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錄丨邵雍:想要養德遠害 先遠離這四種「多」!
日知錄
多事招憂,多疑招悶,多與招吝,多取招損。
——《多事吟》
人生在世,貴在所行合宜。
所謂「合宜」,是不失其時,不越其分,不過其度;是當事則事,當疑則疑,當與則與,當取則取。
多事、多疑、多與、多取,皆有失中道,或傷人累己,或招悔招辱,如此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故而與其凡事求「多多益善」,不如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
多事招憂,多疑招悶
孟子去滕國,住在上宮。館人有一雙沒織好的草鞋放在窗台上不見了。
有人問孟子:「恐怕是你的門人把它藏起來了吧?」
孟子回答他:「你以為他們來跟隨我就是為了偷草鞋嗎?」
那人說:「當然不是。您對待學生,既不追問往者,也不拒絕來者,只要是以向道之心而來,就都欣然接受。」
「往者不追,來者不拒」,並不是無原則的輕信,而是立足於當下的坦誠。
易信必易疑,君子慎其所交,必不輕信於人;易疑則易疏,君子重其所信,亦不過疑於人。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對於他人品性行為,固然不能打百分之百保票;只要對方誠心前來,亦能不持偏見而坦誠相見。
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人待我以橫逆,則必先自反,若自反而仁,自反而忠,自反而有禮,便不足與之相計較。
《論語》中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與人交當以義合,重在以禮漸進,勸諫不行,當去則去;導善不納,當止則止。
若一味固執煩瀆,則言者輕,聽者厭,欲求榮而反招辱,欲求親而反致疏。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惟少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
待人接物的真本事,是操守嚴明,而不激烈;是心思縝緘,而不瑣屑,如此方可養德,亦可遠害。
多與招吝,多取招損
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出使齊國。冉求想到他家中有母親,便代他向孔子請養米。
孔子只許了一釜米,冉求嫌少,請求再加。
孔子同意加一庚米,冉求卻自作主張,給了五秉米。
孔子說,公西赤此去齊國,車駕肥馬,衣著輕裘。君子當補不足,而不必續有餘。
孔子的弟子原憲給孔子當家宰,孔子給他九百斛米作為俸祿。
原憲覺得老師給的太多了,推辭不受。
孔子說,不要推辭,可以拿去分些給你的鄰里鄉人。
公西赤不當受五秉之米而取之,是傷其廉;冉求不當授五秉之米而與之,是傷其惠。
公西赤富有,故所與之米不嫌少;原憲有常祿,故所與之米不嫌多。
可見君子授受取與之義,非不計財利,亦非不近人情。
所謂「君子周急不繼富」,是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遇窮迫之人,應當周濟則周濟,是仁愛良心;對富裕之人,不必幫助卻幫助,是多此一舉。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
過取害於廉,過與亦反害其惠。過取和過與,皆過猶不及。
賢者之處世,貴在無適無莫,既無專主,亦無不肯;既無敵反,亦無親慕。
賢者之心態,雖似無所倚,卻又非猖狂自恣、隨波逐流,而是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仁義存。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