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卦氣節氣本一物,天地旋轉分兩家

        西漢的孟喜、焦延壽、京房都建立了各自的卦氣說。他們使卦和爻同曆法中的四時、月令、二十四節氣銜接起來,建立起了龐大的陰陽預測體系。

在京房的視野下,卦氣更是與節令緊密結合在一起。他說,「吉凶之位,考乎四序。盛衰之道,在乎機要」。②如乾卦二爻寅木旺於立春後的春令;死於立秋後的秋令。因此才有「六爻有吉凶,四時變更,不可執一以為規」。③他們認為卦氣與曆法中的節令同步,卦和爻之五行氣的力量與節氣亦步亦趨,如影隨形。然而星移斗轉,滄海桑田。由於古今制訂曆法的理念不同和「歲差」的影響,四時之氣有太過、不及和中和之分。而我們仍然用四時之常氣來衡量卦爻的力量,這就使卦氣與實際月令之氣不能同步了。

  我們先看什麼是「氣」。《史記·律書》曰:「書曰[七正]二十八舍、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天所以成熟萬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氣也。」④沒有日月舍於二十八星宿,就沒有相應的干支之氣。正是日月舍於周天恆星位置,天體間存在引力場的作用,形成了複雜的氣場,古人以干支記之。也就是說,是日月舍於二十八星宿,才給干支灌注了真實的宇宙之氣。確定干支之氣的另一個根據還有北斗的斗柄。它也是古代制訂律歷的重要依據。先秦的《鶡冠子·環流》曰:「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這樣時令又與空間方位連成一體,卦爻中的干支具有了時空的雙重含義。夏曆就是觀察北鬥鬥柄指向東北方向時,此時就定為寅月。

  西周時又發現在節氣到來時太陽常舍於一定的恆星之間。於是又制訂了二十八星宿與節氣的關係。《淮南子·時則訓》一書也指明了斗柄和昏旦時南中天的恆星與節令的對應關係。「孟春之月,招搖指寅,昏參中,旦尾中…。仲春之月,招搖指卯,昏弧中,旦建星中…。季春之月,招搖指辰,昏七星中,旦牽牛中…。」《淮南子·天文訓》也指出,「斗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丑,則大寒,音比無射…加十五五指寅,則雨水,音比夷則。加十五五指甲,則雷驚蟄,音比林鐘。加實物日指卯中繩,故曰春分則雷行…」。⑤《漢書·律曆志》更加詳細地記錄了節氣與二十八星宿的對應關係。應用了十二次與節氣對應,並標明了各次的起訖度數。所謂十二次就是「中國古代為了觀察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把黃赤道帶自西向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為十二次」。⑥

  星紀,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牽牛初,冬至.於夏為十一月,商為十二月,周為正月.終於婺女七度.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中危初,大寒.於夏為十二月,商為正月,周為二月.終於危十五度.

  諏訾,初危十六度,立春.中營室十四度,驚蟄.今曰雨水,於夏為正月,商為二月,周為三月.終於奎四度.

  降婁,初奎五度,雨水.今曰驚蟄.中婁四度,春分.於夏為二月,商為三月,周為四月.終於胃六度.

  大梁,初胃七度,穀雨.今曰清明.中昴八度,清明.今曰穀雨,於夏為三月,商為四月,周為五月.終於畢十一度.

  實沈、初畢十二度,立夏.中井初,小滿.於夏為四月,商為五月,周為六月.終於井十五度.

  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中井三十一度,夏至.於夏為五月,商為六月,周為七月.終於柳八度.

  鶉火,初柳九度,小暑.中張三度,大暑.於夏為六月,商為七月,周為八月.終於張十七度.

  鶉尾,初張十八度,立秋.中翼十五度,處暑.於夏為七月,商為八月,周為九月.終於軫十一度.

  壽星,初軫十二度,白露.中角十度,秋分.於夏為八月,商為九月,周為十月.終於氐四度.

