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時間制度的發展來兼參術數發展史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1寫在前面

提起「時間觀念」這個詞,在時間被非常精確的量化,鐘錶普及的現代,大多人會理解成開會或者上課守時這類現代生活的效率美德。實際上這次星台君主要講的是「對時間的感覺」這種東西。在古代,古人的「時間尺度感」是我們這些隨手一翻手機就能知道幾時幾分的現代人所感受不到和難以體會的。在這裡星台君會通過梳理古代的時間制度發展史,來體味古時候不同時代人他們「骨子裡「的,滲透在他們當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對於時間的感覺。並且還原當時他們的時空觀,併兼參術數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每個術數都有其時代性的。)

(↑此圖是污段子的時代性)

2觀象授時階段-----------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翻開《尚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極,曰交阯。寅敬致日,平秩南為。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寅在易日,平秩朔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鳥獸鷸毛。

這裡講的是大堯時期,政治安定後,就要命令羲和等人(即當時的天文官),去四方觀象(不同地方的天象不同),並且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來制定曆法,授民以時。在當時農耕文明的背景下,觀測天象來確定何時農耕,是尤為重要的一件大事,這一方面也是帝王的職責,也是鞏固政治權利,天文與王權的關係基本從這時便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顧炎武的《日知錄》里講「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這句話一方面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在古時期,天象的」空間尺度「(古人都是通過以當時的山作為天象觀測的靜止參照坐標系,可以類似的當作空間,比如山海經中大荒東西二經,就是認為日月出入山有多座,這個我們今天可以認為是太陽四季在黃道上移動所處不同位置所造成的日出日落方位偏差。)便是當時人們的"時間的尺度「,所以必然人人懂天文,以決定作息,生產和生活。所以此時是原始的星占術啟蒙時期,也是式占的啟蒙時期,最主要的卜術也是龜卜和蓍佔一類的「象占術「。

順便一提,關於干支的產生,最遲夏朝就已經有了(根據夏代帝王名字中有天干),根據戰國末年的《世本》中記述的傳說,目前所用的干支紀日,是黃帝時期開始的。在夏朝也用地支(即十二辰紀月,此時似乎沒有和天干係統結合)就用於紀月並且似乎用來代表月令月建了(比如星台君以前在分析五德的那篇文里講過三正論,夏正建寅)。根據可考資料在殷代甲骨片上已發現了完整的干支表,大概在盤庚遷殷(約公元前1300年)之前,已經採用干支紀日了。不過這種紀日法是否有過間斷和錯亂就不清楚了。春秋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當時根據記載發生過日食,反推確實)以後這種紀日法已被現代曆法反推證明過是沒有間斷和錯亂的了,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還有一個好玩的現象,就是似乎在周以前就有了刻的概念(漏刻最早記載見於《周禮》)是世界上最早食用等間距計時制的國家。已出土的最古漏刻為西漢遺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並沒有干支紀時的產生。

3古代時間制度的完善-----木星紀年法與自然特徵紀時法的終結

關於古代的紀年制度,古代最早的紀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紀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數計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漢武帝時開始用年號紀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換年號就重新紀元。這兩種紀年法是古代學者所用的傳統紀年法,後來與干支紀年法並用。

在干支紀年之前,還曾經用過歲星紀年法(將周天分為十二次,以歲星所在之次為紀年,即通過歲在星紀、或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來紀年。據考在殷周時期就有應用,在戰國時期已經非常普及了,但是由於木星有著順行和逆行,而且木星並不是12年繞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動的範圍比一個星次稍微多一點,漸積至86年,便會多走一個星次,這種情況叫「超辰」或「超次」。(比如古星占著名占例「蛇乘龍」。)

由於這個問題,戰國後期就使用太歲紀年法,假想了一個理想的假木星,十二年一周天,在《漢書天文志》里稱之為太歲,《史記天官書》中稱為歲陰,比如屈原《離騷》中有"攝提貞於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認為這裡的攝提是太歲年名里的攝提格,孟陬指夏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於"寅年寅月寅日"。

