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居士太極體悟錄》
《陰符經》雲「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徐靈胎云:「人者,天之所生。天,性無可見,生人而性即存乎人身矣。故人性乃天性之所寄也。」這是中國古代經典的「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人有心,當其未動,全無所見;一有感觸,而心即於此見端矣,所謂機也。」 可見,「機」是天地萬物動靜(陰陽生息為動靜)之將發而未發、預動而未動的端倪反映於人心的一種感觸。 「機」,是萬物萌動狀態的端倪。「機」,是人心對萬物動靜的觀照和感觸。邵康節云:「一陽初發動,萬物未生時。」說的就是陰陽消長的「機」。此般理解《太極拳論》,便可直指人心了。太極拳練的就是人心觀照天地萬物動靜之將發未發端倪的感觸。 所以說,太極拳是練心智的拳,練敏感的拳,練輕靈的拳,練把握動靜端倪的拳。 《太極拳論》便闡明了太極拳的圭旨:「太極者......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陳鑫云:「拳者,權也。」古時的「權」即是現在的「桿稱」。太極拳是「稱」動靜變化的一把精巧「天平」! 天地萬物動靜變化,是一個陰陽生息的過程。《易經》諸象數所闡述的,其實便是這一動靜變化過程中,陰陽消長的規律!因而,把握了陰陽消長規律,也就能夠明白太極之理。 如果說,太極拳是一把稱,陰陽便是稱上的準星!
3、人身一太極 根據傳統「天人合一」的理論,天地一太極,人身一太極。人身的太極,也必然遵循天地一太極的運行規律。細細體悟己身「氣血」與「勁路」的運行路線,發現己身原本就是一個太極圖: 勁,屬陽,從兩足生,沿腿外側足三陽上,走丹田,對穿至命門,順督脈過玉枕,一路沿手三陽貫於手指,另一路虛領頂勁,直達百會。拳論云:「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指的就是屬陽的勁路。 氣,屬陰,一路由百會過人中下行(自身的勁化為氣血),另一路來自兩手心勞宮穴(對敵時,對手的勁可轉化為自身氣血),兩路氣血沿手三陰至膻中,通過含胸拔背,走任脈,氣沉丹田,對穿至命門,沉至會陰,然後沿兩腿內側足三陰,沉至湧泉入地。所謂「濁氣下降」指的便是氣血。 太極由「神」而分「精」「氣」,「精」「氣」由「神」而合三為一。「精」「氣」這陰陽動靜的路線,在「神」的指引下,在周身走一「8」字形,便是太極圖中兩尾生生不息的陰陽魚。「人身一太極」講的便是「精」「氣」「神」的運行變化。陰陽者,氣血與勁路也。 由此可見,太極拳是通過體察自己與對手的陰陽變化,來把握動靜端倪的一門藝術。 4、分合應對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在拳論中,被引用的最多,誤解的也最多。誤解的原因在於不熟悉古代文人的行文習慣。 許多拳家、拳理家,都只是將「動」與「分」、「靜」與「合」簡單的對應起來,有的甚至將該語簡化為「動則分、靜則合」。 其實在古漢語中,有一種特殊的語法結構,譬如「打情罵俏」、「翻手為雲,覆手為霧」等等,我們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情則打、俏則罵」,或「翻為雲、覆成雨」。而應理解成:「打罵情俏」或「手的翻覆,輒成雲雨」。同樣,「動之則分,靜之則合。」一句,也應該理解為「動靜則分合」。 熟悉了這一語法特點,結合拳論,我們不難理解這一「秘訣」的真實內涵了。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一段,闡明了太極拳是「稱」動靜變化的一把精巧「天平」!那麼「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應理解為,當我們一旦稱得對手動靜端倪時,如何以分合之道應對之。 太極拳如何應對動靜變化呢?無他!「分合」而已! 孫祿堂先生將太極拳稱之為「開合太極」,著實體悟了「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的深刻內涵。 天地萬物動靜變化,是一個陰陽消長的過程。因而,應對對手的陰陽變化,或分或合,全憑「准稱」對手陰陽消長的箇中消息。「內開外合」講的就是分合的基本原則。 5、神明之路 《拳經》雲「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這句話不但指明了太極拳的方向,更為我們提供了習練太極拳的思維模式。 「招熟」是第一階段,這一階段要求習練者通過刻苦的描紅,熟悉太極十三勢的每一動、每一招的勁路變化,輕扶「米字架」,用自身的「豐」字狼毫,在米字架中行功走架。這一階段靠的主要是勤奮。 「由招熟而漸悟懂勁」是第二階段。這一階段是「漸悟」的過程。所謂「漸悟」,一方面是指需化費一段漫長的時間,另一方面除了自身的身體力行、刻苦訓練外,還需時時用腦、刻刻用意。這更需要一個人的智慧。 「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是第三階段。這一階段幾乎沒有時間概念。但與漸悟不同的是:「漸悟」是一種模糊思維,而「階及」卻有了一條明確的路徑。只是這條路徑在我們看來,猶如一架天梯。目標雖然明確,方向猶在前面,不再迷途,卻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通天長梯。欲到達「神明」境界,除了勤奮和智慧,還遠遠不夠,重要的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了。古人說,太極拳不是單純的武藝,而是一種道藝。如果不注重自身人格的修為,「階及神明」之路只能是神話中的一架「天梯」。可見,太極拳不但要練心智、練敏感、練輕靈,還必須修為人格,磨練境界。 二水案:以上五則是二水對王宗岳《太極拳論》的總體把握和理解。旨在了明二水心中太極拳究竟是何等的模樣。所謂「明理」者也。理不明,舉動有失平準,行功也無綱領,是非皆無準則。、無極而生 6、松腰落胯 古人腰胯不分,以「腰隙」、「腰間」或「腰膝」通概之,後學者不明要害,不明腰與胯的分別,只會搖腰,不知轉胯,貽誤殊多。腰不宜搖動,搖腰則中軸易斷,腳也不得靈便。 「落胯」之「落」,系「落實政策」之「落」。腰宜松塌,胯便找著了固有位置。胯一旦落實了政策,就象知識分子摘了右派的帽子。無須擰動膝蓋,中軸自會靈動。膝蓋宜上下活動,胯宜左右運動 。擰動膝蓋,則不得要領,髕骨容易受傷。 收臀、斂胯、提肛,目的是盆骨擺正,命門突出。如此,下丹田成矣。田者,基也。基者,灶也。有了灶,盆骨擺正了,方能煉丹。此為下盤功夫。7、含胸拔背
胸宜左右開展、日久胸隔肌隆起,膻中穴氣門自然封閉。胸內如掏空狀,兩肩里根便自然舒展。氣血得以暢通下行。背則上下拔伸(拔伸狀猶如小孩脫緊身毛衣),勁路得以貼背而行。神道穴日久自能蓄勁。靈機得以隨意發動。十字中心點在胸為膻中,在背為神道。此為中丹田。膻中自閉,任脈方能總「任」全身陰脈。神道蓄勁,督脈方可總「督」周身勁路。此為文武二火。(武學之任督與氣功之任督稍有不同,學者慎之。) 任督兩脈通領全身氣血與勁路,全身手足陰面皆宜如胸涵空,全身手足陽面也宜如背拔伸。如此方得含胸拔背要義。 8、虛靈頂勁 神貫於頂,自有靈趣在其中。虛:若有意若無意,有意無意是真意。虛,則萬物悄無聲息。靈,也作領,通領全身之意。領了方見靈。靈,則一陽易於發動。一氣真陽,如春雨滋潤萬物,悄無聲息。所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頂勁在百會與聰門之間。頸部輕貼後領子,微收頜,使喉頭不拋。 全身精神領起,神貫於頂 ,足便有根,腳心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便利其身,猶如一襲空衣掛於樹梢,如此方見上丹田的功夫。 二水案:以上三則,概述三丹田要義。 9、中正安舒 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滿身便利。中正二字,各有深意。三丹田由一中軸貫穿,如「豐」字狼毫。便能潑墨揮灑,洋洋得意。 是為「中」。「正」,則準星對齊,目標明確。所謂「尾閭如行舟之舵。」三丹田的一分一合,生息八卦勁路。六斷:眼球、乳頭、腎。指的是陰面氣血通暢過程中三關的「開」。所謂「坤六斷」者也。三連:肩圈、胯圈、膝蓋圈。指的是勁路在陽面經過此三圈時的「合」。 三關一豎、三關一長、三關前長、三關後撤...凡此中軸如莽涌動,氣象頓生。 所謂「乾三連」者也。中軸變換,在陰為「腳踵--會陰--百會」一線,在陽為「湧泉--會陰--聰門」一線。兩線變換,如雙龍戲珠。珠者,拳勢所致,身外鵠星一閃,如呼雲邀月。情景所致,氣氛濃烈,一問一答,感人感己。 二水案:三田合一之後,陰陽兩脈各行其道。久之,分合自如,所謂「人身何處不丹田」者也。 10、舌抵上顎 陰陽兩脈,在上交會於口腔,在下交會於會陰。舌尖輕抵上顎,穀道微斂,鵲橋相連,陰陽交泰,津液自生,此為「金津玉液」。津液內含消化酶、溶菌酶,有助消化。宜分口咽下。否則,如空鍋煮火,口乾舌燥。如此方可煉丹修為。此為內家通學。11、肩肘腕指
要求為:開肩、沉肘、立腕、腆掌、舒指, 目的是勁路暢通。「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同時,氣血也隨之下行。氣血佈於全身,勁路達於四梢。 開肩旨在含胸,勁路達於肘尖;沉肘旨在開肩,勁路達於手腕;立腕旨在沉肘,勁路得以貫穿掌跟;腆掌旨在立腕,勁路達於指尖;舒指旨在牽動鵠星,將中軸引回「腳踵--會陰--百會」一線,意念隨之達於對手中軸後若干距離之一點,如呼雲邀月。自勞宮沿手三陰至任脈至足三陰的氣血,也自然隨「腳踵--會陰--百會」一線的牽回而自然順暢。如此始得「完整一氣」要旨。 12、陰陽虛實 虛實、開合、沉拔、提縱、吞吐皆為陰陽。身上、手上、腳上、每寸肌膚皆宜分清陰陽。虛:非全然無力,內中要有騰挪。預動而未動、待發而未發之勢,謂之騰挪。實:非全然占煞,內中要貫注精神。即有上提之意。兩足任何時候都不要全然占煞,也應該分清虛實,旋轉輕靈。腳步變換,在腳踵與湧泉之間。內扣腳尖,以胯帶身,便能便利其身。 勁路為陽,氣血為陰。神復分陰陽。「敷、蓋、對、吞」得神之陽,「靈、斂、靜、整」得神之陰。 13、摺疊顧盼 在勁為摺疊,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欲向上,即寓欲向下意,意欲向下,即寓欲向上意,前後左右,皆是如此。拳論云:「如意欲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 在神為「顧盼」,拳的勁路轉換,上下、前後、左右須有顧盼意,方見靈便,對手意氣也隨之左右。 14、松、固、凝 體松:肌膚放鬆,為初學太極第一要著。肌膚鬆柔,血脈暢通,拙力收斂入骨,勁始蓄於筋絡間。全身始有泥牛入海的沉勁。沉則與地氣貫通,能借地心之反饋。此為易筋要旨。筋者,精也。 氣固:體松而氣不散漫,始能節節拔伸,周身才能完整一體。陰氣下沉,不浮於胸間,勁路方能沿筋絡達於全身。肢體百骸之間,有內在的聯絡照應。此為斂氣要旨,為太極第二步功夫。 神凝: 凝則內外相合。所謂內外相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謂外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謂內三合。能凝則體鬆氣固,能心之所到,即身之所到。唯內外相合,然心身一氣。凝為練神還虛的功夫,是為太極拳第三步功夫。 易筋、斂氣、凝神,精、氣、神,三要俱矣,行拳走架方能綿綿不斷,周而復始。 15、三節與三竅 欲通三節,必開三竅。三竅鬆開,三節自然融通,節節貫穿如流。 「膻中穴」,為三大節「身節」之中竅。古人有「掏心掏肝」之說。二水喜歡用「挖空心思」一詞。 肩井為三大節「手節」之根竅。田兆麟師有「軲轆沉」一說,二水常以「作揖打恭」來鬆開手節根竅。 「松胯」一詞,常有誤解,二水喜歡用「松腰落胯」一詞,「落」為「落實政策」的落。意思是胯有找到固有位置的感覺。類似浪子回家。關鍵在於鬆開「環跳穴」。環跳為三大節「足節」之根竅。孩兒遇扎針,環跳緊張,成「凹」狀,足節就不通暢。 再談談「尾閭」:對尾閭的要求,各門各派有不同的說法,有「尾閭」下插,成為第三隻腳之說,有「尾閭」前翹或前扣,如槍指使之說,有「尾閭」如撐船之篙一說。葉大密師在考證種種說法後,提出「尾閭是行舟之舵」(《柔克齋太極傳心錄》由金仁霖師整理校注)。二水以為,這種「舵」相當於南方運河中通行的「掛槳」,是一種方向。而不是一種動力。或「篙」或「柁」或「三隻腳」或「翹扣如槍」,都有動力之嫌。失之於僵硬。葉大密師惜墨如金,只此一「舵」字,勝千卷贅述,我等當悉心體悟。眉沖為三大節「身節」之梢竅,比較難鬆開,弄不好會出偏,二水喜歡選擇「人中」之竅。 曲池為「手節」之中竅,曲池鬆開,不丟不頂,迎來送往,便利自在。所謂「肘化一大片,肘打一大片」者也。 勞宮為「手節」之梢竅,鬆開勞宮,直達指梢,鄭曼青先生所謂「美人手」者也。 其他不一例舉。二水案:以上十則,旨在理順拳學各階段,精、氣、神的不同要求。所謂「十大要領」者也。也是太極拳舉動的「平準」與行功綱領。
16、逢轉必沉 「逢轉必沉」是葉門授拳口訣,用文字表達實屬不易.曹樹偉師有詳盡的闡述。此處的「沉」,二水理解為兩肩里根、兩胯里根往外擴張,身軀隨其自重沉下。猶如小孩脫毛衣,兩手扯住毛衣下端,無力上拉,卻靠身體本能的下墜來將毛衣脫去。金仁霖師形象的比喻為,象老式的洋囡囡,兩手足系著鬆緊帶,將手足暫且固定,在其頭部略加一些力,其身軀部位整體下沉。之所以「逢轉」必沉,正象林兄所說「沉者,可取其虛,可助其勢.」拳勢在「起承轉合」過程中,「轉」是身體內部陰陽生息的關鍵,兩足的虛實、兩手的走化都有賴一「沉」時,肩胯里根的松展,同時為「合」鋪墊了基礎。 17、起承轉合 起須五心相應,承應中節相隨,轉必松沉流連,合則根追能留。 行拳走架,摸手喂勁,每一式勢起,兩手心、足心及頭頂心(五心,全身梢節之至陰者也,陰極,則陽生。)須有呼應,勁路便有根底。構園作畫強調「山無腳,水有源」也理同。山有腳則生硬,情趣全無;水無源則厲竭,靈機頓失。呼應忌生硬、忌斷續、忌凸凹,一呼一應宜猶蜻蜓點水,一沾而起。所謂「肥不臃腫」者也; 拳勢既起,一陽自海底生髮,須有肘、背、膝三中節相隨,勁路得以貫之。內中存一「提」一「拔」一「牽引」。如運筆潑墨,細微小節處,須凝神靜氣,不敢草率。行拳能舉輕若重,摸手則舉重若輕。所謂「瘦無纖弱」者也; 一呼應一牽引,倘以對手的半個陰陽圈相合,即完成了一個完整的太極陰陽圖。而在行拳走架時,還只是半個「8」字。此時為己身陰陽生息之機,當刻刻留意。稍有不慎,或過或不及。陰極而陽生,陽極而陰滋。兩腳的虛實、兩手的走化全繫於此機的把握。書法至此,常用「按」、「顫」法,筆鋒鋪開,或「按」或「顫」,復以中鋒行筆,方能入木三分,力透紙背。拳勢至此,須鬆開兩肩、兩胯里根,自然沉著,拳勢也流連無澀。所謂「其流自暢,其勢則疾」者也; 拳勢自梢節而起,中節相隨,至轉沉引化,「合」成破竹之勢。轉合之間,內含一迎一送。「迎來送往」須與對手節拍相合,方不失人情世故;又不能庸落世俗客套,方顯待客之道。所謂「牽動四兩撥千斤」者,關鍵在於要恰如其分的牽動對手的四兩勁。不足「四兩」,則待客不周,難以牽動對手;過於盛情,對手長驅直入,反客為主,也難以承當東道之宜。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也。拳勢至此,根節自然成「追敵」之勢,剩勇則留,莫作窮寇之追。對待窮寇,兵書有「黃金鋪道」,講的就是送客之理。書法至此,則有「頓」「挫」用筆,藏鋒逆收,所謂「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者也。 拳勢有「起承轉合」,拙中藏巧,巧中又寓拙,便無赳赳武夫氣,書卷味飄然逸出。 二水案:「逢轉必沉」,闡述了拳勢在「起承轉合」過程中,「轉」的要義。曹樹偉師對此多有發微處。武式說拳喜談「起承轉合」,開借藝說拳之先河,然其義僅概指招式的完整性。後至郝為楨,演變為「起承開合」,始涉勁路態勢遞變。二水不揣淺陋,旨在說明拳勢的「起承轉合」以及四個階段中各不相同的要求。 18、美人手 鄭曼青先生以「美人手」喻太極之手。先生以「五絕老人」著稱台灣。他的畫便是其中一絕。先生善畫唐朝仕女圖,幾可亂真。(據說,美國一些博物館或私家藏品中,許些唐朝作品就出自鄭曼青先生之手。後來,美國人有被愚弄的意思,也從此不歡迎鄭曼青先生訪美。)「美人手」大概是指唐朝仕女圖中仕女的手部特徵。很難作準確的描述,多看看國畫中的仕女圖,或有所悟。二水理解為:手心、手背宜分開,所謂「含胸拔背」者,手心是「胸」,手背便是「背」。手心有些須內涵意,手背有些須達於指梢的感覺。要做好這一點,必須將勞宮穴鬆開,腕部也自然放鬆了。 二水案:二水在網上回答網友帖子,解釋「美人手」一說,引起不少鄭子門人的不滿。據說,台灣的鄭子門人,對鄭先生的師承忌諱至深,幾乎無人知曉鄭先生從學葉大密老師這段歷史。當然觸及鄭先生製作唐人膺品一節,惟恐恥莫能遮的。二水以為,評價一個大師的拳藝,不以人毀文,也自不以人譽藝。這才是客觀的、科學的態度。 19、鮮活流轉,任運隨緣太極拳論從「一動無有不動」,發展到「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是一個質的飛躍。這一變動,旨在將「輕靈」作為運動綱領。力矯粘滯於空境,將太極拳推向了「靈機活趣」的境界。 武當楊式葉家拳更是注重這「輕靈」二字,將「靈機活趣」推向了極至。 「輕靈」不只是對步法的要求,也不只是對身法的要求。上下相隨,左右相連,全身便完整一氣,了無掛礙。不留駐於聖境、不粘滯於悟境,而要從聖境、悟境里超越出來,展開現象界的一系列活動,生髮出鮮活流轉、任運隨緣的天機活趣。看重鮮活永動的生命之流,知空而不住空,從空境靈境中返身下來,將一己之我轉化為宇宙之我,將「滿目青山起白雲」作為家風,隨緣任運,洒脫無拘,使個體的生命與宇宙生命合而為一,時間與空間矪成一體,至真至美,無拘無束。所謂「天人合一」者也。 「秋來黃葉落,春到便開花。」這便忘卻了一己之小我,體現了至大至全的我,因而也具備至醇至美的道。至此,既有寧靜淡遠,繁華落盡的靜謐之美,又有鳶飛魚躍,生機勃發的流動之美。鮮活流轉、開合洒脫。只要任運隨緣,開放心懷,即可盡情品味拳藝拳道: 「孤峰迥秀,不掛煙蘿。片月行空,白雲自在。」何等孤高峻潔! 拳至此般境界,有了「樹帶滄浪色,山橫一抹青」 的寧靜恬寂,也有「山峻水流急,三冬發異花」的溢彩流光,有「日出連山,月圓當戶」的燦爛光華,也有「隨處得自在」 的隨緣任運。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也便具有「來時無一物,去亦任從伊」的從容自在。瀰漫著洒脫無拘的主體性,高蹈著自由駿發的意志。
