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的第一本易經書--閑雲老叟



誤把周易當易經

 

時下,有一些人誤把周易當作易經,這種說法甚至頻繁出現在了一些易學作品和易學講座中。其實周易不等同於易經。

易經從廣義角度來看,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學經典。

《三字經》[1]中說:「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很清晰地指出連山易、歸藏易、周易便是三易,這三部易學經典總稱為易經。相傳八千年前伏羲[2]創造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經過三代演變而成三易,連山易是神農[3]時代的易經,歸藏易是黃帝[4]時代的易經,周易是周文王[5]時代的易經。

《周禮·春官·大卜》[6]中說:「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它道出了三易的相同之處,它們都具有八個經卦——乾、震、坎、艮、坤、巽、離、兌;這八個經卦兩兩重疊演變成六十四卦,並且每一卦均由六個爻構成。

鄭玄[7]在《易贊》中說:「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賈公彥[8]對此作了解釋:「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于山,故名易為連山。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故萬物莫不歸而藏於中,故名為歸藏也。」指出了三易的不同之處在於卦序的不同,連山易以艮卦開始,歸藏易以坤卦開始,到了周易則以乾卦開始。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連山、歸藏已經佚失,只有周易流傳了下來。據傳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文王重新演繹六十四卦卦序,彙集歷代口頭流傳的卦辭、爻辭,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是周易的經文部分。四百多年後,孔子[9]解釋和讚頌經文的文字,形成了易經的傳文部分。周易包括經、傳兩大部分。經分為上經和下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八卦重疊演變而來的。每一卦由卦畫、標題、卦辭、爻辭組成。

孔子解釋和讚頌經文的文字,被稱為十翼,十翼包括彖[10]上傳、彖下傳、象上傳(又稱大象)、象下傳(又稱小象)、繫辭上傳、繫辭下傳、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這十部分。古人為了區別周易原文與對周易解釋的文字,就把原文叫做經(即易經),解釋的文字叫做傳,把孔子的十翼叫做易傳。因為孔子對周易的解讀比較精要,後人就把周易原文和易傳合到一起叫作周易,為了和易傳加以區別,就把周易原文叫作易經。

狹義的易經是指周易的經文部分,它是為了區分易傳而產生的。很多人誤以為易經便是指周易的經文部分,不知易經如果從廣義角度來看,也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學經典。

這種錯誤的認識便會產生很多流弊,比如,有一句話是說易之作者:「人更三世,世歷三古。」[11]很多人的解釋為易歷經三位聖人而得成其形,伏羲氏觀天察地,始作八卦;文王演易,重八卦為六十四卦,作卦爻辭;孔子贊易,作十翼解釋六十四卦。從三易的角度來看,這種解釋還是蠻有問題的。伏羲作八卦,經過夏之連山易、商之歸藏易之後,方有周易。伏羲、文王和孔子之說,單從周易的形成脈絡看是正確的,但忽略了連山和歸藏的作者神農與黃帝。把易經與周易劃等號還是比較偏狹的說法。在研究易經之前,必須要清楚易經的概念,否則,會誤把周易當易經。

因錯把周易當作易經,不清楚三易是指易學的三部經典,很多人便將三易和三義混淆。三易是指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學經典。三義是指易的三個特點,三易與三義根本不是一回事。

《易緯·乾鑿度》[12]中有這樣一句話,孔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唐朝大學問家孔穎達[13]對這句話做了解釋:「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他明確地提出了易含有簡易、變易和不易三個特點的觀點。

簡易是指易本身極為簡單之學。比如,易學最為基本構成中的一陽一陰,圖示為「——」爻和「— —」爻。一陰一陽是整個易學體系中最為根本的基石,一陰一陽表面看起來極為簡單的陰陽卻是易之精髓。

變易是指易是講變化的學問。學易,倘若不從變化的角度來學起,終將會走入死胡同。《周易》里就有這樣的一句來說變化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確,變化才會使萬物永恆存在。從易學的角度來看,陰陽、五行的運動變化導致了宇宙萬物的變化,以三才的知識體系來切入能把握住這種變化。從陰陽、五行、三才的角度來把握變易是諸多方法中最為直接且簡捷的方法。如此才可以邁入易學殿堂。

陰陽、五行在不停地變化,這種變化更因在天、地、人三個不同的範疇中會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姿態,以致於讓人很難把握,但在繁複多變的背後卻有一個不變的體,這個體就是無極與太極。不易便是指無極太極。

簡易、變易、不易,無非是說易學之體、之用而已。易之體是指不易,變易是指作為用的陰陽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而簡易是從體用的角度來說易學其實很簡單。

從易學本身能很簡單來理解易之三義,在實際的生活運用中運用易之三義思維,也具有化繁為簡的功能。以一個典故為例,來分析三義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呂氏春秋·孟春紀》[14]中有一個故事: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這個故事從大公無私的角度來理解是眾人所熟知的看法。但祁黃羊是怎樣做到了大公無私,從而獲得了國人稱善、孔子稱美呢?不妨從簡易、變易和不易的角度來解釋這個故事。

