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 妙法蓮華經(第九集)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第三大段,丙這一段,「藏教分攝」。在這段裡面,這個題目四個字,實在它是講三種法門。所謂藏是指三藏,三藏是講經律論,也有地方講二藏,二藏就是大乘藏與小乘藏。這是從教上著眼,首先要分辨這部經它在三藏或者在二藏屬於某一部分。教是指的四教、五教,以「一代所說,通名十二分教」。但是這個判教,古來大德各人有各人的判別。在《法華經大成》裡面略舉有十八位大師,這都是過去在判教上比較著名的。實際上這些人他們所判的教義在《華嚴經疏鈔》裡面都說得很詳細,諸位可以在《華嚴經疏鈔》,也是在「藏教分攝」這一科裡面,可以去參考。分攝,分就是解釋這十二分教,我們表解裡頭也列了十二分教,十二分教裡面本經是屬於哪一類,有藏、教、分它是攝屬於哪個部分,要是明白了,這部經的性質大概就清楚了。表解裡面就分成這三個部分,這三部分是一般佛學常識,凡是研究佛學都應該要懂得,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佛學常識來看。

  

第一講「藏攝」。前面曾經給諸位介紹過「教起因緣」,我們曉得,這部經是大事因緣,佛才說出來,也是最後的遺教,暢佛本懷。它在藏教分中攝屬的究竟,這必須要辨別。三藏,我們現在稱佛的經典叫《大藏經》,《大藏經》是總名稱,《大藏經》的內容就是三藏合集而成的,我們現在稱為經藏、律藏、論藏。什麽叫做經藏?經律論全是用中國的文字,中國文字的意思來定的名稱,印度的原名叫修多羅。所以諸位將來在經裡面看到修多羅藏,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經藏。修多羅的含義很多,古德已經將修多羅翻譯為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取的意思是契機、契理。契機就是要契合眾生的程度,契合我們的根性,也契合我們當前的需要,它有這幾個因素在當中。契理,理是講諸佛如來所證的諸法實相,真如之理。諸位要曉得,雙契相當不容易,又要適合我們程度需要,又不違背真如理體,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世間這些經典,像我們中國十三經、五經之類的,乃至於世間宗教的經典,可以說契合眾生的根性,但是不契如來所證的真如理體,只能合一方面,不能兩方面都適合,這是難處。由此也能看出佛經的特性。

  

如果照印度修多羅本來的意思,它當作線講,凡是用線、繩索貫穿的,都稱之為修多羅。佛所說的一切言詞,以及後來結集經典,全都有貫穿這個意思在,所以聖教也叫修多羅。古德翻譯的時候,因為我們中國聖人的著述稱之為經典,這個經也有貫穿的意思,我們像以經持緯,以緯持經,直的線叫經,橫的線叫緯。所以也就把修多羅翻成中國經的意思。這個翻可以說翻得相當之好,既保留著修多羅的本意,同時比印度的修多羅還要尊重。我們中國對聖人的教訓非常尊重,稱之為經典。單單翻成一個經,實在還不能把佛經的意思表現出來,剛才我說了,我們世間聖人的經典很難契合真如理體,所以把上面再冠上一個契,契經,省稱、單稱一個經。原來翻的意思是契經,翻了之後再把名詞加以註解,就是解釋,解釋裡面通常有五個意思,就是契經有五個意思。而在《華嚴經》裡面講有十個意思,《華嚴》是以十來表法,每個字都講十個意思,《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有十個意思,方也有十個意思,廣也有十個意思,乃至於到經也有十個意思,這是《華嚴經》的體例。

  

第一個是有「湧泉」的意思,像泉水,泉水往外面噴,它永遠不停的。這個取什麽?新新不住,泉水噴出來都是新的,噴出來,舊的流走了,噴出來都是新的,這個意思好。佛經裡面的意思永遠是新的,永遠是沒有止境的,就像泉水一樣沒有止境,確實是如此。所以同樣一部經,從初發心我們就學它,一直到成佛都不會厭倦。為什麽?它意思常新。就像那泉水一樣永遠是可愛的,永遠是那麽清涼,你不會覺得討厭。如果是一灘死水,看久了就會討厭。它是活的。第二個意思有「出生」的意思,就是愈輾轉它的義理愈精妙、愈博大,真正是所謂博大精深。愈研究愈精深,愈是運用它愈廣大,精深博大也永無止境,這是出生的意思。正是六祖所說「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這就有出生的意思。

