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重返大嶼山,深入發掘真實的香港-上[131P]

重返大嶼山,深入發掘真實的香港-上[131P]

近幾年,內地人對香港的普遍印象也化為了簡單的四個字「購物天堂」,去香港,要多帶錢,要血拚,多買東西,否則算白去,香港除了購物之外沒其他玩的,為購物才去香港,如果只看表面,香港確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特點,說有錢,那是香港人自己的,說工資高,你又沒份,說山山水水風景好,與內地相比排不到前50,街道破破爛爛,比上海不如,道路彎曲狹窄,比北京差的遠,高樓大廈雖然多,內地又不是沒有,街上川流不息的好車,寧波多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內地的哪裡的火車站不是這樣,香港的意義,在大部分年輕女性心中,就是一個由很多大商場組合起來的超級大商場+甜品店,除此之外的東西,不感興趣,也不想感興趣,除了每日購物,沒有其他玩法,在此對這種風氣提出一些蔑視,希望我的這篇遊記能夠讓大家看到另外一個購物味輕一點,稍微全面一些的本味香港。

我只要站在香港的街頭,看著眼前的一切,即使什麼也不做,心情也會無比的好,香港人和善,好客,文明的良好氛圍,香港街頭的每一個擺設,每個區名字各異數不清的好聽的街名,每一間店鋪,每一座高聳的大廈,每一間住戶密集的廉租公寓,每一條看上去難以通行的狹窄山道,發掘它們背後的故事,品味它們獨有的意義,世界上有很多繁華的都市,有很多巨大的購物中心,有許多豪闊的酒店,可是,世界上只有一個香港。

今年四月從香港回來以後,一直策劃著再去,這次成行理由很偶然,12月初有同事兩口子要帶著孩子去香港,他們可以提供酒店房間讓我洗澡,然後我給他們導遊,看過前一季的都知道,住在海邊,唯一的問題是洗澡,事就這麼說定了,立刻借來無敵大包,一個人又踏上南下的旅程。

這次選擇了直達,沒有轉車,開往深圳的K25,這就是人最多的一節車廂了

中鐵特貨,運汽車的

25小時到達深圳,深圳今年開了大運會,更新了大批公交車.上次來深圳是4月,整個城市雞飛狗跳到處查身份證

我一直對深圳有很不錯的印象,深圳公交在國內是比較領先的,公交司機開車也非常文明,車內乾淨整潔,相當一部分車是既能刷卡又能賣票的,售票員都是年輕小姑娘,看著心裡舒服,服務態度也非常好,無線刷卡機拿在售票員手裡,開車後售票員在車內轉一圈逐個給乘客刷卡,普通話和廣東話雙語服務。

因為目的地是大嶼山,本次的過關選擇深圳灣口岸,羅湖火車站下車後,大約下午5點,坐101到白石洲下(3塊),往前走100米,坐90到達深圳灣口岸(2塊)

白石洲周邊鳥瞰圖,畫地非常精緻

到達深圳灣,往裡走就是過境大廳了

這裡停了很多過境巴士和小車,近處是3輛豐田阿爾法商務車,全部掛著兩地牌,一般是港商在本港到內地的公司之間交通用的。此時是下午5點50.

深圳灣口岸大廳入口

花花綠綠的香港籍過境巴士

從過境大廳的另一頭出來,已在香港境內,放眼望去,牌匾,路標,引導牌,欄杆樣式,馬路上的白字,一股濃濃的港味撲面而來。。。

過關不表,一堆香港警察牽著大白狗,裝模作樣看幾眼就完了,行李都不用過X光機。

===========================================================================================