先來定位,所謂的定位就是一種對應,對應是易學中很為關鍵的概念。從人才的最佳使用角度來看,人才正確使用是體,體就是不易,不易是不可改變的。祁黃羊很清楚地認識到了人才的正確使用是體,雖然推薦人中,一個是祁黃羊的仇人,一個是祁黃羊的兒子,不論是仇人還是兒子,都要服務於人才正確使用這個體,有了這個做前提,才可以變化地看問題和處理問題,也使問題的解決變得簡單起來。體正則用宜,體的位置沒有偏倚,用則自然適宜妥當。所以祁黃羊不論是推薦自己的仇人還是自己的兒子,都獲得了讚美。

變易是以變化的觀點來看待人、事、物,因變化而不會拘泥僵化。論變,從三才角度更易把握,否則,論易之變,容易流入空泛,令人難以把握。如果變易的角度來切入此則典故,則會直接而明晰地把握住事情的核心。三才是以天、人、地的模式來認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天、人、地是一個載體,它們可以代表任何的人、事、物。在這則典故中,以天代表解狐與祁午,以人代表祁黃羊,以地來代表選拔人才這件事。從天與人的關係來看,對於祁黃羊而言,一為仇人,一為兒子。但平公所問的卻是天與地的關係,即是解狐、祁午與人才選拔這件事的關係,祁黃羊自然就應該以天與地的關係作答,否則以天人關係作答,便是答非所問。平公在祁黃羊回答之後,有所疑問,疑問是因站在天人的角度之上,祁黃羊以「非問臣之仇也」、「 非問臣之子也」解決掉了平公之疑,便是告訴平公,他沒有站在天人的角度來思考、處理這個問題。

 跳出自我,不以個人恩怨喜惡來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可謂無私,可謂公矣!所以孔子才會讚美祁黃羊:推薦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簡易、變易和不易,在易經中哪更為重要一些呢?自然是變易。易經是來說變化、以及運用什麼樣方式、方法來把握這種變化的智慧之學。



[1]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目前主要有四種說法,即王應麟、區適子、黎貞和陳淳。其中,認為南宋學者王應麟是《三字經》原作者的看法得到了比較普遍的認可。《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2] 伏羲,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3] 神農氏,即炎帝,三皇五帝之一,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傳說神農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 龍顏大唇。農業的發明者,醫藥之祖,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

[4] 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黃帝(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承前啟後中華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5] 文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又稱周侯,周季歷(周朝建立後,尊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先秦時期貴族有姓有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周文王雖姬姓,卻不叫姬昌。「姬昌」一說在東漢時期成型,後世因之,遂稱文王為姬昌。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歷之子,漢族,西周奠基人。季歷死後由他繼承西伯侯之位,又稱伯昌。在位50年。商紂時為西伯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發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傳於世,《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間在獄中寫了《周易》一書

[6]《周禮》是儒家經典,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今從其思想內容分析,則說明儒家思想發展到戰國後期,融合道、法、陰陽等家思想,與春秋孔子時思想發生極大變化。《周禮》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曆象;小至溝洫道路,草木蟲魚。凡邦國建制,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膳食衣飾,寢廟車馬,農商醫卜,工藝製作,各種名物、典章、制度,無所不包。堪稱為上古文化史之寶庫。

[7]鄭玄,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 他對儒家經典的注釋,長期被封建統治者作為官方教材,收入九經、十三經註疏中,對於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的流傳作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

[8]賈公彥(生卒年不詳,活動期公元7世紀中葉)中國唐朝儒家學者,經學家,三禮學專家。永年(今河北永年縣)人,唐高宗永徽元年發現指紋的特徵及用途。撰《周禮義疏》50卷、《儀禮義疏》40卷。

[9]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後人把孔子的言行語錄記錄下來,作成《論語》。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他的言行被他的學生寫成創世巨作《論語》。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10] 彖(tuàn)原指半包邊的豬嘴。有包邊、包括、總括之意。易經專用術語「彖辭」指「總括之辭」、「小結」,即小結一卦之辭。

[11]「人更三世,世歷三古」一語出自《漢書·藝文志》。

[12]中國西漢末緯書《易緯乾鑿度》,簡稱《乾鑿度》。《乾鑿度》是緯書中保存完好、哲學思想較為豐富的作品。舊有鄭玄及宋均兩家注,今本為鄭玄注。此書提出了比較系統的宇宙生成論。其圖式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渾淪→天地→萬物。 此書的天地萬物生成說為後來道家和道教所吸取。《列子·天端篇》及《道藏》里的《乾元子三始論》完全採用《乾鑿度》之說。宋明理學也受其影響。

[13]  孔穎達(574—648),字沖遠,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唐代著名經學家、教育家,被稱為盛世鴻儒。生於一個世代書香的仕宦之家。據《舊唐書·孔穎達傳》記載,其「八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及長,尤明《左氏傳》、《鄭氏尚書》、《王氏易》、《毛詩》、《禮記》,兼善算曆,解屬文。」家孔穎達在經學上的最大成就是奉唐太宗之詔主持編纂五經註疏定本。編纂《五經正義》,前後歷時30餘年,參與者約50餘位著名學者。其中《周易》用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尚書》為梅頤本漢孔安國傳;《詩經》用漢毛亨傳、鄭玄箋;《禮記》用鄭玄注;《左傳》用晉杜預注。為經學的統一和漢學的總結做出卓越貢獻。

