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讀】《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的第二十五章直接描述道。《道德經》共讀分享兩個版本,一是根據春秋戰國、西漢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訂的《道德經古本合訂》(復旦大學李輝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經》今本(曹魏經學家、哲學家王弼編著)。

古本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瀟呵漻(liáo)呵,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囿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今本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

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謝國仲】《老子禪解》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開篇,老子說「有物」。此處的「物」與現代哲學所說的唯心唯物的「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現代哲學唯物論的「物」,指的是具體的物質;而老子所說的「物」,是泛指,表達一種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一種存在,天地還沒有之前,它就在了。這個「物」有什麼特點呢?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寂兮寥兮」,很靜,很空;「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獨立」「周行」描述它有自己的體性功能,同時其本體「不改」「不殆」,本體從沒有改變、消減過。這兩句話,換成佛陀的語言,即「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善逝」,實際上都是描述本體從未改變、永恆持久的狀態和特徵。而且,這個存在,「可以為天地母」,連天地都是它生出來的。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只能起個名字叫「道」,勉強稱之為「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其體性功能的運作,是有周期性的,是一種類似圓周的運動,遠去了又回來,形成一圈,叫「反」,事實上是周行的意思。但是這個遠去,可以很遠,大到無邊,小到無內。在這樣一種體性功能的作用下,天地萬物都是按照這個方式在運動,我們的古人就畫了一個太極圖,來揭示這個根本規律。

接下來,老子的描述進一步具體化: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域」,就是所謂的空間,體性功能的周行運動產生了空間,這個空間中,有四大,「道」「天」「地」「王」。「王」,就是人,但是,這個人並不是一般的普通人,而是通天通地通人的人,或者說,是一位道者,稱為「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天、地、人,四大之間的關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不是效法,而是被······命令、被······主宰的意思;「人法地」,不是說人要效法大地承載萬物、大公無私的意思,要注意老子的《道德經》是指出有形與無形的規律,並不是教你怎麼樣做人,或者說教你如何具有善良美德,不是從這個角度去了解老子。他是超越崇善抑惡這種世間法的人見,描述勝義諦的境界,是道見——他所洞見的景象。所以「人法地」意思是,人是被地所主宰的,地完全控制人,本來就是這樣,由不得你效法不效法,不需要人心的意見,這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天地之間、道與人之間,本來就存在著這麼一個關係,我們人有這個肉身,你就跳不起來。「地法天」,地,是被日月星辰所主宰的;「天法道」,日月星辰被道所主宰;「道法自然」,道,是一種無形的能量,是一種場(相對來講),沒有什麼來主宰它,它是按照自己的樣子來運動,叫「自然」,法於自然,所以道才是根本,是真正自在的。

那麼在這四大關係中,人雖然是排在最末的,但是人可以修行,成為王,達到天、地、人三者貫穿,通天、通地、通人,懂得天地人一切的規律。這就是《陰符經》告訴我們的:「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懂得了天地的規律,通曉於心,故能隨順天地,這樣是真修行。並不是去效法,效法是人機,太有為,與道相遠。《陰符經》又說:「人,萬物之盜;天地,人之盜」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了解了天地,人就變成萬物之盜,所以能夠「食其時,百骸理」,就懂得吃時間,懂得利用天地和萬物來修行。若不能通天、通地、通人,不知道時間、萬物、天地的規律,反而會被它們所盜——耗費我們自身的心意識與精氣神。所以老子是描述這個修行的道理,要了解天地人,然後通天地人,然後才成為王。成為王之後,可以與道相合。

上述四大的劃分,是從有形的角度來講;若是從無形的角度來講,四大是一體,沒有分別。以佛法來說,就是自性。所以佛說:「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里煮山川」。小可以含大,大可以含小,有一種互融性。一旦天、地、人、道四大融為一體,我們就跳出個體、肉體的人的角度,到達真正無為、無我,超越了被天地所控制的狀態,進入到與道相合的境界,這才是一個王者所應該做的。所以這個王,不是世間帝王將相的王,而是內聖外王,是我們的修行達到天、地、人三合,更與道再相合,內聖以後,自然展現出來外王,這也是老莊思想的特點。

本章末句,與第四十二章首句,可以組成一副很好的對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聯是順行的規律,道生出萬物;下聯是逆修的規律,從萬物回歸到道,由此可以了解呂洞賓所說「順為凡,逆則仙,只在中間倒顛」的寓意了。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

本章對於道的體用有幾個重要的敘說:

一、「有物混成」,這說明道是厚朴狀態的,道並不是不同分子或各個部位組合而成的,它是個圓滿自足的和諧體,對於現象界的雜、多而言,它是無限的完滿,無限的整全。

二、道是個絕對體,它絕於對待;現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待的,而道則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說「獨立不改」。道是一個動體,周流不息(「逝」)地運轉著,但它本身不會隨著運轉變動而消失。