  

第三個意思是「顯示」的意思,顯是明顯,示是展示,佛教經典能夠顯示世出世間一切事理。所以通達佛教經論就是通達世出世間事理,世出世法沒有不明瞭的。第四個意思有「繩墨」的意思,這就是從前的木匠要鋸一個直線,先要拿一個墨鬥打一條線,比的那個繩,繩一定要拉直,所以有「楷正定邪」的意思。換句說話,教我們在一切法裡面,辨別哪是正法、哪是邪法。也就是說,經典是邪正的標準,我們自己不能辨別,經讀多了,經就是標準。第五個意思有「結鬘」的意思,結鬘就是貫穿,鬘是花鬘,當中用一條線把許多花穿在一起,就花鬘,花鬘是說貫穿的意思。

但是這五種講法,實在這是後來大師解釋經用「貫攝常法」四個字來解釋,前面這五種說法在四個字裡面只佔兩個字。結鬘是貫的意思,前面所講的湧泉、出生、顯示、繩墨,都是攝的意思,所以說貫攝常法,只不過是貫攝二義而已。這是修多羅的本義。而常與法兩個字是我們中國經的定義。貫攝常法也是把修多羅跟我們中國經的意思合起講。常是不變的真理,萬古恆常,我們現在講是超時間、超空間,萬古常新。法是法則,聖凡所共同遵守的法則。譬如講我們中國五經十三經,這是上自聖賢,下至所謂販夫走卒,每個人都要遵守。絕不是說聖人可以不必遵守,不是的,聖人率先行道,然後讓一般老百姓都能夠效法。所以是凡聖共同所行之道。這稱之為經。

  

第二就是「律藏」,律藏是「毗奈耶藏」,也翻作「毗尼」,毗尼、毗尼耶都是梵文的音譯。翻成中文意思叫「調伏」,調就是調和,伏就是降伏其心,古人注子裡面所講「調練三業」,制伏妄心。三業就是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三業行為必須在逆順境界裡面磨鍊,這是講真正修行。所以諸位千萬要記住,說到修行,絕不僅僅是每天拿著念珠念阿彌陀佛這叫修行,拜佛、誦經、持齋這叫修行,參禪打坐叫修行。在從前人這些確實都是修行,現在人搞這一套不是修行。為什麽?與行不相干。以前人用這個方法是調練身口意三業的,是真做功夫。而我們今天是什麽?只有這個形式沒有內容,只曉得這個樣子、外表,不知道它精神之所在,所以我們的路子全走錯了。修行修什麽?我們身口意三業所造的過失、毛病,心的毛病是分別執著妄想,我們要修正這個毛病,用種種方法來對治。現在什麽?念佛人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心裡面煩惱不斷、分別心不斷、執著不斷,那他修的什麽行?並沒有修行。一天念佛念到晚沒有修行,就是與行為不相干,身體的造作、口裡面言語統統不相干。這些形式上的修學是初學人用的。但是形式一定要與三業相應,才能夠把身口意三方面的過失把它修正過來,所以一定要相應。

  

在大乘佛法裡面,不注重這些形式,一乘佛法裡面更不注重。所以中國的禪宗也分為兩派,諸位讀《壇經》曉得,有南北兩派,南頓北漸,北派的是大乘法,南派的是一乘法。他們不著重這些戒條規律,它不注重這個,在三業方面它特別著重心地的清淨。為什麽?心清淨,身當然清淨。所以大乘與一乘它所抓的重心是修心,我心好了,身的行為也是善的,口的行為也是善的。尤其是南宗,他們講求的是從根本修,根本修就是修心,戒律本來就是修心的。所以戒律要不能與心行相應,這個戒律就是空有軀殼而已,空有形式,不發生作用,這點我們要懂得。尤其我們想學大乘佛法,換句話說,無論修哪一種法門,都要與心行相應。

  

