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的8項要素(成長體操)

  1、成長是覺察自我

  覺察自我是發現當下的自我和體驗當下的自我。覺察也是重新認識自我。覺察主要是通過兩個有效的途徑:一是內心感受;二是身體感覺。比如,當我加入一個新的團隊時,我感到害怕,或者感覺渾身發抖。沒有覺察就意味著,雖然我感覺不舒服,但是不知道那是害怕;或者雖然我知道那是害怕,但是我不去理它,有意識無意識地逃避——比如,我可能會不停地說話,或者講笑話來打岔、掩飾,或者乾脆逃跑。

  當我們決定要成長,這些所謂負面的感受是幫助我們成長的重要工具。我們只有覺察到負面感受,才有了成長和改變的方向。當我覺察到我的害怕,我就有機會改變它。

  覺察練習並分享。

  2、成長是接納自我

  接納自我,不意味著我現在很完美,不是等到我變得完美才接納自己,而是接納現在的自己;接納自我不意味著我明天不進步,而是在接納當下自我的基礎上,可以變得更好。薩提亞女士說:「欣賞和接納過去,可以提高我們管理現在的能力。」

  接納自我,是和自己做真正的朋友,支持自己、幫助自己、鼓勵自己,展開和諧快樂輕鬆滿足的美好人生。接納他人是指接納他人與我們是有差異的。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成長經歷、家庭文化、個人習慣,不同的觀點、信念、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等。接納差異,並不一定意味著喜歡。就像天氣,我們不喜歡陰霾天氣或者揚沙天氣,但是我們可以用接納的心態生活在其中。

  接納自我包括接納自己的任何感受,比如,我加入到一個新的團隊,我覺察到我緊張,那麼我首先接納這就是我的感受,甚至感謝這份提醒。而不是否認它的存在——否認這個真實的感受,就是在否認我們自己。當我們接納這個緊張的感受之後,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感受上繼續探索。最終達成我們想要的改變。

  雕塑:自己指責自己的心靈。

  3、成長是開放自我

  成長需要以開放、冒險的心態來體驗自己當下的感受。假如我們還在保護自己,像個烏龜殼,那也是可以的。我們很多時候需要自我保護。但是,那是還沒有為自己的成長做好準備的表現。當我們準備好冒險、準備好開放自己了,那才是為自己的成長做好了準備。我們每個人大約有60萬億個細胞,每個細胞其實又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所以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著無窮無盡的生命力。

  當我們放下自我保護,我們就能在當下體驗到真實的自己。比如,我體驗到緊張、害怕,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感受上繼續探索,我們就完全有可能改變這個感受。

  4、成長是釋放自我

  釋放自我,就是釋放我們過去成長過程中卡住的能量。一些負面的情緒體驗在沒有轉化之前會卡住一些能量,就像一個「創傷膠囊」一樣,留在我們的內在,當遇到一些類似的人事物時,就會勾出那種負面體驗。既然,創傷是負面的體驗,那麼療愈創傷也必然要在體驗中進行。而我們放下舊的包袱,處理和轉化過去的心理創傷能量,就好像換下舊的衣服、穿上新的衣裳。

  比如,一位來訪者,講述他曾經在初中的學校運動會上,名落孫山,被一個小朋友羞辱的例子。那是多年以前的舊事,他在頭腦中也覺得沒所謂,可是一說起來,他還是情緒波動很大。所以頭腦知道了問題,但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只有當他的內心體驗改變了,那件事對他的負面影響才能消除。薩提亞女士說:「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它對我們的影響。」

  5、成長是改變自我

  薩提亞模式特彆強調,成長就是需要改變。薩提亞模式的第一條信念就是:「改變是可能的,即使外部的改變非常有限,內在的改變仍然可能存在。」

  當然,改變也需要冒險。薩提亞女士說:「人們多數選擇熟悉而不是舒適的應對,特別是面對壓力時。」所以,成長是一個打開自己心靈的過程,成長也是一個冒險的過程。冒一點小小風險,不需要太多的自我保護。當然展示柔弱需要力量和勇氣。

  比如,俗語「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兒流血不流淚」就是典型的自我壓抑。新中國的奠基者毛澤東是不是男子漢?是!但他看戲時卻經常淚流滿面。所以其實,柔弱與堅強、勇敢與脆弱本來就是可以共存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包括我。」這是薩提亞國際大師貝曼先生說的話,他說「因為這個世界已經幾千年沒有聖人了,曾經有幾個,他們是釋迦牟尼、孔子、耶穌基督等」。用華人NLP大師李中瑩的話說就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有幾百個以上的創傷」。有這麼多的問題,或者創傷,那用薩提亞模式怎麼看待這些呢?薩提亞說「事件雖然不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事件對我們的影響。」那個影響就是我們因該事件而產生的內心感受——也就是我們的一些負面情緒。