二水案:太極拳論從 「一動無有不動」,發展到「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是楊家的貢獻。楊鏡湖老先生「輕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一則,從根本上確立了「輕靈」作為太極拳的運動綱領。此篇權作《輕靈賦》,一粲 20、丹田種種 針灸學上的丹田,指腹部臍下的陰交、氣海、石門、關元。四個穴位都別名丹田。氣功家認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頭頂百會穴,有的說在兩眉間印堂穴。中丹田叫「絳宮」,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臍下小腹部相當大的一塊體積,包括關元、氣海、神闕、命門等穴位。還有人認為丹田在臍上,又稱「祖竅」。也有人說巨闕穴為中丹田,又名「靈台」。下丹田為 「湧泉」。其說不一。古人認為丹田是滋養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係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的說法。上丹田在督脈的循行路上,屬陽,是陽氣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主管意識活動。是練功入靜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鍛煉神經系統,控制自己的意識,通過調節、增強神經中樞,抑制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貯能性效應。中丹田在胸部,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悶,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是練功誘導得氣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鍛煉體液系統,激發體內的能量物質,通過調節、充實體液循環,提高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激能性效應。這對充實下元,防止早衰,延年益壽起重要作用。下丹田的座標所在是:橫座標線為臍與命門聯線。縱座標線為百會和湧泉連線。臍後約一寸三分處,前三後七之地,此為兩線交結點。正如《丹經》所云:「前對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黃金鼎。」《脈望》亦云「丹田在臍下一寸三分處,蓋仰面而取之也。」了解了道家傳統升汞(輕粉)的提煉過程,就容易明白這個道理。輕粉以水銀為母材,注水銀入坩鍋中,坩鍋口復一底部粗糙的陶碗,四周以泥封固,坩鍋下加以武文二火,反覆烹煉,鍋內水銀升華。精華凝結於陶碗底部,結霜為粉,可入葯、可養顏。此為外丹。喻之人體,則會陰為爐,恥骨上小腹區為坩鍋,盆骨構形,猶似半邊鍋狀,《丹經》云:「半邊鍋里煮江山」,即指此意。臍後一寸三分處的神氣穴,擬似復於坩鍋之上的陶碗粗底部,鼎者,頂也。此字的偕音何其玄妙!此處乃精氣神精華凝結之所在,下丹田的秘密就在於此。此為內丹。丹田這一名稱,一方面是因為臍腹腰圓周走向之帶脈,構成田字之外廓,而中脈與臍和命門之連線構成十字,其狀似漢字「田」字,故名丹田。 二水案:此文根據網上資料編撰。種種說法,有助於不同層次練功者的理解。丹田,古人稱之為結丹之地,也稱築基,田者,基也。基,灶也。既築基,方能煉丹。具體練法,可以參見「松腰落胯」、「含胸拔背」、「虛靈頂勁」三則。 21、「樁」與「橦」 有人認為,太極不言「樁」,老拳論講的是「橦」。沈壽編《太極拳譜》對其列於《清代楊氏傳鈔老譜中》「俗名站橦」的條目解釋為: 「此四字原系旁註。橦,音床,旗杆;又同『幢』,則為古代旗子一類的東西,如幡幢。說明『站橦』一詞,原來可能是『站樁』的異稱。而本篇所述『站橦』,似與站樁稍有不同,雖然兩者都要求練出『強似不倒翁』的腰腿功夫,但本篇中的『站橦』一般指的是屬於動功活樁性質,而不是專指靜功。<太極圈>歌訣中所說的『此為動功非站定』以及『太極平準腰頂解』所說的『一纛搖又轉』,都可以作為『站橦』的註腳。」云云。二水不敢苟同。「橦」,音 tong (二聲), 樹名。古時,橦樹與梓樹同為村口吉祥樹。因而,梓橦兩字常來用來比喻故鄉。川西有一年一度的「梓橦會」,大凡是一種集市。川北有地名曰「梓橦縣」,、巴州有梓橦鄉。大概四川一帶「橦」木較多。 另有民間傳說「二月初三」, 文昌公生日,。 文昌公,即文昌帝君,又稱梓橦帝君,乃文教之守護神,讀書人祀之。關於文昌帝君的來歷,一說是主宰富貴功名的星宿,一說系唐朝時人張亞,居四川省梓橦縣。大概還是與橦木有關。 王夫子談戲劇有云:「以小說雜劇之所演,游髠妖巫之所假說者為鬼神。如鍾馗,斧首也,而謂為唐進士,張仟,孟昶像也,而謂求嗣之神;文昌,星也,而謂之梓橦;玄武,龜蛇也,而調修行於武當,皆小說猥談。塗關壯繆之面以朱,繪雷霆之啄以鳥,皆優人雜劇倡之。而鬼神亂於幽,禮樂亂於明,誠為可惡。乃名山大川,僅供遊玩,行歌互叫,自適情慾,取野人不容昧之情而澌減之,則忠孝皆贅疣,不如金粟之切於日用,久矣。」文昌,說的就是梓橦君。大凡也是我等念過幾年書的人的偶像了。將「橦」字通解為「棟」或「幢」,二水以為,是別字一種。這些人,大概是不太祭拜梓橦君的緣故。 22、活人推手樁 取名活人推手樁是為了紀念詠春拳葉問大師「黏手是活木人樁法」的理論。 練太極的都知道,太極拳發展到了今天,拳架已經逐漸失去了原來的「拆架」作用。如今誰也不會拿一式「單鞭」去對敵實戰了。 那麼,拳架的作用,也逐漸轉化為一種動態的「站樁」。 由此,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如今的太極拳越練越慢了。因為,行拳走架的目的是在尋找自身太極的感覺,尋求自身與天地萬物間太極的感覺。 由此,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如今的太極拳要求的是「大松大柔」而不再是「剛柔相濟」。因為,只有「大松大柔」,才能尋求渾身輕靈意,才能得到活潑潑的太極靈機。 拳論有云:「有人若無人,無人若有人」、「兩個人打拳,一個人對手」等等,講的都是一個道理。那就是:打拳便是推手,推手便是打拳。打拳時,你要處處感覺前面有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與你推手,你必須象平時推手般的打拳;推手時,你必須求得自身的中正安舒,忘卻對手的存在。你心裡不要存想發人,你只想與大自然間的一片「虛空」說話。你只管在與自然的交融中去尋求你的立身中正、支撐八面。 可見,打拳便是站樁,推手也是站樁。 在站活人推手樁時,你要旁若無人,你要忘卻自身的存在。你是廣袤自然中的一棵小草,任憑風雨頓驟,你只管舒展你的個性化舞姿;你是普通平凡的一塊石頭,你只管親近寬廣的大地,任憑颶風海嘯,我與大地共存亡;你甚至是一位超凡脫俗的老者,你只管與你的白雲對話,與你的大地對話,與你周身的虛空對話,你只管自在的去聆聽大自然悠揚的簫聲。 推手只是一種訓練,你倘若如此,忘卻了對手的存在,也忘卻了自身的存在,你才能真正忘卻輸贏為何物。 你有親近自然的心,道法自然的太極便在你的心中了。 二水案:有習拳不站樁者,在網上反駁二水站樁的言辭。此兩帖,旨在說明太極拳無處不樁。所謂「百練不如一站」,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者,站樁何等重要。23、內家拳的魅力
《娥眉拳譜。心解》:「爾以丹田,我以湧泉;爾以根摧,我以梢牽;爾以意求,我以自然;自然功成,無影無形。」談些對以上口訣的參悟: 這幾句話,從語意上分析,應該是完整一體的一個流程。從習練太極拳的角度理解,似乎揭示了內家功法的訓練過程。即:從整勁--氣血--意念--渾元的過程。 從技擊角度分析,是破招。你用整勁,我用氣血引化;你用地心反饋力打我,我「一接四梢空」,用意念牽罩;你用意念敷罩,我整體一個渾元,在自然中找生機。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爾以丹田,我以湧泉。」中的丹田我理解為「前有丹田,後有命門」的下丹田。也是太極拳論所云「命意源頭在腰隙」之所在。大凡練整勁者,須時時加以注意的也是這一位置。說白了,就是斂胯、尾閭前翹、提肛所要求的,目的是讓盆骨擺正。命門是整勁的「中場發動機」(照何基洪師說法,譬如汽車的缸,發動機八缸的汽車自然比雙缸的馬力大。)。整勁一旦發動,其勢不可擋。內家的魅力之一便是整勁了。 整勁一旦發動,唯一能夠破解的方式便是老拳譜所謂的「鐵牛沉海」。湧泉無疑是氣海的入口處。從現代語言來分析,就是用自己的氣血下沉湧泉,將對手的勁力化入地心。同時通過地球的反饋力還給對手。這便是太極拳所說的「借力打力」了。內家拳魅力之二就在於「借力」。 不讓對手發動整勁、不讓對手借用地心反饋力的唯一方法,便是用意念敷罩對手。意念的發動離不開四梢。許多內家拳描述的毛孔張開、頭髮、汗毛根根如劍、身上四肢百骸如長眼睛云云,都是對大師們用意念敷罩時的情形。太極拳形象的描述為「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意念的發動,威勢具來,對手難免有恐懼心理。一有恐懼,高手打的便是你剎那的感覺。內家魅力之三便是「用意」。 破解意念的唯一方法便是「用神」。神不是隨便可以「用」的。只有到了「神明」境界的人,「無為無不為」矣。也就「自然功成,無影無形」了。可見「神明」的境界是內家拳習練者一生的目標。 24、意在形外 《娥眉拳譜。心解》中「意在形外,其體自松,其氣自盈,其道自通,內勁通靈,玄妙自生。」一節,詳細分析了內家用「意」法則。 大家都知道另一句口訣,叫「意守丹田」。不知是哪門哪派的秘訣。我找遍太極拳論,都沒發現這句話。可是,一些太極拳師卻將它奉若至寶,最後一個個練得大腹便便。所以,我覺得從太極角度解釋「意在形外」十分必要。 有關「意」: 「意」的概念紛繁複雜,我們不想做無謂的論爭。只是為了將問題說明白,我還是簡單定義一下,純屬個人看法而已。「意」,是一個人,在肌體松靜狀態下,高度集中的內心活動。當然,這一內心活動,必須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與對手的接觸產生交流。而此時的肢體也理應是松靜的。一旦僵硬,「意」便會中斷。而一旦「意」的中斷,便會被對手以可乘之「機」。得機者,也自然容易得「勢」。 「意」的作用:「用意念打人」,說的是一種境界,比較籠統,容易產生誤解。準確的說,意念的作用是為打擊對手尋找「機」會。高手之間,意念的騰拿閃賺,旨在讓對手產生「頂撞」、「丟躲」、「滯疑」。對手的上述表現,即便是極其微弱,高手也是「心如明鏡」。他期待的便是你內心一絲絲的微妙變化。高手也便在這一微妙之間,得他的「機」,發動他的「勢」,整他的形。 簡單的說,意念的作用是尋找「戰機」。 為何要「意在形外」: 一、倘若我們意守自己的丹田,對手只是感覺我們完整一氣,象一個大球。即便這個球很大、很渾厚,只要對手找到一個支點,球體自然會被移動。 二、倘若我們意守丹田,我們的意念就不會「輕靈靈、活潑潑」,我們的腳便會少了許些變化。 三、倘若我們的意念守著丹田,我們一旦發勁,身體內的勁力在意念的帶動下,向外傳導,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這時,勁路一旦在發動前被對手聽住,容易被「蓋」,在發動中被對手察覺,容易被對手「敷」,在發動到自己的手臂之前位時,容易被「吞」,一旦到了手腕位置,容易被對手「對」。 「意」應在哪? 我個人體會,在推手中,將自己的意念分成幾個部分。其一,在頂,由頭頂百會無限向上張揚;其二,粘住對手的一手,隨對手勁路無限放遠;其三,空出一手,一方面防止對手的「肘、靠」,另一方面,一旦得「機」,可以立即造勢;其四,通過自己的眼睛與耳朵,將意念管住對手命門或其他「點」。 「意」的常用變化: 騰拿:以上幾方面的意念,在形體不動的情況下,相互之間串通一下,上下一拔、一沉、一張、一馳。 閃賺:以上幾方面意念,在形體不動的情況下,相互之間串通一下,左右一顧、一盼、一開、一合。 25、拳不接手 《娥眉拳譜。心解》開卷明旨,云:「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方為蛾眉。」可見,「拳不接手」是拳法的關鍵所在。 如何理解語意簡單,寓意深刻的四個字呢?本人試圖從太極拳角度談些看法。 解「字」: 拳:不是「拳頭」「直拳」「勾拳」的拳,而是「太極拳」「內家拳」的拳。指的不是作為招術的「拳」,而是一個體系,一種方法。我個人將它理解為「拳法」。 手:不是「對手」「拳手」的手,而是「一手一太極」「無形手」的手。指的不是整體的敵對一方,而是敵對一方的具體招數。 拳不接手:作為一種奇特的拳法,對敵時,你不要為對手的具體招數所迷惑,不要「以手打手」,不能「以招對招」。必須尋找更好的破招之法。 「拳不接手」所倡導的「破招之術」便是太極拳講究的是「用中」、「打中」。 「中」是什麼?對「中」的理解,每一門派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個人意見,所謂的「中」便是「百會--會陰--兩湧泉中心點」之間的連線。那是無形的、用意念能夠體會得到的東西。而且,一旦體會到了這一中線的存在,日久天長,這一中線會慢慢變粗、變長。最後,又能夠隨你的意念隨意變動,或細如遊絲,或動若巨蟒。 如何「用中」、「打中」?每一門派也各有心得。形意習慣於「中如槍游」,八卦喜歡將對手的身軀作為自己的「中」,「玩中於五行掌間、走中於八卦步內」。 其實,娥眉拳譜里,已經將用中的內涵講的十分清晰了。「爾以丹田,我以湧泉;爾以根摧,我以梢牽;爾以意求,我以自然;自然功成,無影無形。」便是中線在「勁」、「氣」「意」「神」的控制下不同的表現形式。 與外家對手時,許多太極拳手,往往看到對手速度與力量結合的「快手」,而無所適從。被對手眼花繚亂的招數所迷惑。吃虧是難免的了。不妨學學娥眉的「拳不接手」,我想會有所悟。 二水案:在網上初見《娥眉拳譜》,幸喜不能名狀。二水以為,此篇拳譜可與王宗岳《太極拳論》作等量齊觀,當細細體悟。以上三則,權作《娥眉拳譜》太極解。二水在網上發帖後,遭來種種非議,以為二水在為原本是「豆腐架」的太極拳吹牛。從此不懷好意者賜余「二水妖術」的雅號!二水以「最美的琴聲也難盛產牛奶」應對之。可見二水在網路里也犯一「頂」字。 26、「豐」字狼毫 人身氣血運動路線有三個關卡。道家稱之為「三橋」。其一,勁自兩足上行至丹田時,難以對穿至命門,氣血自任脈下行至丹田時,也難以對穿至命門。《黃庭經》云:「前有丹田,後有命門」,可見這一關卡歷來是練「精」「氣」者的困難所在。過這一關卡的要領便是「斂胯、收臀、提肛」。歷代練家都對此有精闢的描述。「如沿椅角」、「如坐馬桶」、「如任便狀」等等。過了這一關卡,便是下丹田的工夫了。腳便生跟,整勁由此而來。其二,胸前兩乳間膻中,背後兩脊間神道,也會阻滯氣血和勁路的通暢。過不了這一關,上行的勁難以分為兩路,兩路氣血也難以彙集下行。克服這一關的動作要領便是「含胸拔背」。含胸使氣血下行,拔背使勁路上行。含胸和拔背不是兩個動作要求,而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是同時完成的一個要求。能做到這一點,便是中丹田的工夫了,柔化、卸力都由此而生。其三,前人中後神府(兩風池穴中),是「神」之所藏,是指導精氣互生互化的總指揮部,俗稱「上丹田」。過這一關的動作要領是「虛領頂勁」、「收頜」、「猴頭永不拋」。做到這一點便能以意領氣,以意補勁了。而貫穿三個丹田的卻是上至百會,下至會陰,由湧泉入地的一根虛擬中軸。這根虛擬的中軸,貫穿上、中、下三個丹田,恰似象形的「豐」字。這便是拳家所謂的「三田合一」。做到了「三田合一」,便是大周天的工夫了,也就具備了學練太極拳的基本條件了。正象練書法,有了一根運用自如的「豐」字狼毫了。 二水案:有資料稱,張真人其人有二:其一為善於陰陽采戰的道人,名「三峰」。概取采戰女性「唇、乳、陰」三峰意;其二為太極張三丰,三豐者,意取修鍊上、中、下三丹之意。三田合一,猶如「豐」字。有人以此確證太極拳起源自張三丰真人,二水以為牽強附會。但細細體悟「豐」字狼毫,不無裨益處。27、米字架
