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上感應篇彙編 第008集 定弘法師 文字版

太上感應篇彙編 第008集 定弘法師 文字版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請坐!

      我們繼續來學習《太上感應篇彙編》。請看經本第22頁第2行: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這是《感應篇》第一句經文,昨天我們只講了第一小段,我們就接著講。它這裡講:此節合下一節總共四句為一篇的綱領,是垂訓之大旨,要旨,所論的聖賢之心,不因祈福避禍,而後為善不為惡。先是用禍福感應的道理跟一般人講,讓他能夠生起祈福避禍之心,但這還是反省,不是聖賢之心。但是對凡人這個很有效,哪個人不希望得到福報,遠離禍害,人都希望這樣,那就應該斷惡修善,因為禍福都是自己造的。那麼這樣不斷的斷惡修善,這裡講的為善不為惡,時間久了,做習慣了,連那個祈福避禍的心都放下了,這就進入聖賢了,所以可以說這是幫助我們轉凡成聖的一個很好的階梯。

    那麼論到造化之理,這是講自然的天道,那就是積善就有善報,而且有餘慶,這個餘慶就是余福,能夠福蔭子孫;積惡必有惡報,而且有餘殃,餘殃是殃及子孫。固不爽也,固然如此,絕不會有差錯。

  我們今天看第二小段,

  【小曰吉凶。大曰禍福。】

  這裡講吉凶禍福可以從大小上來界分,小的報應就叫吉凶,大的報應就是禍福。那麼它們的原理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君子趨吉避凶,那就是唯有斷惡修善,而不需要去祈求,那個福自然會降臨,它是自然感應的。

  【無門。無定門也。】

  它沒有一定的,說你該怎麼做,走哪一個門,它是一種自然感應,非人為去刻意的安排,它是自然而然。

  【自召】,就是【自作自受也】,做如是因就得如是果。

  【言天地無私。因物付物。禍之福之。本無一定之門。】

  這裡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正體現出天地無私,天地就是造化沒有私心,沒有偏袒誰,只要人行善,他就得福,造惡就得禍。

  這裡講「因物付物」,這個付就是付予,給予,也就是報應的意思,應一物報一物,用我們現在簡單的話來講就是一報還一報。

  「禍之福之」,天地降給人禍或者福,這個之是個代詞,代替某人,降給某人禍或者福。

  「無」,本來沒有一定之門,換句話說它的門很多,報應的形式是多樣化的,但是原理原則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下面說:

  【聽招致以為報應。惟在人心自召耳。】

  聽就是聽憑,招就是招致,招致的就是果報,意思就是說上天沒有私心,沒有自己的意思,就聽憑所招致的果報,這就叫報應;換句話說就是惟人自召,而且這就是惟人心自召,那個果報完全是人心,念頭引發的。

  【然人一念未起時。此心湛然。如同虛空。何有善惡。只因此念才動。所向好事是善。所向壞事為惡。其先不過起一念。行一事。及後日積月累。遂有善人惡人之別。而得禍得福。悉決於起念之時矣。】

  這給我們分析得非常深刻、透徹。禍福怎麼來的,真的惟有人心自召,自己感召的。禍福的門在哪?門就在你心裡,一念心是善的,那個福的門就開了,福就進來了;一念心是惡的,禍的門就跟著開了,招來的是禍。就是禍褔就好像門外的很多客人等著,看你招誰了,善人就從善門那進,惡人就從惡門那進。實際上,那門全是你自己心控制的,你念頭控制的,換句話說原來因果就是你念頭決定的。

   (然人一念未起時)然而人一念未起的時候,就是你的念頭還未起,一念不生的時候,這個心叫真心。

   「此心湛然」,湛然就是比喻像那個湖水那樣非常清澈,沒有絲毫污染,這是比喻真心。真心照現萬物,卻又不染著萬物,這個心不會動搖,就是六祖所謂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無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自性就是講自己的心,這個心是真心,人人本有,本來清凈,本來沒有動搖,動的是什麼呢?動的是妄念。

  所以這個真心「如同虛空」,虛空沒有動搖很清凈,也一塵不染,那念頭好比虛空里的雲彩,這"生"起了一片雲彩,這就是我們的妄念,所以妄念有生有滅,就像雲彩有生有滅,可是虛空沒有生滅,我們的自性、真心就是虛空。

  「何有善惡」,本來就沒有善沒有惡,有善有惡全在起來的妄念。

  「只因此念才動」,這個念頭就是妄念,妄念為什麼會動呢?就是因為迷了,迷而不覺,佛法稱為無明,這叫根本無明。本來是真心本性沒有動搖的,現在動了,動了還不覺,你沒覺悟,覺悟了馬上不動就可以了,現在不覺了還動,這一動就有相起來了,就是宇宙萬物就跟著念頭一起就出生了。就像人做夢一樣,沒有做夢的時候就沒有夢境,這現在做夢了,夢中不覺,心在動,所以這做夢的心就開始生出夢境來了。所以夢境怎麼來的?因為你有做夢的心,而且夢境跟你做夢的心是同時生起的,不是一個先一個後,我先起一個做夢的心然後再起一個夢境,不是,夢境就是你那個做夢的心,那叫妄心妄念。而這個念頭念念相續,就產生相的相續,宇宙幻有就出生了,就像夢境一樣,夢境就出現了,而且念念相續,這個相就在相續,這就是因果相續,所以因果原來是這麼來的。

  (所向好事是善)那麼你所向的是好事,你這個念頭是善的,什麼叫善的?為人者善,你為了要幫助別人,幫助眾生,這是好事、這是善,那麼就得到善報,善念生出來的就是善的境界,馬上就有報,同時的。