[14]《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氏春秋》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易從日月,其義為變

從易經的構成來看,易經包括三部易學經典,如從易經二字本身來看,則「經」泛指某一種權威的學說的經典,以示其重要的地位。易經二字,重點在「易」上。此易字,歷來解釋頗多,真正從根本上來解說此字,頗合易之道的,唯有漢代許慎。許慎[1]在《說文解字》中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 他認為「易」字由上「日」下「月」構成,謂「日月為易」,即日月更迭、交相變易。

殷代甲骨文中的易字形便是日月之形,可作日月為易之證。 

 

此字上半部尖頂表示初出的太陽,中間弧線,表示日月交替,下半部三斜撇線表示月亮的三種變化,新月到蛾眉月、蛾眉月到凸月、凸月到殘月。

 「象陰陽也」,這句話沒有很明顯的主語,按照古文語法規則,第二分句有習慣於承上省略主語的現象,第一分句的主語是陰陽,第二分句的主語也當是陰陽,「象陰陽也」應該是日月象陰陽。

古人以高度概括的方式把宇宙分出兩類,一類為陽,一類為陰,陽之最為太陽,故以日代表陽,陰之最為月亮,故以月代表陰。以日月代陰陽的這種方法是易學中常見的思維,用具有典型性的事物來代表與其相類似的整體事物。如此,「日月為易,象陰陽也。」  便可以意譯為,日月二字構成易字,以日月來代表陰陽,從而來說明易是通過陰陽運動、變化以及互相作用的智慧之學。

日月時時刻刻在運動,沒有一刻停息;用日月代表的陰陽也在時時刻刻運動,沒有一刻停息。運動之後,自然會生出變化,宇宙萬物、世界社會、家庭個人等諸多現象也均蘊含因動生變之理。易學便是以這種近似於實際的原理來描摹這種因動生變的學問。故可用「易從日月,其義為變」八個字來概括易學的整體特點。能讀懂、讀通這八個字,可以說便讀懂易經大半。

易是陰陽的組合,以陰陽之理來說因動而生變之宇宙真理。陰陽是怎樣運動,是怎樣因動生變,又是以何種方式可把握這種變化?

易經冠居群經之首,為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充滿了神秘,蘊蓄了豐富的變化之理。易經因其智慧與變化的特點而為眾多學問之本源。清人紀曉嵐[2]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言稱:「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津、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以為說。」

孔子盛讚易經「與天地准,彌綸[3]天地之道。」古人所指的天地便是現代科學所稱之宇宙,易經之道是宇宙之道,雖天地宇宙會因時空而發生改變,但其中的原理並不曾改變。易學是孔子那個時代宇宙人生的密碼,可以與天地准,彌綸天地之道,現在照樣也可以,未來也照樣可以。

孔子晚年治學,曾對上古文化做了整理,或是增訂或是修改,唯獨對易經做了傳。在研易的過程中,曾給易經一句比較高的評價,記錄在《禮記》[4]中,「潔凈精微,易之教也。」 潔凈是說學習了易經之後,學易者內心可以到達的一塵不染、非常純潔的程度;精微則指學會了易經之後,學易者就具有能夠探求事物的精細微妙之處的能力,進而觀察人生、宇宙的自然現象,消除眾多煩惱,獲得身心的清凈安樂,體驗整個宇宙世界的奧秘,觀察組成身心最微小的微粒和心念的真相,體驗每一剎那中物質與精神的眾多生滅變化。獲得智慧與身心的安靜。

易經與聖經、吠陀經、古蘭經被譽為世界文化的四大元典,易經尤顯其重。與其餘三部元典不同,易經是唯一用符號來表達哲學思想的經典。黑格爾[5]說:「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就人類心靈所創造的圖形和形象來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這是一種崇高的事業。」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榮格[6]也對易經極盡讚美之詞:「談到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頗多相同的地方。」

當代最尖端科技為電腦和基因,電腦的二進位以及六十四位系統,生物基因六十四種氨基酸密碼竟與易經六十四卦暗合,這不是偶然的。因為易經是宇宙之學,現代社會可見之科技發展是宇宙的一部分,自然宇宙中任何的人、事、物都離不開易之道。電腦與基因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其本源自然與易經暗含。那些還在探索中的可見未可見的現代科技產物,它們的生成原理也跳不出易經的思維模式。

對一種事物的了解,最為直接簡潔的方法莫過於從概念處入手。對於易經的認知也當如此。

陰陽是以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轉化與陰陽消長的四種方式來運動。陰陽在彼此作用的過程中會生出變化,已不是原來的陰陽,而是呈現出三種態勢:具有了新的特點的陽、具有了新的特點的陰,陰陽作用之後的陰陽和合。陰、陽、陰陽和合三者合稱為三才,陽為天,陰為地,陰陽和合稱之為人。天為天道、地為地道,人為宇宙間萬物之道。

