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傳承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陳氏太極拳的傳承陳氏太[1]極拳創始人--陳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極拳創始人。自明洪武初年,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至常陽村(即今陳家溝)時算起,為陳家溝陳氏第九世。

  

  陳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陳所樂陳氏第十世,師承太極拳創編人陳王廷而得太極拳真諦,和其師兄弟陳汝信同為太極拳創編後的太極拳第二代宗師。

  

  陳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陳汝信,陳氏第十世,學拳於太極拳創編入陳王廷。

  

  陳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陳正如,陳氏十一世,師承陳所樂而精於—百零八式太極拳,為太極拳第三代傳人。

  

  陳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陳恂如、陳申如陳氏第十一世,陳所樂之孿生子,陳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

  

  陳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陳敬柏、字長青,乾隆年間人。陳繼夏、字炳南,清乾隆末年人。陳氏十二世。

  

  陳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陳公兆,字德基,生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陳氏十三世。

  

  陳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陳秉奇、陳秉壬、陳秉旺,陳氏十三世,陳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乾隆末年人。三人乃親叔伯兄弟。從小即拜族叔陳繼夏為師,學習家傳陳氏太極拳術。

  

  陳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字雲亭,陳氏十四世,太極拳第六代傳人,自幼受業於其父秉旺,太極拳、械出神入化。他對太極拳的發展,貢獻頗豐,可謂繼陳王廷創拳後,在漫長的太極拳發展道路上,又樹起了一座豐碑。

  

  陳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有恆、陳有本

  

  陳氏太極拳第七代傳人--陳清萍、陳仲甡、

  

  陳氏太極拳第七代傳人--陳耕耘、字霞村,陳氏第十五世孫,太極拳第七代傳人,一代太極拳宗師陳長興之子。

  

  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垚、字坤三,仲甡長子,叔伯弟兄排行第二,為陳氏十六世。太極拳第八代傳人。

  

  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淼、字淮三,季甡長子,幼隨父習文練武。

  

  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焱、仲甡次子。

  

  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森、字愧三,季甡次子

  

  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鑫、字品三,仲甡三子。陳氏十六世。前清歲貢生。為近代中國體育史上著名的太極拳理論家。

  

  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延熙、陳耕耘次子。

  

  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復元、字旭初,陳氏十六世。

  

  陳氏太極拳第九代傳人--陳克忠、字子純,陳克弟、陳氏十七世。

  

  陳氏太極拳第九代傳人--陳發科、字福生。陳氏十七世,太極拳第九代傳人。自幼師承乃父延熙。他是近代陳式太極拳史上的代表人物,對發展和傳播太極拳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從本世紀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長期在北京教授拳術,使陳式太極拳逐步走向社會,為社會所熟悉。其著名高徒有:沈家楨、顧留馨、洪鈞生、田秀臣、雷慕尼、馮志強、李經梧、肖慶林等和其子照奎、照旭以及女兒豫霞。

  

  陳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丕、字績甫,陳氏十八世。

  

  陳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奎、陳發科幼子。自幼隨父學拳,精通陳氏太極拳理論和擒拿術以及各種技擊方法,善於精巧細膩的攻防技術,對推廣、普及、提高陳氏太極拳貢獻巨大。

  

  陳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旭、陳發科次子。陳氏十八世。

  

  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瑜、陳照奎之子。陳氏十九世。

  

  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小旺、陳照旭長子。陳氏十九世。曾擔任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主席,河南省武術協會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屆政協委員。參加過《太極神功》、《神丐》、《陳式太極拳》等影片的拍攝工作。並有多部武術專著面世。創辦的「世界陳小旺陳式太極拳總會」,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會,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和上百個城市推廣太極拳,為太極拳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貢獻。

  

  編輯本段各流派出現及發展太極拳自陳王廷首創之後,在陳家溝世代相傳,陳式子孫婦孺皆知,老幼皆練。陳家溝的人丁越來越興旺,練太極拳之風也愈來愈盛,後浪推前浪,歷代都有名拳師。三百年來,歷經陳氏子孫及其門徒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太極拳便成為我國重要的拳種之一。

  

  從《陳式家譜》可知,陳王廷三子一孫的拳藝一般,玄孫甲弟則拳藝精到,但從此後繼無人。然而,陳王廷的族系第四代秉壬、秉旺、秉奇三兄弟,是陳家溝著名的太極拳手,人稱三雄,與同族陳公兆、陳大興齊名。不過,這時陳王廷所創的七種拳套,已由博返約,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長拳和太極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陳家溝已很少有人練習,而第一路、炮捶(現代陳式太極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槍,則精益求精。至五傳陳長興和陳有本時,為適應不同的學習對象,第一路太極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傳又派生了趙堡架。

