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循證治療(一)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循證治療

·  關鍵詞: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高血壓 醫學新知

·  文章摘要: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高血壓類型,收縮壓增高對心腦血管的危害比舒張壓增高更為顯著,對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治療必須醫患雙方同心協力。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高血壓類型,約佔老年人高血壓的60%以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循證研究證明,收縮壓增高對心腦血管的危害比舒張壓增高更為顯著,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人更是如此。一項長期隨訪表明,當單純收縮期血壓>160毫米汞柱時,可使65歲以上老年男性腦梗死發病率比正常血壓者明顯增高2倍以上。當收縮壓在160毫米汞柱時,舒張壓越低(<75毫米汞柱)比舒張壓越高(>95毫米汞柱)的患者,兩年內心血管急症(心肌梗死、猝死)的發生率增高12%。說明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舒張壓越低,脈壓差越大,死亡率越高。

1.何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指收縮期血壓≥140毫米汞柱,同時舒張壓<90毫米汞柱。根據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規定,可按照收縮壓水平分為1、2、3級。收縮壓140~159毫米汞柱為1級(輕度)高血壓;收縮壓160~179毫米汞柱為2級(中度)高血壓;收縮壓≥180毫米汞柱為3級(重度)高血壓。

2.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危害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由於長期增加了左心室負荷,導致左心室肥厚,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容易誘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還由於收縮期高血壓對動脈壁的不斷衝擊,加速了動脈壁的損害,促進了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和破裂,使心腦血管急症(心肌梗死、猝死、腦卒中)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由於動脈硬化、大動脈順應性及彈性降低,對血壓調節反應減退,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即由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時,收縮壓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下降>10毫米汞柱,易誘發暈厥、跌倒、摔傷,甚至腦出血。

3.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循證治療原則

目前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對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治療必須醫患雙方同心協力,除密切監護血壓及合理使用降壓藥物外,還必須強調:嚴格而科學地規範個人的生活方式及正確地調適心理平衡;注意保護心、腦、腎靶器官的功能不受損害;積極治療其他並存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綜合防治,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遵循個體化的治療原則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首選哪幾種降壓藥效果最好呢?這是許多患者經常向醫生提出的一個問題。要非常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當今市場上降壓藥有上百種之多,迄今所有的降壓藥單獨使用,其有效率都只有70%左右。況且影響血壓的因素很多,因此,對高血壓患者用藥必須因人、因地、因時而宜,選擇最合理、最有效、最適當的醫療保健措施。

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有一個重要臨床特點,是血壓很容易波動,忽高忽低,尤其受精神情緒的影響更為顯著。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要維持每天24小時血壓都相對穩定,只能靠自己按時自測血壓,密切自我監護,自我調整精神情緒,勞逸結合,自我治療,合理用藥。

規範治療將血壓維持至適當水平

高血壓是一個終生性疾病,多數病人需要終生用藥維持。當摸索到一種適合於個人病情的降壓藥品時,只要有效、服用劑量又不大、價格適中、未見不良反應,一般不要隨意更換藥物,更不能輕易停葯,以免發生血壓反跳,引發心腦血管急症。

我國有很大一部分高血壓患者,對治療很不重視;即使治療,也不系統,不規範。當有頭痛、頭昏腦脹、心悸不適癥狀時,才想起測量血壓,一測血壓高了,就吃幾天葯;過幾天癥狀好轉了,再一測血壓正常了,就停止服藥。這是高血壓治療中一個嚴重的誤區,也是我國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腎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如果經過長期規範的治療,血壓平穩維持半年以上時,可以在嚴密監視血壓(每天測2~4次血壓,早晨、中午、下午、睡前)的情況下,逐漸試著減一點劑量,以最小的劑量和最少的品種,將血壓長期而持續地維持在理想水平,對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減少心、腦、腎等併發症、致殘率和死亡率是有益的。

