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澄甫宗師中晚年拳照對比
提及楊式太極第三代宗師楊澄甫的拳照,可能大多數拳友想到的都是他晚年時拍攝的一套照片,這主要來源於楊澄甫的兩部著作《太極拳使用法》《太極拳體用全書》中的配圖。這套照片留傳及影響極廣,以至於這位太極大師在大家腦海中根深蒂固地留下了這樣萌萌的「土肥圓」形象:
其實,在楊澄甫壯年之時,也拍攝了一組拳照。有界內人士分析這兩套拳照的區別時講到:1. 兩套拳架的姿態差異反映了楊式家傳太極拳由繁到簡、由難到易,由少數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練習,由注重技擊到適應時代要求的變革。2. 沒有青年時的練法,達不到晚年的功夫。楊公年輕時的架子是練功的架子,主求外形開展,內里緊湊。所有的練習者都需經過這個階段才行,老年的架子主求外形緊湊,內里開展。是功夫深入的表現。兩套架子無所謂好壞,只是階段要求練法不同而已。3. 楊澄甫青年圖片中只有上步七星有撅臀之嫌,可能是為出功夫,蹲身較低,身體前傾以維持重心所致。但仔細看,拳意很好,大有一抬手即將人放出之勢。4. 身體前傾是太極拳的重要特徵。難道只允許身體後坐,不允許前傾嗎?前傾、後坐均是太極拳應有之義。前傾,則泰山壓頂,後坐,則江中磐石。
今日我們得見這套照片,主要來源於楊澄甫的弟子陳微明所著《太極拳術》一書。該書代序稱:「先生蓄道德,能文章,曾任清史館纂修,以楊先生口授之太極拳,筆述成書,多所闡發,稿贈楊先生以酬答之。楊先生藏之數年,不以付梓。余與秦君光昭、王君鼎元、岑君希天聞之,請先生慫恿出之,以傳於世。先生書往,楊先生欣然寄稿,並圖五十餘幅。」由此可見,此書應該是陳微明在北京,向楊澄甫老師學拳時所編著,原本是為報答楊澄甫授拳之恩,而將書稿贈予楊澄甫老師的。後來一方面因為楊澄甫老師得此稿後,也沒有出版的計劃,另一方面,陳微明在滬上開設致柔拳社之後,學員也急需教材。於是陳微明寫信給楊澄甫老師後,楊澄甫便將書稿寄了回來,還附上了自己五十餘幅中年拳照。當然,這部書中也有陳微明先生自己的拳照,習拳者不妨集齊三套拳照一併對照參詳。
現今,陳微明所著的三部太極經典《太極拳術》《太極劍》《太極答問》,幾乎被世人所遺忘。幸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再次出版,民國原版影印和簡體字對照,更有太極學者二水居士進行了詳細的校注。這書里的內涵,就不止拳照而已了。
勿使前輩之遺珍失於我手,勿使國術之精神止於我身。儕輩共擔此責,誠邀您加入「武談」,從今天開始,讓改變成為可能。
推薦閱讀:
※屌絲和情場高手玩撩妹,區別到底有多大?
※《建國大業》跟《建黨偉業》相比較的話哪個好看?
※如何對比韓版與日版的《花樣男子》?
※《兩例科處級八字對比性命理剖析》中例一再析
※關於用戶體驗工具的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