業障最有效的方法無過於發心修法布施,就是發心出來學講經。我在年輕的時候,我跟李老師是三十二歲,在那個時候,我們老師好像是七十一歲。他遇到一些年輕人,他年歲大,看人看得多,看這個面相,短命的相、苦命的相,他勸這樣的人,發心學講經。唯有這個方法,轉業力轉得最快。真正發心捨己為人,我這個身體舍掉、放棄,我把身體獻給佛菩薩、獻給一切眾生,不是我自己的。我自己的命苦、短命,一切眾生不短命,佛法不短命,奉獻給佛法、奉獻給一切眾生,所以他的命馬上就轉過來。這是消業障轉命運最有效的方法。講經這個事情難不難?給諸位說,一點都不難。如果要想學講經,講得很像樣子,講得很不錯,叫聽眾聽到都點頭、都稱讚,需要多少時間?一個月。一個月就學會了,你不肯學就沒有辦法,如果肯學確實一個月。

我那個時候在台中,李老師勸我學講經,最初也很害怕。我到台中去聽經的,沒有說是去講經的,沒有想到一去到台中,李老師就要我去學講經。我到他們班上一參觀,覺得的確是不難。我們的進度是一個月學一部經。那個時候,我沒有出家,我跟他老人家一年三個月,就是十五個月,我學了十三部經,十三部都能講。所以以後一出家,離開台中就出家,出家我就教佛學院;我有十三部經,一個學期教一部,他們三年才畢業,六個學期,我十三部一半還用不上,所以非常自在。一個月學一部,這實實在在的。所以你們如果真正肯發心,新加坡講經說法的人就多,佛法就會興旺起來,要大家真肯發心。

「樂說」,樂是歡喜,喜歡講經,喜歡為人演說。「無礙」是你對於經義很通達、很明白,沒有障礙。你說我這個東西從來沒有學過,沒有學過的最好,保證成功;以前學過一大堆的很難教,那個很麻煩。我們老師教學生、找學生,就是要沒有學過,他最歡喜。一張白紙,教他怎麽做,他就怎麽做,規規矩矩,很好教。學過,他滿腦袋很多成見,老師你這麽說,那個法師那麽說,那個書上那麽講,這個麻煩大!老師哪有多時間跟你辯論,他也不喜歡跟人辯論,你要說一大堆,他就對你一問訊,說:你不錯、你很好,你到別的地方學去,我這個地方不行!不適合你的程度,你的程度太高,請你到別地方去,不教了。這個事情不難,難在什麽?發心,發的真誠心。

「令聞者得明義趣」,叫人家聽到《金剛般若》,聽一句也好、兩句也好、一首偈也好,真正把它的意思聽懂、聽明白了。明了之後,他就覺悟了,他相信佛講的話有道理,他自自然然發心去做。般若真的像《心經》上講的,能度一切苦厄。世出世間,無論什麽樣的苦難,有了般若,問題馬上就解決。這部經還沒講完,大概講了一半,就在這一半當中,我相信不少同修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領會,肯定我這句話沒說錯,決定能夠幫助我們解除一切苦難;你真正聽懂,真正依教奉行。

「足證其真是信心不逆」。信心不逆要真的,不是假的。一定要照這個經典、理論、方法去做,一定要把這個方法以種種善巧方便,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我開悟、離苦了,希望一切眾生人人都覺悟、人人都離苦,這才是菩薩心。所以發這個心的時候,「悲智行願,一一具足」。這個心一發,這四個字都有了。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是悲心。以《金剛般若》的義趣來介紹他,這是智慧。自行化他,就是行願。這個人就是「荷擔如來」。荷擔如來是法王子、是菩薩,擔負起弘法利生的使命,這是如來家業,如來家業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這個工作,不講求任何形式。在路上遇到朋友,也可以跟他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處都可以講。他喜歡聽給他講,不喜歡聽也給他講;不喜歡聽,講了他也聽進去;「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種子也是強迫把它種進去了,都是好事情。不管他懂不懂,只要我們沒講錯。所以,沒有一切形式,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乃至於一切畜生。遇到這些畜生,甚至於小蟲,你都給牠講,你勸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給牠授三皈依,然後跟牠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給牠說法;牠有感受。真誠,誠則靈。怎麽樣跟牠溝通?真誠。因為真誠心裏面沒有界限,感應就通達;有妄想、分別就有界限,這就講不通。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一切眾生我們都能夠跟他講得通。

【4、若於此經不能信心不逆,自不能受持解說,廣為弘揚。則佛法究竟義不明,佛種便有斷絕之虞。此中關係,極其重大。則信心不逆之人,豈彼但知長劫苦行者,所能及哉。】

「若於此經不能信心不逆」,凡是不能信心不逆,這部經裡面的義趣沒搞懂、沒有明了。他真正明了的話,一定是信心不逆,決定他從看破、放下下手。為什麽?得自在、消業障、斷煩惱、開智慧,他為什麽不幹?一定他去乾的。「若於此經不能信心不逆,自不能受持解說,廣為弘揚。」這他做不到的,前面講就是他做不到。「則佛法究竟義不明,佛種便有斷絕之虞。此中關係,極其重大。則信心不逆之人,豈彼但知長劫苦行者,所能及哉。」這一段話意思很深,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因為不少人修行觀念當中有問題;什麽觀念?守舊的觀念。守舊有的時候是正確的,有的時候未必正確,得要看什麽事情,得要看時節因緣,必須要有智慧。佛法要弘揚,特別是這一部經,這一部經最大的特色是言簡意賅,它的好處在此地。文字少,只有五千八百多個字,義理非常豐富、非常完整,這是難得的。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不能超越《金剛經》理論的範圍;所有的行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也不能超越《金剛經》行門的原則,這是這部經不可思議之處。所以這部經一定要弘揚,一定要常常讀誦,如其不然,佛種就有斷絕之虞;虞是顧慮,換句話說,佛法會在這個世間斷滅掉。你弘揚一切經論,你沒有抓到中心;換句話說,你沒有能找到根本。弘揚很好看,像花五彩繽紛。花是什麽花?插在花瓶裡面的花,沒根。是好看,過兩天就死了,枯死了,不是活的。《金剛經》是根本,沒有金剛般若,弘揚所有一切法門,說得天花亂墜,都是花瓶裡面的花。諸位想想這個道理,想想事實的真相,你要是真明白,那個弘揚不行,那個弘揚法不能消業障,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慧,無濟於事。將來該怎麽生死還是怎麽生死,該怎麽輪迴還是怎麽輪迴,那怎麽行?

「此中關係,極其重大。」因此信心不逆之人,他的功德不可思議!不是長劫苦行能夠跟他相比的。每天入定,一盤腿面壁就坐上半個月、一個月都不出定,就佩服得不得了;但是他不能弘揚佛法,不能開人智慧,不能令人覺悟,這個不行。因此解跟行一定要相應,有行無解跟有解無行都不行。清涼在《華嚴經疏鈔》經題裡面說得很好,「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一個墮在邪見,一個墮在無明,都沒有辦法出三界,都無濟於事,一定要解行相應。信心不逆,他能夠書寫、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就是解行相應。

【5、觀行二門,雖然並重,而以觀慧為主。而觀慧要在實行中見。經中處處以布施與無住並說,即明此義。】

觀行二門就是解行二門,觀是解。二門雖然並重,但是要以觀慧為主。在佛法裡面,大小乘佛法的差別就在此地。大乘佛法是以觀為主,行不能沒有,決定要有行,但是解行以解為主;小乘是以行為主。觀行兩個,大小乘他們的重心不一樣。大乘法門著重在智慧,所以大乘法成就快。智慧能夠斷煩惱,能夠破無明,成就快。如果沒有慧,單有行,行修定也能夠把煩惱斷除,但是諸位要曉得,定是伏煩惱,把煩惱控制住,沒有辦法斷它,那個斷叫伏斷,不是滅斷。滅斷要靠智慧,沒有智慧沒有辦法。這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

「而觀慧要在實行中見」。你的智慧用在哪裡?用在生活上,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充滿了智慧。他表現出來,智慧表現出來的,我們經上講的字句簡單,但是意思之廣真的是沒有邊際。經裡面處處講布施,布施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布施是做,做出來。你活在這個世間,活得很快樂、很幸福,活得叫別人羨慕你。為什麽你這麽快樂、這麽幸福、這麽自在?因為你無住。你要有住,你就不快樂、你就不幸福。什麽叫無住?道場跟學校不一樣,學校學生是固定的,天天就是那幾個人;道場是流水席,天天都有新面孔,今天才來,前面就沒有聽到了。不能細講,也要略說說,否則的話就辜負你。無住就是心地清凈,沒有牽掛。如果你在生活當中,你心裏面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你樂不樂?當然快樂。一切眾生他的生活為什麽過得那麽苦?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他不肯放下,那有什麽辦法!這些牽腸掛肚的,就是他生死、煩惱、苦痛的根源。誰給他?沒有人給他,他自己要往裡面攬,那有什麽辦法!佛說這是錯誤,統統放下,無住就是放下。心裏面沒有一絲毫的妄想執著,這是無住的意思,你的日子過得當然自在、當然瀟洒;凡是與你相處的人,沒有一個不羨慕。佛菩薩就是這個生活,我們凡夫跟佛菩薩不一樣,凡夫心裏面有住,佛菩薩心無住。經上常常把這兩樁事情連在一起,就是這個意思。無住是智慧,真實的智慧。

