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原為一個哲學概念,以存在主義哲學為核心的文學稱之為「存在主義文學」。作為西方現代主義的一個文學流派,產生於30年代的法國,逐漸流行於歐美。存在主義者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

   存在主義:原為一個哲學概念,以存在主義哲學為核心的文學稱之為「存在主義文學」。作為西方現代主義的一個文學流派,產生於30年代的法國,逐漸流行於歐美。存在主義者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揭露資本主義世界的荒唐醜惡,另一方面表現人的不幸和毀滅的命運,以及孤獨、絕望、恐懼的思想情緒,同時也激勵人們面對現實的重壓而奮起抗爭。藝術上多保留傳統風格,思想上開掘哲理深度。

      代表作家:薩特、加繆、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出生在巴黎一個資產階級家庭,母親信奉天主教,父親是個喜愛文學、知識淵博的律師。波伏娃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波伏娃就表現出對舊秩序的懷疑和對新思想的追求。1929年她通過中學哲學教師資格會考時,在準備口試時與薩特邂逅,此次會考的題目是《自由與偶然》,薩特第一,波伏娃第二。當年她同時與三個有為青年來往,但更傾向於薩特。當薩特向她求婚時,波伏娃不同意傳統的婚姻關係,為了保有個人自由,事實上,她與薩特就此結為終身伴侶。

      1931年大學畢業起,她先後在馬賽、盧昂、巴黎擔任中學哲學教師。幾度同薩特到各國旅行。1943年,波伏娃發表的第一部小說《女客人》就是以此為題材的。1943年離開教學工作,開始職業作家的生活,她常常呆在弗洛爾咖啡館,這個地方後來成為存在主義聖地。與薩特一起訪問中國後,她在1957年發表了《長征》一書。

     1980年薩特去世,波伏娃悲痛萬分,次年寫了《永別的禮儀》,然後隱退。1986年謝世。

      創作:1、小說: A、《女客人》,1943年。B、《他人的血》,1945年。布勞馬爾的自由選擇:在家庭與革命之間,在退縮和介入之間,在抵抗與不抵抗之間。「每一個人在所有人面前都負有責任。」

C、《人總是要死的》,1946年。

            哲學寓言,15世紀義大利福斯卡親王,靈藥永生。

      D、《文人學士》,1954年。龔古爾文學獎。二戰後知識分子的迷惘。

      2、思想論著:

    《第二性》,1949年。

      3、自傳體回憶錄:

      A、《一個循規蹈距的少女》,1958年。

      B、《年齡的力量》,1960年。

      C、《事物的力量》,1963年。

      D、《極其平和的死》,1965年。

      E、《歸根結底》,1972年。

      F、《永別的禮儀》,1981年。

薩特評價她:「她兼有一個男人的智力和一個女性的敏感」。

 

哲學淵源

      1、克爾凱郭爾(1813-1855)

      存在主義自19世紀上半葉誕生。鼻祖是丹麥著名的宗教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而他的存在主義思想又來源於希臘的哲學傳統和基督教傳統,他的存在主義又叫基督教存在主義。唯我主義和宗教神秘主義相結合。

      核心是:哲學不應該研究客觀世界,而應該研究個人主觀的「存在」。個人「存在」無法擺脫痛苦、危機和荒誕,唯一的出路是棄絕理性、皈依上帝,實現神與人的統一。

2、德國的存在主義:

      A、胡塞爾(1859-1938)

      德國哲學家。從基督教存在主義過渡到無神論存在主義。他最大的功績是創造了現象學。否定了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完成了非理性主義的哲學體系。

      B、海德格爾(1889-1976)

      德國哲學家,1927年的《存在與時間》中最先創造「存在主義」這個名詞,並把存在主義理論系統化、明確化。他宣揚的是無神論存在主義。所關注的是「人是如何存在的」:作為存在的人,面對的是虛無,孤獨無依,永遠陷於煩惱痛苦中,「人」同他的生存條件相脫節,面對著一個無法理解的世界,即一個荒誕的世界。而憂慮和恐懼可以揭示真實的存在。人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控制的自由。憂慮使人通向存在,而存在與「光明」和「歡樂」相聯繫。

      C、雅斯貝爾斯(1893-1969)

      德國哲學家。復活了克爾凱郭爾,宣揚基督教存在主義。主張存在是對上帝的追求,哲學應當從「存在者」——「人」出發,應關心作為個人的「人」在危機中的存在問題。

藝術特色

      存在主義與其他現代主義文學不同,主要是用傳統的文學形式來宣揚自己的哲學思想,因此,並不那麼晦澀難懂、不可捉摸。

      1、具有鮮明的哲理性。

哲學與文學相結合。波伏娃:「只有小說,才能以其完整的、獨特的、現實的真實性,呈現存在的最初迸發。」

      直接做哲理的描述,或是採用象徵的手法處理某種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問題。     

      2、把人物放入特定的境遇。

     存在主義者主張給人物提供一定的環境,讓人物在他們所特定的環境中選擇自己的行動、造就自己的本質,表現自己的性格和命運。就是說,要在舞台上展現人的境遇,以及在特定的境遇中劇中人所進行的「自由選擇」。薩特把這種戲劇稱為「境遇劇」。

