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發菩提心之實修引導

發菩提心之實修引導
[ 作者:佚名    來自:大圓滿前行    點擊數:20810    文章錄入:福慧 ]

發菩提心之實修引導

一:內容:

世間出世間諸法之根本、諸道之核心、一切眾生之引導者、迅速趨向無上宮殿之乘即是殊勝意樂菩提心。佛陀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也全都是為了相續中生起此菩提心空性大悲藏的方法而宣說的。如果遠離了此菩提心如意寶,則無論見修之法多麼高深莫測也對獲得圓滿正等覺無任何利益。生圓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持如果以菩提心攝持,則將成為即生獲得圓滿正等覺之因。但如果遠離了菩提心,則與外道無有區別。雖然諸多外道也有觀修本尊、念誦咒語、觀修風脈、取捨因果等修法,但因無有皈依與發心二者,所以無法從輪迴中獲得解脫。所以說菩提心是大乘一切法的基礎,無論修大乘的顯宗,還是大乘的密宗,都必須要修菩提心。阿底峽尊者曾說:「佛教與外道的區別,在於是否歸依三寶;而發菩提心與否,則是大乘和小乘的主要差別」。大乘和小乘,在見解、行為、修法和果位上面,當然都有很多不同,不過,最重要的差別在於是否有菩提心。願度一切眾生的學道者,都是大乘菩薩;沒有發願度眾生,只是願意自己一個人從輪迴里解脫,這是小乘的修行者。菩提心是判別大乘法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菩提心,即使修些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或是其他法要,一概不能成為大乘法;唯有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再修氣脈明點及其他圓滿次第修法,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大乘修持。無論任何法,只要缺少菩提心這個條件,全都不能成為大乘法。《菩提心釋》云:「未發菩提心,永不得成佛,成辦自他利,無有餘方便。」 所以大乘之根本--既是殊勝菩提心。因此,我們應當修學菩提心。

A:菩提心之基礎----四無量心

菩提心的基礎即四無量心,故最初應先修持四無量心。

(一)四無量心內容:慈無量心:願慈心對境的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無有痛苦。悲無量心:願悲心對境的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具足安樂。喜無量心:願喜心對境的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不離歡喜。舍無量心:願舍心對境的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怨親無別。

(二)四無量心因緣與差別:

四無量心因緣:

依阿底峽尊者《七重因果教授》中的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能很容易生起真切無偽的四無量心,所以可說是四無量心生起的因。大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還說了依四種緣產生,既自性存在的佛性或佛界稱為因緣;宣說四無量教言之善知識稱為增上緣;各自現前的對境稱為所緣緣;了知修四無量之利益以及不修之過患,修前前之因稱為等無間緣。

四無量心差別:

1:發心之差別:未真實發心或未隨真實發心之慈悲喜舍四者即是四梵住,現行於三有中;若是真實發心或已隨真實發心之慈悲喜舍則是四無量,行於涅槃道之故。慈誠羅珠堪布云:「修無量心的同時要知曉修行者自己、所修的無量心、修行的對方眾生等三輪乃如幻如夢無實有,否則,無量心成梵天之福,其亦輪迴之因。」2:所緣境之差別:四無量心的所緣境若是一切眾生則生起有緣四無量心,如果所緣境是諸法之真如法性,則生起無緣四無量心。緣於眾生之四無量心的所緣境:不具安樂者、痛苦可憐者、快樂富裕者、貪親嗔疏者分別是慈、悲、喜、舍之對境。緣法性之四無量心是指證悟了彼等無生之自性。初所緣眾生為有緣四無量心的修習,依之生起無緣空性,於勝義無生離戲法性中,自然安住。為無緣四無量心的修習。

(三)修四無量心之方法與利益:

修習四無量心之方法有四種,即:一、依竅訣之修法;二、依次第之修法;三、依逆倒之修法;四、依輪番之修法。其具體修法如下:一、依竅訣之修法:即提前先修舍無量心,然後依次第修慈、悲、喜無量心。因為若不先修舍無量心,其他三心容易修成偏袒自方親友之煩惱心,故依竅訣首先應修舍無量心。二、依次第之修法:依竅訣修法修好後,為了增上修行,可按慈、悲、喜、舍之次第數數串修。三、依逆倒之修法:於前二修法修好後,為令修行嫻熟,當依舍、喜、悲、慈之逆行次序反覆而修。四、依輪番之修法:前三修法嫻熟後,為使修行穩固不退,應慈喜、悲舍交替而修。此為修習四無量心之方法。於座上四無量心的修法是:當修習四無量心反覆觀想思維,心裡感到勞累而不想修的時候,心專註於空性之中休息。開始起雜念的時候再重新修舍等無量心。修無量心的同時要知曉修行者自己、所修的無量心、修行的對方眾生等三輪乃如幻如夢無實有,否則,無量心成梵天之福,其亦輪迴之因。所以於初中後,皆應以三殊勝攝持,逐一重點修持各無量心。

修四無量心之利益:

如果沒有四無量心的基礎,菩提心決定無法修成,加之修四無量心本身就具足無量功德:通過修慈心使嗔心轉依,現前大圓鏡智,獲得報身。修悲心使貪心清凈為妙觀察智並獲得法身。修喜無量心,可獲得事業圓滿之成所作智,清凈嫉妒、現前化身。修持舍心使慢心、痴心清凈為平等性智與法界性智。因本性身不變而現前金剛身與現證菩提身。《蓮花頂經》云:「慈令嗔心清凈為,大圓鏡智得報身。悲令貪心清凈為,妙觀察智得法身。喜令嫉妒清凈為,成所作智得報身,任運自成諸事業。以舍及與大舍心,令我慢痴清凈為,法界性智等性智,獲得菩提金剛身。」故應精勤修習此四無量心。

B:菩提心體性:

《大菩提心經》云:「諸法如虛空般無相本來光明清凈即稱為菩提,生起與彼相應前所未生之心寶即是發菩提心也。」由此可知菩提者覺也,心者本性也,乃指有情本具清凈之覺性也,又謂空性大悲藏,生起與此相應之心寶即是發菩提心也。菩薩於本覺雖自覺而悲有情之不覺,故生起覺他之菩提心。又依《涅槃經》云:「以世俗勝義,分二菩提心。」菩提心可分為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二種。即是以凡夫與聖者之發心或者以緣外眾生與緣內心性而稱為世俗與勝義菩提心。菩提心分世俗與勝義二諦者,其前者為度一切有情,故先欲解脫所建立之大悲心;後者則從觀空性中覺悟實相之本體。二者是空性和悲心的結晶,是空朗、不動、離一切邊中和戲論的,從本以來便具有最勝空性以及利眾之無緣大悲故,是任運不變之空性大悲藏,又曰自性菩提心,唯登地以上之聖者所能真實證悟。頂果仁波切云:「勝義菩提心是空性和自然流露的大悲同一性,它是無修飾的自然狀態,超越一切概念和知識的限制。從勝義菩提心中,無緣大悲自然升起,去利益一切有情。」勝義菩提心雖然不變元成,但若無世俗願行菩提心之緣起勾牽,也不會自然生起的。

世俗菩提心是如何發起的呢?《菩提心如法遍行經》云:「菩薩應由菩提心了達一切法,一切法與法界相等,無生無住一切法。由所知能知空故,皆遍了知,如自所了達法,願諸有情皆能通達。菩薩所發此心,名菩薩菩提心,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心。」又第三世大寶法王云:「眾生自性雖常為佛性,由不了知無際墮輪迴,於諸苦痛無邊有情眾,願常生起難忍大悲心,難忍悲用未滅起悲時,體性空義赤裸而顯現。」由此可見世俗菩提心最初是緣有情而發起的,通過有緣的發心而生起無緣的空性大悲心,最終現證諸法之真如法性。現證莊嚴論雲:「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這裡指出世俗菩提心要具有兩個條件:一、對無邊眾生生起大悲心。二、為度一切眾生髮誓成菩提果。世俗菩提心就是為度眾生願成佛的願行。勝義菩提心是對一切眾生都本具佛性的了悟,只有那些證悟了一切現象本空的聖者才能準確地掌握它。因為行者對此不易透徹理解,所以我們一般都以發起世俗菩提心為引導。它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內容:既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C:發心之因緣與分類