  6、成長是自我獨立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我們需要完全依賴才能成長。成長是了解自己可以不被環境所控制,知道自己有主動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因而可以勇於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不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不推卸責任,不依賴他人,不依賴情景。

  嬰兒的3個特性:1)自我中心2)完全依賴3)缺乏自製

  託付心態是成長的一個重要障礙。託付心態,就是把自己人生重大事件比如升學選擇專業、工作、婚姻等等,交給他人來作主,甚至把自己的人生幸福交由他人來掌管。

  7、成長是欣賞自我

  欣賞自我的優點;欣賞「半杯水」(自己現有的資源);欣賞我與他人的差異等。

  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依賴父母,依賴他人來欣賞我們,現在我們要自己欣賞自己。假如我們站在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面對那麼多的評委,又特別想得冠軍,是不是很緊張?現在,我們做自己的評委,那就很輕鬆了。我們人生中不需要太多的裁判和評委,我們有權利做自己的裁判和評委。當我們認為自己做得好的時候,我們就給自己頒獎,鼓勵自己。

  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在七十歲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我們做自己的裁判和評委,不意味我們不需要他人的建議甚至批評,不意味著我們完全沒有規矩。

  怎樣欣賞「半杯水」?兩個口渴的人,同時拿到半杯水。有人很鬱悶:「才半杯水。」有人很開心:「哇!好在還有半杯水啊!」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資源——有時候就像看待那半杯水一樣——反映著我們對待自己的態度。「半杯水」可能暫時無法改變,但是,態度可以改變。比如,一個孩子,他想當歌星,可是條件差一些,不能達成自己的願望。他可能很抑鬱。但是,他也可以作為卡拉OK的高手來欣賞自己。這個態度取決於自己。

  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信念、價值觀。一個人懂得欣賞差異,就會擁有更多。懂得欣賞家人的差異,就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懂得欣賞朋友的差異,就擁有很多知己;懂得欣賞世界的差異,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俗話說「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

  8、成長是拓展自我

  薩提亞女士說:「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個生命力的不同呈現。人類的過程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因此它可以發生在不同的情景、文化和環境中。」薩提亞模式的治療大師貝曼博士常說:「我們每個人98%都是相同的,所以我了解你。」如果我們不能接納他人,我們等於無法了解真正的自己。

  在夏威夷群島有位了不起的慧林博士,他用大我療法治癒整間精神病院的重症精神病人。講述他的事迹的書《O極限》,作者喬伊,就是著名的《吸引力法則》或者《秘密》的作者。這本書講述的神奇的治療方法被稱為「大我療法」。原理就是「宇宙萬物皆一體」這個基本信念。那也就是說,凡是我們遇到的任何人都是大我的一部分。

  這個道理基本上已經被一些科學家從各種角度所認同。天文物理學家霍金的《時間簡史》中是這樣描寫的:宇宙起源於一個大爆炸原點。這個原點有多大?我們的頭髮的橫截面,大約可以放一千億億億個這樣的原點。

  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是一個原點的產物。宇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它是物質的嗎?是的。但同時它也是精神的。日本江本勝博士根據其水試驗而著、暢銷全球的《水知道答案》,說明水對於人的心情是有感應的,對於語言是有回應的,或者說它完全明白我們人的意思。也說明「萬物有靈」的思想。

什麼是智慧心理學?

以建立幸福人生為宗旨,以改善生活為目的,以感受幸福和諧為目標。智慧心理學是基於國際前沿心理學理論的人本應用,不斷探索內在智慧,啟動心靈的力量,幫助人找到自信、熱情、勇氣、力量等內心資源,建立和諧與幸福人生體驗的一門實用心理學。

了解下智慧心理學院

智慧心理學院,是一家致力推動智慧心理學發展的網路平台,也是智慧心理學的策源地與傳播中心。智慧心理學院由科林威思頓教育集團運營執行。我們將國內外名師有關幸福生活的創新學問進行有效傳遞,信息分享!

了解下科林威思頓教育集團

科林威思頓教育集團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NLP大學、美國國際豐盛教練學院、艾瑞克森基金會、加拿大完形治療中心、比利時家族企業管理學院國際焦點解決學院、英國生命天賦學院、德國身心系統治療學院的專家教授參與創建、提供教育支持的高端心理教育集團。

想了解智慧心理學院近期課程信息請回復:心靈成長,公眾平台會自動回復您我們客服人員的聯繫方式。或者您可以回復您的姓名+聯繫方式+您方便的聯繫時間,我們的課程顧問會來電話聯繫您,給您提供信息支持。

推薦閱讀:

八字成方局自我算命
焦俊艷系列影評之《法醫秦明》
懂得享受獨處的人,日子不會過得太差
你還真以為人生是自己的選擇啊
為什麼我們應該停住追求自尊的腳步,開始發展自我悲憫?

TAG:成長 | 自我 | 自我成長 | 體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