      3、富有真實感。

      把作家當作一部攝像機或錄音機,把現實生活的東西如實地拍攝下來、錄下來。把文學作品當做銀幕或放音機,讀者就是觀眾或聽眾。

      盡量加強戲劇衝突。

      把握好結局的真實性。

      文學的揭露和變革作用,「介入」--干預現實、干預社會生活。

      對於個人來說,文學是存在的一種形式。

      2、關於作家:

      寫作動機:原始選擇,用文字把想像中的現實表現出來。

 

阿爾貝·加繆(1913-1960)

      法國存在主義小說家、戲劇家、評論家。

      他說:「不,我不是存在主義者。我只說過世界是荒誕的。薩特是存在主義者。而我所撰寫的唯一的一部理論著作〈西緒福斯神話〉是完全與存在主義哲學背道而弛的。」

      生平:

      加繆自己曾說:「我不是在馬克思的著作中,而是在苦難中學會自由的。」貧賤的出身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構成青年加繆的顯著特徵。他於1913年出生在阿爾及利亞蒙多維一個農業工人家庭,父親是法國人,流落到阿爾及利亞當了一個管酒窖的農業工人,母親是西班牙人,為富人當女僕,都是貧苦階層,不識字。加繆不到一歲時,父親在一戰馬恩河戰役中陣亡,母親帶著加繆投奔娘家,在首都阿爾及爾市的貧民窟,靠母親在彈藥工廠做工艱難度日。由於小學教師傑爾曼的賞識,加繆憑獎學金進入只有富家子弟才有權就讀的阿爾及爾中學,30多年後,加繆榮獲諾貝爾獎,曾寫信給傑爾曼:「當為得知這個消息,除了我的母親,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您。沒有您,沒有您向早年那個窮孩子伸出溫暖的手,沒有您的教導和榜樣,絕不可能有現在的一切。」

中學畢業後,加繆靠政府信貸和打零工半工半讀,在阿爾及利亞大學攻讀哲學,曾因為肺結核而一度輟學。一場大病使加繆開始關注生與死的重大問題,在思想上埋下了第一顆「荒誕」的種子。在大學裡,加繆遇到了另一位良師格勒尼葉,格勒尼葉博學多識,是個作家、哲學家,加繆不僅從此對寫作感興趣,而且喜歡上了非理性哲學。他喜歡克爾凱郭爾,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20歲時第一次結婚,然後開始獨立謀生。30年代,他博覽古今名著,成為阿爾及利亞左翼青年知識分子中的佼佼者。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不久,他參加了反法西斯運動,在1934-35年一度加入阿爾及利亞共產黨。在此期間,他曾經辦「勞動劇團」,為工人編劇。在1936年,他以論文《從普洛提諾與聖奧古斯丁的著作看希臘精神與基督教的關係》而獲得學士學位。因為身體健康原因,他沒有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1937年,帕斯卡.皮亞親自到加繆住處,建議與他合辦《阿爾及爾共和報》,從此,加繆開始了新聞工作者生涯。1939年,二戰爆發,加繆把報紙改組為《共和晚報》,自任主編,1940-1-10停刊,與妻子離婚後,前往巴黎,任《巴黎晚報》編輯部秘書。同年隨晚報撤退,年底與富爾小姐結婚。  

    《巴黎晚報》後來同流和污,加繆憤然與之分手,回到阿爾及爾,住在奧蘭市,潛心寫作。在1941年參加抵抗組織,擔任情報和編輯地下報紙工作。1943年,抵抗組織實行合併,加繆被「戰鬥」組織派往巴黎,擔任《戰鬥報》代表,《戰鬥報》是戴高樂的地下報紙,期間與薩特和波伏娃關係複雜,薩特邀請加繆導演《禁閉》並扮演男主角。1944-8-24巴黎解放,《戰鬥報》公開發行,加繆任主編,被視為與薩特比肩的左派作家和反法西斯鬥士。加繆至1947年退出新聞界,專心從事文藝創作。1951年,因為《反抗的人》引起薩特不滿,二人決裂。1957年因為「他的作品闡明了當代人的良心所面臨的問題」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60年因車禍喪生,終年47歲。

      創作:

      1、小說:

      A、《局外人》,1942年,成名作。

      B、《鼠疫》,1947年。六月初版,到年底就印了五次,近八萬冊。到80年代,法文版本400多萬,成為第一暢銷書。

受《白鯨》的啟發。那是一部「有關人與惡相抗爭的最激動人心的神話」。

作者以「業餘史學家」的口吻,報道了40年代、發生在奧蘭市的鼠疫。無畏而無效的鬥爭。

      C、《墮落》,1956年。

      主人公讓-巴蒂斯特·克拉芒斯,絮絮叨叨地向讀者表白他良心上「墮落」的經歷:他原本是巴黎一位頗有名氣的律師,正當盛年,而且心地高尚,「生活的高境界」「超人的味道」。可是某天,來自身後的一陣莫名其妙的嘲笑,使他志得意滿的心境頓然冰釋,他開始發現自己的一切都具有雙重性。於是,他在探索中認識到自己不過是個庸人、懦夫、偽君子。從此以後,克拉芒斯跑到阿姆斯特丹,在一座小酒館裡干起了「法官兼懺悔者」的營生。他以為「越是暴露自己的醜行,才越有審判別人的權力」。克拉芒斯「儘可能經常地進行公開懺悔」,以此來促使別人也來進行自我懺悔和自我審判。--陀氏那樣的深沉幽暗的氣氛,無情地揭露了現代人的心靈危機。加繆:「這本書,我可以給它取名叫〈當代英雄〉。」