  (所向壞事為惡)所向是壞事就是惡,什麼是壞事?為自己的,自私自利,那就是造惡了。

  所以這個善惡不能光從事相上來看,要從你的心地上來看,你的念頭上來看,那個果報是因你的念頭而形成的。譬如說,你罵人,罵人這個相、這個事情很難說是善還是惡,看你發的是什麼心。如果你發的心是為他好,幫助他覺悟、教育他,讓他斷惡修善,讓他記住自己犯的過錯,以後不會再犯了,這分存心,存是為他,這是善。假如這裡有一念為有自己在,自己生氣了,動怒了,因為他做了錯事冒犯了我的利益,讓我心裡不高興,我來罵他,有個自己在裡頭,這就是惡,這都要自己細細去分辨。也可能這個念頭一半是善,一半是惡,一半為他一半還是有自己,雖然罵他是為他好,但自己還真生氣,半善半惡。也可能是百分之八十是善,百分之二十是惡,或者百分之二十是善,百分之八十是惡,這個念頭自己要細細省察,總之善必有善報,惡必有惡報,它倆不能互相抵消。你那有百分之二十是善,將來有百分之二十的善報,你百分之八十是惡,將來就有百分之八十的惡報。

  「其先不過起一念」,最早、早先的時候就剛動這一念,很細微。

  「行一事」,這可能是個小事,但是有善惡分別了。

  如果在這裡頭沒有覺悟,一直在起惡念、做惡事,「及後日積月累」,善當然積累是好,如果是惡呢?自己不覺察一直在積累,這就形成大的果報,所以就有善人惡人的區別。其實最初"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是善人,這個善還不是跟惡對立的那個善,本善,這個本善就是一念未起時,此心湛然,那就是本善。真心本性是本善的,那裡頭沒有善沒有惡,什麼都沒有,叫本善。

  (遂有善人惡人之別)那"性相近,習相遠",本性雖然一樣,習性不一樣,習性怎麼來的?就是日積月累來的,最初那一念是善的,你念念相續都是善的,那你就是善人;如果最初你那一念是為自己自私自利,哪怕很細微,你沒有覺察,你縱容它,還滋養它,那麼日積月累,積小惡就成大惡,最後就背千古罵名。像秦檜,那就是典型自私自利,賣國求榮,坑害忠良,壞事乾的很絕,他殺了岳飛,在歷史上留下罵名。可能他在最初的時候,那一念,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可能四五歲的時候,八九歲的時候,他為了跟小朋友爭一塊糖果,就起了一個歹念。他要這個名聞利養,可能那時候只是小糖果,但是自己沒有覺察,大人也沒有提醒,於是這個念頭一直的保存著,而且不斷的長大。隨著他自己長大,那念頭也開始長大,日積月累,最後他長大了,可以為了保存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坑害忠良。小的時候是為了一塊糖果,大了之後是為了榮華寶貴,其實那個念都是為自己,只是有小大之分。

  所以當我們起一個念頭不善的時候,自己立刻要醒覺,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惡不積不足以敗身,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我們要積善修德。

  (而得禍得福,悉決於起念之時矣。)所以得福得禍都起於那一念,取決於那起念之時,所以真正修行從念頭上修,這就是禪宗所謂的從根本修。一個人修行功夫得不得力,全看他能不能觀照自己的念頭,把握住自己的念頭,如果自己的念頭不善,還不能觀照,或者觀照出來不能夠去努力改掉,這都是沒有修行,這就是放縱自己的習氣。那放縱自己的習氣,要知道將來是福還是禍你自己明白,現世的禍報,那個禍殃都是小,來世三惡道那個禍殃才是大呀。特別是我們學佛,學佛的人都有使命要將佛法發揚光大,那我們這一念如果是善,如果是能符合佛陀教誨,你就在發揚光大佛法;如果你這一念是惡,跟佛陀教誨相悖,你就不是光大佛法,反過來你是在消滅佛法,那消滅佛法的罪就重了。就看你那一念往哪個方向走,是往地獄走還是往極樂世界走,不可不慎。

  下面說:

  【故太上開口曰無門。曰自召。懍懍於為人起念之時。吃緊提撕警覺。】

  「太上」,這裡是籠統來講就是一切的聖賢,垂訓,道家可以專指太上老君。(開口曰無門)太上開口就說,這就是這篇文章開頭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是提醒我們,讓我們起戒慎恐懼。「懍懍」就是戒慎恐懼的樣子,起敬畏心,起恐懼心,不敢亂來,不敢放肆。

  「為人起念之時」,就已經有善惡分判了,一個念頭不對已經註定未來的禍殃了,已經引起了天地鬼神的忿怒,所以怎麼能夠不戒慎恐懼呢?所以知道這個道理要用功,努力的斷惡修善。

  「吃緊」就是努力,「提撕」就是提醒,「警覺」就是我們自己要警覺,自己提醒自己,自己要有警覺心。吃緊二字說明我們要力行,不可以輕乎,不可以懈怠。

     下面說:

     【覺者。內觀洞照也。人心善惡。莫不有幾。一念內照。便知嚮往。易曰。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於此覷得破。做得主。自然欲凈理純。動與吉會。若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矣。】

     「覺者」就是覺悟的人,他能夠「內觀洞照」,內觀就是觀自己的心,心在內,外面的境界全是心在改造,境隨心造,境隨心轉。所以覺悟的人不去改變外面的境界,改變自己的心就行了。愚蠢的人才會改變外面的境界,越改變越麻煩,他沒改變自己的根源,那就是心地。所以內觀常常的觀心,洞照就是明察秋毫,內心裏面哪怕是很微細的念頭都能夠觀察出來,這就是功夫,如果心浮氣躁就觀不出來了。一定是要將氣沉下來,將心安住,就像靈貓守在老鼠洞門口,看到小老鼠一冒頭,它立刻就抓上去,非常敏捷,非常迅速,我們對我們的惡念也是一樣,惡念剛冒頭,我們立刻把它撲滅,不容它生存,不容它相續,這就是所謂聖賢克己功夫,克服自己的惡念,克服自己的毛病習氣。

