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替李自成傳口信,崇禎皇帝還想找人背鍋,深夜自縊

【崇禎十七年三月丙午,十八日】

又是一個風沙天,風沙之後又下起大雨。

《明季北略》描述這一天北京的天氣:「黃沙障天,旋風刮地,雷雨交作。」

《再生記略》中說,北京城中的氣氛更加壓抑,傳說中的勤王之兵並沒有出現,「大風驟雨冰雹雷電交至,老幼婦女從西而東者,泥濘中絡繹不絕。」

陳濟生又換了一個住處,搬到齊化門(朝陽門)附近的著化寺。從這裡聽起來,「炮聲更近,如在隔牆,乃知賊兵無處不伏也。」

這一天也是李自成攻城最為猛烈的一天。

《明史紀事本末》中如此描述攻城戰的細節,有些情形十分可笑:

「寇攻城,炮聲不絕,流矢雨集。仰語守兵曰:『亟開門,否且屠矣!』守者懼,空炮向外,不實鉛子,徒以硝焰鳴之,猶揮手示賊,賊稍退,炮乃發。賊驅居民負木石,填濠急攻。我發『萬人敵』大炮,誤傷數十人,守者驚潰,盡傳城陷,合城號哭奔竄。」

《甲申傳信錄》中說,李自成在彰義門外擺設黃幄,自己坐在下面親自指揮攻城。此前被俘獲的秦王朱存樞、晉王朱求桂在旁邊席地而坐。太監杜勛要進城傳遞消息,王承恩、曹化淳下令把他縋到城上。

杜勛進城,提出李自成的要求是:「割西北一帶,分國而王,並犒賞軍銀百萬,退守河南。」

太監們把這個建議轉告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在平台秘密召見杜勛,首輔大學士魏藻德也在場。杜勛說,如果皇上答應李自成的要求,李自成願意為國家效力,內遏群寇,外御遼藩,但是強調一點:李自成不奉詔、不朝覲。

實際上,李自成是要與崇禎皇帝平起平坐。天無二日,正常情況下,這樣的要求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答應,但崇禎皇帝此時別無良策,傾向於接受,但他希望這種慫話從別人的嘴裡說出來:

「上語藻德曰:『此議何如?今事已急,可一言決之』。藻德默然不答,鞠躬俯首而已。上憂惑不能坐,於龍椅後靠立,再四詢藻德定議,藻德終無一辭。上命勛且回話,朕計定,另有旨。」

看來崇禎皇帝是真急了,要求大學士給一個簡單、痛快的答覆,究竟是成還是不成?

如此沉重的一口大鍋,弄不好就是千載罵名,首輔魏藻德當然不肯背,也不敢背,所以面對催問,始終沉默以對。崇禎皇帝很生氣,也很失望,推倒面前的龍椅,轉身走入內宮。

杜勛原路出城,對守城的太監們說:「誰做皇帝都一樣,我們做太監的照樣富貴。」

當時,城防的關鍵之處都由太監們監管,兵部尚書擔心太監們因此通敵,崇禎皇帝給他一份手敕,要他親自上城查看。

下午,農民軍突破城防,《甲申傳信錄》中說:

「是日,巳刻,陰慘,日色無光。已而大風,騾雨冰電,迅雷交作,人心愁慘,至午後方止。賊攻彰義門,已叛監杜勛嘗射書城上,監軍太監曹化淳忽啟門迎闖,闖遂入,攻內城。」

《爝火錄》中說,城外煙花騰空,杜勛在德勝門把書信射進城裡,鼓動守城者投降,於是城門開啟。大隊農民軍湧入城中,城中鼎沸,守城士兵丟下兵器跑下城牆。

城南方面,有近千名太監打開宣武門逃走,另有一部分太監被炮火轟了回來,農民軍順勢登城,把大捆的箭丟到城下,大喊:「把這箭帶回家去,關閉家門,免死!」

市民照辦,在自家的門口擺設香案,設立「永昌皇帝萬歲」之牌位。

襄城伯李國楨試圖從南邊的崇文門突出城門,沒有成功,轉奔東邊的朝陽門,守將孫如龍已經投降,李國楨只好解甲聽命,被押了起來。

形勢難以挽回,崇禎皇帝突然醒悟過來,終於想到他其實不必困守北京,坐以待斃。於是下詔親征,要組織突圍,突破口選擇了崇文門。

問題是他手中根本沒有可以調動的軍隊。他把新樂侯劉文炳和駙馬都督鞏永固召來,兩個人各自帶著二十多個家丁,加上宮中武裝起來的太監。

崇禎皇帝帶著這些人,無頭蒼蠅一樣亂闖一氣,像鬧著玩兒一樣,結果可以想見。

崇禎皇帝回皇宮,把王承恩召回,商議如何守衛皇宮。又召集閣臣,大家還不知道農民軍已經進城,都表示願意巷戰,決不負國。

此時天色已晚,紫禁城中隨後上演了那血腥的一幕,《明史紀事本末》如此記述:

「是夕,上不能寢。內城陷,一閹奔告,上曰:『大營兵安在?李國楨何往?』答曰:『大營兵散矣。皇上宜急走。』其人即出,呼之不應。上即同王承恩幸南宮,登萬歲山,望烽火燭天,徘徊逾時。回乾清宮,朱書諭內閣:『命成國公朱純臣提督內外諸軍事,來輔東宮。』」

從時間上推算,此時已經是十八日的後半夜、十九日的凌晨。崇禎皇帝命令朱純臣輔助皇太子,說明他意識到自己的最後時刻到了。

「(崇禎)因命進酒,連沃數觥,嘆曰:『苦我民爾!』以太子、永王、定王分送外戚周、田二氏。語皇后曰:『大事去矣。』各泣下。宮人環泣,上揮去,令各為計……皇后拊太子、二王慟甚,遣之出。後自經。」

周皇后死了,皇子們走了,宮中還剩下公主。幾個月前的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崇禎皇帝要給自己的大女兒選擇夫婿,命令禮部尋找合適的人選:「朕長女年巳及笄,禮宜擇配,卿部榜諭官員軍民人等,年十四五歲,品萃端良,家教清淳,人才俊秀者,報名,赴內府選擇。」

此時,駙馬的人選已經有了,但公主還沒來得及出嫁,就遇到如此變故:

「上召公主至,年十五,嘆曰:『爾何生我家!』左袖掩面,右揮刀斷左臂,未殊死,手栗而止。命袁貴妃自經,系絕,久之蘇,上拔劍刃其肩。又刃所御妃嬪數人。召王承恩對飲,少頃,易靴出中南門。手持三眼槍,雜內豎數十人,皆騎而持斧,出東華門。內監守城,疑有內變,施矢石相向。」

那以後,崇禎皇帝又奔朱純臣的府第,再奔安定門,然後回到前殿,鳴鐘召集百官,無人響應。種種跡象顯示,崇禎皇帝還不甘心,還想有所作為,還不想死,但處處碰壁。

可嘆大明皇朝的君主,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給後人演示什麼叫做走投無路。

徹底絕望的崇禎皇帝帶著王承恩,「登萬歲山之壽皇亭自經。亭新成,所閱內操處也。太監王承恩對縊。」

城變三十天(之十八),於左


推薦閱讀:

大兔:爹作的孽兒相的親 而他們只想女人來背鍋
新人等於背鍋王,職場鍋型了解一下

TAG:皇帝 | 李自成 | 太監 | 深夜 | 背鍋 | 找人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