      D、《流亡與王國》,1957年,短篇小說集。包括六個短篇小說。

      加繆:「實則以六種不同的方式,從內心獨白到現實主義的敘述,探討著同一個主題,即流放。至於書名中提到的王國,則在暗指我們大家都在探求的一種自由的、赤裸的生活,意在最終得到再生。而流放正是以它的手段給我們指明了通向這王國的途徑,同時又對我們限定了唯一的條件,就是拒絕奴役與中邪。」

      2、哲學隨筆:

      A、《西敘福斯的神話》,1942年。

      「一個人調動起自己的整個身心,卻又一事無成」--「荒誕英雄」的精神內涵。以荒誕為起點,引申出三項結論:我的反抗、我的自由、我的激情。加繆明確否定消極處世的思想,更不相信來世。他主張人將其自身作為唯一的目的。他推崇那種「不肯拔一毛以利永恆」的荒誕之人。

      B、《反抗的人》,1951年。

      在加繆的哲學理論體系中,荒誕是「起點」,反抗是「結論」。此書貫通古今地考察了歐洲範圍內人類反抗行為的始末,歸納出「歷史的」和「形而上學的」兩種反抗,認為:人在荒誕的環境中,唯一的出路是反抗。作為人對某種事物的發展超出限度所作的反應,反抗乃是人的本質之一。他又強調,任何一種反抗,如果超越了界限,違反了人性,便會失去固有的意義而導致虛無主義。基於這樣的認識,加繆一方面譴責法西斯那種「不合理的殺戮」,另一方面也否定蘇聯和許多革命運動中的「合理的殺戮」,傾向「中庸」。無論哪種反抗都是暴力和恐怖的表現,因此,他說「認為處死路易十六是法國歷史上的偉大時刻的人是可鄙可恥的」。引起薩特的譴責。

      3、劇本:

      A、《誤會》,1944年。

      B、《卡里古拉》,1945年。錢拉·菲利普主演。

      古羅馬青年暴君卡里古拉,在情婦德律斯娜死後,痛感人總是要死的,人並不幸福,因此逃離宮廷,盡情玩樂,叫人為他摘取月亮——意在以自己的荒誕行為戰勝人生的荒誕。經過一陣瘋瘋癲癲、作惡多端後,卡里古拉終於醒悟,人不能毀掉一切。他放棄了原先的古怪念頭。而且拒絕挫敗反對他的陰謀,以致在陰謀者打擊下死去。——人在荒誕的命運前是無能為力的,哪怕你是個有權有勢的暴君,哪怕你以荒誕來對抗荒誕。

      C、《正義者》,1949年。

      1905年俄國革命為背景,主人公、革命詩人卡里亞耶夫,受命以爆炸手段謀殺沙皇暴政魁首、大公爵塞爾日,因車上有兩個小孩而放過了機會,等大公獨自乘車時才動手。卡里亞耶夫說:「革命是為了推翻專政,而不是為了建立另一種專政。」「我參加革命是為了熱愛生命」。戰友斯捷潘不以為然,認為「正義高於生命」。必要時也可以傷害無辜。——非無產階級的人道主義。

 

                 

    

     薩特(Sartre,1905-1980),法國著名哲學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存在主義的領袖。他一直主張介入和干預生活,貼近現實。作為一個外向的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是一個綜合體,難以獨立考察他的學術與藝術成就。

      一、生平

     薩特於1905年出生於法屬阿爾薩斯,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海軍軍官。薩特兩歲時父親死於法屬殖民地印尼,11歲時母親改嫁,薩特與繼父一直不和。基本上,薩特是由學識淵博的外祖父撫養成人。外祖父雖然不是大學教師,但專門教授外國人學法語,他對薩特寄予厚望,期望薩特將來能當一名合格的教師,所以,在薩特只有5歲時就命令他讀書、作文,薩特果然在學齡前就能背誦名作和寫作,但內心卻感到不自由,常以倔強表示反抗,並沉溺於幻想之中,他後來回憶說:「我自由地寫著我的故事,我擺脫了大人們的管束,我獲得存在了。」

    19歲薩特進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攻讀哲學,並在該校結識了波伏娃(終身伴侶)。24歲,他通過全國中學哲學教師會考,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教師資格,同次考試中,波伏娃獲得第二名。薩特從此開始了任教生涯。1933年,他作為公費生赴柏林法蘭西學院及弗萊堡大學深造哲學,有幸成為德國著名現象學家胡塞爾的弟子,潛心研究了克爾凱郭爾、海德格爾、黑格爾和胡塞爾等人的著作。把海德格爾的早期存在主義與胡塞爾的現象學合為一體,創立了自己的非理性的人本主義學說。留學歸來,他重返教壇,一方面在教學之中傳播自己的哲學觀點,一方面開始寫作,發表了哲學專著、小說和戲劇等一系列作品。

