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亡國之前最後一場有組織有規模的松錦大會戰!

說起『明亡』小夥伴們第一反應都會想起那個煤山弔死的崇禎皇帝,這位皇帝曾想奮發圖強改變大明朝現狀,想使風雨飄搖千瘡百孔的江山重振雄風!但往往事與願違,在松錦決戰來臨時,他才知道大明朝是如此的不堪。(這裡的不堪,不是指軍隊)

『松』指松山,『錦』指錦州,雙方投入幾十萬大軍,戰爭耗時三年之久…打的是異常慘烈,最後以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截止,明朝全軍覆沒。

讓我們去回顧那段歷史:漢人在華夏土地上與清朝的辮子軍是如何戰鬥的吧;

明朝末年,太祖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以「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策略,先後統一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實現了女真各部的大統一。然後又以「七大恨」為由(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四月十三),對明宣戰。

自萬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撫順第一次與明王朝交鋒,然後至崇禎十七年即: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明亡)。

在這近30年間,對明清興亡產生深遠影響的主要戰役有三戰:薩爾滸之戰、沈遼之戰和松錦之戰。

而松錦之戰卻是決定明亡最關鍵的一戰!

一、清對明宣戰;

松錦決戰由清太宗皇太極發動,因他要打通去往關內的交通要道,為滅亡明朝、奪取北京創造條件,所以他必須要奪取錦州,在當時,明崇禎帝也極力加強對山海關和錦州的防守。但那個時候的明朝早已是「紀綱紊亂」、「吏治腐敗」、「財政竭絀」、「邊備廢弛」各種社會矛盾不斷積累惡化,就算是重兵防守估計也是徒勞無事只能撐個幾年,大明朝狀況可謂是前有財狼後有虎豹。

皇太極選在這個時間點發動戰爭是思前想後的因為明朝內部有『大順』李自成的起義軍正風起雲湧般攻城掠地,現在又來個他皇太極攻打錦州可謂讓明王朝陷入腹背受敵朝野上下惶惶不可終日的局面。

所以這場戰爭就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必然的發生了…

雙方兵力對比;

明軍月十三萬人,清軍約十一萬人。

公元1639年(崇禎十二年,清崇德四年),薊遼總督換上了洪承疇。他因俘殺高迎祥,又多次打敗李自成,在皇帝的心目中戰功赫赫。

二、戰爭經過;

崇禎十三年,清皇太極吸取過去強攻寧遠、錦州受挫的教訓,制定了長圍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戰計劃,派兵先攻佔外圍據點,後又在四面紮營斷絕其外援。十四年三月(公元1641年),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清軍攻佔錦州外城。

祖大壽連連告急,四月,清軍圍困錦州。洪承疇於同年7月奉命率領吳三桂等8個總兵、13萬人馬雲集寧遠。七月二十六日,明軍進至松山與錦州之間的乳峰山西側,清軍已搶先佔領乳峰山東側,洪承疇將騎兵布置在松山東、南、西三面駐紮,將步兵布置在離錦州只有六七里地的乳山崗,準備與清軍決一死戰。

崇禎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皇太極帶病急援,「上行急,鼻衄不止」,晝夜兼行500餘里,到達錦州城北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緊緊包圍在松山一帶,洪承疇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突襲塔山,趁潮落時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決定分成兩路突圍,屆時「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總兵吳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不久「轉餉路絕,闔城食盡」,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以為內應。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城陷,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至瀋陽,三月八日,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至此松錦大戰結束。

三、戰爭結果;

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松山決戰從21日到26日,短短四五天,明軍幾乎全軍覆沒。據清方統計,共斬殺明軍53783人,獲馬7440匹,甲胄9346副。

松山潰敗,明已無力解錦州之圍。1643年2月堅守七月的松山糧盡陷落,遼東巡撫邱仰民,鎮將曹變蛟,王廷臣被害,洪承疇押至瀋陽後投降。3月8日,祖大壽率餘眾七千投降,錦州陷落。4月8日塔山陷落。4月21日,杏山陷落,松錦之戰落下帷幕。

經此決戰,明軍在關外的主力盡失。洪承疇為表示忠於明室,宣布絕食,但到了五月剃髮降清。洪承疇投降以後,明朝不知道他已經變節,思宗聞之大震,輟朝特賜祭九壇,祭到第九壇的時候,又得到軍報,說洪承疇降清了,京城大嘩。」

至此,明朝與清朝在遼東的爭奪至此也就基本接近了尾聲,遼東境內已經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了

四、萬民擁戴的洪大人降清

洪承疇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權重,口碑也不錯,既為皇帝倚重,也受同僚和部下的推崇愛戴。明朝君臣對洪承疇的倚重和期望從中可見一斑。

直到數年後大清攝政王多爾袞進入北京,善良的人們才突然發現這位被萬民擁戴的洪大人原來沒死,而已經成為了帶領大清八旗勁旅鯨吞大明萬里江山的引路人!