三、道是無聲無形的(寂兮寥兮),王弼說得好「名以定形,混成無形,不可得而定。」事實上是無法立名的,如今勉強給它立個名。

四、道不僅在時序上先於天地而存在,而且天下萬物也是道所產生的(「先天地生」「為天下母」)。

五、道是循環運行的。它的運動終則有始,更新再始。

六、用「大」來勉強形容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個「大」,指幅度或廣度之無限延展,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加上了天、地、人。這四大的可貴處,就在於體自然而行。所謂「道法自然」、就是說:道以自然為歸;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這一觀念是老子哲學的基本精神。

【傅佩榮】《解讀老子》

本章是老子談"道"的關鍵之作。"有物混成",意即"道"是一個混沌未分之整體。"先天地生",因為天地是已分的結果。道之先於天地,並非時間上的先後,因為天地之前無從計較時間久暫;而是邏輯上的先後,亦即天地非由自生,所以需要一"自生者"為其基礎。"自生者"在西洋哲學中,稱為"自因"(Causasui),而"自因"是上帝(God)或存有(Being)之首要條件。此外其他一切皆為"他因"。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語表示:一、"道"是絕對的"一",不會因為任何緣故而變化,而這正是"超越界"(Transcendence)的基本界說。二、道是周行不殆,遍在一切之中的,亦即"道"不離內存界(Immanence)。內存界(或內在界)所指,為有形可見而充滿變化的天地萬物(自然界的一切);超越界所指,為自因而恆存的"道"。若無"道",則萬物無從存在;若無萬物,則"道"亦無由彰顯。這就是"道"之既超越又內存的性格。

"道"這個名稱是勉強取的。中西哲人在面對超越界時,都有勉強取名的情況。因此,我們對於"存有"或"上帝"也不必過於執著於名相。

"域中有四大",在此"域"不能指宇宙,因為宇宙是時間與空間所合成的整體,而"道"並非時空所能局限。或可能勉強譯為"存在界",以與虛無區隔。其次,何以稱為"四大"?因為由上文的"大",經過逝、遠、反這三個步驟,可知這是由"道"而展現的四大領域。事實上,只有"道"是唯一的大。"人居其一",是為了提醒人:不可因為生命短暫脆弱而失去信心,而應該由"人法地",一步步提升,達成與"道"冥合的至高境界。

"人法地",地指地利或具體自然環境;由"人法地"可以保障人的生存,並學習合宜的生活法則。"地法天"是由人的觀點,想要找到地的法則之緣由;天指天時或宇宙中的規律。"天法道",這也是由人的觀點,向上追溯到天的依歸,由此體悟了道(如不爭、無為等)。最後,"道法自然","自然"是自己如此的狀態,所以任何一物若是保存"自己如此的狀態",就是"與道同行"。

關於"有物混成"一語,可參考《莊子·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其意為:"在最起始的時候,只是"無"存在,尚未出現"有"也尚未出現"名"。這就是"一"的由來,混同為一而尚未具體形成。"

【今人悟】

關於「道」的性質和「道」的規律,其基本點在第一、四、十四、二十一和本章里都看到了。即「道」是物質性的、最先存在的實體,這個存在是耳不聞目不見,又寂靜又空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永遠存在,無所不至地運行而永不停止。任繼愈說:「道不是來自天上,恰恰是來自人間,來自人們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道路。比起希臘古代唯物論者所講的「無限」來,似乎更實際些,一點也不虛玄,可能人們受後來的神秘化了的『道』的觀念的影響,才認為它是狀態的物體,包括有和無兩種性質,由極微小的粒子在寥廓的虛空中運動所組成。它是獨立存在的,也不依靠外力推動。宗教迷信的說法,認為上帝是世界的主帝者,但老子說的『道』在上帝之前已經出現;傳統觀念認為世界的主宰者是『天』,老子把天還原為天空,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道產生萬物,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母,宇宙的起源。」湯一介說:「老子講的道是先於天地存在,只是說在時間上先於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邏輯上先於天地存在。老子講的道雖是無形無象,但不是超空間的,而是沒有固定的具體的形象,這樣的道才可以變化成為有固定具體形象的天地萬物。」這種觀點是很中肯的。老子曾說「道在物先」,又說「物在道中」,這種判斷是把「天地」作為「物質」的同義語了。


推薦閱讀:

一種社會越是提倡道德教化,就越容易消解個體意識
地震了,先救兒子還是先救老母?
人的生命可以量化嗎?
王爾德和陳冠希,有什麼共同點?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