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戊戌變法到底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白羊座。18歲時拜南海九江有名的學者朱次琦為師,識字明理;21歲開始接觸西方文化,22歲到西樵山白雲洞求學,接觸經世致用的書籍,同年遊歷香港,大開眼界,之後他開始閱讀《海國圖志》、《瀛環志略》等書,逐漸從「中學「轉為」西學「。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出生於廣東新會茶坑村,雙魚座。梁啟超自幼在家中接受傳統教育,16歲中舉人,17歲赴京會試不中,回鄉途中接觸到上海機器局所印西書,眼界大開。

1891年,康有為在廣東開辦「萬木草堂學館」,聚徒講學。梁啟超拜入康有為門下,時人稱之「康梁」。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生於湖南瀏陽,雙魚座。19歲時離家出走,遊歷直隸(今河北)、甘肅、新疆、陝西、河南等地,觀察風土、結交名士。勞動人民反封建鬥爭精神的濡染,開闊了他的視野,使他的思想賦予鬥爭性。23歲起,譚嗣同在著名學者劉人熙的指導下開始吸取民主思想,並廣泛閱讀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書籍。

雪天,北京。梁啟超與譚嗣同在北京法源寺外相見,相談甚歡。從此康梁譚三人交好。

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各省舉人,聽說清政府要與日本訂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極為憤慨。康有為三人聯合千名進士「公車上書」。4年後,光緒帝在頤和園勤政殿召見康有為等三人,並賜予官職,籌備變法事宜,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史稱「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之初,在康有為三人的幕後主持下,光緒皇帝推動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的改革等。但光緒帝的變法觸動了滿洲舊勢力貴族和眾多封建官僚的利益,遭到慈禧為首頑固派的干預和反對。

1898年9月21日,慈禧老佛爺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帝囚禁中南海,並下詔抓捕變法人士。

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24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他與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義於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譚嗣同臨終前在法場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自此,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總的來說,戊戌變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政治改良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在總結洋務運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張。他們希望通過變法的道路,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實行君主立憲。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它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那如果當日康有為變法成功,中國究竟會走向何方?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是不是能像日、英之流實現君主立憲制呢?他們到底有可能成功嗎?答案是不可能成功……

可是,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變法的牽頭人康有為不只是一個維新派,還是典型的保皇黨,一個標誌性的特點就是忠,對皇帝忠,對大清帝國忠,為了通過光緒帝開展維新變法,康有為拼了命地參加科舉考試,踏上仕途,想效仿日本明治維新之鑒變法強國。從1868年到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日本用了26年就完成富國強兵的過程。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敵國強大、戰敗之恥,康梁更加堅定維新之可行,維新之必須,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憤,發起公車上書。

1898年戊戌變法之前,光緒皇帝接見外國使臣的儀式

但是,1916年1月1日袁世凱正式復辟,康有為卻咬牙切齒,恨這袁賊,梁啟超的弟子、康有為的徒孫蔡鍔將軍雲南起兵反袁,成為袁世凱的掘墓人。這又怎麼解釋呢? 翌年,康有為給了大家答案。1917年,張勳搞了一場更可笑的復辟,把年僅12歲的溥儀再次推上帝位。而這次,康有為舉雙手贊成,還要出任宣統帝的首席內閣大學士。事實證明,康有為的保皇,必須是大清的江山,只有是大清的皇帝,康有為才願意為其赴湯蹈火,拋頭顱、灑熱血。

維新變法之基礎,應是建立在大清的聖明君主之上。而康有為卻只求大清江山,不問皇帝是誰。所以,單從變法領導者康有為的政治覺悟,戊戌變法的失敗是必然的了。

復辟後的溥儀,在御花園天一門前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

那我們想,他們有偶然性的成功可能嗎?

戊戌變法的核心力量是什麼?讀書人啊!最起碼的一點,他們根本不具備改革必須的軍事力量。那這群讀書人有多少話語權呢?

戊戌六君子之一,康廣仁,一介布衣,托他哥哥康有為的福,那是慈禧絕對不放過的,慈禧甚至燒了康有為的萬木草堂,扒了他家的廣東祖墳。

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官大點,光緒帝擢此四人為軍機四卿,拜四品官,已經可以算是維新的中堅力量了。

康有為本人呢?中了進士,做了個工部主事,拜正六品官。梁啟超中過舉人,主要在製造輿論上做貢獻,辦《萬國公報》、《時務報》、《知新報》等,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總教習。

概括來說,這是一場就是一群中下級官員領導的運動,與慈禧為首的守舊派相比,缺乏階級立場的核心競爭力。而這幾個人之間的意見還常常相左,楊銳更是曾向光緒帝進言:"康不得去,禍不得息",認為康有為過於偏激的舉動會禍及皇帝。

另一個更核心的問題是權力核心問題。當時的慈禧太后已經住進頤和園,光緒帝親政。光緒年輕氣盛、勵精圖治,想要做前人祖宗沒有過的事業,復興大清,他又那麼地欣賞康有為,卻為何不給他陞官呢?

原因就是,慈禧太后一直都把權利攥在自己的手上。二品以上官員任免權都在慈禧手裡,光緒只能任免中下級官員,就是對榮祿、徐桐、剛毅再恨得牙痒痒也無可奈何,對康梁再喜歡也無補於事,即便康有為只是想當個京師大學堂總辦,也不能成行。而當時主掌軍事大權的榮祿榮中堂是典型的「後黨」,軍權由始至終都在慈禧手上。換句話說,維新黨依靠的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而已。

所以後來的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了。1898年9月14日,光緒和慈禧衝突,慈禧破口大罵「小子為左右熒惑,使祖宗之法自汝壞之,如祖宗何?」次日,光緒密詔楊銳,明示康有為過於心急激進,已經觸怒皇太后了,還是讓他趕緊離開北京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9月17日,光緒明發聖旨,林旭口傳聖諭打算勸離康有為,然康有為反其道而行之,表面上答應了,轉過頭來召集門生準備勤王!於是譚嗣同深夜拜會袁世凱,想靠他的力量圍頤和園、殺慈禧太后!

袁世凱一看不對勁啊,當時袁世凱時任兵部侍郎,二品京官,而且他從來都是個能看清局勢的人,他只有新兵七千人,還遠在天津,就這麼點人鬧政變,就是冒著殺頭危險去做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別說袁世凱這麼老奸巨猾的人,就是一個正常人也不會去起兵啊。


推薦閱讀:

溫故知新:歷史上的戊戌年

TAG:成功 | 變法 | 晚清 | 沒有 | 戊戌變法 | 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