天、人、地三才時時刻刻因陰陽的運動變化而發生運動——變化——運動——變化……周而復始,無始無終。

比如,日、月每天都在不停的運動,因日月不停止的運動導致了日夜交替、寒暑來往的氣候變化,這種運動變化會對宇宙萬物產生影響,地球上的生物因為這種影響而發生變化是最為明顯的一種現象,這便是天對人的影響。地球上的生物,尤其以人為主,他們的一些變化也會導致對天和地產生影響,臭氧層現象就是人對天的一種影響,填海造地、冰山融化便是人對地的影響的一種表現。

天、人、地之間的任何人、事、物,無一不是在運動與變化之中。但凡要變化的,就需動起來,否則就是死水一潭,即使是一潭死水,也會動、也會變化,只是動的程度、變化的程度比較小,很細微得以致於在短時間內看不清楚而已,時間一長,一潭清冽的水便變成令人難聞的臭水。

古人日月為易,自然是說因動而變這一易學核心思想。易經的英文翻譯為「The Book of Changes」,可見西方人在翻譯易經的時候,也知道易經是在說變化的。

易是通過陰陽來說明運動變化的學問,那麼就用陰陽來說易,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引入五行、天干、地支和卦呢?古人在用陰陽說易的時候,為了更好地說明陰陽,為了使後世的子孫更好地理解這一宇宙真理,才引入五行、天干、地支和卦。如此看來,陰陽是體,五行、干支與卦皆為用,借用經傳說法,陰陽就是「經」,五行、干支和卦就是「傳」。

易之本源是陰陽,學易必須從陰陽入手,否則很難學到根本處。陰陽是五行、干支、卦的本源,那麼陰陽的本源是什麼?是太極。太極的本源是什麼?是無極,無極一個無字就說明到頭了,不用再追溯了。

學易欲從根本處學起,必須從無極、太極開始。但必須明白一個理,作為本源的無極、太極、陰陽不能說是易,就像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一樣,不能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就是長江,就像不能說無極、太極、陰陽是易一樣。但學易必須從源頭學起,只有溯源,才可以明本,只有明本,才可以一貫之。

易經是一條長長的河流,它的源頭是無極與太極,河流中段是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天干、地支,最終的還是流入易學海洋之中。

讓我們沿著這樣的一個行走路線,一起走進易學這條充滿了奇麗風光的古河流,來領略古人的智慧之光!

 

 



[1]許慎(約58一約147),字叔重,是東漢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有「字聖」之稱)、語言學家,中國文字學的開拓者。精文字訓詁。歷經21年著成《說文解字》十五卷,收文9353個,重文1163個,均按540個部首排列,是我國第一部說解文字原始形體結構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推究六經之義,分部類從,至為精密。另著有《五經異義》等

[2] 紀昀(jǐ yún),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生於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於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乾隆三十三年(1768)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歷經十三年,《四庫全書》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三千四百六十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分經、史、子、集四部。紀並親自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凡二百卷,每書悉撮舉大凡,條舉得失,評騭精審。同時,還奉詔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基礎上,編寫了《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為涉獵《四庫全書》之門徑,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書。

[3]彌綸(mí lún)為統攝、籠蓋之意。易經之道與天地齊等,故能普遍包絡天地之道。

[4]《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重要資料。《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

[5]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1770—1831),德國哲學家。生前著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科學全書綱要全書》、《法哲學原理》,離世後友人和學生整理出版的著作有《美學講演錄》、《歷史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

[6]  榮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早年曾與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為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主席,後來由於兩人觀點不同而分裂。與弗洛伊德相比,榮格更強調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傾向。


實一與虛一

 

中國傳統文化深深如海,能否有一種方法可以直入其中、直指根底?這種方法就是體用之法,體用之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從體用開始,還是沒有把握到根本之處,只能在門外徘徊,不能學到究竟。

體用是中國古代哲學最為重要的一對範疇。體是指本原和本體,即本質;用是指顯現和作用,即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中,有諸多大賢對體用的闡說。

《程氏易傳·序》中曾說:「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這句書是說體用是一物之兩方面。體用是一體的,一物之間分出體用,而不能是兩物之間的比對。嚴復曾打過比方來說這個問題:「體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體,則有負重之用;有馬之體,則有致遠之用。未聞以牛為體,以馬為用者也。」

體用是一物之體用,那麼體用之間具有什麼樣的關係,這一物又是指什麼?

