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母親最應具有的文化基因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點和基點,母親又承擔著孩子啟蒙教育第一人的重任。
特別是中國家庭,通常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比父親多三倍。母親的文化素養,對孩子的成長成才影響極大。
梁啟超七個成年的子女個個人中龍鳳,他指出:「蒙養之本,必自母教始。」
二千五百六十八年前,年青女子顏征在帶著尚在襁褓的孩子來到曲阜,艱苦勞作,悉心培養孩子。
她培養出孩子是萬世師表孔子。
二千四百多年前,年青女子仉氏死了丈夫,她勇敢地挑起了教養三歲幼子的重擔。
她培養出的孩子是亞聖孟子。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個三歲的孩子成了孤兒,後來長兄也不幸病逝,寡嫂鄭氏挑起了「嫂娘」的教養重擔。
她培養出的孩子是百代文宗韓愈。
一千零二十八年前,喪夫少婦謝氏流落徐州,抱著一歲多的嬰兒改嫁,教育孩子勵志向學。
她培養出的孩子是以天下為己任、宋朝第一人物范仲淹。
一千零七年前,湖北隨州,年青守寡的鄭氏用荻桿,教四歲的孩子在沙地上寫字讀書。
她培養出的孩子是一代文豪歐陽修。
九百九十五年前,年青守寡的鄭氏帶著五歲的孩子顛沛流離,仍設法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這個孩子是理學開山祖師周敦頤。
九百一十四年前,黃河決口。湯陰縣(今河南安陽)年青少婦姚氏抱著未滿月的孩子,坐在一口大瓮中逃了性命。她教孩子忠義之道,在孩子後背刺了「盡忠報國」四字。
這個孩子是民族英雄岳飛。
公元1613年,崑山王氏十六歲未婚守節,獨力撫養過繼來的孩子成人。
她培養出的孩子是大思想家顧炎武。
公元1889年,安徽貧窮農民家的女兒馮順弟,二十三歲守寡,帶著三歲多的兒子艱苦度日,言傳身教。
她培養出的孩子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胡適。
中華文明五千年,湧現了無數的傑出人物。孔子、孟子、韓愈、范仲淹、歐陽修、周敦頤、岳飛、顧炎武、胡適,這樣的中華傑出人物,竟然都是單身母親培育成才,充分表明了母教的重要。
這些母親有著哪些優秀的文化基因,值得今日期望孩子成才的母親們借鑒學習?
一、自強自立
這些母親都身世坎坷,但她們都表現出不屈服於逆境的莫大勇氣和堅強。
孔子母親顏征在,與貴族叔梁紇未婚生子,受到叔梁紇家的歧視。她毅然絕然地帶著出生不久的孔子離開陬邑叔梁紇家,來到曲阜城西南的平民區,種莊稼、種菜、紡織、放牧,自強謀生。
【註:《史記·孔子世家》:「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司馬貞《索隱》解讀為梁紇年老而征在年少、不合禮儀,所以稱「野合」,後世便認為當時叔梁紇已老年,又說成已六十多歲。但歷史上老夫少妻例無數,從無因此稱野合的。野合當指未經婚娶儀式而同居。《左傳》記:孔子生前五年,叔梁紇帶領魯軍在防邑抗禦齊軍,一天夜間率甲士三百人突圍求援,然後又率軍折回,二次突圍入城防守。此前七年的陽城之戰,叔梁紇還曾力舉城門。可見孔子生時,叔梁紇當為壯年。】
孟母仉氏在丈夫亡故後,靠紡織維持生計,教養孟子;顧炎武的養母王氏,訂婚還沒過門就守寡,可說不幸至極,但她白天織布,夙夜讀書,獨力教養顧炎武成人……
韓愈的嫂娘鄭氏,在公公婆婆和丈夫都過早去世的境況下,挑起了維持家門、教養幼年韓愈的重擔。不想雪上加霜又遭兵災戰亂,她不離不棄,攜韓愈逃難到江南宣州(今安徽宣城),雖然顛沛流離,仍堅持讓韓愈讀書作文(傳說包拯是由長嫂撫養成人,稱為「嫂娘」。實際包拯父母雙全,為二老送終後才出仕做官,韓愈的長嫂鄭氏,卻是名符其實的「嫂娘」)。
母親是孩子行為習慣的榜樣。這些母親以自身的榜樣,培養出了孩子自強自立、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品格。讓孩子懂得了:不靠自己努力,就在世上沒有立身之地。
二、有大格局
這些母親(一位「嫂娘」)中,四位出身於平民家庭,五位是世家或破落貴族出身,但不論她們在什麼樣的境遇中,都能夠不拘於眼前的利益或困境,為孩子的未來做長遠的、全面的考慮。
第一、眼界高遠
顏征在雖然地位低下,但是知道要成就大事者,必須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儘管生活貧困,也想盡辦法讓孔子進了當地的平民學校學習,使孔子有一個必需的啟蒙(周時的平民學校稱為「庠」,又名「序」。「庠」意為教育,「序」意為射箭,指射、御等軍事訓練)。
