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錢暗潮洶湧意在買入中國

全球熱錢暗潮洶湧意在買入中國

                金子厚 2015-04-24 星期五


 

 

   有賺錢效應,蜂擁而來,沒賺錢效應,倏忽而去。而當前,全球熱錢暗潮洶湧意在買入中國。

    當前,中國居民資產再配置、A股及港股持續大漲,正帶動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概念資產的估值空間及投資價值,香港本地機構及亞洲基金已開始介入,歐美的一部分「聰明錢」也已聞風而至。

   短期熱錢看利差空間,有賺錢效應,蜂擁而來,沒賺錢效應,倏忽而去。而當前,全球熱錢暗潮洶湧意在買入中國。

   「一人一戶」放開首周,中國A股新增開戶數邁過300萬大關,一周暴增94%,比2007年牛市峰值時多三倍。巨量場外資金持續湧入A股,滬指衝上4400點,四大股指齊創新高。

   來自澳新銀行的EPFR數據顯示,9周來首次出現了外國買家搶購中國股票的熱潮。在上周,外國投資者買入的跟蹤中國股市的基金達到2.25億美元,而此前,從中國股市撤出的資金還高達20億美元。

   作為基準指數的上證綜指刷新多年來的最高紀錄,今年迄今為止該指數漲幅已超過32%。中國國內的散戶投資者,一直在以創紀錄的成交量推動著股市這輪止跌回升。如今,其他人也在搭上這輪反彈的順風車。

   澳新銀行分析師指出:「外國投資者對於可能出現的市場調整十分警惕。不過,由於3月份的經濟活動數據十分疲軟,人們預計中國政府可能會通過寬鬆政策支持經濟增長。這或許讓外國投資者減輕了顧慮。」

   根據近日披露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0%,與此前的預期相符。然而,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均表現低迷。

   摩根士丹利表示:「3月份經濟活動數據全面疲軟,意味著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很大。我們預計,為及時阻止經濟進一步降速、穩定就業市場,中國政策制定者會加倍努力,擴大寬鬆政策的涵蓋範圍,加強對寬鬆政策的實施。」

   中國股指連續創出7年新高和歷史天量,股指運行完全擺脫基本面及技術面束縛,而由資金面和市場情緒所主導,讓人擔心市場風險的快速凝聚。

   路透社說,目前,中國的散戶投資者們忙著開設股票賬戶、借了創紀錄的錢買股票,而他們中很多人缺乏經驗,這可能導致局面失控。美國投資經理帕特爾建議,謹慎的做法是「遠離」中國市場。

   但高盛高級研究員慕天輝稱,即使中國A股有一些泡沫,也不至於崩塌,因為有充足的現金在駕馭泡沫。

   巴黎銀行分析師也稱,「現在的指數沒什麼好擔心的」,不要對中國政府調控股市過度擔心,他們充其量只是擔心A股漲得太快。

   4月20日,中國A股經歷了證監會收緊兩融業務以及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較量後,難敵市場調整。港股市場也應聲大跌,全日下挫558點或2%。

   但中央撐牛市以穩經濟方針不變,A股牛市持續,可續帶動港股,加上外資不願「認輸」,港股已進大漲小回、大時代格局。市場分析認為,港股目前正在經歷前期急升之後的調整,但中期上升趨勢不改。

   4月9號以來,香港金管局共對外匯市場進行了9次干預,累計向市場注入近550億港元流動性。

   清明節後,內地資金源源不斷南下港股市場掃貨,引爆投資新熱潮。9日歐洲交易時段,香港金管局時隔8個月後再度出手,向市場注入31億港元流動性,以抑制港元強勢,揭開香港新一輪的匯率保衛戰的序幕。

   由於涌港資金持續在外匯市場上拋售美元、買入港元,導致港匯持續挑戰強方兌換保證水平,為捍衛聯匯制,香港金管局頻頻入市干預匯市,至15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透露,金管局已承接44億美元沽盤(341億港元),並指出資金流入與港股暢旺及交投創新高令港元需求增加有關。

   熱錢在上周后半周稍作休息,於20日發動第二波攻勢,迫使金管局於當天歐洲交易時段和紐約交易時段兩度入市,分別注入23.25億及92.60億港元流動性。但港匯依然走強,並在21日歐洲交易時段金管局再度入市注入77.5億港元後,繼續貼近強方兌換保證水平,使得金管局22日歐洲交易時段不得不再度出手。

   分析人士指出,在內地持續開放資本市場的背景下,預計資金將持續湧入香港市場,港元匯率於今年第二季度將持續強勢。

   事實上,近日港元匯率一直貼近7.75水平,迫使金管局連續出手。但金管局入市注資後,港元匯率未出現明顯回落,繼續徘徊於7.75,因此不排除其繼續注資的可能。

   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表示,港元匯率持續強勢,主要是內地最近多項措施,如放寬公募基金及保險資金投資港股、取消一人一戶的限制及大幅降准等,釋放大量資金。