==========================

深圳灣口岸香港側的巴士停車場

這個時間在這裡過關的人不多

為了更加貼近真實的香港,從現在開始,涉及到香港本地的地名,事物等等,我都用繁體寫了,有的網站比如XICI不支持繁體字,我只能鄙視一下了。

這次的路線是,過關後乘坐B3到屯門碼頭,然後做渡輪到大嶼山東涌碼頭下,這樣比從羅湖過關再坐港鐵到東涌要省時省錢,也更有趣味

其實如果有選擇,我更願意坐巴士,地鐵少了很多風景可看

在香港等巴士不可亂擠,須在該巴士的路線牌下排隊等候

第一次到香港的人,會被香港巴士這些帶字母的路線搞地頭昏腦脹,後來才知道它的命名是有規律的,只要你熟悉了,會非常方便,例如這裡寫的,有B3,B3A,B3X好幾個,這個表示從同一個底站出發,大致行駛方向相同,但是最終目的地不同的路線,例如B3,B開頭的代表過境口岸路線,B3是從屯門地區到深圳灣口岸的主要路線,然後B3A是B3的衍生路線,最終目的地不同,B3到屯門碼頭,B3A到大興,以後或許會有B3B,就是另一條衍生路線。至於B3X,X代表快速或直達,是行走高速公路的巴士路線,它不停站直達屯門中學。香港巴士知識這裡先開個頭,後面再陸續介紹。

Dennis Enviro500雙層大巴士,這是香港所有巴士公司現在的最新車型,這輛是城巴的黃色典型塗裝,香港的公交車90%都是雙層巴士,市區100%是,因為運載效率高,節省寶貴的路面資源,以前南京的9路和特1路(100路)也是雙層大巴士,現已全部淘汰,結論是雙層車不適合南京路況,還會自燃,不知道南京公交公司從哪裡研究出的這個結果(昨天去江寧,在路上驚喜地發現南京新城公司有雙層巴士在路面運營,可惜有點破,明顯是維護不力)。這輛B3到站,電子屏上的底站已改為屯門碼頭,這個大電子屏非常好,巴士行駛在路上,上面會滾動播放本次車線路名,將要達到的的底站,幾個大的經停站,簡單有用的信息。目前在國內還未見到。

坐在Enviro500雙層巴士的樓上第一排,行駛在深圳灣公路大橋上。

原計劃是到屯門碼頭坐輪渡去大嶼山,由於此時已經7點,渡輪最後一班是7點,不能按原計劃執行了,啟動應急計劃,在屯門市中心下車.下車第一件事是神馬?當然是找個垃圾桶抽煙

雙層大巴士與九巴(KMB)服務中心

這裡有個九巴的服務中心,在這裡充了八達通,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太好了,你要說粵語她就跟你說粵語,你要說英語她就跟你說英語,你要說普通話?這個么,就不為難了她了

九巴服務中心門外的巴士模型展銷

馬上要轉龍運巴士的E33去東涌,那麼再來說說E開頭的巴士,這是機場及北大嶼山地區對外交通的路線,對於住在大嶼山的人,非常重要,包括我這個臨時居民。

E33是屯門市中心到赤鱲角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站牌上,白點是車站,箭頭是經過道路,白框里是該站鄰近的一些重要地點。收費分兩段,底站上車不管坐幾站都是13.9,從東涌消防局開始上車是4.3,下面還有一些使用八達通的轉乘優惠說明。萬需注意香港的公交車到星期天都是要漲價的,漲地還不少。

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這是一個典型的使用建築底層架空層的公交車總站,香港居民區內的大部分公交總站都是這種設計。

開往機場的巴士,就叫通天巴士,有趣。那麼,接駁地鐵站的巴士,叫入地巴士?

我已經辦了港澳漫遊,此時信號已經變為「中國移動香港」

上一季介紹過的巴士潛望鏡

那還是在原位置再自拍一張吧,這種雙層巴士在車內也有放大型行李的地方,在一層樓梯那裡,我就不用費勁把無敵大包抱上樓了。

路上的綠頂專線小巴,後面介紹

長車大隊,和國內一樣開地很瘋哦

E33在青馬大橋上,青馬大橋是兩段,分別連接青衣到馬灣,馬灣到大嶼山,配合赤鱲角新機場,建於1998年,是香港比較大的工程,跟團去香港的話,經過的時候導遊也會當做一個景點來介紹。

青馬收費廣場,前面的E22是機場到藍田的。

已到達東涌市中心,當車是神馬意思?我的輸入法里找不到這個字

居然在香港發現了SKYTEAM,國產摩托車品牌?常州產的?