這種平民學校每年秋收後舉辦,由當地有學識的父老講授,教授內容是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射箭、駕駛車輛等軍事訓練。當地民眾集會和祭祀活動也在「庠」或「序」舉行,這讓孔子童時就受到禮儀活動的熏陶。
孟母家境困難,但為了使孟子受到良好的環境熏陶而「三遷」,最後遷居到書聲琅琅,經常演習禮儀的學宮旁邊。
范母謝氏改嫁的山東朱家是富戶,但她卻不讓范仲淹做飽食終日的富家子,而是讓他自強自立,發奮讀書。范仲淹經常寄宿在山東長山的醴泉寺,晨夕苦讀,由此還有了「劃粥割齏」的典故:他每天煮一碗稠粥,涼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兩塊,拌幾根腌菜而食。
范仲淹自強不息,很快學有所成,後來在文學、政治、軍事、教育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但即使貴為宰相,他也一直保持著少年時養成的艱苦樸素、晨夕苦讀的好習慣。
第二、善加引導的智慧
在引導孩子選擇發展道路方面,這些母親都表現出不凡的智慧。
孔子學「禮」,和顏征在的引導密切相關。
中華自古為禮儀之邦。孔子生活的時代,從國家的各種典禮,到家庭生活的各種場合,都有繁複的禮儀。
禮更是國家間交往的首要事項。周時封國八百,邦國間的外交極為頻繁,對使節的禮儀、言語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孔子十來歲時,楚國舉辦一次規模很大的慶典,邀請各國諸侯參加。魯國是周公的封國,是傳統上的禮儀之邦。但魯國的昭公和大夫孟僖子去參加楚國的慶典,卻不知如何相禮和如何答禮,很是出醜。因此魯國及各國都非常需要懂禮儀的人才。
童時的孔子就喜好禮儀。《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設俎豆,設禮容。」(俎豆為祭祀禮器。《史記正義》:俎豆以木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
顏征在發現了孔子對「禮」的興趣和天份,也了解到「禮」的重要,認為學「禮」能讓孔子有遠大前程,雖然家境非常困難,也是竭力支持孔子學禮。她加倍辛勤地勞作,使孔子能去各地求學請教(由於辛勞過度,孔子十七歲時,顏征在就過早離開了人世)。
「禮」,以及用於禮的「樂」,當時都沒有專書,必須廣泛搜集、調查、向懂得的人請教。孔子虛懷若谷,向遇到的一切有識之士和有一技之長的人求教。如魯國太廟陳列有許多文物古器和典籍,孔子就下功夫在那裡探索研究,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問就請教,得了「每事問」的綽號。就這樣孔子掌握了淵博的禮樂知識,奠就了成功之路。「禮」也成為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
孟母「三遷」,也是從孩子的遊戲中,明智地引導了孟子的志向和發展道路。韓愈的嫂娘、歐陽修的母親、周敦頤的母親、顧炎武的養母,都是很早就發現了孩子在文學上的才能,鼓勵和引導孩子走上成才之路。
第三、注重孩子全面發展
除了重視孩子的學業,還注重孩子的勞動教育,認知生活;注重孩子強身健體。
孔子回憶自己的少年生活說:「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能做百姓從事的各種活計,《論語·子罕》)。後來孔子還擔任過管理種田的官員,弟子樊遲也曾向孔子請教種莊稼的事。
這樣的孩子,從小參加勞動,體驗生活生計,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對國家對人民有深厚的情感。
這是她們培養的孩子長大後能「治天下」、「教天下」、「經世致用「的重要基礎。
她們培養的孩子大都有強健的體魄,是和早年的勞動鍛煉分不開的。
孔子壽73歲,孟子壽86歲,韓愈壽57歲,范仲淹壽64歲,歐陽修壽66歲,周敦頤壽57歲,胡適壽72歲,顧炎武壽70歲,70歲時騎馬外出,不慎摔傷逝世。除了岳飛39歲時風波亭遇害,其他八人在古代,已經屬於高壽或超高壽了。
孔子能掌握高超的軍事技能(射術和駕馭戰車等),高齡時還能以此教授弟子;岳飛少時,既從事農業勞動,又上私塾讀書,又堅持習武,向名武師周同、陳廣學得一身好武藝,還沒成年就能拉三百斤的硬弓,開八石(約合今一千斤)的腰弩;又如顧炎武,年近古稀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足跡遍及大江南北。
三、求知好學
注重自身的學識修養,好學不倦。
歐陽修的母親出身大家,讀過書,獨身帶歐陽修時,又設法四處借書來讀,家貧無紙筆,就用荻桿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
