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涅槃經》第08品 梵行(2)

《涅槃經》第08品 梵行(2)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義?菩薩摩訶薩若於一切文字語言廣知其義,是名知義。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時?善男子,菩薩善知如是時中任修寂靜,如是時中任修精進,如是時中任修舍定,如是時中任供養佛,如是時中任供養師,如是時中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具足般若波羅蜜,是名知時。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足,所謂食飲衣葯、行住坐卧、睡寤語默,是名知足。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自知?是菩薩自知我有如是信、如是戒、如是多聞、如是舍、如是慧、如是去來、如是正念、如是善行、如是問、如是答,是名自知。

「云何菩薩摩訶薩知眾?善男子,是菩薩知如是等是剎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應於是眾如是行來、如是坐起、如是說法、如是問答,是名知眾。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人中尊卑?善男子,人有二種: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薩當知信者是善,其不信者不名為善。複次,信有二種:一者、常往僧坊,二者、不往。菩薩當知,其往者善,其不往者不名為善。往僧坊者復有二種:一者、禮拜,二、不禮拜。菩薩當知,禮拜者善,不禮拜者不名為善。其禮拜者復有二種:一者、聽法,二者、不聽法。菩薩當知,聽法者善,不聽法者不名為善。其聽法者復有二種:一、至心聽,二、不至心。菩薩當知,至心聽者是則名善,不至心者不名為善。至心聽法復有二種:一者、思義,二、不思義。菩薩當知,思義者善,不思義者不名為善。其思義者復有二種:一、如說行,二、不如說行。如說行者是則為善,不如說行不名為善。如說行者復有二種:一、求聲聞,不能利安饒益一切苦惱眾生;二者、迴向無上大乘,利益多人令得安樂。菩薩應知,能利多人得安樂者最上最善。善男子,如諸寶中,如意寶珠最為勝妙;如諸味中,甘露最上;如是菩薩於人天中,最勝最上不可譬喻。

「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住七善法。菩薩住是七善法已,得具梵行。

「複次,善男子,復有梵行,謂慈、悲、喜、舍。」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多修慈能斷瞋恚,修悲心者亦斷瞋恚。云何而言四無量心?推義而言,則應有三。

「世尊,慈有三緣: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悲、喜、舍心亦復如是。若從是義,唯應有三,不應有四。眾生緣者,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法緣者,緣諸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無緣者,緣於如來,是名無緣。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法亦如是。以是義故,緣如來者,名曰無緣。世尊,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悲、喜、舍心亦復如是。是故應三,不應有四。

「世尊,人有二種:一者、見行,二者、愛行。見行之人多修慈悲,愛行之人多修喜舍。是故應二,不應有四。

「世尊,夫無量者名曰無邊,邊不可得故名無量。若無量者,則應是一,不應言四。若言四者,何得無量?是故應一,不應四也。」

佛告迦葉:「善男子,諸佛如來為諸眾生所宣法要,其言秘密,難可了知。或為眾生說一因緣,如說何等為一因緣?所謂一切有為之法。善男子,或說二種,因之與果。或說三種,煩惱、業、苦。或說四種,無明、諸行、生與老死。或說五種,所謂受、愛、取、有及生。或說六種,三世因果。或說七種,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及以愛、取。或說八種,除無明、行及生、老死,其餘八事。或說九種,如城經中,除無明、行、識,其餘九事。或說十一,如為薩遮尼揵子說,除生一法其餘十一。或時具說十二因緣,如王舍城為迦葉等具說十二無明乃至生、老病死。善男子,如一因緣,為眾生故,種種分別,無量心法亦復如是。善男子,以是義故,於諸如來深秘行處不應生疑。

「善男子,如來世尊有大方便,無常說常,常說無常;說樂為苦,說苦為樂;不凈說凈,凈說不凈;我說無我,無我說我;於非眾生說為眾生,於實眾生說非眾生;非物說物,物說非物;非實說實,實說非實;非境說境,境說非境;非生說生,生說非生;乃至無明說明,明說無明;色說非色,非色說色;非道說道,道說非道。善男子,如來以是無量方便為調眾生,豈虛妄耶?善男子,或有眾生貪於財貨,我於其人自化其身作轉輪王,於無量歲隨其所須種種供給然後教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貪著五欲,於無量歲以妙五欲充足其願,然後勸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榮豪自貴,我於其人無量歲中為作僕使,趣走給侍得其心已,即復勸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性悷,自是須人呵諫,我於無量百千歲中教訶敦喻令其心調,然後復勸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來如是於無量歲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豈虛妄耶?諸佛如來雖處眾惡,無所染污猶如蓮華。

