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想穿越到詩詞里,羨慕嫉妒古時小朋友的玩法??
①
《宿新市徐公店》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古今對比:「急走」、「追」這兩個動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那時的孩子與大自然極為親近,在田間嬉戲,追趕蝴蝶,天真爛漫。而我們的孩子,大多住在鋼筋水泥的市區,這種農家田園的樂趣是很難體會了。
②
《池上》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古今對比:詩中生動展現是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
小小年紀,就能獨立駕駛小船,技術高超,感覺統合能力超強是不是,貌似現在的小朋友在公園裡玩的都是電動船,難度係數太低了吧!
③
《村居》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古今對比:兒童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把早春的迷人與醉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那時候的孩子們放學回來早,趁著東風,放起風箏。可是現在孩子放學回來要先做作業,等做完了天也黑了……
④
《回鄉偶書》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古今對比:詩人當年離家,風華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心中唏噓。「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
那時人們離家上學,一別就是幾十年,幸運的是,我們現在離家再遠,飛機、高鐵和視頻電話也能維繫我們和家人的感情。
⑤
《溪居即事》唐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古今對比:鄉村春日,人們都在田間勞作,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發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客人來了,撒腿就跑回去,急忙地打開柴門的扣子,打開柴門迎接客人。
那時的小朋友見到陌生人總是很好奇,很開心,想引進家門親近一番,可是現在,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不要跟陌生人說話。
⑥
《四時田園雜興》宋 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今對比:這首詩寫小孩的勞動。小孩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愛勞動。而我們的孩子常常因繁重的課業而忽視勞動的重要性,就算想幫媽媽做家務,也總是被「趕去」寫作業。
⑦
《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古今對比:這首場景感十足,全詩從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機警聰明的一面。小孩之所以要用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
那時的孩子常常釣魚,靜中取樂;我們現在的孩子也愛靜,但這靜也常是因為低頭玩手機和iPad。
⑧
《古朗月行》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古今對比:小孩子們不認識月亮,猜是白玉盤,又猜是天上掛的瑤台鏡,天真爛漫。
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接觸了很多信息和知識,連月球都能說個大概,再不會「小時不識月」,但想像力是不是也受了傷害?當然,現在環境問題,我們更多面對的是「不見月」的情況了。
⑨
《舟過安仁》宋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古今對比:作者看到漁船里的小孩,沒下雨他們怎麼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古代的小朋友基本上是在玩耍中漲知識,可現在我們的孩子總是關在課外班的教室里聽知識,真正在玩中學的經歷怕是不多了。
①
《與小女》唐 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古今對比:這是作者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她剛能聽懂大人講話,就咿咿呀呀地學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睡覺,因為衣裳上少綉朵花,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停歇。
這一點,古今的孩子倒是都一樣,哈哈。
編輯:劉圓 馮菲
推薦閱讀:
※不想有絲毫嫉妒心,怎麼做?
※怎麼應付嫉妒心很重的女人?
※大家好,我是一名即將上大學的女生,家庭條件不好,還有攀比心,怎麼辦?
※怎麼樣才能不去嫉妒別人?
※嫉妒一個人嫉妒到哭要如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