但要注意,這裡的寅年不是干支紀年裡的"寅"年,而是指太歲在寅(析木)之年

。到了後來漢代曆法家又取了閼逢、旃蒙等十外名稱,叫做歲陽,依次和上述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組成六十個年名,以閼逢攝提格為第一年,旃蒙單閼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紀年法自西漢太初元年就開始使用了。如《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由於歲陽和十天干對應,歲陰與十二地支對應,基本可以視作干支紀年了。但是要注意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東漢的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真正的干支紀年開始實施是王莽之後的事,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此後通行。(不過之後太歲被保留在了擇吉里流傳千年,甚至肉靈芝也是與太歲掛鉤的,這個掛鉤貌似是宋朝的事)

╰( ̄▽ ̄)╮此圖只是表示一下愉悅的心情

接下來詳細講講時辰制度的演變,在今天的時辰制度的正式確立之前,古代一直在使用一種可以稱為「自然特徵定時法」的一日時間分類法,在《禮記》里,是將一天的時間分為朝時,日中,夕時。雞初鳴,昏明,大昕,晏朝,昏,日出,日側,見日,逮日。我們可以從這些有著濃郁的地氣味的時間表示中,看出那個時期觀象授時的風貌

到了漢朝,在《淮南子天文訓》裡面,對於白天的劃分就有15種

 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爰始將行,是謂朏明。至於曲阿,是謂旦明。至於曾泉,是謂蚤食。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至於鳥次,是謂小還。至於悲谷,是謂哺時。至於女紀,是謂大還。至於淵虞,是謂高舂。至於連石,是謂下舂。至於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馬,是謂懸車。至於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 (誠招記數君~~)

比如近中午的禺中,這裡的定義是日至於衡陽,至於昆吾,是謂正中,然而,這裡的衡陽,昆吾,都是南方的山名,所以精度可想而知(關於這一點,也可以聯繫之前提到的山海經里的日月出入多山向)

此外之前提到了刻漏制度,在此一提,在漢朝的時候刻漏是和之前提到的那些原始的,自然特徵計時法並用的,如《漢書.東方朔傳》: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旦明入山下,馳射鹿瘃狐兔。此外古代的刻制度與今天的並不是完全一樣的,這時候用的是百刻制,將一天分為100刻,關於刻也是有著發展的,後面會講。(在時間還不精密的時代,天文學也是發展不起來的,因為無法做到精密觀測,傳統的星占術更多是源於戰國時期甘石二家,比如之前提到的"蛇乘龍"的占例,在《三統曆》後不會出現了。所以到了唐朝之後古星占術就有著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是對過去錯誤的天文認知的揚棄,一方面是吸收了印度占星。)

不過我們要注意一點,這個時候地支已經是當時的方位系統了,用於表示地平方向的定位,是比用於時間要早的,《漢書.翼奉傳》:「乃正月癸未,日加申,有暴風從南來。」這裡的日加申,就是太陽在申方向(也就是西偏南)的位置

,這個基本可以看作是地支用於紀時的雛形。

然後我們看看《隋書天文志》漏刻篇

○漏刻 

  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其後因以命官,《周禮》挈壺氏則其職也。其法,總以百刻,分於晝夜。冬至晝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晝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日未出前二刻半而明,既沒後二刻半乃昏。減夜五刻,以益晝漏,謂之昏旦。漏刻皆隨氣增損。冬夏二至之間,晝夜長短,凡差二十刻。每差一刻為一箭。冬至互起其首,凡有四十一箭。晝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昏旦有星中。每箭各有其數,皆所以分時代守,更其作役。 