(一)發心之因緣:依竅訣之方式說:正等覺由菩提心生,菩提心從增上意樂發起,增上意樂由大悲推動,大悲依賴於悅意慈,悅意慈依賴(平等舍,平等舍從)報母恩心引起,報恩心從念恩心來,念恩心從知眾生為母而生。 其中大悲為根本。觀修知母、念恩、報恩、平等舍、悅意慈是生起大悲的因,而後增上意樂、引發菩提心是大悲引起之果。依經論之方式說:《十法經》中說:「發善提心之原因有四:1、見發菩提心的功德而發心,2、對如來發生誠摯的信心而發心,3、看見眾生的痛苦而發心,4、因善知識之導化而發心。」 又《菩薩地論》中,亦說有發菩提心之四因: 1、因為具足圓滿菩薩種性的緣故,而發起菩提心。2、因為佛陀、菩薩及善知識之攝受而發起菩提心。3、因為看見眾生的苦痛而生大悲因而發菩提心。4、於遠劫之輪迴苦痛及菩薩之種種無間難行苦行,心無怯弱,勇志無畏,因而發菩提心。

(二)發心之分類:依心力差別可分為三種,如國王之發心、如舟子之發心、如牧童之發心。即國王們首先要摧伏一切敵方,得到自方的擁戴,自己登上王位,隨後維護屬下臣民。同樣,希求自己首先獲得佛果,之後再將一切眾生安置於佛地,這種發心稱為如國王之發心。所謂舟子即船夫,他們欲求自己與所有的船客同時趨向江河彼岸。同樣,希求自己與一切眾生一同獲得佛果,這種發心稱為如舟子之發心。牧童們為使牛羊先食草飲水,免遭豺狼等猛獸侵害而將其趕在前面,自己隨後而行。同樣,希求先將三界一切眾生安置於圓滿正等覺的果位以後,自己再成佛,(這種發心稱為如牧童之發心)。其中如國王之發心稱為廣大欲樂之發心,其心力下等;如舟子之發心稱為殊勝智慧之發心,其心力中等,如至尊彌勒菩薩的發心;如牧童之發心稱為無與倫比之發心,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如至尊文殊菩薩的發心。

龍樹與無著菩薩的兩大車軌中,分別將菩提心按從一至六的分類作論述。

第一部,以智慧通達空性,見眾生於大空性中妄生分別執著,流轉生死,枉受諸苦,油然生起大悲心。空性智慧與大悲方便雙運即是空悲菩提心。《中觀寶鬘論》云:「為修菩提者,說空悲心要。」

  第二部,觀待福德和智慧二資糧又分福德菩提心和智慧菩提心。依靠儀軌而生的粗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依靠修證而生的細菩提心是勝義菩提心。如《大般涅槃經》云:「世俗勝義二諦別,菩提心亦分二類。」

  第三部,觀待三學:清凈相續的戒律、安住本性的禪定、解脫障礙的智慧,菩提心可分三類。觀待三聚戒:禁惡行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律,菩提心又分三類。

  第四部,資糧道和加行道的菩提心為勝解行發心。所謂勝解行,指依分別心了達法界的甚深見解而行菩薩道。不凈七地菩薩為清凈意樂發心。一地至七地菩薩還沒有斷盡俱生煩惱障的種子,故稱不凈七地,但他們了悟通達自他平等的本性,遠離為求自利的垢染,只為利他而發心,所以其菩提心清凈。三清凈地菩薩為異熟之殊勝發心。八、九、十地大菩薩已將煩惱障的種子徹底消盡,稱三清凈地。所謂異熟之殊勝發心指他們自在地獲得無分別智,任運成就利他事業。如《十地經》云:「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排牽而去,若至大海,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視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菩提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