學練書法,「米字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樣,對習拳者而言,太極拳是立體的書法藝術。學拳時我們不能只靠一個平面的「米字格」,而是需要尋找一個「米字架」,一個有腳踝外展,腰胯外展,肩肘腕指外展的三個「米字格」搭建而成的一個「米字架」。當然,這也是一個虛擬的架子。所謂「盤架子」,行拳時盤的架子,便是這個虛擬的架子「米字架」。歷代練家雖沒能明示這一「米字架」的存在,但都對此有許多生動的描述,如「立牌位」、「搬馬桶」、「扶八方線」等等。 明師教拳,從不主張學生跟在他背後比劃。而是三兩天一招、三兩天一式地教,而且手把手的講解每一動、每一招的動作要領和勁路走向。並且特別注重腰胯如何帶動四肢在三個平面「米字格」上的「點橫撇捺」,甚至將每一勁路的「起承轉合」都一一講透。與此同時,還必須通過「喂勁」來導引學生對勁路的了解。 時下,公園中,我們常見許多拳師帶領一大幫人比劃太極拳,往往不得要領,就象沒有掌握運筆技巧,不懂「點橫撇捺」時毛筆的起、提、頓、收,就去臨貼寫碑,那時一輩子學不到真工夫的。 初學者切忌貪多,寧精勿濫,力求認真地將老師的身形變化在自身的米字架中一一臨摹,力求做到每一動每一招都將老師的「喂勁」吃下。細細消化了,便是自身的工夫了。所以說「師父領進門」,師父的責職並非只是領路人,而更象喂孩子吃飯的「奶媽」。 28、永字八法 習練書法的人都知道,一個「永」字包含了書法中八種基本筆畫。所以時時習練「永字八法」,能事半功倍。同樣,太極拳中一招「攬雀尾」,也包含了太極十三勢中不開步的八種勁別。太極拳基本勁法就是手八法、腿四法、身形一法(中定)。這十三勢相互組合,便可演繹無數招法。所謂太極無招無式,便是指在熟練十三勢的基礎上,根據對手勁別變化而隨心所欲的發揮。因此,初學者必須認真在米字架中去細心揣摩太極的「永字八法」,去揣摩「掤、履、擠、按、采、列、肘、靠」的勁路走向。譬如「掤勁」,可理解為由米字架中心點向四周盪開去的膨脹勁,即由里往外的勁。「履勁」是米字架中上一層面米字格的東北角,向下一層面米字格西南角的勁,或上米字格西北角向下米字格東南角的勁等等。只要細細揣摩太極拳中的「永字八法」,不費時日,便能「招熟」。拳論云:「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裡的「招熟」並非單指全套的太極拳套路,而是指你對太極拳十三勢中的勁路是否爛熟於心。 29、臨貼的技巧 臨貼的目的,並非跟那位老師學習何種風格。而是擴大視野,欣賞別人的風格特點,以便為自身定位。同樣,習練太極拳,「招熟」之後,具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也應有一個擴大視野,與別家別派拳師良友切磋的過程。故步自封、囿於一家之言,無異於坐井觀天。但是臨貼又不是廣收並蓄。廣收並蓄的結果是失去個性,迷失自己。可見,如何臨貼是十分重要的。 30、隸書與結構 初學拳者,經過一階段的學習,會有雲里霧裡、神乎陶陶的良好感覺。其實,這正是拳架走樣、勁路走偏的時候了。每一動、每一招時過、時不及,而自我感覺卻十分良好,以為自己天天神速提高。這時,如果沒人及時提醒,或旁人提醒了,自己依然陶然期間,不肯醒悟,那麼便會產生各種太極之病,所謂「過猶不及」、所謂「頂匾丟抗」等等。拳論云:「斯技旁門甚多」,無外乎由此步入歧途。可見,初學者不可不慎。 究其原因,是「米字架」肩、胯、踝三圈不協調所致。拳家所稱「外三合」指的便是拳的結構問題,也便是三個米字格的內在調和問題。而許多孤家寡練者、閉門造車者往往會犯這種錯誤。 我跟蔡光圻師學拳一年後,由於工作的原因,去黃山一年有餘。期間閉門造車,而自我感覺又特別的好,以為得了太極真諦。而事實上,自己的勁路已經走形。後來重回蔡先生身邊,一招一式的矯正。拳家云:「學拳容易,改拳難」啊! 好在矯正勁路,重改拳架的過程中,我又想到了習練書法。傳統習練書法者,為了掌握字的結構,點、橫、撇、捺的相互協調和字的重心,常會去練隸書。隸書的特點便是結構中正,波磔鮮明,運筆時起、提、頓、收,來龍去脈清晰。因而,矯正拳架也必須象學練書法隸書一樣,力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然後放慢拳速,力求每招每式的起、承、轉、合交代清楚。每一定式,可稍作停滯,所謂「勁斷意不斷」。 31、拳中金石味 近代書法名家對碑刻情有獨鍾,原因是書法的金石味須從碑拓中來。書法家通過對碑拓的點、畫、方截形態的臨摹,讓自己的線條、質地,透出筋、肉、骨、氣的生命現象。這便是書法中的金石味。書法如此,太極拳更如此。 我常有一種幼稚的念頭,以為太極拳並非某一古人創造的。而是歷代武士、將領年老體衰後,偶爾「老夫聊發少年狂」,徒手輕鬆的操練刀、劍、棍、棒、槍、桿,而無意中形成的。陳式中的「搬攔肘」便是徒手擲棒的動作;楊式的閃通背、白鶴亮翅、上步七星、退步跨虎等都是徒手抄刀的動作;手揮琵琶、提手上勢等便是徒手使劍的動作。 我在行功走架時,時常意想自己手中時而有刀、時而有劍、時而為棍、時而為棒。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可見書法中的金石味,便是太極拳中的刀劍棍棒味。武當葉家拳的形成,便是創始人葉大密老師,將劍仙李景林的武當對劍捷用法,融於楊式太極拳的結果。 太極拳是一個大熔爐,手中無刀,無刀勝有刀;手中無劍,無劍勝有劍;手中無棍棒槍桿,而身上無處不顯見棍棒槍桿。個中奇妙,只有習練者細細揣摸,方能一一得來。 潘天壽先生有言:「偶然落筆,輒思古人『屋漏痕』、『折釵股』、『石積太古雪』、『樹飛鐵鑄青』者,不勝涓涓。」這是對書法金石味的參悟,也是太極拳刀劍棍棒味的寫照。 習練太極拳者,只有領悟了拳中的刀劍棍棒味後,才稱得上「懂勁」。所謂「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可見懂勁只是太極拳的入門功夫。你懂勁了,你方入了太極拳之門。而登堂入室,還有無數路要走。32、拳中刀味
刀以劈、扎、撩、砍、剁、纏、削為特徵。藏頭裹腦,撩反刺采並用。體現在身上主要是腰胯勁為主,練的是虎背熊腰,俗稱「刀背勁」。與人對敵,若發現對手中軸穩固如山,又遊動如莽時,那便是刀背勁。 33、拳中劍味 劍以抽、帶、提、格、抹、挑、點、洗為特徵,講究的是輕靈瀟洒,游龍、蛟尾、射燕並施。體現在身上主要是以腕指勁為主。練的是神態和意氣,俗稱「劍指勁」。如將太極拳的一些動作,以徒手扶劍的意識行功走架,便會練就飄逸的「劍指勁」。與人對敵,若發現對手沉拔自如,拎稱洒脫,吞吐無常,那便是劍指勁。 34、拳中棍棒槍桿勁 棍棒槍桿以開合、點、崩、撥、撩、擲、截為特徵。風掃梅花、點蛇弄蛟並用。采、列、肘、靠,均系棍棒槍桿的常用手法。在身上主要體現的為「肩臂勁」,俗稱「棍臂勁」。與人對敵,見對手橫掃千馬,采列肘靠,雄健奇縱,開合八面,氣宇軒昂,那便是「棍臂勁」。 二水案:以上九則,原系拙作《大象無形》一文的段落,二水旨在從書法中找尋學練太極拳的內在規律。權作太極拳書法解。 35、聽問欺吃 這大概是太極推手中最常聽到的俗語了。不理解時,如入霧裡雲里,理解後,天朗月明。我為這幾個簡單的漢字,煞費了一番苦心。 聽:實則為肌膚神經末梢的感知能力。聽了方能懂。可見,聽勁,是懂勁的基礎。其一,聽勁源;其二,聽勁路方向;其三,聽勁力大小、厚薄;其四,聽對手勁的目的。問:進一步探知對手的虛實陰陽變化。聽了沒懂,不能不懂裝懂,吃虧在於己。不懂則「問」。一問對手中軸藏否;二問對手勁的真假;三問對手聽勁如何;四問對手功力大小。 欺:施以假象,引對手失勢。聽了,懂了,方有所作為。太極者,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也。一用指欺、二用肘欺、三用肩欺、四用身欺。 吃:得機得勢,全盤照收。「開」吃、「沉」吃、「提」吃、「引」吃。 箇中滋味,還得靠自己在推手中摸索。 36、骨頭勁 上海的一些老拳師,常常會說一句話,便是「你有骨頭勁!硬了!」 一開始,我總不服氣,我便放鬆整條手臂,想推他個措手不及。沒想到我被輕飄飄的打飛了。他還是扔下一句話「你有骨頭勁!硬了!」近有大半年時間,我常常體會著被他打飛的感覺,也常常想起他的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我在與師兄弟的推手過程中,我突然領悟了這一點。奇怪得很,我發現我的太極上了一個台階。象是禪宗所說的頓悟吧。現將我當時的理解與感覺陳述如下: 其實,老拳師所說的有骨頭勁,意思是,我的勁是透過骨頭傳出的,給對手有硬的感覺。對手隨時能感受我將發未至的端倪。因而,對手能聽住我的勁源,將我打飛。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所謂的「骨頭勁」呢? 初練太極者,一出手便是整條手,作為一體的手。而實際上,太極要求的手,不能這樣。太極手應該是分清手心與手背。手心與手背中間便是骨頭。 倘若,與人推手,我是用手心敷著對手的手腕或肘,我的勁不能用手心和掌上的勁。因為,勁走陽面,手背上的勁一旦透過骨頭傳到手心與掌面,勁便出了骨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涵空手心,通過舒指,將勁從手指背滲透到對手的背後或腳跟,乃至對手命門後遠處的某一點。這樣的勁,就不會出骨頭。 反之,倘若,我用手背粘聽對手的手腕,我也不能直接用手背勁打對手,因為,我粘著的是對手的手腕陽面,對手也會將勁自然反彈出來,這便是推手中的雙重。正確的做法,也是分清自己手的陰陽兩面,涵空手心,一旦對手發勁,一方面可以用意念直入地心,地心反饋勁通過手背直接反彈(對手勁不厚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手指或通過肘尖,將對手的勁路引空(要看對手的勁的方向而定)。這樣,避免了我用骨頭去頂碰了。勁也不出骨頭了。 後來,我的這種感覺越來越細膩。身體各處,我皆能將骨肉「分離」了。勁與氣血的感覺,也逐漸分細。聽勁也隨之提高。37、用地球打人
老拳師高興時,會讓你摸摸他身上的「嘜士」,還會「縱恿」你用盡全身力氣推他。當我真用全力推他時,發現他象一座大山一般,紋絲不動。而在我不經意之間,卻被他打飛了。只見他笑哈哈的樣子,似乎什麼也沒動呀。常讓我摸不著頭腦。而他卻詼諧的對我說「我用地球打你」! 「用地球打人」是在我初學太極拳一年時聽說的。我當時覺得,太極拳最不可思議的莫過於此了。而他唯一的解釋,便是神秘兮兮的「我用地球打你」! 過了三年多時間,我的「骨頭勁」悟透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教師弟練太極整勁時,我突然領悟了「用地球打人」的道理。 當時的感受與體會如下: 兩人弓步相對,左腳在後,右腳攻前,我的右手在前,手背朝上,敷住師弟的左手肘窩。左手在後,手心朝下,扶住他的肘窩。他的動作也如此。我用整勁推他,他用整勁推我。形似頂牛。 突然之間,我發現,我只要立身中正,手腳的陰陽分開了,我不用力,不用整勁,我師弟的所有整勁都被我「吃掉了」,如石沉大海。 師弟也覺得神奇,發現我根本沒有用整勁,而他無論如何也推我不動了。我想起了那位瘦小的師傅說的話,我也神秘兮兮的說:「我用地球打你」! 仔細想想,主要有以下幾點心得: 氣血下沉,將對手的勁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蠻力去推對手。接觸對手的觸點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與背),而不單只是胸和背。 腳底平韜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盡量讓腳底板與地面的觸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 涵空腳底心,理論上是分清了腳的陰陽虛實。實際上是為了便於發動地心的反饋力。意思是腳上也要「含胸拔背」 發動地心反饋勁力前應虛領頂勁,目的是讓地心的反饋力放長、放遠、放鬆、放透。 悟透這個道理後,我發現,根本無須用弓步將重心放低。平時隨意一站,也能做到這一點。 後來,由此引發我獨腳站立,發動地心反饋力的念頭。 在此感謝與二水只有兩面之緣的上海中山公園裡的葛老師、徐老師。 38、肘尖長眼睛 雙推手或爛採花中,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謂「肘空一大片」、「肘打一大片」。 如何做好「肘空一大片」、「肘打一大片」呢?老拳師會形象的告訴你:「肘尖得長眼睛」! 初聽這句話,我還以為是句玩笑。人們都說「拳頭不長眼睛」,那麼肘尖又如何長得了眼睛呢?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在雙推手中,我發現倘若將自己的雙手變成「兩扇門」,開合自如,不但手指上,你得用眼神顧及,肘尖確實得長上「眼睛」(兩隻肘尖各長一隻眼睛)。 肘尖長眼睛的感受與體會: 肘是最容易被對手拿住勁路也是最容易化卻勁路的所在。必須刻刻留意。 一旦能夠開肩,肘的活動範圍是最廣的,也最善於欺騙對手的勁路,留意於肘尖,便能隨時引誘對手粘隨你的肘尖,不肯放鬆。 你用肘尖的「眼睛」注視對手的面門(如右手腕粘住對手的右手腕時,稍右側身,略抬肘,有用肘尖擊打對手面門的意念,你非真打),對手會驚慌失措。同時,你的神貫穿對手的命門,兩肩肘一抖嗦,便將對手打發出去。 倘若對手粘住了你的左肘,你只要用肘尖的「眼睛」注視對手的面門,便會反粘住對手的左手掌,這是,你的右手只要輕輕拈拿對手左手的其中兩點,用神貫穿對手左肩胛,象手握劍般的,將對手的整條手臂當成是你的劍,對手的左肩胛便是你的劍尖,用對手的手臂之劍點發對手(我將它稱之為:拿兩點打第三點)。 只要領悟了「肘尖長眼睛」的道理,一切會變得輕靈自如。 39、向孩兒討教聽勁 我是在女兒出世一個星期,開始學習太極推手的。在與女兒的玩耍過程中,著實領悟了許多太極道理。「向孩兒討教聽勁」便是其中之一。 與孩子玩耍時,用手心輕輕敷住他(她)的小手,小手動,大手便跟,手隨小手的動而動。 小手不動,大手逗他(她)動,動急則急隨,動緩則隨緩。 大手不要脫離小手。 千萬別弄疼小孩。敷住小手時,其實練的是腦子的功夫,必須心存吝惜,心細如絲,聽勁也自然提高了。 我女兒常調侃說:「老爸的功夫是我教的!」 40、欣賞別人打拳 學會欣賞別人打拳,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對別人的尊重。尊重別人也就尊重自己。不管別人拳打得如何,一有機會你應靜靜地看完他的行功走架。我為此交了許多各門各派的朋友。其二,看別人的優點,也看別人的缺點。陳、楊、孫、武、吳、趙堡各家,家家皆有優點;少林、武當、八卦、心意各派,派派皆有缺點。對具體習練者而言,人人皆有優點,人人皆有缺點。學會優缺點一同欣賞法,會提高你的太極意識,增強你的太極聽勁。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理故在此。 要做到這兩點,你得拋棄囿於自家門派的有色眼鏡。一個胸懷若谷的人,才能進入太極殿堂。 怎樣欣賞呢?首先看別人行功走架時,米字架的三個平面,在一招一式間是否協調一致。這是「外三合」的功夫了;其次看別人「豐」字狼毫這根中軸是否形成,這虛擬的中軸是粗是細,還是頂天立地的伸拉舒展;第三,看他一招一式間,氣血與勁路的生息轉化是否自然、安舒。第四,看他是否神內斂、意外揚。神內斂、意氣外揚,是高層次的功夫。 41、神分陰陽 「精」屬陽,「氣」屬陰,而統帥「精、氣」的「神」,又分陰陽。屬陽的神是意氣奮發的。若見高人,一式站樁,他的意氣便張揚四周,似乎周身皆屬他的領地,所謂「氣壓天風吞海雨」,使得旁人無法近身,這便是屬陽的神。武禹襄《太極四字不傳秘訣》所稱:「敷、蓋、對、吞」得神之陽。屬陰的神,是指收斂入骨、神情內斂、眼神內聚的神。見高人行功走架,所謂「若軒轅古聖,端冕垂裳,如昆刀刻玉,但見渾美。」所謂「端凝拙樸的古佛之容,欹正收放的自然之態」指的便是這種屬陰的神。李亦畲《撒放秘訣》中的「靈、斂、靜、整」得神之陰。「斂神聽細雨,滿身輕靈意」何等境地!! 42、大塊文章 前些年游黃山,見黃山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幽不能筆、雄無可比、奇不能狀之時,剎那,眼前一亮,見一摹崖巨石,上寫「大塊文章」四個蒼勁大字,我由衷快感,一併噴發。而同為天下美景,桂林就少了這種意味。初到桂林,心中為之一驚。半小時過後,眼睛開始有些疲倦。看厭了,幾乎象是民國期間,南京中央電台的女播音員的語調,同樣的頻率、同樣的語氣、不分句讀的念讀文章。 走邊了名山大川,我開始感悟到,太極拳何嘗不是象黃山一般的「大塊文章」呢? 看太極高手行拳走架,就如同登游黃山,欣賞一篇「大塊文章」! 文章有段落,太極拳也同樣如此;文章有句讀,太極拳也復有句讀;文章有情有景,行拳走架何嘗不是如此!文章氣勢磅礴,太極拳亦如浩浩長江。文章有問有答,行拳走架也應與天地、白雲、花草相呼相應...... 初學太極拳,師父總說要「綿綿不斷」「一氣呵成」,其實,這是對「小學生寫作」的要求。練拳三五年後,就應該開始注意「大塊文章」的段落、句讀、層次、意境.... 倘若,我們還是象小學生一般的「綿綿不斷」「一氣呵成」,那麼,我們只是練了一個動作,而不是一套拳,我們只是講了一句誰也聽不懂的長句子,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太極拳分三節,就想文章有三個段落。每一段落,均是另起一行,空兩格行文。行拳走架也復如此。每一段落結束,神情必須有一個交代,不能「綿綿不斷」「一氣呵成」下去。神情向誰交代?向天地、白雲、花草交代。你應該舒展你的意氣,再開始你的第二段行文。 每一段落,有十幾句、乃至幾十句話組成。每一句話的結束要麼是句號,要麼是問號,要麼是感嘆號。太極拳的每一節中,也有不同的式組成。每一式的結束,你的神情必須有一個交代。勁路略作停頓,意念無限放長。每一個意念都能表達你對拳的理解。 一句完整的話,有時有幾個逗號,也不能「一氣呵成」。行拳走架也同樣如此。太極拳中的每一式中,有幾動或十幾動。每一動之間,要有「摺疊」勁,要有「顧盼」意。所謂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上提寓下意,下沉上拔勁。左顧聽右,右盼思左。 如此行拳走架,你會覺得太極拳太難。我打拳十年,沒有一遍是我滿意的。正象我的文章,寫了之後,不再有看的勇氣。 我想,太極拳的魅力也在於此吧。文章千古事,太極拳何嘗不是如此?! 43、奇經八脈 一般而言,奇經八脈的暢通是有次序的,首先打通的應該是任脈,其次是督脈,任督兩脈一旦暢通,鵲橋生津,會陰微有內斂感(所謂提肛,或忍便狀等等,其實是對會陰的要求,以至一些一知半解的拳師要求學生練拳時要忍大小便云云,害人不淺。),陰陽交泰,俗稱「小周天」。