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為什麼慈禧調不動李鴻章、張之洞等人?

鳶飛九天2018

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一貫外交弱智的慈禧太后頭腦發熱,發布了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對外強硬的詔書:向萬國(列強十一個國家)宣戰。

慈禧太后向十一國宣戰

同時,清廷也將宣戰詔書下發各地督撫,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回電清廷:「此亂命也,粵不奉詔」。當時漢人官僚無可爭議的領袖李鴻章的回電,鼓勵了東南各省的督撫,當時的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騤、鐵路大臣盛懷宣、山東巡撫袁世凱等各地督撫與參戰各國列強達成協議,史稱東南互保。

東南互保

甚至劉坤一,張之洞等人商議,如果北京失守,光緒、慈禧太后遭遇不測,應當由李鴻章出任總統以維持局面。「東南互保」事件將清廷和慈禧太后的面子徹底撕下,並扔在了地上。為什麼一貫強勢,對內手腕高超的慈禧太后,指揮不動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了呢?

東南互保

第一,滿清政府對漢人大臣的一貫不信任,使漢人重臣離心離德。自稱裱糊匠的李鴻章竭盡全力維持著清廷的天下,李鴻章至少為清廷延壽了數十年。但對於曾國藩、李鴻章等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的漢族大臣們,清廷從未從真正信任,他們更多的是利用。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廷,採取分化拉攏,挑撥離間等手段加以控制。這些上不得檯面的權謀使這些清廷重臣愈發愈與清廷離心離德。

李鴻章為清朝的延續稱的上鞠躬盡瘁,但李鴻章最大的官銜,也不過是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一個地方高級官員而已。李鴻章所有的罵名都是因為簽訂了諸多的不平等條約。很顯然,賣國條約的簽訂不可能由李鴻章一個人說了算,而清廷卻屢屢讓李鴻章背黑鍋,承擔歷史罵名。

李鴻章

尤其是甲午戰爭後,李鴻章苦心經營數十年的淮軍和北洋艦隊灰飛煙滅,而最終簽訂《馬關條約》,背上賣國賊罵名的卻又是李鴻章,這些行為使李鴻章寒心不已。正是清廷的這些陰謀政治手段,也使得漢族大臣們更加離心離德。

第二,東南各省的地方勢力逐漸強大,已不願聽命清廷。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全國時,清廷所倚仗的八旗和綠營兵早已墮落,不堪使用。清廷不得不重用地方地主武裝團練。

而隨著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等地主武裝的崛起,軍事力量的重心不可避免的轉移到漢族地主階層手裡。雖然慈禧太后運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手段,始終使清廷保持中央的權威,但地方督撫的獨立性與和話語權也越來越重,而東南互保時間則達到了巔峰。

湘軍

第三,滿清政府的賣國行為,使其統治根基和威信越來越弱。隨著列強侵略的加劇,清廷面對列強的卑躬屈膝、割地賠款,使得中國人民的苦難越來越深重。中國人民也越來越認清滿清朝廷賣國政府的本質。失去民心的清廷,愈發得不到人民的信任與支持。

推薦閱讀:

八國聯軍的暴行,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恥辱

TAG:中國 | 李鴻章 | 侵略 | 張之洞 | 慈禧 | 八國聯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