  佛地之發心是斷除一切障礙之發心。與大智慧無二的大悲心圓滿的同時,斷除了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以及微細的二障習氣。由於斷除了諸障礙,故又稱為清凈佛地發心。所謂第四,即指勝解行、清凈意樂、異熟及斷障之四種發心。

  第五部,對應於大乘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菩提心分五,如《般若二萬頌》云:「初學者菩提心、修治菩提心、見法性菩提心、解脫菩提心、不可思議菩提心。」資糧道菩薩之初學者菩提心,為剛入大乘行者所發之菩提心;入大乘道的障礙通過加行道修行對治,故加行道菩薩之菩提心稱修治菩提心;因為見到了法界勝義的本性,故見道菩薩之菩提心稱為見法性菩提心;修道菩薩之解脫菩提心,是通過修道而得的無漏智慧解脫一切俱生的障礙後所生的菩提心;無學道現前究竟圓滿之無為法的智慧,住於不可思議境界,能任運度化一切眾生,所以其菩提心稱為不可思議菩提心。

  第六部,觀待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提心可分六類。相應於布施的菩提心,能滿足眾生種種心愿;相應於持戒的菩提心,是一切功德法寶所生之源;相應於忍辱的菩提心,不被一切違逆之法所動搖;相應於精進的菩提心,勤於殊勝之修行。無有能毀壞者;相應於靜慮的菩提心,不被諸多分別執著想所動搖;相應於般若的菩提心,善能療治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病根。

另外按照地道分齊有二十二種比喻發心,《現觀莊嚴論》云:「如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日歌,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雅聲河流雲,分二十二種。」

一. 與樂欲菩提果的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最初發心,如大地,是產生一切白法的基礎。

  二. 與安住樂欲菩提果的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依相應發心,如黃金,利益安樂眾生乃至獲得菩提果之間無有改變。

  三. 與殊勝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勤相應發心,如新月,能使菩提善法漸漸增上。

  四. 與加行之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極依相應發心,如火,燒盡引發見道智慧的障礙。

  五. 與布施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檀波羅蜜相應發心,如大藏,布施無有窮盡,能滿足眾生種種心愿。

  六. 與持戒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屍波羅蜜相應發心,如寶源,是一切功德法寶所生之源。

  七. 與安忍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羼提波羅蜜相應發心,如大海,不被一切違逆之法所動搖,勤於崇高殊勝之修行。

  八. 與精進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毗梨耶波羅蜜相應發心,如金剛,勇猛堅固,無有能毀壞者。

  九. 與靜慮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禪波羅蜜相應發心,如須彌山,不被諸多分別執著想所動搖其禪定相續。

  十. 與般若智慧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般若波羅蜜相應發心,如良藥,善能療治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病根。

  十一. 與方便善巧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無量相應發心,如善友,凡一切善根不空耗,對利他有情有善巧方便。

  十二. 與願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神通相應發心,如如意寶,能成辦自他二利,圓滿所願。

  十三. 與勢力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攝相應發心,如太陽,如日成熟穀物能成熟所調伏的眾生。

  十四. 與智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辯相應發心,如歌聲,於所調伏的眾生善巧能作調伏的教法。

  十五. 與神通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量相應發心,如國王,自在無礙地從事利他的事業,非以學識地位等功用作度生之事。

  十六. 與二資糧心所相應的菩提心為聚相應發心,如庫藏,廣積二資糧如無盡之大庫。

  十七. 與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相應的菩提心為覺分相應發心,如大 路,一切聖者皆依此路而般大涅槃。