久而久之,腳間帶脈暢通,兩腰眼原先軟檔處日見飽滿,俗稱「丹田上手」。其實,此時的丹田只是下丹田的功夫,貪婪此處,會一葉彰目。許多練家,定頓在此處,還喜歡以丹田勁炫人。孫祿堂先生《拳意述真》引李奎元論形意拳云:「或有練者,手足動作亦整齊,內外之氣亦合的住,以旁人觀之,周身之力量,看著亦極大無窮,自覺亦復如是,惟是與人相較,放在人家之身上,不覺有力,知者云:是被拘魔所捆也。因兩肩根、兩胯里根不舒展,不知內開外合之故也,如此雖練一生,身體不能如羽毛之輕靈也。」語重心長。可見,內開外合側重的是練陽蹻、陰蹻、陽維、陰維四脈。四脈通常,身體才能如羽毛之輕靈。金仁霖老師講拳,側重於「里開外合」,他說,里開外合,實質上是通「大周天」的功夫。有一些人聞名找金老師學推手,金老師卻要求他們「里開」,這些人便說,金老師不會教推手,只會說「里開」「里開」的,可見琴聲再美,也產不出更多的牛奶來。只有以上七脈暢通了,沖脈才有可能暢通。奇經八脈中,沖脈是直接由湧泉升到百會,再由百會往四周散發,回復湧泉的。有點象放煙火一般的。但不是所有的練功者都會有這種現象的。而這等次序的逐漸暢通,必須建立在日久天長的拳架為基礎。少了拳架,正象李時珍《奇經八脈考》中曰:「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沖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之根,一氣之祖。」看來只好去找神仙來幫忙了。這也許是李時珍為喜歡玄之又玄的人開的玩笑,其實他在脈考中業已講清了正脈與奇經的關係:「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大凡是「小河流水大河滿」的道理,一點都不玄乎了。 44、顧盼有序 顧盼二字理解容易,體悟實難。以前每見何基洪老師行拳,動則如靈貓捕鼠,印象之深,而始終不得要領。黃山回來,我發現拳中一切靈機全在「顧盼」二字。從呆若木雞到靈貓捕鼠,關鍵在於是否領悟「顧盼」二字。 顧盼在上下相隨、左右摺疊、前進後退間,顧盼在每一動的轉換間,顧盼在每一式的變化間,顧盼在動靜之間,顧盼在勁斷意連間。有顧盼,拳始有靈性,有顧盼,拳便生髮氣勢。 顧盼二字,雖只是對眼神的描述,其實全在耳朵與眼睛的相互轉化之間。 何基洪老師說,每見行拳數十年,不知耳朵在拳中的妙用者,無法入門。苦口婆心矣。 45、鼓盪無常 「鼓」是一種古軍樂。《周禮·鼓人》中載:「以金淳(三點水改為金字旁)和鼓,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鼓,歷來在戰場上充當號令。《春秋繁露》曰:「大旱雩祭而請雨,大水鳴鼓而攻社,天地之所為,陰陽之所起也...故鳴鼓而攻之,朱絲而脅之,為其不義,此亦春秋之不畏強御也...」後來也演變為演奏樂器的動作。《小雅·鹿鳴》雲:「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盪」古有兩字:其一,是上湯(繁體)下皿,意思是水在器皿上煮沸的狀態。其二,草頭下一繁體的湯。意思是生滿水草的池塘或淺水湖泊。這兒取上湯(繁體)下皿的盪。意思是平靜的水面,在某種作用力之下,產生向四周、上下翻騰、蕩漾的狀態。 可見,鼓是鼓,盪是盪。不能鼓盪不分。鼓盪兩字連在一起,用來解釋太極拳理,原本是十分形象的,而今誤解甚多。在黃山,聽何基洪師講解演示拳架中的幾個常見動作,我似有所得。然一時也茫然不知其要。這些天,反覆重現他的行架神情,我發現問題的關鍵是「鼓」「盪」二字。 鼓是演奏,盪是樂聲的傳播。鼓是投石於水面,盪是水面運行。鼓是器皿加熱,盪是水的沸騰.....鼓是因,盪是果。得矣。 在拳中,鼓是斂、是整、是合、是凝;盪是通,是空,是散,是透。鼓是「湧泉-會陰-囟門」一線,盪是「腳踵-會陰-百會」一線。鼓盪是兩軸生息變幻的結果。鼓盪無常,拳便氣象萬千。 了明鼓盪,始知吞吐。海納百川,才能氣吞山河。 46、圈內圈外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幾乎成了廬山的廣告詞。 他的詩一改他詞的豪放,而以理趣見長。這也許就是中國文人品性的雙重特徵。詩言志,文人歷來認真待之。詞寫風花雪月,可以盡情的張揚作為個體人的個性特徵。中國古代文人,在他們的詩詞之中,出圈入圈,把玩著太極。 廬山可以做如是觀。因為廬山是置身其內的玩法。黃山則不同。登臨黃山,不但有小天下的感覺,所謂「岱宗遜色」,而且頓生無我忘我的境界。所謂「超乎象外」。沒有了「我」,何來「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看」。何來「不識廬山真面目」的「識」呢?大凡黃山歸來,不只是「黃山歸來不看岳」,而是「登黃山,天下無山」。除卻黃山,人間無仙境矣。 究其原因,黃山不是看的,也不是識的,黃山是讓人「仙」了一把,過足了夢境、仙境的癮!置身於光明頂,我常疑惑:「我是誰。誰又是我二水居士?」 這便是黃山! 之前學太極拳,常用理智去了解太極為何物,太極做何解?也常幻想有朝一日,己身成為了一個「至大無邊,至小無內」的太極球體。後來發現自己一直是在「瞎子摸象」「捫燭揣龠」,總不得要領。大凡象是蘇軾游廬山所感「只緣身在此山中」矣! 在黃山,觀何基洪先生行拳,發現,太極根本是蘊於內而形於外的。執著於己身求太極,呆板無所得,置身於外尋太極,更是緣木求魚。己身之內、己身之外實無太極可尋,惟有「得乎象中,超乎象外」而已。 記得兒時把玩滾鐵圈,一桿鐵鉤粘著一個大鐵圈,可以前行,可以後退,可以左傳,可以右旋。熟練者得心應手,圈人合一,不知圈隨人轉抑或人隨圈移。初學者或執著於圈或執著於桿或執著於己身,終究圈是圈,人是人。即便人仰圈翻也無法滾動鐵圈。「人圈合一,而意超圈外」是把玩鐵圈的訣竅。「鐵杆是手臂的延伸」「著手輕靈」、「步隨圈移」是基本功了。 把玩鐵圈如斯,把玩太極拳也如斯! 把玩太極,懂得圈內圈外的道理,也許是黃山給於我的靈感了。 47、情景與氣氛 閑來重讀陳從周先生《說園》,悟得「風花雪月,客觀存在,構園者能招之即來,聽我驅使,則境界自出。」一句,方知我丟掉了拳架之外的「風花雪月」。行拳盤架要有情有景。拳架之中,「情景」二字,絕非行拳之人的刻意作秀,而是拳至妙境的自然流露。身心「中正安舒」了,神清意爽了,氣韻自然生動,情景自然呈現出來。 以前,我常問人「太極味」究竟為何物。就象我常問人「何為詩意」一般。幾乎少有明白人能說得清楚。詩與散文的區別,絕對不是語句的排列以及是否壓韻。散文象是閑庭信步,詩則是夢中即景。太極拳有別於他拳,自然在於這種雅緻的情景。 這份情景,一旦到了推手之中,出現的是另一種景象。那便是老拳師常說的「氣氛」。氣氛是指由己身散發的能夠調動周遭氛圍的一種略帶神秘色彩的無形物質。一份雅緻的情景,流露出生動活潑的氣韻,自然產生出能夠調動對手,影響周遭的氣氛來。所謂「打人如接吻」、「打得人舒服,還想討打」云云。我想就是這種受氣氛感染所致。何基洪師常說「我抽空了你的氣」事實上就是他的氣氛影響了對手。而對手也便隨之左右,莫知莫覺起來。「抽空了對手的氣,對手就成了稻草人」,大概就是這層意思了。 氣氛由情景而生。情景由氣氛而活。 情景所致,周遭天地、草木皆有靈性,一招一式均與之有交流。陳從周先生在其構園原則中稱之為「借景」,在太極推手之中就是「借力」。借力不但是借對手的勁力,重要的是巧借天地草木之情景。「風花雪月....聽我驅使,則境界自出。」信矣。二水案:以上五則系二水陪同蔡光圻老師、何基洪老師上黃山後所寫《黃山太極隨感》一文。黃山給予二水的不特太極拳的靈感! 48、手舞足蹈 太極拳在每一階段都會犯不同的「病」。只有逐漸治癒了這些「病」,太極才可以「出門」。 手舞足蹈就是常見的太極「病」。初學太極拳,照樣畫瓢,常常感覺手不是手,腳不是腳。手足無措也。勉強學會了,手只是手,腳只是腳。手足分離也。太極拳要求「腰帶四肢」、「一動無有不動」。意思是,太極拳是以人的中軸線為軸心,帶動手腳的整體運動。所以,「手舞足蹈」的後果便會將太極拳演變為太極操。 檢驗自己是否犯有此病的方法是:一,原地不開步打拳。在原地不開步的情況下,能將一套拳順利打下來了,說明你的腳上沒有這個毛病了。 二、開步不動手打拳。將手保持無極樁姿勢,用腳能將一套拳順利打下來了,說明你的手上沒有了這個毛病。 三、不動手、不動腳,用意念將一套拳順利想一遍,說明你的整體沒有了這個毛病。 治療方法: 多走貓步。多練單操 49、前赴後仰 糾正了「手舞足蹈」的「病」之後,練拳時,丹田就有「嘜士」了。也開始學會以腰胯帶動四肢的運動方法了。這時,許多人會犯另一種「病」,那便是「前赴後仰」。 原因是,剛剛學會「腰帶四肢」的人,腰胯與整個身體是連成一體的,腰胯一動,他的整個胸背部也隨之運動起來,加上這一階段的習拳者開始品味太極拳中「綿綿不斷」的內涵了,打拳的自我感覺也好了起來。時間一長,他的胸背部幅度越來越大,而他自己常常陶醉在期間,自以為得到了太極拳的精髓。拳論所說的「過猶不及」講的就是這種現象。 糾正的方法:一、木偶人打拳法:用意念將自己模仿成一隻舞台上的木偶,頭上、手上、腳上、身體腰胯部位均有幾個繩子吊拉著,腰胯部位一發動,其他部位象木偶般的跟著運動。寧拙勿巧。保證身體胸背部位的中正安舒。二、重新回到師父那兒,把自己當成一個初學者,從頭開始學一遍拳架。三、每一式單操動作,叫師兄弟按住你的雙手,看看能否順利的打拳。 糾正了「前赴後仰」的太極病之後,你便真正學會了什麼叫「含胸拔背」。你的中丹田也開始運轉起來了。 50、顧此失彼 「顧此失彼」的毛病,常常發生在太極拳的中級階段。那時,習練者的太極拳架已經中正安舒了,下丹田的勁路也順暢了,中丹田的氣血也開始能夠沉降了。勁路也由緊變松,架子也由開始舒展開來。外人看他打拳,能夠感覺得到他的一些神韻來了。 一般的人,逐漸開始獨立行功走架,脫離師父,慢慢「法自修」了。 這時,倘若沒有人及時提醒他「顧此失彼」的毛病,可能他的太極修為就此停頓下來。許多習練太極拳的,「十年不出門」、或者幾十年也沒有多少修為,原因就在於此。許多大師級的太極拳師,也會犯同樣的毛病。而他們自己往往覺察不到。 許多習練太極拳的人,不敢與其他門派的人交手,多半是因為他的推手只能在同門內進行,一旦離開太極推手的規則,他們無所適從(這也就不難理解,如今的太極推手比賽規則中,為何先要讓參賽者表演一套太極套路了)。 自己覺察不到「顧此失彼」的原因,是因為,這種病不是形體上的毛病。中正安舒了,形體上還會有病嗎?! 毛病出在習練者的「意念」上。 因為在這一階段之前,他們過多的注意了自己的勁路與氣血,過多的注意了自己的身體語言。相對忽視了意念。 從來不知道「耳朵」在打拳中作用的人,就有這種太極病。 知道了病因,也就能夠對症下藥了。 耳朵與眼睛在行功走架中的作用很重要。原則上有以下幾點分工: 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眼觀靜態的上下左右四面與運動過程中的「顧盼」 耳聽上述六路外,更重要的是背後「命門」、「神道」兩穴。 二、耳朵與眼睛配合運動中的手足「交替輪班」 三、耳朵「斂內」、眼睛「含外」 學會了眼睛與耳朵的作用,太極拳的修為自然上了一個層次。也就到了「太極出門」的時候了。當然,離真正的太極奧堂還遠呢! 51、神不守舍 學會耳朵在行功走架中的運用,其實不算太難。眼睛的運用確實是一件頭疼的事。 太極高手聽勁,其實是聽你的眼神。你的眼神過了,對手便會乘機打你的回勁;你的眼神丟了,對手便會敷蓋你的勁源。你的眼神正了,對手會顧盼,你的眼神斜了,對手便能騰挪閃賺。之所以你的眼神常被對手所制,原因是,你在拳架中,眼神的運用沒有掌握好!這種太極之病,我將它稱之為「神不守舍」。 翻開現有的任何一本太極拳書籍,對耳朵在拳架中的功用,隻字不題。對眼神在拳架中的運用,無非有兩種觀點:其一,眼隨手移;其二,手隨眼轉。 其實,眼隨手移的結果,便會造成眼神的「丟」;手隨眼轉的結果,會造成眼神的「過」。大多太極拳師只講勁路上的「不丟不頂」、「不即不離」,其實,眼神上的「不丟不頂」、「不即不離」更為重要!因為勁路上的丟頂,可以用眼神來補救,而眼神上的丟頂,是無法彌補的了。拳論云:「勁斷意不斷」。眼神的過或不及就是意念的丟與頂,那是無法補救的。 我前些時日,就處於這種病狀之中。後來採用了下面的方法,如今還在努力之中。 在行功走架時,內斂眼神(眼睛內視至腦後),意念想像自己腦後對應眼球的兩點彷彿能夠看見東西,然後,將「腦後眼睛」的視線,沿自己的兩個耳廓方向朝前面籠罩。餘光管住自己的手指與腳尖。臉部肌肉放鬆,略帶微笑。 52、一氣呵成 行功走架中,「一氣呵成」幾乎是一些拳師刻意的追求。他們還會將拳論中的「綿綿不斷」、「行功如抽絲」等等一大套理論來反駁你。如今的競賽套路的評判標準中好象就將「一氣呵成」作為一個評分值的。 二水以為,太極拳行功走架中的「綿綿不斷」並非指速度均勻的「一氣呵成」。而是應象浩浩長江一般,水流不斷,但洶湧澎湃,錯落有姿,動靜有常,時而涓涓、時而滔滔,有情有景。這樣的拳架,才會練就「輕靈靈、活潑潑」的太極來。 二水案:以上5則,是習練拳架過程中五種常見「病」。當刻刻留意。 53、懶扎衣一說 與人推手,首先要虛懷守中,斂神揚意。太極拳起勢後第一式叫「攬雀尾」,陳式中稱「懶扎衣」,而武當拳中的「懶扎衣」只有一動。即:左手將自己的長衫下擺撩至背後,右手同時隨腰胯由左向右前方伸出,作「請」狀。這其實是標準、經典的推手實戰預備式。其一,在撩長衫下擺的同時,頂勁虛中,右手作「請」狀時,虛懷沉氣直入湧泉。神情內斂,邀對手上場:而意氣外揚,業已管住對手中心軸線了。可惜這一式在目前流傳下來的各門太極拳中已不復在了。推手時必須時時貫穿太極拳「守中拳」的要義,即「守中、用中、打中」。「守中」的目的是守住自己的中軸,虛藏起來,不讓對手摸碰。「用中」的概念是用手輕扶對手時,聽其勁的來龍去脈,然後用自身的中心軸去擊打對手。「打中」則是指用自身的中心軸的勁貫穿於對手的中心軸,通過對手的指、腕、肘、肩打擊對手。可見,與人推手,首要的是將自己的中心軸固守起來、虛藏起來,而將對手的中心軸牢牢的管住。 其二,聽著對手中心軸線時,可以通過進退顧盼四勁去「欺一欺」、「問一問」,聽聽對手的反映。一問一答、一欺一化,其樂無窮。 其三,拔一拔、沉一沉,看看對手三田能否合一。 其四,管一管對手勁路、管一管對手氣血,不讓對手勁路上升,不讓對手氣血下沉。 其五,沒骨聽勁。送給對手一隻手,任憑對手提拿自己的勁路,將其一一化卻。 其六,拎一拎、稱一稱。發現對手聽不到你的勁路變化時,你可以拎住對手,將意念直貫對手腳跟,看看能否象拎籃子一樣將對手拎起。如同桿稱稱物,拎住稱鈕,將重物稱起。 其七,跳跳太極之舞。當你能化卻對手一切來勁時,你可以將意念管住對手背後一米周身,舒展你的進、退、顧、盼、定,跳跳太極的華爾茲,這更能提高自身的精、氣、神。 54、有關雲手 雲手,又稱「運手」、「抎手」、「金剪手」、「梅花手」等,是中國傳統武術中攻守皆備的常用招數。上架下護、上驚下取、左顧右盼、右進左閃、前行後隨、後撤前范,堪稱經典。在查拳、小洪拳中,更是注重「剪」字與「纏」字,具有守中帶「拿」的用法。 楊式太極拳的「雲手」,看似簡單、平實,動作要求在於「左搬右運」,莊重典雅,沉著練達。不得要領者,只重其形,手隨步移、眼從手轉,形似摸鬼,呆若木雞,了無生趣。關鍵在於右運時應有左顧,左搬時也宜右盼。上架有下護意,上驚寓下取意。如此含蓄中方見端倪,雲岫出始見洞天。 葉大密師深得楊式太極拳「雲手」要旨,將這層內功心要的窗紙一指點破,又將這層意義發揮至極致。象是書法大家沈伊默的隸書,一波三折,在摺疊中見真章。 葉家拳中,綜觀全套動作,三個雲手各有千秋。側重也自有不同。二水在習練過程中,每每有所思,亦似有所得,可是每每執筆,猶如隔靴撾癢。承南方兄青睞,二水只得勉為其難,談些自己的感受: 在葉家拳中,第一個雲手,是中軸帶動陰陽手的交替運行,一鋪一陳、一揮一撤、一剪一裁,與通常楊式架中「搬運」,大相徑庭。猶如玉女裁衣,「裁得雲霓作嫁衣」,重在一個「剪」字。在「剪」字中見「翻雲覆雨」的意味。 第二個雲手,在第一個雲手的基礎上,改「掌」云為「拳」雲,中軸帶動陰陽兩個「空心拳」,交替運行。一拽一扯、一鼓一搗、一提一放,猶如玉兔搗葯,「搗得玉瓊為良藥」,重在一個「搗」字。「搗」字之中見「鼓盪」。 第三個雲手,在第二個雲手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反覆,多了一個摺疊。在拽扯、鼓搗、提放之中,加了一個類似開弓裂石的動作。猶如后羿射日,「射得神烏烹美餐」,重在一個「射」字。「射」字之中,浩鵠閃爍,意氣牽引,內氣浩然。 常練雲手,讓二水體悟太極拳「中軸」涌動,體悟太極拳攻防意識,體悟內氣的鼓盪.... 55、長江黃河葉大密師講拳,常常長江黃河諸喻答之,迷者雲里霧裡,不知所云;悟者會心開懷,頗富禪機。太極拳如長江黃河者,視角不同,景緻各異。置身於空中,俯瞰長江黃河,長練掛空,吳風當帶;身臨絕頂,臨頂遠眺,川流不息,周而復始;近身懸岸,貼岸觀之,如置身長江黃河波浪間,驚滔拍岸,洶湧澎湃也。 56、解鈕扣 解鈕扣一說,是聽金仁霖師說起的。 金仁霖師講拳很有特點。他在給我們講解含胸拔背的要求時,往往讓你的手去觸摸他含胸與不含胸的不同感覺,而後再講解老一輩拳師對有關含胸的論述,談到盡興處,他會講述一些老一輩名家的掌故。他說,含胸要求有「掏心掏肺」的感覺。按田兆麟師的說法是「將胸腔肋骨掏空」,郝少如師就說得文明一些,說是將襯衣第二、三兩粒紐扣揭開。 二水觸摸了金仁霖師的含胸之後,覺得含胸一說,其實在於兩肩里根的打開。而心中有「釋懷」之感。這種「釋懷」的感覺來自一種壓抑後的放鬆。如有將紐扣解開的舒暢。 解第三扣簡單,解第二扣卻難。解開了第二扣,胸無掛礙矣。 57、「閃賺」雜論 拳論中常見有「騰挪閃戰」或「閃展」一說。二水不甚了了,詢之於金仁霖師。答曰:「是為閃賺,今人望文生義矣!」二水如夢初醒,大呼得矣。是為識! 考「閃賺」二字,本義為元曲宮調。元人芝庵《唱論》云:「大凡聲音各應於律呂。分做作六呂十一調,共計十七宮調。如下:仙呂宮唱:〔清新綿邈〕、南呂宮唱:〔感嘆傷悲〕、中呂宮唱:〔高下閃賺〕、黃鐘宮唱:〔富貴纏綿〕、正宮唱:〔惆悵雄壯〕....」