   「人心善惡,莫不有幾」,這個幾就是心照,很隱微的一動,就叫幾。人心的善惡,不是說已經造了很大的惡事了才能夠看到這個心是惡的,到那個地步這已經是不可收拾了,觀察我們的心地善惡就從最隱微的地方看,能觀自己你就能觀人,你的心清凈了,能夠觀到自己的善惡念頭,你自然就懂得來者是善是惡。為什麼呢?外面的境界你洞然明白,因為你的心叫做平靜如水,像湖水很平靜,像境子一樣把外面的境界照得很清楚,哪怕是微微一動你就能了解,而且心越清凈,這人心的波動會照得越清晰,根本沒有可能隱瞞的。所以你看像我們在師父上人旁邊,你就沒有辦法隱瞞,一個人有智慧,心地清凈,把你從裡到外,從頭到腳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除非你不動,你稍微一動他立刻就知道,你這念頭從哪來,將來果報往哪去,你什麼意圖,前因後果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要瞞只能瞞那些愚人、凡夫俗子,比你功夫好的智慧高的瞞不過,當然更瞞不過天地鬼神,佛菩薩。做人千萬不可有欺心、欺騙的人,自欺欺人,欺天地、欺鬼神、欺佛菩薩,這種心已經是在造大惡了。

  「一念內照,便知嚮往。」,內照就是內省,觀照自己的念頭,這一念起來了,立刻觀察這一念該不該起,是善是惡,這一念起來了之後它往哪個方向走,未來的果報如何,自己馬上得清楚,便知嚮往。比如說我這一念自私我就知道我向著三惡道走了;如果我這一念大公無私,捨己為人,你就是向著善道,天道走;一念念佛,這就是向著極樂世界走。心裡真是在念,真有,你的心是個佛心,不是嘴上念,嘴上念心裡還想著自私自利,那你還得往三惡道走,跟你嘴上的動彈沒有太大關係,跟你的心動有關係。所以《易經》說,《易經》都是孔子親自做的註解,聖人的垂訓,伏羲畫八卦、文王注卦辭、周公注爻辭、孔子註解。卦辭爻辭形成《周易》,這裡頭講的全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聖賢的教誨。

  這裡頭一句話說「幾者,動之微」,就是解釋"幾"是什麼意思?幾是指微微的動,當然是指心動,也可以指你的言動,言語動作,但是很微小的動作,叫做幾。

  「吉凶之先見者也」,就能看出他將來的吉凶禍福,所以吉凶禍福就是先從你微微一動就能見到。

     比如說了凡先生在家訓講道:看一個人能不能有功名,能不能考上,從他的一言一動是不是謙虛謹慎。如果他謙光動人,整個就是謙虛的磁場,很誠肯很謹慎,不敢走在人先,總是卑己敬人,那了凡先生就可以預卜,這個人一定能考中,他就是這麼一個小動作就能到,而且很准,絕沒有差錯。用什麼原理來預卜人的吉凶禍福呢?這就是感應之理,《易經》給人家算命,要知道這算命是很其次的作用,最重要是要他來對照自己的言行,所以學《易經》不是用它來算命算卦,是用它來做鏡子來對照對照,我有哪些惡要改,哪些善要修,然後你就可以預卜將來的吉凶禍福。而吉凶禍福是不斷的在變化,為什麼呢?因為你的那個心在不斷的變化。

     譬如說佛典里有一個小故事,講有一個小和尚,他的師父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有一天入定觀察這個小徒弟,發現他的命數已到,只剩七天的壽命,於是出定後跟他的小徒弟說你準備回家吧,不要呆在這了,回家看看父母,意思是說你回家正好可以就在家裡往生了。小徒弟就告別師父回家去了,走在路上見到下雨,地下有螞蟻被水淹了,就生起了一念慈悲,用土築起一個比較高的堤,讓螞蟻抓到那個高堤上,救了很多螞蟻,然後回家裡住了七天沒事又回到寺院。阿羅漢看到小徒弟怎麼又回來了,很吃驚,入定觀察到底怎麼回事,原來這個小徒弟路上救了很多生命,延壽了,所以命運在不斷的改變呀。小徒弟就是因為這一念善救生,所以他的命運立刻就改了,原來七天就得死,結果延壽了。吉凶就最初在你那一念,如果那一念沒有起來,看到螞蟻被水淹了,還是麻木不仁,就這麼走過去了,真的他七天就死了。一念仁愛心起來,要知道天有好生之德,你能夠救生也救了自己了。

   「於此覷得破,做得主,自然欲凈理純,動與吉會。」,於此就是從這個念頭上,你就能夠看得破。覷就是看得破,看!看破什麼呢?看破一切吉凶禍福都源自我們的心地,你這個真明白了,這就看破,沒有迷信。還需要算命嗎?不需要了,命運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全是你念頭在做主宰。所以你做得主,就是你能控制你的念頭,把握自己的念頭,把一切不善的念頭全都清除乾淨。"自然欲凈理純",慾望都乾淨了,沒有慾望,這個欲也代表一切煩惱,貪瞋痴慢疑,這都是煩惱,用一個欲字來表示。(理純)全都掃凈,天理就純了,就是純是天理,所謂天理就是自性的性德,念念與性德相應。