戒律的精神在斷惡修善,我們再要問一問,什麽是善、什麽是惡?善惡沒有標準。我說這個善,他說這是惡;我說這個惡,他說這是善,沒有標準。佛給我們初機人所定的標準,那就是我們世人善惡的概念,這是為什麽?方便初學,是為這個。五戒十善完全是人間法、世間法,不是佛法,佛教化世人首先是不壞世間法。為什麽?世間法一破壞了,那誰敢跟佛學?世間法破壞了,那佛是妖魔鬼怪,這個不能跟他學,他不是好人。所以佛一定先要示現是世間的好人,為世人之所讚歎,大家才放心接近他、親近他,來跟他學。真正的善是在一乘法裡面,一乘法裡面講什麽叫真善?與真性相應的就是善,違背真性的就是惡。斷惡斷什麽?斷無明,無明是惡;修善,善是什麽?善是大覺,覺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善,無明顛倒是惡,這是最高的標準。佛陀就是講五戒十善也是從最高標準一個系統講下來,所以五戒十善與真如本性相應,與明心見性相應。因此雖然是五戒,我們初學佛的人要學五戒,到等覺菩薩還是守五戒,但是那個五戒的內容、講法大大的不相同。我們初學五戒斤斤計較,在事相上計較;人家到高階菩薩不在事相上計較,而是在法性上的德用。這是我們要曉得,戒律的精神。不懂得戒律的精神,戒律就沒有法子持,持得再好,這死在戒條之下。所以說是持戒,萬不可以死在戒條之下,一定要懂得戒條的意義精神、開遮持犯、功德利益,要曉得這個道理。

  

在大乘佛法裡面,尤其是在中國禪宗,一乘法的禪宗,你看我們讀《六祖壇經》,中國的大乘禪宗是以六祖大師為淵源。雖然前面達摩祖師到中國來,達摩祖師那些辦法,後人很少人跟他學的,很少人遵守。我們可以講中國禪宗名符其實的祖師,能夠一直影響到今天的,是六祖。六祖一代的時教就在《壇經》裡面,所以《壇經》是中國禪的鼻祖、始祖。這一千多年以來,禪宗那些大德,禪宗裡面所有的著書,都沒有法子超越六祖。禪宗語錄多,在我們現在《續藏經》裡面,篇幅幾乎佔二分之一,整個《藏經》來說差不多佔三分之一,都是禪宗的語錄。但是這麽多東西都不出《壇經》,諸位要是在《壇經》上奠定基礎,禪學才有根。禪是一乘佛法的精華所在,我們如果有這個基礎再去念佛,那真是輕而易舉。我們不參禪,懂得禪宗的理論、懂得禪宗的方法,把這個理論、方法運用在念佛上,這叫理念,念到理一心不亂,法子這是妙極了。所以我們《壇經》也是特別來細講,主要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壇經》可以說是大乘經論的精華,我們應當要重視它。

  

六祖所講的三皈五戒,這我們讀過了,條條都說到自性;換句話說,每條的條文都與自性理體相應。這種方法,在實際上做起來反而方便,還活潑,尤其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確實少好多障礙。譬如說我們講修小乘戒律,你的障礙就太多,為什麽?小乘在事上修。事相上修,你家人不學佛的,麻煩就大了,處處就有障礙。小乘戒律之嚴,我們舉寺廟來說,從前這個寺廟裡面講,買米的錢就不能買油,把買米的錢拿去買油,犯了戒、破戒,買油的錢也不能買柴。換句話說,什麽用途就是這一個用途,移動了就破戒,就犯偷盜,嚴格到這個程度。好像我們這個圖書館,那麻煩大了,你們看我們這個月道糧的供養,一千九百多塊錢,我們這些人生活,這一個月夠嗎?換句話說,這一個月得要餓上十來天,沒飯吃。把別的錢挪來做生活費用,在小乘戒裡決定講不通,你餓死活該,錢一大堆堆在那裡,那錢是什麽?印經的錢。我們這裡沒有買米的錢,我們餓死了,印經的錢在那裡,那是印經的,這是小乘戒。大乘戒不是如此,大乘戒在心地戒,不在事相上,所以它不一樣。