也有同修說:有許多事情,不行,我不能不想。實在說,你想了能有用處嗎?如果你想了真管用,釋迦牟尼佛都來拜你作老師。所有一切想都叫妄想,不管用,妄想!你以為我們想要多想才能解決問題,把那個問題愈搞愈糟糕。很用心、很仔細去想,為什麽事情還搞糟糕了?因為你是妄想在做事,你事情怎麽能做得好?一切都不想,統統都放下,你樣樣事情都做好。為什麽?智慧現前,心裏面沒有妄想,心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一切事情,照得清清楚楚,一點都沒有錯誤。妄想多了,常常把事情判斷錯誤。不打妄想,沒有一切分別執著了,這心清凈了,智慧現前。這是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學了佛又不敢相信,還是犯老毛病,有事還是要去想一想,你說糟糕不糟糕?這樣的人就不是信心不逆;真正信心不逆,不再打妄想了。

可是又有一個現實問題,我不再打妄想,妄想偏偏起來怎麽辦?我是不想打妄想,可是妄想偏偏就像泉水一樣往外面涌。這是什麽?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用什麽方法?念佛或者是讀經。我讀經的時候,妄想這個念頭就少。所以平常我們讀經、念佛不能中斷,就是把無始劫來的習氣伏住、把它控制住,使我們常常有一個清凈心現前,真實的智慧現前,這個人才叫真正學佛。真學佛的人不多,真學佛的標準就是此地講的信心不逆,他真干。

【6、上來四次較顯經功,次次增勝。初次(三六節)生信文中,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乃至一念生凈信者,其福勝一大千界寶施。以明其趨向佛智,便是承佛家業也。二次(五四節)開解文初。三次(七十節)開解文中。今第四次(九七節),說在深解義趣及自證之法後。明其既能信心不逆,便不必經長時之苦行,便能如佛所證得者,而證得之。】

「上來四次較顯經功」,從世尊開始講經到此地,較量功德的殊勝,這個地方是第四次,我底下都注出來了,一次比一次殊勝。初次在經文第三十六節;我們每一段經文,都標上一個數字,這一段是第九十九節。第一段,第一次是在三十六節生信文中,「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乃至一念生凈信者,其福勝一大千界七寶布施。以明其趨向佛智,便是承佛家業也。」這是第一次。第一次是聽到佛講經,他能生信心,覺得佛講的話沒錯,能肯定、能夠接受,乃至於生一念凈信,他的福報超過大梵天王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這是第一次。他為什麽能超過?因為他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個人在般若上已經奠定了基礎。很可能再增進,那他的境界就殊勝,他這一生可能成就。

「二次(五四節)開解文初。三次(七十節)開解文中。今第四次(九七節),說在深解義趣及自證之法後。明其既能信心不逆,便不必經長時之苦行,便能如佛所證得者,而證得之。」這個經典境界不斷的向上提升,到這個地方可以說是很高的一個層次,能夠生起信心不逆,這相當不容易。由此可知,他對於經中的義趣,有相當深入的理解;否則的話,信心不逆是不能夠生起來的。這個心一生,他就能夠荷擔如來,就能夠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就得三寶加持。末後兩句是讚歎的話,便能如佛所證得者。佛所證得是什麽?無實無虛。佛所證得究竟圓滿,他所證得雖然不圓滿,他分證,他證得一分、兩分,那就非常可貴;能夠證得一分、兩分無實無虛,他信佛那是真信,他在行持上是真干,一絲毫懷疑都沒有。肯定佛經上字字句句是真實語,只要照做決定正確;你要不照做,那就錯了。底下再解釋信心不逆。

【7、信心不逆,是一一如法。由其已開慧解,知非如此不可。故能堅決其心,實行不違,正是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人也(如發決定願心,求生凈土)。雖尚是凡夫,其功德已超長劫苦行之菩薩也。】

「信心不逆,是一一如法。」這一句解釋得非常好,但是說得太簡單,恐怕初學不太容易領會裡面的意思。信心不逆,就是樣樣都如法。法裡面有教法、有理法(理論)、有行法、有果法,我們佛法裡面常講「教、理、行、果」,一一都如。教是教導,佛為我們說一切經,這是教導,我們從經裡面覺悟了,這就是如理,理懂得了。行是生活,是儀規。穿衣有穿衣的樣子,吃飯有吃飯的樣子,坐有坐的樣子,站有站的樣子,一一要如法,這是在行法上講。理法上講的什麽?無實無虛是理。行,在事相上,樣樣都遵守規矩,佛門叫儀規,我們說通俗一點,樣樣都合乎規矩,無虛;心裏面若無其事,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無實,這就如法。穿衣吃飯,生活裡面點點滴滴都要如法。所以這四個字裡面,含義就太廣了。世出世間法裡面,無論是什麽身分,無論從事於什麽樣的行業、工作,都不出這四個字,一一如法。

「由其已開慧解,知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就是信心不逆,一定要照這樣做。「故能堅決其心,實行不違,正是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人也。」如發決定願心,求生凈土,這是舉一個例子,這一發心就成就。這一樁事情我們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看過,婆羅門女要救她的母親,這一發心,她母親就離地獄了。還沒有修行,沒去做,發的心,她那個心是真心,後面一定真干,不等到她修行有成就,她母親先離開地獄生忉利天。由此可知,發心功德不可思議!但是這個心是真心,不是說發了之後又忘掉,就不幹了,那個沒有用處的;發了之後真干,一發心這功德就不可思議。我們在經上看到,婆羅門女跟光目女用什麽方法度她的母親。她們的母親在世間都造極重的罪業,墮阿鼻地獄。她們所用的方法是念佛,她不是念阿彌陀佛,她念的是覺華定自在王佛。一樣,這是念佛。念佛念到什麽樣的功夫才能有效?我們凈宗裡面講的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她念了一天一夜,定中到地獄裡面去。由此可知,能夠在定中去訪問地獄,地獄不是一般人能進得來的,那個鬼王明明白白的告訴她,到這個地方來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來受罪,一個是菩薩來巡視地獄的,來參觀地獄的;她能夠去,就是菩薩了。換句話說,最低限度她念到事一心不亂;她念到這個程度,她才有能力去參觀地獄。她進去一打聽,問問她的母親,鬼王告訴她:你放心,你的母親三天前到忉利天去享福去了。三天前,她剛剛發心。你就曉得,剛剛一發心,那個功德就現前,不可思議!這裡面有個道理,你要不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你對於超度的事情,你會感覺到很茫然。我們念幾卷經就能把人超度,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

婆羅門女的母親為什麽能夠從地獄生忉利天,憑什麽?就憑她叫她的女兒作菩薩,她要不墮地獄,她的女兒也就不認真去修行,換句話說,她就證不了果。她女兒之所以能夠成為菩薩,超凡入聖,誰幫她的忙?她母親幫她忙,這個功德多大,她當然要生天享福,憑這個。所以超度,超度的人真的超凡入聖,那個被超度的人得福報。如果我們去給人家超度念經,有口無心,嘴裡念的經,腦子裡胡思亂想,一點用都沒有。假如我們在那裡念經,恍然一下開悟、證果了,這個人立刻生天,道理在此地。你細讀《金剛經》就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事情,一點都不假。

光目女她也是念佛,她的功夫比婆羅門女要次一等。為什麽?她是夢中見佛的,她不是定中。夢中見佛,我們凡夫誠心誠意有感應,可以得到,定中我們就沒有把握。夢中見佛,我們可以說她至少也念到功夫成片,真誠心,夢中感得佛菩薩把這些事情告訴她,都是真干!要是沒有真誠的心如法修行,提升自己的境界,被超度的人憑什麽?如果說是我們對地藏王菩薩恭敬,天天拜他,天天拿香花、水果供養他,他就來保佑我們,那地藏菩薩不是接受你的賄賂嗎?哪有這種道理。那人家供養再多一點,拜得再多一點,地藏菩薩跑到他家去了,不跑你家了?沒有這種道理。諸位熟讀《地藏經》,你就曉得那個超度它真有效。為什麽有效?就在此地。

我們如果給人作佛事,這個東西很難,一卷經念下來,自己有沒有悟處?沒有悟處就白讀了。一卷經讀下來,自己真的有定有慧,定慧增長,被超度的人就得利益;七分功德,自己得六分,他只能得一分。現在一般人超度,請七個法師;七個法師念,他也可以得一分,每一個人分一分給他,他就得一分。七個法師真的念得有定有慧,才行!如果沒有定慧,那就很難講了。這些基本的道理,我們要懂,懂得之後就不會毀謗、不會疑惑,要真正明了。所以慧解非常重要,智慧現前,真正明了事實真相,才曉得確實非這麽做不可。為什麽?過去無量無邊的諸佛,都是這麽修成的;現在這些諸佛菩薩,也是這個原理修成功的;將來一切佛菩薩,也沒有一個是例外。離開這個原理原則,決定不能成功,這才曉得非依照這個方法不可,不能不放下,不能不看破。