    那麼所動皆吉,「動與吉會」,你的一言一動都跟吉相會,沒有凶了。這個時候你請一個會算卦的人來給你佔一卦全是吉不會有凶,為什麼呢?凶是果,吉凶是果,因是善惡,你都已經純善無惡了,當然純吉無凶,所以所動皆吉。根本就不需要再算卦了,此時此刻你所向皆吉,所做皆吉。

    「若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矣。」,毫釐就是很小的差別,如果有絲毫的差錯,這是念頭上,一念不正,天地懸隔。懸隔是很大的差別,天和地差別多大呀,懸是懸殊,這是講果報上的懸殊。而那個因就是非常的微細的差別,好比一個大圓盤,在圓周上的距離可能很大,但是圓心上的距離可能很小。從圓心上你那個方向稍微有一點偏差,可能只是一度兩度,三百六十度就一度兩度,可是一直走到那個圓周上呢,那個距離就很大了;我們的心就是圓心,果報就是圓周,就是整個境界,境界隨著你的心在轉。  

  下面一段,

  【宋靈源禪師謂伊川曰。禍能生福。福能生禍。禍能生福者。以其處危之時。切于思安。深於求理。尤能祇畏敬謹也。福能生禍者。以其居安之時。縱其奢念。肆其驕怠。尤多輕忽侮慢也。】

  這裡引用了宋朝靈源禪師的話,靈源禪師是一位開悟的大德,在傳記上可以找得到,他跟伊川先生是同一時代的人,伊川先生就是程頤,二程的程頤,哥哥是程浩,弟弟是程頤,兄弟倆都是大儒。伊川就是他的出生地,程頤是洛陽伊川人,古人對人的尊稱,最尊敬的不稱他的名,也不稱他的字,也不稱他的號,稱他的地名;次一等的稱他的號,不稱他的字;再次一等的比較同一輩平常的稱字,不能稱名,稱名只有父母和老師可以稱名,這是古人稱謂的習慣。

  這伊川先生就是程頤,靈源禪師跟這些大儒有來往,常常一起探討宇宙人生的道理。開悟的人見地絕對不會有差錯,所以這些大儒常常請教佛門大德。「靈源禪師說:"禍能生福,福能生禍" 」,這個話跟老子在《道德經》上講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是異曲同工。禍福是相依,有禍的時候未必是個壞事,因為禍能生福;有福的時候未必是好事,福能生禍。怎麼講呢?

  底下說「禍能生福者,以其處危之時,切于思安,深於求理,尤能祇畏敬謹也。」,當在危險、困難、挫折的時候,就是處危之時,這時候雖然表面上是禍,但是在這樣一種情形下,人能夠奮起。「切于思安」,切是急切,希望得到安樂,因為他沒有安樂,他急需安樂。「深於求理」,於是他就會深刻的學習和悟這些因果的道理。人只要能夠深入的思考,深入的學習聖賢的教誨,他一定能夠有轉變。而且「尤能」,更能;「祇畏敬謹」,祇這是地神,像神祇就是指神靈,畏就是敬畏,敬就是恭敬,謹就是謹慎,意思是說像對待神靈那樣的敬畏,恭敬,謹慎。人往往是在危難的時候,憂患的時候會有這樣的一種心,敬畏,謹慎,而這種心能造福,所以禍能生福。

  縱觀歷史,確確實實,很多大成就的人物都是因為在困難當中,危險的狀況當中奮起,而成就的。就拿最近的毛澤東,他能夠用非常弱小的軍隊打敗了國民黨美式裝備,那也就是因為這個禍能生福,二萬五千里長征,共產黨的軍隊基本上都是消耗殆盡了,而在此時此刻,他們切于思安,深於求理,所以能夠生存下來,能夠有戰爭力。

   「福能生禍」,福怎麼能生禍呢?

   「以其居安之時」,生活很安定,沒有什麼值得憂慮的,於是人就開始懈怠。

   「縱其奢念,肆其驕怠」放縱自己奢侈的念頭,放肆,肆就是放肆了,隨便了。就是開始生驕傲了,懈怠了,不再去發奮圖強了,

   「尤多輕忽侮慢也」,就是這個時候會有更多的輕忽、輕率的、不謹慎、隨便;侮慢,就是驕慢,不能夠謙卑。往往謙受益滿招損,打仗的時候,驕兵必敗,所以安樂不一定是福。孟子曾經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真正一個人他想有成就,不要去享受這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那都是害人的,很容易讓人生起奢念、驕怠、輕忽、侮慢,特別是奢侈,傲慢這樣的心一起來,那這個人註定要失敗。他多大的智慧,多大的能力,只要有傲慢心,這個人就肯定註定要失敗。修道更是如此,稍微有一點進步,這時候如果是生起驕慢,對人無理了,修行上懈怠了,對自己觀照內顯的功夫懈怠了,那就一定會有大倒退。如果遇到惡緣,那可能會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墮落惡道,往往修行人到最後還會墮落三惡道就是因為一念之差。所以禍福之門我們要守得住,那就是自己的心。

  【東嶽大帝訓曰。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禍福密移。迷者罔覺。】

  這都是很好的格言,可以說這一部《彙編》也是個格言聯壁了,這裡頭都是非常好的警示修身的言論。

  這裡舉出「東嶽大帝」的教誨,五嶽東嶽是首,東嶽泰山,泰山的神就是東嶽大帝,他曾經教誨說,:

  「行善如春園之草」,一個人行善積德,可能很難看到它的突出的效果,就像這個草在不斷的長。

  「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你雖然沒觀察出來它一天長多少,但它確實在長,一個月之後你就發現,那個草長得很高了。這就是行善一定要有恆心,不能有浮躁的心,耐心做去。遇到考驗來了,障礙來了,也不要退心,往往一發心來做好事,做義工那都是菩薩心,遇到了障緣了,自己就會退心,那就沒辦法長了,所以要有耐心。日有所增,每天都要增加我們的善念。

