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全盛時代的幕後暗戰(完)

成龍一飛衝天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

嘉禾的武師很多,但能挑大樑的,從年青一代里看,只有洪金寶,成龍。洪金寶成名較早些。市場調研下來,嘉禾得出的結論:有前途,但長相過於憨厚,戲路不溫不火。觀眾不反感,但也不會湧入影院爭看,一句話號召力不夠。

成龍前幾部反應平平,其它人更不用說了,賺錢還得靠許冠文兄弟們。這時吳思遠出現了,他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教父。一個人找到了三匹千里馬(用找到可能不合適)哪三個呢:成龍,周星馳,劉德華。

嘉禾最初打造成龍,是按李小龍的功夫模式來搞,很難,再搞下去,觀眾也不賣帳。吳思遠卻覺得成龍有戲,有笑點。換個角度,就是站在觀眾角度來看成龍,大家會喜歡什麼樣的成龍呢?這樣吳思遠點就找到了,成龍有招人喜歡的一面,但不是演大俠的那種戲路。

吳思遠原先是教書先生,最初也是SB的人,後來離開了SB,自已搞。有部三級片就是他拍的《紅樓春上春》有人看過嗎?現在提這片,大家焦點全在張國榮身上,但這是吳思遠的思遠公司拍的導的。

三級片,那為什麼吳思遠這樣一個文節情懷很重的,比較有追求的導演,會去拍呢?

沒辦法,錢要賺的。不然一切是空談,在嘉禾和SB的對決中,小公司基全被擠到了一邊,還濺了一身血,能拍些賺錢的,已經不容易了。

吳思遠起用成龍拍功夫片不是頭一回,以前的反映不佳,好的伯樂往往是從自身找問題,否則把責任往成龍這樣一個小年青身上一推,很容易。h

成龍此時已經被嘉禾邊緣化了,既然沒用我養你幹嘛?另一面成龍也要謀生,轉投小公司,不咸不淡的混著。

直到1978《蛇形刁手》和《醉拳》,當時是吳思遠,袁和平從羅維導演手裡借來成龍,精心量身定造的片子,時代背景放在了民國,打鬥乾脆利落,不拘泥一招一式,也沒有爛大街的慢動作。

港片當時很喜歡慢動作,一拳打出,啊 .啊 .啊 .啊 .啊 .被中拳的哦,哦,哦,哦,哦,哦,倒下。觀眾看久了就受不了這種花頭。疾風快拳,市場反應極佳,成龍一舉一動相當有觀眾緣,吳思遠的高明就在於此。不能演古裝大俠的人,嘉禾非要成龍去演,不倫不類,時間證明吳思遠是對的。

題外說下,周星馳。

 賭 ,賭 ,賭 ,賭 ,賭 聖。

誰尊重觀眾,研究觀眾,誰就是勝者。吳思遠就是這樣的人,港片的繁榮基石也正在於此,把自已擺得很高,把觀眾看得很弱智好擺布,這樣的導演,演員,票房就是耳光。

電影市場規律一直如此,不管是70年代還是今天,只要是商業化時代,裝逼過頭的導演們被抽到臉腫的不是一個兩個了。

比方說陸川《王的盛宴》大投資,你好好拍了嗎?這麼好的題材,巨額資金,你回報給公司的是什麼?拍戲期間還天天發微博,戲是在象山影視城2011年拍的,當時我也在(吼吼).票房慘不忍睹,卻與觀眾對嗆,我表示只能搖搖頭。

周星馳還沒大紅前,他有才華,但未必他有信心,一切是未知數,香港電影的流星多了去了,但吳思遠對周星馳有自已的看法。

1.人才難得 2.不世出的觀眾緣。

吳思遠是跑到影院看大家對周星馳的反應,周星馳一出來,大家就想笑,這是為什麼,吳思遠深深 的陷入了思索,這一切籠系星仔的陰謀啦。

看似平常無奇的細節,周星馳也是用心去構思,去表現的。當吳思遠作為製片方找周星馳來拍《賭 聖 》時,已經告訴周星馳,你將來絕對是超級明星。

這是眼光,也是一種激勵。不然,周星馳當時不可能有這種挑大樑的信心。這時的香港喜劇之王已經從許冠文易位到周星星了。

劉德華

劉德華當時是個便宜貨,TVB五虎將之一,電影上毫無號召力可言。香港這樣的演員很多,而且劉德華當時也是個不聽話的員工,TVB不大喜歡他,薪水也低。劉德華是老實人,但老實人也不能天天受欺負。

吳思遠看中劉德華就是看到了他形象俊朗,單純有正氣。演《 法外情 》用他不會錯,但質疑聲很大,而且華仔當時還是TVB冷凍期。吳思遠力排眾議,動用了私人關係,幫劉德華解凍順利加盟法外情,並為了避免華仔的稚嫩影響影片的表現力,親赴美國請來葉德嫻演他的媽媽,一炮而紅。劉德華不用再拍電視混飯了,他也成巨星了。