拖著行李到達東薈城,此時是晚8點

第一天就不講就了,買點酒吃點餘糧得了

鳳爪排骨飯+本人到港的指定啤酒---ICE啤酒,與無敵大包的合影。

回營安頓好,這一夜就過去了。

早晨的營地,這次選擇的是30號營位

天氣不錯

睡了一晚上的營地,邊上那個棺材帳篷,是昨天在東薈城車站等車的時候,碰見一個武漢玩自行車的兄弟,結伴而行。

桌上的擺設,下面要在這個臨時居所生活7天,目前除了那幾個貝殼和兩個空啤酒瓶以外,全是從家帶來的餘糧。注意帳篷上的自製防雨布

棺材帳篷

業餘防雨布,我不是玩戶外的,沒那麼講究,四個角大石頭一壓,風吹不跑就得了。

帳篷內部,我不喜歡睡袋,就力排眾議從家帶了床被子來,事實證明睡的非常舒服,以後還會再帶。

立即開始海灘生活的主要活動之一-----挖蛤蜊,還挖到了一個這玩意,蝸牛一樣,好肥,殼子里的肉居然能鋪成這麼大的面積,真是神奇

一些收穫,還有一隻青口貝,那是武漢兄弟撿到的

真是好肥好肥

背面,簡直就是一塊大肥肉

這麼多肉都縮進殼裡,是個不簡單的事吧?

你又不是梭子蟹,非得長兩個角

孩子們這是在干毛?

嘿嘿,玩滑索

大嶼山最近不太平

一輛小車,這就是國內這幾年很受追捧的所謂「斯巴魯」,實際上,這個牌子的譯名以前叫富士,從來都是生產低檔家用車,微型車的,大概算是日本3流牌子,近年才稍微翻身

不知為毛在國內這麼受追捧,又不是什麼高檔品牌。

貝澳的廣來飯店,下次想吃一次

這裡的停車位並不像市區那麼緊張,遠處是一輛報廢了的NISSAN CADRIC(公爵)計程車,左邊是輛老款福特焦點,在國內叫福克斯

機頭都拆下來了,看來徹底廢了

在太子附近的巷子里,一輛廢棄的川崎西風400.每次到香港的一個固定徒步路線,就是坐地鐵到太子站下車,沿彌敦道徒步逛到尖沙咀,太陽落山以後再過海去中環

一代名車----兩輛本田NSR,都是20年左右的車齡了,當年的烈火戰車。

香港是老車天堂,沒有機動車報廢制度,只要你願意騎,你騎民國時期生產的車也不管你。

太子,界限街

1860年北京條約,九龍半島的一大半割讓與英國,就以此為界,得名界限街,以北屬於清廷,以南歸英國,當然了,後來全歸英國了,才有了如此繁華的香港,一條不寬的街,見證的是歷史。

這條街在今天是油尖旺區和深水埗區的分界線,也就是說,從這裡開始就算是市中心繁華地區了。

租房,也不算貴

旺角警署的後院停車場,香港的警署大概相當於咱的派粗所,但轄區比派粗所大,比分局小,一個警署大約200人左右,香港普通警察的工資也就是一萬多,很普通的水平而已,埋頭苦幹10多年,升到督查,也不過兩萬多的工資。

必吃的東西---蝦餃皇

小車不怎麼樣,牌照夠牛的,香港牌照大概是世界上最有趣的牌照了,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新舊兩款豐田大霸王(PREVIA)的對比,大概還是舊款更順眼一些

