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綜藝這十年(四):戶外真人秀盛極而衰?|界面新聞·JMedia

幾年前打開電視,你會看到明星們坐在大氣豪華的演播廳里暢談「藝術人生」。如今的電視熒幕上,這些明星早已走上街頭,或帶娃出遊,或組團窮游,或在諸多關卡前急得焦頭爛額。不知不覺間,曾讓人望而卻步的戶外真人秀,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節目類型。

較之於日韓、歐美國家戶外真人秀的風生水起,我國戶外真人秀的發展歷程可以用「命途多舛」來形容。早在2000年,我國已誕生首個戶外真人秀節目——《生存大挑戰》。當時可能不會有人想到,距離中國戶外真人秀的真正崛起,還有13年。

2013年,《爸爸去哪兒》開播,引爆了戶外真人秀的熱潮。隨後,《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多檔現象級節目陸續「出世」,一時間戶外真人秀井噴,引來林青霞、周迅、黃渤、郭晶晶等各界明星大腕紛紛試水。

僅僅過了三年,戶外真人秀就顯出了頹勢,同質化、套路化的節目受到觀眾詬病,「限真令」、「限童令」、「限洋令」的發布又給這些節目套上新的「枷鎖」,一度爆紅的戶外真人秀如今迎來了成長中的「陣痛」。未來的戶外真人秀將走向何方?或許我們可以從它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窺究竟。

一、發展:戶外真人秀一夜爆紅 現象級節目頻出

當觀眾厭倦了電視劇中亂撒狗血的劇情,厭倦了演播廳里明星的一本正經,觀眾需要一個接近真實,沒有劇本,也沒有演員的節目,這就是真人秀。在默默無聞了10餘年之後,中國戶外真人秀終於在2013年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NO1 《爸爸去哪兒》引爆戶外真人秀熱潮

中國的戶外真人秀起步並不晚。2000年,廣東衛視自製節目《生存大挑戰》開播,迅速成為了國內各大電視台的模仿對象。隨後,《峽谷生存營》、《走入香格里拉》等多檔野外生存節目相繼出現。但好景不長,尚處於發軔期的戶外真人秀節目,迅速被如火如荼的選秀節目擠下了電視主流市場。

此後,電視熒屏上雖然出現了不少闖關競技類節目,如《智勇大沖關》、《男生女生向前沖》、《活力大沖關》等,但因存在同質化、過度娛樂化等弊病,沒能在電視市場形成足夠的影響力。

2013年,《爸爸去哪兒》一炮而紅,不但挽救了湖南衛視當年的收視危機,還將戶外真人秀再度帶進了觀眾的視野。《爸爸去哪兒》節目版權引自韓國MBC電視台,從首播起就創造了收視高潮。整檔節目共12期,在全網平均收視率2.16,平均份額15.25%,最高單期份額20.37%,成為了2013年度全國上星頻道中收視最高的季播節目。

難得的是,這檔爆款節目還收穫了「零差評」的口碑。在豆瓣上,這檔節目的評分為9.1分,超過60%的網友給出了5星的評價。節目播出後,不但Kimi、Angela、森碟等六個萌娃迅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小明星」,還在網友間引發了親子關係的大討論。

《爸爸去哪兒》爆紅之後,熒屏上颳起了一陣戶外真人秀狂潮。國內各大衛視爭相從海外引進版權,綜藝節目正式進入戶外真人秀的霸屏時代。

NO2 《奔跑吧兄弟》成收視一霸

眼看湖南衛視憑藉《爸爸去哪兒》再度創下收視奇蹟,其他地方衛視自然也不甘落後。2014年10月,《奔跑吧兄弟》在浙江衛視開播。節目一經播出,就憑藉差異化的節目形式受到了觀眾的青睞,收視率屢次創下破3、破4的佳績。

「跑男」同樣是引進版權的產物,原版是韓國SBS電視台綜藝節目《Running Man》。登陸中國市場後,「跑男」每每破3的收視率,讓其他綜藝節目難以望其項背。廣告冠名費也隨之節節攀升,從第一季的1.3億漲到了第四季的5億。鄧超、Angelababy等「跑男團」成員,因節目的火爆而身價暴漲。節目中的撕名牌遊戲甚至火到了線下,不少城市都出現了「室內撕名牌場館」。