「善男子,應如是知四無量義。善男子,是無量心體性有四,若有修行,生大梵處。善男子,如是無量伴侶有四,是故名四。夫修慈者能斷貪慾,修悲心者能斷瞋恚,修喜心者能斷不樂,修舍心者能斷貪慾瞋恚眾生。善男子,以是義故得名為四,非一二三。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斷瞋,悲亦如是,應說三者,汝今不應作如是難。何以故?善男子,恚有二種:一、能奪命,二、能鞭撻。修慈則能斷彼奪命,修悲能除彼鞭撻者。善男子,以是義故,豈非四耶?複次,瞋有二種:一、瞋眾生,二、瞋非眾生。修慈心者斷瞋眾生,修悲心者斷非眾生。複次,瞋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修慈心者斷有因緣,修悲心者斷無因緣。複次,瞋有二種:一者、久於過去修習,二者、於今現在修習。修慈心者能斷過去,修悲心者斷於現在。複次,瞋有二種:一、瞋聖人,二、瞋凡夫。修慈心者斷瞋聖人,修悲心者斷瞋凡夫。複次,瞋有二種:一上、二中。修慈斷上,修悲斷中。善男子,以是義故則名為四,何得難言應三非四?是故,迦葉,是無量心伴侶相對分別為四。復以器故,應名為四。器若有慈,則不得有悲喜舍心,以是義故,應四無減。善男子,以行分別故應有四,若行慈時,無悲喜舍,是故有四。

「善男子,以無量故亦得名四。夫無量者則有四種:有無量心有緣非自在,有無量心自在非緣,有無量心亦緣亦自在,有無量心非緣非自在。何等無量有緣非自在?緣於無量無邊眾生,而不能得自在三昧,雖得不定或得或失。何等無量自在非緣?如緣父母、兄弟、姊妹欲令安樂,非無量緣。何等無量亦緣亦自在?謂諸佛菩薩。何等無量非緣非自在?聲聞、緣覺不能廣緣無量眾生,亦非自在。善男子,以是義故名四無量,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乃是諸佛如來境界。善男子,如是四事,聲聞、緣覺雖名無量,少不足言;諸佛菩薩則得名為無量無邊。」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實如聖教。諸佛如來所有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世尊,頗有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得慈悲心,非是大慈大悲心不?」

佛言:「有。善男子,菩薩若於諸眾生中三品分別:一者、親人,二者、怨憎,三者、中人。於親人中復作三品,謂上中下,怨憎亦爾。是菩薩摩訶薩於上親中與增上樂,於中下親亦復平等與增上樂,於上怨中與少分樂,於中怨所與中品樂,於下怨中與增上樂。菩薩如是轉復修習,於上怨中與中品樂,於中下怨等與增上樂。轉復修習,於上中下等與上樂,若上怨中與上樂者,爾時,得名慈心成就。菩薩爾時,於父母所及上怨中,得平等心無有差別。善男子,是名得慈,非大慈也。」