  「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造惡的也是如此,都是不知不覺就損了大部分,就像磨刀石,把刀一點點磨掉,石頭也在磨,不見其磨損,但是它確實在不斷的虧損下去,可能五年之後石頭已經下去一大截了,但是你一天天看看不出來。這都是告誡我們要防微杜漸,要謹小慎微,不可輕忽小惡,也不可以因為小善而不去做。

  所以「禍福密移」,這個密移就是暗暗的看不出來,禍福都在移動,都在改變,跟著你的念頭。

  「迷者罔覺」,罔覺就是不覺,不覺察禍福的改變。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辦法覺察自己的心念的改變,而最後越迷越深沒辦法回頭。

  下面引唐朝六祖惠能大師的話:

  【唐六祖惠能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經雲。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又雲。罪福二輪。苦樂兩果。皆三業所造。一心所感。】

  「唐朝六祖惠能」大師這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禪宗第六代祖,他在《壇經》裡面教我們: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指心地,我們的心就是一方寸,大概一拳頭大,這就是指我們的心,當然實際上不是指我們肉團心,那心臟,不是,他是指我們的念頭,一切的福田都取決於你的念頭。福田由你的心去耕,看你播什麼種了,播的是善種收穫的是善的果報,如果播的是惡種收的是惡果,反正那田都給你長就看你播什麼種。

  「經雲」,就是佛經里說的。

  「吉凶禍福,皆由心造」,真的,一切惟心造,《華嚴經》上講的,當然吉凶禍福,更是惟心造。所以佛法就是重修心,這是抓住根本,宇宙萬物都是心造。

  (罪福二輪,苦樂兩果)又說了罪福這兩輪,就是善道和惡道,苦樂的兩個果,這兩極在果上看是分判得很清晰。

  「皆三業所造」,三業是身、口、意,三業所造。

  「一心所感」,心就是一個心,就一個念頭,發動三業。所以三業的根還在你的心,那麼戒律從三業上來戒除不善。身不造殺生、偷盜、邪淫,口不造妄語、惡口、兩舌、綺語,意不造貪瞋痴,這就是戒律,在三業上來防範。那麼禪和凈土從心上防範,像我們念佛就一心念佛,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什麼念頭都沒有,當然三業就不會造惡。防住這個心,三業都防住了,這就是真正的持戒,所以藕益大師講,"真能念佛,不起貪瞋痴,即是大持戒。",這是總持了。而心要是清凈,自然就會有福報,這個福是自性裡面的福報,不是你去刻意有心去修來的,它是自性自然流露的,所以萬法皆由心來決定的。

  下面跟我們講十法界的因是什麼?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獄業。慳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痴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修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

  這是講十法界,完全是佛法,《彙編》是太好,儒釋道的內容都具足。這一念心決定了法界,法界就是你所處的境界,這個環境。我們現在是人道,下面有三惡道,上面有天道,修羅道,這是六道,六道以外還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全是一心所造。

  從最下面的開始看: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瞋恚是發脾氣了,怒火中燒,這裡面很多的心思,比如說起了嫉妒心,起了害人的心。這《感應篇》裡面講的很多,那些大惡的念頭,比如說見殺加怒,那就是瞋恚心了,毫無任何仁慈心。邪淫呢?就是地獄因,感召地獄裡面的銅柱鐵床,完全是那一念心造的,你造這個業你就受這個報,別人沒造別人不受報。

  過去章太炎先生,曾經有這麼一個遭遇,他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做過一個月,我們現在講的走陰差。章太炎先生是國學大師,袁世凱當年都敬畏他幾分,他的四傳弟子劉克雄教授拜見我們師父,這是他第四代弟子。章太炎先生篤信佛教,看佛經。結果那一個月剛好因為他得罪了袁世凱,袁世凱是大軍伐,這個人很壞,他就把章太炎給抓起來,關了一個月,理由是章太炎沒有罵他,不罵他。不罵他他還要關人家,為什麼不罵他,不值得我罵,袁世凱很氣憤。在那一個月當中晚上東嶽大帝就來請他,所以一到晚上他就睡得很熟,怎麼叫都叫不醒,魂已經去了陰曹地府做判官。東嶽大帝很敬佩他的為人和學問。章太炎因為看佛經看到有一種地獄叫炮烙地獄,就是銅柱子燒得通紅,然後逼著罪人往上抱,覺得這種地獄很殘忍,這種刑罰很不人道,建議東嶽大帝可不可以廢除這樣的刑罰,這種刑罰就懲罰邪淫。男的看到女的就生起邪淫,這種惡業積累的太多了,業力就會現出這種境界,罪人看著銅柱就是一個美女,他就往上抱,一抱燒紅的銅柱就把它整個身體都燒得焦爛,陰風一吹他就醒了。醒子之後又看到是美女又抱,活過來又死,死過去又活,地獄裡是一日之內萬死萬生,真的是慘不忍睹。所以說能不能廢除這樣的刑罰,東嶽大帝也沒出聲,就笑笑說你去看看,命一個小鬼帶他去刑場看,走了一段路,小鬼停下來說到了前面就是,章太炎什麼也沒看到。這時候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沒造那個業,就在眼前都見不到,罪人造了這個業,他是自己業力現出來的這個境界,不是東嶽大帝不是閻羅王給他造出來的刑具,真是自做自受呀。他因為業力強他就是變現這樣的境界,一直要把他的業全都消完了,什麼時修他記起來了,那是個銅柱不是美女,不敢抱了,業就算消完了。他要是還不能有這個記性就繼續消業障,地獄是用來消業障的。所以章太炎就明白了,收回他的建議,不必向東嶽大帝建議,建議沒用。該受的罪他得受,完全是你這一念心感召,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慳貪不施」,慳是吝嗇,不肯布施;貪是貪婪,不肯布施還要貪婪別人的,這就是餓鬼業。餓鬼就是因為貪,越貪越得不到,所以他就飢餓,餓到最後一點福報都沒有,連漿水的聲音都聽不到,更何況他能吃什麼呢?肚子很大,咽喉很細,口裡還噴火。你看那佛弟子目犍連證得阿羅漢果,用天眼看見他母親墮到餓鬼道,很痛苦,真的一千年都聞不到漿水的聲音。目犍連用神通力把一缽飯送到他母親面前,供養他母親,結果沒想到他母親看著這飯馬上就抓起來,還生怕其他的餓鬼搶她的,就自己吃。慳貪,她能吃得上嗎?拿起飯剛往嘴裡送,結果就變成火炭了,那業力把飯都轉成火炭,吃不進去呀,連他兒子證得阿羅漢了都救不了她。所以《地藏經》里講"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而這麼大的業,連聖賢都救不了,最初可能就是那一念,慳貪。從小的時候可能看到人家糖果就想拿,別人其他小朋友問她要,她不肯給,就是從這一念心開始,不能警覺,不能放下,不斷的滋長,業力就開始形成了,到最後改都改不了,叫做慳貪成性了。