  大火,初氐五度,寒露.中房五度,霜降.於夏為九月,商為十月,周為十一月.終於尾九度.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於夏為十月,商為十一月,周為十二月.終於斗十一度.⑦為明顯起見,現整理為如下表(1):

月建與十二次的對應關係

節氣來臨時太陽所入星宿度

二十八星宿範圍

子月

星紀丑宮

大雪斗 12°

冬至牛初度

斗 12 °牛 女 7 °

丑月

玄枵子宮

小寒女 8°

大寒危初度

女 8 °虛 危 15 °

寅月

諏訾亥宮

立春危 16°

雨水室 14

危 16 °室 壁 奎 4 °

卯月

降妻戌宮

驚蟄奎 5°

春分婁 4°

奎 5 °婁 胃 6 °

辰月

大梁酉宮

穀雨胃 7°

清明 昴 8 °

胃 7 °昴 畢 11 °

巳月

實沉申宮

立夏畢 12°

小滿井初度

觜 12 °參 井 15 °

午月

鶉首未宮

芒種井 16°

夏至井 31°

井 16 °鬼 柳 8 °

未月

鶉火午宮

小暑柳 9°

大暑張 3

柳 9 °星 張 17 °

申月

鶉尾巳宮

立秋張 18°

處暑翼 15°

張 18 °冀 軫 11 °

酉月

壽星辰宮

白露軫 12°

秋分角 10°

軫 12 °角 亢 氐 4 °

戌月

大火卯宮

寒露氐 5°

霜降房 5

氐 5 °房 心 尾 9 °

亥月

析木寅宮

立冬尾 10°

小雪 箕 7°

尾 10 °箕 斗 11 °

  現依據 《漢書·律曆志》制定 二十八星宿的古度數如下:

  角十二. 亢九. 氐十五.房五. 心五. 尾十八. 箕十一.(東七十五度).

  斗二十六.牛八. 女十二.虛十. 危十七. 營室十六.壁九.(北九十八度).

  奎十六. 婁十二.胃十四.昴十一.畢十六. 觜二. 參九.(西八十度).

  井三十三.鬼四. 柳十五.星七. 張十八. 翼十八. 軫十七.(南百一十二度).

  這個表有一點需要說明: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十二次來定的。也就是根據太陽所在二十八星宿的位置所定的。《漢書·律曆志》說:「凡十二次,日至其初為節,至其中為中。」這樣北斗所指再配合太陽所入星宿,節令的干支五行之氣就樹立起來了。上表還顯示一個月的節氣來臨時太陽剛好入宮,二者是同步的。干支灌注了以天體為背景的宇宙之氣。但是由於「歲差」的緣故,節氣點與二十八星宿的對應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原來地球在旋轉時它的自轉軸在天空中的方向是不斷變化的,並不總是指向某一固定點,這在天文學上叫做歲差。(我國最早發現歲差的是東晉的虞喜)由於它的影響,使得冬至點每隔71 年 8 個月要西移 1度。夏代時,冬至點在虛宿。節氣點與太陽入宮是一致的。到了戰國時期,由於歲差的影響冬至點在牽牛初度。就是說地球在遠日點時,從地球上看太陽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夏時冬至那天太陽在虛宿,戰國時冬至那天太陽在牛宿,目前冬至時太陽在尾宿。我們知道四時之常氣即春木、夏火、秋金、四季土的產生,實質上就是由於地球年復一年的繞日運動形成的。並不能表徵四時之氣的特異性。四時之氣的特異性是由於太陽不同的恆星背景造成的。它導致了四時之主氣有太過、中和、不及的分別。例如:當春季里春木之氣不及時,五行土受當令之木所克的力量比往常大大減少,此時土的實際狀態應該比往常更旺一些。而我們在這個時候仍然按照四時之常氣旺衰,認為卦爻中五行土處於死地!這就使得卦氣的變化與自然界氣的真實變化相脫節!

  這個恆星背景的變化對於六壬術中月將的選擇影響頗巨。因為六壬中月將的選擇是根據太陽過宮,不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正如《夢溪筆談·象數一》所說:「六壬天十二辰:亥曰徵明。為正月將;戌曰天魁,為二月將。古人謂之合神,又謂之太陽過宮。合神者,正月建寅合在亥,二月建卯合在戌之類。太陽過宮者,正月日躔諏訾,二月日躔降婁之類。二說一也,此以《顓帝歷》言之也。今則分為二說者,蓋日度隨黃道歳差。今太陽至雨水後方躔諏訾,春分後方躔降婁。」現摘出北宋楊維德所著《景佑六壬神定經》所著當時節氣對應星宿表(2 ):⑧