那麼洪承疇是怎麼被降服的呢?答案很簡單——美人計!

這個美人就是名滿清朝朝野上下的美女小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庄妃。當天晚上此女精心打扮一番,帶了一壺參湯秘密出宮來到關押洪承疇的牢房,見到洪承疇正閉目危坐,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態,便嬌媚地柔聲說道,洪將軍,你對大明江山如此赤膽忠心,實在令人敬佩。將軍即使絕食,難道就不喝口水而後就義嗎?將軍,你還是喝一口吧!洪承疇望著這迷人秀色,聽著這嬌聲溫柔的話語,聞著這溫馨誘人的香味,頓時心神搖蕩。麗人不斷勸飲,同時以壺承其唇。洪承疇不知這「水」是人蔘湯,便出乎意料地喝了一口。

麗人又溫柔地接連勸慰,洪承疇竟連飲了幾口。就這樣洪承疇見到面前這位傾國傾城佳人後立刻放棄本來的矜持,逐步落入桃色的陷阱。幾口飲盡參湯後,一個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豪傑,沒有馬革裹屍於戰場之上,殉節於刀斧繩索之下,竟然墮落在滿清的一個美艷嬪妃的石榴裙之中。

洪承疇在滿清美人計的誘惑下,投降了清廷,不僅嚴重打擊了大明王朝抗擊清軍的士氣,而且使清軍得到一個可以迅速鯨吞大明王朝萬里江山的前部開路嚮導。自此以後的滿清入主中原時,在和明朝軍隊的對陣中,以及對明朝率軍將領的勸降中,可以看到洪承疇起到了滿清軍隊所難以起到的作用。

難怪後人說洪承疇在清朝漢官中的開國功勞可謂第一,即便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也難以望其項背!

洪承疇在前明王朝深受恩寵,從一介寒士做到了三軍統帥的高位。可以說大明朝對不起天下的老百姓,但絕沒有對不起洪承疇。洪承疇經不住美人計的誘惑,拜倒在異族美女的石榴裙下,投降變節,攻打故國,並不遺餘力地幫助滿清將抗清志士趕盡殺絕,斬草除根。

洪承疇對故國同胞狠下毒手,自然引人側目。有人就悄悄在洪府門上貼了一幅對聯,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暗喻「忘八無恥」,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即便現在看來明朝的滅亡是大勢所趨,但洪承疇賣身投靠滿清無疑是叛國投敵的漢奸。

因此明末清初的漢人為什麼切齒痛恨洪承疇也就不難理解了,就和吳三桂投降一樣讓人痛惡!

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就這樣垮台了,1644年4月25日(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煤山自盡殉國。

五、崇禎皇帝的一生;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崇禎在位的時間表都發生了什麼;

1611年:崇禎出生,他的生日在陰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因此也有人誤為1610年。實際上按照陽曆,已經是1611年。

1614年:崇禎的母親去世。

1620年:父親病逝

1622年:被封為信王

1627年:兄長天啟帝病逝,即位為帝。

1628年:袁崇煥提出五年平遼。全國性大災荒,陝西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1629年:三月,定立魏黨「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別懲處。

五月,以徐光啟主持用「西法」修定曆書,至崇禎8年修成《崇禎曆書》137卷。

1630年,崇禎三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輔震動,詔天下勤王,各方將領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獨秦良玉慷慨誓眾,率翼明捐資濟餉、裹糧率師;袁崇煥晝夜兼程,馳援京師,並收復永平四城。 後崇禎將袁崇煥下獄並處死。

1630年:春,陝西三邊總督楊鶴對農民軍剿撫並用,部分農民軍流動至山西。

十二月,加派「遼餉」153萬餘兩,合原加派「遼餉」共計680萬餘兩。

1631年:正月,賑濟陝西災民,定議對農民軍實行以撫為主的政策。

1633年:農民軍大批度過黃河,進入河南地區。

1634年:正月,以陳奇瑜為五省總督,主持圍剿河南、陝西等處農民軍。

1635年:正月,農民軍克鳳陽,掘皇陵。明廷調集各省精兵7萬餘在中原進行會剿。

八月,以盧象升為總理,與洪承疇分責東南、西北的剿除農民軍戰事。

十月,下罪己詔。

1636年:秋,張獻忠、羅汝才部進入四川,攻克大批州、縣。

1641年:正月,李自成部復振,攻克洛陽,殺福王朱常洵。

1642年:新年,揖拜閣臣,再圖振興。

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敗明軍,殺陝西總督汪喬年。

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繼破,洪承疇被俘,降清。

五月,李自成部三圍開封。

七月,皇貴妃田氏病故。

1644年4月25日(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自盡殉國。


推薦閱讀:

大明王朝的最後十七年:一場亡國悲劇的演出
明末風雲錄,從財政角度分析為何大明王朝不敵滿清?
誰滅亡了大明王朝?科學家徐光啟跑不掉

TAG:王朝 | 大明王朝 | 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