「雖尚是凡夫,其功德已超長劫苦行之菩薩也。」長劫苦行的菩薩,我們常講權教菩薩。在四教裡面,藏教的菩薩、通教的菩薩、別教的菩薩,他們的確長劫苦行;圓教的初學者,初信位的菩薩,超過前面那些菩薩多多。原因在哪裡?那些菩薩智慧沒有開。你要問:他們有沒有聽過《金剛經》;在我想,一定聽過。這部經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宣揚,哪有不聽的道理!聽了怎麽樣?沒懂、沒肯做。聽了沒有懂,等於沒有聽;聽了要沒有做到,也等於沒有聽,一定要做到才算數。真正契入無實無虛,真正做到無住布施,這個人才算是通達般若。修行不管修學哪個行門,八萬四千行門、無量行門,他都是從根本修,他把根本找到了。行門不一樣,那就是方法不相同;方法無量無邊,原理原則是一個,掌握到這個原理原則,沒有一個不成就,而且成就非常之快。

【8、信得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信得應生清凈心,豈非正念真如之直心乎。信得利益一切眾生,應空有雙離,行布施六度,豈非樂集一切諸善行之深心,拔眾生苦之大悲乎。則信心不逆者,圓具三心也。】

「信得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信得應生清凈心,豈非正念真如之直心乎。」這是講發菩提心。大乘佛法發心第一,菩提心這個名詞我們都知道、都會念,也都會講,但是什麽叫做菩提心,不知道。天天嘴皮上在發菩提心,實際上也不曉得菩提心是什麽。以為我念一念,我發菩提心,真的就發了,哪有這回事情?「菩提」是梵語,覺悟的意思;菩提心是覺悟的心,覺而不迷。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給我們解釋,菩提心的體是直心,菩提心的相是深心、是大悲心,大悲心可以說是它的作用。相是深心,用是大悲心。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也給我們講菩提心,菩提心之體是至誠心,真誠到極處;它的相是深心、是迴向發願心。我們把這兩個經論合起來看,意思就比較明顯。它的體是真心,不是妄心,真誠到了極處。

也許我們自己覺得我的心很真很誠,已經到了極處,那這個沒有法子!真誠標準在哪裡?清朝末年,曾國藩先生對於誠字下了一個定義。這是讀孔子書,孔子書裡面也講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也講到誠意,跟我們佛門的菩提心意思非常接近。什麽叫誠?「一念不生是謂誠」。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一個妄念沒有了,那個心是誠心。「我的心很誠」,這就是一個妄念,哪裡誠?誠在哪裡?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有一物就不誠,就不是真誠心。由此可知,真心難!

直心,古人的解釋,直心是正念真如,沒錯!這個解釋很準確。正念真如就是曾國藩先生講的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正念,一念不生,真心現前,那個真的是正念真如。可是凡夫做不到,如果你做到,那恭喜你,你是圓初住的菩薩;超越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多多,你超越了;《華嚴經》上講「法身大士」,那不是普通人,可以參加世尊的華嚴法會,有資格。在別教是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斷證跟圓初住是相同,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但是別教初地菩薩的智慧,比圓教初住就差很多,他沒有圓初住智慧那麽樣的圓滿,智慧比不上。觀行,圓教觀第一,別教是行,著重在行上,觀比較差一點,所以他定功可能很殊勝,但是慧解就差很遠。就像《楞嚴經》裡面富樓那尊者,懷疑阿難。世尊講《楞嚴》,講到第三卷阿難開悟了,說了很長的偈頌,也贊佛,真的開悟。富樓那在旁邊聽了覺得奇怪,阿難是初果,他是四果羅漢,所以提出質疑。這什麽原因?阿難所知障輕,所以他一聽經開悟;煩惱障重,所以他定力不如人家,煩惱沒斷,煩惱障重,所知障輕。富樓那正好跟他顛倒,富樓那是煩惱障輕,所以他證得九次第定,證得阿羅漢果;他所知障重,聽了半天沒開悟、沒聽懂。障有二種,各人不相同。由此可知,凡是圓教根性的人,所知障輕,煩惱障重。像別教、小乘,他們是所知障重,煩惱障輕,所以他修定容易得定,他容易成就;眾生這兩種根性不相同。但是開悟的人快,他斷煩惱、破無明,他用智慧斷,他不用定功;定功是伏,很苦、很不容易!智慧馬上就解決,快得很,真叫快刀斬亂麻。尤其是金剛般若智慧,開這個智慧那還得了!煩惱、無明、習氣很快就斷掉。這是講「豈非正念真如之直心乎。」只要你能夠信得,真正信得過,「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好像我們也信,真的信了嗎?不見得,仔細想想不見得。為什麽不見得?因為你沒有到信心不逆。如果真的信了,你決定修清凈心。為什麽?因為修清凈心,金剛智慧就開了,金剛智慧是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的智慧,這個智慧一開,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通達,你再不會搞其他法門去了。如果說我相信,可是還是胡思亂想,還是是非人我,還是貪瞋痴慢,那你與這一句根本就不相應,你完全沒有相信。「信得應生清凈心」,那就是直心正念真如;換句話說,菩提心的本體就現前,你就得到。

「信得利益一切眾生,應空有雙離,行布施六度,豈非樂集一切諸善行之深心。」深心是相,菩提心的相。菩提心的相是什麽?不起心動念則已,起心動念就是要令一切眾生得究竟圓滿的利益,他沒有別的心,就是這個心。究竟圓滿的利益,一定是空有兩邊不住。我們在一生當中,一切時、一切處,一切都奉獻給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樂集一切諸善行,深心是這個意思。深心是什麽?喜歡善行。「樂」是喜歡(這個不念ㄌㄜˋ,念一ㄠˋ),樂是愛好。「集」就是我們講的積功累德,跟積的意思是相通的,修集一切善行。善行不是為自己,為一切眾生,這叫深心。「拔眾生苦之大悲乎」,利益一切眾生,這是大悲心。直心、深心、大悲心,圓滿的菩提心。

「則信心不逆者,圓具三心也。」所以一發這個心,非這樣做不可,菩提心就圓圓滿滿的現前。直心、深心、大悲心,跟《觀經》所講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迴向發願心就是大悲心。三心圓發,圓滿的發心,這是真干!一開端信得這兩個字就是信心不逆,信心不逆後面一定有這些現象。

【9、此經觀行,極圓極頓。果能深解義趣,信心不逆,其為圓頓根器無疑。而圓頓人乃是一位攝一切位,且可一超直入。惟在當人始終不逆,荷擔起來,決定當得無上菩提也。】

「此經觀行」,觀門、行門。「極圓極頓」,圓滿到了極處,頓是頓超、快速、沒有次第。小乘人修行有四果四向,是次第;大乘菩薩修行有五十一個階級,是次第。《金剛經》上講的,沒有次第。《大方廣佛華嚴經》還是有次第,它有次第、有圓融。清涼大師所說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次第。利根的人學《華嚴》,頓超;鈍根的人學《華嚴》,就次第,都能得利益。可是本經裡面沒有次第,所以是圓極頓極。

「果能深解義趣,信心不逆,其為圓頓根器無疑。」我們在這個經裡面,也能夠勘驗自己是什麽樣的根性。如果根性差一點,不怕!可以培養。只要你對這部經典有興趣,就像前面講,你真的能夠信得過,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只要肯努力,不斷的薰修,會把我們自己這個根性變成圓頓,都是要在認真實行上,真做,點點滴滴去做。首先,就是要發心捨己為人,從這個地方下手,肯犧牲自己、肯幫助別人,要發這個心。這個心發了之後,一定要遵守無實無虛。為一切眾生做再多的好事,心裏面若無其事,絕不放在心上,這是無實;又肯認真努力去幫助別人,這是無虛;這就受持金剛般若。真正能這樣做,又能每天讀誦,假以時日,那就看你個人的根性;有些人三、五年開悟,這一悟就是圓頓根性;也有人十年、八年入這個境界。所以我們的根性可以轉變的。要懂得理論、要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學,改造命運。我們是個鈍根,可以把它改成利根。由此可知,頓漸根性也不是一成不變,它是會變的。

「而圓頓人乃是一位攝一切位,且可一超直入。」圓頓根性的人,跟《華嚴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譬如我們這裡講的發心位,這是最低的,初發心、發心位。發心位是初住,初住叫發心住,菩提心剛剛發出來,三心圓發。他的果報、功德一直上輸到等覺菩薩,等覺菩薩的功德、受用,他能夠享受得到。所以一個位次就攝一切位,五十一位通攝。在上位的,譬如等覺菩薩,他也一直攝圓初住位;圓初住所修學的,等覺菩薩不能不做,他天天要做。初學要守的那些規矩,等覺菩薩還是要照做。我們在本經一開端,看到釋迦牟尼佛入舍衛大城乞食,著衣持缽;著衣持缽是初學人學的,你們剛剛受戒就學了。釋迦成了佛,他也每天按照這個規矩,一點也不亂,他有次第。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看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確一位攝一切位。不但如此,而且可以一超直入,這是講圓頓根性。

回過頭來我們看看凈土。《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凈土法門跟這裡講的完全一樣,凈宗的確是大乘至圓至頓。我們這樣一品煩惱沒斷,很幸運遇到這個法門,實在是很不可思議!你如果講《華嚴》、《法華》,一定要《金剛經》這個標準,要有這個標準才行。我們念佛人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仗佛力加持也能夠得到這個標準,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不是我們自己的能力,這個我們要曉得。真正是經上講的,無量劫來所修集的善根、福德、因緣,在這一生當中成熟,這是非常非常不可思議!