「世尊,何緣菩薩得如是慈,猶故不得名為大慈?」

「善男子,以難成故不名大慈。何以故?久於過去無量劫中,多集煩惱,未修善法,是故不能於一日中調伏其心。善男子,譬如剜豆乾時,錐刺終不可著;煩惱堅硬亦復如是,雖一日夜繫心不散,難可調伏。又如家犬不畏於人,山林野鹿見人怖走;瞋恚難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是故此心難可調伏,以是義故,不名大慈。複次,善男子,譬如畫石,其文常在,畫水速滅,勢不久住;瞋如畫石,諸善根本如彼畫水,是故此心難得調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電光之明不得暫停;瞋如火聚,慈如電明,是故此心難得調伏,以是義故,不名大慈。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名曰大慈。何以故?善男子,最極惡者,名一闡提。初住菩薩修大慈時,於一闡提心無差別,不見其過故不生瞋。以是義故,得名大慈。善男子,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無所擁護,名為大舍;若不見我法相己身,見一切法平等無二,是名大舍;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善男子,唯四無量能令菩薩增長具足六波羅蜜,其餘諸行不必能爾。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先得世間四無量心,然後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間者。善男子,因世無量,得出世無量,以是義故,名大無量。」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除無利益與利樂者,實無所為。如是思惟即是虛觀,無有實利。世尊,譬如比丘觀不凈時,見所著衣悉是皮相而實非皮,所可食啖皆作蟲相而實非蟲,觀大豆羹作下汁想而實非糞,觀所食酪猶如髓腦而實非腦,觀骨碎末猶如麨相而實非麨;四無量心亦復如是,不能真實利益眾生令其得樂,雖口發言與眾生樂而實不得,如是之觀非虛妄耶?

「世尊,若非虛妄實與樂者,而諸眾生何故不以諸佛菩薩威德力故一切受樂?若當真實不得樂者,如佛所說:『我念往昔獨修慈心,經此劫世七返成壞不來此生。世界成時生梵天中,世界壞時生光音天。若生梵天,力勢自在無能摧伏,於千梵中最勝最上,名大梵王,有諸眾生皆於我所生最上想。三十六返作忉利天王釋提桓因,無量百千作轉輪王。』獨修慈心乃得如是人天果報。若不實者,云何得與此義相應?」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真勇猛,無所畏懼。」即為迦葉而說偈言:

「若於一眾生,不生瞋恚心, 而願與彼樂,是名為慈善。

 一切眾生中,若起於悲心,

 是名聖種性,得福報無量。

 設使五通仙,悉滿此大地,

 有大自在天,奉施其所安,

 象馬種種物,所得福報果,

 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

「善男子,夫修慈者,實非妄想,諦是真實。若是聲聞、緣覺之慈,是名虛妄。諸佛菩薩真實不虛。云何知耶?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觀土為金、觀金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水作火相、火作水相,地作風相、風作地相,隨意成就,無有虛妄;觀實眾生為非眾生,觀非眾生為實眾生,悉隨意成,無有虛妄。善男子,當知菩薩四無量心,是實思惟,非不真實。