     1939年薩特應徵入伍,1940年在帕杜被德軍俘虜,1941年因病獲釋。出獄後,他組織了「社會主義與自由」的抵抗組織,為法共的地下刊物寫稿。同時,繼續在巴黎任教和從事創作活動。1945年,他創辦宣傳存在主義思想的《現代》雜誌,從此放棄教學生涯。從1946年起,他先後到歐、亞、非、拉美的許多國家旅行,1955年訪問中國。

      薩特是一個熱心的社會活動家,1950年以後積極投身世界和平運動。在50年代譴責美國的侵朝戰爭,並一度參加法共,但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宣布退黨。60年代,他反對阿爾及利亞的殖民戰爭。1967年,他參加了羅素組織的「越南戰爭法庭」,作為庭長,起草了對美國戰爭罪行的判決。1968年,他支持法國的「五月風暴」學生運動,同年,對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表示抗議。70年代,他積極支持工人罷工和學生運動,受到中國極左思潮影響,認為對知識分子應該實行再教育,在大街上貼大字報《我們控訴共和國總統》。1973年後,他幾乎雙目失明,但仍然堅持口授著述,參加社會運動。

     1964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因為他「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發生了深遠影響」,決定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但薩特拒絕接受,「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

      1980-4-15,薩特因患肺水腫辭世,享年75歲。數萬巴黎群眾自動參加他的喪禮,送葬隊伍長達三公里,是雨果逝世後最盛大的葬禮。

      二、創作

      1、哲學專著:A、《想像》,1936年,第一部哲學著作。B、《存在與虛無》,1943年,700多頁,提出「存在先於本質」。C、《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46年,人即是自由,無神論。D、《辯證理性批判》,1960年,將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調和,修正。

      2、文藝批評論著:A、《什麼是文學》,1947年,寫作即揭露,揭露即改變,「介入」。B、《波德萊爾》《謝奈》《福樓拜》三部文學評傳。

     3、小說:A、《噁心》(Nausea)1938年,成名作。B、《牆》(The Wall)1939年,小說集,5個短篇。C、《自由之路》,1945-19493卷本長篇小說,

     《理智之年》《緩期執行》《心靈之死》

     4、戲劇作品:共11部「境遇劇」。A、《蒼蠅》(The Flies)1944年。B、《間隔》(No Exit)1944年。C、《死無葬身之地》,1946年。D、《畢恭畢敬的妓女》,1947年。E、《骯髒的手》,1948年。F、《惡魔與上帝》,1951年。G、《克昂》,1954年。H、《涅克拉索夫》,1960年。I、《阿爾托納的隱藏者》,1960年。J、《特洛亞婦女》,1966年。K、《巴里奧納》,1940年。

     5、隨筆:

    《境遇》,十集,1947-1976

     回憶錄《字句》,1964年。

 

       三、作品分析

      1、《噁心》

      日記體--「哲學日記」。主人公青年歷史學家洛爾丁在貝維爾市大約一個月的經歷,穿插他以前在中歐、北非、遠東遊歷的回憶片段。突破了傳統小說的模式,沒有明確的社會歷史背景,沒有完整的情節,寫的是洛爾丁對周圍世界的敏感的反應,以及由此引發的一些片斷的、不連貫的內心騷動和感受。書中充斥一連串機械乏味的日常生活圖景。情節平鋪直敘,不曲折、沒有戲劇性。最後自我拯救的方式是用「自由選擇」的權力,去寫一本書——在寫作中獲得解放。

作為文學家的薩特,將他的哲學思想通過小說、戲劇等文學形式表現出來,是存在主義產生了深廣的影響。《噁心》是第一部表現「存在」的作品。主人公洛爾丁是一個有可靠收入、但漂泊不定的知識分子。他躲進一個小城,莫名其妙的要寫一位18世紀的侯爵的傳記,還和一個自己並不愛的老闆娘一起睡覺,在孤寂中度過每一天。有一日,他突然感到周圍的一切都讓人「噁心」:「存在是不必要的,存在就是在那兒,這是顯而易見的。存在的東西出現著、彼此相逐相逢,但人們永遠不解釋它們……這公園、這城市、以及我本身,一切都在你面前浮動起來,於是你就想嘔吐,這就是噁心……」世界是荒謬的,個體的存在和外部世界之間有一條巨大的鴻溝……這就是存在主義的世界觀。「噁心」——這就是人對這個世界的感覺。小說結尾,薩特讓洛爾丁放棄了傳記寫作,回巴黎去了——這就是人的「自由選擇」。

     

