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練會養能成功--作者:馮志強
05-28
會練會養能成功--作者:馮志強
標籤:
陳氏太極拳體育體育/競技 |
分類: 陳氏太極拳 |
作者:馮志強
同時,要遵循前面所述各要則進行練習。其中尤以「心神虛靜」、 「靜心慢練」為主要。心不靜則太極不太和,神不寧則陰陽不調和,不僅於功無補,而且於身有損。靜心慢練,平心靜練,合乎自然之道。能靜練,能慢練,就是會練。靜練慢練要貫穿到整個套路練習和單式練習之中,包括器械練習和推手練習。甚至行、立、坐、卧亦不離這個,就能時時在練,處處在練,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會練除了慢練、靜練以外,還表現在:每天開始練拳時,頭兩遍拳能隨意練、放鬆練、無心練、無意練,既不重外形,亦不求內里。在自然之中,把身體內外各部位都活開了、勻順了,使心神漸漸平定安寧了,再正式開始練拳。如是,其妙處日後自現。太極拳是身心運動,不是身心勞動。不能勞心、勞神、勞身、勞形。在靜中求動、動中求靜之中,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勞。因此要似無似有地練,好像在休息一樣,於無形中感而遂通。開始練拳之前要靜心默立幾分鐘,練一遍後仍要靜心默立幾分鐘,再練第二遍,每一遍拳後都要如此。真正做到靜中求動,動中有靜。每一遍拳後都要做收式,且收式不少於三次。遍遍如是。可將因行氣走架時擴散的氣場,收回到丹田,越收越多,越聚越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對初習者來講,待一套拳的動作純熟、協調、連貫以後,拳架動作應當儘可能地開展、舒順、大方,螺旋纏絲圈越大越好,然後在大開大合之中,使圈大而連、大而圓,逐漸圓活飽滿,無有凹凸,無有缺陷,無有斷續。久之,神氣自能圓滿無虧,一氣貫通周身內外。習練時,架子的高低因人而異,因功而異,順其自然。一般來說,拳架有高、中、低三種。低架是基礎架,初級階段以低架為主,以練腰腿功為主;隨著功夫的提高,架子自然由低而中而高,高架是活架,至此,高低皆應。對初期階段的年輕人來說,架子可適當低些;對初期階段的中、老年人來說,架子不宜偏低,以中、高架為宜。不論架高架低,都要符合太極拳規矩,無過不及,上下相隨,一氣貫穿,五弓齊備,節節貫通,圓轉如神,不可強為。低者,襠部臀部不低於膝部,膝尖不過腳尖。會練即會養。所謂會養即養氣、養血、養性、養精、養神、養形,其中尤以養氣、養精、養神為首要。十年練功,十年養氣。氣以直養而無害,久久養之即為浩然正氣。氣血者,人之二儀,吸天陽以養氣,吸地陰以養血,氣為主而血為配,「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則當早固」。氣化則物生,氣盛則物壯,氣正則物和。所以氣之當養也,精足氣則足。所以要靜心安身,清心寡欲,顧命惜身,固精保精養精,精氣雖滿而不泄,煉精化氣,還原於身。氣足神不衰,神人身則長生,念止則神來,念動則神去;心靜則神寧,靜心能養神。所以,練太極者,心要靜,靜養神,靜養氣,靜養精,性命雙修。不會練即不會養,不養即傷。慢練為養,快練為傷;靜練為養,急練為傷。所謂傷者即傷氣、傷神、傷心、傷腎、傷形。古人云: 「怒者偏傷氣,思多太傷神,神疲精漸蔽,形弱病相縈」;又云:「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為自傷,氣之削也」。若腎水不足,強以心火燥之,則水枯精衰;若內氣不足,任意疾發速放,則元氣受損;神氣不足,過於縱跳震動,則元神散亂。此自傷,對於習拳練功者來說,尤要注意避免。因此,習練者要靜心慢練,平心靜練,順其自然,絲毫不得強為。會練會養,則功能大進,延年益壽。
推薦閱讀:
※黑人小哥燒腦視頻爆紅網路,千萬點擊背後的執著付出
※人生哲學:為什麼聰明的人不一定能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哪裡不對了?
※沒有誰可以隨便成功! 許紅春
※看馬雲怎樣讓兒子成功戒掉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