「複次,善男子,云何名為真實思惟?謂能斷除諸煩惱故。善男子,夫修慈者能斷貪慾,修悲心者能斷瞋恚,修喜心者能斷不樂,修舍心者能斷貪恚及眾生相,以是故名真實思惟。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四無量心,能為一切諸善根本。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不得見貧窮眾生,無緣生慈;若不生慈,則不能起惠施之心,以施因緣,令諸眾生得安隱樂,所謂食飯、車乘、衣服、華香、床卧、舍宅、燈明。如是施時,心無系縛,不生貪著,必定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心爾時,無所依止,妄想永斷,不為怖畏、名稱、利養,不求人天所受快樂,不生憍慢,不望返報,不為誑他故行布施,不求富貴。凡行施時,不見受者、持戒破戒、是田非田、此是知識此非知識。施時不見是器非器,不擇日時、是處非處,亦復不計饑饉豐樂,不見因果、此是眾生此非眾生、是福非福。雖復不見施者、受者及以財物,乃至不見斷及果報,而常行施無有斷絕。善男子,菩薩若見持戒、破戒乃至果報,終不能施;若不布施,則不具足檀波羅蜜;若不具足檀波羅蜜,則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被毒箭,其人眷屬欲令安隱,為除毒故,即命良醫而為拔箭。彼人方言:『且待莫觸!我今當觀,如是毒箭從何方來?誰之所射?為是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復更作念:『是何木耶?竹耶?柳耶?其鏃鐵者何冶所出?剛耶?柔耶?其毛羽者是何鳥翼?鳥鵄鷲耶?所有毒者,為從作生?自然而有?為是人毒、惡蛇毒耶?』如是痴人竟未能知,尋便命終。善男子,菩薩亦爾,若行施時分別受者、持戒、破戒乃至果報,終不能施;若不能施,則不具足檀波羅蜜;若不具足檀波羅蜜,則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於諸眾生慈心平等猶如子想。又行施時,於諸眾生起悲愍心,譬如父母瞻視病子;行施之時,其心歡喜,猶如父母見子病癒;既施之後,其心放舍,猶如父母見子長大能自在活。是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布施食時,常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得大智食,勤進迴向無上大乘。願諸眾生得善智食,不求聲聞、緣覺之食。願諸眾生得法喜食,不求愛食。願諸眾生悉得般若波羅蜜食,皆令充滿攝取無礙增上善根。願諸眾生悟解空相,得無礙身猶如虛空。願諸眾生常為受者,憐愍一切為眾福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慈心時,凡所施食應當堅發如是等願。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布施漿時,當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趣大乘河,飲八味水,速涉無上菩提之道,離於聲聞、緣覺枯竭,渴仰求於無上佛乘,斷煩惱渴渴仰法味,離生死愛愛樂大乘,大般涅槃具足法身,得諸三昧,入於甚深智慧大海。願諸眾生得甘露味,菩提出世,離欲寂靜,如是諸味。願諸眾生具足無量百千法味,具法味已得見佛性,見佛性已能雨法雨,雨法雨已佛性遍覆猶如虛空。復令其餘無量眾生得一法味,所謂大乘,非諸聲聞、辟支佛味。願諸眾生得一甜味,無有六種差別之味。願諸眾生唯求法味,無礙佛法所行之味,不求餘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布施漿時,應當堅發如是等願。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車乘時,應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普令眾生成於大乘,得住大乘、不退於乘、不動轉乘、金剛座乘、不求聲聞辟支佛乘、向於佛乘、無能伏乘、無羸乏乘、不退沒乘、無上乘、十力乘、大功德乘、未曾有乘、希有乘、難得乘、無邊乘、知一切乘。』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車乘時,常應如是堅發誓願。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布施衣時,當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得慚愧衣,法界覆身裂諸見衣,衣服離身一尺六寸,得金色身,所受諸觸柔軟無礙,光色潤澤,皮膚細軟,常光無量,無色離色。願諸眾生皆悉普得無色之身,過一切色,得入無色,大般涅槃。』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布施衣時,應當如是堅發誓願。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修慈中,布施華香、塗香、末香、諸雜香時,應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一切皆得佛華三昧,七覺妙鬘系其首頂。願諸眾生形如滿月,所見諸色微妙第一。願諸眾生皆成一相,百福莊嚴。願諸眾生隨意得見可意之色。願諸眾生常遇善友,得無礙香,離諸臭穢。願諸眾生具諸善根無上珍寶。願諸眾生相視和悅無有憂苦,眾善各備不相憂念。願諸眾生戒香具足。願諸眾生持無礙戒,香氣馚馥充滿十方。願諸眾生得堅牢戒、無悔之戒、一切智戒,離諸破戒,悉得無戒、未曾有戒、無師戒、無作戒、無荒戒、無污染戒、竟已戒、究竟戒,得平等戒,於香塗身及以斫刺等無憎愛。願諸眾生得無上戒、大乘之戒,非小乘戒。願諸眾生悉得具足屍波羅蜜,猶如諸佛所成就戒。願諸眾生悉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智之所熏修。願諸眾生悉得成於大般涅槃微妙蓮華,其華香氣充滿十方。願諸眾生純食大乘大般涅槃無上香饌,猶蜂采華但取香味。願諸眾生悉得成就無量功德所熏之身。』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華香時,常當堅發如是誓願。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床敷時,應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得天中天所卧之床,得大智慧坐四禪處,卧於菩薩所卧之床,不卧聲聞、辟支佛床,離卧惡床。願諸眾生得安樂卧離生死床,成大涅槃師子卧床。願諸眾生坐此床已,復為其餘無量眾生示現神通師子遊戲。願諸眾生住此大乘大宮殿中,為諸眾生演說佛性。願諸眾生坐無上床,不為世法之所降伏。願諸眾生得忍辱床,離於生死饑饉凍餓。願諸眾生得無畏床,永離一切煩惱怨賊。願諸眾生得清凈床,專求無上正真之道。願諸眾生得善法床,常為善友之所擁護。願諸眾生得右脅卧床,依因諸佛所行之法。』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床敷時,應當堅發如是誓願。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捨宅時,常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處大乘舍,修行善友所行之行,修大悲行、六波羅蜜行、大正覺行、一切菩薩所行、道行、無邊廣大如虛空行。願諸眾生皆得正念,遠離惡念。願諸眾生悉得安住常樂我凈,永離四倒。願諸眾生悉皆受持出世文字。願諸眾生必為無上一切智器。願諸眾生悉得入於甘露屋宅。願諸眾生初中後心,常入大乘涅槃屋宅。願諸眾生於未來世常處菩薩所居宮殿。』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捨宅時,常當堅發如是誓願。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燈明時,常作是願:『我今所施,悉與一切眾生共之。以是因緣,令諸眾生光明無量安住佛法。願諸眾生常得照明。願諸眾生得色微妙光澤第一。願諸眾生其目清凈無諸翳網。願諸眾生得大智炬,善解無我、無眾生相、無人、無命。願諸眾生皆得睹見清凈佛性猶如虛空。願諸眾生肉眼清凈,徹見十方恆沙世界。願諸眾生得佛光明普照十方。願諸眾生得無礙明,皆悉得見清凈佛性。願諸眾生得大智明,破一切闇及一闡提。願諸眾生得無量光,普照無量諸佛世界。願諸眾生燃大乘燈,離二乘燈。願諸眾生所得光明,滅無明闇,過於千日普照之功。願諸眾生得火珠明,悉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黑闇。願諸眾生具足五眼,悟諸法相成無師覺。願諸眾生無見無明。願諸眾生悉得大乘大般涅槃微妙光明,示悟眾生真實佛性。』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慈心中施燈明時,常應勤發如是誓願。