「中呂宮唱」大凡是高下起伏、懸念頓起之類的唱腔吧,頓收提放一氣呵成,抑揚快慢相間有序。頓收提放、抑揚快慢,也許能夠騙取觀眾的心。就象如今的電視劇,也常以賺取眼淚為宗旨一般。 於是就產生了「誆愚人」一說。《西遊記》有「...如來卻不肯向他說明原委,氣得悟空叫道:可恨!可恨!如來卻也閃賺老孫!」唐寅《解惑歌》云:「佛知過去未來事,仙有通天徹地力。任你嘍羅閃賺高,這兩個人瞞不得。」確切的說,這裡的「閃賺」成了「誆愚人」的種種手段。搜腸刮肚,想方設法去誆愚別人,總是生硬的緊。也難怪在陳鑫的論著里,「閃賺」成了《擖手三十六病》中之兩病:其一,躲閃(躲閃者,以身躲過人手,欲以閃賺跌人也);其二,閃賺(閃賺者,是誆愚人而打之)。可見,「誆愚」一說,也誆愚了不少人了。其失過於「有意」。 查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閃,拋撇之義」。「賺」是「唱賺」的意思,「唱賺」是宋代的一種說唱藝術,常用「平仄韻通葉的變化」,極具扇情之能事。可見「閃賺」二字,還不是簡單的「誆愚」一說所能夠含概的。 看來由元曲宮調,引申為文人對白,還是深得一究。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子牙設計收九公》中有:「...土行孫得空,以手一抱暖玉溫香,已貼滿胸懷。檀口香腮,輕輕緊搵。小姐嬌羞無主,將臉左右閃賺不得,流淚滿面曰:如是恃強,定死不從!...」這裡的「閃賺」是一種近似於人本能自我保護的躲閃動作。然而,純系本能的保護,看來還是難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少女遇見「土行孫」這般的胡亂的抱、貼、輕浮緊搵,自然反應式的「閃賺」,還是「閃賺不得」,只好「流淚滿面,定死不從...」了。究其因,失過於「無意」。 「閃賺」二字,還得於有意無意間求之! 明.程沖斗《棍法圖說》有載:「或問曰,訣中有穿、提、閃、賺之法,可得聞歟?余曰:斯法也、其機玄、其旨奧。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閃賺者,手固步小,推棍入彼懷申,左拿閃右,右拿閃左。莫可測度,不至犯硬,此是賺法。若穿提,即非如閃賺者之小可也。局勢闊大,運用圓活。如彼立勢,便於左攔,我則從左上,以湊其攔,及彼攔下,我已先機而穿乎右矣。如彼立勢便於右拿,我即從右上,以湊其拿,及彼拿下,我己先機而穿乎左矣。循環無端,進退無跡,知電飛雷奔,目不暇視,手不暇指。無論圖中諸勢,皆以此為勝算,即破諸家利器,亦恃此而奏功。訣中所謂靜中用亂者,此也,所謂舊力略過,新力未士者,亦此也。所謂彼槍不動,我槍扎者,亦此也。豈非一了百了之說乎。」 「斯法也、其機玄,其旨奧。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 何其精闢!閃者,功深力到者,自然反應而已。賺者,心精思巧者,妙手偶得者也。棍法如斯,拳法如斯,曲詞歌調,也復如斯! 58、「閃賺」之後 二水在萬維武術網發表《『閃賺』雜論》一文,遭受了一些人的非議,甚至人身攻擊,意思是二水抄襲了馬明達先生的文字,拾人牙慧云云。二水決定將馬明達先生的文字作一比較。順便聲明一下:二水只是一個網名,二水從沒想過企圖通過與馬明達老師論爭來提高自己的虛名。比較,只是為了說明問題。比較一:馬明達老師觀點:讀者可以翻翻《辭海》等工具書。把「閃」和「賺」兩字合併起來,則只出現在武術中,它具有鮮明的武術術語屬性。二水觀點:元人芝庵《唱論》有「中呂宮唱:高下閃賺」,不是用於武術,而是元曲宮調。唐寅《解惑歌》:「任你嘍羅閃賺高」也與武術無關。明·許仲琳《封神演義 》、《西遊記》中也都是「閃」和「賺」合用,也均與武術無關。分析:也許馬明達老師也象二水一樣,只是偏重於單方面的知識積累,閑書看的少了,所以才斷論:把「閃」和「賺」兩字合併起來,則只出現在武術中,它具有鮮明的武術術語屬性。比較二:馬明達老師觀點:閃賺,本義是誘騙。二水觀點:一、「誆愚」一說,也誆愚了不少人了。其失過於「有意」。 二、《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子牙設計收九公》中的「閃賺」,是一種近似於人本能自我保護的躲閃動作。然而,純系本能的保護,看來還是難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究其因,失過於「無意」。分析:正因為馬明達老師,少看閑書,所以不知「閃賺」還有其他含義。比較三:馬明達老師觀點:明代武術文獻中,「閃賺」先是主要出現在槍法中。二水觀點:明.程沖斗《棍法圖說》中已經明確有「閃賺」論述。可見「出現在槍法中。」一說,也缺乏依據。分析:也許馬明達老師還不只少看了閑書,《棍法圖說》也沒加註意。比較四:馬明達老師的觀點:顯然「閃賺」既是一個戰術概念....戚繼光《拳經》中沒有出現過「閃賺」一詞,但相近的詞 ,如「閃退」、「閃驚」之類不一而足。二水觀點:明.程沖斗《棍法圖說》明確指出:「斯法也、其機玄,其旨奧。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可見「閃賺」之法,需要兩個條件,其一,「心精思巧」;其二,「功深力到」。不是簡單的「戰術」能夠概括的。更與「閃退」、「閃驚」有雲壤之別。分析:在馬明達老師看來,「賺」字,只是「騙」的意思。所以,閃騙就與「閃退」、「閃驚」相近了,既然是騙,那麼也就只是一種「戰術」了。二水在金仁霖師的指點下,翻閱了元明相關書籍,發現,「賺」是「唱賺」的意思,「唱賺」是宋代的一種說唱藝術,常用「平仄韻通葉的變化」,極具扇情之能事。既有扇情之能,看來只靠簡單的「噱頭」是不夠的,必須具有深厚的藝術修為。由此可見「閃賺」二字的演變軌跡:原本由宋朝的說唱藝術演變為元曲的一種宮調,再流傳於民間,成為老百姓的口頭禪。這是「閃賺」二字第一階段的發展。第二階段的發展有兩條脈象:由老百姓的口頭禪,演變為明清小說的文字,這是文人的發展。由老百姓的口頭禪,演變為武術用語,這是武者的發展。不管是武者還是文人,在這一發展階段,由於每個個體的修為不同,對「閃賺」二字,就產生了不同的分歧。特別是武者,由於歷史的原因,讀書少了,分歧也就自然大了,也是情有可原。為此,二水對從事武術資料研究的人,由衷的敬佩。在此,向馬明達老師致以敬意! 59、《浮生六記》太極之迷 《浮生六記.卷六》云:「養生宜常 晨入園林,種蔬芟草,灌花蒔葯;歸來吟古詩,臨古帖,撫古琴。睡不在多,以神凝夢甜為佳。菜根粗飯,勝於珍饌。知已聚談,小飲無醉。勤練太極,寒署不侵。長此以往,乃祛病之方。」《浮生六記·卷六》又云: 「太極拳非他種拳術可及,太極二字已完全包括此種拳術之意義。太極乃一圓圈,太極拳即由無數圓圈聯貫而成之一種拳術,無論一舉手,一投足,皆不能離此圓圈,離此圓圈,便違太極拳之原理。四肢百骸不動則已,動皆不能離此圓圈,處處成圓,隨虛隨實。練習以前,先須存神納氣,靜坐數刻,並非道家之守竅也,只須屏絕思慮,務使萬緣俱靜。以緩慢為原則,以毫不使力為要義,自首至尾,聯綿不斷。」經笑我兄提醒,二水居士翻閱了有關沈復和其《浮生六記》的相關資料。沈復,號三白,元和(今蘇州)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年無考,據顧翰《壽沈三白布衣七十》一詩判斷,他至少活了70歲.道光十二年(1832)尚在世。顧翰,嘉慶十五年舉人,曾任安徽含山、涇縣等地知縣,晚年曾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沈三白曾受聘於顧為幕府。從他的《養生》一文看來,確實練過太極拳,師從無考。而1832年前,近代的太極拳尚未在江南傳播。其描述的太極拳與當時的陳家溝拳術也不盡相同。近代各家太極拳主要代表人物生卒:陳長興 1771一1853 陳家拳。始將拳傳外姓人。楊祿禪 1799--1874 創楊式太極拳。尚未稱「太極拳」,而叫「綿拳 」陳清平 1795--1868 趙堡太極拳名家,傳武禹襄。武禹襄 1812--1880 創武式太極拳。公開稱「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傳自楊式、孫式太極拳傳自武式。從這些資料看來,沈復在1763--1832間,已經開始練太極拳,並公開稱「太極拳」了。三白先生堪稱近代南方太極拳第一人。有《養生記逍》和《中山記歷》為後人所補一說。清道光年間,楊引傳在蘇州冷攤上獲得《浮生六記》手稿,其時後兩記已缺。光緒三年(1877)楊引傳以王韜之介將此手稿交上海申報館以活字版排印,距成書已70年。而此時,該書已有多種版本。可見,即便是「後人所補」,該「後人」也在光緒三年(1877)之前的了。有考證,《中山記歷》一卷系抄襲李鼎元的《使琉球記》,李鼎元是嘉慶五年(1800)冊封琉球國王的副使,去琉球的時間比沈復早8年。看來是以「前人」補「後人」之缺了。《養生記道》改為《養生記逍》,據鄭逸梅稱,其內容系剽竊張英《聰訓齋語》和曾國藩《求闕齋日記類抄》等書。二水一時找不到該兩書,不敢判定該兩書中是否有相關的「太極拳」內容。倘若有,則更有考證價值了。總之,沈復的《浮生六記》以及是否補缺等等,都給原本紛繁複雜的太極拳史界設置了一個迷。為原本神奇的太極拳又添加了神秘色彩。這也是太極拳的魅力所在了。 60、金師回鄉偶記 以前讀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總覺得四明狂人除了「狂」之外,還有些須矯情。一個「鄉音無改」的老者,走在回鄉之路上,一般而言,「兒童」也自然將他當作普通鄉翁,不會對他產生任何興趣。「笑問」一節,自然是詩人的「自作多情」。 金仁霖師,字慰倉,嘉興人。幼承庭訓,喜好書刻,曾師從陳澹如、鄧散木學篆刻。印風工雅。 1947年始,師從葉大密師學練武當楊式葉家拳,同時也從田兆麟師學練推手。在葉門內,善化善發,人稱葉門「一大三小」之「小金」。金師不但傳承了葉門完整的拳學體系,還對太極拳的史料研究有較高的造詣,理從徐哲東一脈。金仁霖師1947年離開故鄉嘉興,今年二月,應笑我兄之邀,回鄉小住。「鄉音無改」似乎有些誇張。照金仁霖師自己的說法,「鄉音略改」了。但是他的鄉音情結確是如此的強烈。一說到嘉興地方俚語,就解釋「迪格是嘉興白」(意思:這是嘉興方言)。有人與他聊天,他便會問「儂猜我是啥地方人?」他生怕別人將他當作「外地人」。此中情緒,蕩然沒有賀知章的矯情,有的是遊子的「近鄉情怯」和老人特有的幽默。 61、雪霽遇師 杭城大雪。晨起雪霽,城市分外妖嬈。二水赴武林門賞雪。廣場中人跡罕至。一老者坦然樁立,巍巍然如抱乾坤。忘情於天人之外,融會於五行之中。功畢,又默默然操拳,似太極似形意,嬉戲之作合乎法度,陶醉其中又靈機閃爍。二水好奇,上前打探。老者答曰:自娛而已。二水問其所操何拳,曰:非太極非形意。無招無名。啟齒之間,二水見其牙有煙漬,速速遞煙打火。老者始問及二水身世。二水簡約應答。 二水懇乞與之搭手。老者頓時爽朗起來。老者使一掤勁。掤勁之中有「鑽落起翻」的意味,二水開合吞吐引化。老者笑曰:不錯!不錯!小夥子有東西。松得好,開的好!你的師承正宗,沒走彎路。二水被他誇得受用,老者則中軸靈動,有進圈之意,二水隨即引長意念,含空門戶。老者復呵笑起來。曰:難得!空中有物。松中有節。 之後,老者開始談論起他的師承來。 老者陶姓。老輩杭城拳人稱其「小陶」。而今老輩稀矣。「小陶」也六十有七了。陶師原系杭二棉技術人員。從盧嵩高門下唯一的漢族弟子解興邦老師學拳。初學心意六合,而今年紀大了,始改學太極。18歲開始在杭城教拳,從蕭山到武林門,教學四十餘年,弟子愈千矣。因其推手風格兇悍,架小勁整,含蓄之中,隨處包含攻防意識。一些人不太適應他的推手。始有懼意。也有人戲稱其為「陶式太極」。 二水忙著道別。回辦公室的路上,行人匆匆,雪開始瑟瑟的化卻。遠處飄來老者的感慨的話語:「松得開,才能化得凈....」 二水得意於雪後的奇遇。一位值得景仰的老拳人。 62、打不動的腹部 昨天,二水因浙江大學李式太極拳協會邀請,去浙大玉泉校區,參加他們的太極拳交流活動。並與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教練、一級裁判、李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馬振華(品三)老師見面。馬振華老師表演了李式太極拳「春夏秋冬」四段中的「春」,如驚蛇、如靈貓、如戾馬、如蒼鷹....古樸典雅。飯後茶餘,馬振華老師談起他的「打不動的腹部」,說:「沒有內功的人,拳頭沒有滲透性,我便讓他們打。有內功的人,別說打了,碰都不應讓他碰。」可見,馬振華老師的功夫,不是在於所謂的「打不動的腹部」。而是李式太極拳所稱的「號脈」。所謂「腎動知竅生」。下丹田的微微鼓盪,自然能夠化卻拙力。但是,「號脈」(知人的功夫,又叫聽勁),不是其他拳術能夠練就的。外家功夫,在這方面也差火候,沒有太極拳細膩。 63、文人與刀 文人習武,喜劍不善刀。不知源自何時。大凡習刀,有赳赳武夫氣概,與習劍之清靈儒雅不作同日語。夫子執劍,詩仙亦仗劍。後世文士好武者,也自然以習劍為風雅。襲煒《巢林筆談》有「習刀自豪」一文云:「予少好武備,嘗竊前人刀法,靜觀而私演之。大要用避為擊,手眼快,身腳輕耳。因系鉛於足,久之解去,超逾(原文為足字旁一個俞)頗便。然法不指授,終是死法。丙年冬,有客從北來,與予講論刀術,與舊說無以異也。遂習之,略知騰縱閃賺、斜提直刺之法,而功疏力拙(原文為言字旁一出),技卒不成。然當酒酣興高,迭躍揮霍,光芒霜落,手臂風生,譴豁不平之懷,洗滌酸腐之胃,衛身雖拙,而吐氣自豪。」 此文能證文人喜刀一例。也佐證「閃賺」一說。襲煒,字巢林,自稱巢林散人,晚號際熙老民。江蘇崑山人。生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卒年無考。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猶在世。煒喜經史,工詩文,善絲竹,兼習武備。時人稱其詩文「筆墨間無非香氣,町畦外別具爐錘,極才子之能事,銷騷人之怨思。」而煒年過四十,仍未一第。 此般遭遇,心中自有不平事,腹中除了詩書酸腐外,自然難得坦蕩豪放。「然當酒酣興高,迭躍揮霍,光芒霜落,手臂風生,譴豁不平之懷,洗滌酸腐之胃,衛身雖拙,而吐氣自豪。」刀之於文人的釋泄功能昭然可見。明五公山人,王姓,名余佑,字介祺,保定之新城人。負王佐才,幼偉岸,有大志。初從定興鹿太常善繼游,既而受業於容城孫徵君奇逢,學兵法,究當世之務。習騎射、擊刺,無弗工。甲申國變,歸隱,更與徵君往來講學,究經史,授生徒,教以忠孝,務實學,兼文武,遠近從游至數百人....山人學無不究,與太原傅山、同郡張羅喆、呂申諸子日相切劘,又執贄於定興杜紫峰先生。常匯古人經世事為《居諸篇》十卷,《萬勝車圖說》一卷,《兵民經略圖》一卷,皆霸王大略、兵機利害也。著《十三刀法》一卷,開太極十三刀之先河。一個胸懷經世濟國之才,遭遇甲申國變,歸隱山川,「授生徒,教以忠孝,務實學,兼文武」 ,與同時代歸隱江南四明山上的黃宗羲、王征南、黃百家、甘鳳池等不謀而合。圖的自然是「霸王大略、兵機利害」了。此時的刀在文人眼裡,不只是「譴豁不平之懷,洗滌酸腐之胃」了,而是賦予著「反清復明」的重任。如果說,劍之於文人,多的是那份古雅,那麼刀之於文人,更注重的是那份豪情。襲煒「有客從北來,與予講論刀術」中的北來之客,是否系五公山人的學子,已無考。而刀之於文人的那份坦蕩豪放的「釋泄」功能,還是一脈相承的。 64、荷葉承露 聆聽金仁霖師講拳,談到「輕靈」,引用葉大密師《柔克齋太極傳心錄。語錄》:「太極輕靈,如荷葉承露,有傾即瀉。」一說,二水茅塞頓開。二水以為此句較之「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其境界也高,其意境也遠。不可同日而語。 此般境界的論述,大凡與葉大密師高超的中醫醫術密不可分。李時珍《瀕湖脈學》有云:「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漉漉如欲脫。」「替替然」、「漉漉如」等句比之於太極拳的「聽勁」,何其生動!徐靈胎《洄溪脈學》更是將這一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滑脈應指替替然,往來之勢流利圓活,如盤中走珠,如荷葉承露。」葉師將原本喻諸脈學的「荷葉承露」,用以描述太極拳的「流利圓活」,何等靈機! 就脈象的借喻,足以闡發太極拳的「聽勁」,概之「輕靈」,尚嫌不及。「荷葉」一說,二水以為應與佛道切切相關。 浮邱祖云:「玄中之靜,作如是觀......靜之入路,玄之奧區。蓮花出水,亭亭承露。團圓一珠,凝於花跗。碎而破之,成無數珠。露之初零,點滴顆珠。豈知剖碎,滴滴成珠。荷華初著,含而不舒。荷葉拋散,不沾而須。唯不沾故,靈著成珠。靜之妙相,玄之要樞。言難罕譬,略泄天機。」此章闡發玄中虛靜之旨,以「蓮花出水,亭亭承露」為喻,層層剖析,理得以窮矣。葉師修密經年,自然對「玄中之靜」深有感悟,借「蓮花承露」以宣太極拳「輕靈」妙相,「有傾即瀉」,瀉畢復原,不離虛靜,不住虛靜,分合無礙,妙無以加哉! 65、「斷接俯仰」試譯 田本《楊氏太極拳老譜. 太極字二解》云:「斷接俯仰,此四字關乎意勁也。斷接關乎神氣,俯仰關乎手足也。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因手足無著也。俯爲一叩,仰爲一反。不使叩反,非斷而複接不可。對待之時,俯仰最當留意,時時在心,手足不使斷接之能,非見隱顯微不可。隱微如斷而未斷,見隱如接而未接。接接斷斷,斷斷接接,其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此文中,「斷接俯仰」顯然講的是一種「極於隱顯」的高超功法。 而同譜的《懂勁先後論》又云:「未懂勁之先,易犯頂匾丟抗之病,既懂之後,又恐犯斷接俯仰之病。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蓋後者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斷接無准,則視聽未正確,尚未達到真懂勁之境焉。」