大雪 萁初度 30 分 冬至斗 6 度 26 分 小寒斗 22 度 22 分 大寒女 6 度 77 分

立春 危初度 97 分 雨水危 16 度 53 分 驚蟄室 14 度 20 分 春分奎 2 度 50 分

清明 婁初度 40 分 穀雨胃 2 度 40 分 立夏昂 2 度 52 分 小滿畢 6 度 28 分

芒種 參 3 度 89 分 夏至井 9 度 13 分 小暑井 23 度 66 分 大署柳 5 度 40 分

立秋星 5 度 98 分 處暑張 13 度 86 分 白露翼 10 度 12 分 秋分軫 6 度 1 分

寒露角 2 度 54 分 霜降亢 4 度 98 分 立冬氐 11 度 48 分 小雪危 1 度 48 分

  由兩表對比可知,東漢班固時太陽入宮與節氣是同步的。例如東漢時立春日太陽在危 16度,恰好在亥宮之初。那時六壬應用月將是:只要交節就用與月支相合的宮位為月將。北宋時中氣雨水在危 16 度 53 分。而太陽在危 16°室 壁 奎 4 °時才為入亥宮(表 1所示)。所以到了北宋時,交了中氣後太陽才躔於諏訾。那時六壬應用月將是:交中氣換月將。換將時間正好遲十五天。《夢溪筆談·象數一》在六壬月將的用法上精闢的論述了這個問題。沈括說:「若不有太陽躔次,則當日當時日月、五星、支、二十八宿,皆不應天行。以此決知須用太陽也。然尚未是盡理,若盡理言之,並月建亦須移易。緣目今斗杓昏刻已不當月建,須當隨黃道歳差。今則雨水後一日方合建寅。春分後四日方合建卯,穀雨後五日合建辰,如此始與太陽相符,復會為一說,然須大改曆法,事事釐正。如東方蒼龍七宿,當起於亢,終於斗;南方朱鳥七宿,起於牛,終於奎;西方白虎七宿,起於婁,終於輿鬼;北方玄武七宿,起於東井,終於角。如此曆法始正,不止六壬而已。」

  宋·楊維德在《景祐六壬神定經》中說:「臣等謹按曆法,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太陽一祐日行一度。八十五歲,則行不及一度。臣等今依大宋《崇天曆》,起自景祐甲戌歲,二十四氣,日宿次合,分璧度數,以定月將,故得用式無差,占事有準,禍福符應,時變以周,悔吝凶吉與神道而和契。假令十一月十五日冬至,在南斗六度,至二十日在南斗十二度,於辰在丑方,用大吉為月將。若二十日以前用式占事,猶用功曹為月將,余皆仿此。」這是最精確的定月將的方法。是說,當時十一月十五冬至日太陽在斗6 度 26 分(表 2 所示),還沒有入星紀丑宮。星紀丑宮的度數是:斗 12 °牛 女 7°。太陽一日一度,到十一月二十一日時太陽在斗 12度。此時太陽才入星紀丑宮,月將才用丑將。二十日之前仍用寅將。這就是以變化後的實際天象靈活地實踐應用的例子。

  最後現代制定的曆書所標明的節氣同自然界實際的氣的變化並不是完全同步、協調的。因為地球的實際軌道是橢圓而不是標準的圓。現代制訂節氣時是用平氣制定,就是把地球的軌道當成圓。地球在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把此軌道平均分為24 等份就是 24 節氣。這樣制定出的節氣不能反映實際的氣的變化。只有用定氣制訂 24節氣,干支才能反映宇宙的真實氣機。即從實際出發把地球軌道當作橢圓來制訂節氣,才能以歷推氣,卦與歷合。利用平氣與定氣制訂出的節氣交節時間是不同的,甚至有幾天的差異。而且節氣的交接(即氣的轉換)時間也不是全國各地都相同,它是因地而異的。氣的交節時間也不是120度經線上的北京時間,而應當是依據當地的經度換算為當地的真太陽時。總之,只有採用「定氣」來推算節氣,即認為地球運動是不均勻的,才能反映宇宙的真實氣機。唯有如此卦氣才能與天相應,道家的「摘時練功」才不成為空談,中醫的「應時取穴」才能立竿見影。正如趙定理所說:「古之大智慧、高功能的能人,皆懂仰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法日、月之象,以歷、以象推時練功。惜者,由於古今天象的重大改變,歷史上沒有留下根據改變後的天象,如何去接歷、接氣之法。史書上也沒有留下以歷推氣之法。致使今人雖有許多想研究氣變規律的人,而無從下手。」⑨

  中華文化是氣道文化。卦氣學說只是海水中的一滴。悠久的氣文化有其自身的曆法背景。但時代在前進,科技在進步,如何在現代天文學的背景下,制訂出與現行公曆並行的能夠真正反映氣變規律的曆法,從而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祖國術數文化,是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推薦閱讀:

由韓寒聯想到關於知識分子的底線

TAG:氣節 | 節氣 |