2、《牆》

      短篇小說。第一人稱。西班牙內戰為背景。我——巴勃羅·伊比埃塔。

      短篇小說《牆》的故事發生在西班牙戰爭期間。主人公巴伯羅是個被俘虜的共和黨戰士,他因不肯說出遊擊隊領導人拉蒙的藏身之處而被敵人判處死刑,與另外兩個死刑犯一起等待死亡。當天晚上,巴伯羅萬念俱灰,一句遺言也不肯講,此時死神似乎使他們三人與世隔絕了,他們和世界之間有一堵不可逾越的「牆」。第二天清早,兩個難友被處決後,法西斯匪徒給他一刻鐘的時間,如果供出拉蒙就可以免他一死。為了嘲弄敵人,他隨口胡謅說拉蒙在墓地里,因為他知道拉蒙在表兄家。誰知道拉蒙為了不連累別人,鬼使神差竟真的躲到了墓地里,正好被敵人抓獲。巴伯羅因此免受死刑,但他得知這一結果後即刻昏厥了過去,蘇醒後,禁不住「哈哈大笑,連眼淚都笑出來了。」至此,小說結束,而笑聲卻還在回蕩,這笑是對世界的荒謬、人生的荒謬而發出的悲憤交集而又無可奈何的抗議。

     《牆》的主題是死亡。薩特通過對面臨死亡的巴伯羅的塑造,旨在揭示世界對生死的限制及其荒謬性。人總是要死的,但人卻不能選擇自己什麼時候死。人是越過「牆」而死,還是被「牆」擋住生還,純系偶然。死亡是外在的東西,它不能賦予生命以意義,而是剝奪了生命的全部意義,它從外部來到人身上,而又把人改變成外在的,這就是薩特所說的「一個趨向牆的另一邊的過程」。

      「牆」的含義十分深刻。它表明人的存在和他可能成為的東西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障礙,任何逾越障礙的努力只能歸於失敗。人的生命是從荒謬開始的,而人的死亡也將以荒謬結束。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存在,但卻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在《存在與虛無》中,薩特有這樣一段論述:「我們處在類似囚犯的處境中,這些囚犯不知道他們赴刑的日期,但他們每天都看到他們的同伴被處死。但這種說法還不是完全準確:應該說我們類似於一個死刑犯,他勇敢地準備迎接最後的刑罰,全力準備要在絞架前顯出無畏的深情,但就在這期間,他突然被流行的西班牙感冒而奪去生命……」——荒謬,這就是人的處境,人就是被判處了死刑而又不知何時赴刑的存在。

      「世界荒謬,生死無常」,薩特的存在主義諸命題中的這一命題,在《牆》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3、《自由之路》

      以二戰為背景。寫知識分子的心靈歷程。

      第一卷《理智之年》:19386月中的三天里發生的事情。35歲的馬蒂厄是巴斯德中學的哲學教師,他要做一個自由的人,因此總是與現實的世界保持著距離。這時,西班牙內戰已經爆發,但馬蒂厄覺得與自己關係不大。他有自己的煩惱事:有7年關係的情婦瑪賽爾懷孕了,迫使馬蒂厄選擇:結婚或是讓瑪賽爾打胎。馬蒂厄認為結婚是一種奴役,但打胎需要4000法郎,他沒有。他四處找人借錢,朋友證券經紀人丹尼爾不借給他,並勸馬蒂厄與瑪賽爾結婚。哥哥雅克是馬蒂厄一向鄙視的資產者,雅克答應給馬蒂厄一萬法郎,條件是馬蒂厄必須和瑪賽爾結婚。雅克指責馬蒂厄遠沒到「理智之年」。馬蒂厄拒絕了雅克的建議。另一個共產黨朋友布呂內告訴他戰爭就要爆發了,勸馬蒂厄改變自己那種沒有目的的自由人生活,加入共產黨,馬蒂厄雖然承認自己是個不負責任的人,但無意入黨。後來,馬蒂厄偷了自己學生波里斯的情婦歌女洛拉的錢,把錢交給瑪賽爾,要她去打胎。洛拉找上門來,令馬蒂厄十分尷尬。幸好此時丹尼爾來了,原來丹尼爾和瑪賽爾早有往來,丹尼爾是同性戀,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他決定和瑪賽爾結婚,並按照瑪賽爾的意願,把孩子生下來。丹尼爾把錢從瑪賽爾那裡拿來,還給馬蒂厄,馬蒂厄又把錢還給了洛拉。馬蒂厄解脫了困境,真正的孤獨了,卻感到不比以前更自由。

      馬蒂厄是個有著薩特式氣質、薩特式煩惱的「多餘人」。他不願介入生活,因為他不願失去自由。他既鄙視哥哥雅克那類永遠正確的偽君子,憎惡雅克賴以存身立命的現實社會的準則和秩序,同時,他也不贊成共產黨員布呂內的「選擇」,他說「人家說,只要跪下來,就會相信,但是對我來說,我首先要相信,才會跪下來。」馬蒂厄認識到自由,但沒有選擇、沒有行動。

      第二卷《緩期執行》:19389月慕尼黑會議前後幾天的事情。綏靖政策不過是對戰爭的「緩期執行」而已。描寫同一時間的、不同地區的、彼此沒有直接關係的許多人的活動。馬蒂厄只是人物群體中的一個。作者這樣寫,是為了表現歐州各地的不同階層的人都被捲入了戰爭,「戰爭,每個人都是自由的,然而,大局已定,戰爭存在著。」戰爭把馬蒂厄從「孤獨的人」的夢境驚醒了,他認為,戰爭正是幾百萬個人的命運無規律地混合、衝突造成的,每一個沒有阻止戰爭的人都要對戰爭負責。戰爭改變了人生的軌跡,逼迫人們自由選擇。