血壓究竟維持在多少才算是理想水平?這要因人、因病、因時而宜。一般認為,中青年1級高血壓,又無心、腦、腎等器官併發症者,應將血壓維持在120/80毫米汞柱左右為宜;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為120~140/70~80毫米汞柱為宜。1998年,一項由26個國家參加,觀察18000名高血壓患者,隨訪3~8年的研究證實:當收縮壓在138毫米汞柱、舒張壓在83毫米汞柱時,心血管急症的發病及死亡危險最低。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將老年收縮期高血壓目標值定為150/90毫米汞柱以下,相對較為寬鬆。這可能考慮到我國國情,以及老年收縮期高血壓患者,多數存在著較重的大動脈硬化,血壓控制難度較大,定的太嚴,臨床醫生操作及患者可行性比較困難。但如果可能,還是應當盡量將其收縮壓降至患者能耐受的14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或腎病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是130/80毫米汞柱以下,須更嚴格一些,以減輕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

小劑量,聯合用藥

據臨床研究,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尤其2、3級高血壓(收縮期血壓≥160毫米汞柱),60%以上需要用2種以上降壓藥物聯合應用,才能取得達標(收縮壓<140毫米汞柱)的理想效果。聯合用藥的優點是:療效疊加,劑量減小,不良反應減少。美國高血壓指南建議,當足量單用一種降壓藥物治療,仍不能使血壓達標時,須加用另一種降壓藥物;當血壓超過目標值20/10毫米汞柱時,初始治療應考慮同時使用2種藥物聯合治療。換言之,當血壓>160/100毫米汞柱(糖尿病和慢性腎病>150/90毫米汞柱)時,患者就需要聯合用藥或用復方製劑。一般以小劑量雙氫克尿噻12.5~25毫克或氯噻酮12.5~25毫克為基礎,加鈣拮抗劑(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絡活喜、拜心同、伲福達等)或/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卡托普利、貝那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等)或/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氯沙坦、纈沙坦、伊貝沙坦等),都是很好的組合。為了服用方便,亦可選用現成的復方製劑,如北京降壓零號(含雙氫克尿噻12.5毫克、利血平0.1毫克、氨苯喋啶12.5毫克、雙肼屈嗪12.5毫克等)、海捷亞(含雙氫克尿噻12.5毫克、氯沙坦50毫克)、安博諾(含伊貝沙坦150毫克、雙氫克尿噻12.5毫克),復方製劑降壓效率均明顯高於單味用藥。

盡量選用長效、控釋、緩釋製劑,平穩降壓

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有個重要臨床特點是,血壓波動較大,忽高忽低,不易掌握。在選擇降壓藥時,應注意選用藥效緩和、穩定、緩慢釋放、有控制的釋放或半衰期較長(12~24小時)的藥物,如北京降壓零號、伲福達、拜心同、絡活喜、苯那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纈沙坦、伊貝沙坦等。這些藥物一般每次服1片,每日服1~2次,服用方便,不易忘服、漏服,按時服藥到位率較高,對提高降血壓的達標率具有重要意義。該類藥物能維持24小時血葯濃度處於較恆定的水平,容易保持血壓相對穩定,並能改善患者遠期預後,是目前深受醫生和病人歡迎的降壓藥物。當然,還要根據患者經濟承受能力合理選擇。

當血壓過高,如收縮壓超過200毫米汞柱時,應先即時將血壓降至160~180毫米汞柱,維持穩定幾天,再逐漸降至理想水平。尤其老年人降壓不宜過猛,以免影響心腦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引發心腦血管急症,如腦梗死、心肌梗死、心絞痛等。

(5)加強健康教育,重視科學的生活方式,規範個人的行為準則

高血壓治療中存在著另一個嚴重的誤區,就是片面強調和依賴降壓藥物,而忽略非藥物保健療法,即:進行健康教育、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調整心理情緒。高血壓患者應時刻注意保持心理平衡,戒煙限酒,採取低脂、低膽固醇、低鹽(每日限鹽6克以下)、低糖、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飲食,適當運動,勞逸結合、健康睡眠、減輕工作及精神壓力,超重及肥胖者應減肥。上述生活行為的改善,都是最安全、經濟而行之有效的降壓措施。