此段文字卻將「斷接俯仰」作為懂勁後的一種易犯之病。 先後兩段文字,粗粗看來,似乎有自相矛盾處。然而,仔細琢磨,老譜揭示了學練太極拳在真假懂勁間的門檻。意思是說,當我們掌握了「斷接俯仰」,便能達真懂勁之域,不掌握「斷接俯仰」,尚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矣。 何謂「斷接俯仰」? 老譜云:「斷接俯仰,此四字關乎意勁也。斷接關乎神氣,俯仰關乎手足也。」看來,「斷接俯仰」四字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的。此四字與「意」與「勁」有關。其中「斷接」兩字說的是「神氣」層面上的意思,與「手足」無涉。而「俯仰」兩字講的卻是「手足」層面的意思,與「神氣」也無涉。此處的「手足」兩字,因相對「神氣」而言,自然不是具體的手與足,應該理解為手足的同屬----軀體。從老譜《太極體用解》的理論來解釋,「神氣」便是「手足」的「體」;「手足」便是「神氣」的「用」了。由此可見,斷接為俯仰之體,俯仰為斷接之用。這麼說,也許越描越黑,越來越稀里糊塗了。還是二水用自己的概念來理解吧。 斷接俯仰,雖為四字訣,其實談的是兩個層面的意思。而兩個層面的道理,其實講的還是同一個理。就是說:形體上要處理好「俯仰」的問題,意念上就能掌握「斷接」這一技術難點了。同樣反過來說,意念上倘若沒有掌握「斷接」這一技術難點,就會產生形體上的「俯仰」之病。老譜所謂「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 老譜也正是從形體和意氣兩個層面反覆講述了如何解決「斷接俯仰」這一問題。 從形體上看來,在處理好「俯仰」的問題的過程中,常容易犯「手足無著」之病。老譜《太極字二解》中所謂「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因手足無著也。俯爲一叩,仰爲一反。」業已指出這一病因。 太極拳在形體上的要求,講的便是「周身一家」、「完整一氣」。「周身一家」、「完整一氣」的要求,在相對靜止的定勢中,也許相對的簡單。一般而言,只要開了胯、鬆了肩,其他各關節節節拔伸舒展了,人體原本表現為由上下、左右兩維而構成的一個平面,由於各關節節節拔伸舒展,幾大關節猶如中國傳統木工使用的「榫頭」,一一入榫了,人體的這一平面便加上了「前後」的維度,成了三維空間。 二水平素講拳,喜歡說,人體原本是一棵樹,而太極拳的要求,是將人體這棵大樹變成一座房屋。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拳,就象是一座會跳舞房屋。房屋是相對靜止意義上的「周身一家」和「完整一氣」,而要將這座房屋漂亮的跳起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處理不好「俯仰」的問題,就會造成落門掉窗、少椽移柱、脫榫散架,乃至整座房屋的倒塌。這便是「手足無著」之病了。葉大密老師講到在行拳時必須著著皆有著落,「兩手不知呼應,是謂半無著落。」 「呼應」兩字講透了「著落」的深意!要將自身這座房屋跳起舞來,不但兩手需要「呼應」,兩足需要「呼應」,手足之間需要「呼應」,各個關節均需要「呼應」。每招每式,舉手投足有了「呼應」,就不會出現老譜所謂「俯爲一叩,仰爲一反」的現象。 在太極拳運動中,人體既然是一座房屋,要將房屋跳起舞來,拳勢中倘若沒有了俯仰,房屋不可能移動。在拳勢中,人體的運動法則是「法守中土」為前提的。老拳譜不止一次的強調「中土」的重要性。在「法守中土」的前提下,人體的運動就表現為:「百會—會陰—腳踵」與「囪門—會陰—湧泉」兩根軸線的相互變換以及前後腳之間的重心轉移。無論是軸線的變換還是重心的轉移,在形體上都會產生「俯仰」。在這一俯仰之中,倘若少了「呼應」,便會出現「俯爲一叩,仰爲一反」,手足自無著落了。 正確的呼應方法是:在軸線變換中,應該注意上下一體的整體前移後後撤,而不是上半身的「叩」或「反」。「移」「撤」與「叩」「反」自然有著本質的區別,「移」「撤」之間尚有上下前後左右之間若即若離的「牽引」與「拉伸」。這種「牽引」與「拉伸」的感覺表現在人體整體的「移」「撤」中,自然便是一種「呼應」,一種與外界廣袤世界的呼應。 在重心轉移過程中,虛實腳相互變換時,實腳必須實到極限,同側的手與實腳湧泉之間猶如是一根無形的「司的克」,盡量保持形體不動的前提下,輕輕一撐這根虛擬的「司的克」,將身體整體的向後撐開,象是身前有一個無形的大氣球,猶如汽車的內胎往自己身體陰面逼來,將自己的陰面無限的打開。同時自己的背部神道處與虛腳湧泉之間猶如樹起了一道無形的牆,讓己身有了堅實的依靠。 如此,虛腳便成了與前手相呼應的實腳了,前腳原本實腳,被無形的「司的克」替代,成了虛腳。而該虛腳,虛中依然不失準頭。 從意氣角度來看,在掌握「斷接」這一技術難點時,容易犯「斷接無准」的病。老譜《懂勁先後論》所說的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斷接無准,則視聽未正確,尚未達到真懂勁之境焉。」也詳細分析了這一病因。 那麼斷接的「准」又是什麼呢?老拳譜說:「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勁斷則意連、意斷則神接。講的便是這一準則。「對待之時,俯仰最當留意,時時在心,手足不使斷接之能,非見隱顯微不可。」可見,斷接講的主要是在「對待」時的要求。根據《太極體用解》的理論,太極拳「自己用功」,論之於身心者,為「體」,「於人對待」,用之於勁力者,為「用」。「於人對待」,講究的是「一觸即發」,而非如今公園所見拖泥帶水,你推我拉般的模樣。楊家三代以往的對待,講究的就是「一觸即發」,倘若在三圈之內,不能將對手發將出去,只好自己認栽。這也是太極拳作為一門傳統武術必不可少的內涵,也是「楊無敵」這塊金字招牌得以立世的根本所在。 一斷則觸,一接則發。觸發之間,斷接無痕,「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倘若斷而有隙,接而露形,則「心意身體神氣」散亂,此為失之「無准」矣。 形意拳有「半步蹦拳」之稱,拳打半步,實則進半步,退全身。進則斷,退則接。巧妙的完成了前後腳虛實的變化。與其虛實相生,才能一觸即發。此理同太極。由此可見,斷接的功夫還是出自俯仰。 觸發兩字,講透了太極拳在推手時的另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時間」。倘若說,太極拳行拳走架還只是一個立體的三維空間,那麼在推手之時,這一三維空間里,就加入了時間這一維度。是一個四維空間的概念了。老拳譜所謂「得機得勢」的「勢」,主要是對三維空間所體現的一種矢量,而「機」則重在描述如何讓矢量發揮更大功效的「時間」的把握了。推手之時,時間上的把握,有主動被動之分。所謂「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三者,顯而明矣。只有主動把握了「動靜之機」,才能觸而後法,隨感斯應。 「一觸即發」與人是一氣呵成,與己則有「斷接」。「隱微如斷而未斷,見隱如接而未接。接接斷斷,斷斷接接,其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 粘黏連隨講究的是不丟不頂的功夫,而接接斷斷,斷斷接接講究的卻是即丟即頂的功夫。觸發之間,便是即丟即頂,觸發之間,便是斷接之能。老譜《粘黏連隨》結語云:「學者欲求懂勁,當於此四字三注意焉。」可見,先求懂勁,必須時時注意粘黏連隨。而粘黏連隨後的不丟不頂,與人對待,還只是被動的調整陰陽平衡,還只是「似懂未懂兩可之間」的假懂勁。而當掌握了斷接這一技術要領,接接斷斷,斷斷接接,便能即丟即頂,在對待之際,卻是主動調控雙方的陰陽平衡,「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 金仁霖老師說過「不丟不頂,還只是基本功夫,即丟即頂,才是一種境界。」這自然是與楊氏老譜中「斷接俯仰」是一脈相承的了。意思是說,只有掌握了「斷接俯仰」這把鑰匙,我們才能真正進入太極拳「懂勁」之門,才能真正有資格去窺探太極拳的奧堂。 寫到這裡,讓我想起前些年在《武林》雜誌刊登的有關葉大密老師的一則佚事。此文的作者大概是孫南馨先生,說的是五十年代,上海民盟支委(葉大密老師曾是農工黨上海支委,大概孫先生記錯了,這次會議應該是上海各民主黨派的聯合會,不但是民盟的)去無錫開會,在游太湖的遊船上,有人想見識葉老師的功夫,便用凳子向葉老師砸來,葉老師隨手用一柄扇子,瀟洒地將凳子粘住,隨即又將凳子拋向其原來位置。極盡「斷接俯仰」之能事,何等的玄妙高深! 66、「車輪兩命門」解 看楊家老拳譜,二水最早看到的是吳公儀編的《太極拳講義》中的影印本和句讀本。吳本拳譜,據稱系楊班侯向全佑授拳之時,由楊班侯傳授於全佑(下稱吳本)。楊家拳譜,則一直密不可宣,楊振基1961年去華北局教拳,其母親才將楊家長期保存的手抄本從箱底翻出來,交給兒子的。而楊振基直到1992年6月20日才公佈於眾。這期間,楊家的外姓弟子如董英傑等曾公開過楊氏拳譜,內容也與吳本大同小異。 楊家雖幾代不文,而拳論卻較陳武諸家獨成體系。二水以為,這大概與楊家早年在京城王府教拳有關。 可是諸本拳譜中,文字多有隱晦不解處。董英傑似乎也發現了這一問題,但是,拳譜得自師父,已彌足珍貴,於不解處自不敢作他想,怕其弟子疑慮,於是乎特加印注,云:「以上各篇均先賢原文,詞義顯淺。讀者自可體會,其難解者,再請教老師為善。」 先賢原文自不會錯的,二水也只得自責功夫未到,無法悉悉領悟了。 而諸本老譜《太極平準腰頂解》一則中「車輪兩命門」句,則象是魚刺哽喉,隱隱作疼之時,也顧不得先賢了。人分明只有一個命門,怎麼會兩命門呢? 前不久,二水從金仁霖老師初覓得《太極拳手冊》油印本。該本有何孔嘉先生於1953年7月1日彙編成集。何序云:「為助成田教師的宏願,特將其平日講授之精義以及寶藏之錦抄,彙集成冊,分贈諸同志,以備析疑並希教正之。」 內容有以下幾個部分: 太極拳釋義 田兆麟 拳譜 太極拳名稱(又名十三勢又名長拳) 田兆麟 太極拳之七腳 小冊子的末葉有金仁霖老師的引語:「此本請大密先生向田兆麟先生處要來,所錄拳譜系楊氏老譜,字句稍有舛誤,已為校正。復手抄一本,以為他日與新譜合刊之用。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 金仁霖」 同樣也是先賢原文,內有《拳譜》系楊健侯傳田兆麟的老譜(下稱田本),字句稍有舛誤,而文理簡約清晰,面目親和可人。閱讀田本老譜,耿懷已久的疑慮也一一釋懷,滿身輕便起來。 為此摘錄田本「太極平準腰頂解 」,與諸本作一對照,無論文詞語意,自可悉心把玩,判若雲泥矣。 田本《太極平準腰頂解》: 頂如准,故云頂頭懸也。二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若平準稍有分毫之輕重浮沉,則偏顯然矣! 故習太極拳者,須立身中正,有如平準,使頂懸腰松,尾閭中正,上下如一線貫串,轉變全憑二平,分毫尺寸,須自己細辯,默識揣摩,融會於心,迨至精熟,自能隨感所應,無往不宜也。 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合則發放去,有如凌霄箭。滋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吳本《太極平準腰頂解》: 頂如准.故云頂頭懸也.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準.所謂輕重浮沉.分厘毫絲,則偏顯然矣.歌曰: 有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囪門也).上下一條線.全憑兩手轉。變換取分毫.尺寸自己辯.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合則入發出.不必凌霄前.涵養知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田本文句多合義理,譬喻也恰得其解。細心辨析,便能了悟。就此段文字,較他本拳譜,可圈點處如下: 1、田本「若平準稍有分毫之輕重浮沉,則偏顯然矣!」較他本「立如平準。所謂輕重浮沉,分厘毫絲則偏顯然矣。」自然是面目親和的多。 2、田本「須立身中正,有如平準,使頂懸腰松,尾閭中正,上下如一線貫串,轉變全憑二平。」句,值得圈點。他本對「平準」兩字沒作進一步闡述,田本則以「平」與「准」為喻,講明了「腰頂」的身法法則。 「平」者,古代的衡量工具,類似於稱盤,更象後來西方引進的天平托盤。「准」者,古時測量平與直的儀器。象是水準儀或泥工測量牆體是否垂直的繩線。「上下如一線貫串,轉變全憑二平」何等形象。 3、田本「分毫尺寸,須自己細辯,默識揣摩,融會於心,迨至精熟,自能隨感所應,無往不宜也。」也親切可人。他本「變換取分毫,尺寸自己辯。」語意隱晦。 4、 「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此處,二水以為,田本借古代戰場上的作戰指揮車來譬喻太極拳身法心法的一體性。很形象,很生動。「纛」為指揮車上的插令旗的大桿,借喻人的腰軸。車輪兩,自然是指前文的「二平」了。以心為令,以氣為旗。何往不宜焉?! 67、動靜這隻雞 龍龍從二水學拳年余,開始領悟聽勁。二水舉「形」、「勢」、「機」、「寂」四種情形,以古拳譜概析之,並一一喂摸,使其聽而能懂。 形則動而敗勢,當對或化之,對則以梢相牽,彼當自跌;化則以根相吞,彼自落空。 勢則動態已俱,先機得泄,當順勢而作為,或蓋或吞,當順其勢之矢與量而論。去勢則蓋,失勢則成形,當以形之法則應對。 機則動靜未明,其動念始起於心。其念之於身則勢起矣。察機之動念,替替然於剎那間,梢節沾起,中節相隨,如靈貓俘鼠,敷之其失動念。動念既失,茫茫然一片空白,動靜由己矣。 寂則陰陽了無分明,如貓打盹,不可造次,當如魚誘,使之讒,引其動念。所謂一掤則松,五心相會,待其機勢形發,伺機而動矣。 幾番觸摸,龍龍皆能心領神會,獨於「動靜未明,動念始起」的機,了無感覺。或過之或不及,碰壁連連。曰:師父,形是土雞,土雞雖靈巧,黃鼠狼能捕雞,勢是黃鼠狼,黃鼠狼再精明,我龍龍也能捕獲,寂是死雞,不抓也罷了。這隻動靜之雞,比黃鼠狼還狡猾,我抓不著......聽者嘩然。 68、攝尻如攝政 武禹襄借鑒李呈芬《射經》,提出了《身法八要》,曰: 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沈肘、裹襠、護肫。郝月如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沈丹田、分清虛實,成爲十三要。徐哲東先生在《太極拳發微》一文,擬訂爲「演架十事」:一曰提頂。二曰拔背。三曰含胸。四曰歛脅(原名護肫)。五曰鬆肩。六曰沈肘。七曰裹胯(原名裹襠)。八曰攝尻(原名吊襠)。九曰騰挪。十曰閃戰。各派太極拳中或多或少,或損或益,大凡都對初學者提出些身法要求。「閃戰」一詞,哲東先生本系沿用,有失考究,當系「閃賺」之誤(見拙作《「閃賺」雜論》) 。而「攝尻(原名吊襠)」一說,則有新意,改「吊襠」爲「攝尻」,雅俗自判雲泥,期間靈機閃爍,大凡是哲東先生的發微之處。 「攝」的本義大凡是一種動作,類似於「牽曳、引持」之類,《漢書.司馬相如傳》有「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弛,荷兵而走」云云,攝弓動作,不但要求往兩邊牽曳,更重要的是要將劍矢的準頭把准。「引持」的概念幾可談及準頭。從這一意思上來看,攝弓如攝尻。兩胯里根往兩邊牽曳,而尾閭這一準頭自始引持把准。然,此般解釋,似乎牽強。有望文生義之嫌矣。 《莊子.胠篋》雲:「將爲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爲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這裡的「攝」大凡是由「引持」引申而來,有「收斂、抽緊」的意味。與「攝弓」往兩邊「牽曳」的動作正好相反,卻是往兩邊收斂的。也許是取攝弓時的手上有往兩邊收斂的感覺吧。一爲作用力,一系反作用力。看來一個「攝」字,包含陰陽正反兩面了。「攝尻」時,兩胯里根往兩邊牽曳的同時,後腳有主動迎湊的意味,所謂內開外自合者,大概可以說明「攝」字陰面含義。 《隋唐嘉話》有「裴知古自中宗、武後朝以知音直太常......又善於攝衛,開元十二年終,年且百歲。」裴知古顯然是未卜先知的高人,自然深諳陰陽之道。「攝衛」之「攝」,意即「珍攝、護養」,自然與攝的陰陽兩方面密不可分。 有了陰陽兩面,自然會陰陽相濟,攝字「輔佐」的概念,大凡是由此引申而來的。《詩.大雅.既醉》雲「朋友攸攝,攝以威儀。」爲友之道,自然應該是互濟互助。孔夫子云:朋友難,朋友焉可息哉!由「輔佐」進而演繹出「代理」的概念,不知是否與陰陽兩面過於親密接觸有關。 《聊齋志異.考城隍》云:「不妨令張生攝篆九年,瓜代可也。」古人印信常爲篆文,以篆代印信自在情理之中,印信爲權力的象徵,至今亦然。所謂「認章不認人」云云。 此外,「攝」還通借「懾」,《漢書。嚴助傳》有「天下攝然,人安其生。」,大凡有使人畏懼的意思。司馬光更是發揮這層含義,強調爲政者威德並使的。 以上幾個含義,似乎與「攝尻」的太極身法要領相去甚遠,卻與我們通常所瞭解的攝字另一概念--「攝政」,比較接近。 攝政的準確含義,表面上與「攝篆」比較接近,不管是「取而代之」、還是「姑且代之」、還是「權且代之」,總還是「陰陽兩面過於親密接觸」了。周公之於成王,大凡是「輔佐」,王莽之於平帝,則是「取而代之」。載灃之於宣統,可憐天下父母心,抑或尚有「珍攝」、「攝衛」的意味。面對3歲的小皇帝,在狠鐵不成鋼時,不知還是否還有「使之威」的某些舉措來。野史有載:在養心殿,小皇上坐在寶座上,載灃在旁邊扶著他。小皇帝的面前跪了黑壓壓一片。 載灃道:「今天上午接到各處奏報,說有兵兵兵禍,又說有造造反的事將要發生,還說孫文已潛人國內,準備起事。你們以爲如何?」 「我要小解。」宣統帝道。 王公大臣們極想笑,可笑聲都咽到肚子裏。 