  十八. 與止觀相應的菩提心為止觀相應發心,如車乘,不偏於生死涅槃二邊,能平等快捷方便地修行。

  十九. 與總持和辯才相應的菩提心為總持相應發心,如湧泉,攝持含藏已得與未得之法,不忘失宣說妙法無有窮盡。

  二十. 與大悲和勝觀智慧相應的菩提心為法印相應發心,如雅聲,求解脫之所化眾生樂於聽聞。

  二十一. 與大自在信心相應的菩提心為自性相應發心,如河流,所作利他之行堅固無有止息,自在地行入一切智智的大海。

  二十二. 與法身相應菩提心為方便相應發心,如大雲,給予眾生廣大布施,降下甘露法雨,成熟無量眾生的心相續。

  上述二十二種菩提心依地劃分如下:前三種菩提心分屬於下、中、上資糧道,第四種屬於加行道,第五至第十四種分屬於見道和修道的十地,第十五至第十九種屬於三清凈地,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種分屬於十地的加行(第九地出定),正行、後行(金剛喻定)。如是發心之詳細分類為初業地到佛地之間所攝持。

若依發心本體而分,上述分類皆可歸攝於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二種。世俗菩提心又可分為願菩提心、行菩提心。首先發願:我要令一切眾生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猶如欲行,為願菩提心。為使一切眾生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而真實修學布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等六度,猶如正行,為行菩提心。如此願、行菩提心二者為世俗菩提心。在資糧道、加行道中依靠世俗菩提心經過長期修心之力,最後於見道中現見諸法實相真如、證悟遠離一切戲論空性智慧之實義,此為勝義菩提心。真實的勝義菩提心唯依修行力獲得,而不依賴於儀軌。但是密續中也有依靠儀軌發(相似)勝義菩提心的方便。初學者發世俗菩提心則必須依靠儀軌,應於上師面前聽受(或自己於皈依境前受持)。為使所得的菩提心不退失並且日益增上,應隨時隨地反覆如此受持(菩薩戒)。

D:世俗菩提心之學處分二

(一)願菩提心之學處:

願菩提心之學處分三: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

①自他平等:

應思維:我如今由具足法相的殊勝上師攝受,已趨入正法之門,並且懂得了利害之差別,所以應當對為愚昧無知所困的一切老母眾生與自己無有區別地慈愛救護,忍耐他們的邪行與偏執,即應修持親怨平等。凡希望自己隨時隨地擁有利樂之事,也希望其他眾生同樣擁有;為自己獲得安樂精勤努力,為他眾獲得安樂也應如是精勤;自己連細微的痛苦也要努力捨棄,也應同樣儘力解除他眾的細微之苦;自己如果因享受幸福安樂、受用等而喜悅,對於他眾擁有幸福快樂受用也應同樣從內心生起歡喜。總而言之,應當看待三界一切眾生與自己毫無差別,之後唯一致力於成辦眾生暫時與究竟安樂之事。

②自他相換:

親眼目睹遭受病痛、饑渴等痛苦的眾生,或者於自前觀想一為痛苦所逼迫的眾生之後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安樂、善妙、身體、受用以及善根等猶如脫下衣服給其穿上般地施予他,向內吸氣時,觀想他所有的一切痛苦一併吸入體內而自己承擔,由此他已離苦得樂。此施受法應從一個眾生到一切眾生之間次第觀修。在實際生活中自己遇到不如意及痛苦時也應同樣觀想三界輪迴之中有許許多多感受如此痛苦的眾生,所有這些眾生是多麼可憐,願他們的一切痛苦成熟於我的身上,所有的這些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內心深處如是反覆觀修。如果自己享有幸福快樂等,則觀想:以我的這份安樂願所有眾生獲得安樂。此自他相換菩提心是所有趨入大乘道者所應修持的無倒究竟精要,相續中生起一次此菩提心也能清凈多生累劫的罪障,圓滿廣大福德智慧資糧,可從惡趣、邪見之處獲得解脫。

③自輕他重:

應思維:如果眾生能得解脫的話,寧可我一人代一切眾生受苦並常流轉於輪迴之中。觀想自己無論住於輪迴還是墮入地獄,病也好痛也好,以及遭受任何其他不幸,都可忍受,並願其他眾生的痛苦成熟於我的身上,願我所有的安樂與善果他們能圓滿具足!內心深處思維並付諸於實際行動中。如是一心發願後專註於無緣之中,應知曉自他皆如夢如幻般的顯而無實有。

(二)行菩提心之學處:

即行六度:布施度:布施財、法、無畏,使眾生滿願。持戒度:持別解脫戒、菩薩戒以及密乘戒,不害眾生而廣利眾生。忍辱度:①忍受他人的傷害,②為法苦行,③不怕妙法之深義。精進度:①誓精進即如同所見聞的往昔大德精進苦行一樣,發誓自己也如是精進修行。②行精進即發誓後當下行善斷除懶惰。③不知足的精進是自己造成少許善業時,不宜以為足夠,因乃至證菩提之間有所得所斷而需繼續精進。禪定度:①異生所行定:貪於禪定的樂、明、無緣覺受,為此而修禪定。②義分別定:雖離貪覺受之執著,然對空性有貪著的禪定。③如來所喜之定:貪著空性而安住於無緣的禪定。智度:①聞智,②思智,③修智。以聞思之智抉擇諸法本性,以修智顯現諸法本性達至彼岸。總而言之,常修空悲雙運,由空發悲心,悲而智空性,不離為雙運。

E:菩提心之教誡:

大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教誡云:依靠正知、正念、不放逸,可防護戒律根本之自心,使其不被煩惱所染污。即應當以正知、正念、不放逸來護持自心。憶念持菩提心之功德與失菩提心之過患而不失正念,憶念菩提心之本體而不失正知,如箭弦般小心謹慎至關重要。為什麼呢?若失正知正念,則失毀善法,罪業剎那間無勤而產生。《入行論》云:「惑賊不正知,尾隨念失後,盜昔所聚福,令墮諸惡趣。此群煩惱賊,尋隙欲打劫,得便奪善財,復毀善趣命。故終不稍縱,正念離意門,離則思諸患,復住於正念。」必須以了知菩提心之利益與失菩提心之過患,輪迴過患與涅槃功德等清凈正知而護心。例如,世間的老人歷盡滄桑,知曉善惡,從而棄惡從善。因此,日日夜夜應當具足正知而修持一切善法,並且觀察自己之三門善與不善業出現的情況如何,以石子等方式計善惡之數而斷惡行善,此乃以正知護持三門。《入行論》云:「再三宜深觀,身心諸情狀,僅此簡言之,即護正知義。」如是主要護持正念正知。彼論云:「合掌誠勸請,欲護自心者,致力恆守護,正念與正知。」

  此外還要以不放逸護持自心,依靠自己對治煩惱為知慚,擔心被他人恥笑而防護不善業為有愧,知慚有愧才是不放逸之本體,當依此而防護煩惱。此外,也要具足斷除煩惱修持解脫善法之不放逸。《大乘阿毗達摩雜聚論》中云:「何為不放逸?無貪、無嗔、無痴,具足精進而修習諸善法,守護自心防止一切有漏法,可成辦世間、出世間一切善妙,乃為不放逸也。」也就是說,若具足不放逸則可實現一切善法、善妙,若不具足,則無法實現。佛經中也說不放逸為一切善法之根本。《親友書》云:「佛說不放逸甘露,放逸乃為死亡處,是故汝為增善法,當敬恆具不放逸。」《三摩地王經》云:「布施持戒安忍等,所說一切諸善法,根本即此不放逸。」《頂寶龍王請問經》中云:「何為不放逸?凡行持諸善法者皆為不放逸。菩薩不放逸可獲得菩提果;不放逸是菩提分諸法之根本;智慧諸法之來源;積累受持一切善法;不毀昔所聞之法;攝受一切應攝之法;遠離一切障礙之法。」