「跑男」的爆紅,離不開節目中有趣的遊戲和「跑男團」成員各具特色的表現。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鄧超的數學陳赫的腰,祖藍的大笑baby的嬌,少林寶強會功夫,黑牛李晨體格好,鄭愷一屁全撂倒。」看過「跑男」的網友,一定會懂得這個段子的「梗」在何處。在一周緊張的工作之後,「跑男」這樣輕鬆歡樂的節目,成為了觀眾的放鬆神器。「跑男團」成員間親如家人的兄弟情,也為觀眾帶來了感動和力量。

NO3 《極限挑戰》後來居上 口碑爆表

正當「跑男」自以為坐穩戶外真人秀霸主之位時,突然從東方衛視「殺」出一位強敵,這就是《極限挑戰》。

與「跑男」的活力十足不同,《極限挑戰》的嘉賓陣容除了張藝興,全部都是35歲以上的「老男人」——黃渤、黃磊、孫紅雷、羅志祥、王迅。他們在節目里玩的,也不再是撕名牌等輕鬆有趣的遊戲,而換成了更為「燒腦」的任務。從環環相扣的「時間去哪兒了」,到敢玩真爆破的「海島求生記」,《極限挑戰》中任務設置的燒腦指數、複雜招數都是普通的戶外真人秀所不能及的,常常讓觀眾大呼「智商已欠費」。

節目中,每位明星MC都展現了不為人知的一面。曾經的文藝青年黃磊,居然是智商超高的「神運算元」,常出演逞兇鬥狠角色的孫紅雷,居然是個時刻炫耀自己顏值的大齡兒童。成功的人設,讓《極限挑戰》遠遠超出了觀眾的預期,播出後迅速成為了「爆款。」

由於這檔節目在周日播出,受到觀眾開機率的影響,收視率一直沒有超過「跑男」。但從口碑上看,《極限挑戰》完全可以和零差評的《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比肩。在豆瓣上,《極限挑戰》第一季的評分為8.8分,第二季高達9.1分,將不少在播的戶外真人秀遠遠甩在了身後。

NO4 形式日益多元化 明星大腕紛紛加盟

多檔現象級節目的出現,引得各大衛視紛紛跟風,就連「老大哥」央視也加入戰局。一時間,戶外真人秀在電視熒幕上呈現「霸屏」之態。

短短三年間,《花兒與少年》、《極速前進》、《花樣爺爺》、《偶像來了》、《了不起的挑戰》等戶外真人秀輪番開播。新節目數目之多,種類之豐富,令觀眾眼花繚亂。這些節目中,以競技類、親子類、旅行類節目最受歡迎。

競技類真人秀以「跑男」、《極限挑戰》、《極速前進》為代表,每期節目都會設置多重挑戰關卡,嘉賓通過智力和體力的比拼來贏得最後的勝利。親子類真人秀以《爸爸去哪兒》為代表,聚焦親子關係,展現父親帶娃旅遊過程中的趣事和囧事。旅行類真人秀則以《花兒與少年》、《花樣姐姐》、《花樣爺爺》為代表,內容是嘉賓們用有限的費用去國外旅遊。此外,還有野外生存類、生活體驗類等多種節目類型。

戶外真人秀的節目形式不斷豐富,明星陣容也在逐步升級。無論是電影明星、電視明星還是奧運冠軍,甚至是淡出娛樂圈的多年的女神,都參與到了真人秀節目中。林青霞、趙雅芝、周迅、毛阿敏、黃渤……眾多明星大腕紛紛放下身段,變成了人見人愛的「綜藝達人」。

多樣的節目形式,眾多明星的參與,著實為戶外真人秀賺足了眼球。戶外真人秀也因此成為了時下最為熱門的綜藝節目類型。

二、困局:戶外真人秀頹勢初現 口碑收視大不如前

短短三年間,戶外真人秀成為了各大衛視爭相覬覦的「蛋糕」,呈現出一派非理性繁榮的景象。然而,多檔同類節目的輪番轟炸之下,觀眾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審美疲勞。「限真令」、「限娃令」的陸續發布,又給這些節目套上新的「枷鎖」。老牌節目口碑、收視雙雙下滑,而新節目成為了「狗不理」,難以再現「跑男」般現象級盛況。

NO1 同質化嚴重 原創力不足

戶外真人秀節目的井噴,在給觀眾帶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陷入了同質化的怪圈。一檔節目紅了之後,無數個形式相似的節目立刻登上了電視熒幕。