攝政者,一面要呵護年少不諳世事皇帝,一面要應對奸詐忠良的矛盾。看來著實不是一件易事。二水姑且可以不管。而「攝尻」兩字也絕不是簡單易行的身法要求。 尻字的含義,雖有「尾骨」、「臀部」或「肛門」三中分別,大凡脫離不了那個所在。 那個所在,承上啓下,包含著人身幾大發泄功能的器官,自然與慾望相關聯,此其一;二,此所在,內藏靈機,道家所謂築基煉丹者;三,與「位置」相關。身法的「中正安舒」自然離不開此所在。難怪莊子對此所在情有獨鍾,曰「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爲輪,以神爲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以「尻」爲輪,以「神」爲馬,人身這駕馬車,自然能便於行駛,禦泠風以遊無窮,自當得意忘形矣。王宗嶽《太極拳論》所云:「立如秤准,活如車輪」,也自然離不開這一所在了。 尻,此般意義重大,說「攝尻如攝政」,殊不爲過。 老拳師常將丹田視作象棋中的將帥,不可輕易妄動丹田,就象下象棋不能輕易走動將帥一般。「尻」在象棋中,則是廁身將帥兩旁的士(仕)與相(像)。士(仕)與相(像)的運動軌跡,自然是用來保護將帥的利益而設置的遊戲規則。這些規則大凡也理應是「攝政」者所應遵守的。攝尻如攝政,其實也意味著「尻」也不得妄動,必須遵循一定的遊戲規則。不但攝字「牽曳、引持」、「收斂」的含義適用於「攝尻」,針對丹田這個將帥,「珍攝、護養」、「輔佐」、「代理」的含義,同樣適用於「攝尻」。 《老子》雲「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何其輕描談寫。二水無意於烹大國,只是偶然閑情所致,也學著烹些小鮮。翻閱袁子才《隨園食單》,起頭便是「 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人》」云云,才恍然醒悟,烹小鮮,亦治大國矣!同樣的道理,「攝尻如攝政」,那麽攝政又何尚不如攝尻呢?! 而今一些攝政者,總是不注意「尻」之所在,常常坐錯位置,反客爲主不說,還強姦民意,將「人民」這一「將帥」隨意的走動,也不遵守「尻」應該所遵守的遊戲規則,肆意的以其某些慾望的達成爲運動規則。韓愈有文雲「走官階下,首下尻高」,不知是否用來諷刺這些不知「攝尻」的攝政者? 如此看來,哲東先生「攝尻」一詞,更富有深層意義了。鄧小平先生的「太極拳好!」不知是否有要求爲政者好好「攝尻」的含義? 69、荷葉承露 聆聽金仁霖師講拳,談到「輕靈」,引用「 柔克齋太極傳心錄.語錄」:「太極輕靈,如荷葉承露,有傾即瀉。」一說,二水茅塞頓開。二水以爲此句較之「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其境界不作同日語。此般境界的論述,大凡與葉大密師高超的中醫醫術密不可分。李時珍「瀕湖脈學」有云:「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漉漉如欲脫。」「替替然」、「漉漉如」等句比之於太極拳的「聽勁」,何其生動!徐靈胎「洄溪脈學」更是將這一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滑脈應指替替然,往來之勢流利圓活,如盤中走珠,如荷葉承露。」葉師將原本喻諸脈學的「荷葉承露」,用以描述太極拳的「流利圓活」,何等靈機!就脈象的借喻,足以闡發太極拳的「聽勁」,概之「輕靈」,尚嫌不及。「荷葉」一說,二水以爲應與佛道切切相關。浮邱祖云:「玄中之靜,作如是觀......靜之入路,玄之奧區。蓮花出水,亭亭承露。團圓一珠,凝於花跗。碎而破之,成無數珠。露之初零,點滴顆珠。豈知剖碎,滴滴成珠。荷華初著,含而不舒。荷葉拋散,不沾而須。唯不沾故,靈著成珠。靜之妙相,玄之要樞。言難罕譬,略泄天機。」此章闡發玄中虛靜之旨,以「蓮花出水,亭亭承露」爲喻,層層剖析,理得以窮矣。葉師修密經年,自然對「玄中之靜」深有感悟,借「蓮花承露」以宣太極拳「輕靈」妙相,「有傾即瀉」,瀉畢復原,不離虛靜,不住虛靜,分合無礙,妙無以加哉! 70、體悟四平勢 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雲:」故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二水發現三十二勢中有三處四平勢。其一謂中四平,其二謂高四平,其三爲井攔四平。料想戚繼光此般大家,選此三十二勢,慎之又慎,絕不會有贅疣之作。「中四平勢實推固,硬攻進快腿難來,雙手逼他單手,短打以熟爲乖。」,重在下盤的穩固和中軸的防守。雙手的變化,意在以中軸爲牽引源頭,所謂丹田上手。此式類似體用結合的三體式。更想武當楊式葉家拳中的整勁訓練(整勁訓練概源自三體式對練)。此式,不但全身完整一氣,內外也自合成一家。何其重要!「高四平身法活變,左右短出入如飛,逼敵人手足無措,恁我便腳踢拳錘。」,在圖勢中,雖只與中四平變換了一個方向,左右手腳相換,實際上的差異在於身法的調整。中四平重在下丹田的訓練,高四平重在上丹田的訓練。由中四平的前後腳的撐改爲高四平的肩胯雷根的開。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矣!此式類似葉家拳中的中定勁訓練。悟透中定,才能領悟十三勢要義。理固明矣。「井攔四平直進,剪臁踢膝當頭,滾穿劈靠抹一鉤,鐵將軍也難走。」此式重在四平式的進退變化。類似於披身靠、僻身捶、進步搬攔錘的各種過度勁路。這些勁路的舒展運用,全賴中四平與高四平的基本訓練。經過悉心體悟,四平式不但攻守皆備,而且在不同的階段自有不同的體用。戚將軍不誆人矣! 71、燒火棒 能悟透燒火棒與劍的分別,就知道該如何使劍了。二水習拳前,練劍五年,天天使的就是燒火棒。習拳後,竟將先前的幾路劍法全然忘卻。如今,偶然一劍在手,旁人反倒覺得二水劍氣逼人。究其因,二水雖忘卻了套路,卻在拳中悟透了陰陽。一劍之中,龍骨爲中。所謂」用中」者,概指劍之龍骨者也。劍把爲君,龍骨爲臣,劍刃爲兵。所謂君君臣臣者也。握劍時手背朝上者,爲陽劍,主攻,攻中寓守意;手背向下者爲陰劍,主守,守中寓攻意。陰陽之中,複有老少中之分別;攻守之時,也宜分明老辣鮮嫩之時宜;劍勢之中,當體悟劍身上中下三節之妙用。如是,一劍在手,矯若遊龍,與燒火棒判若雲泥矣!攻中寓守、守中寓攻,此爲捷用! 72、前手和後手 有說太極拳要注意後手,後手打前手云云,這種說法只是爲了讓初學者理解」上下相隨,左右相連」的簡單意思。不作擴大化解釋。其實太極拳本不是用來打人的,即便講招拆招,也無所謂前後手,因爲前後手各有勁別變化,都可以致用的。知道了」上下相隨,左右相連」,前手就是後手,後手也就是前手了。如提手上勢,葉家拳中,有靠、提、分、采、捩、撇身掌、撅(采、截、切)的勁別。楊氏中就只有撇身掌、撅(采、截、切),撇身掌是前手(右),如果不知後肩、胯(左)的後扯,撇身掌就無所謂」撇身」了。采、截、切是一氣呵成的,采是後手,截、切是前手,同時構成了」撇身掌」中的」掌」。前後手配合在拳勢中的細微動作,類似拿法,叫撅,往往又是楊氏的精華所在。人說」楊氏的手法,孫氏的內功」,可見手的變化在楊氏中很多。真的說不清哪是前手,哪是後手。後扯肩胯時,要注意兩手的合勁,如此方能采、截、切一氣。後胯咬實,通過前胯上旋,方能實中求虛,前腳三點一線,方能虛中有實。如此,拳勢自然從地心而上。手揮琵琶則不同,在葉式中有:撅(采、靠)、提、劈、切,楊氏也一樣。撅爲右采左靠,借勢一沈,複螺絲旋般由右向左提起,左手順勢做刀狀下劈後轉切,無後扯」撇身」勢。」螺絲旋」中細細打量,方能體悟如何才能」手揮琵琶」。拳論雲:」接骨逗榫,細心揣摩」。說的就是此處的榫頭問題。「上下相隨,左右相連」的真實含義,並非爲隨而隨,爲連而連。隨則露勢,連則敗形。也只是爲了做好全身上下左右前後」節節貫穿」、」完整一氣」而已。」全身一氣」不是」全身一體」,千萬注意。孫祿堂雲:」丹田、上下、內外,如同一氣旋轉之意」「逆運先天真一之氣,此氣名之曰太極。」全身」完整一氣」了,」逆運」之意存乎一心,所謂」先在心,後在身」、」形於四肢」。可見,太極拳是不用」手」打人的。即便是形於手了,全身何處不是手呢?!教學法,只是一種方便門,其實」門」只是爲了進出方便,不是菩薩,更非佛主。佛本無相。應物隨緣,顯山露水,也只是一種」方便」。見人是人,聞香識花即可,無須」疑神疑鬼」。初學者切切。 73、太極拳的「榫頭」 將太極拳譬之爲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那麽,我們必須扎扎實實的作好地基的施工。將太極拳譬之爲一輛高級轎車,那麽我們必須注重車身中基礎的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將太極拳譬之爲中國古典的木結構房子,那麽我們必須架構好梁與柱。萬丈高樓平地起。太極拳也必須從基本的架子盤起。正象古人造房子,我們在盤架子時,身上幾大節(有說三大節、九大節或十二節等,其實有關節之出均可節節拔松分開,腳趾手指之處何其重要!)便是柱與梁。古人不用鐵釘,樑柱之間的連接,全憑榫頭。入榫與否,關係著結構的牢固。顯而易見,在太極拳盤架時,身上幾大節的連接也全憑「榫頭」的作用。這些「榫頭」是否「入榫」關係著勁路是否到位,也自然關聯我們的太極大廈能否「高聳入雲」!榫頭有大有小。樑柱之間便是大榫。這些大榫一旦脫榫,房屋頃刻間倒塌。其他小榫一旦脫榫,房屋結構也會不完整。在太極拳盤架中,大榫倘若不「入榫」,身形散亂,上下無法相隨,左右不能相連。身體也自然無法完整一氣。身形散亂,意氣如何呼之欲出呢?倘若小榫頭沒有入榫,勁路不暢通,意氣也無法敷布四周。一己之中,四大榫頭,關聯房屋的架構。這四大榫頭,一有「脫榫」或「鬆動」,太極的房屋便會倒塌。那便是兩肩、兩胯的雷根。四大榫的「入榫」與否,可以通過「喂勁」來檢驗。胯雷根入榫的標準是「松腰落胯」。腰宜松塌,胯便找著了固有位置。胯一旦「入榫」,感覺上有遊子回家的意味。無須擰動膝蓋,中軸自會靈動。進退得便。「喂勁」的方法是,在盤架時任何的進退開步動作中,一人用力按住後,看能否進退自如。同時,胯一旦入榫了,腰才能進入松的狀態。丹田氣才能不鼓而盈。意氣才能不動而動,靈機才得以自由的彌漫開來。肩雷根入榫的標準是「開肩沈肘」。肩開了,肩與胸大肌之間的肌腱才能真正進入松的狀態。胸腔才得以了無掛礙。別人要什麽,才能給他什麽。佛說:「無掛礙故無恐怖」。一席空衣者,才能兩袖清風。檢驗肩雷根是否入榫,其實很簡單,自己任何一個動作裏,開肩後,用另一隻手摸摸肩與胸大肌之間的肌腱,看看是否做到了象一灘泥,摸不到肌肉也摸不到骨架,能夠將你摸的那隻手陷於期間不肯自拔時,肩雷根真正的入榫了。 74、《談談我的推手體會 》的體會 祝大彤先生的文章,二水拜讀過。二水覺得有似是而非處。二水完整的閱讀了他的十三篇,發現不是練家子言。 葉師《談談我的推手體會 》則不同。正確理解這段文字,必須在整體的語意環境中去把握。葉師說:「推手......照我的經驗說來,決不是專以動手動腳爲原則的。」便是中心要義!決不可忘卻!這與拳論的「一動無有不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一個道理。那麽,怎麽才能做到「決不是專以動手動腳爲原則」呢?葉師說:「因茲必須分析研究如下的幾個問題,方可得到結論。 」意思是,要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的境界,必須從所列十個問題著手,方能有所得!可見,所列的十大點,只是太極推手的訓練步驟,而不是太極推手本身的要求。而祝大彤先生的「幾動幾不動」,似乎在揭示太極拳的內涵。那就緣木求魚了,會讓人誤入:「專以動手動腳爲原則的」的境地。 就葉師十大點,二水根據自己心得談些看法: 1、「身動手不動」者,如摸香煙盒。不知你如今是在摸「美麗牌」還是「老刀牌」了? 2、「腳動身不動」者,如訓練樓膝拗步和倒攆猴時的進步與退步。 3、「腳暗動步不動」,如導引法「西江印月」中,腳底的「8」字走圈,以到達兩腳重心的替換。 4、「腳運用聯環形不停的動」,川字步中,前腳的暗「8」字與後腳的明「8」字走圈。 5、「發勁是接勁,接勁是發勁」,迎來送往時尺骨、撓骨在沈肘的前提下反轉變化。手的陰陽也就分明了。 6、「發勁既不是手,又不是腳」,守中、用中、打中乎? 7、「要練成非收非放的基本功」,控人乎? 8、「能接得彼勁,彼自跌出」,拿而後發乎? 9、「靠壁運氣、自在無礙」,呵呵,葉師爲此花了三百大洋啊!他卻毫無保留的給了我們。胸中走「8」字,方能與腳底「8」字完整一體! 10、「根本的基礎是建立在聯環式的步法上去,方能使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好方法。」又一再強調第4點「腳運用聯環形不停的動」的重要性。可見,足底下才見真章啊! 75、命門種種 二水一帖《「車輪二命門」解》引起了網上朋友的爭議。有人認為「關於命門之說,在中醫學中有很多論述,特別在明.清諸醫家的深入論述中,就有四種主要的見解,其中就有"兩腎皆命門者"說法,明代的虞摶在<醫學或問>說"夫兩腎固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關,雖為水臟,而實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龍火,因其動而發也.愚意以兩腎總號為命門.....因此,稱"車輪兩命門"也是可理解的.」 二水以為,此般強作解人,無甚必要。《楊氏太極拳老譜》在傳抄過程中的缺陷,不影響老譜的重要性,後人在研讀老譜時,沒必要在此細節上護短。 虞摶在《醫學或問》云:"夫兩腎固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關,雖為水臟,而實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龍火,因其動而發也.愚意以兩腎總號為命門。"二水以為,此節中「命門」與「腎」的關係,其實說得很明白:「腎」與「命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部位,而在其功能上,有著相互關聯之處,「腎」有二,而被「總號」的「命門」卻只有一個。此處的「號」,應該是發號施令的「號」,而不是「名號」的「號」。「為」是被動語態。倘若「命門」有二,如何「號」之? 《類經附翼》云:「腎兩者,坎外之偶也,命門一者,坎中之奇也。以一統兩,兩而包一。是命門總乎兩腎,而兩腎皆屬命門,故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這裡的「以一統兩,兩而包一」正是為「兩腎總號為命門」找到了註解。 趙獻可《醫貫》講得更為明白:「命門在人身之中,對臍附脊骨,自上數下,則為十四椎;自下而上,則為七椎。」 當然,也有對「命門」其他解釋,諸如吳鶴皋注《素問》云:「其旁乃兩腎所系,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等。說的還是一個命門,只是移動了位置。 而「左為腎,右為命門」的說法,應該是《難經》的核心理論,歷來學者、醫者都有責難,橘隆庵在《腹心傳》中就直截了當地說:「《難經·三十六難》以左為腎,右為命門,大誤!」 趙獻可是著名的「命門」學派的創始人,學尊東垣、薛己,對命門學說有所發揮,極力反對劉完素、張子和等以寒涼藥物攻伐腎陽的理論,他說:「余所以諄諄必欲明此論者,欲世之養身者、治病者,得以命門為君主,而加意於火之一字」,主張養生及治病,均以保養真火為要。強調「命門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極,無形可見,兩腎之中是其安宅。」 其後,人稱「張熟地」的張景岳,私淑溫補學派前輩人物薛己,認為陰與陽這一對立統一體中,陽是起主導作用的,提出「陽強則壽,陽衰則夭」,而陽氣之根在命門,命門主乎兩腎,所以養陽必須養命門。他說:「命門主乎兩腎,而兩腎皆屬於命門。故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若命門虧損,則五臟六腑皆失所恃,而陰陽病變無所不至」。在其《類經附翼》中「故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充分闡述了命門的作用。他的命門說,豐富和發展中醫基礎理論。 更值得一提的是,張景岳還在《治形論》里提出:「善養生者,可不先治此形以為興復之基乎?」明確指出了養生必須重視養形的主張。張以前的養生家多隻重視養神,從未響亮地提出「養形」。也實在為我們今天學習太極拳者只講神意,不講形體的怪現象,提了一個醒! 76、「瀉其子」與「補其母」 二水小時候翻閱父親的醫書,見《難經》「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句,不得其解,曾問過父親期間的「母子」關係,問他為什麼要「瀉其子」、「補其母」。 父親怎麼回答,而今也不甚真切。大致意思是「子者逢其時也,母者過矣。青年人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逢其時也,子也。夕陽則過矣,母也。」意思時古人針灸取穴與時辰(地支)有關。叫「納子開穴」。許多練氣功的也講究這些。還有什麼「納甲法」等。 這裡的「母子」關係,如今學了太極拳,才算搞懂。 推手時,彼勁方來,所謂氣血方剛者,逢其時也。我則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彼勁始有去意而未走,時已過矣。如夕陽而未墜。我則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楊氏太極拳老譜。太極補瀉氣力解》云:「補瀉氣力於自己難,補瀉氣力於人亦難。補自己者,知覺功則補運動功,過則瀉,所以求諸已不易也。補於人者,氣過則補之,力過則瀉之,此勝彼則所由然也。氣過或瀉,力過或補,其理雖亦然,其有詳夫過補爲之,過上加過,遇瀉爲之緩他不及他,必更過,仍加過也。」可見補瀉之法,在於諳熟對手的「過」與「不及」,明了對手的「母」與「子」。