    「愚痴暗蔽,即畜生業」,畜生這是我們能見到的,哺乳動物,卵生動物,這都很多,蜎飛蝡動,總之就是愚痴感召的。這樣的身形就是因為愚痴暗蔽,心性完全被蒙蔽,完成失去了智慧,這是畜生業。而愚痴的根在哪呢?就在懷疑,所以懷疑要不得,喜歡懷疑的人越來越愚痴,最大的懷疑就是懷疑聖教,懷疑因果,這個疑心召感的就是愚痴。所以一個人愚痴的時候,疑心都很重,做事猶豫不決。有智慧的人當機立斷,這裡就可以看到一個人有沒有智慧,不在你學位高不高,甚至你沒文化的,可是你做事判斷都很準確,這就是你的智慧。那這個智慧,從哪裡來?從學習聖教,幫助人覺悟,法布施來,自己學習,深入經教,才智慧如海。

    「我慢貢高,即修羅業」,修羅就是阿修羅,羅剎,福報很大。甚至可以跟天道的天王挑戰,就像《西遊記》里的孫悟空自命為齊天大聖,他還要跟玉皇大帝打,有時候連天人都打不過他,福報很大。"我慢",傲慢、貢高,因為他福報大所以他很容易生傲慢,待人無禮,自己不能謙和、誠敬。仗著自己有福報目空一切,好爭,嫉妒人,傲慢自然就有嫉妒。因為傲慢和嫉妒就是兩姊妹,同一個心、同一個惡念,當看到自己比別人高就很傲慢,當看到別人比自己高就很嫉妒,修羅心理。那麼傲慢的人他一定會不講禮,沒有禮沒有敬,就是連坐在那兒都隨隨便便,沒有威儀,就是修羅相,沒有那種恭敬心。那麼修羅福報雖然大,但是很快會享完,很快會糟蹋完,福報享盡了一定是墮地獄,因為他在享福的過程中,一定會造無量的罪業。人一傲慢什麼業都會造出來,再加上他好勇鬥狠,喜歡跟人爭,喜歡跟人斗,甚至跟天斗、跟地斗、跟一切眾生斗,所以造的業可太多了。

   「堅持五戒,即人業」,原來想做人必須得堅持五戒,五戒基礎是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資格。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如果這五戒沒做到,做人的資格就沒有了,現在還是個人身,那叫人形畜生心,衣冠禽獸了。儒家講五常,跟佛家講五戒是完全一樣的,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仁就不殺生,義就不偷盜,禮就不邪淫;智,智慧,不飲酒,飲酒喪智;信就不妄語,他完全是對應的,儒佛聖人講的都一樣。五常德是恆常具有的,如果失去了,那麼人心就壞了,天下就亂了,所以春秋《左傳》上面講:"人棄常則妖興",妖魔鬼怪都起來了。妖魔鬼妖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天災人禍,種種反常的現象。為什麼現在這個天災人禍這麼多?人棄常了,五常不要了,仁義禮智信不要了,人心就壞了,社會就亂了。希望社會和諧,惟有提倡五常德,倫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

    「精修十善」叫天業,十善跟五戒差不多,但是這個要精修,精修就是純,沒有雜染,不容有絲毫惡夾雜,這叫精修十善。十善身不造殺盜淫,口不造兩舌、惡口、兩舌、綺語,意不造念瞋痴,十善跟五戒不同點在於它在意地上規範。