「惟在當人始終不逆,荷擔起來,決定當得無上菩提也。」末後這一句,雖然是勉勵的話,他不是隨便說的,也是真實語。我們有緣分讀到《金剛經》,有緣分聽到《金剛經》,就跟《彌陀經》上講的沒有兩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那個地方是得生凈土;我們這個地方「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你能夠聞說《金剛般若》。你要是善根福德因緣少,這個聽不到。大家細細想想,我們講堂四周圍鄰居有多少,他為什麽不來聽?他沒有這個善根福德因緣。你們還從很遠的地方到這兒來聽經,他就在隔壁他都不來。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一點都不能勉強。佛在這個經上說得很清楚,不是一佛、二佛、三佛、五佛所種善根,無量劫來,善根非常深厚。我們自己要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了解事實真相,承認自己確實有深厚的善根福德,遇到這個機緣。今天關鍵就在底下這一句,「始終不逆」。我們今天聽到這是開始,在這一生當中要能夠保持,在我們全部生活當中依教奉行絕不違背,這就是信心不逆。發這樣的心、發這樣的願,三種菩提心你就圓滿;直心、深心、大悲心都圓滿。「荷擔起來」,要把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的責任自己擔當起來,我們要真干!這樣的人決定當得無上菩提。江居士勸勉我們真正這樣干,將一切功德迴向求生凈土,決定往生;不但往生,高品位的去往生。

【10、信心不逆中,既具三心,即是具足三聚凈戒。直心便是攝律儀戒。深心是攝善法戒。大悲心是攝眾生戒。由此可悟經初言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之所以然矣。欲於此經信心不逆,決當從持戒修福做起。】

「信心不逆中,既具三心」,三心具足。三心是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具足。「即是具足三聚凈戒」。往往一般人疏忽了,以為大乘對於戒律好像疏忽了,好像不太重視;其實不然,大乘人的戒比小乘人還要清凈、還要嚴格。但是大乘人並不表現在事相上,小乘人在事相上非常執著。在古代,還有一樁公案,我們佛門叫公案,一般人叫故事,有個故事。唐朝時候,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專門修戒律,戒律精嚴,感應得天人送飯。他每天日中一食,他那個飯天人供養,天人尊敬他,戒律精嚴。有一天窺基大師從終南山下面經過,順便去拜訪道宣律師。道宣律師知道窺基學問不錯,教理通達,講經說法,玄奘大師的得意門生,但是在戒律規矩上他比較隨便一點,所以對他就輕慢;尤其人家稱他三車法師,對他並不怎麽尊重。於是道宣律師想趁機會來教化、教導他。用什麽方法?天人供養叫他看看。我一天日中一食,天人送供養給我,叫窺基法師看到生恭敬心、生慚愧心。哪裡曉得那一天,天人沒有來送供養,道宣法師目的達不到。窺基法師下山之後,第二天天人又來送供養了,他就責備:你昨天為什麽沒有送來?那個天人就跟他講:昨天山上有大乘菩薩在這裡,全山護法神護衛著,我進不來。道宣法師聽了,一身流冷汗,慚愧!這才曉得,人家外表隨便,心地清凈,才知道自己不如。一個是重形式,一個他不在形式上,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信心不逆裡面就具足三聚凈戒。

「直心便是攝律儀戒,深心是攝善法戒,大悲心是攝眾生戒。由此可悟經初言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之所以然矣。欲於此經信心不逆,決當從持戒修福做起。」三心就是三聚凈戒。《無量壽經》經題「清凈平等覺」,是戒定慧三學。清凈這兩個字就是具足眾戒;平等是定,心平等就是定,定叫等持,等是平等;覺是智慧。清凈平等覺就是三學,不但是三寶,是三學。從這裡能看得出來,一法裡面的確攝一切法,法法圓融。經初所說「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到這個地方,這個意思我們更清楚、更明白。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受持的心發不起來。受持就是依教奉行。這個心很難發起來,必須真的透徹,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非這樣做不可。

【11、直心是斷德,成法身。深心是智德,成報身。大悲心是恩德,成應化身。信心不逆,成就如是種種功德,其福之殊勝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也。】

「直心是斷德」,這個斷就是斷一切惡、斷煩惱、斷無明;斷德。「成就法身」,就是證得圓滿的法身,要靠斷德。「深心是智德,成報身。」深心是智慧,唯有真實的智慧,才肯斷惡修善,才肯利樂有情,所以他成就報身,報身是智慧之身。「大悲心是恩德」,對於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成就應化身」。報身是自受用身,應化身是他受用身,像《普門品》裡面所說,應以什麽身得度,就現什麽身。

「信心不逆,成就如是種種功德,其福之殊勝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也。」全在「信心不逆」這一句。真的是信心不逆,菩提心現前,三聚凈戒圓滿,圓攝三聚凈戒;將來的果報一定是證三德、成三身,它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果報是成無上菩提,所以說不可思議!

一00、舉要別明約教義明

經【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這是從教義上來說的,也就是講從教學的義趣裡面來講。

【1、『不可思議』,指法身言,即是體也。性體空寂,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故必須離相自證。『不可稱量』,指報身化身言,報化即是相用也。】

「不可思議,指法身言,即是體也。」本經處處都講到,法身理體、真如自性。「性體空寂,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故必須離相自證。」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就體會到,為什麽佛教給我們要無住生心,那麽樣強調無住,無住就是離相。心要是有住,法身理體決定透不出來。佛法的修學,不僅僅是禪宗,任何一個宗派、任何一個法門,它的目的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佛法修學真正的目的,要見性。為什麽不能見性?因為你心裏面有執著、有妄想,所以你就不能見性。你有執著,你決定離不開六道輪迴;你有妄想,你決定脫不了十法界。諸位要曉得,十法界里成佛,那個佛沒斷妄想,那成的是什麽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妄想斷掉了,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到一真法界去了。一真法界裡面兩種人,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別教登了地,這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他才叫真佛;分證佛,天台家講的分證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在《金剛經》裡面叫諸佛;《金剛經》上「諸佛」,諸佛是講哪個?就是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由此可知,非離相不可,你不離相你不能見性。

我們念佛人,你要不離相,不能念到理一心不亂。如果要念到理一心不亂,這是用金剛般若來幫助我們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那個成佛太快太快了,實在不可思議!凡夫成佛,成圓教究竟圓滿佛,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放下。同樣的,往生難不難?你果然能夠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想什麽時候往生就什麽時候往生,一點都不難;難的是你不肯放下,難在這個地方。果然現在就放下,現在就往生,佛就來接引。這些道理事實真相都要知道,你都明了了,你心裡還有什麽恐怖?《心經》上講的「度一切苦厄」,所有一切恐怖你都沒有。縱然是三次世界大戰,那個原子彈掉在空中,你看到,放煙火一樣的,你往生了!你說多自在,一點恐怖都沒有,看熱鬧!看完了就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接引了,多麽殊勝、多麽莊嚴。所以一點恐怖都沒有,恐怖是什麽?恐怖是放不下的人。放不下,往生一點把握都沒有。徹底放下了,往生是上上品往生。

名字相要離。今天下午有一個同修打電話給我,他說他很煩惱,他念《無量壽經》,大概念了不少遍。他的日子不好過,人家罵他、侮辱他。他為什麽難過?著了名字相,每一句罵他的話,他都聽進去了,他都放在心上,好難過!你說這有什麽法子?如果真的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罵他的,罵幾個鐘點罵累了,我一句也沒聽進去,那多自在,不就沒事,什麽事都沒有!所以我跟他講,你功夫不得力,念經、念佛都白念了;真正功夫得力的話,哪裡有這個現象!著相,這就苦惱。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心緣就是心裏面的攀緣,怎麽離?心裏面一切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放下,都沒有了,心緣相就離了,這個離得乾凈。這個事情必須要離相自證,這是人家幫不上忙的。諸佛如來大慈大悲,也沒有辦法幫我們的忙,一定要我們自己離、自己證。佛只能夠把方法教給我們,把理論講清楚了,方法教我們了,要自己去做。佛能夠加持我們的、保佑我們的、幫忙我們的,就是這些。

「不可稱量,指報身化身言,報化即是相用也。」我們講體相用,法身是體,報身是相,應化身是作用。報身不可稱量,是從壽量上說。法身無始無終,是體、本體;報身有始無終,真的是無量壽;應化身有始有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因此應化身無量無邊,特別是生在極樂世界。如果生在他方諸佛世界,還是有範圍的,一個大千世界、兩個大千世界,乃至十個、百個、千個大千世界,還是有範圍。唯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盡虛空遍法界,沒有範圍的。哪個地方眾生有感,他就在哪個地方現身,作用就跟如來果地上無二無別,所以不可稱量。要什麽樣的身分才達到這個目標?下下品往生的人,帶業往生下下品同居土,都是這樣的。這是西方世界無比的殊勝,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道理在此地。今天時間到了。

第65集

請經本第一百四十四面。

【2、『無邊』以明事修,離四句之義。『功』,謂一超直入。『德』,謂體用圓彰。是此經教義,理事雙融,性修不二,能以一超直入之修功,成就體用圓彰之性德者。此是將無量無邊功德約自行者說。若言利他,則有令人成體用無邊之三身,以利益眾生,同證菩提。】