  漢興,張蒼因循古制,猶多疏闊。及孝武考定星曆,下漏以追天度,亦未能盡其理。劉向《鴻範傳》記武帝時所用法云:「冬夏二至之間,一百八十餘日,晝夜差二十刻。」大率二至之後,九日而增損一刻焉。至哀帝時,又改用晝夜一百二十刻,尋亦寢廢。至王莽竊位,又遵行之。光武之初,亦以百刻九日加減法,編於《甲令》,為《常符漏品》。至和帝永元十四年,霍融上言:「官曆率九日增減一刻,不與天相應。或時差至二刻半,不如夏曆漏刻,隨日南北為長短。」乃詔用夏曆漏刻。依日行黃道去極,每差二度四分,為增減一刻。凡用四十八箭,終於魏、晉,相傳不改。 

  宋何承天以月蝕所在,當日之衡,考驗日宿,知移舊六度。冬至之日,其影極長,測量晷度,知冬至移舊四日。前代諸漏,春分晝長,秋分晝短,差過半刻。皆由氣日不正,所以而然。遂議造漏法。春秋二分,昏旦晝夜漏各五十五刻。齊及梁初,因循不改。至天監六年,武帝以晝夜百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餘分。乃以晝夜為九十六刻,一辰有全刻八焉。至大同十年,又改用一百八刻。依《尚書考靈曜》晝夜三十六頃之數,因而三之。冬至晝漏四十八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晝漏七十刻,夜漏三十八刻。春秋二分,晝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八刻。昏旦之數各三刻。先令祖恆為《漏經》,皆依渾天黃道日行去極遠近,為用箭日率。陳文帝天嘉中,亦命舍人硃史造漏,依古百刻為法。周、齊因循魏漏。晉、宋、梁大同,並以百刻分於晝夜。 

  隋初,用周朝尹公正、馬顯所造《漏經》。至開皇十四年,鄜州司馬袁充上晷影漏刻。充以短影平儀,均布十二辰,立表,隨日影所指辰刻,以驗漏水之節。十二辰刻,互有多少,時正前後,刻亦不同。其二至二分用箭辰刻之法,今列之雲。

後面的刻漏與十二辰制暫略。

這裡可以看出十二時辰與百刻制同時用,是在梁武帝時期

當然100不能被12整除是很不和諧的,所以就有著文中的96刻以及108刻之爭。

此外還可以看出到了隋朝了,時辰系統還是沒有徹底的普及應用(吐槽:所以為什麼最早的奇門在晉朝就有了而且是日家,因為時家奇門當時並不具備誕生所需的曆法條件。),並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了刻漏和十二辰互相結合的應用,並且有個發展史,但是刻漏主要還是應用於當時的皇家天文機構(所以《隋書經籍志》里出現的《黃帝龍首經》里的六壬佔法裡面有月將加時,但是只有很少人能用這招,而且龍首經里的佔法非常奇葩並且似乎有著很多漢六壬式的影子?),所以魏書天文志中會偶爾有時辰的記載。(在史書中,第一次有十二辰時的記載,星台君是在《魏書天象志》里翻到的:「十四年二月已巳朔未時,雲氣班駁,日十五分蝕一。占曰「有白衣之會」。學術界似乎認為史書中最早提到十二時辰制度是在南齊書天文志,星台君認為並不是如此)

 還有就是魏晉時期似乎也有二十四時辰制度,似乎與十二時辰並用,其二十四時辰法就是四維加八干加十二地支,也就是玩風水所熟悉的二十四山,似乎與之有一定聯繫(後來多在唐朝時期造墓用了)。

到了唐朝隨著天下太平以及刻漏的發展,十二辰在此時入了曆法,但是還沒有與天乾結合,直到北宋時期才與天乾結合併且跟著曆書普及。(所以李虛中為什麼是三柱推命而不是四柱,也是有曆法原因的。)

至此我們今世所通行的術數的一大根基,干支歷,就此塵埃落定。(所以後世的術數基本上都是源於此時的發展的,這些來源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啊。。。)

4古代民間的時間以及軍中計時術

在古代,測量時間通常就是通過觀天以及通過土圭,或者日晷,民間也多用之。然而歷史上大部分時候其實人們都是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尺度的(所以在宋朝之前出生時辰都很難定下來,何談八字,所以在唐朝反而果老星宗以及演禽一類的星命術用的還多。)確切的漏刻一類的時間尺度在早期多是皇家所用,民間尤其是偏遠地區想知道時間只能是看天了。

