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琴台客聚】粒粒皆辛苦

伍獃獃

前幾日看了一檔綜藝節目,節目中有個遊戲環節,是一群還不大懂事的「熊孩子」用裝在鐵鍋裡的大米練功夫--從金庸小說裡看來的「鐵砂掌」。鏡頭裡,孩子們歡笑著把雪白的大米弄得四下飛灑,大人們也以此為樂。我看著卻心裡難受。

在網上翻到一個關於南方人和北方人相互調侃的段子,歸納了一下,段子裡所說的南方人與北方人最主要的區別還是在飲食上,譬如食用甜、鹹豆腐腦的區別,到市場買菜買一斤白菜和買一百斤白菜的區別,以及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麵食的區別。終歸還是「民以食為天」。

我是南方人,從小被培養的飲食基調便是以大米為主食。在傳統的南方人的觀念中,「吃飯」基本就是指吃米飯,除此之外的如包子、饅頭、煎餅、餃子、麵條之類的麵食只能算是輔食和點心,多數的南方人如果哪天沒有吃一頓米飯,大約都會覺得自己沒有吃飯罷。

我小的時候過過一段「窮」日子。那是一段全國範圍的物質匱乏的日子,那時候糧食計劃供應政策尚未取消,糧票、油票每月定量供給城市人口,當時我和弟弟的戶口隨母親在農村,所以家裡只有父親一個人的糧票和油票。父親一個人的定量當然不夠我們全家人吃的,所以,每個月父親名下的糧油票用完了之後,我們所吃的米和油必須到當時所謂的「黑市」去高價購買。

父親從小給我們的教育裡有一句話:人窮志不窮。因為糧票不夠用,父親在「黑市」買回的高價米自然是十分珍稀的,但父親並沒有像其他大人一樣苦口婆心地說自己上班掙錢多麼辛苦,我們應該如何珍惜糧食,他平平淡淡地教了我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讓我們對糧食不單是珍惜,而更要尊重。父親對於讓我們珍惜、尊重糧食這件事最為嚴厲的一次,是當時還不大懂事的我在吃飯時漫不經心,掉了幾粒米飯在地下,被他要求一粒粒地撿起來都吃掉。從那次之後,直到現在,我吃飯時幾乎都沒再掉過飯,而飯碗裡的米飯永遠會吃得乾乾淨淨。

父親退休後去了鄉下,每個月有幾千元的退休工資,即便我和弟弟不另給他花費,也能使得他自己有一份小富足的生活了。但父親閒不下來,除了種一些瓜果蔬菜之外,每年還要在門前的水田裡種上一季稻子,最後能打上一千多斤大米。

今年秋天回去探父親,遇上稻子剛收割晾曬完畢,父親打了新米讓我帶回。這些年總是花高價買一些泰國米、五常米在吃,因為嫌搬運和郵寄麻煩,極少吃父親親手種的大米。父親種的大米,經過原始脫粒機打出來後米粒細碎,賣相極不好,煮出來的米飯卻是清香軟糯,有著純粹的稻米的甜味。這味道是如今充斥在飯桌上的各類轉基因大米和高價的進口大米所沒有的。

忙碌了好長一段時間後終於有空收拾書房,從已鋪了灰塵的抽屜裡翻出夾在筆記本中的幾張舊時的糧票,據說這些糧票在收藏市場已經漲至巨額,價值早已超越了票額本身的千百倍。而它們在我心裡的價值卻是無法用倍數來計算的,那是一段與童年、與親情、與一個時代相關的永恆記憶。

對於在綜藝節目中讓孩子們把大米當遊戲道具玩得不亦樂乎的那些大人,我真心希望,他們在讓孩子快樂玩耍的時候,也該讓孩子們,包括他們自己,懂得對糧食的愛惜和尊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推薦閱讀:

在外打拚你有哪些心酸的經歷?
致所有辛苦賺錢的女人們...
女性「命最苦」的手相,「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辛苦勞累一生!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勤奮辛苦,大多數卻那麼窮?

TAG: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