《極限挑戰》、《了不起的挑戰》、《挑戰者聯盟》讓人傻傻分不清楚,《花樣姐姐》、《花樣爺爺》、《花兒與少年》聽起來謎之相似,讓觀眾有了「這又是同一檔節目」的錯覺。實際上,這些節目大多是海外的「舶來品」,不少節目本身就是「系出同門」。「花樣」系列,「挑戰」系列的同時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自《爸爸去哪兒》爆紅以來,各大衛視立刻開啟了「海外版權爭奪戰」。目前熱播的戶外真人秀中,大部分節目都並非原創,而是購買了海外的版權。比如《奔跑吧兄弟》是引進韓國的《跑男》,《極速前進》是引進了美國的《極速前進》等。

即使沒有購入版權,國內的戶外真人秀也離不開對海外節目的借鑒和模仿。這使不少節目陷入了「抄襲疑雲」。《花兒與少年》被指抄襲韓版《花樣姐姐》,《極限挑戰》《挑戰者聯盟》《真心英雄》三檔真人秀被指抄襲《無限挑戰》,《偶像來了》也被指抄襲韓綜《英雄豪傑》。

看多了戶外真人秀,觀眾已經對這些節目的「套路」相當熟悉,跟風、模仿的節目已經難以滿足他們的獵奇心理。除了《極限挑戰》、《偶像來了》等節目憑藉用心的製作贏得了觀眾的青睞,一大批「跟風」節目最終都消失在了默默無聞之中。

NO2 「綜N代」收視口碑雙滑坡

2014年收視率「獨步天下」的爆款節目「跑男」,從第三季起陷入了收視瓶頸。無論是收視率、網路視頻播放量,還是節目話題度,都無法重現往日雄風。

到了「跑男」第四季,收視滑坡更為明顯,平均收視率從第三季的4.27下降到3.59,期均播放量從3.07億下降到1.66億。同時,節目口碑也遭遇滑鐵盧,從第一季的7.6分一路跌落到第四季的4.6分。

究其原因,「跑男」遊戲設計「換湯不換藥」。第一季的撕名牌和指壓板令人耳目一新,當這兩個遊戲玩了四季,觀眾就再也笑不出來了。同時,「跑男團」的固定成員已讓觀眾太過熟悉,他們之間的互動很難再引起觀眾的興趣。最近,Angelababy默認懷孕,竟引來不少「跑男」粉絲不約而同地留言——「跑男」終於要換人了。

NO3 過度依賴明星效應

自《爸爸去哪兒》帶紅了明星真人秀,戶外真人秀一夜之間都患上了「明星依賴症」。沒有一兩個大牌明星撐場,似乎都不好意思出來宣傳。而明星在真人秀節目中也卸下了偶像包袱,不避隱私,不怕尷尬地集體上陣,成為了節目的一大看點。

明星的賣力演出,不但讓觀眾大開眼界,也收到了廣告商的「追捧」。為了利益,各大衛視都陷入了一場「明星爭奪戰」。林青霞、趙雅芝、周迅、孫紅雷等影視圈大咖,都隨之成為了熱門節目的常駐嘉賓。因里約奧運會成名的「洪荒少女」傅園慧,也遭遇了多檔節目的哄搶。

節目對明星效應的過度依賴,導致明星片酬瘋漲。據知情人透露,鄧超在「跑男」的片酬為一集100萬,這還算是「友情價」。而韓國原版節目中的「國民MC」劉在石,一集收入僅6萬元左右,兩者相差十分懸殊。看到國內真人秀的片酬如此好賺,不少明星都紛紛試水,一時間,綜藝節目被明星大腕「霸屏」。

隨著明星在各檔節目中輪番「刷臉」,觀眾陷入了審美疲勞,明星的吸引力也在逐步下降。以周迅綜藝首秀為噱頭的《西遊奇遇記》收視撲街,全國網收視率0.39%,1.09的份額,排名17。以范冰冰和李晨合體為噱頭的《挑戰者聯盟》同樣收視不濟,節目內容被網友群嘲為「看范冰冰如何拿下大黑牛」。這些缺乏特色、缺乏笑點的節目,即使邀來大咖撐場,也無法逆轉撲街的命運。

NO4 重口味博眼球 炒作話題無下限

戶外真人秀越來越多,想要突出重圍也就越來越難。為了話題度和收視率,不少節目選擇給內容的難度設置加碼,用重口味的任務吸引觀眾。還有些節目,故意製造或放大嘉賓間的矛盾衝突,以求戲劇性的節目效果。