直到唐宋朝時期,才有了在城內根據刻漏然後擊鼓傳時的一套嚴密的時間體系

夜裡也是,一夜分為五更,也就是電視里的更夫,大概也是這個時期以及之後的事。

宋朝時期發明了蓮花漏,然後這個時候漏刻才更為普及,許多州才有了使用。

到了明朝的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間鐘錶傳入後,在明朝晚期才漸漸的傳入民間,所以民間擁有確切的時間感也不過是近代的事情,甚至在民國初期,夜間的五更計時制,仍然在很多偏遠地區用了許久。

時間對於軍事的重要性自然是不用多講,在史記中記載了齊景公時期有著圭表和漏壺計時帶著打仗,此外在早期古代軍事中有著許多有趣的軍中計時方法,比如在《太白陰經》卷5《夜號更刻篇更漏牌》就是記載的一種通過根據人的步行速度來計時來模擬刻漏的方法,以及《紀效新書》中還有數珠計時法的記載(原理同上,通過數珠模擬步行),並且這兩種計時方法都要根據四季的情況來使用(因為晝夜長短不同),所以時間這個東西在鐘錶傳入前真的好奢侈,在軍中都是經常需要替代辦法的。

5星期制度以及七曜歷

在今天,大部分人每到周五都會患上亢奮綜合症(終於可以不上班啦!!!)

然而古代的休假制度,自古都是使用旬休制度。(所以在古代,旬的重要性古人對此有著更深的感受,所以奇門和六壬中經常用的旬也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

關於我國何時使用的星期制度,資料頗少,星台君就今天順便講了吧~~

首先是古巴比倫一直都是使用星期制度,關於七曜的傳入,通常認為是唐朝時期由摩尼教傳入,並且在當時造成了一定影響(因為入了九執歷,以及當時民間廣泛流傳的符天曆),實際上在後來七曜歷是銷聲匿跡的(不像日本,七曜歷徹底的融入了他們的星期制度)。星期制度真正的影響國內是在明朝末期,當時的傳教士以及中國教徒們一起在禮拜日(這就是當時最普遍的叫法,也體現了當時中國人對於西方星期制度的不理解,還是傳統的旬休制度為主)傳道祈禱。在鴉片戰爭後,西方人大量的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他們遵照本國習俗過星期天,在1872年6月,上海《申報》發表社論稱:西洋各國的星期日休息制度於人生有益,中國應該效仿。但是當時國人還是只對禮拜日停留在認識階段。直到19世紀80年代,戊戌維新,當時興建了大批的新式學堂,並且在章程中有著規定星期天休息的制度。當時還很少稱呼為星期日,通常是以房,虛,昴,星四宿星名代替。後來星期日公休漸漸的被當時人們所接受,並且慢慢的影響到了上層,甚至進入了皇宮(1911年傅儀典學儀式)。到了清末的最後幾年,星期已經約定俗成為當時的都市生活的一種新時間概念,各個機關公休也按照星期制了。1907年清帝批閱了一分奏摺,當時就是關於全國學堂使用星期休假還是旬休,最終堅持星期為國際通例,中國不能獨異,但是名稱上只能稱為星期,不能稱為禮拜(防止用夷變夏的文化輸出)。從此星期制度就徹底的走入了我們的生活。

星台君吐槽

很多人學習術數,卻不會去考究其時代背景以及某一個發展時期的其時代的特色呢,實際上只是從古代時間制度的流變史,就能使我們側面的看出術數發展的時代背景。


推薦閱讀:

老闆電器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4399是怎麼慢慢發展起來的?
芭比娃娃的發展過程是什麼?
egd的發展狀況如何?
現在背的包是如何發展過來的?

TAG:制度 | 發展 | 古代 | 時間 | 術數 | 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