小乘是講事上清淨,大乘是講心地清淨;小乘戒是事上不染,大乘戒是心地不染。所以大乘是圓融的,小乘是現在電視裡頭的精打細算,斤斤兩兩計較,在今天開放的社會怎麽能行得通?太難。不但說在家人沒有辦法做,你要做你全家人都起來反對,沒有法子;寺廟裡面也行不通,出家人也沒辦法做到。可是我們中國人聰明,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我們中國人立刻就掌握了戒律的根本精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戒律的基本精神。六祖大師說心地無非即是戒,戒就清淨,所以說用不著一條一條那些戒相上來分別、來執著,用不著,心地清淨、心地一塵不染,戒行就具足了。戒律的功能一般講有三條,第一是消除一切惡業,這就是講不好的行為,譬如像殺生、偷盜這些行為,戒律精神能夠消除它。第二,能夠滅除煩惱,煩惱是指我們內心的習氣,能斷煩惱。第三,能幫助我們證得無為的涅槃果報。它有這三種功德,所以戒律有清涼的意思。

  

戒經裡頭還有一種名稱,這老同修都會曉得,也翻作波羅提木叉,這是梵語,譯成中國意思叫別解脫戒,別是什麽?就是分別。你學哪一種戒律,得到哪一部分的解脫,特別是著重在律儀戒說。在大乘佛法裡面,就一乘佛法裡面,他們所著重的叫道共戒、定共戒,所以他不著重律儀戒。為什麽?一個人有定了,心定了,他還犯什麽戒?他什麽戒都不犯。所以定裡面戒就具足,戒本來是幫助定的,因戒得定,你現在已經得定了,你的戒就圓滿,不要修戒,戒就圓滿。道共戒,道是什麽?明心見性,這大乘裡面講道。小乘裡面叫初果,證了果,這是道。所以他證了果之後,他戒具足了。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給諸位說,這事一心不亂就是定共戒,理一心不亂是道共戒。所以諸位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你所有的戒律要給你打分數都是一百分,圓滿的。你要在戒經裡面一條一條去修,修到六十分都不容易,相當不容易。可是你念佛念到一心,你的戒律阿彌陀佛就給你打一百分,你是圓滿的。

  

這個法門在今天可以講,唯一行得通的一乘佛法。你是個念佛人,你在家裡面念佛,你在社會、你在機關做事,絕無妨礙,一切事情照應付、照做,心裡面阿彌陀佛。在心裡頭念阿彌陀佛,誰也不妨礙誰,沒有妨礙。而這一句阿彌陀佛,戒定慧三學等運,統統都有了。所以諸位再不要搞持戒念佛,律淨雙修,你不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嗎?還什麽禪淨雙修、密淨雙修,名字都很好聽,實際上都是自己找自己麻煩而已。要曉得,淨裡面把戒、禪、密都包括在其中,都有了。你心裡面一天到晚念佛,別人不曉得,那不是密是什麽?那是密。心地清淨光明,外面和光同塵,這就是密行。確實在今天這個時代,淨土宗確實是殊勝的法門,容易成就。但是諸位一定要懂理論,要曉得修學的方法。

  

但是口裡面念,一天到晚計數,我今天十萬聲一聲都能不少,習氣、毛病一點都沒有改,那有什麽用處?那沒有用處。名聞利養一點也沒放下,這十萬聲佛號,說老實話比一天到晚罵人好一點就是了,除此之外,你想想你有什麽功德?那個十萬聲佛號,給諸位說,並無功德。為什麽並無功德?就是對你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沒有一絲毫力量修正一些,念了十萬聲佛號,與修行不相干,這就沒有功德,功德是修正行為,行為沒有被修正沒有功德。這十萬聲佛號算什麽?給諸位說算福德。你天天念佛念多了,三業行為並不能修正,來生這是福報,可以享福,可以得到依正莊嚴。你看我們佛經裡面有一個公桉,好像是語錄裡頭,還是《高僧傳》裡頭的,我都記不清楚,有這麽一樁事情,說是有個法師一生誦《法華經》,念了一輩子《法華經》,第二生投胎投一個女子身,口裡面有蓮花香,是前一生念一輩子《法華經》的果報,正報上莊嚴。他念了一輩子《法華經》,為什麽沒有開悟?為什麽沒有往生?就是念一輩子經,三業行為不相干。所以諸位要記住,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行為上的毛病,什麽是毛病?六根在六塵境界上起心動念就叫毛病。我們見色聞聲,心裡起念了,馬上阿彌陀佛,把念頭壓下去,這叫修行。絕不是拿這句阿彌陀佛當作歌在那裡唱,心頭煩惱還是念念增長,那句佛號全用不上,那不是修行。