      第三卷《心靈之死》:19406月里四天發生的事情。法國軍隊潰敗了,德國人佔領了巴黎。有的人陣亡、有的人受傷、有的人逃亡、有的人苟且偷生。馬蒂厄卻選擇了戰鬥。他和戰友們堅守一座鐘樓,戰友們相繼犧牲了,鐘樓上只剩下馬蒂厄一人,在這必死無疑的最後關頭,他不再彷惶猶豫,果斷地給自己定下目標:堅持15分鐘,於是他走近欄杆,站著射擊。--富有哲理意義的自我完成。以反抗對付絕望。

如果說,洛爾丁還只是表現了人對荒謬的「領悟」和試探著邁出的「自由選擇」的第一步,那麼《自由之路》的主人公馬蒂厄則真正走上了用反抗來超越荒謬、創造自我的自由之路。馬蒂厄是一個優柔寡斷、平庸自私的知識分子,他不肯和同居7年的情婦結婚,不肯加入政黨,不肯去西班牙參加戰鬥,原因無它,他怕這些會妨礙他的「自由」。而實際上,他的心靈充滿了焦慮、痛苦與孤獨。最後,當戰爭的風暴向他撲來時,他挺身而出,對荒謬的世界作一次巨大的報復:當抵抗德國法西斯的戰鬥只剩下他這個倖存者,他作了最後的自由選擇,「他走近欄杆,站著射擊……每發子彈都是對以前由於顧慮沒有做成的一件事情的報復……他在射擊,各種法則都被他打得七零八落。你要愛你的鄰人如同自己一樣,『邦"一槍打中這個王八蛋的鬼臉;你不能殺生,『邦"一下打中對面這個混蛋。他向人、向德廳、向世界開火:自由就是恐怖……馬蒂厄還在射擊。他射擊,他是純潔的,他是萬能的,它是自由的。」——在馬蒂厄如醉如狂的設計中,表現出一種歇斯底里的絕望。他的反抗是他絕望的表現也是他對抗絕望的惟一方式。

 

4、《禁閉》

    三人互相折磨、追逐, 「他人即地獄」。

5、《死無葬身之地》

      在勝利前夕,法國抵組織因為執行一個愚蠢的命令,致使三百多人無謂地犧牲,剩下的五個游擊隊員也被捕了,只有隊長若望逃脫了。等待著五個人的是酷刑和死亡,他們不怕死,也自信挺得住酷刑。後來,他們的隊長若望被抓來了,敵人不知道若望的真實身份。這使戰士們反而得到了安慰,他們要為掩護隊長而受刑,這樣,他們的犧牲就有了價值。隊長被釋放了,曾經為保護若望而親手殺死戰友的昂利不願再活下去,被敵人蹂躪、並為保護若望犧牲了自己弟弟的女戰士呂絲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一人跳樓自殺了,但年紀最長、富有經驗的卡里斯卻對他們說:「人們評判你的每一個行動都要根據你整個的一生。如果你還能工作就叫人殺死,那就沒有什麼比這更荒謬的了。」他說服了戰友,做了假供詞,敵人卻信以為真,派兵去殺若望,同時把三個戰士都槍斃了。

     ——冷酷而荒謬的結局。幾位戰士不僅忍受了酷刑,而且忍受了放棄自尊的精神上的痛苦,然而,全都毫無意義、毫無價值,他們的戰功「會被整個世界遺忘」,他們的行動也不會得到正確的評價。孤獨的英雄。

     作為存在主義哲學的主要創始人,薩特擁有一套完整的主觀唯心論的思想體系。

他把自己的存在主義稱作人道主義,「是惟一給人以尊嚴的理論。」他強調「存在先於本質」、「人的存在是由自己決定的」、「人是自由的、人即是自由」。而同時,他又不得不指出:人所存在的周圍世界是荒謬的、冷酷的;人生也是痛苦的、徒勞無益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真正的人應當領悟人的存在的真正意義,努力擺脫一切荒誕的外在力量的壓迫,進行絕對自由的選擇,並且通過這種選擇來超越生存的荒謬以及處境的冷酷。

      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是反社會的個人主義。個人為了自身的「自由」勢必會影響他人的「自由」,由此,「他人即地獄」也就成了薩特存在主義的又一個觀點。這種觀點是通過《禁閉》這個劇作表達的。

      總體上看,如果說薩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那麼,它也是一種消極反抗式的、絕望的人道主義。

                 荒誕派戲劇

什麼是荒誕?尤內斯庫的解釋:「荒誕就是沒有目的。和宗教、哲學甚至直覺的源泉切斷聯繫,人感到迷惘,他所有的行動成為毫無意義、荒誕不經和沒有用處。」

      一、概念

      50年代興起於法國的一個現代主義戲劇流派。思想上師承存在主義「荒誕」概念,藝術上吸收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等手法,以荒誕的戲劇形式表現世界和人生的荒誕性。主題多為人生的無意義、人的異化、人與世界的隔膜、人與人之間的疏遠等。藝術上故意採用與傳統戲劇相反的手法,用模糊的背景、象徵、寓意、誇張、非邏輯的片段場面,抽象化、普遍化的人物,非理性的、無意義的語言,製造出強烈的荒誕效果。