  

  新架據說是陳有本所創,架式與老架一樣寬大,逐漸揚棄了某些高難度的動作,陳家溝人稱之為「略」。陳有本的門徒族侄陳清萍,也創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緊湊,動作緩慢,練會後逐步加圈,在不改變套路的原則下,由簡到繁,以至極為複雜,逐步提高拳藝的技巧難度,與陳有本同時的陳家溝拳師陳長興,承祖輩的老架系統,架式寬大,難度高,直到他的學生楊露禪在北京傳習拳藝時,為了適應保健需要,有逐漸改變了拳套動作,遂成楊式太極拳。後又從楊式派生了吳式太極拳,其創始人為吳鑒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從楊露禪學陳式老架,又從陳清萍學新架套路,其後自創一派,稱武氏太極拳。後由武氏又派生了孫式太極拳,其創始人為孫祿堂。

  

  編輯本段傳統套路一,頭套十三式(66式)

  

  二,二套(27式)

  

  三,三套(24式)又稱大四套捶

  

  四,紅拳(23式)

  

  五,五套(29式)

  

  六,長拳108式

  

  七,炮捶(俗稱二路71式)

  

  八,器械(刀,槍,棍,鉤等多種)

  

  九,對練套路

  

  (以上由陳王廷所創)

  

  十,老架二路四十二式(炮捶)

  

  十一,小架一路六十四式

  

  十二,老架一路七十四式

  

  十四,新架一路八十三式

  

  編輯本段新編套路一,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十八式(又稱美人太極拳)

  

  二,陳式四十八式心意混元太極拳

  

  三,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三十二式(又稱三十二式炮捶)

  

  四,陳式二十四炮

  

  五,陳式心意混元太極劍及美人太極劍等

  

  (馮志強根據陳發科晚年所定的拳架,經過四十餘年的潛心究習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所創)

  

  六、陳式太極拳36式普及架(陳全忠大師在老架一路基礎上創編,更適合初學者)

  

  編輯本段十大要領陳式太極拳十大要領是演練陳式太極拳最基本的知識,動作要領是學好陳式太極拳的入門和根本,必須弄通弄懂,在演練時嚴格遵守。虛靈頂勁虛靈頂勁是指演練太極拳時,始終保持頭容端正,百會穴輕輕向上領起,有繩提之意。此為演練太極拳最基本的要領之一。

  

  要想做到虛靈頂勁,須先弄准百會穴的位置。百會穴位於人體頭部頂端中央的發旋處,也即後髮際正中向上七寸處,又稱三陽、三陽五會、五會、巔上、天滿、維會、泥丸宮、嶺上、嶺上滿天等,為人體之制高點。《拳論》說:「百會穴領其全身」。虛靈頂勁就是要清氣上升,虛達於百會穴。

  

  清氣如何上長?《拳論》說:「非平心靜氣不可,濁氣必下降至足。一勢既完,上體清氣皆使歸於丹田,蓋心氣一下,則全體之氣無不俱下」。頂勁領起來,氣歸丹田,起於會陰,上行循腹里天突、廉泉、上督脈,亦由會陰起,過長強,順脊逆行而上至百會。

  

  何謂「頂勁」?《拳論》說:「頂勁者,是中氣上沖於頭頂者也」。如果中氣不向上領,正氣即塌,四肢癱軟,無所依附,猶如一堆爛泥,打拳何從談起?

  

  但頂勁決非硬頂,硬頂是僵勁,非為真正的頂勁。「頂勁上領,意思如上頂破天,不可用氣太過」。太過則正氣猛湧上頭,頭重腳輕,足下不穩,扭轉不靈,氣脈不通,橫氣填胸,有損身體健康。

  

  頂勁又不可不及,不及則提不起精神。所以《拳論》說:「中氣上提,若有意,若無意,不輕不重,似有似無,不過不及,折其中而已。」「打拳全是頂勁,頂勁領好,全身精神為之一振。」

  

  虛靈頂勁,既是打拳必須嚴格遵循的基本要領,同時又是一種拳術境界。練拳之初,很難真正領會其意,準確把握要領,只要由招熟漸悟到懂勁階段,內氣開始動蕩,清氣產生、豐盈,膀胱發熱,丹田中正氣浩瀚,才可真正體驗靈機一動,清氣上浮,周身空靈的奇妙境界。但儘管如此,演練者從一開始,就須嚴格遵守虛靈頂勁的要領。非如此,難於練好太極拳,不會產生清氣,也不會有以後的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隨心所欲的通達和自如。含胸塌腰含胸塌腰是在開胯屈膝的同時胸脯向內微微含住,心氣下降,兩脅微束,腰勁自然下塌,周身血脈流暢無阻;要塌腰,必定含胸。兩者不能分開進行,而要互為前提,互為照應。