這一段意思說得很圓滿。世尊在經上就教義這一方面來說,這部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說了三句。無邊是說明事修,在事相上的修持,這部經教我們在事相上,事相就是指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也就是我們生活全部的活動。行門的綱領就是無住生心,無住就是離相,離一切相,這個地方用四句就全部都包括。這四句是:有相、無相(無相就是空相)、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四句就把一切法相全都包盡了。

「功」是講功夫,我們修行的功夫。實在講功夫就是離相的功夫,都是離相,真的有淺深次第不同。在這部經上尤其說得明顯,從小乘初果須陀洹就離四相,這是功夫淺的。到等覺菩薩,他們修的還是離四相,這是古德教人放下,放下再放下,「我有放下」還要放下,就這個意思。有功夫淺深不一樣。一直到等覺菩薩,要不要放下?還要放下。放下什麽?最後一品生相無明,那個放下才成功。由此可知,《金剛經》確確實實叫單刀直入,直截了當。菩薩行沒有別的,放下而已。你能放下一分,你就多看破一分;多看破一分,你就又多放下一分。看破跟放下相輔相成,它是循環的,互相幫助的;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一超直入」,超,超越次第;入,德就是入,入如來果地的境界。

「德」就是得到,你一分功夫,你就得一分。得的什麽?「體用圓彰」。由此可知,德就是禪家所講的見性。見性,體是性體,用是性的作用,真心本性的體用,圓圓滿滿都顯露出來,彰就是很明顯的表現出來。表現在什麽地方?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像釋迦牟尼佛在經初給我們所示現的著衣持缽,就是體用圓彰,被須菩提尊者見到了。須菩提能夠見到,我們要曉得須菩提入了這個境界,他要不入這個境界,他怎麽會見得到?我們為什麽見不到?我們沒入這個境界。所以,入這個境界就見到了。

這一部經的教義,是「理事雙融」。理是無住,事是生心。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是一不是二。理跟事融成一體,性修不二。性德跟修德,性德是理體,修德就是無住生心,無住生心都是屬於修。「能以一超直入之修功」,修行的功夫,一超直入的修功,就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就是這一句。「成就體用圓彰之性德」。《華嚴》經題講的「大方廣」,《無量壽經》經題講的「清凈平等覺」,都能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示無遺。這些話,都是講無量無邊的功德,從自己修證這一邊來說的,自受用。我們依照這部經典理論、方法去修行,自己得到的受用。如果要是說利他,功德也是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若言利他,則有令人成體用無邊之三身」。怎麽利人?利人有兩種方法,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為人演說」,演是表演,我們做一個榜樣給人看,那叫演;說是解釋。這是兩種方法,諸位要曉得,演說是兩種方法,不是一種。別人看到我們的生活行為幸福美滿,他看到一定生仰慕之心,他很想學習。在學習當中,他免不了有疑問、有疑惑,他來向你請教,你一定要詳細給他講解。如果他沒有向你請教,你看出來了,知道他有疑惑,也知道他有能力接受,願意來修行,不等他說,我們也要找他來解釋。這就是大經裡面常說,「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他沒有來請教,就要主動的給他講經,成就他的無邊的三身,法、報、應三身。能成就別人法、報、應三身,當然也成就自己的法、報、應三身。自己三身沒說,但是前面講體用圓彰之性德,這一句話裡面就含著有三身。「以利益眾生,同證菩提。」自他不二,這是從教上來說的。

一0一、約緣起明

經【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這是講緣起。《金剛經》對象是何等的人物,這一小段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由此可知,我們讀誦《金剛經》,修學般若法門,自己覺得不得受用。這部經,諸佛讚歎、諸菩薩讚歎,歷代的祖師大德,無論是哪一宗、無論是修學哪一個法門,普遍的讚歎,這不是假的。為什麽我們不得力?讀到這一句應該覺悟,我們沒有發大乘。大乘是什麽?菩提心,我們沒發菩提心。也許同修覺得我已經發了菩提心,那是你自己以為發的。菩提心是什麽?不知道。菩提心是什麽都不知道,那發的是什麽菩提心?菩提心如果具體來說,是凈業三福。三福最高的那一層是菩提心。由此可知,菩提心是有基礎的,底下沒有基礎,菩提心怎麽能發得起來?我們細心冷靜的觀察,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雖然說得很簡單,「真信,發願,一心求生凈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樣的人有沒有具備底下的基礎?具備了。凡是這樣的人,你去觀察他,他孝順父母、他尊敬師長、他有慈悲心,他不傷害一切眾生,第一條福具足了。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他也具足了。他沒有受過三皈依,形式的三皈他沒有,他真的回過頭來,專門依佛陀的教誨,他真皈依。他沒有形式,他有實質。他心地清凈無染,沒有惡意,那個戒就具足了。他能夠老實念佛;老實,威儀就具足。可見得前面兩福,人家圓圓滿滿的具足了。我們自己冷靜反省反省,我們有沒有具足?還真有問題。我們有沒有做到孝養父母?不僅養父母之身,養父母的心、養父母之志,孝養的意思很深很廣。奉事師長,老師教導我們,我們有沒有認真努力去做;認真努力去做,那才是奉事師長。不是對老師很恭敬,樣樣都把他伺候得很周到,老師不要求這些。老師是傳道者,你真正能夠接受,真正能把道發揚光大,老師歡喜。是不是真正具足慈悲心,真正去修十善業道?這是第一福,基礎的基礎。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裡學起,不從這裡學起不能成就。

【1、『發大乘』,謂發行菩薩道之心。『發最上乘』,謂發紹隆佛種之心。】

「發大乘,謂發行菩薩道之心。」這是發大乘。依四弘誓願,修六度萬行,這是發大乘的人。什麽叫發最上乘?「發最上乘,謂發紹隆佛種之心。」這是最上乘。依四諦、修六度,未必發心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未必發這個心。假如要是發紹隆佛種的心,紹隆佛種就是講的佛祖,就是佛菩薩、祖師大德,代代相傳大乘佛法,今天傳到我這裡,我一定要繼續把它傳下去,要把它發揚光大,這叫紹隆佛種。繼承佛祖的家業,發這個心,四攝六度自然在其中,你沒有四攝六度,你這個做不到。所以這個比四攝六度更要殊勝,更是難得。佛這部經,是為這種人說的。為什麽為他們說?因為這種人志大、心大,佛要不為他說一超直入的根本大法,佛就對不起這一類的根機。佛說法應機而說,有這種根機的人,佛是一定要說,幫助他滿他的願望,這些也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2、如來既為如是發心者說,則信心不逆,依教奉行之人,其發心可知。其開佛知見可知,其為紹隆佛種亦可知。則為發心勝、根器勝也。】

「如來既為如是發心者說,則信心不逆,依教奉行之人,其發心可知。」這就是發大乘的。發大乘一定是信心不逆,一定是真正能夠依教奉行。「其開佛知見可知」,這種人得佛力的加持,他讀經開智慧,他聽經也開智慧,他在日常生活當中也開智慧。為什麽?因為日常生活當中,他把經典的理論、方法統統做到。所以在生活裡面會開智慧,在待人接物裡面都開智慧,處處有悟處,時時有悟處,這是開佛知見。以前為什麽不開智慧?以前沒有發大心,起心動念都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這叫大障礙;把你自性裡面般若智慧、無量德能障礙住了。現在你依佛在《金剛般若》上講的方法去修行,「應無所住而行布施」,那就不一樣。這個障礙放下了,所以時時處處都有悟處。我們讀經遍遍有悟處,為人演說次次有悟處,這才得法喜充滿,得真實受用。「其為紹隆佛種亦可知。」這樣人確確實實有能力、有智慧、有因緣,續佛慧命,弘法利生。

「則為發心勝、根器勝也」,根器說在發心之後;它不是說「根器勝,發心勝也」,它不是這個說法,這個句子如果一顛倒,意思都不一樣了。如果說「根器勝,發心勝也」,我們想想沒指望,我們的根器不勝。它說「發心勝,根器勝」,我們還有指望,我們只要發心,我們的根器從劣就變成勝。這就是充分說明境隨心轉、相隨心轉,一切法唯心所變,這句話裡面充分說明了。所以我們不怕自己業障重,不怕自己書念得少,學歷不夠不怕,怕的是自己不發心。念到大學畢業,念到博士學位,他不發心,有什麽辦法?這個人小學也沒有畢業,他真發了心,他一發心他的根器勝,他就能夠續佛慧命,就能夠弘法利生。發心第一。佛法的緣不在別的,就在發心。

一0二、約荷擔明

這是第三段,就「荷擔」來說明。荷是負荷,我們今天講負起這個責任,弘法利生的責任,續佛慧命的責任;擔是擔當,把這個擔子挑起來。

經【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段經文是從正面來說,有正顯當然還有從反面說明的。我們先看這段經的意思。

