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海報大戰」背後的真實香港_【今日爆點】

二十年河西,二十年河東

香港中文大學撕海報事件持續發酵。

簡單複述一下:開學以後,香港中文大學校園的民主牆上,貼滿了「港獨」海報。一位內地女生撕下海報,被學生會幹部發現,雙方發生爭執,並被記者拍攝下來。隨後,內地學生與「港獨」的戰爭,用「斗海報」的方式,在這面牆上爆發。

「港獨」又一次刺痛人心,儘管心情複雜,我們也需要撥開此事,理性地觀察如今的香港已成為怎樣的香港。

倏忽二十年,香港回歸至今已是滄海桑田。

坊間談得最多的,是香港命運的沉浮。從大中華區的絕對一哥,與東京、新加坡、倫敦並肩的超級城市,到如今GDP已被京滬超越,明年將被廣州深圳超過,數字不能說明一切,但數字能直指要害--香港在中國大棋局的地位不再是獨一無二。

這一方面是香港自身的政經環境和在全球化分工中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是大陸的強勢崛起引發了格局調整。

香港20年就是中國20年的縮影。從一些很有意思的小切口可以看出其中的深遠變化。

最讓人扼腕的莫過於港姐選美。這是2007年香港小姐選美比賽冠軍張嘉兒。

張嘉兒奪冠,曾志偉直言「真是出人意料「,嘴毒的觀眾還將她稱為「35年史上最丑港姐」,要求把港姐稱號改成「Miss豬扒」。

港姐這些年質量下滑,已成趨勢。

港姐曾經是香港向世界遞出的魅力名片。在大陸人印象中,港姐代表著一種最現代、最高不可攀的美。「港姐」=風華絕代=美得石破天驚=華人女星顏值巔峰=李嘉欣。

從港姐中走出的,有張曼玉、袁詠儀、邱淑貞、趙雅芝這些女神級別的明星。

2012年,港媒在香港小姐四十周年慶的時候,來了一個港姐「十美九丑榜」,很不幸,九丑中的大多數都是近些年的。

這背後,也反映了香港流行文化的勢微。

你問大陸的年輕人,這幾年香港有什麼歌手明星,可能很多人答不出來。像鄧紫棋這樣的香港歌手,也是跑到內地參加綜藝節目後才獲得人氣。

文化輸出的走向在發生變化。與鄧紫棋恰好相反,當年北京女孩王菲是到香港發展獲得加持之後,才走上了顛峰。

20年前,香港流行文化對大陸有統治級的影響。譚詠麟、梅艷芳、張國榮、四大天王……與之相似的還有影視劇。星爺一部電影是否成功,如今需要得到大陸市場的證明。20年前,港片的地位絲毫不亞於好萊塢。

當年港劇的影響,體現在這個等式中:《射鵰英雄傳》=《人民的名義》+《琅琊榜》+《歡樂頌》。「萬人空巷」這個詞,只能用在當時的港劇中,後無來者。

這種退潮還體現在教育上。各省狀元對香港的熱情在冷卻,去年只有兩位狀元去到香港。在2006年高峰期時,很多狀元都把港大、港科大放在北大清華之前。

香港每年錄取的大陸各省高考狀元數

早在2010、2011年,香港GDP總量已經被上海、北京反超。現在,珠三角「雙雄」廣州、深圳離香港也只有一步之遠。按照香港現在的增速,如果港幣兌人民幣沒有發生太大的匯率變動,2018年穗深超越香港已經不在話下。

如果不出意外,三年後重慶、天津的GDP也將超越香港。屆時香港的經濟總量排在第7位。

作為最能反映港口與貿易中心規模的指標,香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在2006、2007年已被上海超越,在2013年,被隔壁的深圳港超越。而在2015年,香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已經出現下降趨勢。

在20年前,香港經濟對大陸城市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它的經濟總量是上海的4倍,是北京的7倍。

香港就是富裕的代名詞。它在大陸面前的優勢,通過一個社會現象折射了出來--二奶村。

深圳的皇崗村、下沙村,廣州的祈福新村,東莞的樟木頭,都曾赫赫有名,這些村子裡頭的婦科、兒科在當地都是數一數二。

這些金主,並非是富豪,而多是香港貨車司機。不要驚訝,當時一個貨車司機跑一趟內地就能獲得4-5千港幣的長途補貼,更別提經濟景氣的時候,一月收入可以達到2-3萬港元。在港幣比人民幣值錢的年代,他們在大陸完全是高收入群體。

但是隨著產業布局的調整,香港這些貨車路線在慢慢減少,陸港之間的收入差也在變小,越來越多沒了收入來源的「那些地方」正在消失。

香港之於中國,20年前幾乎是後者與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先生」。香港的資金,也成為大陸撬動改革開放的第一桶金。