  

  含胸要含住勁,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則會引起氣擁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輕,腳腿上浮,重心不穩。含勁要四面包涵住,卻不是緊緊收閉,而要「胸虛如磐」。《拳論》說:「中間胸腹自天突穴至臍下陰交、氣海、石門、關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謂含住胸,是為合住勁,要虛。」「胸間鬆開,胸一松,全體舒暢,不可有心,亦不可無心。自華蓋至石門要虛、含住,不可令橫氣填於胸中。」「胸膈橫氣卸到腳底,即不能,亦當卸至丹田」。也就是說在氣未能貫注周身時,即使不可能下沉直達湧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貫通。

  

  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駝背,經脈、骨骼彎曲受壓,氣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軟,軟則失去靈勁活動。《拳論》說:「腰為上下體樞紐轉關處,不可軟,亦不可硬,折其上方得(折其中的意思)」。塌腰時,「腰勁貴下去貴堅實。」「腰以上氣往上行,腰以下氣往下行,似上下兩奪之勢,其實一氣貫通,並行不悖」。

  

  含胸塌腰同時進行,則擊身骨節處處開張,丹田中的清氣方可上長、暢通至百會穴,下沉之氣也可順利下沉至丹田達於湧泉。周身氣由丹田起,分四路出,一氣貫通。六分至心,分作兩股,各三分上行左、右肩,由骨疑宮貫到左、右指;其餘四分,化作兩股,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經骨縫貫至左、右足趾,以保證虛靈頂勁。

  

  所以說,含胸塌腰非常重要,悉心掌握,全身氣血才能走通走活,必須嚴格遵守這一基本要領。松腰養氣松腰養氣是指腰部放鬆,以養煉體內浩然之正氣,此亦為演練太極拳務必遵循的基本要領。

  

  松腰養氣與含胸塌腰相關聯,但要領不同。塌腰指的是腰勁下塌,中氣自然沉入丹田;松腰則是指腰部松活,目的在於養護、養煉正氣。塌腰時,「腰勁貴下去,貴堅實」。松腰時,「腰中要虛,一虛則上下皆靈」。

  

  《拳論》說:「腰如車軸氣如輪」。腰不能緊,緊則束氣,全身僵直;腰部要松,腎氣才能出入暢通,身體各部位正氣皆可上下相通,貫注丹田,遍布周身。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上沖百會,下至湧泉,氣隨意動,處處開張,久而久之,內氣自然充盈。所以說,松腰即可養氣。

  

  松腰養氣,能運周身之虛靈,可以促使虛實陰陽變化,足從手運,以腰為軸,圓轉自如。與人交手,進退攻防,剛柔相濟,松活彈抖,意到氣到,足穩身固,無堅不摧。

  

  松腰先要松胯。胯為腰根,松胯才能松腰。胯松、腰松、氣脈才能貫通,湧泉、丹田、百會等穴位,才能一氣相連。

  

  演練太極拳要十分重視松腰技巧,養成浩瀚之氣,氣自阻隨功夫長,方得太極神妙。分清虛實周身上下,四肢百骸,無處不有虛實之分,所以說練習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必須分清虛實。動作能分清虛實,即可靈活轉化,才能耐久不疲,張弛輕重勻運轉換,不致困頓。

  

  練太極拳時不僅雙手要不虛實,雙足要不虛實,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也要上下相隨,在運動中分清虛實,左手實則左足虛,右手虛則右足實。一招一勢,虛虛實實,遍藏玄機。

  

  虛,不是全無力量;實,也並非全部落實,占實。只是比重各有所偏罷了。初學者,動作可以大開大合,大虛大實,根據身體條件和年齡的變化、功夫的進步程度即可選擇練習中架或小架。比如二八分,轉為小虛小實,變為三七、四六分等。小虛小實,由於動作幅度較小,虛實轉換更為靈活。

  

  分清虛實,但不要過偏。所謂「偏」,是指人的重心的偏心距離超出兩腳內距離的中間三分之一的範圍。過偏不利於轉換,易遭襲擊,不易靈活應敵。分清虛實,不可過實,過實則遲滯;也不可過虛,過虛則浮飄,無著無落,根基不穩。

  

  分清虛實要注意隅手的補救辦法。與人交手,偏虛偏重出隅的情況經常發生,要注意運用隅手糾正自己的偏虛偏實劣勢,隨機應變克敵制勝。

  