  

持戒也是如此,戒是什麽?降伏自己煩惱的。不殺生戒,看到不如意的,心裡面恨他,想殺害他,一想我持不殺生戒,我應當原諒他、應當寬恕他,不與他計較,消除你的惡念、消除你的惡行。我持不偷盜戒,見到這個東西我是很需要、很喜歡的,但是我持不偷盜戒,人家沒有給我,我不能要他的,不能夠順手牽羊。所以它的功德是滅我們惡念,斷除我們惡行的,諸位要懂這個意思。而不是說那個戒條天天念念,半月、半月誦個戒,我這是戒行都沒有缺,不是這麽回事情,而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做到。《金剛經》告訴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不是把所有戒律全都包括在裡頭?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不取於相,心地如如不動,你的戒律怎麽不圓滿?早就圓滿。

  

所以說戒律的精神、戒相、戒法,我們要懂得。我們懂得這些道理,諸位要記住,我們要以定共戒為主修,律儀戒做輔助。定共戒主修這就是念佛,或者說我教給諸位是念經,背誦經典,是定共戒。背誦經典不是解義,絕不是叫你這個經怎麽講法,這一句什麽意思,那你就糟了,你戒定慧都沒有了。念經是什麽?念經是修定,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這一部經從頭到尾一直念下去,心裡面不起一個念頭,不起妄念,這是修定。初學的人用這個方法實在是好極了。因為念佛,我們煩惱太重,一面念阿彌陀佛還一面打妄想,佛號降伏不住妄想。念經就不一樣,念經怎麽樣?一打妄想,這個經就斷了。斷了以後怎麽辦?怎麽念?接下去念,這不行。這個念經,諸位要注意,這個妄想一打,從頭再來,要這樣念。念到哪裡打妄想,不作數、不算數。所以不容易。這樣念經就是修戒定慧。這是以定共戒為主,我們要修這個,以這個為主修。

律儀戒做幫助,而且律儀戒一定要懂得開遮持犯,不要斤斤的執著,斤斤執著就會給別人惹麻煩。所以處處要能夠體諒眾生,眾生剛強難化,要體諒他,儘可能叫眾生少造罪業。如果我們持戒持得很嚴,他看不順眼,就要造口業,心裡面就怨恨、討厭、厭煩。而我們自己很清淨了,可是叫人家生煩惱,自己得度,能忍心叫人家在佛門三寶來造這些罪業,將來讓他墮落嗎?菩薩心不是如此,寧願叫他生天堂,我墮地獄,也不能叫你們大家都墮地獄,我生天堂就行,沒有這種菩薩的。小乘人是斤斤計較,但是小乘人有個好處,他不害眾生,他怕跟眾生兩個過不慣,他躲在深山裡,不跟你們接觸,那行,這是小乘人的慈悲。他的生活很怪,我們看起來很怪,為什麽?他戒律精嚴。但是跟我們相處,我們就格格不入,就覺得很不方便。他很自愛,他躲起來,離我們離得遠遠的。菩薩則不然了,菩薩律儀戒是馬馬虎虎、隨隨便便,不那麽認真計較。他認真在哪裡?認真在心地上,定共戒、道共戒他認真,律儀戒他不認真。在他眼睛裡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以馬虎,可以隨便的。

  