【1、初發心修行之凡夫,其福勝彼長劫苦行之菩薩者,因其發紹隆佛種之心,修紹隆佛種之行故也。『荷擔如來』,正明其能紹隆佛種也。】

這一句的意思,這一小段,意思是無限的深廣,絕不能夠粗心大意這樣看過,那就太可惜了;不但你辜負了世尊,你也辜負了江居士的美意。佛在這部經上所顯示的,初發心的人,前面已經四次較量功德,我們是薄地凡夫,煩惱一品都沒斷,但是你要真正發這個心,你的功德超過長劫,長劫那是不曉得他修了多少劫,那種苦行的菩薩,你超過他。你要問你憑什麽超過他?這些長劫修行的菩薩,還沒有發心擔起如來弘法利生的擔子,他沒有發這個心。諸位想想,長劫修行的菩薩都不如,我們修這一點戒定慧算什麽!那怎麽能跟人家比,這才知道發心荷擔如來,功德不可思議!換句話說,佛此地暗示我們,你如果想你的功行要超過長劫修行的菩薩,有沒有方法?有,你發這個心就超過了。也許有人問,這個心我發了,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這個發也是空的,那你不是真心發的;你要真心發,那個智慧、能力很快就得到。怎麽知道?大家都曉得,佛門有一句俗話說,「佛氏門中,不舍一人」,誰不舍一人?諸佛如來。諸佛如來,你看看這裡,你只要一發這個心,「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十方如來都看到、都見到了,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這個心一發,心裏面放無量的光明,這個光明跟十方諸佛的光,光光相映,立刻就得佛力的加持,怕的是你不肯發心,你就沒辦法。佛一定加持你。那就跟《普門品》裡面所說,應以什麽身得度,諸佛如來就化身來指導我們、來協助我們,滿足我們續佛慧命、荷擔如來的願望。可見得,關鍵是你有沒有真正發心,不是真正發心,那個不行。怎樣才叫真正發心?其實這部經上講得已經很清楚、很透徹,一定要信心不逆、依教奉行,那就是真的發心。

我們再把這一段的教義,落實在生活裡面來說,大家就更容易明了。你有沒有真正孝順父母?真發心的人,一定是真的孝順父母,他盡心儘力去做,那是真發心。諸位要曉得,佛法的修學是從「孝親尊師」這裡下手的。真正奉事師長,對於師長的教訓,對於師長的教誨,不但是念念不忘,而且真正去做到。從這裡面,才真正看到信心不逆,看到依教奉行,這才能得諸佛如來冥顯的加持;冥加是你自己還沒有發現,佛保佑你,顯是非常顯著。譬如你自己已經覺得煩惱輕、智慧長。從前頭腦好像笨笨的,現在聰明了,這都是好現象。以前心中煩悶,現在心胸開闊;以前看人看事都看不順眼,現在看人看事都很歡喜,境界在轉變。這是得佛力加持,業障消失,智慧、德能的增長。這說明這個人確實他有能力荷擔如來,「正明其能紹隆佛種也」。

【2、修學必須明了教義,云何得明?多讀大乘以廣其心,勤修觀行以銷其障,常求加被以開其慧。以如是增上緣薰習之力,久久自明。】

「修學必須明了教義」,這是修學的根本。教義不明,你從哪裡修起?一定先了解佛教給我們那些道理、那些方法,這個很重要。「云何得明?」教義怎麽明?「多讀大乘以廣其心」。先要把心量拓開,從前心量自私自利,要多讀大乘經,大乘經心量大。「勤修觀行以銷其障」,障是業障。業障要怎麽修、怎麽去掉?要勤修、真修,認真努力絕不放鬆。修觀是修正我們的見解、思想。修行是修正我們的言語、造作,我們身的造作,口的言語,這是屬於行。觀行簡單的講,就是包括見解思想、言語行為,包括這些。要認真努力依照佛的教誨,把一些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就消業障。「常求加被以開其慧」,求佛菩薩加持;不求佛菩薩加持,我們是沒有能力做得到。但是求佛加持不是在口頭上,口頭上求佛求不到的,要在行動上,我真的照做;你不必要天天去求,佛自自然然加持。如果一味在菩薩面前供養、禱告、祈求,思想、見解、行為還是常常犯過失,那個沒有用的,那種求是不會有感應的。感應道交,我們以思想、行動來感,佛菩薩自然就有應,這才能得到保佑、得到加持。

「以如是增上緣薰習之力,久久自明」。薰習,「薰」是比喻像薰香一樣,不能夠中斷;「習」是要實習,也就是在生活、工作裡面,認真努力去做,一定要把它做到。時間久了,自然就開智慧,明是智慧。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世出世法的大道理,自然有悟處,自然能夠明達。

【3、利益眾生為『功』,長養菩提為『德』。無邊功德四字,總明是經教義,有證體起用,遍滿無邊法界,利益眾生,同證菩提,無量無邊之功德也。】

「利益眾生為功,長養菩提為德。」功德兩個字,含義也是無有窮盡。從大體上來說,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你修行的成就。在此地說,利益眾生是功。大乘法裡面,佛教導一切菩薩起心動念都要為眾生,決定不能有一個念頭為自己,不可以的。有一念為自己,以《金剛經》的標準,你就不是菩薩。你還有一念為自己,你已經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四相具足,佛不承認你是菩薩。念念為眾生、念念為弘揚佛法,我們要存這個心。這個心是菩薩心,這個心才叫發大乘者。能發這個心,能照這樣去做,你的功德利益是什麽?煩惱天天輕了,智慧天天增長,德能天天增長,這就是長養菩提,你得的是這個。智慧德能天天在增長,利益眾生的事情就做得更多、更圓滿。你做得更多、更圓滿,你善根福德就愈來愈大;愈大,為眾生服務的就愈多愈廣,相輔相成。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果地,就是這麽一樁事情。

「無邊功德四字,總明是經教義,有證體起用,遍滿無邊法界,利益眾生,同證菩提,無量無邊之功德也。」這幾句話,如果不是在此地說的,我們聽了很難接受。《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我們聽了這幾句話,大概不至於反對,也能夠點頭肯定這個說法是事實,不是虛假的。無邊功德這四個字,是說明《金剛經》的教義,《金剛經》上所講的理論與方法,確確實實有令一切眾生證性,禪宗裡面講見性;起用。證體,體跟性是一個意思。體性是什麽?我們讀這個經也應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體是無實無虛。佛教給我們無住,無住是證體,生心是起用,而行布施是起用。布施代表六度萬行,代表我們生活的全部。「遍滿無邊法界,利益眾生,同證菩提」。我們自己依照這個方法去做,也幫助一切眾生如法修行,這個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所以說無量無邊的功德。真能叫一切眾生同證菩提,這個地方同證菩提就是圓成佛果。此地的菩提是無上菩提,就是令一切眾生各個成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麽?我們已經知道這個原理原則,就是徹底明了通達,認清了事實真相是無實無虛。我們在這個事實真相裡面,怎樣過日子、怎樣生活,遵守著無住生心、生心無住,與無實無虛完全相應。相應就叫稱性起修、就叫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就是這個意思;圓圓滿滿的,一絲毫的缺陷都沒有。

大家也都聽了,這樣的話在《金剛經》裡面聽了很多很多遍,為什麽還用不上?還落在虛實裡面,還以為這五欲六塵,自己的色身、受想行識,以為都是真的,以為都是實在的。原因在哪裡?這個經義雖然讀多遍、聽多遍,還是沒有會進去。你如果要再問,為什麽還領會不進去?薰習的力量不夠,你還是沒有覺悟。有些人聽到,明白了、覺悟了,那是業障輕的人,我們講是所知障輕的人,他明白;所知障重的人,他沒有辦法明了。諸位要是了解這個情形,你就曉得修學成功關鍵在緣。如果講因,我們每一個人在因都具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成佛的真因,我們都具足。因要能變成果,當中要緣。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面講得真好,他說我們凡夫往生四土、三輩、九品,為什麽會有這種現象?「都在遇緣不同」。這個話我們聽了,所有一切疑惑都斷掉了。換句話說,我們要遇到緣好,上上品往生我們有分,都在一個緣。最勝的緣是什麽?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把這個經典給我們講解分析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全搞清楚了,這個緣勝。若非真正善知識,雖然給我們講解介紹,含糊籠統,我們對於教義不能夠透徹明了,甚至於半信半疑,甚至於相信了,他是裡頭不清楚,總是像隔一層的樣子,這就是緣比較差,緣不殊勝。所以第一個是要遇善知識。第二個要有好的同參道友,在修持過程當中,互相的警策、互相的勉勵,這個非常重要。第三個就是有清凈道場,沒有人來障礙,沒有人來打閑岔,這都是屬於緣。這三個緣要具足,大概這個人一生當中決定得生。

緣從哪裡來?實在講要靠佛菩薩幫忙,我們果然發真誠之心,佛菩薩會照顧。這個也是真的,絕對不是假的。你真心去做,真正發心,就有佛菩薩、就有護法神,在那裡幫助你。這個功德,因為無實無虛,無住生心,生心無住,你這個心是清凈平等的,心裏面不但沒有執著、也沒有分別,所以他這個心那個力量是盡虛空遍法界,利益眾生太廣大了。利益,我沒看到!雖沒看到,它這個能量達到了,跟虛空法界一切諸佛菩薩,就像那個燈光一樣,光光互照。這一支燈光不曉得這一支燈光,那一支燈光也不知道那一支燈光,但是確實光光互照。一盞燈裡面有一切燈的光明,一切燈裡面有這一盞燈的光明,這入華嚴境界。用《金剛經》入華嚴境界,太簡單、太容易!這真正是一超直入。《金剛經》講的是原理原則,落實在事相上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跟《華嚴經》無二無別,古人稱為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把無實無虛、無住生心、生心無住,落實在事相上,就是這個華嚴三經。把這個合起來講,意思就非常的圓融,真的是遍虛空盡法界,利益眾生,同證菩提。這個功德不要說是凡夫沒有法子說得出,諸佛如來也說不出,跟普賢菩薩贊如來的功德海一樣說不出。