  分清虛實,演練者自己要盡量做到外形隱蔽,心中明了。「心要虛,心虛則四體皆虛,丹田與腰勁足底要實,三處一實則四體之虛皆實,此謂虛而實。」「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太極自然妙用,至結果之時,始悟其理之精妙」。「開合虛實,即為拳經」。分清虛實,深得虛實變化要領,悉心把玩,相信演練者從中會逐步理解太極真味。沉肩墜肘沉肩墜肘是在松胯屈膝、含胸塌腰束肋的同時,將兩肩井鬆開下沉,兩肘隨之下塌,周身骨節放鬆,心氣沉入丹田,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至湧泉,全身貫通,勁達四梢。

  

  沉肩墜肘與含胸塌腰要相互一致只有沉肩才能墜肘,只有含胸才可塌腰,只有含胸塌腰才能沉肩墜肘。否則,無法使周身之勁合為一體,運動時上下不隨,內外不合,血氣不暢。

  

  《拳論》說:「打拳運動全在手領,轉關全在松肩,功久則肩之骨縫自開,不能勉強,左右肩松不下則轉關不靈。」「胳膊如在肩上掛著一般。」「兩肘當沉下,不沉則肩上揚,不適於用。」講的都是沉肩墜肘的基本要領。

  

  兩肩要松下,不松下上身僵直,氣脈不通,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無法完成。但松肩不是丟肩,丟肩則不是精神;更不可聳肩,聳肩氣血不涌,中氣不能通達四梢。故《拳論》說:「肩塌下,不可架起來。」又說:「兩肩要常松下,見有泛起,即將松下;然不得已上泛,聽其上泛,泛畢即松,不松則全肱轉換不靈。故宜泛則泛,宜松則松。每勢畢,胸向前合,兩肩彼此相呼應。」

  

  成勢時,沉肩墜肘,含胸塌腰,膝蓋與肘尖上下相對,使外三合與內三合緊密配合,全身呼應合住勁,天長日久,功夫自成。以意行氣以意行氣是指氣受意的指揮,在體內運行,一舉一動均要用意為用力,先意動而後形動,意到氣到。以意行氣,用意不用拙力,在太極拳最重要的特徵。正如《拳論》所說:「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

  

  以意行氣中的氣,是指「內氣」,並非一般所說用肺呼吸的空氣。內氣又稱元氣、正氣、先天之氣,從母胎中帶來。演練太極,就是為了讓內氣出現並吸取空氣中的清氣、五穀雜糧精微之氣合為一體形成浩然之氣。

  

  雖然,練太極拳要「以意行氣」,但初練者意與氣還沒有達到高度協調,必須經過以意行氣,以氣催形的溫長過程。達到以氣催形、形氣結合階段時,也不可只想氣在體內如何運行,而要把意注入動作中,否則就會神態獃滯,氣不僅不能暢通,而且會造成氣勢散漫的錯誤,使意氣俱蒙其害。所以《拳論》說:「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形神兼備、內外兼修的效果。可以說,太極拳所有訓練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使內氣出現和以意運氣。

  

  由於太極拳是意氣運動,所以久練則精神集中,周身遍布脆勁靈勁,只要意到,便可做出迅速反應,對忽然而來的刺激,也會做出敏感、準確的相應動作,免受損害。到了個時候,就到了神明階段,以意運氣可以隨心所欲。上下相隨陳式太極拳勁起於腳跟,行於腿,主宰於腰,達於四指,周身心須上下相隨,一氣貫通。由腿而腰,由腰而臂由臂達於手指。「發令者在心,傳令者在手,觀色者在目。手、眼、身法、步一齊俱到,缺一不可」。

  

  上下相隨必須注意以手為引領,而手又全在於手掌、手指中沖穴領其周身運動。手到之處,足必相隨,中間胸腹自然也隨手足變化而運動,上下一體,一氣相連,說動一齊動,說停一齊停,將頂、襠心、眼、耳、手、足、腰八體緊密結合,不先不後,迎送相當,前後左右,上下四旁,轉機靈敏,緩急相將。正可謂「擊首尾動精神貫,擊尾首動脈絡通,當中一擊首尾動,上下四旁扣如弓」。

  

  初學者動作不熟,容易顧此失彼,顧上不顧下,顧下不顧上,必須加強訓練,使之協調一致。同時,還要注意分清虛實,特別是左手虛與右手實,右手虛與左手實,左腳虛與右腳實,右腳虛與左腳實,左手虛與右腳實,右手實與左腳虛等相互配合,以意運氣,以氣運形,練出靈勁,周身才有真正的上下相隨。
推薦閱讀:

淺析陳式太極拳纏絲勁
太極拳1
太極拳怎樣練勁
陳照丕晚年太極拳見解(手抄本)

TAG:人物 | 名人 | 傳承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