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表達技巧講析(24)|卒章顯志

卒章顯志是指在文章結尾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結構手法,也叫篇末點題。「卒」為完畢,「志」是指文章的主題、中心。卒章顯志是幾乎所有文體中均有應用的一種手法。詩人往往在詩歌結尾直接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一、卒章顯志的表現形式

1.直接抒情式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緊扣小序「兼懷子由」點出主旨。但願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著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了作者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

2.用典點出式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化用了劉宋時宗愨所說的「乘長風破萬里浪」,

李白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掛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二、卒章顯志的作用

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在《新樂府序》中說:「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在文章結束時,作者將要表露的胸懷、志向很自然地說出來,給人一種鼓舞和向上的力量。恰當運用這種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結構美,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會當」意即「一定要」。這兩句還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表達了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即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

 

【鞏固訓練】

1.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2)題。

                 奉陪鄭駙馬韋曲

 杜甫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

綠樽須盡日,白髮好禁春。

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

[注]①韋曲:唐代長安遊覽勝地。杜甫作此詩時,求仕於長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詩的首句和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兩處「無賴」都傳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B.三、四句意謂韋曲的滿眼春色,讓自感老去的詩人也覺得應借酒釋懷,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過「石角鉤衣」、「藤梢刺眼」的細緻描寫,狀寫韋曲春去夏來的美景。

D.此詩運用了「反言」,如「惱煞人」,實際是愛煞人,正話反說,有相反相成之趣。

(2)前人引《南史》注詩中「小烏巾」:「劉岩隱逸不仕,常著緇衣小烏巾。」結合這一註解,說說詩的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C(「春去夏來」的時間分析錯誤,花開正好,藤梢新鮮等都是春景,而「白髮好禁春」是詩人要享受春光)

(2)要點一:借嚮往隱居生活,表達對韋曲春景的喜愛。(或:因韋曲春色美景而生隱居山林之情)要點二:隱含求仕未果的複雜心情。


推薦閱讀:

七絕 我志猶在
「董永遇到七仙女」的歷史真相
「杯莫停」是出自哪首古詩詞?怎麼評價這一首詩?
七絕十首

TAG:表達 | 古詩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