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曾經對體用作過諸多的論述, 陳榮捷先生曾歸納出朱熹體用關係的六種模式:一是體用有別,二是體用不離,三是體用一源,四是自有體用,五是體用無定,六是同體異用。這種歸納頗是得當,後學不再贅述。

明代王守仁以心來講「體用一源」,他認為體是心,用是心之用,心之體即是理,心之用便是物,能得其體,用即在其中,以強調心就是一切的本原。

明末王夫之改造了程朱的體用說,提出「道以為用,一陰一陽以為體」的思想,把體用統一在氣的基礎上。

無論一物是心還是氣,在中國古人的眼中,它是無形無質的,因為有形有質就會有生有滅。無形無質重在強調一個無字,一物是指無,在易學中無就是指無極。說的無極,不能不提到太極,在易學中,通常把太極作為本源,作為無形無質的那一物。一物分出體用,一體指陽,一用指陰。

體用之中有一個很為關鍵的概念,是體用不固定,是可以隨時變化的。比如,無極是太極的體,太極是無極的用;太極是陰陽的體,陰陽是太極的用;陽是陰的體,陰是陽的用……如此下去,可以分出無數個體用來。這種思維是太極思維,區分體用,必須在一個範疇內,即在一個太極中。

易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經典之一,它的體是什麼?是無極與太極,無極、太極闡述了宇宙本體的道理,學易從太極入手,是比較恰當的方式與方法。

  —

   太極本原

太極是什麼?太極圖是一個「一」,把一」圍起來,就是一個○。把太極比作○或是一,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太極是一炁[1],沒有具體的形狀,可以是方的、圓的、三角形等等,之所以取圓作為太極之形,因圓的特點最接近太極。圓具有無始無終、循環無端的特點,太極也具有這樣的特點,故以○來代表太極。

  

      太極圖

太極是實一,實就是可以感知、可以把握的。這可感知、可把握的太極便是一炁。

 

竹簡中的炁字

炁字從既從火,郭店竹簡有很多炁字。炁下面四點是火的一種變形寫法,用做部首時,寫在字的底部。此炁是陽火,說明了宇宙充滿了陽氣。因陽是以虛不以實的形式表現,普通人很難感知。有一些人,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方法感知到這種類似於磁力的陽氣存在,比如練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會感知到這種熱氣,真實不虛。炁也叫先天一炁或元始祖炁,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原始之炁,是構成天、地、人的基本元素。

老子在《道德經》八十一章中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老子很清晰地說明一就是世界的本源,萬物由此存在,這個一就是太極,就是太極一炁。

實虛相對而存在,太極是實一,則必有一虛一與之對應,這虛一便為無極。

北宋張伯端[2]在《悟真篇》中說:「道本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光。」

翁葆光[3]註解:「道本虛,而乃有形之炁,炁本實,而乃無形之形,有無相制,而一生焉。故易曰:天地氤氳[4],萬物化醇;兩情交媾,萬物化成。」

這兩段話把無極、太極之間的關係說的很清晰明了,道指無極,無極本身是以虛的形式而存在,但是這個虛體之中卻含有炁,這個炁是實實在在在存在的,只是沒有形狀而已,沒有形狀的炁就是太極。而無極雖以虛的形式存在,卻含有炁。如此,無極與太極的關係就很明晰了,太極是實一,無極是虛一。一個是實相,一個是虛相,一個表現出來了,一個沒有表現出來。無極是體,太極是用,無極的特性是通過太極來表現出來,無極運行到一定階段,要凝聚成一種炁,無極支配了這種炁的運行,這個炁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空氣,它是宇宙的本氣。體是主體,用是在主體的主宰下運行,以示其用,虛的無極主宰了實的太極。

虛的無極表面看起來是空寂的一片,但空寂中卻不了無一物,而含有了一個太極,無極生起這個宇宙中的萬有,而非太極生起,太極只是在無極的作用之下去生起宇宙中的萬有。

虛的無極為什麼會能主宰了實的太極呢?那就需要從無極的特點說起。

無極因以虛的形式表現出來,有人便把無極叫做太虛,太極是氣,太虛則是神,以太虛來理解無極,才能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本體。 

在古人許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對太虛的描繪。

《莊子·知北游》中說:「是以不過乎崐侖,不游乎太虛。」這裡的太虛就類似於老子說的道,道家認為宇宙的本源是道。道以德的形式表現出來,德在道中。這樣,道和德就有了類似於無極和太極的關係。

宋代張載在《正蒙·太和》中對太虛做了極其準確的描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其中「氣之本體」 一句尤應注意。張載所說之氣是指太極,所說太虛是指無極,太極的本體就是太虛,太極的變化,只是因為無極運動的緣故。

太虛這個宇宙本體很難以把握,就有人用神來描述太虛。提到神,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帝之類的字眼,其實在古人眼中的神和上帝無絲毫聯繫,概言之,古人眼中的神,是指宇宙本身的自然力,不是一種外力,「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在萬物的後邊運用萬物,使萬物生生不息,氣化萬千而不亂,這就是神,用神來描述無極的特點。無極具有虛的特點,因為虛才能生成萬物,實的東西只能轉換而不能生成。無極始終處在一種虛的狀態,不會成為實有的,才會綿綿不斷地生成萬物。

無極在老子的眼中是「道」。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生成宇宙之本原是「道」。「道」不是組成萬物的最基本物質單元,而是一切由之生成的最終根源和始源。道體是虛的,它的作用卻無窮無盡。它無形無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始無終。而道的這些特點也正是無極的特點。

中國古人闡述的這種宇宙觀,用現代科學是否可以解釋得了呢?