  「即天業」,這是天業,天還有慈悲喜舍。純善的心才能夠跟天感應。

  「證悟人空(即聲聞業)」就得聲聞了。聲聞就是阿羅漢,出了六道,連天道都超越了,這是什麼呢,他智慧現前了,證悟了人空。人空跟法空是兩種空,聲聞就是阿羅漢證悟了人空還沒有證悟法空,證悟法空就成佛了。證悟人空他也是了不起的智慧,這叫正覺了,他了知萬法因緣生。什麼東西是因緣所生,比如說我定弘,這身體,大家看到這麼一個東西叫定弘,定弘法師,那定弘到底是誰做主宰,哪個部分才是定弘的主要部分?肯定不是頭髮,頭髮可以剪掉,肯定不是指甲,指甲扔掉,定弘還存在。那到底哪一部分是最主要的?那你說心是最主要的吧,沒了心定弘也就死了。那現在醫學發達,連心臟都可以移植,我把張三的心臟移植到我這定弘身體里,那我是定弘還是張三啊?五臟六腹都可以移植,全身上下沒有一塊可以做你定弘的主,萬法因緣生,原來這個定弘是什麼呢?因緣所生法,他有各種器官,五臟六腹,眼耳鼻舌,皮毛指甲等等組合而成,這些都是因緣。少一塊定弘就不太象樣,都得要組合而成的這麼一件東西,假名定弘,定弘本空啊,這叫人空。你要證悟這點了,你就得聲聞了,對一切法都不執著,一切法都是這麼一回事,都是因緣所生法。對身體不執著,對一切人也不執著,沒有情執了,全是個假相,這就證得阿羅漢,他就斷了見思煩惱了,貪瞋痴慢疑統統沒有了,但是他沒證得法空。什麼是法空?他還執著有因緣所生,有這因緣,有這萬法,實際上連因緣萬法都是空,為什麼是空?全是你念頭變現的,沒有一樣是實的,是真有的,全是假的,是念頭,念頭也是空,壓根就什麼都沒有,本自清凈,證得自性了就證得法空,那就成佛了。

  (知緣性離,即緣覺業)聲聞之上有緣覺,緣覺是什麼呢?「知緣性離」,他的心智慧就更高了,緣覺比聲聞智慧要高,他這個知緣,這個緣是十二因緣,這是佛法裡面講的術語了。十二因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十二因緣。這個我們就不展開了,展開就講得太多了,可以查查佛學大辭典,你知道十二因緣到底怎麼個講法。它講什麼呢?人為什麼會輪迴,為什麼有生死,就講這麼一個性,這麼一個原因,或者過程。那原因呢簡單來講就是起惑、造業、受報,無明就是惑,疑惑,困惑,失去了本心了,迷惑顛倒了,所以就會造很多的煩惱惡業了,迷惑就造業。這一動,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這是它的動了,本來是迷現在是動起來了,那就是造業。造業就找父母,投胎,胎中長大出生,出生之後慢慢就有感受,就有愛欲,就會追求,最後就形成未來果報,就有生老病死,這十二因緣就講這麼一回事。

  知道十二因緣也是本空,性空,本性它是空的,空了就能離,知道它是空了你就把它放下了,這叫知緣性離,知道緣性全是空的,全是你自己的妄念形成的,所以就斷了。十二因緣斷一條,整個就斷了,就像這個鏈子,一條斷了全都斷了,這就是緣覺。

  緣覺就是觀十二因緣而證得的覺悟,這都是屬於沒有發大菩提心的,他只能自度,還不肯去度人,或者度人他還沒有主動度人,聲聞叫小乘,緣覺叫中乘,都不是大乘,大乘是為度眾生的,做菩薩了。

  「六度齊修,即是菩薩業」,六度這也是佛法講的: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都是菩薩修的菩薩業。六度一起修,而且很努力的精進的修,這種人是菩薩。為什麼要修六度呢?他是為眾生,菩薩必定是發了大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發了這個心的人他修六度,這個人是菩薩。所以那個心,所謂的菩提心發起來了,那麼就入了菩薩法界了。

  「真慈平等,即佛業。」,佛是真實的慈悲,這個真是真心,沒有妄念,那個慈悲才叫真慈。佛法里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條件的,慈。同體的悲,這個意思是什麼呢?諸佛看一切眾生跟自己同體,一體的,就好像我們自己看我們全身上下的器官,同體。某一個器官要是生病了,痛苦了,其他所有的器官都會協助幫助。像左手要是痛了右手就會撫摸他,這個根本都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不用起念頭的,自然反應,無條件的幫助他。為什麼呢?因為它是同體嘛,同體還講什麼條件呢,還用經過思量、計度,討價還價,你左手給我多少錢右手幫助你,沒有這樣的思量,完全是自然。

  所以真慈,離開妄念,沒有念頭,自然而然跟眾生感應道交,跟眾生平等,因為是一體。左手跟右手是平等,左手雖然迷,它病了、痛苦,右手悟了,它沒有痛苦,但是左手右手都是一個身體上的,平等,不能說右手比左手高,左手比右手低。佛看眾生就是這樣的,跟我一體,只是他還沒有覺悟,他不知道跟我一體,我是知道了跟他一體,這就是這麼個區別。凡夫跟佛就是一個迷一個悟,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佛。迷了以後就得不到佛的受用,很苦,這種苦很可憐,為什麼?他根本不需要受這個苦的,他是自己自作自受。所以佛憐憫他們,憐憫眾生,大慈悲,無條件幫助眾生。所以看到十法界全是心所感召的,真的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用佛法來解釋這兩句,很圓滿。

  【夫心凈則香台寶樹。凈剎化生。心垢則邱陵坑坎。穢土稟質。非從天降。豈屬地生。只在最初一念所致。離卻心源。更無別體。】

  這話講得多好,「夫」就是語氣助詞,提起這句話了。

   「心凈則香台寶樹,凈剎化生」,香台寶樹都是極樂世界裡頭的這些物品,香台是那個宮殿,全是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在那裡一切眾生平等的得到這種受用,"但受諸樂,無有眾苦"。寶樹是七寶行樹,在《無量壽經》上介紹都很詳細,《阿彌陀經》也有介紹,這就是凈土。(凈剎化生)往生凈土的都是蓮花化生,那麼這些一切的一切,清凈的佛土,在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眾菩薩,依正莊嚴,全是我們心凈則土凈,也是感召。我們的心清凈了,國土清凈,正報就是我們的身,我們的心都清凈了,所以都是為人自召,完全你的心感。所以我們要求生凈土怎麼求啊?念佛念到心清凈,凈土自然現出來。心垢呢,如果心裡污垢,污染,想東想西很多雜念,甚至很多惡念,就會感召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穢土,邱陵坑坎,看到高山低谷。

