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針灸針刺之術2

5、輔助手法

是進行針刺時用以輔助行針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於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經脈的循行部位,進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攝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氣時用之可以通氣活血,有行氣、催氣之功。若針下過於沉緊時,用之可宣散氣血,使針下徐和。

(2)刮柄法

亦名劃柄法。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頻頻刮動針柄的方法。此法在下得氣時,用之可激發經氣,促使得氣。

(3)彈柄法

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後,以手指輕輕叩彈針柄,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動,而使經氣速行。

(4)搓柄法: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針柄向單向捻轉,如搓線狀,每搓2~3周或3~5周,但搓時應與提插法同時配合應用,以免使肌肉纖維纏繞針身。此法有行氣、催氣和補虛瀉實的作用。

(5)搖柄法

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手持針柄進行搖動,如搖櫓或搖轆轤之狀。此法若直立針身而搖,多自深而淺的隨搖隨提,用以出針瀉邪。若卧針斜刺或平刺而搖,一左一右,不進不退,如青龍擺尾,可使針感單向傳導。

(6)震顫法

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右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率的提插捻轉動作,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顫,以促使得氣或增強祛邪、扶正的作用。

6、針刺補瀉

針刺補瀉是根據《靈樞·經脈》:『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這一針灸治病的基本理論原則,而確立的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是針刺治病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毫針刺法的核心內容。

(1)補法:

是泛指能鼓舞人體正氣,使低下的功能恢復旺盛的方法。

(2)瀉法:

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進的功能恢復正常的方法。針刺補瀉就是通過針刺腧穴,採用適當的手法激發經氣以補益正氣,疏泄病邪而調節人體臟腑經絡功能,促使陰陽平衡而恢復健康。補瀉效果的產生,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

①功能狀態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人體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狀態下,針刺可以產生不同的作用而有補和瀉的不同效果。如機體處於虛憊狀態而呈虛證時,針刺可以起到補虛的作用。若機體處於邪盛而呈現實熱、閉證的實證情況下,針刺又可以瀉邪,起清熱、啟動的瀉實作用。如胃腸痙攣疼痛時,針刺可以止痙而使疼痛緩解。腸胃蠕動緩慢而呈弛緩時,針刺可以增強腸胃蠕動而使其功能恢復正常。這種針刺補虛瀉實的調節作用,和機體的正氣盛衰有密切關係。如機體的正氣充盛,則經氣易行。若機體的正氣不足,則經氣不易激發或數刺乃知。

②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如有些腧穴適宜於補虛,而有些腧穴適宜於瀉實。譬如足三里、關元等具有強壯作用,多用於補虛;而少商、十宣等,具有瀉邪作用,多用於瀉實。

③針刺手法

針刺手法是產生補瀉作用、而促使機體內在因素轉化的主要手段。在臨床上為了使針刺產生補瀉作用,古代針灸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過程中,創造和總結出了不少的針刺補瀉手法。現將臨床常用的幾種主要針刺補瀉手法,介紹如下:

1)捻轉補瀉

針下得氣後,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為瀉法。

2)提插補瀉

針下得氣後,先淺後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先深後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為瀉法

3)疾徐補瀉

進針時徐徐刺入,少捻轉,疾速出針者為補法。進針時疾速刺入,多捻轉,徐徐出針者為瀉法。

4)迎隨補瀉

進針時針尖隨著經脈循行去的方向刺入為補法。針尖迎著經脈循行來的方向刺入為瀉法。

5)呼吸補瀉

病人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為補法。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為瀉法。

6)開闔補瀉:出針後迅速揉按針孔為補法。出針時搖大針而不立即揉按為瀉法。

7)平補平瀉

稱為單式手法,進地得氣後均勻地提插、捻轉後即可出針。

以上各種手法,臨床上可以相互配合應用,此外並有如下的複式手法:

(1)燒山火

將針刺入腧穴應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再將針刺入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然後將針刺入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即慢慢地將針提到上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即將針緊按至地部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補法,即為燒山火法,多用於治療冷痹頑麻,虛寒性疾病等。

(2)透天涼

將針刺入腧穴應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再將針緊提至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然後將針緊提至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將針緩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將針緊提至上1/3即可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瀉法,即為透天涼法,多用於治療熱痹、急性癰腫等熱性疾病。

7、留針

當毫針刺入腧穴,行針得氣並施以或補或瀉手法後,將針留置在穴內者稱為留針。留針是毫針刺法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提高針刺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通過留針,可以加強針刺感應和延長刺激作用,還可以起到候氣與調氣的目的。

針刺得氣後留針與否以及留針時間久暫,應視患者體質、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針下得氣並施以適當補瀉手法後,即可出針,或留置10~20min。但對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頑固性、痙攣性疾病,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某些急腹症、破傷風角弓反張者,必要時可留針數小時。而對老人、小兒患者和昏厥、休克、虛脫患者,不宜久留針,以免貽誤病情。留針方法主要有下列兩種。

(1)靜留針法

是針下氣至後,讓其自然地留置穴內,不再運針,到時出針。臨床多用於對針感耐受性較差的慢性、虛弱性患者。

(2)動留針法

是針刺入腧穴先行針待氣至後,留置一定時間,在留針時間反覆運針,稱為動留針法,亦稱間歇行針法。本法的作用,在於增強針刺感應,達到補虛瀉實的目的。此外,臨床用於針後經氣不至者,可邊行針催氣,邊留針候氣,直待氣至。

醫者對留針必須重視,首先要排除不適於留針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兒童、懼針者、初診者、體質過於虛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針的部位,如眼區、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適宜留針的病情,如尿頻、尿急、咳喘、腹瀉等類病症。對需要留針、可以留針者,在留針期間,應時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暈針等意外發生。

7、出針

出針,又稱起針、退針。在施行針刺手法或留針、達到預定針刺目的和治療要求後,即可出針。出針是整個毫針刺法過程中的最後一個操作程序,預示針刺結束。

出針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兩指持消毒干棉球輕輕按壓於針刺部位,右手持針作輕微的小幅度捻轉,並隨勢將針緩緩提至皮下(不可單手猛拔),靜留片刻,然後出針。


推薦閱讀:

急症針灸_針灸大全
按摩4個穴位 有效預防老年痴呆
針灸學重點-(2)
針灸在國外竟成「貴族醫療」,一般平民扎不起呀!
憶:全運會前夕的隊醫生活

TAG:中醫 | 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