近代有些物理學家也認識到了宇宙本體因為具有虛的特點才會生成萬物,飲譽當代的量子物理學家和科學思想家戴維·玻姆(David Joseph Bohm )論述宇宙的生成時說到,在虛空上面,有一種能量,這種能量是巨大的,它們激發出一點點能量,在頂部形成細浪,就得到了「基本粒子」等物質形態。

霍金認為宇宙的原始可能存在密度、壓力、溫度和空時曲率為無窮大的奇點,它是我們這個宇宙實際演化的開始。根據宇宙大爆炸學說:宇宙起始於一個高溫、高密度的原始火球,火球內充滿輻射和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發生核反應引起火球爆炸而向外膨脹,逐漸形成今天的各種物質和天體。霍金根據宇宙自足理論推出了「宇宙創生於無」的命題,並由此賦予「無」以物理意義。據此可以推測,可觀察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可能都是從虛無中產生的。

惠勒說,物理學定律並非永恆存在,它們是在宇宙大爆炸時才出現的,也有一個從無到有的創生過程。因此他倡導物理的「質樸性原理」,即一條質樸的全然沒有系統性的系統性原理——「邊界之邊界為零,包容了今日物理學的整個廣度和深度」,而「整個物理學大廈建築在幾乎一無所有之上」

1982年在巴黎大學由物理學家Alain Aspect所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 宇宙是一個幻象。」他們認為在現實的某種較深的層次中,有一種東西不是分離的個體,而世界更是某種、更基本相同來源的實際延伸。有一種超過我們空間的更複雜空間,而現實中的一切都是由這些幻影粒子所組成,於是整個宇宙基本上是一個投影,一個全像式的幻象。宇宙中的一切最終都是相互關連的。在一個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連時間與空間都不再是基本不變的。

這些科學家的觀點驚人地和中國古人的觀點相似,他們所論述的也就是無極或是老子的道。

無極生成了宇宙萬有,無極的這種生成力其實一種宇宙的內稟力。

高亨曾經寫過一段話來描述這種力的,「宇宙能生能存,即在人類經驗之外,有一種自然力。宇宙之原始,出於此力,宇宙之現象,出於此力。此力生育萬地萬物,而子母未嘗相離,此力包裹天地萬物,而表裡本為一體,未有天地之先,既有此力存。既有天地之後,長有此力存。天地萬物之變,即此力之體。天地萬物之隙,亦此力之體。」

這種力是一種內在的力,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而非誰給予。老子說道法自然,就比較明確地指出這種力從自然中而來。

最初的宇宙是混沌的,混沌的狀態就是一個無邊際、無數字、無形狀、無重量、無時空等等概念的世界,這個時候稱它為無極,有人說無極是由無窮小的虛子構成的,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知道,無極無形無相,謂之實相,聽之弗聞,視之難見,清凈無為,但它無相無不相,無為而無所不為,因所有的有形有象的氣質、物質都是無極所化、所生。看它不見,它是無相的,就叫它夷;聽它不到,它是無聲的,就叫它希;摸它不著,它是無形的,就叫它微。世上萬事萬物,有生一定有滅,有始一定有終,但無極卻無生無滅,無始無終、無思無意、無形無狀、無我無他。

無極是虛無的狀態,它也沒有動靜,沒有動靜就沒有生滅,沒有生滅就是沒有始終,沒有始終就是沒有去來,其實無極就是宇宙真空。無極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上不見頂,下不見底,前不見頭,後不見尾。老子說無極時用了「無量無邊的清虛」來表達;孔子說無極時用了「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不睹不聞,萬物同體」來表達。孔子說萬物通體,是說無極承載了所有。無極承載了所有,但它很難把握,古人就創造了一個有形的太極來說明它,無極和太極是一體兩面,都是說宇宙真空,把宇宙真空呈現出有的狀態稱之為太極,把宇宙真空呈現出隱的狀態稱之為無極。但是當一個事物以有的形態呈現的時候,就會有無的一天。因有有必然會有有無,才會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會有運動變化。太極是運動著的宇宙真空,運動本身也使宇宙萬物有了運動和變化。太極因為運動變化便生出陰陽,而在運動變化中的太極也在揭示著諸多宇宙真相、人生哲理。

太極從字意、字形看,「極」為頂端、至於極限;「太」為大上加一點,比大還大之意,本已是最高點,還在上面加一個太字,可知太極之炁至大至廣、至深至精、至中至正。以此炁做本體,以太極運動變化之理闡述天、人、地之間因運動而互相作用、發生變化的至大至極之理,便為太極之理。

太極之理客觀地反映了宇宙萬物生成的自然真理,和對宇宙中基本物質運動變化規律把握的方法,更為難得可貴的是還從宇宙物質本源角度昭示了人類的起源和存在的根本意義,它是宇宙萬物正確的理解和高度總結。

太極之理不單包含了至極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心。如果認識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則必能天人合一,至圓滿智慧、安謐和諧之境。