在《跟著貝爾去冒險》中,明星們跟著貝爾吃了活蚯蚓、生牛心、生牛眼、牛睾丸、活蠶,最後還在貝爾的帶領下,舉杯乾掉了自己的尿。節目播出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不少觀眾認為,在生存沒有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如此「虐星」根本就是在博眼球。而這些重口味的舉動也沒有拉動收視率。從首播起,這檔節目的收視率一路低迷,最終悄無聲息地收官。

即使是收視率高的節目,也逃不開炒話題的「怪圈」。《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節目組多次炒作孩子之間的小矛盾,多多更是因為節目預告剪輯的誤導,引起了網友的狂罵。另一檔戶外真人秀《花兒與少年》,甚至將「互撕」變成了節目的風格,連續上了兩季的「小公主」明星,連續跟隊友撕了兩季,讓觀眾瞠目結舌。

要麼生吃牛眼血漿四濺,要麼一言不合就互撕,對觀眾來說,這些重口味的劇情看起來實在「鬧心」。雖然觀眾希望看到衝突,看到明星的真性情,但這些刻意製造的衝突只會引來他們的反感。節目如果沒有原創能力的支持,一味靠重口味、炒作搏出位,終究會被市場淘汰。

NO5多道限令下發 王牌節目陷危機

限真令、限娃令、限洋令的陸續出台,給如火如荼的戶外真人秀潑了一盆冷水,讓不少地方衛視的王牌節目陷入了「生存危機」。

2015年7月,廣電總局下發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又稱限真令),明確要求對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和調控,堅決抵制真人秀節目的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避免一窩蜂盲目引進,避免過度明星化。一時間,靠明星博收視的戶外真人秀人人自危,全明星化的綜藝節目首當其衝地面臨改版。

今年2月中旬,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又稱限娃令),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子女,也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娃令,使國內親子類節目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原本定於今年7月播出的《爸爸去哪兒》延播,最近才剛剛傳出開拍的消息。

2016年7月,廣電總局再下「緊箍咒」,發布了《關於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又稱限洋令),規定「上星綜合頻道每年在黃金檔播出的引進模式節目不得超過兩檔;每年新播出的引進模式節目不得超過一檔,第一年不得在黃金檔播出」。

明星、萌娃、引進版權接連被限,顯示了廣電總局調控真人秀節目的決心。長期來看,這對「虛火旺盛」的真人秀節目來說,是一件好事。三道「緊箍咒」的下達,促使這些已陷入「審美疲勞」的節目進行改版,增加原創內容。當然,對製作公司來說,從引進版權到完全原創並不容易,此次轉型的陣痛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三、求變:泛娛樂語境下戶外真人秀的創新探索

短短三年間,戶外真人秀經歷了從爆紅到走下坡的轉變,不少爆款節目已從當年的「香餑餑」,變成了觀眾習以為常的「家常菜」。在泛娛樂化語境下,電視人依舊將收視為王奉為金科玉律,哪個節目都無法避免大浪淘沙式的殘酷競爭。於是,敏銳的電視人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創新探索:

NO1 陣容之變:從全明星綜藝到星素結合

對明星的過度依賴,讓戶外真人秀的路越走越窄。「限真令」的發布,則為電視人的求新求變注入一支強心針,結合明星和素人的「星素結合」模式便成為了當下綜藝真人秀的新風口。

前段時間,《爸爸去哪兒》宣布將以網綜形式回歸,並將採用「星素結合」的全新節目形式,選擇三對明星家庭以及鮮肉+素人寶寶的組合,一起展開旅行。此前播出的《一年級》大學季、《約吧!大明星》同樣採用了星素結合的形式,都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效果。

在這些節目中,以「明星」帶動「素人」成為吸引觀眾的重要法寶。明星善於「秀」,素人勝在「真」。明星與素人的互動,不但使節目更接地氣,也能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在一些全明星綜藝中,也融入了「星素互動」的形式。如《極限挑戰》、《了不起的挑戰》等節目,都將明星扔到「茫茫人海」中,明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多次偶遇有趣的素人,為節目貢獻了不少笑點。

NO2 風格之變:從過度娛樂化到賦予人文價值

在這個收視為王的時代,戶外真人秀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而出,出現了過度娛樂化的傾向,低俗、重口味內容頻出,一度被外媒評為「毫無教育意義可言」。「限真令」的出台,給這些節目敲響了警鐘。不少戶外真人秀節目藉機謀求轉型,為節目賦予了文化功能和人文價值。

《極限挑戰》第二季中,六位明星通過自身魅力和節目任務的設定,分別詮釋了中國儒家最核心的六種道德品質——仁義禮智信孝,將中華傳統美德賦予了新的內涵。節目中,還致敬了歷史故事,再現了「鎖二喬」、「桃園三結義」、「七步成詩」等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