「善男子,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習慈心,能生如是無量善根,所謂不凈、出息入息、無常生滅、四念處、七方便、三觀處、十二因緣、無我等觀、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見道、修道、正、勤、如意、諸根、諸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四禪、四無量心、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入、空無相願無諍三昧、知他心智及諸神通、知本際智、聲聞智、緣覺智、菩薩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為根本。善男子,以是義故,慈是真實,非虛妄也。若有人問:『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以是義故,慈是真實,非虛妄也。

「善男子,能為善根者名實思惟,實思惟者即名為慈。慈即如來,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來,如來即慈。

「善男子,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者能為一切眾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即是慈也,當知慈者即是如來。

「善男子,慈者即是眾生佛性。如是佛性久為煩惱之所覆蔽故,令眾生不得睹見。佛性即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大空,大空即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虛空,虛空即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是樂,樂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是凈,凈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是我,我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即甘露,甘露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者即是一切菩薩無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者即是諸佛世尊無量境界,無量境界即是慈也,當知是慈即是如來。

「善男子,慈若無常,無常即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是苦,苦即是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不凈,不凈即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無我,無我即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妄想,妄想即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不名檀波羅蜜,非檀之慈,當知是慈是聲聞慈,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

「善男子,慈若不能利益眾生,如是之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不入一乘之道,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不能覺了諸法,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不能見如來性,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見法悉是有相,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有漏,有漏慈者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有為,有為之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不能住於初住,非初住慈,當知即是聲聞慈也。

「善男子,慈若不能得佛十力、四無所畏,當知是慈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若能得四沙門果,當知是慈是聲聞慈也。

「善男子,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如是之慈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能思議。

「善男子,慈若不可思議,法不可思議,佛性不可思議,如來亦不可思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修如是慈,雖復安於睡眠之中而不睡眠,勤精進故;雖常覺悟亦無覺悟,以無眠故;於睡眠中諸天雖護亦無護者,不行惡故;眠不惡夢無有不善,離睡眠故;命終之後雖生梵天亦無所生,得自在故。善男子,夫修慈者,能得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能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諸佛如來亦得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所有思惟悉是真實,聲聞、緣覺非真實者,一切眾生何故不以菩薩威力等受快樂?若諸眾生實不得樂,當知菩薩所修慈心為無利益。」

佛言:「善男子,菩薩之慈非不利益。善男子,有諸眾生或必受苦,或有不受。若有眾生必受苦者,菩薩之慈為無利益,謂一闡提。若有受苦不必定者,菩薩之慈則為利益,令彼眾生悉受快樂。善男子,譬如有人遙見師子、虎、豹、豺狼、羅剎鬼等自然生怖,夜行見杌亦生怖畏。善男子,如是諸人自然怖畏,眾生如是見修慈者自然受樂。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修慈是實思惟,非無利益。