     

      二、歷程

      11950511夜晚,巴黎夢遊人劇院上演了法國戲劇家尤奈斯庫的獨幕劇《禿頭歌女》,劇本的反傳統性令僅有的三位觀眾大為驚訝。從此開了荒誕派戲劇先河。

      21953年,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塞納河左岸的巴比倫劇院上演,轟動了法國劇壇。此後湧現出阿達莫夫、熱內等作家,出現了一批驚世駭俗的新戲劇。引發了整個西歐的反響。

      31961年,英國著名戲劇評論家兼導演馬丁.艾思林出版專著《荒誕派戲劇》,為此類劇作定名。並向美洲擴散。

      41969年貝克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荒誕派戲劇得到了西方正統文學的承認。

      三、作家與作品

      1、尤奈斯庫(1912--) 父親是羅馬尼亞人,母親是法國人。他在法國度過童年,然後在羅馬尼亞上學,26歲時定居法國。在一個荒誕的機會中誕生了一部荒誕派的戲劇:據說他本來對戲劇沒有愛好,但在1948年他自學英語時,使用《英語會話手冊》,書中那些語無倫次的機械性練習使他靈感大發,「一周有七天」、「人們用腳走路,但是人們取暖用煤」,「鄉村比城市安靜,但城市人口更多」等。於是,他決心用那些不連貫的語言材料寫一個「叫朋友們開心」的劇本,劇本定名為《簡易英語》。1949年他寫好劇本,交劇團排練,有個演員把「金髮女教師」的台詞念成了「禿頭歌女」,尤奈斯庫又一次領會到荒誕性,馬上將劇本更名。1950年他38歲時《禿頭歌女》終於上演,儘管只有三個觀眾,但尤奈斯庫一鼓作氣,寫出了30多部戲劇。在1958年,他的劇作《犀牛》在西德的杜塞爾多夫與觀眾見面後,連續演出了一千多場,成為戲劇史上的一個奇蹟。除了戲劇,尤奈斯庫還出版有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孤獨的人》以及戲劇理論著作集《意見與反意見》等。他的許多戲劇作品被列入世界矚目的法蘭西喜劇院的保留節目單中。1970年當選法蘭西學士院院士。

      A《禿頭歌女》(1950)

      B《椅子》(1952)

      C《犀牛》(1958)

      2、阿達莫夫(1908-1970)

 

原籍俄國亞美尼亞,1924年移居巴黎,用法語開始寫作。一度參加了以艾呂雅為中心的超現實主義團體。從1950年開始,轉向戲劇創作。很快成為荒誕派戲劇的中堅之一。後來與布萊希特相見,深受其戲劇理論影響,在1957年後脫離了荒誕派。

      A《大小手術》(1950)

      B《彈子球機器》(1957),對機器的拜物教。

      3、熱內(1910- )

      從小被父母遺棄,在收容所里長大,10歲開始偷盜生涯,20歲後以盜竊和當男妓為生,先後多次進入監獄。但30歲後,居然走上創作道路,《聖母之花》(1943)和《盜竊日記》(1948)散文集有自傳色彩。1948年,他第十次犯盜竊罪被判無期徒刑,幸虧紀德和薩特等著名作家發起一場簽名運動,方被保釋出獄。此後,開始戲劇創作,「對抗社會的戲劇」。文筆優美、政治色彩、諷刺辛辣。

      A《女僕》(1951)

      B《陽台》(1956)

      4、品特(1930- )

      荒誕派戲劇在英國的代表人物。出生在倫敦一個猶太裁縫家庭,從小愛好戲劇,1948年進入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從1949--1957年當了八年演員,此後開始從事戲劇創作。17個戲劇劇本,也有廣播劇和電影劇本。他擅長表現人們的生活不斷受到不明來路、不知所以然的外界的威脅,這種威脅使人們變為病態的、非理性的人,導致生活陷於混亂——「恐嚇的喜劇」。

      A《看管人》(1962)

      5、阿爾比(1928--)

      荒誕派戲劇在美國的代表。出生在華盛頓,生下來剛兩周就過繼給劇院大老闆、百萬富翁里德.阿爾比作養子,這是一個戲劇世家,養父的父親也是劇院老闆,在這個家庭里,物質方面是自由的,但缺少溫情,所以此後阿爾比的劇作經常反映對家庭生活的不信任。小阿爾比自幼喜愛戲劇,12歲時就寫過一個鬧劇。在大學讀了一年後輟學。因為對一切都不經心,遭父母訓斥,便於20歲離開家庭,干過秘書、售貨員、通訊員等工作。從  1958年起開始創作劇本。1960年他兩年前創作的《動物園故事》與貝克特的一部戲同場上演,在紐約引起轟動,連演600多場,奠定了他在戲劇史上的地位。