顧炎武的養母也出身大家讀過書,挑起養家教子重擔後,「晝則紡織,夜則觀書至二更乃息」,紡織維持生計的同時,還如此刻苦地學習和教育顧炎武。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出身貧苦農家,原本大字不識,在1893年帶三歲的胡適去台灣、到胡適父親任所相聚的幾個月時間裡,竟學會了上千個方塊字,也成了胡適最初的啟蒙老師。母子倆拿著胡適父親寫好楷體字的一張張紅方塊紙,連教帶學,就這樣讓三歲的胡適認了七百多個字。
孟母也是這樣。一天小孟子學習回來,告訴母親他已經學好了。可孟母一問,發現他並沒有學懂,於是拿起剪刀,「咔嚓」一聲剪斷了織機上的布。小孟子很害怕,問母親為什麼剪斷了布。孟母說你不認真學習,半途而廢,就和我剪斷布一樣。
孟母必定在辛勤勞做的餘暇,也孜孜不倦地學習,才能知道孟子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要學的知識。
四、厚德載物,深明大義
母親具有高尚的德行,才能夠幫助孩子養成高尚的品格。
孟子以仁義教天下,離不開孟母對孟子仁者愛人的教導;歐陽修在朝堂上正直敢言,離不開母親鄭氏為人之道的「義方之訓」。
顧炎武的養母王氏,有著崇高的愛國情懷,在顧炎武童年時就用岳飛、文天祥、方孝孺等英雄義士的事迹教育他。方孝孺是被明成祖朱棣殘酷殺害的忠義之士,她以此教育顧炎武,可見對朱明政權的弊政暴政有清醒的認識。
顧炎武的「亡國與亡天下之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思想,都和養母的教導分不開。
1645年,當清軍南下、南明福王政權滅亡、崑山陷落時,養母自殺殉國,留給顧炎武遺囑說:「我即使是一個婦人,與國俱亡,那也是一種大義。你無為異國臣子,不可辜負世代國恩,不可忘記先祖的遺訓」。(顧炎武《先妣王碩人行狀》)
顧炎武幾次參加和組織義軍抗擊清軍失敗,卻牢記養母的教誨和遺囑,堅貞不屈,從明亡到他逝世的近四十年時間裡,他始終以天下為己任,聯絡同志以圖恢復,堅拒清廷的拉攏,並以精衛自勵:「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詩集·精衛》)。
岳母刺字的故事家喻戶曉:岳飛走上抗金戰場,岳母怕他意志不堅,在他背上刻了「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宋史·何鑄傳》記載:秦檜一夥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陷害岳飛時,岳飛撕裂衣衫,露出脊背,刻有深入膚理的「盡忠報國」四個大字,以明心跡。但書中沒有註明這四個字是岳母所刺,到了明清小說,才演繹為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雖有演繹成分,但從岳飛孫子岳珂編撰的《鄂王行實編年》看,岳飛盡忠報國,深受母親的影響。因此將這四個字歸為岳母所刺,也不為無據。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是個出身貧寒的家庭婦女。她為了幫助父母實現蓋上新房子的夢想,十七歲時嫁給了一個年近五十的小官吏胡傳,胡適三歲多,胡傳就去世了。除了胡適,胡傳還遺下前妻生的四個子女,大女兒和大兒子比馮順弟年紀還大。可以想見這是一個多麼不好打理的家。
馮順弟辛勞持家,自奉菲薄而待人寬厚,照顧胡傳前妻的兒女和孫輩,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在錢財上總是先滿足他們。
胡適留美學成歸國不久,母親就去世了。胡適從北京回家奔喪,見前來悼念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流露出真心的悲痛,而且懷有崇敬之情。
胡適想母親的活動從未超出家庭間的瑣事,而她的影響力,卻能從來弔祭的人們的臉上清清楚楚地看出來,這是為什麼?胡適反覆思量,認識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不朽的,英雄偉人可以不朽,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美好德行,同樣是不朽的!
這使胡適的思想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還以「不朽」為題寫了一篇文章。
胡適也像母親一樣寬厚、善良、包容、實事求是,他在《我的母親》一文中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推薦閱讀:
※侍酒師文化紅酒窖如何成為社交新寵
※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為什麼明十三陵里只有定陵被發掘了?
※[i·寧德] 斑駁的黛瓦,是寫給杉洋的一封封信
※Craft+侗輯|Gaeml? Kam? 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