①密切監護血壓。當新發現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9毫米汞柱),又無心、腦、腎等器官併發症者,應糾正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及行為,調整心理情緒,密切監護血壓,自己購置一個電子血壓計,每天測3次血壓(早、午、晚)並記錄下來,觀察3~6個月,若血壓仍不正常,再用藥物治療。據臨床研究,若上述非藥物保健措施落實得很好,2/3以上的1級高血壓患者,無須用降壓藥或僅用很小量的降壓藥治療,血壓便可維持正常。即使2、3級高血壓患者,當降壓藥物已用至2~3種以上,血壓控制仍不理想時,也不應無限制地增加藥品劑量或品種,以免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此時,應加大非藥物自我保健措施的干預力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限鹽增鉀。據臨床研究,平均食鹽以6克為限,每增加2克,收縮壓增高2.0毫米汞柱,舒張壓增高1.2毫米汞柱。高血壓患者每日限制食鹽 3~5克,如果腎功能正常,適當多食用一些含鉀高的食品,如海產品、紫菜、海帶、瘦肉、蛋類、奶製品、豆製品、綠葉蔬菜、蘑菇、香菇、黑木耳、香蕉、橘子、杏、檸檬、青梅等水果、花生等。一般正常人膳食鈉/鉀比值為2:1,若能調整至1:1或1:2,可使血壓降低10毫米汞柱,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每天食入適量的鉀,可使中風的死亡率減少40%。臨床研究表明,釆用低鈉膳食,可使轉換酶抑製劑(卡托普利、苯那普利、依那普利等)降壓療效提高20%~30%。

③適度的有氧運動。每天堅持40分鐘以上的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爬山、健身運動等,可以放鬆精神情緒,使血管舒緩,降低周圍血管阻力,使血壓下降。從而減少降壓藥物的用量,還提高了降壓的達標率。

④戒煙限酒。吸煙者高血壓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比不吸煙者高8~10倍,肺癌高10 ~ 20倍。長期大量飲高濃度的白酒(每日攝入酒精量60克以上)者,高血壓患病率比不飲酒者高兩倍以上。長期大量飲酒者還可促進體內甘油三酯的合成,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胰腺炎、酒精性肝硬化及肝癌等。

⑤嚴格規範個人的生活方式及行為。這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降壓措施,但往往被臨床醫生和患者忽視和淡化。結果降壓藥越用越多,降壓效果卻不理想,反而出現了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加重了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預後很差。國內外研究證實,只要嚴格規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調理好個人的心理情緒,可以使高血壓發病率減少55%,腦卒中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惡性腫瘤減少1/3。危害個人健康及易致高血壓發病的六大可控的危險因素是:吃、喝、吸、懶、愁、肥。這些因素經過健康教育和個人努力是完全可以控制和消除的。所以,對付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腫瘤等慢性疾病,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這裡我們舉一個實例:有一名男性患者,42歲,是某公司總裁,本人肥胖,患高血壓(180/110毫米汞柱)4~5年,並發左心室肥厚、室性早搏、高脂血症及脂肪肝。他過去每日吸煙30支,每周喝白酒3~4次,每次150~200毫升,飲食口味偏重;每天出門就坐車,很少運動,睡眠不足6小時。雖用了3~4種降壓藥(絡活喜、海捷亞、博蘇等),血壓仍在150/100毫米汞柱上下徘徊;自覺頭昏腦脹、心悸不舒、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減低;還出現了下肢浮腫、房室傳導阻滯、疲乏無力、心情鬱悶、性功能低下等藥物不良反應。經醫生及家屬耐心勸說下,他決心脫離緊張的工作環境,外出療養2個月,嚴格科學地規範個人的生活方式及行為,戒煙酒,清淡飲食,每天聽音樂、垂釣各1~2小時,爬山、游泳等。健身運動2~3小時,健康睡眠8小時,結果體重減少5公斤,降壓藥減至海捷亞1種,每次1片,每日1次,血壓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上述藥物不良反應消失,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工作效率提高。該患者的治療過程說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及寬鬆平和的心理狀態,對高血壓的治療起著藥物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必須引起醫患雙方的重視,並在醫療康復過程中,有計劃、自覺地認真實施。


            
摘錄於健康指南

[                


推薦閱讀:

男女之間有單純的友誼嗎?
做個單純的人、做個單純的女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TAG:治療 | 單純 | 高血壓 | 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