      A《動物園故事》(1960)

      B《美國之夢》(1961)

      C《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芙》(1962),真實與假想。

      6、貝克特(1906- )

      出生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個猶太新教家庭,與喬伊斯同鄉。貝克特早年就讀于波多拉皇家學校,是個優秀的學生。中學畢業後進入都柏林三一學院深造,主修法語和法國文學。1927年,他大學畢業後以交流生的身份去巴黎教英語,結識了喬伊斯,擔任過喬伊斯的秘書,參與整理《芬尼根守靈夜》,期間還把喬伊斯的許多作品譯成法文。1931年,他又返回都柏林從事法文教學,並開始研讀笛卡爾,獲得碩士學位。1933年父親去世,貝克特繼承了一筆年金,從此周遊歐洲各國,時常為先鋒派雜誌寫文章。1938年定居法國直至辭世。196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貝克特的創作分為小說和戲劇兩大部分。小說受喬伊斯的影響,意識流。但是戲劇方面成就突出得多,從1952年發表《等待戈多》後一鳴驚人,共寫了十多個劇本。

      A《等待戈多》(1952)

      B《啊,美好的日子》(1961)

 

貝克特                

     

     貝克特(Samuel Beckett)出生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個猶太新教家庭,與喬伊斯同鄉。貝克特早年就讀于波多拉皇家學校,是個優秀的學生。中學畢業後進入都柏林三一學院深造,主修法語和法國文學。1927年,他大學畢業後以交流生的身份去巴黎教英語,結識了喬伊斯,擔任過喬伊斯的秘書,參與整理《芬尼根守靈夜》,期間還把喬伊斯的許多作品譯成法文。1931年,他又返回都柏林從事法文教學,並開始研讀笛卡爾,獲得碩士學位。1933年父親去世,貝克特繼承了一筆年金,從此周遊歐洲各國,時常為先鋒派雜誌寫文章。1938年定居法國直至辭世。 196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貝克特的創作分為小說和戲劇兩大部分。小說受喬伊斯的影響,意識流。但是戲劇方面成就突出得多,從1952年發表《等待戈多》後一鳴驚人,共寫了十多個劇本。

 

      A《等待戈多》(1952)

      第一幕:鄉間小路旁。一顆光禿禿的枯樹。黃昏。兩個衣衫破爛、渾身發臭的老流浪漢愛斯特拉岡(戈戈)和弗拉季米爾(狄狄)相遇了。昨天是怎樣度過的?他們不知道。戈戈腳上的靴子脫了好久才脫下來。戈戈瞧了瞧臭烘烘的靴子,伸手進去摸,什麼也沒有;狄狄摘下破爛的帽子,往裡面瞧了瞧,也伸手去摸,什麼也沒有。他們無事可做,開始了夢囈般的對話,在等待戈多。他們一會談到懺悔,一會談到應該去死海度蜜月,一會有談起了耶穌與賊的故事。其間夾雜了這樣的一些話:「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這是極大的痛苦。」「咱們在等待戈多,我覺得孤獨,我做了個夢,等咱們完全弄清楚了自己的處境再說。」戈多不見來,卻來了波卓和他用繩子套著的幸運兒。他們把波卓當成了戈多,「你不是戈多先生?」戈戈向波卓套了一塊吃剩的骨頭。波卓命令幸運兒跳舞,「聽他思想」。幸運兒開始「思想」——發表長篇莫名其妙的演講。波卓趕著幸運兒走了。戈戈與狄狄還在等待戈多。戈多沒有來,來了一個男孩,他是戈多的使者,前來告訴他們:戈多今晚不來了,明晚准來。

      第二幕:次日。黃昏。光禿禿的枯樹上新添了幾片綠葉。狄狄焦急地在舞台上走來走去,戈戈赤腳走在舞台上,兩人繼續等待戈多。看到枯樹,他們才想起昨天發生的事。之後,他們又不知道自己「這會在什麼地方」。他們對生活膩透了,戈戈怒吼著:「我他媽的這輩子到處在泥地里爬,這是垃圾堆,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它。」狄狄則悔恨自己年輕時沒有「從巴黎塔頂上跳下來」。他們無聊的玩弄著幸運兒昨天丟下的一定帽子,無數次地戴上、取下。他們一個扮演波卓,一個扮演幸運兒,兩個人精神迷亂起來:「是戈多!終於來了!戈戈!是戈多!咱們得救了!」「咱們給人包圍了!」兩個人有互相對罵。波卓與幸運兒又來了,波卓瞎了,幸運兒啞了。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又來傳話,說戈多今晚不來,明晚准來。他們一個拉著另一個的腿,用褲帶上吊,但褲帶斷了。只好約定明天再來等待戈多。

      B《啊,美好的日子》(1961)

 


推薦閱讀:

大家認為哪種女人最旺夫?
為什麼男人總認為女人在和他們調情?

TAG:文學 | 人生 | 世界 | 痛苦 | 法國 | 哲學 | 西方 | 流行 | 歐美 | 現代 | 存在 | 年代 | 概念 | 文學流派 | 荒謬 | 主義 | 現代主義 | 作為 | 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