太極以○的形式來表現其特點,○主動,這是太極所揭示的生生不息之理。現實生活中,能動的東西均是以○的形式而存在。而四方形、三角形為其外表現形式的物質大都無法運動。

運動使世上的萬事萬物得以發生變化,因為變化而得以發展。如果不運動,就會腐朽死亡,靜止的東西沒有活力,沒有活力就會導致不具有抵禦敵對物質的侵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宇宙萬物時時刻刻在運動中,即使看起來靜止的東西也是在運動中,只是不太明顯而已。人往往習慣於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問題,這樣就會導致偏狹,如果能夠跳出自我,就會發現這個宇宙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變化之中。太極之動可引申為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精神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之一。 

《列子·天瑞》記載了孔子與子貢的一段對話,「 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子貢曰:「然則賜息無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壙,皋如也,墳如也,鬲如也,則知所息也。」 孔子對子貢所言概括起來便是生生不息之意,除非一個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否則就不要停止,他提醒子貢要生無所息,因為生無所息是一種態度、一種追求更是一種智慧。

太極圖中間是虛,虛則誠,如環無端,沒有一點點空隙可進。就像一個謙虛的人,一定是把自己內心的東西掏空了一樣。這是虛懷如谷的境地。一個學識淵博、智慧滿滿的人,一定是一個謙虛的人。曾國藩說:「吾人為學,最要虛心。嘗見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動謂人不如已,見鄉墨則罵鄉墨不通,見會墨則罵會墨不通,既罵房官,又罵主考,未入學者,則罵學院。平心而論,己之所為詩文,實亦無勝人之處;不特無勝人之處,而且有不堪對人之處。只為不肯反求諸己,便都見得人家不是,既罵考官,又罵同考而先得者。傲氣既長,終不進功,所以潦倒一生,而無寸進也。」曾國藩又說:「「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冷笑,乃有進步也。」謙虛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一個人謙虛的人能站到低處,站到低處能看到人家的優點,人家才會看到你的優點;一個人驕傲的人會站在高處,站在高處會看到了人家的缺點,人家自然也會看到你的缺點。生活就是一面鏡子,謙虛的人會朝著它微笑,生活也會朝你微笑。因為你把那個○內的所有不好的惡劣都掏空了,以謙卑的姿態來用別人的美好與微笑填補它,自然收穫的也是美好與微笑。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自己是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梅蘭芳大師也許不知道謙虛之理來源於太極,但他所作無一不合太極之理、暗合宇宙之理,如此之行為自然會成為千古佳話。

現實生活中的人,有些時候會局限於眼前的那小小的世界,卻忽視了與眼前那小小空間相對的那個無限的空間。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太極這個○之內的東西,而太極這個○之外的東西卻視而不見。

如果把太極這個○之內比作自己的擁有,那麼太極這個○之外的東西就應該是自己所不能擁有的所有。從太極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自己能擁有的還是未能擁有的都是一個整體,都是依託於太極本體而存在。就好像一棵樹因依託於整片深林而存在一樣。但可悲的是,很多人過分關注了自己,缺少了看到自己之外的世界的心境與眼界,這樣便會產生痛苦。眼光與心量太狹窄了,不痛苦才怪!很多人只是注重了自己的這一棵樹,卻忽視了整片深林,以致於導致了整片深林的毀滅,最終也因為整片深林的毀滅,自己的這棵樹也無法生存,最終也必將走向毀滅。

中國有句古話,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擁有如此的胸襟,將軍和宰相所關注的一定是那一片鬱郁蒼蒼的深林,而非屬於自己的那棵樹。只會關注自己的那棵樹,加以時日,即使原本心胸寬厚的人也會走向偏狹,一旦一個人的心胸偏狹了,不論做什麼事情,結果必是以失敗而收場。

拿破崙稱得上是一位偉人,但因他心胸狹窄,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以失敗而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兩個世紀前的某一天,美國發明家富爾頓來到了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向拿破崙建議用他發明了蒸汽機鐵甲戰船取代當時法國的木製艦船。蒸汽機鐵甲戰船比木製戰船要先進得多,威力也不可同日而語。眼看拿破崙就要被富爾頓說動,準備採納富爾頓的建議時,拿破崙臉色陡變,兩眼放射出難以抑制的怒火,眼睛直逼向富爾頓。合作告吹了,而莫名其妙的富爾頓也許永遠不會知道,他失敗的原因完全在於他毫不在意地順口恭維了拿破崙一句:「偉大的陛下,您將成為世界上真正最高大的人!」在這裡,富爾頓想表達的是「高貴」、「崇高」的意思,但他一不留神把法語的「高貴」、「崇高」一詞說成了「高大」,恰恰富爾頓自己身材高大,這一下正好擊中了拿破崙最自卑、最害怕被別人嘲笑的生理短處——個子很矮。

