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法的「無常」

 常」,是永恆、不變;「無常」(Anitya),是非永恆,剎那變幻。世間萬物生住異滅,因果相續,亦生亦滅,遷流不熄,稱為「諸行無常」。〈俱舍論〉說:「行名造作。」〈大乘大義章〉說:「內心涉境,說名為行。」「諸行無常」的「」,是屬於有為法的因緣集起,遷流三世的生滅變化。〈義章〉說:「有為集起,目之為行。」「」(Samskāra),是一切身、口、意的行為造作。

     《涅槃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巳,寂滅為樂。」因為無常,時刻變幻,「轉識成智」解脫三界六道前的「業識」,也是會隨著業的變化而變化的,故佛教不認為存在有常住不變的所謂「靈魂」。而神識輪迴三界六道,僅是業識的因果相續,是亦生亦滅,遷流不熄,並非一成不變。故後生者並非就是完整的前生者,僅是其乃未消的業識的因果相續。萬法皆空,是因為其「無常」,故「空」不是沒有或不存在,而是指其變幻不定。因為諸行無常,故天堂和地獄、順境和逆境、好運和壞運亦無常。

       聖嚴師父說:「我們的物質環境,不能超出成住壞空,我們的肉體生理,不能離開生老病死,我們的心理活動,念念都在生住異滅,均非永恆現象,所以叫做無常。」 (禪的世界P274)佛法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諸法),都是依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是相互依存且念念生滅,時刻發生變化的,不會常住不變的,所以從因緣法來看一切有為法是變化無常的,稱為「諸行無常」。佛陀在《涅槃經》的本生故事說:「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復不免無常所遷,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大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 

     《壇經》〈頓漸品〉中惠能大師說:「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師解釋說:「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就是說,如若佛性有常,則永恆不變,不會有善惡諸法的消長分別,而眾生皆有佛性,早已成佛了,就永遠不會有人再發菩提心去修佛道了。正因為佛性無常,行者才有轉識成智的希望和機會,故大師說佛性無常,這就是佛所說的真常;若諸法無常,則諸法就各有自性,並非普遍都具有真常佛性,故大師說有常,這就是佛說的真無常。世尊所說和大師的說法是一致的,只是角度不同。在《涅槃經》中所說「無常」,僅是方便法,是為破眾生的八顛倒見。《壇經》中因為弟子「志徹」執著於經文,不解佛陀真實義,「為經所轉」了,大師為破其執,故說此法。

      某些寺院在西邊房間設「無常院」,安置病重臨終的僧人,相當於世俗的「臨終院」。人的生老病死,是無常,故中土神道教和民間信仰,把「無常」視為死亡的代名詞,也成地獄勾魂使的代名詞。
推薦閱讀:

兒女的福報,都與父母有關!!
意生身是不是凈色根?凈色根能否壞滅?
佛教的禪宗對男女關係有何見解?
王陽明到底「悟道」沒有?大家如何看待《傳習錄》里的這段話?
學佛學的是不是放下對物的依賴?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