  若未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攝持,則以前所具有的聞法等功德也會失毀,僅有的信心、聞慧、精進也被墮罪之垢所染而變得不清凈,以致於不能從輪迴惡趣中解脫。《入行論》云:「心無正知者,聞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復住正念。縱信復多聞,數數勤精進,然因無正知,終染犯墮垢。」也就是說,時時刻刻應當觀察自心,如果實在無法避免散亂,則應當行持頂禮、轉繞等散亂性的善法,萬萬不能造不善業。住於靜處時也應當修持禪定等勝義善法,不要渾渾噩噩度日。所作任何一件事尚未圓滿之前不能從事許多其它事,因為如此會成為所作之事的違緣。諸如布施之時,持戒雖然也很殊勝,但應當在不破戒的基礎上,放下持戒,精進布施。因此觀察此等之時間、開遮、勝劣之差別是十分重要的。《入行論》云:「經說行施時,可舍微細戒。思已欲為時,莫更思他事,心志應專一,且先成辦彼。如是事皆成,否則俱不成。」《匝那嘎論》云:「前事未完辦他事,二者不成徒勞因,一足尚未落地前,抬另一足跌倒因。」《入行論》云:「勿因小失大,大處思利他。」《集學論》中云:「如同葯樹未成熟之前應當予以保護,若已成熟則當利他,此身未得聖者位前不能捨棄,當保護也。」《入行論》云:「悲願未清凈,不應施此身。」以此說明作微小善事時若與廣大善法相違則放下小事,六度善法也是如此,若與上面的學處相違則應行持上面的學處,擱置下面的學處。《入行論》云:「施等波羅蜜,層層漸升進。」《寶積經》中云:「何者以喜心,百年作布施,不如一日中,守持凈戒勝。」了知此等教證中所說之理而護持學處至關重要。

  於此略說一日中的法行之次第、飲食之次第以及平時的威儀法:首先清晨起床時應當隨念三寶與菩提心而起,若發現昨晚夢中造罪則應立即懺悔,若夢中行善則當隨喜,因為白日與夜晚心之習氣相同。《中般若經》中云:「舍利子,倘若白日修持智慧波羅蜜多而增上,則夢中修持亦增上,夢中與白日無有差別之故。」之後,應當依照前述之儀軌受菩薩戒,因為晝夜所失毀的少許支分戒需要恢復、未失者也需要增上。

  享用飲食之時應當隨念三寶而將食物分為四份,一份作供養,一份為突然的來客作準備,一份作食子布施羅剎女之子鬼神等,一份自己食用。或者,一份供養三寶,一份供養護法神,一份自己享用,一份布施鬼魔。《攝行論》云:「食當分四份,首先凈供尊,其次於護法,廣大施食子,自己享用後,餘食施鬼魔。」或者,按照律蕆中所說將食物分成三份,第一份供養三寶,第二份為暫時可能到來的沙門、婆羅門或王族準備,第三份自己享用。進餐時應當以四想而享用:於食物作不凈想;心中生起厭煩想;為利益腹內蟲類而食想;身體作駛向菩提果之大船想。不應以增長貪愛之心來享用飲食。

  食量:腹內四分之一空置,四分之二進食,四分之一飲水。《入支論》云:「腹內二分食,一分為飲料,一分風等住,分為四等份。」或者,依照《十七事·食事品》中所說:「腹內分三份,二份為飲食,一份空放置。」如果飢餓,則對腹內蟲類有害、產生各種疾病,並且無力作事;若過飽,則有惡臭,許多病源體入內,不能入等持等出現此類過患。《入行論》云:「己食當適量。」應當以此方式而用餐。最後以無常觀念誦進餐迴向文:「願國王施主,以及城市中,所住諸眾生,恆時得安樂。」 <>< p="">

推薦閱讀:

厭離娑婆會加強菩提心還是弱化?
土登翁修堪布:上師如父,道場如母,要有虔誠和恭敬之心
土登翁修堪布:就看你不順眼,很多時候並不完全是別人的問題

TAG:引導 | 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