拿破崙又自卑又嫉恨,他對高個子的富爾頓咆哮道:「滾吧!先生!我不認為你是個騙子,但認為你是十足的蠢貨!」這之後,富爾頓的發明專利被英國購買,自此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確立了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法國卻遠遠落在了後面。拿破崙僅僅因為容忍不了別人無意間使用的「高大」一詞,就拒絕了一項偉大的發明,也失去了一個稱霸世界的絕好機會。因為他心胸狹窄,所以他失去了一個時代。

太極之理蘊含了諸多人生哲理,篇幅所限,不一一列舉。太極雖只是一以○的形式來表現,但是這個○卻蘊含了無窮無盡、無邊無量的所有,在這無窮無盡、無邊無量的所有之中,最為根本的理就是運動變化之理,太極因運動發生變化,生成了陰陽。

 



[1]炁(qì)是中國哲學、道教和中醫學中常見的概念,一種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於氣。「炁」乃先天之炁,「氣」乃後天之氣。

[2]張伯端 (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北宋時天台人。自幼博覽三教經書,涉獵諸種方術。曾中進士,後謫戍嶺南。曾於成都遇仙人(一說此仙人即為劉海蟾)授道,後著書立說,傳道天下。張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陽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間封「大慈園通禪仙紫陽真人」。金丹派南宗(因張伯端號「紫陽」,故南宗也稱為「紫陽派」)的祖師。道教奉為南五祖之一。著有《悟真篇》、《悟真篇後遺》、《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等著作。

[3]翁葆光,南宋人,生卒年代不詳。學道在淳熙年間,字淵明,號無名子。《三乘秘要》載張伯端有著名兩弟子:一為石太;二為劉廣益。翁葆光即廣益之徒。

[4]氤氳(yīnyūn)原用於形容煙或氣很盛。這裡有萬物由相互作用而變化生長之意,用來形容宇宙實體「氣」的運動狀態。

 

陰陽分野與兩儀圖

 

太極原本是一團混沌炁體,一炁非人們所認知的空氣,而是一種宇宙元氣,太極之炁含有元陽和元陰兩種元素,元陰元陽蘊含在一炁之中時,還沒有顯現出陰陽的特性。

炁是實體,能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生變化,當這種運動到極限時,就會在瞬間爆發,炁爆炸之後開始冷卻、收縮,使太極分開了,輕清之炁上升,重濁之炁下降,輕清之炁上浮到天上,叫作陽氣,重濁之炁下凝到地上,叫作陰氣。此時炁有了陽氣、陰氣之分,這二分的太極之氣,叫做兩儀。

陽氣凝結形成了天,陰氣凝聚形成了地,此處之天地是說陽氣、陰氣運動變化之狀態,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天空和地球。天空和地球只是陽氣和陰氣所生成的一種,為狹義天地。廣義天地包括了狹義的天地。太極之炁裂因運動變化而形成了現在的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稱之為地,陰氣重濁,沉降凝結,靜而固守,故地有形。作為星體之一之地球也包含於其中。有無相對,無形成天,有形成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稱之為天,陽氣輕清,升散飛揚,運動不止,故天無形。諸多古書中論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陽化氣,陰成形、清陽上天,濁陽歸地」,都是在說此理。

天地運行規律實難把握,古人便用了一種圖像十分簡單把它描述了出來,簡稱象。太極之炁分裂導致陰陽氣產生,在運行過程中並不是平衡的狀態,時而陽氣多,時而陰氣多;時而陽氣盛,時而陰氣盛,如此,極難圖示。古人只能按照陰陽平衡的狀態,畫出了兩儀圖,依此來描述太極兩儀運動狀態。太極是靜而未髮狀態,兩儀圖則是動態地描述了陰陽彼此作用的狀態,所見兩儀圖只是這種動態之中一種平衡的狀態,這種狀態是極為短暫的一瞬。

古人為了區分兩儀圖與太極圖,把暗含了兩儀的太極圖稱作古太極圖,現在很多人誤把此圖當作太極圖,其實是錯誤的。

 

 

另外,還有把配上八卦兩儀圖稱作古太極圖,配上八卦太極圖與兩儀圖並無分別,只是把兩儀生成的八卦畫了出來,加在兩儀圖外邊。這種圖不應稱為古太極圖,應稱之為先天卦配兩儀圖,或先天卦生成圖。

 

 

太極到兩儀,兩儀到四象,四象到八卦,都是一種生成過程。兩種圖像方法來描述易學中獨有的生成方式,一種以太極圓圖為主,一種以橫圖為主。太極是實「一」,是橫圖表示法;太極是O,是太極圖表示法。以橫圖來表示太極生兩儀,就是把「—」一分為二,一邊為陽,一邊為陰。

 

 

 

 

這兩種表示法,雖外在形式不同,但所要表達之內在本質是相同的。橫圖生出的兩儀是在一橫中分出,圓圖生出的兩儀是O中分出,陰陽由太極生成。來認知、理解、運用陰陽必須在太極之中。


推薦閱讀:

給寶寶起名避免這幾個雷區,可以讓他的一生順順利利
關於周易,八卦圖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個人看法
易經智慧: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如何擇善而從?
《易經》最早出自哪裡?
《周易》的產生是一個社會和文化的自然現象

TAG:易經 | 經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