豐田阿爾法商務車,比PREVIA高一個檔次,這個牌照也夠厲害,下面還掛著張兩地牌

酷熊的原型車,豐田Scion XB,在日本非常流行,一般來說日本流行的東西,香港也一定流行

道路隔離欄,真材實料,大約15mm厚的鐵條拼成,下端是埋在地里的,能有效保護行人。哪像國內都是擺在地上,人都能推倒。

我想加入,你們收嗎?一定認真工作

我到香港當天,旺角花園街大排檔大火,9死24傷,我們看來不算啥,卻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大火災,一天之後,旺角附近還是有不少警車在調查

香港公家用車都是AM開頭的牌照,包括警署,郵局,環衛等等香港警車漸漸在更新,以前是賓士310,現在是賓士SPRINTER,車身比前者短不少,臉也不是方的了,沒那麼氣派了

就是這裡

彌敦道上的一個路口,注意左下騎自行車送貨的,現在已經很難看見了。

香港衛安公司的鐵甲車,我站在旁邊研究了一會,覺得應該就是五十鈴小卡車之類的車,套上一層鐵皮而已

再次來香港,淘寶商城的廣告已是鋪天蓋地

看過電影72家租客的人都知道,商戶和房主之間的戰爭是常常發生的,就是加租加租加租,電影里提到的西洋菜街,就在這條街旁邊

這次來發現九龍地區的很多公交站牌都已換成新款的了,內部有燈,晚上會亮。

作為南京小杆子,這張照片一定要照的

已臨近聖誕,各家商場都在到處裝飾,迎接一年最大的節日

上一季提到過,香港街頭道路柏油的不多,一般都是水泥為主,山路路面上還要刮出一道道橫紋來防滑,可以開地很快也不會有危險,南京很多騎電動車的姑娘們都有這種經歷----下點小雨,騎在斑馬線上,稍微一剎車就打滑,車就翻了,然後人坐地上哭,還沒人敢扶。那是因為天殺的市政局都是使用普通的白漆來刷線,幹了就是一層亮晶晶的光滑漆面,沾了水有時候穿普通的鞋踩上去都能滑倒。香港道路的標線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很細心地使用了表面粗糙的防滑塗料其實都不用看什麼高樓大廈,細微之處就是差距。

尖沙咀重慶大廈,建於1961年,高17層,經過數十次整修,形成了現在的格局,裡面有770家單位,現在大約有5000名各種膚色的人生活在重慶大廈里。哪個國家的人黑的白的花的都有,就是沒香港人,3樓飄著茴香味,6樓飄著咖喱味。就這麼個地方。

上次來沒進去,這次有空進去一探

黑人和中東地區的人好像多一些

這裡是香港住宿最便宜的地方,那老黑有的比我們還窮,一到香港都往重慶大廈里鑽

樓梯間的樣式還是能看出重慶大廈年代久遠

重慶大廈內比較有名的旅館,真敢往上招呼詞,這裡有一百多一間的客房,幾十元一晚的床位。應該是全香港最便宜的旅館了

偷偷照一張,匿了

兩座年齡相差50年以上的建築在鬧市區臨街相望,是九龍的特色,因為在這裡,任何人與任何機構也不能強拆業主的房子,這是遊記,就不在這裡多談這個問題了。

晚上吃的是著名的翠華餐廳,這是炒牛河

雲吞面

在香港是見不到南京那種大碗面的,因為廣東人習慣每天不止要吃3餐,還要吃下午茶這些,所以食物份量都是比較小的,如果想吃飽,那就得點2-3份主食才行,這頓花了83,口味感覺較為一般,還要收10%的服務費

獨特的車牌

既然來了,還是照一張吧,15路上山,1路小巴下山,小巴在山路上開的比雙層大巴快很多,也更刺激,因為香港街道的特殊,很多路窄而陡,雙層巴士進不去,小巴是無可替代的交通方式,車型由政府試驗後統一規定,現在常見的是豐田石油氣小巴(大陸叫做豐田考斯特,政府機關開會時常見),香港的公共小巴分兩種,紅頂小巴的服務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和收費是不固定也不受政府監管,等於是個大計程車。