這一切,有一代電影人的努力,創造了香港電影無盡的輝煌。但90年代後,港片的好作風少了,開始欺騙觀眾,欺騙是開始三級片開始的,一個床戲鏡頭居然可以同時在兩部電影中出現。這最讓醉心三級藝術的觀眾恨死了,他們的眼睛是雪亮的,港片是滑落咎於自取。

成龍能飛多高?嘉禾高層分成兩派,低調一方認為成龍尚年青,過份的捧,可能會失控,得不償失,樂觀一派的認為他能統領港片潮流,功夫片再無敵手,邵老六這邊無人可與成龍叫板,對嘉禾戰略布局非常重要。

兩派各有道理,不管如何,他們的共同點是首先要簽回成龍,滿足一個年青人所想要的一切條件。成龍苦出身,文化不高,卻還算講道義。嘉禾當時也有小人之心,既然嘉禾能讓許冠文叛變過來,誰能保證成龍不被SB高價挖過去。

好消息是,邵老六已經戰略轉移了,雖然片場拍片量還是很大,但只保留了一些優勢片種,其它陣地基本收縮了。資金向電視轉移,如果兩線作戰。SB電影要面臨嘉禾,電視要面對亞視,不現實。再用高薪來挖成龍加付出天價毀約金,可以判斷----不可能。

那隻要攏住成龍,主推成龍,其它演員當綠葉,在質量上下功夫,江山可定。特別從品行上看,成龍不是見利忘義的人。

成龍的出現,決定了70年代未80年代初期,嘉禾與SB雙雄爭霸的格局。

SB的優勢在於明星多,創作人員多,特別是古裝片,武俠片.三級片,。壓住了嘉禾,但拔尖的明星少。

SB的肉彈,你覺得當年,嘉禾在三級片戰場,贏得了嗎?

揚長避短。民國戲,警匪戲才是他們要用力的地方,而不是床上。

成龍能一飛衝天,觀眾緣是個重要因素,另外自身也努力,拍戲賣命,敢拼,還有很重要一點,人緣也好。人緣好的基礎是人品好。

比如說嘉禾怕SB挖走成龍,雖然後來放心了,但嘉禾從羅維手中挖過成龍何償不是費盡心機呢?羅維只是一個小公司,當成龍要走,是留不住的。

嘉禾的高層是緊跟成龍在談合約,你去美國跟你去美國,你去哥倫比亞也跟你去,空白支票隨時可以填,只要你成龍高興,但成龍對羅維是有感情的,人不能不講道義。

在當時情況下,錢到手,屁股一拍就可以走了,小青年嘛。但成龍不這樣做,他越是拖著嘉禾就越急,這樣一來自然要給羅維一些錢。仁至義盡後,成龍才簽了嘉禾,小青年能做到這份上也是夠讓人高看一眼了。

當時的《 醉拳》 在中南美洲放映,票房已經超過《007》了,嘉禾簽下成龍也就有希望打開國際市場,而這點許冠文是做不到的。

嘉禾對員工大方,對藝人慷慨,反觀邵老六,摳門得要死。SB藝人多,薪水低,合約長,還不讓外出接片拍。布景全在片場,出外景就是港台轉轉,SB這麼大公司難道外景也出不起嗎?不是,是邵老六不捨得那點錢。

他摳到啥地步?一部戲火了,票房大賣。藝人還得看他心情才能拿些獎金,獎金呀,老闆說了算,嘉禾是分帳的。誰的士氣高還用問嗎?

邵老六來片場,大家煙都不敢抽,他天天來,一般是下午來巡巡。他的概念就是你們是給我打工的,別跟我談什麼藝術。人見人厭,只有馬屁精才會得到重要,不然鄒文懷這樣的一大幫人也不會心生異志,你不尊重人嘛。

當然嘉禾的分帳也有問題,比如許冠文就覺得帳目不清,鬧到他老婆來公司一筆筆查帳,雙方也很不愉快。嘉禾起步是很窮的,資金還是一個泰國老闆暗中資助的,怕SB知道,泰國人跟SB是有生意來往的。結果泰國人死了,空難,嘉禾再找日本人籌資,拍的又是打日本人的戲,很好玩。

邵逸夫心眼小,這些人走後,他就視為叛徒,放大字報,貼在片場大門上,鄒文懷X,何冠昌X ,等等,就是你永遠也別再踏進SB一步。理由是這些人對片場熟,會來偷東西。

成龍後來的《A計劃》,《警察故事》等等一上映就是大賺,大紅特紅。 嘉禾拍成龍片有個原則,不會出現雙主角,極度突出成龍。當然也有例外,像《快餐車》 就是跟元彪一起,但戲份偏重成龍,《火燒島 》有黑社會壓力。

反正不管如何成龍必須紅起來,這是市場的需要,嘉禾的需要,香港電影的需要。成龍操心的不是錢,他煩的是女朋友,早期他拍片在香港的話,來探班的女朋友會有ABCDEF..