說到對傳統文化的致敬,不得不提的就是《咱們穿越吧》。這檔節目的風格獨樹一幟,可以稱作是一檔文化類真人秀節目。節目中,明星們共同「穿越」回歷史現場,感受古人的生存環境、價值取向和奮鬥歷程。節目中充滿著有趣的歷史情境的再現,讓觀眾能夠跟隨明星進入到歷史世界中,邊體驗歷史,邊收穫快樂。這種人文和歷史內涵與趣味性的結合的形式,無疑是對真人秀節目的有益的探索。

NO3 播出模式之變:從跨屏播出到多屏「階梯式」播出

對於綜藝節目來說,播出時間和播出平台非常重要。同一檔真人秀節目,在一線衛視的黃金檔(周五或周六)播出與在二三線衛視的非黃金檔播出,收視率可能會迥然不同。周日播出的《極限挑戰》、深圳衛視播出的《極速前進》就分別因為播出時間和平台的原因,在收視率上難以和「跑男」匹敵。

不過,隨著視頻網站的興起,以及年輕觀眾群體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觀看綜藝節目,電視收視率也就不再成為衡量節目熱度的唯一標準,不少節目都選擇與視頻網站合作,「跨屏「播齣節目。同時,由於「限真令」、「限娃令」的出現,一些戶外真人秀已經難以擠進「黃金時段」,《爸爸去哪兒》等節目迅速做出應變,將熱門綜藝搬到網上播出。

為了尋求創新,同時也為更好的展示節目內容,一檔戶外真人秀節目嘗試了更新穎的播出方式——多屏「階梯式」播出。這個「吃螃蟹」的節目就是全素人真人秀《我們15個》。這檔節目播出具體分為三個層次:在官網24小時看全程直播,通過騰訊視頻客戶端觀看直播、花絮和精華版,以及周一至周五深夜零點在電視上收看當天的精編版本。

這種雙平台的剪輯與播出模式,是《我們15個》獨創的,屬於綜藝真人秀跨屏播出和多屏互動的一次創新,也為綜藝節目的形態和播出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不過,這種播出模式目前比較適用於野外生存類節目,很多一次只錄製兩三天的節目無法進行持續不斷直播。

四、思考:告別「拿來主義」 原創同樣很精彩

戶外真人秀的一夜爆紅,來自於節目的「新鮮感」。看到曾經高居舞台中央的明星,忽然被拉下神壇,觀眾窺視、獵奇和八卦的心理在「觀看」中得到了滿足。而高質量的節目編排,明快的節奏,用心的後期製作,使得「爸爸」、「跑男」「極挑」等節目成為了爆款。

然而,真人秀的明星資源是有限的,引進節目的「套路」也遲早有玩遍的一天。當節目一味複製成功節目的「套路」,創新力難以承載觀眾的忠誠度之時,審美疲勞就變成了觀眾棄之而去的最大理由。雖然現在的戶外真人秀依舊風生水起,但瓶頸已經清晰可見。

短短三年時間,其實不足以使國內戶外真人秀成長為一種成熟的節目類型。初期引進版權,借鑒已成功的節目模式,邀請明星大腕加盟,都是相對穩妥的選擇。但一直依賴海外版權,依賴明星效應,只會讓自己在「拿來主義」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增強創新意識,走節目差異化道路,打出品牌後注意為節目「保鮮」,才是戶外真人秀長久發展之道。

還好,伴隨著政策限制及國內製作團隊的成熟,這股「買買買」的風潮也在逐漸褪去。《十二道鋒味》、《奇妙的朋友》、《一路上有你》等原創節目陸續被推出。脫胎于海外綜藝的熱門節目《極限挑戰》、《爸爸去哪兒》也在不斷的創新和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告別「拿來主義」後,自己的原創內容也同樣可以很精彩。期待下一個十年,能有更多的原創節目,帶領戶外真人秀走上新的巔峰!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專業報道,請前往各App商店搜索下載「界面新聞」,或點擊鏈接

推薦閱讀:

如果到處是精緻的表子和偽善的飄客,8264充其量是一個野蠻的部落
衝鋒衣哪個牌子比較好?
蘇軾和強驢告訴你,登山杖的正確用法
為什麼我實名反對約伴型重裝徒步?
【技巧篇】攀岩和抱石的基礎腳法技巧

TAG:戶外 | 新聞 | 真人秀 | 綜藝 | 界面 | 十年 | 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