「善男子,我說是慈有無量門,所謂神通。善男子,如提婆達教阿闍世欲害如來。是時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闍世王即放護財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諸弟子。其象爾時蹋殺無量百千眾生,眾生死已多有血氣,是象嗅已狂醉倍常,見我翼從被服赤色謂呼是血而復見趣。我弟子中未離欲者四怖馳走,唯除阿難。爾時,王舍大城之中一切人民,同時舉聲啼哭號泣,作如是言:『怪哉!如來今日滅沒,如何正覺一旦散壞?』是時調達心生歡喜:『瞿曇沙門滅沒甚善,從今已往真是不現,快哉此計!我願得遂。』善男子,我於爾時為欲降伏護財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其心怖畏,尋即失糞,舉身投地敬禮我足。善男子,我於爾時,手五指頭實無師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調伏。

「複次,善男子,我欲涅槃,始初發足向拘屍那城,有五百力士於其中路賓士掃灑。中有一石,眾欲舉棄儘力不能。我時憐愍即起慈心。彼諸力士,尋即見我以足拇指舉此大石,擲置虛空還以手接,安置右掌,吹令碎末,復還聚合,令彼力士貢高心息,即為略說種種法要,令其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如來爾時,實不以指舉此大石在虛空中,還置右掌,吹令碎末,複合如本。善男子,當知即是慈善根力,令諸力士見如是事。

「複次,善男子,此南天竺有一大城,名首波羅。於是城中有一長者,名曰盧至,為眾導主,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植眾善本。善男子,彼大城中一切人民信伏邪道,奉事尼揵。我時欲度彼長者故,從王舍城至彼城邑。其路中間相去六十五由旬,步涉而往,為欲化度彼諸人故。彼眾尼揵聞我欲至首波羅城,即作是念:『沙門瞿曇若至此者,此諸人民便當舍我,更不供給。我等窮悴,奈何自活?』諸尼揵輩各各分散,告彼城人:『沙門瞿曇今欲來此,然彼沙門委棄父母東西馳騁,所至之處能令土地穀米不登,人民饑饉,死亡者眾,病瘦相尋無可救解。瞿曇無賴,純將諸惡羅剎鬼神以為侍從,無父無母孤窮之人而來咨啟為作門徒。所可教詔,純說虛空,隨其至處,初無安樂。』彼人聞已即懷怖畏,頭面敬禮尼揵子足白言:『大師,我等今者當設何計?』尼揵答言:『沙門瞿曇性好叢林流泉清水,外設有者宜應破壞。汝等便可相與出城,諸有之處斫伐令盡莫使有遺,流泉井池悉置糞屍,堅閉城門各嚴器仗,當壁防護勤自固守。彼設來者,莫令得前。若不前者,汝當安隱。我等亦當作種種術,令彼瞿曇復道還去。』彼諸人民聞是語已,敬諾施行,斬伐樹木,污辱諸水,莊嚴器仗,牢自防護。善男子,我於爾時至彼城巳,不見一切樹木叢林,唯見諸人莊嚴器仗當壁自守。見是事已,尋生憐愍,慈心向之。所有樹木還生如本,復更生長,其餘諸樹不可稱計。河池井泉其水清凈,盈滿其中如青琉璃,生眾雜華彌覆其上,變其城壁為紺琉璃。城內人民悉得徹見我及大眾,門自開闢無能制者,所嚴器仗變成雜華。盧至長者而為上首,與其人民俱共相隨往至佛所。我即為說種種法要,令彼諸人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化作種種樹木,清凈流水,盈滿河池,變其本城為紺琉璃,令彼人民徹見於我,開其城門,器仗為華。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力,能令彼人見如是事。

推薦閱讀:

《大般涅槃經》絕妙施食祈禱文(轉) - 地藏占察
她是科特柯本全家的密友,差點加入涅槃樂隊;如今她戰勝毒癮,勇敢出櫃,重獲新生
純觀行者是否可以證得涅槃?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二
《大涅槃禪》 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2)

TAG: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