正式的女友有兩個就是A和B,一個一個來還好,同時來成龍就得躲起來,片場就成了歡樂的海洋。

後來林鳳嬌把成龍搞定了,生了房祖名,這一切是很低調。合約里是不準成龍公開這類信息,當年的成龍要是有緋聞,日本女影迷有的直接就卧軌自殺。劉德華也是不能公開這些信息,到了21世紀才公開自已早結婚了,還有大陸一個女影迷跑到香港鬧,是吧。

成龍無需為錢操心,因為嘉禾大方,分帳制度也是非常合理。而且成龍是為市場而生,不是為得獎而存在,這點要分析有些複雜,跳過。比方說黃秋生憑 《人肉叉燒包 》能拿大獎,能證明什麼呢?他依然還是配戲的命 。

說到配戲,男明星如何證明自已的份量?公司如何讓他體現超級明星的地位?女主角很重要。

港片中的女星基本是以花瓶出現,這是客觀長期形成的,主觀上也有製片方的考慮。女主角貌美如花,青春靚麗是最重要的,當然咪咪大些,觀眾也是不反對的。普通的戲,公司一般會輪流安排簽約女星上戲,智商演技不是很看重。

但有一種情況要認真選女主角,就是力推的片子,黃金強檔上映,特別是男星是重點打造對像時,女星就要嚴格把關,這檔次得上去。有沒有作標杆的女星呢?有,當時的標杆是林青霞。能請她來當女主,男主必定是超級明星或即將成為超級明星。

她搭過哪些男星?成龍《警察故事》周潤 發《夢中人》李連杰《東方不敗》周星馳《當牛作馬》劉德華《刀劍笑》這一系列片中,林大美人是作為一個賣點出現在片中,而且戲份重。比如《東方不敗》李和林就很難說誰給誰配戲了,兩個角色都是經典,而且這戲關芝琳,李嘉欣只能是女2女3.

當年的香港影壇,有女星,卻要從台灣請林青霞,可想而知她們的處境。好一些還有戲上,有戲上就是有工開,有錢拿,有的公司放寬些,還能接些廣告。

女星的演藝生命比較短,張曼玉是個例外。換句話就是工作不穩定,收入少,這樣必將導致一種情況出現---被包養。包養女明星不是奇怪的事,從70年代就開始,這事還得從SB說起。

SB太摳,那時侯副導演一個月也就五百來塊工資,導演要好一些。演員呢?就不怎麼樣,邵逸夫簽下藝人,一般簽5年以上期限,頭一年200塊一個月,一年後翻一翻,五年再到1000塊左右。所以這樣決定了大多數幕前藝人文化程度偏低,讀書好的人,找個高薪進別的行業也比這強。

我們現在看明星好像個個很風光,那是混出來了。大多數是跟打工仔一樣,無非是一份職業,事事看老闆臉色,而且合約還規定一般私生活不能曝,舉止在公開場合要有教養,不準坐公交車。我們從吃穿住行看當時的香港藝人。

吃:有工開,吃盒飯,肉片少少。管飽。

住:SB的宿舍,隔木板這邊XXOO,那邊睡不著的那種。

穿:女星,要出席個典禮或頒獎,借,到服裝間找借。破了還得賠死你。

行:哪有私家車呀,公交又不能坐,打的戴墨鏡。

一般藝人一個月這麼點錢, 你邵逸夫也太那個了吧?不管,生活是殘酷,你能熬出頭就熬,不能你就改行或忍著。像無線五虎苗僑偉就進了商界賣眼鏡,收入也不差,何必一棵弔死,天下能有幾個成龍。

女星趁著年少貌美,能被包養真的也不錯了。沒啥丟人的,只是不要公開就是了,遇上個有勢力的主,媒體還真不敢曝。笑貧不笑娼,這是香港社會的常態,不奇怪。被包養過的女星很多,巴拉巴拉巴拉,我不一一細說了,跳過。

台灣這邊到今天,直接就是組團賣淫了。

煙花易冷

從嘉禾SB的雙雄爭霸,到80年代的新藝城異軍突起再到SB歇菜,進入了群雄戰國時代。大量資金通過各大小公司湧入電影市場,明星雲集,佳片紛飛。

最繁榮的時代持續的時間不長,隨後便是長時間的不舉。

原因簡單說下,不再分析細節了。

1.三級片是最短板,最早的欺騙觀眾就是從它開始。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影迷,憤而離場,高聲大罵。一代巨星曹查理有苦難言。

2.畸型的明星制,導致巨星片酬成了各公司無法承受之重,卻又不得不接受。這點相對SB的摳門,顯得矯枉過正。

3.黑社會的參於,暴力成了一種資本方式。香港黑社會從原先的外圍敲詐,直接過到了影片的製作和拍攝中。摧毀了原來的遊戲規則。

4.政治環境的改變,人心茫然,市場無法判斷方向。有上好萊塢的,有北進撈金的。

5.巨星走向老年化,從繁星滿天變成青黃不接,藝人敬業素質不復以往。

 煙花很美,經典總在記憶中,留下的只是一地碎屑。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香港 | 香港電影 | 時代 | 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