如今,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很多方面不再通過香港。北京、上海乃至深圳的崛起,讓香港喪失了戰略地位的獨一無二性。「關鍵先生」降格為「重要先生」。

當下香港的政情,比20年前更為複雜。

其實香港有健全的文官制度,有先進的治理機制,當初這些都給大陸帶來了一些借鑒。

在中國的人大里,有一個很特別的「廣東現象」。就是廣東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別敢說,他們的參政議政意識很強烈,不做橡皮圖章,經常對行政官員當面質詢。

這個傳統的形成,與香港有關。

那時候,廣東人大政協有不少來自香港的代表委員,他們比較敢於監督、善於監督公共部門,廣東地方官員們也就對此習以為常,不會視之為唱反調。

在這種生機勃勃的正面影響之下,慢慢的,廣東代表上全國人大也變得越來越敢真面問題。2008年的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因為「ATM機跨行查詢收費」問題約見發改委官員,震動全國,直接促成了這一步合理收費被取締。媒體一度用「廣東現象」來概括廣東代表在全國人大的表現。

這一相對良性的發展趨勢,對於中國來說尤其可貴。

20年滄海桑田,是不是香港就不行了呢?

這是一個太極端的判斷。正如英國被美國超越之後,倫敦雖不再獨領風騷,但依然是排在前三位的世界級城市。

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多年的狂飆突進,使得90後的大陸人不用再仰望香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緣於他們生活的城市越來越像香港。

城市作為人類最複雜的群落,更多的東西是要靠時間來慢慢累積的,很多東西急不得,而且急也沒用。

內地未來希望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不少,比如上海、天津、深圳等等,但即便軟硬體條件最好的上海,和國際金融中心的需求一比,依然差了好遠。

國際金融中心基礎條件就三個:人才、業務以及國際化。

香港金融人才群集,每7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從事與金融相關的行業,而上海大概是20個人中勉強有1個。

港交所的新股首次公開募股資金總額是全球第一,金額比上海加倫敦的總和還多。

離岸金融中心也讓香港輕鬆秒殺上海。在香港,借款人可以任意選擇貨幣,手續簡單,稅率低,放眼全亞洲,只有新加坡可媲美。

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路上,上海要達到入門門檻都還得5-10年的積累,遑論超越。

事實上,許多基本生活品,香港的物價也低於上海或相當。

城市治理方面,香港也遙遙領先。論城市的光鮮程度,香港或已被超越,不過一場豪雨,就會讓深圳、廣州高山仰止。

看圖,2017年6月初,一場暴雨之後,香港是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深圳則是馮小剛的1942。

此外,香港的兇殺發案率是0.2,意味著故意殺人犯每10萬人僅有0.2人。這個數據能超過香港的,一個是人口不足4萬的摩納哥,另一個是帛琉。即使加上交通事故、生產事故、自然災害,香港在安全方面也排在全球前三

還有一點,說起中國長壽之地,其實是香港。香港,每十萬人中百歲老人數高達52。如果以平均壽命計算,男80.5,女86.7,領先日本,碾壓巴馬的76。長壽秘訣無它,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以及完善的衛生體系。

香港的機會,其實並不少。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高層明確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這將從根本上消除過去制約香港進一步上升的桎梏。

今天香港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它本身的持續繁榮,而是產業轉移之後,背靠整個內地,服務內地頂尖政商資源的體系,已經背離了香港既有的發展路徑,背離了市民以及珠三角固有的土壤。

香港階層分化愈發明顯,貧富差距日益懸殊,社會垂直流動凝固導致社會戾氣無從化解。

香港的未來不能依靠它過去的鶴立雞群,而必須融入珠三角這個更廣闊的物理空間,並找到自身定位。

香港到底好不好,有的時候其實不能憑感覺。不久前,全球第一手游「王者榮耀」之父姚曉光花9800萬在香港尖沙咀買了套206平的房,這是「用腳股票」,這是給香港的未來投票。

三城記:香港、新加坡與深圳的興衰說明了什麼?

大資本裹挾下,香港媒體怎麼了?

十年之後,香港還是那個香港嗎?

本文作者嚴九元,JIC投資觀察特約撰稿人。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JIC投資觀察立場。

推薦閱讀:

如何設計刷屏級海報?3招讓你成為大牛!
《終極玩物》發布終極海報-倒計時還有一天上映
如何設計出蘋果風格的海報?
你上網無聊是因為你不了解這些網站!轉自海報網
活動海報怎麼寫吸引人

TAG:香港 | 海報 | 真實 | 背後 | 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