只有懂得了太極拳里的這曾「母子」關係,方能「過上加過」或「緩他不及」也! 葉大密老師云:懂得補瀉之理,手足自不足論。至理矣! 77、太極拳是用哪只手打人? 這種說法,只是為了讓初學者理解「上下相隨,左右相連」的簡單意思。不作擴大化解釋。 其實太極拳本不是用來打人的,即便講招拆招,也無所謂前後手,因為前後手各有勁別變化,都可以致用的。知道了「上下相隨,左右相連」,前手就是後手,後手也就是前手了。如提手上勢,葉家拳中,有靠、提、分、采、捩、撇身掌、撅(采、截、切)的勁別。楊氏中就只有撇身掌、撅(采、截、切),撇身掌是前手(右),如果不知後肩、胯(左)的後扯,撇身掌就無所謂「撇身」了。采、截、切是一氣呵成的,采是後手,截、切是前手,同時構成了「撇身掌」中的「掌」。前後手配合在拳勢中的細微動作,類似拿法,叫撅,往往又是楊氏的精華所在。人說「楊氏的手法,孫氏的內功」,可見手的變化在楊氏中很多。真的說不清哪是前手,哪是後手。後扯肩胯時,要注意兩手的合勁,如此方能采、截、切一氣。後胯咬實,通過前胯上旋,方能實中求虛,前腳三點一線,方能虛中有實。如此,拳勢自然從地心而上。手揮琵琶則不同,在葉式中有:撅(采、靠)、提、劈、切,楊氏也一樣。撅為右采左靠,借勢一沉,復螺絲旋般由右向左提起,左手順勢做刀狀下劈後轉切,無後扯「撇身」勢。「螺絲旋」中細細打量,方能體悟如何才能「手揮琵琶」。拳論云:「接骨逗榫,細心揣摩」。說的就是此處的榫頭問題。 「上下相隨,左右相連」的真實含義,並非為隨而隨,為連而連。隨則露勢,連則敗形。也只是為了做好全身上下左右前後「節節貫穿」、「完整一氣」而已。「全身一氣」不是「全身一體」,千萬注意。孫祿堂云:「丹田、上下、內外,如同一氣旋轉之意」「逆運先天真一之氣,此氣名之曰太極。」 全身「完整一氣」了,「逆運」之意存乎一心,所謂「先在心,後在身」、「形於四肢」。可見,太極拳是不用「手」打人的。即便是形於手了,全身何處不是手呢?! 教學法,只是一種方便門,其實「門」只是為了進出方便,不是菩薩,更非佛主。佛本無相。應物隨緣,顯山露水,也只是一種「方便」。見人是人,聞香識花即可,無須「疑神疑鬼」。初學者切切。 講拳與講招有所不同。講招過多,往往學生以為,學拳是為了打人。孫氏後期教學生少,原因就在於此。拳學是藝學,是道學。藝不打人,道本非器。但是,不學拳架,不能了悟拳學的規律,不講招數,難以體悟道體的玄奧。古人造拳,我輩豈能棄之如雞肋? 此帖也順作「提手」與「手揮」兩式的分別解。 78、拳之「用神」 拳架由散漫到緊湊,須得幾翻整合。從覓道的描述來看,你目前是勁與氣合的階段,原因是,過於注重氣的感覺。拳論有「有氣則滯、無氣則純剛」的說法。 你不妨就這麼感覺幾天,明確感悟到了這種氣感後,可以在意識的引導下,將這種氣感隨拳勢的陰陽變化,滲入實腳的湧泉。這樣,虛實自然分得清,拳架也漸漸靈活。 盤骨頭架子的感覺,也是你這一階段,過於裹著勁路的緣故,氣能入地後(千萬別往丹田沉),你需將勁路的陽面放鬆(身體背面屬陽,如手背,腳背,背脊),盡量放大身體的陰面。如此,便有了拳論說的「氣貼背」「收斂入骨」的意思,身上也會漸漸少了「骨頭勁」,身體自然通散開來。 當然,要達到真正的松便靈活,還是有個階段的,那就非得在「神」合的前提下,才能作到的。 大凡老師講拳,差老師只講拳架是否準確、姿勢是否到位。好老師就講拳架中的勁路是否順暢、意氣是否順遂。幾乎沒有一個老師會給我們講「神」如何合等等。二水也實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神」的東東,二水以為,需要的是潛移默化。老師拳架中的「顧盼」種種,其實不是拳架中的動作,因而是無法照樣畫瓢的。 當然,神的東東,在推手中會明顯感覺得到。這種感觸到的東東,要形成文字,又十分困難。 二水平時與拳友們聽勁,喜歡用譬如說拳。譬如「拿點打點」的問題,倘若拿點時,不是用」神「在拿,而是用勁拿點,那可想而知,對手會順你的拿而化發之。 用神拿點的感覺,就象用斧頭劈木頭,先得順著木頭的紋理,輕輕的將斧刃切入木頭,然後調整身形,意念有將斧頭連木頭一起帶起的意思,然後再借」斧頭連木頭「的整體之力,將木頭劈開。 在推手中,知道了「斧刃切入以拿點」,「斧背用勁劈木頭」這個道理,大概也就明白這期間「神」的運用了。 二水喜歡用「水」之滲透法。洪水潰壩,首功在於水之滲透壩體,一潰剎那,卻須借洶湧之功。在推手時,遇對手渾圓,無點可拿,二水喜歡用一點水滲透進對手防禦壩體,然後用意念將這點水瀰漫之對手的全身心,至此,只要你稍一鼓盪,推手防禦壩體一潰無餘。 二水談了一些在推手中「神」的運用,不知覓道能否感覺出拳架中「神合」的模樣來。 79、膻中穴 膻中穴為任脈通行路徑中主要穴位之一。在練功過程中,感覺到不適,應該是正常現象,說明你而今練拳時氣氛開始濃了,氣感也強了。一般而言,習練「中丹田」過程,便會有這種現象,有的甚至會觸之有疼痛、胸悶等感覺,因人而異。主要原因是你的胸大肌沒有消退、而胸隔肌尚未增長,膻中位置明顯的凹陷,氣血圄於期間所致。 在平時訓練時,多注意含胸。譬如做「後扯前伸」時,可以用一手掌帖服膻中,胸口有將手掌吸入的意思,輔助氣血下行入地。 平時練功畢,可輕搓兩手心,然後用手心餘熱伏帖膻中,或加輕輕拍打。 一般而言,半月之後,即有顯著效果。 80、「逢轉必沉」之「轉」 有網友議論「逢轉必沉」云: 對「逢轉必沉」一開始我就持懷疑態度,太極拳什麼時候不在轉呢?也有不轉的時候,那就是定式,一個亮相稍作停頓即刻就轉。轉與不轉都需要沉,肉下沉,骨上升;氣下沉,意上升[沉中有升]。俯之者彌深,是說逢轉必沉;仰之者彌高,逢轉不是必沉,逢轉而是必升。意上升,氣下沉是[升中有沉] 。 總之,氣沉與轉沒有關係,不論什麼時候不論做什麼動作氣都需要沉[氣浮不是鍛煉身體,而是找死] 與人搭手在氣沉的前題之下,人家往下我也往下,並且還要多下一點,首先是意下去,然後氣跟進,同時意氣下去多少上升多少,保持均勻平衡,最後才是意氣勁合一,這就是俯之者彌深;仰之者彌高恰恰相反.......由上可見「逢轉必沉」這一觀點是錯誤的。由於這觀點出自名家之口,曾經對自己懷疑過,這是正常的事。正是「否定之否定」法則的體現。 二水以為葉家拳之所以在群星閃耀的太極拳界,能夠璀璨奪目,就是葉大密老師謙虛向學,勤以思索所致然。包括拳架中各種勁別的變化,以及孫家身法步的融會貫穿,無一不是葉大密老師多年教學經驗的結晶。 之前,二水對葉大密老師「拳得之於劍」不得其解。特別對「武當對手劍」的「捷用法」如何在拳中體現,有何作用等等,時有懷疑。二水近來就時時體悟武當對手劍的捷用法在拳架中的處處變化,其妙不可言語。雖只一轉臂,全身陰陽隨即變化,而一陽真氣,如空竹竿盛豆,竿子稍斜,而桶豆頓傾矣。 該帖中「沉中有升」的理論很好。但二水以為,文中武斷「逢轉必沉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實難苟同。也許是誤解了「逢轉必沉」中的「轉」字。 二水以為,「逢轉必沉」中的「轉」,不是「轉與不轉」或「山不轉水轉」的「轉」。而是「起承轉合」的「轉」,是「轉彎末角」的「轉」,是「歷史轉折點」的「轉」。 「轉與不轉」或「山不轉水轉」的「轉」,是一種運動形態,運動方式。「起承轉合」的「轉」、「轉彎末角」的「轉」、「歷史轉折點」的「轉」在二水看來注重的卻是「事物運動形態中的一個過程或階段」。 太極拳運動形態有圓周運動,也有拋物線方式,有「螺絲旋」方式,也有寓圓於方的直線運動。其運動形態,不是一個「轉」字概括的。也由此可見,「逢轉必沉」中的「轉」,不可能是講「轉」動這種運動形態。 每一種不同的運動形態,從過程上去分析,都存在「起承轉合」階段。譬如潮汐的漲落也是一種運動形態。在這一形態中,我們也不難去發現其「起承轉合」階段。形意拳論講解勁路的運動形態,只說「起、隨、追」三字。所以,形意者,誠中也。太極拳從武氏以來,倡導以文說拳。「起承轉合」自然是武氏太極拳的重要理論之一。然,一個「轉」字,能夠象「逢轉必沉」一般講述得如此精要,二水以為,葉大密老師無疑是首創! 二水遇不懂處,好問。卻不敢輕易下斷論說是前輩的錯。共勉之。 81、涼台撈物 武林門晨練,觀陶長林老師與學生胡先生講拳。兩人以杭州話對答,語多俚俗,而拳理頗多發微處。胡生問摟膝拗步意,陶師曰:如涼台撈物。二水按:衣掛諸物落於涼台之外,樓層殊高,雖隔有護欄,探手取之,心存恐懼,身自有回縮意。此說與老拳論「如臨深淵」句,一俚一文,一俗一雅,而理一貫焉。練拳如此,大凡得其真意矣。 82、「聽筒探胸」與「貼壁避讓」 胡生問「含胸拔背」意,陶老師答:如聽筒探胸。求醫問病,醫生取聽筒入內衣,病者受聽筒冷激,胸口自然收束,此是含胸。能含胸自能拔背矣。二水講拳,有問「含胸拔背」,答曰:狹巷過客,貼壁避讓狀。兩喻可相發明。 83、「車輪輪, 命門一」 "車輪輪, 命門一"最早見諸陳炎林編的《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一書。二水以為,「車輪輪」是「車輪二」的誤讀所致。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誤讀法。 陳炎林編《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一書時,田兆麟先生傾注了不少心血,許多內功心法全系田老師口述,田老師並且將珍藏多年的楊健侯先生傳他的《楊氏太極拳老譜》也供陳炎林參考。而陳炎林早存獨竊碩果之念,對《楊氏太極拳老譜》中"車輪二, 命門一"中的「二」誤以為是前一字「輪」的省略寫法,他也不向田老師請教,所以就自做聰明的誤作了"車輪輪, 命門一"。之後也以訛傳訛,出現在多家文本中。「車輪輪,命門一」與他本老譜中「車輪二命門」一樣令人費解。從語氣上聽來,「車輪輪,命門一」更象是佛教有關輪迴的偈語。 《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一書原本是田老師極其弟子的集體創作。在行將出版時,陳炎林將原本由田老師幾位弟子一起拍攝的拳照,改換成摹圖,田老師一生心血、田老師眾弟子集體智慧和成果,也就成了陳炎林一人的著作了。 陳炎林這種欺上瞞下的做法,顯然受到了田老師其他學生的譴責。陳炎林晚年的悲慘也與他這種缺陷的人格不無關係。 更值得玩味的是,1994年北體出版社出版的《 楊式太極拳發勁運氣練勢 》一書,公開聲稱是由化名「青山、石恆」兩位先生,在陳炎林的《太極拳、劍、刀、桿、散手合編》一書基礎上,經過整理、修定而成。似乎應念了佛教的輪迴思想。倘若說,陳炎林之于田老師以及田老師眾弟子的成果,是一種暗奪,那麼「青山、石恆」兩位先生對於陳炎林《太極拳、劍、刀、桿、散手合編》一書,便是明搶。此般看來,象是典型的小偷遇見強盜的故事。一偷一盜,不無諷喻,更不失「車輪輪,命門一」所昭示的因果回應的意味了! 84、「乃文乃武」與「允文允武」 昨晚早睡,臨晨忽得一夢,記憶尤新:夢境中,二水在翻閱吳本楊氏老拳譜.該吳本似乎不象二水自家藏的《太極拳講義》本中的工楷體,而是行草.其中"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並乃文"句中,兩個"乃"字,象是"允"字的誤植.二水想仔細辨認,分明寫著."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允武並允文".查找文中所有"乃文" "乃武"處,皆為稍有些草寫的"允"字.該"允"字,第一筆落筆較輕,似乎隨意一帶,與上一字略有連筆,最後一筆卻左折後,與下一字有連筆,初看也象是"乃"字.於是二水想找藏本等來對照互校,情急之中,拿到的卻是一部《詩經》,隨手翻到,正是《魯頌.泮水》一詩,雲:"穆穆魯侯,敬明其德。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二水興奮異常,想繼續查約閱,卻已猝然醒來.古人有夢筆生花之說,二水多年來才思枯寂,卧則瞑,寢無夢.庸庸碌碌,常作江郎才盡嘆,概日來點校之苦,感動夢神故焉! 85、意守丹田、氣沉丹田與氣沉腳根 古拳譜沒有「意守丹田」說,「意守」是氣功導引的一種讓人入靜的方式。因而,「意守丹田」多見諸氣功古譜。武術講究的是動中求靜,因此,無須依賴意守來入靜。王宗岳《太極拳論》有「氣沉丹田」一說,但是,由於「丹田」歷來是一個模糊概念,這一要求歷來有不同論爭。於是老一輩拳家有明確提出「氣卸至腳底」的說法。陳鑫在氣卸至腳底與氣沉丹田之間提出了折中意見,以為「即便不能(卸至腳底),亦應沉至丹田」的說法。其實,「氣卸至腳底」與沉至丹田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身法要求,不可能折中的,可見陳鑫只是一個太極秀才而已。 葉大密老師明確指出「氣卸至腳底」,而顧留馨先生為此在《太極拳研究》一書中則不點名的批評葉大密老師的觀點,說是古人只有「氣沉丹田」說,沒有「氣卸至腳底」的說法,陳鑫雖是秀才,也知道「氣應卸至腳底」說,《娥眉拳譜》有「氣沉腳根,入地三分」一說,可為「氣卸至腳底」找到註解。 86、文人與劍 -----落寞的家國情懷 女人素麵朝天,需要一種生理上的麗質天姿和心理上的自信。刀之於文人也一樣需要生理與心理基礎。一個手無搏雞之力抑或陳迂酸腐的小文人,是絕對不敢舞刀弄槍的。劍之於文人則不同。大凡文人,即便不懂武藝,即便不涉足江湖,也會喜歡劍。就象胭脂之於女人一般。 或是天使,或是巫婆,或是美眉,或是恐龍,凡見胭脂,都會往自己臉上塗的。那是天性使然。文人,或豁達,或豪放,或迂腐,或抑鬱,一劍在手,自然揚眉吐氣,豪氣干雲。這麼說,似乎有失厚道。其實劍之於文人,的確已是一種情結。 情結的產生,按照容格的說法,與集體潛意思有關。二水不懂深奧的精神分析,以為所謂的集體潛意思與我們老祖宗的文化積澱沒有兩樣。 《賈子》有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可見,在古代,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高冠長劍,紆朱懷金者,飛黃騰達也」。在「學而優則士」的歲月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自然是文人的理想。這種理想在表象上的特徵,劍,是必不可少的。 劍,既然不是平庸之輩的佩物,也自然賦予了其崇高的內涵。這種表象之內的本質是什麼呢?《莊子·說劍篇》揭示了這一內涵。文章雖然採用寓言式的架構,莊子自己以劍士身份去遊說喜好擊劍而不惜劍士生命的趙文王,旨在開悟君王治國大道。「巧論三劍,一言定邦。」未嘗不是古代文人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如果說,文人佩劍,尚有光宗耀祖的意味,那麼,文人論劍,更多的是憂國憂民。可見,家國情懷始終是注釋中國人文精神的癥結所在。當然,家國情懷只是文人的「潛意識」罷了。人生得意需盡歡。文人一旦得意,佔據其意識的是所謂的「人生況味」。「家國情懷」就會象冰山一般潛入海底,無法顯現。文人得意,動輒忘形。一切男盜女娼均會在「人生況味」的掩飾下演繹得冠冕堂皇。這是歷代文人政治的可悲之處。如果說,強盜扮書生,尚有良知發現的時候,書生一旦扮演起強盜的勾當,那麼歷史性的悲劇就會上演。歷史上每一次焚書坑儒,幾乎都有書生在扮演著強盜。看來,「家國情懷」只會在「家破國忘」時才會成為文人心頭的痛。因而,劍之於文人,常常是在無奈的境況下抒發家國情懷的。 「掛劍空壟」是一種無奈。季子出使回來,故友已逝,只能掛劍壟枝。「蘇秦背劍」、「夫子仗劍四游」,遊說時的種種際遇也只有身上的三尺須穗能夠明了。屈子的「帶長鋏之陸離」、「挾劍而歌」,以《九歌》、《九章》長歌當哭,不是得意的文人所能理解的。李太白 「十五好劍術,……擊劍為任俠」,在如今的武俠迷看來,不知會生髮多少離奇的想像。可是酒仙內心深處「倚劍歌所思,曲終涕泗瀾。」、「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此般情緒,大概也只有「劍」知道。至於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醉眼之中,家國情懷只有「劍」才得以慷慨激昂。至於原本落魄的書生「憂眠枕劍匣,客帳夢封侯。」、「倚劍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酸腐的胃氣,恐怕會令劍鋒生出銅銹來。 記得海涅有句遺言:「我死時,棺中放一劍,勿放筆。」文人內心落寞的家國情懷,看來還不止是我們中國的土特產了。 後記 文人著書立說,須得破題。二水半文不白,一介武夫,套用鄉人俗語「文不象教書匠,武不是救火兵」,實在沒有破題的必要。上述文字,多系一年來,網上生活的積累,網友機鋒的帖子,常激起二水的靈感。二水也曾為之沾沾自喜。有同好者喜之,列印成冊,獲為至寶,有同學者,按圖索驥,早夕研習。也有籍此文字,追尋二水師承,究根問源者……不一而足。今年春天,金仁霖師回鄉小住,二水得金師身傳言教,並有幸研習《柔克齋太極傳心錄》,頓覺自己的文字「面目可憎」,「不堪入目」矣,所謂「覺今是而昨非」也。二水始誠惶誠恐,惟懼誤人誤己也。今春以來,非典蔓延,街頭口罩盛行,二水見一則洋口罩有「使用不當,導致窒息」云云,此不失為推卸責任一法,二水仿效之,特作後記,權作「注意事項」觀,可矣!整理舊文字,就想整理自己的一段情緒,說「剪不斷,理還亂」,有些矯情。但心情實也複雜。所謂「喜新人難棄舊婦者」也。舊情依依,難以割捨。於是乎,如實保留,單列成冊,非「金屋藏嬌」,也不特「敝帚自珍」也。實乃二水階段性的真切體悟,或「瞎子摸象」,或「瞽者談炬」者也。但求喜好太極如二水者共勉。僅此而已。切勿「使用不當,導致窒息」。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也。 二水居士 2003年於一多廬推薦閱讀:
※王子太極線圖譜
※太極拳諸勁論 (轉)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拳譜(一)
※李經梧太極內功-呼吸法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