我昨天跟諸位講的,古來大德破齋犯戒的,他也不是故意的,諸位要懂這個意思。故意這樣做法的那就錯誤的。他為什麽?他是方便度眾生的。譬如說喜歡喝酒的,那是他的嗜好,他一天不喝酒他一天就難過,你要度他來學佛,很容易,你辦上好酒好菜請他來吃,他就來了,用這個方法來接引。所以菩薩他破齋、破戒,是寧願自己墮地獄,叫他學佛法,叫他讚歎大乘佛法,這了不起!我們看看古來真正這些高僧,《神僧傳》裡面尤其多,這些出家人接觸面非常大,交際很廣,那都是得道的高僧,他為了度一切眾生,他哪裡都去,什麽地方他都可以應酬,所以大家怎麽樣?都喜歡親近他。那個老和尚戒律很嚴,看了都害怕,躲著他。這個人很隨便,又可以喝酒、又吃肉,我們請這個法師一道來遊山玩水,一面吃、一面玩,一面就談佛法,有意無意當中這金剛種子就種下去了。所以他不是故意的破齋、破戒。他在寺廟裡還是守清規,跟大家一樣,出去就不守,出去要度眾生,要以方便法門度眾生。在家裡當然要守,在家裡要不守,那就不成話了。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他戒律清淨嗎?清淨。出去為什麽破齋、破戒?為了要度眾生,方便接引。所以這個裡面講的開遮持犯。戒律有開緣,某個時候要開戒,什麽時候要持戒,要懂這個道理。條條戒都有開緣的,所以這戒律不是死的,是活活潑潑的。像這些事理要不通達,那戒怎麽持法?戒是一門學問,大學問,三藏佔其中之一。這是一點常識,在此地順便給諸位介紹出來。

  

在家同修,古德給我們結集一部戒律的書,在過去我們也提倡,請台灣印經處給我們翻印流通,就是《在家律要廣集》。這本書還是可以買得到,將來有必要我們也可以重新再印,這部書是專門為在家同修而編輯的。出家的戒律,乾隆年間灌頂法師,也是為我們末法時期,乾隆年間離我們現在年代不遠,他編了一部就是《戒律全書》,大概像我這個本子十二本,《戒律全書》。這裡面包括了三部分,《沙彌律儀增注》,現在這部分台灣印經處有個小冊子,就是《沙彌律儀增注》一部分,兩卷。另外兩部分就是比丘戒跟菩薩戒,有很好的註解,這是給出家人修學的,你學這一部就夠了。這兩樣東西要拿到現在,好是好,現在能行得通嗎?幾個人能夠做到?

  

印光大師看得清楚,所以印光大師乾脆就用《太上感應篇》這一樣東西代替了戒律,確實行,今天拿《太上感應篇》一般人都容易接受。拿這個戒律一般人看到都害怕,都給它躲得遠遠的。看到經還不會害怕,講道理可以看看,戒叫我這麽做,不行、不行,這不能這樣做。所以印光法師你看他老人家提倡的《安士全書》跟《太上感應篇》,尤其《太上感應篇彙編》註解得非常詳細,用這兩樣東西來代替戒律。戒律的精神、戒相、戒法,可以講,這兩樣說得都相當完備,我們只要照這兩種書來修學,做我們念佛的幫助,就很有功效。這是印光大師提倡的,人人都能做得到。所以應該要把這兩種書要看重,每天看個一段、二段,而且這些書都是些公桉因緣,看起來很有興趣,就像小故事一樣,自己一面看一面多記,一面常常講給別人聽,這就是自行化他。能在這上面奠定基礎,在以後就不怕戒律,讀到戒律的書就會生歡喜心,才能夠入得進去。所以我們講到最低的善惡標準就是用《感應篇》。

  

第三就是「論藏」,梵語叫「阿毗達摩」,阿毗達摩翻作中文意思叫「對法」,對是相對的對。法有兩種,一種叫「勝義法」,一種叫「法相法」。勝義法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涅槃」,是真善、是真常,所以稱之為勝義,一切義裡面最為殊勝。法相,所謂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這都是法相。這是說法有這兩大類。對也有兩個意思,一個叫「對向」,就是方向之向,第二個意思叫「對觀」。對向是我們修學的方向,是我們的目標;對觀就是方法,我們用什麽方法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舉個簡單例子來說,譬如我們發心修淨土法門,我們目標在理一心不亂,這理一心不亂就是對向,就是我們的方向。你有了方向,你就不會走入歧途,你也不會走迂迴的路子。再其次,我用什麽方法念到理一心不亂,這叫對觀。觀,通常講就是般若裡面所講的「觀照般若」,所謂是依教觀心,這是講用功的方法。依教觀心你要是會了,不僅單單是佛法的經典,這些教理用這個來觀心,會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都是觀心,六塵都是教。一切法哪一法不通無上道?哪一法不通理一心不亂?法法圓通,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