綠頂小巴稱為專線小巴,有規定路線,並需接受政府監管,上車的時候需先繳付車資,現金車資需投入錢箱(不設找贖),不得交給司機。綠頂小巴可以使用八達通小巴車內扶手上雖沒有落客鐘,但也跟大巴一樣,要下車需提前通知司機(大喊一聲落車),司機聽見後會揚手示意,也就是所謂「欲落車,早揚聲」

從太平山下來,前往荃灣如心酒店找先期到港的同事借房間洗個澡,他們住42樓,這是在42樓窗戶照的,下面就是青衣島,如心在國內算是大名鼎鼎,這次去了才知道確實名不虛傳,房間很大,全玻璃幕牆,靠窗的浴缸,海景,如果肯花800-1000住酒店,這裡的確是首選。

如心樓很高,電梯也需要中轉,這是41樓的電梯中轉大堂。底層大堂的電梯最高只能到這裡,如果要往41層以上的樓層,必須在這裡轉乘高層電梯。可以看到窗外景色確實不錯。另外提一下,在荃灣地鐵站的天橋上,居然還發現一位唱紅歌的老人,唱的大概是長江黃河一類。

洗完澡出來已近11點,如心廣場的入口處,今天下榻在這裡的團非常多,把整個大廳全部擠滿了,不誇張。

另一側又發現寶貝了

至少是70年代款的保時捷和更老款的小賓士

型號不明

賓士450SLC,查了一下大概是70年代末生產的車。到現在30多年了,可是居然還是原漆

荃灣街頭

熟悉的港鐵標識,到港的第二天結束

第三天,繼續大晴天,燒水泡了一碗粥當早飯

營位的狀態

已經吃掉了許多,包括那塊大肥肉海螺,又香又脆啊,好懷念。

你活著的時候怎麼不來呢

獃頭獃腦的海鳥

又是逝去的生命

今天上午的內容是探尋貝澳營地東部海灘

釘螺墳場

一片小海灣

這裡的地貌更為複雜一些

石頭上排列緊密的不知名貝殼

後來一想,這不就是還沒長大的生蚝嗎

釘螺,沒見有人吃過,後來抓了幾隻大的煮了吃,終於知道為什麼沒人吃了,因為這個玩意煮熟了之後,肉都縮在後半個殼裡吃不著,我砸掉很多圈殼才找到肉,口感也是比較脆的那種,就是吃起來太麻煩

不甘寂寞的方螃蟹出現了

熟悉的眼神又出現了

開個玩笑,放你走啦

陽光下的清澈海浪

海灘生活如此美好

今天是12月2日,星期五,從中午開始,陸續有人來到營地,頓時熱鬧起來

這是一戶極其專業的帳篷

結構太複雜,人家連桌布都自帶,我這種沒有戶外知識的人,一眼都沒看明白整體結構

12月的香港依舊花草叢生顏色艷麗

乾淨地營地通路

貝澳營地守則,不過只要不影響別人,幹什麼並沒有人管你

走出營地,記住這兩個傢伙,後面有他們現的時候。

大嶼山地區的牛,這些牛無主,但也不是野牛的種,是耕牛的後代。叫自由牛比較合適,這次發現大嶼山已成立了愛牛協會,號召人們不要傷害他們,還製作了很多卡通海報宣傳保護自由牛。

注意右下方賣萌的小牛,細看還有很多鳥跟牛站在一起玩

豐田小霸王,90年代國內街上常見,現在已絕跡

貝澳入口處的垃圾轉運處。

杯澳公立學校欄杆上公益活動的宣傳,4月來時這裡寫的是「網上交友須謹慎,哪會個個是王子」,還配了一幅很生動的圖


推薦閱讀:

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真實經過是什麼樣子的?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千百年來被嚴重誤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是?
如何把寶篋印陀羅尼及其他咒語的真實威力發揮出來?
大佛:如何判斷網貸平台借款標的真實性?

TAG:香港 | 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