   她強調,資金流入內地股市之餘,也不斷湧入香港市場,令後者流動性明顯增多。為爭取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SDR(特別提款權),內地需要持續開放資本市場,以便資金更容易進出,因此此輪資金流動將具有政策性特徵,相信會持續一段時間。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與諮詢總監鄭毓棟表示,非常看好香港股市前景,近期通過渣打QDII投資港股的投資需求非常旺盛,申購額單月環比增長高達6倍。為幫助投資者充分把握此次投資機遇,渣打中國與摩根資產將合作推出多款產品,聚焦港股等全球各個市場的投資機遇。

   彭博亞太區行業研究分析師蒂姆·克雷格黑德指出,受近來香港股票漲勢影響,中國內地散戶投資者受到吸引,加大了對香港市場的投資。相信內地資金流入香港市場的趨勢仍將持續,加上外資亦不斷流入香港市場,不排除金管局會再度入市壓抑港元強勢。

   香港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水」涌香江意在買入中國,隨著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及其他渠道進入港股市場,並迅速成為左右市場的一股新力量後,外資也不得不重新審視中資股的估值及趨勢變化,並調整中資股在投資組合中的配置比例。

   匯業證券分析師岑智勇認為,香港股市的資金來源,已出現了結構性轉變,中資機構投資者成為新的主要購買力。有別於滬港通開通初期南下資金主要以零售投資者為主,中資機構投資者似乎較著重基本分析及估值,並會在與港股、A股的比較中尋找估值較低者去投資。

   正因如此,近期不少估值較A股同業有吸引力的二、三線中資股,尤其是科網類股份,都成為被追捧對象,不時出現在50大升幅榜中。

   儘管內地投資者熱情高漲,港股近期也漲勢如虹,4月份以來13個交易日里,港股主板日均成交量達2084.64億港元,恆指累計漲幅12.18%,國企指數累計漲幅更高達18.82%。但種種跡象都顯示,4月份以來,外資對於A股和港股的這波行情,不僅踏空,而且還在不停減倉。

   來自滬港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從4月1日至4月22日,滬股通累計凈賣出4.87億元,而同期港股通累計凈買入426.7億元。全球最大的A股ETF安碩A50的交易資料也顯示,近期投資者幾乎每天都在贖回,基金規模4月份以來累計減少了7.3億個基金單位,相當於凈流出資金逾百億港元。

   此外,港交所股權披露平台的資料也顯示,H股近期也遭到外資大行持續減持。最新數據顯示,近日非常熱門的上海電氣H股,在16日遭外資於場內減持約2229.7萬股套現約1.82億港元;同樣大熱的中國南車H股也於16日,遭美資基金HardingLoevnerLP減持3224.2萬股套現約6億港元。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金的脾性和瘋狂不甚了解。」瑞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為,「南下資金大舉入市才剛剛開始,香港資本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

   陶冬指出,在港股A股化初期,香港本地對沖基金和散戶似乎沖得勇猛,但是不少外資基金都踏空了。不是基金分析員沒有看到小盤股的機會,而是亞洲的基金CIO(首席信息官)和風險控制部門認為這是泡沫和瘋狂。當狂牛由小盤股轉向國企股時,觀望的亞洲基金開始介入,不過全球CIO們仍認為這是泡沫和瘋狂。

   不過,近日一些外資機構已經開始修正他們的觀點。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團隊高級執行副總裁兼基金經理吳惠國周二召開記者會表示,近期資金流入港股,但港股並未出現泡沫,市盈率較此前高位仍有距離。尤其是金融股的估值吸引,計及壞賬後估值仍都很具有吸引力。

   瑞銀的分析師也認為,整個H股市場並未漲過頭、超越其基本麵價值。瑞銀認為,近期被熱炒的「港A股」,即在香港上市、且與表現強勁的A股有相似特點的股票,比如題材好、積極進取的管理層、不甚清晰的盈利前景的H股小盤股,以及估值不高的藍籌股的亮麗表現並未結束。對於A股,瑞銀認為,內地央行突然降准,有望進一步支持市場估值擴張。

   但港股牛市雖無近憂,卻有長遠的顧慮。

   美歐日等國家史無前例地大松銀根放水,令全球資金空前泛濫,在環球不斷流竄推高資產市場,埋下極大炸彈。

   香港國基會此前發表《全球金融穩定報告》發出警告,指全球金融體系風險上升,若美國加息令環球流動性大減,將衝擊全球尤其新興市場。

   因泛濫遊資正推高新興市場資產市場價格尤其股市,而新興市場又大都缺乏足夠政策子彈以抵禦一旦資金大舉外流的打擊,與此同時,美儲局加息對新興市場金融與經濟的威脅,也值得憂慮。

   唯一可較放心的新興市場,相信只有中國,因中央既有大量包括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子彈,又有呵護牛市的需要,加上內地金融市場未與國際連通,屆時所受衝擊應有限。

   但香港不同,雖仍有中國因素支持,但本港金融市場對外開放,資金自由進出,向來是外資在新興市場動蕩時的提款機。

   當下正爭相來港參與牛市盛宴的國際資金,在美息開始上升時,亦可能隨其他新興市場資金轉身離去,造成港股震蕩。

   屆時港股遭受衝擊多大,要看外資與內資的互動與角力,內資是繼續追逐A、H股價差?還是順勢先看淡港股,待低位才吸納?對港股影響甚大。上述都是參與牛市盛宴的小投資者,在今年下半年要額外留神的變數。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暗潮 | 熱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