因此論詮慧學,你能夠辨別方向,這是智慧,智慧的選擇,又能夠運用善巧方便達到這個方向,這也是智慧。我們要想修學有成就,要想在短時間有成就,換句話說,你方向一定正確,一定是一個,絕不是兩個。兩個方向,你想想看這路怎麽走法?沒有法子走。所以只能有一個方向,無論在行門、在解門,諸位只能選一不能選二。如果你沒有方向,你要去請教一個老師,那老師沒法子教你。請教老師,就好比說我問路,我走路要問路,那個人一問,你想到哪裡去?我不知道;換句話,你要問路,這個指路的人他把你往哪裡指?沒有法子指,因為你沒有方向、你沒有目的地,無從指示。你問人家路,我到高雄去,他就會告訴你,你到高雄怎麽走法;我到基隆去,他就告訴你基隆怎麽走法。你說我沒有目標、沒有方向,這個人沒法子指示。好,我們現在大家都有方向,什麽方向?我們求生淨土。真求生淨土嗎?又靠不住。就好比說我到高雄去,你真到高雄嗎?還不一定。那怎麽辦?那沒有法子。淨土法門是選了,還在那裡打問號,又嚮往,還又懷疑,這是方向不能確定,我們的功夫不得力。方向確定了功夫就得力,為什麽?走一步就接近一步,走一丈就接近一丈,這個得力。沒有方向的時候亂走,不曉得走到哪裡去,所以功夫用不上力。諸位要懂這個意思,論詮智慧,什麽叫慧?一個是你知道你的方向,第二個你曉得方法,所有的論總義都不出這個意思,都不出這個範圍。

  

我最初學佛,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教給我,那個時候我自己也沒有方向,他老人家告訴有兩個方向,告訴我讓我去選擇,一個就是性宗的方向,一個是相宗方向,這是佛教的兩大宗。因為那個時候我學習,我是研究哲學,把佛經當作哲學來看待,純粹是站在哲學的觀點看佛經哲學,這是兩個方向。如果走性宗從《大智度論》入手,這是他教給我的;從相宗?從《百法明門論》,而且指定的要窺基大師的註解入手。但是諸位曉得,性相兩宗都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基礎在什麽地方?基礎是跟他老人家學的,是以東西方的哲學基礎來入這個門。如果你對於中國哲學、對西方哲學沒有相當的基礎,這兩部經擺在面前還是不得其門而入。所以佛法到中國來沒有小乘,有大乘,有它的道理。中國過去學佛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儒家、道家基礎都相當深厚,所以他入大乘沒有困難。儒家哲學跟道家哲學確實就代替小乘佛法。

  

我們今天說不要小乘佛法,也不讀儒書,也不讀老、庄,就想來讀大乘佛學,這是造空中樓閣。就像方先生過去所講的,在我們中國有一個,不是沒有,六祖大師。可是這一千多年來,只出了一個六祖,從此再沒有出第二個人。你什麽都不學,一下就成功了,那你是中國第二個六祖。那個非常人也,不是普通人,不能一概而論,普通人都得按部就班來修學。六祖大師手下開悟的、得道的四十多位,這些禪宗的祖師大德,個個都有基礎,都有世學、佛學的基礎,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我們自己要想成就,要從基礎學問上紮根,佛法上有正確的方向,我們才會有成就,成就絕不是偶然。但是只要自己發憤,精進不懈,也不是一樁難事情。這段的意思還沒講完,我們的鐘點已經超過,今天就講到此地。

 

妙法蓮華經  (第九集)凈空法師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09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佛學問答301~400問
凈空法語二
學佛答問:凈空法師答澳洲參學同修之二(第二集)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一二集) 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為什麼一定要念阿彌陀佛

TAG:台灣 | 文化 | 佛教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凈空 | 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