【4、須知因行同,因心不同,果報自然不同。欲成遍界分身,普度含識,不可量之化身。必當發利益一切眾生,以拔一切苦之大悲心。發如是心,必證如是果。】

「須知因行同,因心不同,果報自然不同」。「因行同」,譬如說兩個人同樣持戒,戒行都非常精嚴,這是兩個人修的相同。可是兩個人的發心不同,一個人發心求自利,一個人發心求利他,那果報不一樣了。雖然修的行門相同,果報不一樣。

「欲成遍界分身,普度含識,不可量之化身。必當發利益一切眾生,以拔一切苦之大悲心。發如是心,必證如是果。」這裡舉一個例子來說,說明因行同,因心不同,果報就不一樣。如果我們要想成就遍法界分身,几几乎乎跟如來果地上的德能無二無別,盡虛空遍法界的化身,不是如來做不到。即使是如來,都成了佛,都圓滿菩提,智慧德能完全都一樣,有一些佛的確是盡虛空遍法界分身,有一些佛只是一個大千世界、兩個大千世界,這我們在經上看到的。十個、百個、千個大千世界,並不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分身,盡虛空遍法界,他有沒有能力?有能力。有能力為什麽沒有現這個相?因地當中沒有發這個願,果地上現的相就不一樣。唯獨阿彌陀佛,他在因地上發的願,就是要度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因此成佛之後,他現出果報超過諸佛,是這麽超過的。我們常講「佛佛道同」,為什麽這個不同?因行同,因心不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人,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也像阿彌陀佛一樣,盡虛空遍法界化身。這又是為什麽?這是我們因行不同,我們跟阿彌陀佛的因心同。行是不同,我們跟一切諸佛菩薩差遠了。我們心跟阿彌陀佛的心同,所以得佛力圓滿的加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能力遍法界分身,這裡面趣味無窮,義理深廣。

「普度含識」,含識是一切眾生,特別指六道眾生。識就是八識當家,沒能夠轉識成智。含識裡面,包括的是六道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還沒有破無明、證法身的都是含識,去度這些人,「不可量之化身」。現在,我們要做的是些什麽?我們想有這樣的成就,像彌陀一樣有這麽樣的成就,現在要發一個心,要發利益一切眾生的心。心發了一定要有行;如果沒有行,你這個心不是真的。發了心後面一定做到,要做利益一切眾生之行。哪一種利益當前最需要?新加坡這一塊凈土,人民生活很富裕,物質上不需要,需要的是精神,需要的是覺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破迷開悟的範圍很廣,方法無有窮盡,我們念念之中,時時刻刻要隨緣隨力去做,我們發的這個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目的是拔一切苦,是為這個。不覺悟,苦!迷惑顛倒之苦,妄想煩惱之苦,生活工作當中產生錯誤的苦。我們要怎樣幫助眾生開智慧?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勸人學佛,以種種善巧方便勸人學佛。可是你要勸人學佛,你自己先要學佛;自己不學佛,勸別人學佛,別人很難接受。譬如我們前面所講過的,你自己要孝順父母,你自己要奉事師長,你要做出來給人看,然後你勸人,人家相信,人家會受感動;自己做不到,單單是言語上勸人,沒有用處的,先要自己做到。我們今天勸人學佛,這個工作做得很多,但是效果不大。原因是什麽?我們自己沒做到。我們自己要是真的做到,效果就不可思議!

先從本身做起,勸人聽經,我自己要聽經;我自己不聽,勸人家聽,你為什麽不聽?沒有理由的。特別是此地所講的荷擔如來,續佛慧命;你要發這樣的心,你就不能不聽經。你發心將來要弘法利生,要講經說法,法師講經你不聽經,將來你講經也沒有人聽你的;因緣果報,果報不可思議。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這個要知道。我希望我講經時,大家都非常認真來聽,真正得到法益,別人講經我去聽就要認真,果報就是這樣的。

尤其是大乘法裡面常說,不但是菩薩,諸佛如來不輕初學,這是《華嚴經》的教義。《華嚴經》是一位攝一切位,等覺菩薩不敢輕慢初學。初學人來講經,他也恭恭敬敬的來聽,也如理如法不失威儀。這一樁事情,我們過去在台灣,李炳老常常讚歎周邦道居士,他確確實實做到不輕初學。周先生他是大學教授,他曾經做過教育廳長,主持一個省的教育,一生從事於教育事業,晚年跟李老師學佛。我們這些同學初學講經,程度裡面幾乎一半是小學程度。我們在台上講經,周老師在下面聽,不但恭恭敬敬的聽,他還拿筆記本做筆記。他不是做樣子給我們看的,每一堂聽經他都帶筆記本;所以李炳老對他多次的讚歎,他是我們最好的修學榜樣。他的夫人感應地藏菩薩現身,地藏菩薩的化身,有這麽一段緣分,可見得那不是簡單的事情。所以因與果我們一定要重視。現在這個世間,大家對於因果疏忽了,以為這是迷信,他不知道這是事實。佛在大乘經上常常說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它的真相就是業因果報的相續相。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佛在此地教我們生心,要生善心,要生利益一切眾生之心,不能生自私自利的心。生自私自利的心,要知道那叫輪迴心;把自己舍掉了,利益一切眾生,這是菩薩心。一個輪迴心,一個菩薩心,一念之間,就看你怎麽個轉法。念念為一切眾生,這是大悲心。「發如是心,必證如是果。」因果絲毫不爽,發什麽樣的心,後面一定得什麽樣的果報。

【5、欲成福慧莊嚴、相好無邊、不可稱之報身,必當發廣修六度萬行,樂集一切善法行之深心。】

前面這一段,講求的是無量無邊的分身,就是應化身,你應該怎麽個修法;要修利益一切眾生的心,起心動念都要利益一切眾生。如果要想成就自己的報身,怎麽修法?修深心得報身,修大悲心得應化身,修直心證法身。菩提心裏面講的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三心證三身。必須三心圓發,我們的三身才圓證。明了這個因果,我們自然就會認真努力的去做。「福慧莊嚴,相好無邊」,經上常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應化身的佛,應身佛;相好無邊,這是講報身佛。《觀無量壽佛經》讚歎西方世界阿彌陀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都說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相好從哪裡來的?深心來的。深心是什麽心?要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好心;好心就得好相,就得好報。什麽樣的心才算是好心?好心這裡有標準:「廣修六度萬行」,這是好心。行門,行門是什麽?我們生活行為。生活行為無量無邊,從早到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從我們出生到報盡,這一生就數不盡,那要說到過去無量劫,哪裡能說得盡!無量無邊的生活行為裡面,統統遵守六度的綱領。

「布施」,捨己為人,這個意思要懂得。布施是捨己為人,念念為一切眾生,這是布施。「持戒」,樣樣如法,守規矩、守法度。「忍辱」,無論大小事情有耐心、有毅力;沒有耐心,不能成就。「精進」是不斷在改進,改過失就又進一步,改了就進步,不斷的在改進。「禪定」是你心裏面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目標,不會雜亂;一雜修、一亂修就不能成功。禪定:心有主宰,不為外境所動;不但不為五欲六塵所動搖,不為一切法門所動。《華嚴經》上財善童子五十三參,就是表演這個法門,實在講善財童子所做的具體內容,五十三參就是六波羅蜜。

他每參訪一位善知識,到後面是戀德禮辭。「戀德禮辭」是什麽?是布施波羅蜜。布施是什麽?放下。我很感謝你,你教導我的,你的法門我不學,我再去參訪別人。他自己修學的什麽?念佛法門。誰教他的?根本的那個老師教他的。他沒有改變初衷,他的根本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我們在經文裡面沒有看到他教他念佛法門,經文字面上沒有,這意思有。意思在哪裡?文殊菩薩發願求生凈土,他是文殊菩薩最得意的弟子,你想想看文殊菩薩教他什麽?如果不教他念佛法門,哪裡是入室弟子?他就不是入室弟子。意思有:老師是求生凈土,老師知道這個法門第一,一定是傳他第一法門,不能把第二法門傳給他。這是意思暗中有,你要能從這上面去看、去體會,經文上沒有,但意思有。可是經文上明顯的也顯示出來了,第一個參訪德雲比丘,德雲比丘教他念佛法門,這是明顯的意思,暗顯、明顯都出來。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就整個托出來,原來善財是修這個法門。參訪總總法門,一切法門他都知道,他沒有一樣不曉得;你要問他,他都知道,你要想學,他都可以教給你,但是他自己不學,戀德禮辭。禮辭的意思很深,放下了!不但世緣放下,佛法也放下,真正是一門深入。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都在這裡顯示出。他沒有智慧,他不敢放下,唯有高度的智慧,真正的定功,他才不為一切法門所動搖,所以般若智慧從這個地方顯示出來。

我們要樂集,樂是歡喜,歡喜積集一切善法行,這是深心,這叫好心。心裏面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一絲毫的惡意都沒有。念念是利益一切眾生、利益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總是懷了一個利益的心,決定沒有一個不利之心。這樣的因行得的果報,就是相好無邊,不可稱量的報身,報身是這麽修來的。要想到一切諸大菩薩們,都是這樣修學的,沒有例外的。我們要是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從現在就要發心,發心是愈早愈好,心一發就干。要認真努力、要毫無保留,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不能有絲毫的保留。保留是什麽?是吝嗇。財物保留,吝財;法要留一點,叫吝法。吝財得貧窮果報,吝法得愚痴果報;我們不要貧窮,我們不要愚痴,財、法都不可以吝嗇,盡心儘力去修布施,去幫助一切眾生,這是深心。