   「穢土」就是污穢的國土;「稟質」,就是穢土的稟質,就是自然生成的這種資質。原來這個穢土也是我們心自然感召的,也不是人為造出來的,自己心感應的。

   所以「非從天降。豈屬地生?」,天不會降下污穢,地上也不會長出污穢。那為什麼我們見到這些污穢呢?這全是我們的心變現的,就像做夢一樣,有的人做好夢,有的人做惡夢,這好夢、惡夢不都是你心變現的嗎?所以凈土穢土同理也是你那一念心感召的,極樂世界好比好夢當中,現在五濁惡世就是像在惡夢當中,一切惟心造,只在最初一念所致。

  最初,到底是什麼時候,叫最初一念,最開初?那一般講無始,無始是不是很久很久以前?不是,這個無始就是沒有開始。所以最初一念就是你當下這一念,你現在起什麼念,就是這個最初一念,你就活在你這一念當中,這一念就變現出境界,變現出娑婆世界,宇宙出現了,一念所致。這是大乘佛法把這個道理講得很清楚,現在量子力學家也認同這個道理。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未來宗教只有佛教可以指導科學發展,因為佛法講的宇宙人生真相最究竟,原來整個宇宙就是你這一念形成的。

    「離卻心源,更無別體」,心源這是講心是源頭,萬法的根源,離開了這個根源,什麼都找不到,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法就是一切現象,離了心之外沒有現象,無一法可得,就像你做夢,夢境怎麼來的,就是你做夢的心來的,離開你做夢的心,哪裡有夢境可。離開了你現前這最初一念,就是現前一念,萬物都沒有了,宇宙也都消隕了,所以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裡面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悟了之後念頭放下了,沒覺悟之前有六趣、有六道、有大千世界,覺悟了之後念頭沒有了,大千世界也沒有了,因為他全是你念頭變現的幻想。所以這個心是根源,《感應篇》就是講修我們這個根,這個根修好了,做佛、做菩薩都不難了,因為做佛做菩薩都是靠它。

  下面一段:

  【微哉感應機。險哉善惡路。至難持守者人心。觸物而動。淵淪天飛。隨念而遷。凝冰焦火。故古人晝勤三省。夜惕四知。更於雞鳴而起。孳孳為善。無非時刻操存。令此心鏡恆明耳。】

  這都是發表感慨,發表議論,能夠測試我們斷惡修善的心。

  「微哉感應機」,這是講感應的心很微細,這個機就是先兆、先機,感應都有一個先兆,那個很微細,因為那就是你的一個念頭,一個舉動。

  「險哉善惡路」,如果我們的念頭沒注意那就很險哪,可能導引你走上善道或者惡道。最初那一念不覺,最後就越迷越深,陷入惡道不能自拔了,太險了。

  「至難持守者人心」,最難守護的,持守的,保持守護的就是人心,就是自己的心,不是別人的心。修行就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感應篇》可不能用它來對照別人,你越對照別人,就越會跟別人起對立,自己越煩惱,越在造罪業,對自己幫你斷惡修善,轉凡成聖。微哉感應機,險哉善惡路,同是《感應篇》,用的方向稍有偏差,善惡兩道那就天淵懸隔。

    「觸物而動,淵淪天飛」,觸物,物是代表外面的境界,一接觸了,你的心就動了,甚至有行動;那這個心一動,是善還是惡呢?果報就一個天一個地。淵淪,就是沉淪深淵,這是惡念感召沉淪惡道;天飛,就是指飛上天了,行善積德就飛天了。《易經》上講,"飛龍在天,利劍大雅",這比喻高險得志,就是享福報了。

    「隨念而遷,凝冰焦火」,隨著你的念頭,要是在轉移,比如說本來是善,現在變成惡了,那這個命運也跟著改了,就變壞了。凝冰和焦火這溫度上很大的區別,凝冰是結著冰的很冷,焦火是烈火溫度很高,這是比喻懸殊的差別。那從善改到惡,從惡改到善,都會形成最後很大差別的果報。所以一個人即使一生做惡,臨終悔過,一念回頭,這個人也能夠升善道;一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凈土,他一樣能往生。如果反過來一生行善最後煩惱起現形,業力起現形,那麼他還是要墮惡道。

    「故古人晝勤三省」,古人,晝是白天,勤肯的來做自省,反省。這就是曾子,孔子的學生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他的三省是:第一,為人謀而不忠乎,第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第三,傳不習乎。這三方面反省自己,為人謀就是替人做事,能不能盡忠,盡忠負責,還是隨隨便便不負責任;跟朋友交往能不能夠有誠信,還是有欺詐;傳就是指聖賢傳下來的教誨,老師的教悔,我能不能夠去努力的去實習去做到,這三方面三省。

    「夜惕四知」,這是講東漢的故事,有一位太守叫楊震,有一天有一個人拿著十兩黃金來賄賂他,他就拒收,結果那個人說,"沒關係,你收下吧,反正沒人知道。"楊震說,"怎麼可以這樣說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豈能說沒人知道。"這就是著名的楊震四知,這是歷史上一段佳話,表示他能夠自守,自己守護自己的操守。大德都要從這些方面勤勤懇懇的做,才能夠得到,才能夠成就自己冰清玉潔的人品。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有講的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以上文稿僅供內部學習參考,由於水平有限,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大德批評指正。感恩頂禮!)

來源:http://www.ganyingpian.com/index.php/jiangjie/dinghonghuibian/dinghongwenzijiangjie/622-gypwzb-s-8


推薦閱讀:

這段話應該怎麼理解?
抑鬱日記-講個笑話吧
初學書法常見問題
為什麼日語里那麼多疊詞?

TAG:文字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