【6、初發時,尚未斷念,只有向生滅門中,精進勤修不著相、不壞相、普利一切之六度。且無始來妄想,非歷事鏈心,決不能除。此皆學佛之緊要關鍵。】

「初發時,尚未斷念」,這個都是講到老實話,落實在我們現實的基礎上,我們的煩惱未斷,知見不圓。要不要修?要修。「只有向生滅門中,精進勤修不著相、不壞相、普利一切之六度。」我們先這樣做法。什麽叫生滅門,不必去理會。生滅門所講的就是這個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我們現在確實是在生滅門裡面,沒有辦法斷妄想分別執著。但是有路可走,要緊的是「精進勤修」這四個字。特別是精,精就是精一、純一、專一,才叫精。精的反面就是雜亂,雜修、亂修,那就不精。進是進步。進步大家都在求,很努力的在求進步;但是他進步是精純的進步,還是雜亂的進步,那個果報完全不一樣。精純的進步,給諸位說,你能夠得三昧,你能夠明心見性,也就是你能夠開般若智慧,利益在此地。如果是雜進、亂進,你也有進步;你的進步將來得什麽果報?可以成為全世界的佛學博士。你將來可以著作等身,講得天花亂墜,但是你的煩惱不能斷、你的妄想不能斷,你將來還繼續搞六道輪迴;佛門裡面所果證的這個事,與你沒有分。這個利害得失我們要搞清楚,關係太大太大了,所以這個東西雜不得、亂不得。

我們學佛的人,念念要利益眾生,不能害眾生。害眾生,「你多學幾門好!」那是害眾生,那不是利益眾生。到什麽時候再勸他,你要多學?他已經得定、已經開智慧。在我們大乘佛法的標準,「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廣學多聞。為什麽?四弘誓願的「煩惱無盡誓願斷」,你斷了。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斷、無明破一品,你有資格廣學多聞。所以《華嚴經》是佛講的第一部經,是我們大乘修行的範本、典範。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這一會上,得根本智。什麽叫根本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根本智。沒有這個程度,不可以離開老師,要受老師的照顧。你智慧沒有開,邪正、真假、利害、得失,你沒有能力辨別。反正我現在也不錯,什麽妖魔鬼怪,我一看就清楚,可以辨別;你要把《楞嚴經》裡面五十種陰魔拿來看看,你就傻了。我們凡夫看完全是佛境界,百分之九十九跟佛境界一樣,裡面就有一點點不一樣,我們就一點辦法都沒有。愈是高級的魔,不得了,他也是金色身,也放金色光明,你怎麽能辨別那是魔、那不是佛?絲毫不一樣就不相同。我們所曉得的,佛的金色光明跟佛的光明一樣大,但是魔的金色光明,他那個光刺眼睛,像太陽一樣刺眼睛,光強烈;而佛的光明是柔軟、不刺眼睛。除這個之外,你根本就不能夠辨別。一定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楞嚴經》上五十種陰魔你有能力辨別,一接觸就明了,這樣才可以出去參學。

所以他一出去參德雲比丘,他就是圓教初住。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他的菩薩位次升高一級,五十三參他就圓滿成佛。他參訪哪一位善知識,那個善知識代表哪一個等級的菩薩果位,善財就達到他的果位,就達到這個等級,所以是一生圓滿成佛。《華嚴》講得詳細。我們現在用功夫,就是在不著相、不壞相。不著相,無住;不壞相,生心。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你念佛也好、參禪也好、持戒也好、學教也好,決定不能把這個原則忘掉,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原則是通一切法門的。無論大小乘,無論顯教、密教,統統通達,沒有一個法門能夠違背這個原則,這是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的,一定要遵守;能在這個地方生起信心不逆,非依照這個方法做不可,你能夠有這個堅定的信心,有這個真切的認識,你這一生決定有成就。「普利一切眾生之六度」,六度是以「生心無住、無住生心」做基礎,這才能成就。

「且無始來妄想,非歷事鏈心,決不能除。」無始劫來的妄想分別執著,怎樣除掉?要在事相上鍛鏈,才真的放下。如果不在事相上磨鏈,你的放下是假的,不是真的。大乘菩薩修行,要接觸群眾,不能躲在深山上學小乘;小乘是擺脫社會得清凈心,大乘是在紅塵裡面修清凈心。他要在五欲六塵裡面舍五欲六塵,心地一絲毫不沾染,這叫真功夫,不是離開,這是非常非常的困難。能夠出頭的都成菩薩,失敗的都被五欲六塵卷下去,都墮落。小乘雖然不及大乘,小乘有好處,就是避開,我沒有這個力量對付你,我躲你。小乘人墮落的很少,大乘人墮落的很多,道理在此地。大乘人成就,小乘人是望塵莫及;可是淘汰率,大乘淘汰率就太大太大。真的像佛在經上講,末法時期修學其他法門,一億人修行難得有幾個人成就。為什麽?都被淘汰掉了。這個不能不知道。甚至於高位的菩薩,什麽菩薩?我們在經上讀過,八地菩薩才不退轉,才真的不動地;由此可知,七地以前都保不住,這才知道真難!七地之前保不住,有的時候遇到境界還會退轉,八地才保住,不動地。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阿惟越致菩薩,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的,使我們得到像阿惟越致菩薩一樣不退轉。阿惟越致是什麽?八地。李老師在註解裡面注的七地以上;七地以上,那就是八地菩薩。

這是講一定要歷事鏈心,但是你要真鏈才行,你不能隨著境界走,隨著境界走就壞了。真的在這裡面鏈清凈心,《無量壽經》的經題,鏈平等心、鏈覺而不迷的心,鏈這個。實在說,清凈平等覺就是三寶。我們一入佛門受三皈依,三皈依就是覺正凈。《無量壽經》上經題,「清凈」是僧寶;「平等」是法寶,平等是正;「覺」是佛寶。經題上三寶具足、三學具足;清凈是戒學,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戒定慧三學具足。我們受三皈,到哪裡去皈依?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看看我們覺不覺、凈不凈、正不正?點點滴滴上都是覺正凈,這才叫真正三皈依。不是在佛菩薩面前,有口無心的念念三皈的文,那個沒有用處,那是假的、形式!一定要認真去照做,這才叫你真的回頭,你真的依靠三寶。這就是在一切事相當中去鏈,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是不是在覺正凈裡面;如果不在覺正凈,那一定就是迷邪染。迷邪染是輪迴心,還是搞六道輪迴;覺正凈是菩提心,這就是作佛、作菩薩,心不一樣。所以在歷事鏈心當中,才能把妄想、煩惱磨掉。「此皆學佛之緊要關鍵」,真的!真正是緊要的關鍵。

【7、住相以行布施六度,一遇障緣,必致退心。當知妄想未歇,起念便著。於四句中,必著一句。故欲得不著、四句皆離,必須無念。】

「住相以行布施六度,一遇障緣,必致退心。」我們看到很多學佛的同修退心,發心出來講經說法的法師退心了,退心的原因,這裡說出來了。原因是什麽?住相,就是著相;他有執著,有執著一遇到障礙,當然就退心。「當知妄想未歇,起念便著。」哪有不住的道理?一定會住。你妄想沒斷,分別、執著不斷。「於四句中,必著一句。」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一定落在一句裡面。可是這四句,諸位要曉得,落一個,四個都具足,就像前面講的四相一樣,只要落一個相,全部都落。「故欲得不著、四句皆離,必須無念。」這個事情又難了。無念,我們哪裡能夠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也要做,不做不行;不做,不多久就又要落輪迴,非干不可。怎麽做?《金剛經》上講的原理原則,我們不能做得很徹底、很圓滿、很究竟,能做個一分、兩分就不錯,不能完全不做。這個意思就是叫你看破、放下,你能看破一分,放下一分,得一分的受用;能看破兩分,放下兩分,你就得兩分受用。讀這部經真的會開智慧,恭恭敬敬的讀,誠誠懇懇的讀,自有悟處。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待人接物,常常想到「無實無虛」,常常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幫助你放下,幫助你無住。然後記取佛的教訓,念念當中利益一切眾生,這是生心;生心時就是無住時,無住時就是生心時,這是一不是二,這個境界就好。能這樣修,能夠這樣念佛求生凈土,功夫得力;不是這樣修法,的確功夫很難得力。功夫得力那個樣子是什麽?自在往生。想什麽時候走就什麽時候走,想多住幾年決定不礙事,生死自在,來去自由。這個問題都能解決,那其他的叫雞毛蒜皮,那不成問題了,得大自在。你這一生的生活,真的是究竟圓滿、幸福自在,真得到。由此可知,江居士在注子裡面為我們說出,這是如來究竟圓滿的法寶,在般若會上為我們和盤托出。我們這個經文愈讀愈覺得江居士這句話真實不虛。果能依教奉行,必定得如經中所說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好,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揭開《金剛經》玄妙的面紗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三十四集)
《金剛經》系列開示 48
洛桑陀美金剛上師:正行的佛弟子要愛國愛教()
宗薩仁波切的《金剛經》開示 (個人認為是最好的講解之一) - 般若花園 - 鼎典網 - P...

TAG: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